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3764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通保险信息Word下载.docx

三是建立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促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四是发挥交强险费率杠杆作用,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交强险费率与道路交通事故挂钩的浮动机制。

对于未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第一年下浮10%,连续3年未发生事故的可下浮30%。

而对造成死亡和发生两次以上的有责任事故的实行费率上浮。

目前每年有85%投保交强险的汽车车主享受到了费率下浮的奖励。

从2009年7月1日起,车主享受的最高下浮比例将提高到30%。

其中,三年没有发生有责任道路交通事故的私家车车主每年仅缴纳665元交强险保费。

五是代收车船税,辅助社会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暂行条例》规定,保险机构从2007年7月1日起,在销售交强险时履行车船税代扣代缴义务,方便纳税人。

六是规范受伤诊疗标准。

保险、医疗、法医等行业共同制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和《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救治项目评定规范》,用于指导医疗机构救治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统一诊疗标准,保证了受伤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科学的救治,成为保险、医疗、交通、公安等系统共同遵循的标准。

七是提高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保监会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颁布了一系列交强险单独核算、信息披露、准备金、统计分析、承保理赔实务规范等制度,加大了检查和社会监督力度,推动保险公司进一步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7月交强险实施满3个完整业务年度后,保监会将根据交强险制度运行情况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与建议,本着积极、开放的态度,立足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和投保人、被保险人利益,认真对交强险实施环境、配套制度、理赔服务、费率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和研究评估,进一步推动交强险制度的完善。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交强险制度:

一是继续加大对交强险的监管力度,严肃查处保险机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合法权益;

二是继续加强交强险核算管理,督促行业进一步加强交强险经营成本控制;

三是进一步简化交强险理赔手续,指导保险业统一并简化交强险索赔单证标准、向社会公开承诺理赔时限、完善交通事故抢救费垫付和预付机制,为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提供更加及时的救助保障,不断提高交强险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是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方式,建立交强险信息共享机制,逐步实现投保人自助查询交强险承保理赔记录,并完善交强险的投保提示机制,使车主明白投保、放心投保,提高交强险信息的透明度。

中国精算师考试新体系实施在即

进一步明确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

7月的最后几天,一批精算师云集北京,集体审议中国精算师考试新编教材大纲。

这标志着中国精算师考试体系改革继续推进。

据了解,如果一切顺利,从2011年春季开始,新的中国精算师考试体系将全面实施,现行考试制度同时废止。

7月31日,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魏迎宁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

“改革后的考试体系既符合国际标准;

又结合中国国情,课程内容只会高于而不会低于国际精算协会(IAA)的标准。

据了解,在新的中国精算师考试体系框架下,准精算师阶段的考试不分寿险、非寿险课程,在精算师阶段分寿险、非寿险两个方向。

在课程内容建设上,兼顾国际精算协会通过的国际精算教育指南和国际认可的精算师资格考试培训大纲的内容,为中国精算师协会申请加入国际精算协会做准备。

1988年以后,国内部分高校与国外的精算师组织合作,引入精算教育,北美精算师协会和英国精算师协会也相继在中国境内设立了精算师资格考试的考点。

因此,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制度,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国外精算师组织的支持,从考试课程设置到考试教材的编写,都和国际公认的高水平精算师资格考试基本一致。

中国寿险方向精算师资格考试自1999年开考,中国非寿险方向准精算资格考试自2004年开考。

截至2008年,已产生中国准精算师839名,中国精算师141名,其中非寿险方向22名。

10年中,中国已经建立了包括教材、出题阅卷、考务管理和考试中心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精算师考试认证体系。

全国设立了15个考点,并延伸到港澳地区。

2007年底,中国精算师协会正式成立后,受中国保监会委托,实施中国精算师考试的具体事宜。

协会的教育考试专业委员会对考试课程进行了多次研究后认为,中国精算师考试推行以来,框架基本上没有更改过。

反观英、美的精算师考试,每过几年就会调整,其课程的名称、范围、方法,都与当年的体系有很大的差异。

如果不及时改革,中国精算师考试体系会逐渐脱离国际准则。

在广泛对比、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2008年9月,中国精算师协会教育考试专业委员会向协会理事会提交了考试体系改革方案初稿,包括目前体系的适用时间、未来的规划等。

经理事会审议,并报保监会批准,方案于今年4月对外正式发布。

按现有的中国精算师考试体系,准精算师考9门课程,精算师在此基础上加考4门,在准精算师阶段就分寿险、非寿险两个方向。

改革后的体系,还是分准精算师、精算师两个阶段,但寿险、非寿险方向只在精算师阶段区分。

此外,改革后的准精算师和精算师考试体系进一步明确了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魏迎宁说:

“对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来说,没有精算就没有行业基础。

精算师在控制风险、产品定价等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但实际上,精算师的具体工作很难为外界所了解。

所以,对精算师来说,职业道德比技术更重要。

目前,每年有1.5万人次参加中国精算师考试,主要成员有大学在校本科以上学生、保险公司人员、社保部门及其他金融机构人员。

中国精算师中,80%的人员都在商业保险企业工作,在行业内外的品牌形象也已经树立起来。

随着精算科学的发展和应用,精算师的工作领域将逐步扩展到社会保险、投资、人口分析、经济预测等领域。

“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专业性非常强,但精算不能总是阳春白雪,要走向社会,让更多大众了解。

中华联合保险专辑

弯道超越逆风起飞开创调整转型发展新局面

——中华保险南通中心支公司总经理杜柄冲访谈录

对中华保险来说,2009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

半年过去了,中华保险人经历了开业至今从未有过的波折。

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华保险南通中心支公司总经理杜柄冲同志。

采访中,杜总对中华保险的发展充满信心,同时对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解答。

杜总首先对上半年工作进行了回顾。

一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流于形式,不搞花架子,突出解决公司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二是整顿思想作风,树立危机意识、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强化公司执行力和执行能力建设;

三是全面落实集中管理和转型的各项具体措施,速度求快,措施求实,最大限度地降低综合成本。

杜总重点介绍了公司目前集中管理方面的有关情况。

在谈到公司目前存在的困难时,杜总毫不忌讳。

杜总回顾了中华保险近年来的发展历程,造成目前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保费规模超常规发展的同时,内部管控的硬件、软件不能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南通中支在成立之初就制定了“规模适度、效益较好、管理一流、口碑最佳”的24字方针,五年来一直贯穿其中。

虽然在去年出现了短暂的现金流困难,但总体显得相对平稳。

在去年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全省13家中支,南通中支实现了盈利的目标。

在谈到公司增资扩股时,杜总说,目前由国务院、保监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参与的增资扩股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

在谈到下半年工作时,杜总娓娓道来。

首先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加强修养,改进作风,做到“四个力戒”,为调整转型、集中管理的推进创造良好的氛围。

一是力戒浮躁浮夸,尊重客观规律,解决业绩观不正确的问题;

二是力戒违纪违法,加强监督,解决纪律观念淡薄的问题;

三是力戒被动应付、得过且过,真抓实干,解决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的问题;

四是力戒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厉行节约,解决艰苦奋斗意识不强的问题。

其次要加快转型调整、集中管理的步伐,弯道超越,逆风起飞,着力抓好四个关键点,努力实现全年各项指标任务。

一是强信心、鼓干劲,冷静分析当前发展面临的困难,励志鼓励,积极应对,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二是抓转型、快调整,敏锐地把握宏观形势给保险业带来的契机,既立足当前、难中求进,保持业务的平稳增长,又着眼长远、借力“倒逼”,加快转型发展方式;

三是抓管理、避风险,以“双执年”活动为主线,完善考核机制,加大考核力度,进一步提升机关员工的执行能力和基层员工的执行力;

四是重创新、激活力,强势推进定岗定编工作,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为实现弯道超越逆风起飞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采访结束时,杜总请笔者转达谢意,感谢业内外同仁对中华保险的关心和支持。

让历史告诉未来

——改革开放30年中华保险发展回眸

改革开放30年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我国保险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改革开放之初全国只有一家保险公司,到目前国内已有保险公司100余家,初步形成了中外资保险公司公平竞争的市场格局。

近几年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保险收入一直以高于GDP的速度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15%以上。

1979年,我国开始恢复国内保险业务,1980年全国保费收入仅4.6亿元,而2008年1至10月全国原保费收入就达8554.48亿元,10月保险业的总资产超过了三万亿元人民币。

同时,保险的作用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防范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

目前保险业所承保的标的包括各行各业,保险业务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农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保险业已建立了市场化的风险自救机制,这就是保险保障基金制度,目前保险保障基金的规模已经超过130亿元。

一、改革开放孕育和壮大了中华保险

作为诞生在兵团、成长在新疆,从西部走向全国的中华保险,历经艰辛和磨砺、风雨洗礼和二次创业,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而又艰辛的发展之路。

她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见证过时代的辉煌,走过了创业的艰辛,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发展壮大,但在成功的背后却比其它保险公司付出的更多、体会也更多,对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机遇也更加珍惜,对取得今天的成果也感到弥足的珍贵。

我们忘不了几代人为公司的每一次成长与进步付出的努力,忘不了全体中华保险人勇拓市场、艰苦创业所付出的心血。

公司自1986年成立至今,秉承着兵团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乘改革之东风,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改革创新,以高屋建瓴、气势磅礴的战略思路,敢为人先、敢打敢拼的竞争意识,求真务实、势如破竹的工作作风,只争朝夕、开拓创新的胆识和气魄,通过走向全国、更名中华、股份制改革三大战略部署,使公司由一家偏安一隅、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西部区域性小公司发展崛起,成功地将单一的兵团保险拓展为辐射全国的“中华保险"

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保费规模从几亿到近两百亿,机构从仅在新疆区有机构到目前在全国25个省市有37家分公司,2000余家机构,员工从过去的几百人到目前3万余人,市场排名由几年前的11位迅速提升到产险市场第4位,进入了中国保险业第一集团军的行列。

(一)中华保险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1984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年代,由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土地责任制引发的革命早已遍及全国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不例外。

从1982年2月全国农垦工作会议决定在全国农垦企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新疆兵团家庭农场迅速壮大,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与生产力发展相配套的政策、法规、措施却没有跟上。

由于农牧业生产是高风险生产,将会受到不可抗拒的各种自然灾害的破坏。

兵团体制此前是一种生产利润上缴,受灾国家全额补贴的大锅饭体制,盈亏与生产者关系不大,由国家承担,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以家庭农场为单位的新型生产主体打破了风险由国家承担的旧模式,风险被分解了,家庭农场承包者的农户要承担起抵御风险的责任,但他们却没有能力承担,于是农业生产保险事业自然而然地就提到兵团领导的议事日程上来。

兵团党委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根据国务院[1979]199号文件批转的《纪要》精神,做出要在兵团内部成立保险公司的决定。

1986年7月15日,经过几年的努力,国家财政部同意注资3000万作为资本金,中国人民银行(银复[1986]152号文件)同意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生产保险公司,业务经营范围只限于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单位的家庭农场和专业承包户的种植业和养殖业。

从此,她的成立打破了独家经营的局面,标志着保险市场竞争的出现,也为中华保险在全国各地深根发芽埋下了种子,星星之火在神州大地燎原,中华保险事业的航帆开始航行。

(二)改革开放为中华保险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1)艰难成长

公司成立后,在兵团各师、团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分支机构,业务由起步开始做大,但由于经营险种、范围的影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

进入90年代中后期,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西部经济欠发达,人们观念落后,新疆保险市场又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公司缺乏竞争意识,固步自封,仅依靠兵团范围内农业保险的垄断优势维持着生存,安于现状。

作为全国第二家成立的国有独资商业保险公司,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保险市场主体增多,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公司很快进入了举步维艰的日子。

1997年,兵团党委在危难时刻调整了公司领导班子,给公司发展注入了活力。

公司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从抓班子、建队伍、改善管理入手,树立信心,团结协作,经过4年努力,保费收入从1997年的2.6亿增长到2001年的4.7亿,使公司不仅在新疆扩大了业务范围和规模,还牢牢地站稳脚跟,公司从处于濒临倒闭的边缘获得了重生。

(2)抢抓机遇,实施东进南扩

走出兵团,拉开东进南扩的序幕。

偏安一隅是2000年以前中华保险最真实的写照。

由于保险行业特殊的市场准入制,2000年以前,公司仅在兵团区域内开展保险业务,经营区域的限制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快速发展,必须拓展发展空间,实行市场化、多元化的战略转移才能生存。

在经历了“守江山”和“打江山”的两难选择之后,公司领导决定走出去。

在中国保监会、兵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公司2000年获准在新疆自治区开展业务,并更名为新疆兵团财产保险公司,拉开了东进南扩的序幕。

走出新疆,走向全国,掀起跨越式发展的高潮。

2001年,中国加入WTO,保险市场对外逐步全面开放,公司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大胆提出“走出新疆,走向全国”的重大扩张经营战略决策,决定“东进南扩”,掀起“二次创业”的高潮。

这是一场决定中华保险命运的战略决定,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壮大的必然途径,也是中华保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自2001年以来,中国保监会先后陆续三次批准公司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设立分公司,业务经营区域扩大到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

2002年9月20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工商局和中国保监会批准,公司更名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成为全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以“中华”冠名的全国性保险公司。

“东进南扩”、“更名中华”为公司发展注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公司上下群情激昂、励精图治、勇拓市场,谱写了一曲东进南扩的战歌。

保费收入由2001年的4.7亿猛增到2007年的183.42亿;

总资产由1986年的3490万元增长到2007年的131.7l亿元。

在品牌建设方面,公司已连续三年荣获“亚洲品牌500强”,连续四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

中华保险品牌被世界品牌实验室及其独立的评测委员会评测为《200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评估为近40亿元。

(3)充分利用《若干意见》的政策优势,开创发展新局面

2006年6月15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将农业保险、健康保险、责任保险作为单独问题在国务院文件专门提出,为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公司充分利用《若干意见》的政策优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做大农业保险、健康保险、责任保险。

同年9月,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来公司调研,对公司艰苦创业、快速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指出要注重防范化解经营风险。

公司以《若干意见》颁布和吴定富主席到公司调研为契机,紧紧围绕“主动、规范、均衡”的发展思路,及时调整战略,提出实施公司转型,努力开创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集约化发展的新局面。

公司自成立以来,在没有任何国家财政补贴的情况下,以高度的社会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发展农业保险22年,坚持保险服务于“三农”、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为国家首批确定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公司之一,依托以开展农业保险起家,经营农业保险20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优势,积极拓展服务经济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广度和深度,发挥自身优势,扩大保险覆盖面,特别是农村和城镇的保险覆盖面。

截至2008年10月底,公司农险实现签单保费21.28亿,在全国农险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其中新疆区农险签单保费8.08亿,为新疆农业稳定持续发展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4)实施公司转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企业也有自身运行的客观规律。

2006年底,在初步完成东进南扩的第一步战略布局之后,公司及时提出实施战略转型,通过召开一系列专题会议,加强基础管理和班子队伍建设,适度控制规模,加强风险管控等措施,实现公司从外延式发展转变到注重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上。

公司上下紧紧围绕“规模服从效益、管理适应发展、一切服从转型”的思路,集中精力做好各项工作,整体运营平稳,转型趋势明显。

2008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增加了公司转型的难度。

面对机遇与挑战,公司各级领导班子振奋精神、负重前行,通过加强集中管理和班子队伍建设、提高内部管控水平、优化险种结构、改善经营状况、防范经营风险等工作上下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5)推进股份制改革、增资扩股,为公司做强做大积极创造条件

2002年1月,新疆兵团财产保险公司股份制改制工作正式启动。

2004年9月,公司的股改方案几经国务院相关部委审核并报国务院同意,公司“一改三”的股改方案获得中国保监会批准,即由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整体改制后,设立中华联合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由控股股份公司发起设立“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华联合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两大独立法人子公司。

2005年12月,经中国保监会和新疆建设兵团的批准,公司在改制过程中实行员工持股,约有7000多名干部员工参与了持股。

这是目前我国金融保险企业在改制中唯一一家经国家批准实行员工持股的公司,是对保险业股权激励、产权制度改革的一次尝试和突破。

(三)改革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1)坚持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弘扬奉献精神

不论是在新疆期间,还是走向全国后的二次创业,我们始终继续秉承兵团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发扬兵团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

艰苦创业不仅体现在疆内老机构作为中华保险的根据地,多年来在艰苦的环境中艰苦奋斗、辛勤耕耘,为公司“东进南扩”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而且体现在随着中华保险走向全国,把公司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带到各级机构,使兵团精神发扬光大。

(2)坚持发展农险,积极探索“三农”保险发展之路

20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竭诚为“三农”服务,农业保险的规模不断扩大,有效发挥了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在稳定兵团农业保险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效显著。

公司走向全国后,积极发挥农险经营优势,坚持在农业保险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

根据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和保监会提出的发展县域保险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农险试点,在浙江、江苏、重庆、四川、湖南等省市开办农险试点,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创了一条适合公司发展实际、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符合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之路。

(3)坚持发展民族地区保险事业,发挥社会管理职能

公司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西部地区已经有22年的经营历史,在全疆十五个地州设有各级分支机构200余家,新疆是公司的大本营和根据地。

多年来,公司致力于西部多民族地区保险事业的发展,立足农村、立足农民,开展了一系列服务“三农”的保险保障服务,充分发挥了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为稳定边疆、促进边疆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

(4)坚持改革创新,促进又好又快发展

公司取得今天的发展业绩本身就是走了一条改革创新之路,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离不开改革和创新,每一次突破和发展都是以创新为动力。

如果没有大胆创新,就不敢提出走出新疆,就不敢提出更名“中华”,就不敢实施东进南扩,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华保险。

创新贯穿于中华保险发展的方方面面,体现在思路创新、经营和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产品创新等方面。

(5)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

一是加强班子建设。

公司紧紧围绕“抓班子、带队伍、定战略、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逐级培养志同道合、团结务实、坚强有力的各级领导班子。

二是强调班子“到职到位”。

公司注重对干部能力的培养提升,公司的惯例是逢会必谈班子建设,谈班子建设必谈“到职到位”。

三是加强组织建设。

公司党委提出“经营机构建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所有新机构筹备组从筹建伊始就成立临时党支部,开业后在完善行政经营班子的同时,建立健全中支公司以上的党委和纪委领导班子以及各级基层机构的党组织。

四是员工队伍建设。

公司注重员工队伍的培养,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

通过业务培训和技能竞赛,强化技能,挖掘潜能,培养合格的员工,造就了一支“以司为家,奋发向上”的极富成长性的员工队伍,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二、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当前,保险业处于新起点新阶段,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保险业发展外部环境日趋复杂。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步提高,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还有一些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不适应、发展方式不适应、机制制度不适应、队伍素质不适应,保险市场中存在粗放经营的情况比较普遍,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主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中华保险在经历了前期快速发展的扩张阶段后,也暴露出一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机构片面追求规模扩张、业务发展质量不高、基础管理薄弱、险种结构不尽合理、执行力不到位,经营效益欠佳等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公司的长远发展。

今年,公司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