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6373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级论述题简答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个月内至少发作3次,一般为数分钟,每次最长也不会超过1小时。

发作使得患者日常生活受到明显影响。

临床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惊慌恐惧,具有强烈的失去自我感、濒死感、失控感、发疯感、窒息感,且伴有以下症状:

心悸、呼吸困难、胸闷、胸痛、胸前压迫感或不适感、喉部堵塞感、头晕或失去平衡感、手脚麻木或肢体异常感、阵发性发热或发冷感、多汗、晕厥、震颤等。

广泛性焦虑障碍又称慢性焦虑症。

以慢性、弥散性的对一些生活情景的不现实的过度担心紧张为特征,焦虑情绪体验持续6个月以上,发病期间学习和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精神性焦虑与躯体性焦虑。

精神性焦虑至少有以下表现之一:

患者经常感到不明原因和对象的紧张或烦躁;

经常提心吊胆会发生某种不幸,但又说不出有什么具体不幸;

经常处于高度警觉状态,如临大敌。

躯体性焦虑常伴有一下表现:

运动性不安;

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7、“恐惧症”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恐惧症——一种对某些特定环境、物体或在人与人交往时产生异乎寻常的、强烈的恐惧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引起回避反应的神经症。

诊断要点:

(1)患者有明确的引起恐怖反应的刺激(特定的事物或者情境),明知恐惧反应与实际刺激不相称,不合情理,但难以摆脱。

(2)患者发作时伴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如焦虑、紧张、脸红、出汗等)。

(3)尽管患者自己知道没有必要,但仍然对恐怖反应的事物、情境或人际交往采取极力回避态度,而且反复出现,无法控制。

如无法回避,则可伴发惊恐发作。

9、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

有哪些主要亚型?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某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

主要亚型包括:

躯体化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各种各样但又变化不定的躯体症状,但经过多次医学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患者要求治疗以消除症状,并成至少已经持续2年,否则应诊断为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疑病症——患者顽固相信自己患有某种实际并不存在的疾病,四处求医,反复检查,要求进行检查以确定或证实潜在疾病的性质,但多次阴性结果都不能打消其疑虑。

即使确实存在某种躯体症状,但不足以解释其所述症状的性质和程度,与其表现出的痛苦和焦虑情绪更不相称。

病程至少已经3个月。

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紊乱——表现为受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系统发生躯体障碍所致的神经症样综合症。

症状以自主神经兴奋的客观体征为基础,但更具个体特征和主观性,且本身是非特异性的,即不能归因于某个确定的病因。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表现为不能用生理过程和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持续、严重的疼痛,经检查并不能发现相应主诉的躯体病变、病程迁延、常持续6个月以上。

10、癔症中的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的涵义是什么?

癔症也称歇斯底里,是一种以无器质性病变基础的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

癔症症状的具体表现可分为癔症性精神障碍和癔症性躯体症状两大类。

癔症性精神障碍又称解离障碍,是指病人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的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

症状表现包括:

(1)情感爆发,常在情绪激动时发作,表现为嚎啕大哭、顿足捶胸、满地打滚、狂笑不止等幼稚、夸张性的表演动作。

多人围观时,发作尤为剧烈。

(2)癔症性遗忘,表现为遗忘突然发生,但患者认知功能和适应功能良好,无脑器质性损害。

(3)癔症性漫游,表现为患者突然不辞而别,无目的、无计划地到处游逛,数小时或数天后突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陌生环境,但又不明原因。

(4)癔症性假性痴呆,表现为痴呆突然发生,生活不能自理,记忆丧失,答非所问,给人以做作地感觉。

(5)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丧失自我同一感,有交替人格、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或以鬼神或亡灵附体取代自己原来的身份,且注意和意识仅集中在与其密切接触的环境的一两个方面。

(6)癔症性精神病,患者反复出现片段幻觉或妄想,意识朦眬,行为紊乱,哭笑无常,或者木僵,对鬼神或者亡灵附体可达到妄想程度。

一次病程很少超过3周。

癔症性躯体障碍又称转换障碍,是指病人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情,并以次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

(1)癔症抽搐发作。

表现为患者突然跌倒,但倒地缓慢、四肢乱动,有类似癫痫样的抽搐和挺直,但没有痉挛和强直的规律,呼吸急促、呼之不应,但患者无明显的意识障碍,也不会咬舌、小便失禁和跌伤。

历时数十分钟,发作结束后患者可双眼紧闭或昏睡,可一日发作多次。

患者能根据他人的言行对自己的发作症状作出相应的调整。

(2)癔症性运动障碍:

癔症性瘫痪,表现为各种瘫痪情形,如截瘫、单肢瘫、偏瘫等,但无神经系统受损的特征,也无器质性病变,不会出现病理反射和肌肉萎缩(瘫痪后久治不愈造成的废用性萎缩除外);

癔症性失音,说话发不出声音,只见嘴动,不闻其音,但咳嗽声正常,也无喉部和声带异常;

癔症性震颤,突然出现一肢、数肢或者全身震颤,幅度较大,且毫无规律。

(3)癔症性感觉障碍:

癔症性失明,患者突然失明,但既无视觉器官病变,也无视觉传导神经的损害;

癔症性失聪,患者突然丧失听力,但听力反射存在,既无听觉器官病变,也无听觉传导神经的损害;

癔症球,感觉咽部老有异物,吐不出、咽不下,有些病人可有吞咽功能和食管异常;

癔症性肤觉缺失,以身体关节或中线为界,关节一端或身体一侧的皮肤突然失去温度觉、触压觉和痛觉,但不符合生理和神经解剖规律

12、环性心境障碍与恶劣心境有何异同?

环性心境障碍表现为病人反复出现心境高涨或低落,但不符合轻躁狂或轻抑郁症状标准。

并成至少已经2年。

在2年中可有数月心境正常间歇期。

主要表现为轻度情感高涨或低落的反复轮流出现,但达不到任何一型双相障碍的严重程度。

恶劣心境,持续存在心境低落、但不符合任何一型抑郁发作标准,同时无躁狂症状。

病程至少已经2年,期间很少有持续2个月的心境正常间歇期。

通常,以此心境正常间歇期为数天到数周。

15、易性症和男性或女性身份障碍在临床表现上有什么不同?

易性症——一种自信自己时是生物学上性别所示的另一种相反性别,并持续存在厌恶和改变本身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的性心理障碍。

属于性身份障碍。

  易性症与男性或女性身份障碍在临床上的不同在于,易性症患者有强烈改变性别的愿望;

男性或女性身份障碍的患者没有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

16、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神经性厌食症是以反复发作暴食的优势观念以及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并强烈控制体重为特征的进食障碍。

(1)存在难以控制的进食欲望,且暴饮暴食。

(2)对肥胖有一种病态性的恐惧,极力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

(3)常有神经性厌食症的既往史。

(4)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2次,持续3个月。

 

心理测量学

3、智龄和智商的相同和不同点。

智龄和智商的相同点在于,都反应了个体的智力水平。

智龄反映了一种绝对智力水平,智商反映的是相对智力水平。

不同年龄儿童的智龄不能进行比较,但他们的智商可以进行比较。

4、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书中未提供标准答案,答案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人的智力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类:

遗传方面的因素和环境方面的因素。

遗传方面的因素主要是指遗传素质,也就是说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生物状态和解剖生理特征。

遗传素质是智力发展的生物前提,是制约和影响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正常人的先天素质,就没有智力,更谈不上智力发展。

所谓环境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学校大环境教育的作用。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并受到环境的影响,人的智力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时间活动发展起来的。

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两种环境相比较,社会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更大。

概括地说,社会环境影响,可以把遗传素质为智力发展提供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现实。

社会环境又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的两种:

宏观环境是指人生活的历史时代、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状况以及社会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等等;

微观环境包括家庭、亲戚朋友、居住条件等等,微观环境对智力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其中家庭教育,特别是家庭的早期智力开发,对智力发展的影响尤为突出。

在社会环境中,学校这一方面对学生来说,是人特设的环境,它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通过严密的组织形式,运用科学的措施和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因而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更加集中,更科学、更有针对性。

10、卡特尔16PF与其他人格测验的不同点

16PF与其他人格测试的不同点:

(1)客观。

每题备有三个答案供选择,在两个相反答案之间有一个折中的或中性的答案,防止勉强回答并出现可能的不合作;

为了克服动机效应,题目的用于尽量采用“中性化”;

许多测试题表面上看似乎与某种人格因素有关,实际上却与其他人格因素有关,被试无法猜测题目的题意。

(2)标准化。

量表信度、效度较高;

抽样和测验程序都严格按照标准化程序进行;

指导语明确,测验结果在剖面图上一目了然。

(3)多功能。

不仅可以反映被试人格的16个方面及整体人格特点组合情况,还可以通过某些因素的组合获得性格内外向、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职业倾向、有无学习和成长能力、创造性、将来会否有成就等信息。

(4)广普性。

16PF以正常人为常模群体,主要评价正常人的人格特征。

年龄在16岁以上者均可使用,个别和团体施测均可。

(5)多元性。

16PF可以在相同时间内测量到多种人格特征。

提供的信息量较大。

1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的功能与价值。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于20世纪40年代初首次发表,对人格测量的研究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心理测量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该问卷的各量表都是根据经验法编制,对分数的解释也以经验为基础,较为客观。

用它来鉴别各种病例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较高。

另外,它在编制时也采用了正常人组成了一个样本,所以测验也可用于评价正常人的人格。

的目前,它在人格鉴定、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中被广泛使用,在人类学、心理学、医学和社会学等研究工作中也是一种常见的研究工具。

13、论述投射测验的测验原理及对人格测验的合理性。

  原理——人们对外界侧记的反应都是有原因且可以预测的,而不是偶然发生的,个人的反应固然取决于当时的刺激和情境,但个人当时的心理状况、已有经验、对未来的企望都会对当时的知觉与反应的性质和方向产生很大的作用。

人格结构的大部分都处于潜意识中,个人无法凭意识说明自己,而当个人面对一种不明的刺激情境时,却常可以使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欲望、需求、动机冲突等泄漏出来,即把一个反映其人格特点的结构加到刺激上。

合理性——测验不受题目的限制,被试可以自由回答,因此能够测到题目以外的心理因素,它可以对人格作综合的和深层次的探索。

它能够提供其他人格测验得不到的人格线索,而且投射量表本身不表示任何目的,被试不会有意防范而作出虚假反应。

19、国内比较常用的心理健康测验有哪些?

心理健康综合评定量表(SCL-90)

BECK抑郁问卷(BDI)

自评抑郁量表(SDS)

抑郁状态量表(DSI)

焦虑自评量表(SAS)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UCLA孤独量表(UELA)

生活事件量表(LES)

性心理学

10、简述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青春期(13-18岁)在两性关系上,性心理的发展大体经过三个阶段

(1)异性疏远期。

在青春期开始时,少男少女对性的产别特别敏感。

第二性征的出现使他们内心深处产生了春情萌动的朦胧感觉,把异性的秘密和男女之间的关系也看得很神秘。

这使得他们在与异性的接触和交往中往往会产生一种朦胧的羞涩,深虑与异性的接触会引起别人的耻笑或议论。

因而出现“心有相互吸引之力,而行又相互疏远”的现象。

(2)异性接近期

在完全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生理机能的进一步发展,生活阅历的日趋增加,青少年对异性之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对性意识的情感体验也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他们异性间羞涩心理较之前期大大减少,已不满足于对异性那朦胧的、隐蔽的、泛泛的好感和爱慕了,而是希望通过与异性交往,有选择地寻找自己倾心的白马王子、白雪公主。

青少年男女结束了异性疏远期,取而代之的是异性接近期。

个体异性间的相互吸引显著增强,乐意与异性一起参加活动,喜欢与异性相处,力求成为对异性颇有魅力的人。

(3)异性恋爱期

进入青春中、后期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知识面的日益增加、生活视野的日趋扩大、个性发展的不断成熟,青年对性爱意识的理解和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对异性之间的关系也有了正确的态度,开始各自扮演社会赋予的特定性别角色。

男青年往往喜欢显露自己的才华来博得所追求女性的欢心,同时在异性面前尽情表现自己的长处。

女青年则在外表上学会打扮自己,以吸引异性注意,在性格上变得腼腆、矜持,学会深藏自己的感情。

一旦一对青年男女建立了恋爱关系,爱情力量会对他们各自的性格、兴趣、爱好等个性心理特征产生巨大影响,并成为激励他们前进的巨大力量。

14、如何进行更年期调试?

更年期——指从壮年到老年的过渡时期。

女性大约45-55岁,男性大约50-65岁。

个体在更年期会出现性激素分泌减少、性兴趣降低、身体能力下降、心态被动消极等症状。

调适:

(1)激素替代疗法对于更年期的女性可能有所帮助。

但需要权衡需要与潜在的风险。

好处是防止女性患者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但增加了乳癌和子宫癌的风险。

(2)更年期面对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繁殖对停滞的冲突。

可能通过承认的归属感的继续,通过在其他方面发现成长,比如孩子或孙子们的长大,这种危机可以得到解决。

没有子女的,也可以在许多其他方面获得归属感,比如对于提携他们的年轻合作者感兴趣等。

团体心理咨询

4、试述团体心理咨询的影响机制。

团体心理咨询有四大影响机制

(1)在团体中获得情感的支持

情感抒泄

发现共同性

被人接纳

满怀希望

(2)在团体重尝试积极的体验

享受亲密感

增强归属感与认同感

观察团体行为与领导关系

体验互助互利

(3)在团体中发展适应行为

提供安全的实验环境

相互学习、交换经验

尝试模仿适应行为

学习社会交往技巧

(4)在团体中重建理性的认知

6、主持人的团体咨询技术包括哪些?

(1)领导技术

A、反应的技术

积极倾听

澄清

释义

情感反映

归纳总结

B、影响的技术

无条件积极关注

解释

信息与忠告

指导

保证和鼓励

C、行动的技术

提问

面质

调停

聚焦

示范

(2)团体互动技术

A、积极关注行为

目光接触

身体语言

语音特点

B、反馈与控制

反馈

控制

C、模仿与感染

D、暗示

积极暗示

间接暗示

反暗示

(3)团体过程的技术

A、组成技术

B、起始技术

C、过程技术

D、结束技术

E、追踪技术

8、团体心理咨询的目标是什么?

团体心理咨询的目标可以分为独特的目标和一般的目标。

独特的目标是指每一个团体心理咨询都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一般目标是指无论哪种特殊目的团体心理咨询在团体活动中都会包含的目标。

具体可以概括为

(1)通过自我探索的过程,帮助成员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使他们能够对自我有更适合的看法。

(2)通过与其他成员沟通交流,学习社交技巧和发展人际关系的能力,学会信任他人。

(3)帮助成员培养责任感,关心而敏锐地察觉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更善于理解他人。

(4)培养成员的归属感与被接纳感,从而更有安全感,更有信心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5)增强成员独立自主、自己解决问题和抉择的能力,探索和发现一些可行而有效的途径来处理生活中一般发展性问题、解决冲突矛盾。

(6)帮助成员澄清个人的价值观,协助他们作出评估,并作出修正与改进。

11、如何评估团体心理咨询的效果?

(1)自我陈述

团体成员自己诉说或写出在团体心理咨询中个人的体会和感受。

自我陈述包括与成员交流体会和写书面总结、与成员交流体会或者先由主持人引出讨论的话题和重点,或者成员自由发言、自由提问。

(2)心理测量

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和心理属性确定出一个数量化的价值。

(3)检查评估

一般是大型活动的必要环节。

主要由上级领导和机关组成工作对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开展情况的详细检查和分析。

人格心理学

1、如何理解人格?

人格是人们稳定的行为方式,它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它是一种动态性组织。

人格由多重因素组成,由生理和心理不同层面因素构成。

包括个体过去、当下和未来不同时间形成的心理因素影响,尤其是人际交往过程和经历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4、举例说明如何塑造和消退。

行为塑造——通过强化奖励而塑造出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

这一塑造过程有两部分组成。

(1)分化强化:

即对有些反应(所期望的反应)加以强化,而对另一些反应不加以强化;

(2)相继接近,即被强化的反应必须是那些越来越接近最终期望的反应。

例如:

要训练一只鸽子按训练者开亮的色灯颜色去啄击标有相应颜色字样的木牌,训练者通常要设置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

在一个小房间的天棚上安装不同颜色的色灯(如红、黄、绿和兰色灯),在房间的一侧立放着一块木板,木板的后边的木槽中盛着食物。

还要准备四块白色小木牌,上边用黑墨水分别写着红、黄、绿、蓝四个字。

训练者可以通过下述步骤使鸽子学会按出示的灯光颜色啄击标有相应字样的木牌:

(1)将一个小木牌(如写有“红”字的木牌)挂到木板上,把一只禁食8-12小时的鸽子放人小房间内。

经过尝试错误的学习过程,使鸽子学会通过啄木牌而获取食物。

(2)待鸽子已牢固地掌握这一工具式反应后,加人辨别刺激:

只有在开亮红灯时啄木牌才出现食物,使鸽子“明白”开亮红灯是通过啄木牌取得食物奖励的条件。

(3)增挂写有“黄”字的小木牌,使鸽子学会在黄灯开亮时啄此木牌以获取食物,红灯开亮时啄原先的木牌得到食物,不开灯时或开灯时啄错木牌都得不到食物。

(4)再增挂写有“绿”字的小木牌,训练鸽子在开绿灯时啄此木牌获得食物,同时巩固对红灯和黄灯的习得反应。

(5)最后将写有“蓝”字的小木牌也挂到木板上,使鸽子学会在蓝灯开亮时啄此牌,并继续巩固以前学会的复杂反应。

这样,鸽子就逐渐地学会了一整套复杂反应,一种新的行为型式就被建立起来。

这整个学习需要坚持很长时间,每一步骤又需精心地再细分为若干小步骤,每一小步骤都有自己的小目标;

这些小目标都为最终的目标服务,是逼近和达到最终目标所必需的。

行为消退——当有机体的一个反应后面不再紧接着出现强化物,反应的频率就会降低,直至恢复到该强化物未被引入的水平,那么反应就消退了。

要矫正一个学生的孤独行为,当他与其他学生一起玩时,辅导教师要给予关注加以强化;

当他单独玩而不与人交往时,就不予关注,使这种行为消退。

5、理解自我防卫的性质和作用,分析生活中的自我防卫现象。

自我防卫机制的特性:

(1)不是否定事实就是扭曲现实;

(2)是潜意识的层次上运作的。

作用:

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当,可以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

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心理防御机制包括:

压抑、否认、反向作用、投射、转移、合理化、退化、自居、认同、补偿、幽默、升华等各种形式。

如一个人性张力过大,做梦时都梦见另一个人与异性在发生性行为,这是自我为了逃避超我的责难,又要满足自我的需要,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

如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能中六合彩而不愿想象自己出街时遇车祸的危险,其实后一种的概率远比前者大,这是一种压抑机制的不自觉运用,因为当人意识到每次出街都要面临车祸的威胁时就会感到焦虑,人为了避免焦虑故意将其遗忘。

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

6、试分析弗洛伊德指出的人格结构各成分与焦虑类型的形成。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是人格初始的系统,同时它也是精神能量的主要来源及本能的栖息之地。

本我缺乏组织,是盲目的,一味要求与顽固的。

它的大部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我们无法察觉到。

本我按照快乐原则行事,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技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不违背社会规范。

自我跟外界的真实世界是有接触的,治理与控制人格。

正如同“交通警察”,它负责本我、超我与外界世界之间的交通,其任务是调节本能与周遭环境之间的关系。

自我控制着意识及感官知觉的运作。

在现实原则的指导下,自我会从实际而又合乎逻辑的思考,并拟定计划以满足需求。

自我和本我之间是有联系的。

自我是智商与理性的栖息地,能检查与控制本我盲目的冲动,本我所知道的是主观的现实,而自我则能分辨内心想象与外界真实的事物。

它遵循“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

它是个体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

超我是人格的审判单位,掌管着道德规范,关心的是行为的好坏与善恶。

超我代表理想而非现实,追求的不是享乐,而是完美。

超我代表世代相传的传统价值观与社会的理想,其功能在于抑制本我的冲动,说服自我以合乎道德的目标来取代实际的目标,以及致力于追求完美。

因此,超我是父母的要求与社会等标准的内化,跟心理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