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3554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锡市宜兴市教师招聘《教育公共知识》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docx

便的路。

这样的思维是()。

A、直观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直觉思维

【解析】形象思维是用人脑中的表象进行的思维。

去一个地方规划路线,其实质就是利用头脑中有关的路线

表象进行思维的过程。

7、个人品德的核心成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解析】一般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构成。

其中,个人品德的

核心成分是道德认识。

8、正式的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

A、方向和范围

B、方向

C、范围

D、纪律约束

【解析】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正式规范是

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方向和范围。

9、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想发挥主导作用,其前提是()。

A、树立育人观念

B、有正确的学生观

C、真备科学的管理能力

D、应具备专业化的素质

【解析】有正确的学生观是班主任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

10、在学制改革实验中,五四制实验的理论根据之一是:

小学()年制,有利于普及小学教育,提高

教育效益。

A、四

B、五

C、六

D、七

【解析】五四学制是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制度。

现在正在实行的五四制实验始于1981年,在北师大附小进

行的实验。

1989年原国家教委提出,要积极推进五四学制改革实验。

之后,实验规模进一步扩大到全国很多

地区。

11、在下列教师行为中,属于心理健康表现的有()。

A、交往中,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

B、冷静地处理课堂环境中的偶发事件

C、将生活中的不愉快情绪带入课堂,迁怒于学生

D、偏爱甚至袒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解析】教师心理健康应主要表现为对工作的热情和信心,特别是情绪健康,具体包括:

①对教师角色的认同,

热爱自己的专业;

②有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③有上进心、进取心;

④有同情心、宽容心、忍耐心;

⑤有感

受情绪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由此可知,教师能够冷静处理偶发事件,表明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

12、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A、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B、从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发展

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

【解析】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判断行为对错是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的。

13、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

向性称为()。

A、认知失调

B、道德认知

C、品德

D、态度定式

【解析】态度定式是指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

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

态度定式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从而影响着是否接受的质量。

故选

D。

14、侮辱学生侵犯了学生的()。

A、受教育权

B、人身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解析】人格尊严权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如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变

相体罚或其他有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15、吴老师在调整座位时让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优先挑选喜欢的座位。

吴老师的做法()。

A、利于激励学生

B、便于班级管理

C、有失教育公平

D、有违因材施教

【解析】教师让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优先挑选座位,这样的做法没有做到公平公正。

16、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是

A、联想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预测过程

【解析】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

过程。

17、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考试评价

【解析】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18、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

A、德育的政治功能

B、德育的生存功能

C、德育的发展功能

D、德育的享用性功能

【解析】德育的享用功能是指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满足、

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通过道德教育能够达到这一目标就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选D。

19、孙老师给小华写了这样的评语:

“填空题错了一题,其他题型全部答对,能够非常好地运用循环小数的

简便记法等知识。

等级评定为优秀。

”关于孙老师的做法,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孙老师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

B、孙老师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

C、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业水平

D、孙老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解析】材料中孙老师用的等级评定而非分数作为评价标准衡量学生。

孙老师关注了小华的作业中的正误,

关注了小华实际掌握的知识技能,说明他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孙老师将小华评

定为优秀,说明

20、李老师就校务公开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李老师的做法是在()。

A、行使教师权利

B、履行教师义务

C、影响学校的秩序

D、给学校出难题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

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

“就校务公开

问题向学校提建议”是教师行使权利的表现。

21、教师自我评价的内在动力是教师的()。

A、教学效能感

B、教学行为

C、内心信念

D、坚强意志

【解析】教师自我评价的内在动力是教师的内心信念。

22、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

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

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

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

【解析】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使来访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处理,而不是动辄就寻找

咨询者的帮助。

直接目标是咨询者向咨询对象提供心理上的帮助,以使后者克服当前的心理问题,并提高自

身应付挫折的能力。

23、关于校园文化,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是()。

A、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

B、校园文化是一种综合性文化

C、具有明确教育目的的文化

D、不包括学校教师共同拥有的教育价值观

【解析】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按照不同

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等,也包括学校教师共同拥有的

教育价值观。

24、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12~18个月的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

A、自主性

B、主动性

C、勤奋感

D、信任感

【解析】12~18个月的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儿童的信任感,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基本态

度。

25、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解析】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

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朱熹注: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

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启发”一词即由此而来。

26、计算机等级考试属于一种()。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解析】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

行的评价。

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

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进行评价时,每个人的成绩分数只与统一的、固定的客观标准进行

比较,即这种评价并不照顾评价对象的整体水平状况而提高或降低评价标准。

27、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A、布鲁纳

B、桑代克

C、柏拉图

D、陆志伟

【解析】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和“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

布鲁纳提出了“结构教学”。

柏拉图的代表

著作《理想国》。

28、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对同一函数公式展示了多种题目形式与解题过程,这属于()。

A、直观教学

B、启发教学

C、概括教学

D、变式教学

【解析】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对同一函数公式展示了多种题目形式与解题过程,目的是呈现该函数公式的

多重应用形式,突出此类题目的共同特征,方便学生对这一类题目核心特征的了解。

此属于变式教学。

所谓

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

质特征。

29、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其中,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做是

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

力。

30、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钻研教材

B、掌握课程标准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班集体

【解析】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31、教师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种待遇,包括医疗、住房、退休方面的待遇和优惠政策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

休假,这体现了教师享有()。

A、教育教学权

B、指导评价权

C、报酬待遇权

D、参与管理权

【解析】报酬待遇权包括三方面的具体含义,即①教师的报酬必须按时发放;

②教师有权要求足额支付工资

报酬;

③教师有权享受国家规定的各种待遇,包括医疗、住房、退休方面的待遇和优惠政策以及寒暑假期的

带薪休假。

32、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

A、有针对性

B、因材施教

C、抓住成熟期

D、循序渐进

【解析】身心发展发的顺序性要求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

33、教师赵某违反学校管理制度,被校长在全校教师会议上点名批评,赵某的丈夫王某听说后,不辨是非,

在校长下班的路上将其打成重伤,情节严重,依法应对王某追究()。

A、违宪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D、—般责任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

处罚;

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4、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

A、自我反思

B、同伴互助

C、专业引领

D、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解析】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自我反思(教师个人)、同伴互助(教师集体)、专业引领(专业研究人

员)。

35、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是()。

A、高尔顿

B、加涅

C、华生

D、桑代克

【解析】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

此书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

系的创始,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桑代克本人也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

36、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

37、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要求是()。

A、政治坚定、业务熟练、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B、政治坚定、业务精通、遵守纪律、关爱学生

C、政治坚定、业务精通、遵纪守法、关爱学生

D、政治坚定、业务精通、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要求概括起来是:

政治坚定、业务精通、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38、()是课程计划构成的核心内容。

A、课程设置

B、课程开设的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解析】课程计划具体规定了教学科目的设置(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程开设顺序)、课时分配(教学

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其中,开设哪些科目(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39、《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

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解析】《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

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0、教师的认知行为调试方法不包括()。

A、自我指导训练

B、问题解决训练

C、自我监控训练

D、自我刺激训练

【解析】教师认知行为的调试方法包括自我指导训练、问题解决训练和自我监控训练。

自我刺激训练不属于

教师认知行为调试方法。

41、尊重家长是教师()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A、思想

B、教育教学

C、人际

D、仪表

【解析】尊重家长是教师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

42、青少年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做到()。

A、抓关键期教育

B、启发诱导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

地促进人的发展。

43、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A、班主任工作

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

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解析】各学科日常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专门的德育活动来说,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不容易引起学

生的反感和厌恶,也能保证长效和广泛性。

44、某初中为提高生源质量,自行组织入学考试,实行跨学区招生,该学校的做法()。

A、合法,学生有招收学生的权利

B、合法,学校有自主办学的权利

C、不合法,违反了尊重学生人格的规定

D、不合法,违法了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

【解析】这种做法是不合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

学。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因此,学校自行组织的入学考

试违反了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

45、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来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解析】个体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个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关键期,这就

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施教。

46、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学低年级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五年级以上开设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须实施的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利用学科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D、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研究性学习三类

【解析】当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考虑到过去只重视学科课程而忽视活动课程的弊端,开始从小学三年级

到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国家课程、必修课程。

47、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

A、教育

B、教学

C、德育

D、智育

【解析】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48、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环境是一种人为设计的问题情境,它与现实问题情境的关系是()。

A、二者完全等同

B、二者有一定联系

C、二者相类似

D、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解析】在情境教学中,教学的目标是解决现实生活遇到的问题,教学的过程要与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过程类

似,教学的环境是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问题情境。

49、根据法律规定,我国教育经费以()为主。

A、家庭承担

B、国家财政拨款

C、社会捐赠

D、学校自行筹集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

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50、有研究者曾经这样估计:

当一年级的教师遇到他班上差不多都是6岁孩子时,他事实面临着一群能力不

同的儿童,从他们准备状态的差异来说,实际上是5-11岁,这表明个体发展的()特征。

A、顺序性

B、稳定性

C、整体性

D、个别差异

【解析】题干表明个体与个体之间是不同的,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51、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王阳明5岁时还不能开口说话,却能默背祖父众多藏书。

这说明

A、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

B、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C、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

D、人的发展具有整体性

【解析】人的发展是十分复杂的,但是,人的发展也是有规律性的。

从形式上看,人的发展的规律性主要表

现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以及不平衡性。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两个方

面。

一方面,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另一方面,不同系统的发展速率、起

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是不同的。

52、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

A、学生文化

B、学校文化

C、学校传统

D、学习制度

【解析】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学校文化。

53、在教室里,面对着你的一个窗户是方形的,其他几个窗户看起来不是方形的,可你仍然感知它们是方形

的,这是()。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相对

不变。

知觉恒常性包括颜色恒常性、明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题干所述为形状恒常性。

54、“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论基础是()。

A、认知发现理论

B、认知接受理论

C、认知目的理论

D、认知建构理论

【解析】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认知—接受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5、开展“教学与发展”实验,以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一般发展”概念的提出者

是()。

A、巴班斯基

B、维果斯基

C、杜威

D、赞可夫

【解析】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主

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56、青年初期是世界观()。

A、形成时期

B、初步形成时期

C、初步成熟时期

D、成熟时期

【解析】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所以青年初期是世界观初步形成

时期。

57、不同社会、不同阶段的教师职业道德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规范和要求,这说明教师职业

道德具有()。

A、本质性

B、继承性

C、共同性

D、稳固性

【解析】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目的、任务、对象、成果、手段、工具不同于其他职业,因此,教师职业道德

具有自身的特点。

其中不同社会、不同阶段的教师职业道德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规范和要

求,这属于教师职业道德共同性。

58、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解析】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对教学行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

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它具有指向性(针对性)、整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和调整性。

教学策略不

是单指教学方法或教学计划,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59、奥苏伯尔对学习进行了分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和()。

A、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

B、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

C、连锁学习与辨别学习

D、信号学习与概念学习

【解析】奥苏伯尔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

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

的关系,据此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另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

习。

6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对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节,不应该采取下列哪项措

施?

()

A、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

B、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

C、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