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6564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测试题2套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2)“洁白的浪花”从视觉的角度抓住“起锚”的瞬间,写出了海员对____________;

“铁链的喧哗”从听觉的角度抓住“抛锚”的瞬间,写出了海员对________________。

4.学校开展“阅读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12分)

【我阅读 我朗诵】

(1)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①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②朗诵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我阅读 我分享】

(2)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6分)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读书心得。

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思想在孜孜探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边的人不耻下问。

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我阅读 我创作】

(3)请你仿照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

每一缕晨曦/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 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9分)

当蟋蟀不再歌唱

叶 子

①蟋蟀是大自然的天然歌手,它们的歌声优美动听。

为了吸引异性,公蟋蟀们常常不知疲倦地一展歌喉,唱着优美婉转的小夜曲。

公蟋蟀的翅膀就是它们的小提琴。

每当需要交配时,它们就会通过弯曲翅膀,用右翼鞘盖在左翼鞘上,利用它们的相互摩擦来发声,以期吸引异性,并与之交配。

②突然有一天,在夏威夷考艾岛,蟋蟀们基本沉寂了下来,它们都离开这里了吗?

都去了哪里呢?

一个生物学研究小组自1991年以来一直在夏威夷考艾岛研究蟋蟀,但直到2003年他们才明白,其实蟋蟀并没有少,而是近九成的公蟋蟀已经不再唱歌了。

考艾岛近几代的蟋蟀一直都在经历着重要的遗传改变,它们的翅膀始终平铺着,不能再痛快地唱出求爱的歌曲了。

③是什么使公蟋蟀们不再歌唱了呢?

原来歌声使它们的生命受到了威胁。

在夏威夷考艾岛,被公蟋蟀们的小夜曲吸引来的不仅有异性,还有一种寄生昆虫。

这种寄生昆虫常常会循声而至,一旦发现正在唱歌的蟋蟀,就会寄生下来,并把卵产在它身上,而这种卵会钻进蟋蟀的身体里,在那里长大,然后钻出蟋蟀的身体并杀了它。

④为了保护自己,公蟋蟀们被迫停止激情的歌唱,沉默了下来。

虽然这种安静的转变让公蟋蟀们看起来没有以前的激情,但毕竟也保护了它们免受寄生虫的袭击。

⑤但是不唱歌又如何求偶?

不求偶又靠什么来繁殖?

⑥聪明的蟋蟀们自有办法。

科学家发现,公蟋蟀们已经改变了策略,不仅能保住性命而且能成功求偶。

在考艾岛,大部分蟋蟀的翅膀都因为长期不摩擦,已经慢慢退化,不能用来唱歌了。

但仍有一些蟋蟀拥有正常的翅膀,它们常常如祖先一样在野外快乐地歌唱。

每当这时候,它们的附近总会有一些已经不再唱歌的公蟋蟀潜伏着,只要出现母蟋蟀的身影,潜伏的蟋蟀们就会想方设法把母蟋蟀吸引过来,横刀夺爱,成功交配。

⑦科学家们认为,大部分蟋蟀放平翅膀不再歌唱,而利用少量保持正常翅膀的“歌唱者”求偶,因而避免了寄生虫的侵袭并能继续繁殖,这应该属于生物进化的一种成功范例。

(选自《大科技·

科学之谜》,有改动)

5.请简要说明夏威夷考艾岛上公蟋蟀不再歌唱求偶的原因。

(5分)

 

6.请指出②③④段的说明顺序。

(3分)

7.请简析第⑤段两个问句独立成段的作用。

8.请写出你从末段画线文字得到的启示。

大部分蟋蟀放平翅膀不再歌唱,而利用少量保持正常翅膀的“歌唱者”求偶,因而避免了寄生虫的侵袭并能继续繁殖,这应该属于生物进化的一种成功范例。

[二](21分)幽幽七里香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

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

朝南的窗户外面,种着七里香。

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

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天赐予的一座宝藏。

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

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

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

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

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

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

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

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

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

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

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

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

“该走了,要关门了。

”语调冷冷的。

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

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

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

“慢点走,楼梯口黑。

”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

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

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

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

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

扉页上写着:

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

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

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表情严肃。

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

或许是她?

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

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⑪我最终没有相问。

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

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

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

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

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9.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含义。

10.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情节

阅读书籍

抄写《诗经》

A

珍藏礼物

内心感受

B

愉悦

猜疑

C

11.赏析下列句子。

(1)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

(赏析加点词语)

(2)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12.第②段或第⑩段的画线句,任选一处,说说有什么作用。

13.猜一猜谁最有可能送“我”礼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6题。

(15分)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

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

岩前有庵。

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

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

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

地名。

②幔亭峰:

山峰名。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沿溯阻绝 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引凄异 引:

(3)不及返顾 顾:

(4)岩即幔亭峰后崖也 即: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16.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17.【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

【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

请简要概括。

三、写 作(55分)

18.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是风景;

云卷云舒,山长水阔是风景……风景是大自然的恩赐。

静阅万卷诗书是风景,洞察世间百态是风景……风景是生活的馈赠。

慢慢走,用心赏,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请以《风景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3)不少于600字;

(4)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①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②江山如此多娇

③但余钟磬音 ④欲为圣明除弊事

⑤寄书长不达 ⑥只有香如故

(2)①断肠人在天涯 ②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2.

(1)yá

n qī 娉 

(2)A.淡抹 B.零散

(3)娇艳美好 (4)排比

3.

(1)艾青

(2)出发的盼望 到达的盼望

4.

(1)①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②A

(2)①我读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

②不耻下问 虚心请教

(3)示例:

每一次努力 都是获得幸运的伏笔

二、[一]5.保护自己免受寄生虫的袭击,使本物种(或蟋蟀)得以继续繁衍传承。

6.事理顺序,先果后因。

(或逻辑顺序,从现象到实质。

7.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点拨:

本题是对段落作用的考查,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内容是一般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或补充,或者引起下文。

思路:

这一段写出了……,突出了……,为下文……做铺垫。

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

8.这是生存的智慧和法则,用小成本换取大利益,用较少的代价赢得较多的收获;

牺牲小我,保存大我。

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

回答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简明;

第二,条理清晰;

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

[二]9.表面意是指窗外种着的七里香,深层意是指他人的友善和关爱让“我”感受到的温暖和美好。

10.A.收到礼物;

B.美妙(丰盈、痴迷);

C.感动(感恩、温暖)

11.

(1)本意为贪得无厌,不知足,这里贬词褒用,写出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对读书的痴迷热爱)。

(2)示例:

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三个“忘了”强调了读书(《诗经》)对“我”的影响(改变)之大。

12.示例一:

选第②段。

作用:

照应文章标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我”读书时愉悦的心情。

示例二:

选第⑩段。

照应前文(标题),交代了看书清雅的环境,烘托了乐于助人者的人物形象。

13.示例一:

是图书管理员。

根据文中“我”每次来读书他熟练地帮“我”取书,可见他知道“我”读书的喜好;

“我”抄写《诗经》时,他在“我”身边站了许久;

夜里“我”下楼时他善意提醒“我”慢点走,可见他是一个表面冷漠内心和善的人;

他根据借书证知道“我”姓“丁”;

从文章的详略安排看出,“我”在文中对图书管理员花的笔墨最多,所以他送书给“我”的可能性最大。

是身边的男生(女生)。

在阅览室他(她)经常坐在“我”的身边,知道“我”读书的喜好;

见“我”衣服简朴,估计“我”囊中羞涩,为了让“我”毕业后还能继续读到古诗,所以送书给“我”。

[三]14.

(1)逆流而上 

(2)延长

(3)看,回头看 (4)就是

15.

(1)这(白帝城和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驭着长风,也没有这么快。

(2)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16.A

17.第一问:

夏水大而湍急;

春冬水清而透明;

秋水小而清冷。

第二问:

危壁出泉;

疏竹掩映。

三、18.思路点拨: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这一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是“风景”和“路”,如何从生活中提炼出富有“美感”的瞬间,是本次作文的关键。

这里的风景可以指美丽的事情或者情感,这里的路可以指人生之路,这个题目可以换成:

在人生中寻找美丽的事情或者情感。

这样来考虑,难度就降低了很多。

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诗歌和议论文。

例文略。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

10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妖娆(rá

o)娉婷(pīng)嘶哑沉醉

B.折腰(zhé

)摇曳(yè

)汹踊呢喃

C.冠冕(miǎn)忧戚(qì

)风骚喉咙

D.鲜妍(yá

n)枉然(wǎng)凝望风润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迁徒  涟漪  恪尽职守  红装素裹

B.酷肖  狡黠  无可置疑  人迹罕至

C.污秽  撺掇  繁花嫩叶  迥乎不同

D.家醅  告罄  眼花缭乱  鸦雀无声

3.下列诗歌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B.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C.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D.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经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低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

C.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结核病仍是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5.下列相关知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毛泽东——《沁园春·

雪》——赞颂无产阶级革命者

B.余光中——《乡愁》——回旋往复的音乐美

C.艾青——《我爱这土地》——对祖国真挚深沉的爱

D.席慕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抒发心中的希望与喜悦

6.诗文默写。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现在/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3)《沁园春·

雪》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象雪后晴日当空之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

春天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

秋天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8.诗词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积淀。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学校决定开展“诵读经典,吟咏诗词”活动。

为此,某班将利用双休日举行一次集体课外吟咏诗词活动。

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

(7分)

(1)

【活动一:

宣传发动】宣传组的同学为了搞好这次活动,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了下面一则海报,请认真阅读,按要求答题。

诵读经典,吟咏诗词

本周末,我班将组织全体同学开展集体课外吟咏诗词活动。

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做出自己的努力。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加入吟咏诗词的行列,一起来诵读经典,吟咏诗词。

某班班委会

①海报的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疏漏,请找出来。

②海报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把改正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1分)

(2)

【活动二:

推荐经典诗词】为了达到“诵读经典”的目的,同学之间进行了经典诗词推荐活动。

你推荐的经典诗词是:

你推荐的理由是:

(3)

【活动三:

吟咏诗词比赛】本次活动将举办一次吟咏诗词的比赛。

假如你是本次比赛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下比赛的开幕词。

二、阅读探究(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临江仙①

[金]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②,予客济源③,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

大明湖上新秋。

红妆翠盖木兰舟。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

一尊白酒寄离愁。

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①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

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眷由济源回山西太原。

②齐州:

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

③济源:

地名,今属河南。

9.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两阕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

B.上阕前三句以“红妆”比喻“荷花”,“翠盖”比喻“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

C.“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阕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

D.下阕一反上阕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

10.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上阕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B.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C.词的下阕“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这首词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阅读诗歌《沁园春·

雪》,回答问题。

(16分)

沁园春·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1.词中“风骚”原指《________________》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____________》。

上阕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___,下阕则主要是____________。

1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D.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3.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3分)

A.夸张、排比、比喻B.夸张、比喻、拟人

C.比喻、对偶、拟人D.比喻、夸张、借代

14.作者评价几位帝王,在用词上有什么不同?

15.点明全词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18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 青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那从林间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