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可自主编辑word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6010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可自主编辑word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可自主编辑word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可自主编辑word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可自主编辑word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可自主编辑word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可自主编辑word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可自主编辑word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可自主编辑word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可自主编辑word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可自主编辑word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可自主编辑word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可自主编辑word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可自主编辑word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可自主编辑wordWord文档格式.docx

《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可自主编辑word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可自主编辑word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2课时溶液的酸碱性酸碱中和反应可自主编辑wordWord文档格式.docx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发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加水稀释食醋,溶液pH变小

C.醋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

D.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7.(2021贵州贵阳中考)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能够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步骤①:

取大批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参与足量水并不时搅拌,固体局部溶解。

步骤②:

接着向烧杯中参与足量稀硝酸并不时搅拌,此时固体质质变化如以下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局部溶解,无气泡冒出

B.B→C段对应溶液pH逐突变大

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

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

8.(2021湖北武汉中考)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

一旦误将碳酸钡替代硫酸钡作〝钡餐〞,就会致人中毒,此时可服用硫酸镁溶液解毒。

某化学兴味小组用如下实验模拟了碳酸钡在胃液中的变化,并验证了硫酸镁解毒的原理:

Ⅰ.取一定量碳酸钡固体于烧杯中,逐滴参与稀盐酸至过量,并不时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与参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甲所示;

Ⅱ.再向该烧杯中逐滴参与硫酸镁溶液,并不时搅拌,烧杯内溶液质量与参与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图甲中K点和L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一种;

图乙中M点和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两种

B.取大批步骤Ⅰ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步骤Ⅰ中参与的稀盐酸已过量

C.依据图乙数据剖析,步骤Ⅱ最终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4.5g

D.硫酸镁解毒的原理是MgSO4+BaCl2

MgCl2+BaSO4↓。

因此,自身无毒且能与氯化钡反响生成沉淀的物质,如纯碱也可解毒

二、实验探求题

9.(2021安徽中考)某兴味小组在相反条件下,将10.00g以下物质区分置于相反规格的烧杯,并敞口寄存于空气中,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回答以下效果。

时间

质量/g

饱和

石灰水

稀盐酸

浓硫酸

氯化钠

浓溶液

氯化钙

1天

8.16

8.37

8.64

11.18

9.38

10.25

2天

5.76

5.94

6.69

12.55

8.47

10.33

(1)以下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作变化的微观表示图是   (填字母序号)。

(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2)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后有混浊现象,写出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

 

(3)为研制一种平安、环保的除湿剂,可选择上表中的   (填溶质的化学式)。

(4)将10.00g氯化钠浓溶液敞口久置后,最终失掉2.26g晶体,那么该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该温度下氯化钠溶解度为36.1g) 

(5)为进一步研讨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变化,该小组展开如下探求。

①甲同窗猜想浓度能够会变大,理由是                        。

②为验证甲同窗的猜想能否正确,设计实验方案:

                                                          。

(6)乙同窗取2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0g,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局部蜕变,失掉18.80g溶液,由此能否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组成?

假定能,请计算其组成;

假定不能,请补充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同时说明需求测定的数据(用a表示),并计算a的取值范围。

(不要求写出计算进程)

10.(2021四川成都中考)依据实验回答。

图1

(1)图1实验,用药匙的柄把端挑一点氢氧化钙粉末于试管中,依次停止实验。

观察到现象为:

混浊

变红

白色消逝。

依据现象判别氢氧化钙的性质有      、         (物理和化学性质,各填一条)。

(2)按图1实验终了,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一定有的溶质是    ,能够有的溶质是     。

(3)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

取0.5g碳酸氢钠于甲中,参与2mL盐酸,            (填操作),并将导管伸入廓清石灰水中,观察到出现混浊。

乙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2

(4)图2中甲作为发作装置还可制得的气体是     (填一种)。

11.(2021山西中考)化学实验进程经常会发生一定量的废液,经过有害化处置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

在一次实验课上,兴味小组的同窗们完成了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的鉴别,并对废液成分展开探求。

活动一

经过小组协作,同窗们完成了以下图所示的三组小实验。

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写一个)。

活动二

小雪将六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以下图),充沛搅拌、静置,观察到杯内下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

由此可以确定:

下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以及一定含有的离子。

小组同窗对下层溶液中还能够含有的离子停止了如下探求。

【提出效果】下层溶液中还能够含有什么离子?

【猜想与假定】下层溶液中还能够含有OH-、C

、Ca2+中的一种或几种。

【停止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大批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②继续滴加稀盐酸

①溶液变红

②发生气泡

①有OH-

②有C

、无Ca2+

取大批溶液于试管中,                       (指示剂除外) 

①       

②         

①有C

、无Ca2+

②有OH-

【反思与评价】

(1)小明同窗对方案一提出质疑,他的理由是                            。

(2)经过综合剖析,最终确定下层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

(3)将烧杯内物质过滤,滤渣回收,向滤液中参与过量          停止处置后再排放。

12.(2021贵州贵阳中考)某化学兴味小组对酸、碱、盐的局部性质停止探求。

【探求一】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响

甲同窗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图。

(1)实验现象为        ,甲同窗由此判别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作了反响。

(2)小组内其他同窗以为甲同窗方案不完善,理由是                  。

【探求二】氢氧化钠和盐酸发作中和反响时放出热量

乙同窗向一定量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滴加进程中温度变化如下表。

参与盐酸体积V/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混合溶液温度T/℃

15.2

19.6

22.0

26.0

28.2

26.7

25.7

24.7

23.7

22.9

(3)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依据表中数据剖析混合溶液温度变化的缘由 

(5)小组内其他同窗提出〝将10%的盐酸直接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也能得出相反结论〞,你以为能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6)丙同窗将甲同窗和乙同窗实验后的溶液混合,未发现清楚现象。

现将混合液中的氯化钠停止提纯,详细的操作为                          。

【探求三】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分步反响

【查阅资料】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参与稀盐酸的反响是分步反响,第一步反响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当碳酸钠反响完后才发作第二步反响。

丁同窗向106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参与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质变化如下图(不思索CO2的溶解)。

(7)A→C段发作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

(8)假定B点横坐标为150,那么其纵坐标为    。

13.(2021湖北黄冈中考)对比实验是化学研讨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化学兴味小组的同窗在研讨CO2通入NaOH溶液能否发作了反响,设计了以下两组实验。

请和化学兴味小组的同窗一同探求并回答以下效果:

【设计与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一

实验步骤二

实验Ⅰ

实验Ⅱ

【探求与结论】

(1)实验Ⅰ中步骤一看不到清楚现象,步骤二发生的现象是         。

(2)实验Ⅱ中步骤二看到有白色沉淀析出,那么发作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在实验Ⅱ的步骤一中CO2和NaOH溶液一定发作了化学反响,但却看不到清楚的现象,缘由是                     。

【拓展延伸】现有以下信息:

资料卡片一

20℃NaOH、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

    物质     溶解度(S)/g

    NaOH     109

    Na2CO3    21.8

资料卡片二

20℃NaOH、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NaOH     17.3

    Na2CO3    <

0.01

请你和化学兴味小组的同窗一同应用以上资料信息再设计实验Ⅲ,证明CO2确实与NaOH发作了化学反响。

实验Ⅲ的操作为:

         。

看到的现象是  

答案精解精析

第2课时 溶液的酸碱性 酸碱中和反响

1.C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响生成亚硫酸钠,与三氧化硫反响生成硫酸钠,A错误;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响也生成硫酸钠,B错误;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响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C正确;

反响①为氢氧化钠与三氧化硫反响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响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但不是相互交流成分生成的,不属于复分解反响,D错误。

2.D 白色固体表达的是物质的颜色与形状,属于物理性质;

微溶于水表达的是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

溶液有滑腻感表达的是物理性质;

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响生成碳酸钙和水,属于化学性质,应选D。

3.C 人体血液的pH为7.35~7.45,显弱碱性,故A错误;

氢氧化钠具有剧烈的腐蚀性,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故B错误;

洗濯剂的pH比肥皂水的pH大,两者均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故C正确;

肥皂水显碱性,能使白色石蕊试纸变蓝,故D错误。

4.A 常温下,pH>

7的物质呈碱性,pH<

7的物质呈酸性。

B、C、D项物质的pH均小于7,呈酸性;

只要A项油污净的pH>

7,呈碱性,契合题意。

5.B A项,Fe不能与NaOH反响;

C项,Fe2O3属于金属氧化物,不能与NaOH反响;

D项,NaCl不能与NaOH反响;

B项,CO2能和NaOH反响生成碳酸钠和水,应选B。

6.B A项,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醋酸反响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正确;

B项,加水稀释食醋,溶液的酸性削弱,溶液pH变大,错误;

C项,酸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氢离子,醋酸属于酸,因此在水溶液里能解离出H+,正确;

D项,铝是生动金属,能与醋酸反响生成醋酸铝和氢气,因此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正确。

7.C 依据步骤①中固体局部溶解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硝酸钡;

步骤②中参与足量稀硝酸后固体局部溶解,说明该固体是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因此原白色固体中还含有硫酸钠。

A项,A→B段表示稀硝酸与碳酸钡的反响,反响生成二氧化碳,有气泡发生,错误;

B项,B→C段不发作化学反响,随硝酸的参与,对应溶液的pH逐突变小,错误;

C项,C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过量的硝酸和反响生成的硝酸钠、硝酸钡,正确;

D项,由以上推断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错误。

8.A 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K点碳酸钡过量,溶液中的溶质只要氯化钡一种,L点时碳酸钡与稀盐酸恰恰完全反响,溶液中的溶质也只要氯化钡一种;

M点还没有参与硫酸镁溶液,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钡和HCl(过量)两种,随着硫酸镁溶液的参与,硫酸镁与氯化钡反响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依据图乙可知,N点之前,溶液中的溶质为没有参与反响的HCl、过量的氯化钡和反响生成的氯化镁三种,抵达N点时,硫酸镁与氯化钡恰恰完全反响,溶液中的溶质为HCl、氯化镁两种,故A正确;

取大批步骤Ⅰ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的稀硝酸,有白色沉淀发生,不能说明稀盐酸过量,由于稀盐酸与碳酸钡反响生成的氯化钡也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响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故B错误;

由图乙可知,参与9.5g硫酸镁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4g+9.5g-18.5g=5.0g,故C错误;

用纯碱作解毒剂,生成的碳酸钡仍能溶于胃酸,所以纯碱不能用于解毒,故D错误。

9.

答案 

(1)D

(2)Ca(OH)2+CO2

CaCO3↓+H2O

(3)CaCl2

(4)不饱和

(5)①稀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大于HCl的挥发量(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②取等质量的原盐酸和久置后的盐酸,均滴加酚酞试液,区分滴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由无色变白色时,比拟消耗氢氧化钠的量(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6)不能。

实验方案:

将蜕变后溶液加热蒸干,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ag。

a的取值范围:

4.00<

a<

5.30。

(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解析 

(1)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水中的水分子比水面上的水分子多,应选D。

(2)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氢氧化钙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响生成碳酸钙沉淀,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

CaCO3↓+H2O。

(3)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浓硫酸和氯化钙浓溶液均具有吸水性,但浓硫酸具有腐蚀性,不平安,所以从平安、环保的角度思索应该选CaCl2浓溶液。

(4)NaCl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00%=22.6%,该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6.5%,所以原溶液不饱和。

(5)①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能够会变大,缘由是稀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大于HCl的挥发量。

②取等质量的原盐酸和久置后的盐酸,均滴加酚酞试液,区分滴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由无色变为白色时,比拟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量,判别浓度的变化;

还可以经过测量敞口放置前后稀盐酸的pH的变化,判别浓度的变化等。

(6)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于空气中,水分蒸发使溶液质量减小;

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响会使溶液质量增大,仅经过放置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不能求出溶液中溶质的组成。

可以将蜕变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ag,原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00g×

20%=4.00g,假定固体完全蜕变,那么

2NaOH+CO2

Na2CO3+H2O

 80       106

 4.00g     ag

80∶106=4.00g∶ag a=5.30

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局部蜕变,所以a的取值范围为4.00<

10.

答案 

(1)微溶于水 能与稀盐酸反响 

(2)CaCl2 HCl (3)迅速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 Ca(OH)2+CO2

CaCO3↓+H2O (4)O2(或H2)

解析 

(1)取大批氢氧化钙放入水中,溶液呈混浊形状,这是由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滴入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参与稀盐酸,白色消逝,说明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反响。

(2)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响后溶液中一定含氯化钙,盐酸过量时酚酞试液仍为无色,故能够含有氯化氢。

(3)要将试管内发生的气体导出,需塞紧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乙试管中,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响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

(4)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都可用图2中的甲装置作发作装置。

11.

答案 活动一:

Ca(OH)2+Na2CO3

CaCO3↓+2NaOH(或CaCl2+Na2CO3

CaCO3↓+2NaCl)

活动二:

H+(或氢离子)

【停止实验】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继续滴加CuSO4溶液[或滴加过量的Ca(NO3)2溶液,静置,继续滴加FeCl3溶液](合理即可)

①发生白色沉淀 ②发生蓝色沉淀(或发生红褐色沉淀)(合理即可)

(1)溶液中有C

(或Na2CO3)也会使酚酞变红,无法判别能否含OH-[或溶液中有C

(或Na2CO3),溶液也显碱性,无法判别能否含OH-](合理即可)

(2)Na+、Cl-、OH-、C

(或钠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

(3)稀硫酸(或稀盐酸/酸)(合理即可)

解析 活动一:

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响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响也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区分为Ca(OH)2+Na2CO3

CaCO3↓+2NaOH、Na2CO3+CaCl2

CaCO3↓+2NaCl。

六支试管内的剩余物倒在一同有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一定是碳酸钙,那么下层清液中一定不含氢离子,由于碳酸钙与盐酸能发作反响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停止实验】依据离子的性质确定检验方法。

OH-能使酚酞变红,能与Cu2+、Fe3+区分结分解Cu(OH)2蓝色沉淀、Fe(OH)3红褐色沉淀。

C

与盐酸反响发生二氧化碳气体,与Ca2+、Ba2+区分结分解CaCO3、BaCO3白色沉淀。

方案一中用酚酞检验OH-,用稀盐酸检验C

;

依据实验结论一定含C

、无Ca2+,一定有OH-,方案二可以用可溶性钙盐、钡盐检验C

用可溶性铜盐、铁盐检验OH-。

(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无法判别能否含有OH-。

(2)经过火析可知下层溶液中一定存在Na+、Cl-、OH-、C

(3)滤液中含有OH-、C

显碱性,可以参与过量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OH-、C

12.

答案 

(1)试管内液面上升

(2)二氧化碳溶于水也能使试管内液面上升

(3)NaOH+HCl

NaCl+H2O

(4)参与盐酸2至10mL时温度降低的缘由:

氢氧化钠与盐酸发作中和反响放出热量,使混合液温度降低;

参与盐酸10至20mL时温度下降的缘由:

反响完毕,盐酸冷却混合液,同时由于散热,混合液温度下降

(5)不合理,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出热量

(6)向混合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至不再有气体发生,蒸发结晶

(7)NaHCO3+HCl

NaCl+H2O+CO2↑

(8)2.2

解析 

(1)由于二氧化碳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试管内压强减小,因此试管内液面上升。

(2)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也会使试管内液面上升。

(3)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响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

NaCl+H2O。

(4)由表中数据可知,参与2~10mL盐酸时,由于酸和碱反响放热,所以溶液的温度降低;

反响完成以后,参与的盐酸冷却了混合液,同时混合液自身散热,使溶液温度下降。

(5)将10%的稀盐酸直接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不能得出相反的结论,由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放出热量。

(6)甲同窗实验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能够含有氢氧化钠;

乙同窗实验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和氯化氢;

将甲、乙反响后的溶液混合,无清楚现象,说明甲同窗实验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那么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碳酸钠和氯化钠,能够含有氢氧化钠,要提纯氯化钠,可向混合液中参与过量的稀盐酸,充沛反响后,将溶液蒸发结晶。

(7)由资料可知,碳酸钠首先与盐酸反响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之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响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A→C段发作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

NaCl+H2O+CO2↑。

(8)设与碳酸钠反响的稀盐酸的质量为x,反响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Na2CO3 + HCl

NaCl+NaHCO3

10636.5

106g×

10%x×

3.65%

106∶36.5=(106g×

10%)∶(x×

3.65%)

x=100g

NaHCO3+HCl

NaCl+H2O + CO2↑

36.544

(150g-100g)×

3.65%y

36.5∶44=[(150g-100g)×

3.65%]∶y

y=2.2g。

13.

答案 

(1)有气泡冒出

(2)CaCl2+Na2CO3

CaCO3↓+2NaCl

(3)CO2与NaOH溶液反响生成易溶于水的Na2CO3

【拓展延伸】将CO2区分通入乙醇和NaOH的乙醇饱和溶液中,观察现象(漏写〝饱和〞二字也可给总分值)

乙醇不变混浊,NaOH的乙醇饱和溶液变混浊(漏写〝饱和〞二字也可给总分值)

解析 

(1)CO2与NaOH溶液反响生成易溶于水的Na2CO3,盐酸和碳酸钠反响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所以在实验Ⅰ中步骤一反响后的溶液中参与稀盐酸,可观察到有气泡发生;

(2)实验Ⅱ步骤二中参与的氯化钙溶液和碳酸钠反响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CaCl2+Na2CO3

CaCO3↓+2NaCl;

【拓展延伸】由资料卡片中的信息可知,氢氧化钠既溶于水,也溶于乙醇,而碳酸钠能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可设计如下实验:

将二氧化碳区分通入相反体积的乙醇和NaOH的乙醇饱和溶液中,观察到乙醇不变混浊,NaOH的乙醇饱和溶液变混浊,可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作了反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