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及质量通病预防整治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4769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旧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及质量通病预防整治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老旧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及质量通病预防整治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老旧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及质量通病预防整治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老旧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及质量通病预防整治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老旧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及质量通病预防整治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老旧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及质量通病预防整治方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旧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及质量通病预防整治方案Word下载.docx

《老旧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及质量通病预防整治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旧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及质量通病预防整治方案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老旧管网改造工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及质量通病预防整治方案Word下载.docx

1、质量教育和岗位培训

(1)、大力开展质量教育活动和对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增强全体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树立“人人讲标准,事事守章程,处处按规范”的思想,激励员工以一流的标准、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强化出精品、创名牌意识。

(2)、上岗前培训,通过实际操作达到技术要求,同时通过以老带新,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和技术水平。

(3)、把质量教育贯穿施工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引导职工牢固树立争先创优的意识,培养职工讲大局、讲规范、讲纪律的良好风气,对施工生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建立质量风险抵押与管理责任制

(1)、建立强有力的质量奖惩制度,实行重奖重罚,从项目经理部、队到班组逐级签订《工程质量包保责任状》,实行质量风险抵押制。

(2)、按照整体创优化标准,制定相应的质量目标,明确岗位质量职责,建立层次分明的质量责任制,将质量目标和质量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道工序、每个岗位和员工,形成从上到下的质量管理责任网络体系,并实行有效的监督考核制度。

(3)、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分点、分片管理,其他人员按照工程结构和工序进行质量控制,并签订明确的质量责任状,保证对重点区段跟班作业与现场组织协调。

3、建立与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1)、严格实行质量负责制和质量终身责任制,实行企业法人代表、项目负责人、各级技术人员对工程质量负相应责任,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对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负责。

(2)、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使技术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3)、严格执行各项质量检验程序,检验按照“跟踪检测”、“复检”、“抽检”三个程序进行,坚持严格的质量评定和验收制度、三工三查制和交接班制。

(4)、实行“未审核图纸不施工;

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

无质量保证措施不施;

、现场设施不完善不施工;

机械、设备、材料不到位不施工”的“五不”施工制度。

(5)、建立质量一票否决制,通过实行多渠道监督,使每个环节都处于高度意识和主观的可控状态。

4、技术保障措施

(1)、项目经理部成立工程部,负责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预测和解决施工中的技术、质量难题,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配齐项目各级专业技术人员,项目经理部设项目、工程安质等质量管理机构。

(3)、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评审制度。

(4)、积极开发科技新成果,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

(5)、认真作好设计图纸会审,逐级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设计图、施工规范及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施工。

5、建立质量内部审核制度

遵守和实施施工技术、管理标准,通过严格的检验和审核,保证质量体系正常有效的运行,通过每月一检查和分析,每季一评比和兑现及质量通报制度,对质量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纠正、预防措施、达到及时消除质量隐患的目的,使质量体系自我完善和进入良性循环。

6、质量预控措施

(1)、项目经理部参照相关施工规范、结合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创优规划》、《质量管理办法》和《质量内控标准》,明确各工序的质量目标,以工序质量保证分项工程质量,以分项工程质量确保整体工程质量。

(2)、工程施工前,列出关键项目和特殊过程管理明细表,作为质量体制和管理依据,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以保证工程质量。

(3)、各级施工负责人、技术人员及质检人员对工程质量负相应的责任。

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书,做到责任落实到位,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7、现场质量监控措施

(1)、认真贯彻质量标准,开展程序化、规范化作业,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加强对特殊过程和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项目经理部或质检工程师自始至终对关键部位进行跟踪检查,做好质量管理的预控工作。

(2)、严格实行三级质量检测体系,坚持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的思想,确保每道工序达标。

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规范化,实行工前看交底、工中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

(3)、质检人员严格按照工序的具体要求监督工程质量,并设立工序旁站,一旦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立即进行严肃处理。

(4)、技术和质检人员始终盯住现场、盯在质量上,优劣在记录,奖惩有依据。

8、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实行材料“双验收”管理办法。

材料在出厂前,对质量验收进行严格的控制,坚持“六不”原则。

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工班要逐一验收,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外购材料按规定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运到现场,施工现场设专人收料,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拒收。

(四)、质量通病预防整治方案

道路施工质量通病的控制:

一)、确保施工质量通病预防的技术措施

1、外部条件保证

积极主动地与业主、监理联系,尽量预先或及时解决施工中可能或已经遇到的问题和矛盾。

同时主动及时地与上级公司、政府部门、社会有关方面建立畅通的联络和良好的关系。

为工程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2、内部条件保证

总承包与分包建立畅通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本系,使工程施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通过制定科学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总进度计划,明确工程中的关键点和关键线路,合理安排布置施工场地、水、电、机械等,使各分包能协调、交叉施工,使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3、组织保证

建立强有力的工程管理组织机构,配备具有丰富施工实践经验和较高专业理论水平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

4、工程进度计划保证

根据总承包的工期对各项资源投入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总承包合同规定的工期编制总进度计划并定出过程中的控制节点,加强监控。

总进度计划要充分结合施工技术方案,各专业的进度要求,充分利用计划中的自由时差,抓住关键线路和重点工作,确保施工的最佳均衡和连续作业,同时接受总承包单位现场建立的计划体系,加强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接受总承包单位在整个现场的统一指挥、统一组织。

进度计划确定以后,要在整个生产活动中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并定期召开各专业的调度会和协调会,及时解决矛盾,增加协调力度。

5、施工管理保证

运用均衡流水施工工艺合理划分施工段安排工序,合理利用各工序的立体交叉作业,充分利用空间争取时间和利用时间争取空间来科学地组织施工,确保施工的均衡性,使各道工序搭接紧凑,避免窝工现场出现,保证工程总进度。

6、施工技术保证

充分发挥整体综合优势,积极依靠先进的管理水平,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施工技术水平,科学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确保工期工标的实现。

技术人员要认真阅读图纸及文件,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保证该工序在符合设计规范的前提下进行,避免返工返修现象出现,从而影响工期。

7、质量保证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本系和质量核查程序。

要求质检人员在工序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和程序认真、细致检查,将一些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防止出现事后返工现象。

8、材料保证

各种材料的采购、进场要合理组织,杜绝因材料原因影响施工正常进行,有指导价的材料,由甲方确认产品的品牌,指导价以外的材料其品牌价格必须经甲方同意。

二)、本工程主要部位及施工重点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1、把路面结构铺筑在未经压实的路床上,经过雨季以及冬春的水分积聚,软土基中会渗入大量水分,使土基稳定性降低,支承不住路面结构,路面将出现早期变形破坏。

2、不认真控制其压实度、纵、横断面高度、平整度等。

致使结构层的设计厚度无法保证,会出现薄厚不均,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薄弱部分,会出现过早破坏。

防治:

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好中线高程、横断高程、平整度,使其达到要求。

3、搅拌不均匀,致使土与灰之间相互作用不完全,灰土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必须保证多次搅拌,保证均匀度。

4、灰土厚度不够,致使基层承载能力大小不同,薄弱部位极易损坏,投入使用后,很容易出现沉陷变形。

所以在摊铺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控制厚度,保证其承载力。

5、掺灰计量不准在生产实践中,灰土剂量过低或过高都会使灰土强度降低,同时承载力降低,满足不了设计要求,现场须设置中心实验室,指导灰土拌合,使灰土剂量严格控制在设计剂量要求的允许范围内。

6、灰土过干或过湿碾压

掺拌灰土过干或过湿都偏离最佳含水量较大,过干时碾压或过湿时碾压,致使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降低了灰土密实性,需要搅拌场必须配奋洒水设备,在取土、运输、搅拌过程中失水时,随搅拌随打水花,保证灰土的含水量在摊铺碾压时达到最佳含水量,使密实度达到最大。

三)、管道工程质量通病的控制:

1)管道安装完毕,严格按照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严密性试验和强度试验,认真检查管道和接头有无裂纹、砂眼等缺陷,丝头是否完好。

2)管道支吊架距离要符合设计规定,安装要牢固。

3)地下管道覆土回填时,管道周围的覆土要用人工分层夯实,避免管道局部受力过大而造成丝头断裂。

A:

管道支架选用不当

管道投入使用后,由于支架选择不当,造成支架不起作用,使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影响使用。

预防措施:

1)管道不允许有任何位移的部位,应设置固定支架,固定支架要牢固地固定在可靠的结构上。

2)在管道无垂直位移或垂直位移很小的地方,可装设活动支架或刚性支架。

活动支架的形式,应根据对管道摩擦的不同程度来选择,对摩擦产生的作用力无严格的限制时,采用滑动支架;

当要求减少管道轴向摩擦作用力时应用滚动支架。

3)在水平管道上,只允许在管道单向水平位移的部位或在铸铁阀件两侧、门型补偿器两侧适当的部位,装设导向支架。

4)在管道具有垂直位移的部位,应装设弹簧吊架。

5)经检查,如果不符合上述使用原则,应进行更换。

B:

管道支架固定不牢、固定方法不对

管道支架安装后有松动现象,特别是管道输入介质后,由于重量增加或其他作用力的影响,支架变形或松脱,影响管道的使用。

1)支架横梁应牢固地固定在墙、柱子或其它结构物上,横梁长度方向应水平,顶面应与管子中心线平行,不允许上翘下垂或扭斜。

2)无热位移的管道吊架的吊杆应垂直于管道,吊杆的长度要能调节。

有热位移的管道,吊杆应在位移相反方向,按位移值的二分之一倾斜安装。

3)固定支架应使管子平稳地放在支架上,不能有悬空现象。

管卡应紧卡在管道上。

由于固定支架承受着管道内介质压力的反力及补偿器的反力,因此固定支架的位置必须严格安装在设计规定的位置上。

4)活动支架不应妨碍管道由于热膨胀所引起的移动。

其安装位置应从支承面中心向位移的反向偏移,偏移应为位移的一半。

同时管道的保温层不得妨碍热位移。

5)当管道投入使用后,发现支架不符合规定或松动时,应重新安装加固。

C:

阀门关闭不严或阀体渗漏

阀门安装后,经试验或投入运行后,阀门关闭不严,有时阀体有泄漏,影响使用。

1)密封面磨损造成关闭不严时,应进行修理,一般需拆下进行研磨。

密封面的缺陷(撞痕、刀痕、压伤、不平、凹痕等)深度小于0.05毫米时,可用研磨消除;

深度大于0.05毫米时,应先在车床上加工,然后再研磨,不允许用锉刀或砂纸打磨等方法修理;

2)属于操作关闭不当原因泄漏时可以缓缓反复启闭几次,直至关严为止;

还不能解决问题,就应拆下进行调直修整或更换;

杂质堵住阀芯时,首先应将阀门开启,排出杂物,再缓缓关闭,必要可以轻轻敲打直至排出杂质;

3)属于阀体有裂纹或压盖开裂造成泄漏的原因,一是在安装前由于运输过程中受到碰撞形成裂纹,安装前又未仔细检查,造成安装后泄漏;

另一种原因是阀门本身是好的,由于安装时操作不当,用力过猛或受力不均造成阀体裂纹或压盖损伤。

4)当管路系统的阀门有泄漏或关闭不严时,首先要仔细检查,分析原因,轻轻启闭几次仍不能解决时,应关闭上游的阀门,放出介质,拆下有泄漏的阀门解体检查。

如经简单修理或研磨就能复原的就可以继续使用,属于本身裂纹或存在较大的缺陷的就更换新的,重新安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