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67816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油库安全评价(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

第3章项目基本情况 9

3.1油库相关知识 9

3.2地理位置 10

3.3气象条件 10

3.4工艺及设备 11

3.4.1工艺流程 11

3.4.2设备 11

第4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14

4.1设备设施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4

4.2原料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5

4.3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7

4.4重大危险源辨识 19

第5章总体布局及常规设施评价 20

5.1总体布局 20

5.2库区道路安全 20

5.3常规防护设施和措施 20

5.4安全检查表 21

5.5评价结果 26

第6章易燃易爆场所安全评价 27

6.1爆炸危险场所划分 27

6.2事故树分析 27

6.2.1定性分析 29

6.2.2定量分析 29

6.3结论 29

6.4防范措施 30

第7章配电及防雷防静电系统评价 31

7.1安全检查表 31

7.2评价结果 34

第8章油库泄漏事故后果分析 35

8.1对人的影响 35

8.2对土壤的影响 35

8.3对水体影响 35

8.4泄漏流量计算 36

第9章安全生产管理评价 37

9.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 37

9.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日常安全管理 37

9.3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38

9.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8

9.5安全管理检查表 38

9.6评价结果 41

第10章安全评价结论 43

10.1项目综合状况 43

10.2存在隐患和对策措施建议 44

10.3安全总体评价结论 44

致谢 46

参考文献 47

附录1 48

附录2 49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国内外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保证燃料可靠供应,防止油价剧烈波动,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必将加大对油料的储备.油料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等特点,这些潜在危险因素可能给油库工作人员、用户和周闻环境造成一定风险和危害,如何消除和减轻这险和危害.如何建立科学的油库安全评判系统,历来是油库安全研究和管理的重要工作,安全评价是衡量油库危险可接受程度的有效方法,它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油库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油库安全状况进行科学与客观的评价,有助于油库管理层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发现隐患,找出不足,采取措施,预防事故,不断提高油库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评价起源于30年代美国的保险业,称为“风险评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工业过程日趋大型化和复杂化,尤其是化学工业的发展,生产中的火灾、爆炸、毒气扩散等重大恶性事故不断发生,事故预防、安全管理受到广泛的重视。

美国道化公司于1964年开创了化工生产危险度量安全评价的先河,发表了化工生产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度评价方法的专著。

采用这种方法,有效地防止了该系统的此类事故。

随着在实践中的应用,对这种方法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到目前已经发展到第七版。

道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指数法在世界上推出后,鉴于它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许多国家和企业竞相研究评价各种危险程度的方法,进而推动了这项技术的发展,并在它的基础之上根据各自的特点,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评价方法,以追求对安全工作的超前管理。

如英国ICI化学公司蒙德(MOND)法就是部分吸收道化学公司评价方法的优点,于1976年提出了“MOND”评价法。

我国的安全评价工作开展较晚,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安全评价工作在我国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吸收发展一些引进的安全评价方法,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将安全评价应用到安全管理过程中,该时期是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其特点是以应用引进的安全评价方法为主,自主开发的安全评价方法较少,将安全评价应用到企业安全管理的也较少,安全管理还没有被中国广大企业重视。

第二阶段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到上世纪末,该时期我国开发了一些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评价方法,如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航空航天工业工厂安全评价,TQ80/60安全检查表,重大火灾、爆炸、泄漏危险指数法,一些企业在管理中使用了安全评价,并开始认识到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阶段是从新世纪开始的,2001年以来,中国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中,明确了企业依法进行安全评价的责任,对高危行业的企业提出了依法进行安全评价的要求。

安全评价机构作为中介服务机构开始出现,从事安全评价的人员不断增加,安全评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的领域。

到2004年底,获得中国国家级安全评价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为470家,获得地方临时安全评价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为2千余家;

参加国家和地方组织的安全评价培训的人员在3万人以上;

获得国家认可的安全评价人员资格证书的人员有1万3千多人:

安全评价的实际从业人数在5万人以上;

国家委托组织安全评价报告评审的行业包括煤炭、非煤矿山、地质、建材、有色、冶金、危险化学品等15个行业领域。

安全评价逐渐被我国企业认可和接受,被安全生产相关人员接受,并正在快速发展。

目前,安全评价技术,如安全检查表、道火灾指数法、事故树法等也逐渐渗入成品油库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前人已经形成了很多成果,并在实践工作中得到不断的检验。

而对于系统评价方法在成品油库的应用研究还较少。

其中八十年代初期,安全系统工程引入我国,受到许多大型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安全检查表和安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机械、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有关企业开始应用简单的安全分析评价方法,如安全检查表、事故树分析等。

计算机的数据库、安全控制论也得到应用

对油库的安全评价目前现在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也就是事故预测和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从已知的中间事件(或工艺参数的变动),推测可能导致的后果,并找出原因;

第二种是对既定的灾害事故,按系统的构成逐项分解展开.以探明发生灾害事故的原因;

第三种是从基本故障类型或各种失误(原因)推测可能导致的灾害事故(结果)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还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

定性评价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识别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并可根据这些因素的危险危害程度大小简略的划分为不同等级以便分别轻重缓急采取安全措施加以控制:

常用的定性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事故树定性分析等。

定量评价是在危险性辨识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量化系统危险危害程度:

从而可由数量的大小确定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有两类:

一类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它是用期积累的故障数据,计算出故障或事故概率,进而计算出风险率,取得以量表示的系统安全性,如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FMEA)等:

另一类方法是指数法或评点法,这类方法是以单元物质潜在火灾、爆炸危险性为基础,结合工艺过程危险-肚,计算单元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进而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使系统危险降到可以承受的程度。

常用的指数法有美国道(DOW)化学公司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F&

E1)”、基本定量风险评估(QRA)、日本劳动省化工厂安全定量评价法和英国蒙得(MOND)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等[1]。

1.2研究意义

对油库进行安全评价的意义在于可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和伤害。

安全评价与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监察工作不同,安全评价是从技术带来的负效应出发,分析、论证和评估由此产生的损失和伤害的可能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等。

1)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作为预测、预防事故重要手段的安全评价,在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安全评价可确认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具备了安全生产条件。

2)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

 

安全评价工作,将有效地提高工程安全设计的质量和投产后的安全可靠程度;

投产时的安全验收评价,是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对设备、设施和系统进行符合性评价,提高安全达标水平;

系统运转阶段的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安全现状评价,可客观地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水平作出结论,使生产经营单位不仅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性,而且明确如何改进安全状况,同时也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了解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现状、实施宏观控制提供基础资料。

3)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

安全评价不仅能确认系统的危险性,而且还能进一步考虑危险住发展为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进而计算事故造成的危害,即风险率,并以此说明系统危险可能造成负效益的大小,以便合理地选择控制、消除事故发生的措施,确定安全措施投资的多少,从而使安全投入和可能减少的负效益达到合理的平衡。

4)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变事后处理为事先预测、预防。

传统安全管 

理方法的特点是凭经验进行管理,多为事故发生后再进行处理的“事后过程”。

通过安全评价,可以预先识另u系统的危险进,分析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状况,全面地评价系统及名部分的危险程度和安全管理状况,促使生产经营单位达到规定的安全要求。

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变纵向单一管理为全面系统管理。

安全评创使生产经营单位所有部门都能按照要求认真评价本系统的安全状况,将安全管理范围扩大到生产经营单位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实现全员、全面、全过程、全时空的系统化管理。

系统安全评价可以使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变经验管理为目标管理。

仅凭经验、主观意志和思想意识随行安全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目标;

而安全评价可以使各部门、全体职工明确各自的安全指标要求,在明确的目标下,统一步调,分头进行,从而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统一化、标准化。

5)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安全评价,可减少项目建成后由于达不到安全的要求而引起的调整和返工建设;

可将一些潜在事故隐患在设施开工运行阶段消除;

可使生产经营单位较好地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并为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无疑可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

1.3评价内容

要全面了解影响油库安全的诸多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合理评价油库安全程度。

影响油库安全的主要因素有4方面:

①人员,主要是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素质。

②物,包括储存油料、储罐以及各种监控测试设备,先进的监控及测试设备是保障油库安全的硬件条件。

③自然环境,油库的外部自然环境,特别是雷电以及各种地质灾害是影响油库安全的重要因素。

④管理,主要指油库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组织结构。

规章制度是保障油库安全的制度保障,而组织结构的合理与否也是直接影响能否及时、有效地解决油库安全问题。

本次评价将对油库的人员、设备设施、原料、易燃易爆场所、工艺等进行危险源辨识,并运用安全检查表、事故树等方法进行安全评价,并且对油库的生产管理制度进行评价并且提出整改建议。

48

第2章安全评价的目的、原则、依据和内容

2.1评价目的

《安全生产法》第一章第三条提出安全生产管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2004年的安全活动月中又提出新的主题“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口号,这是我国安全管理工作产生的一个新的理念。

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安全评价是现代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系统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应进行安全评价。

对于生产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更“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是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系统地客观地公正地从现实生产经营过程中找出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剖析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是对潜在的事故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及预测,求出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使装备设计达到效益与危险的最优组合;

是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评价,以便考核已定的危险事件是否消除或控制在相应的可接受水平,为防范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评价装备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评价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促进企业创建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

2.2评价原则

安全评价尽管方法很多,但实施评价的基本原则是:

合法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

2.3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五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

(4)《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5)《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84(1995年修订本))

(6)《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3007-1999)

(7)《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9)《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11)《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12)《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

(1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1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15)《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93)

(1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

(17)《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18)《安全标志》(GB2894-86)

(19)《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16179-96)

(20)《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一2000)

(2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22)《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

(23)《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

(24)《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局第10号令)

2.4评价内容

对油库系统的评价,主要包括库址选择方面的安全要求、总平面布局的安全要求、油库设备和设施的安全设计、油库建筑物防火防爆设计等。

库址选择方面的安全要求包括对区域环境的要求、对库址地形的要求、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要求、对交通运输和水电供应的供应要求。

总平面布局的安全要求包括油库总平面布置的一般安全要求、防火间距、油灌区安全技术要求、输油泵房的安全技术要求、输油管线的安全技术要求、铁路装卸油设施的安全技术要求、装卸油码头设施的安全技术要求、公路装卸油设施的安全技术要求、桶装库及露天堆场的安全技术要求、油库道路及围墙。

油库设备和设施主要包括油库储油设备、输油管线、泵房设备、装卸油设施、加温设备、电气设备、通风设备、消防设备等的安全管理内容、常见事故及其预防措施、安全检查与维护。

油库建筑物防火防爆设计包括油库贮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建筑材料的耐火性能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油库建(构)筑的耐火等级、防火分隔、耐火等级的检查与评定、建筑防爆设计、采暖通风

第3章项目基本情况

3.1油库相关知识

油库是收发和储存原油、汽油、柴油、煤油、喷气燃料、溶剂油、润滑油和重油等整装、散装油品的独立或企业附属的仓库或设施。

本文研究的范围是成品油库,主要考虑石油销售企业所属的成品油库,其储油区多为地上油罐,不包括用于储存原油的油库。

其中,成品油是指汽油、煤油、柴油及其他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具有相同用途的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等替代燃料。

文中提到的油库均指成品油库。

根据油库设计规范(修订本),按照容量,油库等级划分应符合以下规定。

表3-1油库等级划分

Theclassificationofoilstore

等级

总容量(米³

一级

50000及以上

二级

10000至50000以上

三级

2500至10000以上

四级

500至2500以上

油库容易发生火灾事故。

存储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可以分为:

表3-2油路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Theclassificationofoil'

sfirerisk

类别

油品闪点(º

C)

举例

28以下

汽油

28-60

喷气燃料、等用煤油、35号轻柴油

A

60-120

轻柴油、重柴油、20号重油

B

120以上

润滑油、100号重油

被评价单位为广西防城港石油化工产品仓储有限公司牛头油库,该油库于1994年设计,1996年建成投产。

油库主要由油罐区、油泵房、汽车发车台、锅炉房、变配电室、消防泵房及污水处理系统等组成。

公司油库区占地约30平方千米。

油罐区设有6座5立方千米的金属储罐(其中,汽油罐2座,库容2X5立方千米;

柴油罐2座,库容2X5立方千米;

重油罐2座,库容2X5立方千米),并有两座洞穴金属储罐,库容2X1.5立方千米,总库容33立方千米。

另设一座可同时充装8台车的汽车发油台、一座配置6台油泵的油泵房、一座配置5台消防泵的消防泵房、消防水池(2X1000+400)立方米及一个补给水井。

动力为315KW专用变压器一台及250KW备用发电机组一台。

油库现有员工25人,全部编为义务消防队员。

3.2地理位置

油库所处的防城港市位于广西南部,地处东经107°

28´

~108°

36´

,北纬20°

~22°

22´

,居北回归线以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修订本)》GBJ74—84:

石油库的库址,应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储存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大宗油品的石油库的库址选择,应考虑产、运、销的关系的国家有关部制定的油品远输流向。

石油库的库址应具备良好的地质条件,不得选在有土崩、断层、滑坡、沼泽、流沙及泥石流的地区和地下矿藏开采后有可能塌陷的地区。

一、二级石油库的库址,不得选取在地震基本烈度九度及以上的地区。

对照国标,牛头油库与公路的距离比较近,产运销等油品流通渠道畅通,所在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符合国标标准。

因此,石大油库的选址是科学的,可行的。

3.3气象条件

油库位置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冬半年(10月~次年3月)受北方冷气团影响,气候干燥少雨;

夏半年(4~9)受南方海洋湿热气团影响,气候润湿多雨。

冬短夏长,季风气候明显,气候温和湿润。

年温差小,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年平均气温:

22.5°

C21.9°

C22.5°

C21.4°

C

年平均雨量:

2500毫米2650毫米2800毫米1300毫米

极端最大雨量:

278.8毫米355.4毫米426.3毫米241.0毫米

极端最高气温:

37.4°

C37.8°

C38.4°

C39.1°

极端最低气温:

2.8°

C1.4°

C2.3°

C-2.0°

灾害:

1.干旱:

一年四季都有干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