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方程式总结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58184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方程式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方程式总结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方程式总结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方程式总结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方程式总结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方程式总结Word格式.docx

《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方程式总结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方程式总结Word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复分解反应方程式总结Word格式.docx

(冶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1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铁:

FeO+CO高温Fe+CO2

12、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Fe3O4+4CO高温3Fe+4CO213、光合作用:

6CO2+6H2O光照C6H12O6+6O214、葡萄糖的氧化:

C6H12O6+6O2==6CO2+6H2O初中化学置换反应方程式总结

(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26、锌和稀硫酸反应:

Zn+H2SO4===ZnSO4+H2↑27、镁和稀硫酸反应:

Mg+H2SO4===MgSO4+H2↑28、铝和稀硫酸反应:

2Al+3H2SO4===Al2(SO4)3+3H2↑29、锌和稀盐酸反应:

Zn+2HCl===ZnCl2+H2↑30、镁和稀盐酸反应:

Mg+2HCl===MgCl2+H2↑31、铝和稀盐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2↑26-31的现象:

有气泡产生。

32、铁和稀盐酸反应:

Fe+2HCl===FeCl2+H2↑33、铁和稀硫酸反应:

Fe+H2SO4===FeSO4+H2↑32-33的现象:

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36、铁与硫酸铜反应:

Fe+CuSO4==Cu+FeSO4现象:

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铜”指的是此反应)40、锌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CuSO4+Zn==ZnSO4+Cu现象:

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41、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2AgNO3+Cu==Cu(NO3)2+2Ag现象:

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3)金属氧化物+木炭或氢气→金属+二氧化碳或水38、焦炭还原氧化铁:

3C+2Fe2O3高温4Fe+3CO2↑39、木炭还原氧化铜:

C+2CuO高温2Cu+CO2↑现象:

25、氢气还原氧化铜:

H2+CuO△Cu+H2O现象: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34、镁和氧化铜反应:

Mg+CuOCu+MgO35、氢气与氧化铁反应:

Fe2O3+3H22Fe+3H2O37、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

H2O+C高温H2+CO中考必考的四方面化学实验知识一、重视探究题知识点①常见气体的探究。

②常见物质的探究。

实际上是下列常见离子的探究:

CO32-、SO42-、Cl-、NH4+、Cu2+、Fe3+、Mg2+、Ag+、Ba+、Ca2+等。

需要熟记探究这些离子所需的试剂及看到的现象。

③黑色粉末的探究。

④物质是否为催化剂的探究。

如Fe2O3是否可以做氧化氢制氧气的催化剂。

⑤离子作用的探究。

如明矾起净水作用,是明矾中哪种离子起作用。

⑥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⑦溶液相互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问题。

二、每年必考的实验知识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的选取及连接问题。

学生应熟悉实验室制H2、CO2、O2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取,气体中所含杂质H2O的证明、除杂方法等。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取原理也要熟知。

三、计算题要巩固典型题型如化学反应方程式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结合的计算题,铁矿石炼铁型计算题,解决生活实际的方程式计算题,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计算题,图表型、图像型分析计算题。

四、关注与生活相关的知识及社会热点如水及其污染和防治,化学与环境污染,药品与健康及今年的限塑令、节能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应该清楚地了解。

雪灾、地震、奥运会、洪水等是今年的热点,包括地震中水的处理方法、消毒剂的选用、南方雪灾中融雪剂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奥运会火炬材料、燃料的性能等。

化学用语的难点与对策用语重在理解、掌握和灵活应用。

从教材来看,这项内容可以说覆盖在整个初中化学中,是解释化学实验现象和化学计算的基石,在本次中考约占10分,更应引起关注。

我想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的难点及对策·

·

一、根据化合价推出化学式:

难点:

化学式正确书写的技巧,考生应关注书写的规则。

1、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①记少不记多。

②对单质化学式的书写一般情况下记住双原子气体单质的书写。

③记住元素符号。

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技巧:

①引导学生知道组成化合物元素总类。

②考生应遵循的规律为:

“化学式书写正价在左、负价在右、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二、在书写化学方程式,考生往往容易忽视反应条件、标注生成物状态及化学式配平等方面的问题。

1、正确区分反应条件:

①正确区分现象与条件,如燃烧与点燃。

燃烧属于一种实验现象,而点燃则属于反应条件。

②反应条件通常标在短线的上方,(当有几个反应条件时,催化剂一般写在短线的上方,其他条件写在短线的下方)。

2、标注生成物状态:

①强调反应物写在短线的左边,生成物写在短线的右边,各物质间用加号连结。

②当反应物中有气态物质时生成物中应有气体,不必在化学式中标箭头向上的符号。

③当反应物中

有固态物质时,生成物中也有固态物质时,不必用箭头向下的符号。

3、化学方程式配平:

(总的原则是使化学方程式两边各原子的数目相等)。

方法有:

①最小公倍数法②观察法③用奇数配偶法三、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这一块用事例来加以说明。

例如1:

《考试说明》样题第13题,加热辰砂和铁的混合物可生成Fes和Hg,据此可推断出辰砂是--(填几种)元素组成的。

题解:

考生在答题时可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这个原则来推测,最后得出辰砂是由Hg和S元素组成的。

九年级化学燃烧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的条件:

(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2、灭火的原理:

(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1、三大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

“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

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

“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

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

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

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

甲烷甲烷的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CH4+2O2点燃CO2+2H2O(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俗称:

酒精,化学式:

C2H5OH)化学性质:

可燃性C2H5OH+3O2点燃2CO2+3H2O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

优点

(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

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

如C+CO2高温2CO4、新能源:

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

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

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

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九年级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

(1)溶液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

溶质的溶剂溶液(如:

碘酒——碘的酒精溶液)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无水,量多的为溶剂

(1)概念:

(2)判断方法:

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

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

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

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

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

如NaCl中考化学方程式考点总结点1质量守恒定律⒈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⒉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

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两个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⒊关键词的理解⑴参加化学反应的,所给予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

所以必须强调“参加化学反应”,而且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解释化学变化。

⑵质量总和“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

如: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⒋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几个重要实验

⑴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P88)⑵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P89)⑶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P90)⑷镁条燃烧(P91)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⑵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

⑶判断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组成;

考点2化学方程式⒈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⒉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⑴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反应物是什么)⑵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是什么)⑶反应条件⑷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点燃⑸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⒊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C+O2=====CO2为例)⑴质: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⑵量: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⑶粒子:

每1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考点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⒈书写原则:

⑴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⑵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⒉书写步骤⑴写:

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横线相连;

⑵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

⑶等;

将短横线改为等号;

⑷标:

标明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状态“↑”或“↓”。

⑸查:

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了、标了是否恰当。

考点4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⒈解题步骤及格式一般分为以下七步:

⑴解设未知量,一般情况下,求什么设什么;

⑵写出相应的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⑶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列在相应的化学式下面;

⑷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⑸列比例式;

⑹求解;

⑺答题。

⒉计算中常用的关系式⑴m=ρv⑵单位换算:

1L=1000mL,1mL=1cm3⑶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

100%变形:

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纯度不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

物质的纯度⑷物质的纯度(纯物质的质量分数)=1-杂质的质量分数⒊常见的计算类型⑴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⑵有关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⑶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初中化学酸碱盐性质之酸的通性总结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1)跟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酸的PH<

7(3)跟(H)前的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酸+金属==盐+氢气例:

2HCl+Fe=FeCl2+H2↑(4)跟碱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酸+碱性(金属)氧化物—→盐+水例:

3H2SO4+Fe2O3=Fe2(SO4)3+3H2O(5)跟某些盐反应酸+碳酸盐==盐+水酸+盐—→新酸+新盐例:

H2SO4+BaCl2=2HCl+BaSO4↓(6)跟碱起中和反应酸+碱—→盐+水例:

2HCl+Cu(OH)2=CuCl2+2H2O初中化学有关酸碱盐的化学方程式总结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1.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最常用)

(实验室制H2用的金属有Zn,Fe,Mg,Al,酸有稀H2SO4和稀HCl)

(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CuSO4=FeSO4+Cu3.铝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Al+3AgNO3=Al(NO3)3+3Ag(3)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酸---盐+水4.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Fe2O3+3H2SO4=Fe2(SO4)3+3H2O5.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

CaO+2HCl=CaCl2+H2O(4)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6.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2NaOH+CO2=Na2CO3+H2O7.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

Ca(OH)2+CO2=CaCO3↓+H2O(5)酸+碱--------盐+水(中和反应)8.盐酸和烧碱反应:

HCl+NaOH=NaCl+H2O9.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2HCl+Ca(OH)2=CaCl2+2H2O10.氢氧(6)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11.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CO2)1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13.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H2SO4+BaCl2=BaSO4↓+2HCl(7)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14.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Ca(OH)2+Na2CO3=CaCO3↓+2NaOH15.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

CuSO4+Ba(OH)2=BaSO4↓+Cu(OH)2↓(8)盐+盐---两种新盐

16.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NaCl+AgNO3=AgCl↓+NaNO317.硫酸钠和氯化钡:

Na2SO4+BaCl2=BaSO4↓+2NaCl复分解反应必须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才能发生,且生成物的元素化合价不变。

+1价:

HClO;

NaClO;

Ca(ClO)2.+5价:

HClO3;

KClO3.+7价:

HClO4;

KCl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