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针对山东省2007年高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58754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针对山东省2007年高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针对山东省2007年高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针对山东省2007年高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针对山东省2007年高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针对山东省2007年高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关于针对山东省2007年高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关于针对山东省2007年高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关于针对山东省2007年高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针对山东省2007年高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关于针对山东省2007年高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针对山东省2007年高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针对山东省2007年高考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科目设置:

3+X+1

  据了解,指导方案明确规定,2007年高考将由我省自主命题,在科目设置上,拟采用3+X+1模式。

  “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

“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

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

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

报考文史类、文科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文科综合的考试,报考理工农医类、理科艺术类、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理科综合的考试。

“1”指基本能力,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有考生都参加基本能力考试。

  各科考试时间与分值为:

语文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分值150分;

数学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值150分;

外语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值150分;

文、理综合考试时间各150分钟,分值各200分;

新增的基本能力的考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00分。

考试总分为750分。

  试卷结构:

引入选做题

  各科试卷分卷I和卷II,卷I是必做题,以选择题型呈现,主要考查必修内容;

卷II含必做题和选做题,以非选择题型呈现。

必做题考查必修内容,选做题考查选修内容。

  数学分文科数学、理科数学两种试卷。

文科数学适用于文史方向,选修内容侧重系列1;

理科数学适用于理工方向,选修内容侧重系列2。

  基本能力考试的必做题主要涉及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四个学习领域的必修内容;

选做题分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部分,内容分别涉及两个领域的必修内容。

文史方向的考生只做科学部分的题目,理工方向的考生只做人文与社会部分的题目。

  此外,外语考试含听力,要求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八级要求。

  命题原则:

依据新课标

  指导方案中称,对于2007年高考的命题原则,首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命题。

对于必修内容,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对于选修内容,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能力、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注重问题的真实性和情境性,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其次是试卷结构尽力做到科学合理。

必做题与选做题相结合,涉及选修内容的试卷采取长试卷命题,考生从中选做规定分值的题目。

  第三是体现公平性。

要实现试题素材和解答要求对于所有考生的公平性,避免偏题、怪题,尽力考虑城市和农村不同教学条件和能力,避免需要特殊背景知识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题目。

选做部分各模块的题目难度、区分度等力求均衡。

  第四是提高考试的有效性。

尽力做到试题设计与评价目标相一致,努力增强试题的基础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使试题的解答过程反映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思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第五是重视考试和评卷的可操作性。

命题要有利于评价和阅卷工作的实施,尽量降低考试成本,努力实现试题结构和容量的科学、合理、适度。

  未来变化:

方案将完善

  2007年高考离现在还有两年多时间,随着全国高中新课改的全面展开,随着全国高考招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将可能在多元化评价、多方式录取、高校自主招生方面有新的政策出台,我省将根据国家的要求,适时完善方案,如有与教育部将来出台的政策规定不符的,将按教育部的规定执行。

“三个有利于”凸现教改思想

 省教育厅人士解读方案

 《山东省2007年度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公布后,省教育厅有关人士对方案的指导思想进行了解读,称新的高考方案充分体现了“三个有利于”的教育改革思想,并强调要防止有高中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违背新课改的现象发生。

  据了解,2007年高考指导方案的主要指导思想就是:

以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坚持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优秀新生,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高考的公平、公正、安全、有效,有利于高中新课改与高考的有机结合、平稳过渡的原则。

  省教育厅的有关人士表示,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一个省率先改革与大环境的接轨问题,充分体现了“减轻学生负担、纠正文理偏科、适当加强外语、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突出学生素质和能力考核”等改革意图。

  省教育厅的有关人士还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规划,把握好课程改革的进度,循序渐进地推进高中新课改,努力减轻学生负担,统筹安排,分类指导,确保高中课改和高考改革方案的有机结合和平稳过渡;

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要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要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加强对高考命题的研究和试验,通过命题思想和理念的转变,逐步推进高中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有个性的发展;

高中学校要明确高中新课改的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素质,正确处理推进新课改与组织参加课改后第一次高考的关系,防止片面追求升学率。

高中教师吃下“定心丸” “指挥棒”终于盼到了

  备受关注的我省2007年高考方案一公布,就引起了高中教师们的极大关注,众多对方案进行详细研读后的高中教师纷纷表示,新的考试方案在稳妥中有新意,将不利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实行“假课改”的高中学校,给大家吃下了一颗期盼已久的“定心丸”。

  今天下午,记者对省城多所高中学校的名师进行采访,他们都对高考新方案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和肯定,称这对于高中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将起到重要作用。

济南中学高一语文教师刘建军认为,方案的两大“亮点”,一是在试卷中引入了选做题目,能够起到尊重学生差别、鼓励发展特长的作用;

二是基本能力考试中规定,文史方向的考生只做科学部分的题目,理工方向的考生只做人文与社会部分的题目,这样无疑起到了防止学生偏科的发生。

  据了解,众多高中教师们普遍认为,方案较好地注意到了与现行高考模式的衔接,借鉴了“3+文综(理综)”的做法,在此基础上,加“1”(基本能力),其实增加的这个“1”,恰恰是新课程标准中内容与能力的新颖之处。

“新方案将对高考命题提出挑战。

”济南历城二中副校长薛万岭认为,就其试卷的具体内容或题目的命制,要想解决好当前高中教学中对此类课程重视不够的现象,就必须在命题上下一定工夫,像“1”中有许多内容是以校本课程的方式来实施的,而校本课程大多是结合本校、本地的情况设置,所以要体现均衡就变得很困难,而如果命题的范围涉及面太狭窄,则又很难体现出“1”的考查要求和目标。

  山师附中的刘明晖老师则表示,虽然高考的总分没有变化仍然是750分,但实际上语、数、外的分量实际上比现在更重了,而新方案将选修课作为考试内容确定下来,将有利于目前高中学校严格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开设课程。

他表示,像有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故意少开课程的做法,显然在新方案面前走不通。

(原载2004-12-25《齐鲁晚报》A5版)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2007年度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指导方案》的通知

鲁教招字[2004]10号

各市教育局,各大企业教育处,各高等学校: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我省已于2004年秋季开始实施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改),2007年度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将是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

为做好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招生工作,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山东省2007年度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指导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2007年度的高考作为保障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新课改后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关系到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坚持“三个面向”,做到有利于高等学校招收优秀新生,有利于促进高中学校实施互质教育,有利于高中新课改与高考有机结合和健康运行。

通过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推进互质教育的实施,努力培养适应21世纪的高互质的劳动者和各类人才,促进山东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新课改后第一次高考切实抓紧抓好。

  二、明确任务,精心准备,确保2007年高考改革的平稳过渡

  为做好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改革工作,各地、各单位一定要明确任务,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准备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工作和高考改革工作的文件精神,积极做好《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指导方案》的宣传指导工作,制订规划,把握好课程改革的进度,循序渐进地推进高中新课改,努力减轻学生负担,统筹安排,分类指导,确保高中课改和高考改革方案的有机结合和平稳过渡。

  各级招生考试机构要积极做好对新课改后第一次高考的各项准备工作,要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加强对高考命题的研究和试验,通过命题思想和理念的转变,逐步推进高中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减少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有个性的发展。

  高中学校要明确高中新课改的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素质,正确处理推进新课改与组织参加课改后第一次高考的关系,防止片面追求升学率,建立健全课程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学校环境。

  高等学校要按照国家高考政策,积极落实高中新课改后第一次高考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与高中学校的联系,参与和支持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录取新生质量,促进我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三、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本方案的出台经过了专家的反复研究论证,广泛听取了高校、中学、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也征求了教育部有关方面的意见,在全国尚无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出台这个方案是一个创新。

本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一个省率先改革与大环境的接轨问题,充分体现了“减轻学生负担、纠正文理偏科、适当加强外语、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突出学生素质和能力考核”等改革意图。

各地要正确宣传高中课改后第一次高考的目的和意义,客观准确地介绍高考方案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防止片面追求升学率。

要配合新闻舆论单位加强正面宣传,防止误导和炒作,积极稳妥地做好舆论监督工作。

  四、加强领导,为高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环节多,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

各有关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工作。

既要态度积极、满腔热忱,又要头脑冷静、工作稳妥。

要采取有力措施,统筹协调各方力量,通过多种渠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全力以赴确保2007年高考招生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山东省教育厅

  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