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83948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好大学唐诗宋词鉴赏课程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5.词是一种城市文学——宴饮词居多,与城市生活有关

1-8宋词的江南化

1.不同地域造就不同文化

江南化表现1.从词人籍贯60.5%多都是江南;

2.南宋都城在临安;

3.江南建筑风景独特而多,大多数词中名胜皆在江南;

4.以忆江南,望江南为词牌的词非常多;

5.不在江南写,却有江难的风景和特点,课下欣赏皇甫松的《梦江南》;

1-9宋词的女性化

1.词是一种女性哲学多以女性口吻叙述例如温庭筠《菩萨蛮》代言体以民间,青楼,宫廷女子表达自己的哀怨愁苦

综上词是音乐文学城市文学南方文学女性文学

2-1爱情永恒的文学主题

1元稹《离思》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2张仲素《燕子楼》楼上残灯伴晚霞,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长,地角天涯不是长。

3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荷叶升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常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4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5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6顾《诉衷情》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7北宋晏殊《玉楼春》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司马光《西江月》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8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李之仪《卜算子》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外国康格里夫没有爱情的人生叫受罪。

爱情中西方文学永恒的主题

9《思帝乡》韦庄

10爱德华八世辛普森夫人

11唐玄宗李隆基杨玉环

爱情,对每个人来说,不一定都是最重要的,谁又真的清楚几百年前的李杨之恋。

有时候,它只是生命的点缀而已。

2-2白居易的爱情故事

1白对李杨的态度既饱含深情,饱含同情,一篇长恨有风情,无讽喻,看轻。

2白居易之所以对李杨有如此深切感悟和精彩描写,源于他自己经历过一段深刻的爱情。

3哲学意义甚美必甚恶

2-3爱情的四种境界

爱情的类别

无爱三个因素都没有;

喜爱只有亲密关系;

痴迷的爱只有激情体验;

空洞的爱只有承诺;

浪漫的爱亲密激情无承诺;

伴侣的爱亲密承诺无激情;

愚昧的爱激情承诺无亲密;

完美的爱三者皆备;

不过不符合中国文人爱情;

惠洪《千秋岁》倦怠情含无限

独特的个性情怀和对爱情的追求乃人之常情

爱情的四种境界(下)

功利境界杨孜李商隐王茂元女儿

理想境界李清照赵明诚

天地境界贾宝玉林黛玉杰克罗斯梁祝

爱情可以人人拥有境界各有差别

2-5鱼玄机和李冶的爱情观

1男女爱情观不同

女性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男性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与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男外女内有关男子主四海之事女子主一室之事

2古代女子的身份三姑六婆

鱼玄机(鱼幼薇)晚唐诗人《赠邻女》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3嫉妒房玄龄的妻子

4李冶《八至》至亲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2-6孤独寂寞的空闺生活

1深闺女子渴望丈夫早日归来唐诗宋词里写到女子时总会出现花楼门墙小楼

2苏轼《蝶恋花春景》

3荡秋千仿若生活在一个监狱般的世界而秋千是她们眺望世界的窗口虽只是简单的一瞥距离时间有限但也成了一种放风

4正是女子监狱般的生活狭窄的生活场所才导致她们思夫闺怨以致有这么多的闺怨词

2-7古代男子眼中的女子

1男子大多以一种色情的眼光审视歌姬刘永《小镇西》2古代文人士大夫比较自恋对歌姬并没有他们词中表达的那样深情

3填词俗套相聚离别分手后

2-8好男人的代表:

姜夔

姜夔陆游的深情

1《踏莎行自远东来》以梦开端以魂离去结尾幽邃清冷深情怜香惜玉惭愧至情至性

2《鹧鸪天》姜夔清新刚健之笔写出来了刻骨的相思

2-11青楼春梦(上)

当婚姻阻断了色欲和情感的的通道的时候,文人便在婚姻外寻找理想的爱情因此传统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难以言表的青楼情节和春梦情怀青楼是传统文人的理想爱情的现实实现场域,而春梦是他们的色欲幻想空间

现代妓女卖身古典妓女卖艺

传统中国的爱情文学大多是成熟男女的青楼文学

肉欲不是第一,文人与艺妓关系的描写总是充满悲情的色调

青楼与春梦的区别文人在青楼赏识艺妓,在春梦遭遇奔女青楼的艺妓是被动的春梦里是主动的

晏几道《小山词》

家道衰落,历经仕途波折前后生活的骤转,心理失衡故作姿态很少回到现实世界活在自己构造的虚拟世界沉醉醉梦无拘无束没有勇气超越现实改变命运,恰恰自作多情,自负才情,只活在自己的白日梦中,蕴含着眼前的失落,却难掩背后的悲哀。

1牡丹亭徐君猷胜之张厚之

我认为文人与歌妓之间肯定有爱情,不过不是每个文人都能遇到吧了,有的是郎有情,妾无意,还有的恰恰相反,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当双方都有感情的时候,正是一段情。

此外,这里的情或许并没有某些诗词中那般缠绵凄切,一生一世一双人,只是在某段时间内的真心而

3-1科举制度的起源

1金榜题名从隋朝的科举制度开始。

2春秋到秦世卿世禄制3汉察举制只是推荐凭品行4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中正官曹丕采纳陈群建议因为前朝选拔制度的弊端,科举应运而生,并广为赞赏。

被称为中国的第六发明5隋公元605~1905持续1300

6科举制度在唐代的意义

1.科举面前人人平等2.唐代以诗取士,促进了唐诗的发展

3-2科举的应试条件

1唐代可以参加科举的三种来源生徒乡贡参加制举的考生

2不可以参加科举女子工商子女曾经犯法者官私奴婢,州县小吏居丧期间或犯父祖名讳者

3李白未参加科举的可能原因,排除追求个性自由1曾在西域生活过,接受西域文化;

2不是官吏,极有可能是商人之家;

3脱离蜀地的流民,蜀地不是其祖籍;

4很少写农民生活,熟悉商人生活;

不管是商人还是犯罪,只其一就不可

犯父祖名讳例子李贺李贺父李晋肃”晋'

与"

进“谐音《剧谈录》卷下《元相国谒李贺》说元稹提出来的可能是错误的

3-3行卷与温卷

行卷送诗文为了引起文人和知举官的关注

温卷初次不行,多次行卷

行的不好,效果适得其反例崔颢第一首《王家少妇》李邕斥“小儿无礼”

大多都效果不错例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张水部即张籍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仅从字面看就不错,写出来了新嫁娘的谨小慎微,娇羞妩媚,见公婆的紧张认真。

背后意义,把自己比作新嫁娘,张籍比作夫婿,考官比作舅姑。

张籍大赞此诗

3-4省第诗及第

一甲状元榜眼探花

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依照看尽长安花。

考中进士的得意

一朝成名天下知,故文人对进士极其看重

3-5文人入幕的原因

1因为考中进士极难,就算考中也离功成名就很远,故入幕成了另一种方式。

入幕必先了解"

方镇“:

指掌握兵权,镇守一方的军事长官。

文人入幕多数经由:

科举及第——服务方镇——入朝为官

幕府为文人的入朝升迁提供了重要途径。

使府僚佐文职武职

文人入幕高潮唐肃宗到唐德宗年间

唐朝入幕规律:

盛唐少,安史之乱后有重大变化;

西川,淮南是唐朝方镇盛地,是文人入幕集中的地方;

从入幕文人的素质看,进士居多;

从入幕职掌看,为掌书记甚多;

从籍贯来看,北方人居多;

但在南方参幕较多

3-6文人入幕的心理特征

1求名躁进;

2纵情于乐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杜甫;

3追名逐利欧阳詹《送张尚书书》;

4并不是每个人入幕都是为了名利——张籍《节妇吟》字面看:

节妇拒绝追求者,同丈夫共同走下去;

深层含义:

以节妇喻己,拒绝李师道的入幕邀请

3-7文人入幕与盛唐边塞诗

1从仕途和文学角度

文人入幕和唐朝边塞诗有关

文人入幕和不入写的边塞诗较大差异例描写战争

1入幕的从具体战争胜负,双方力量转移近玩

2不入幕从人道主义考察远观

对边塞体验不一样

未入幕大多描写边塞疾苦,军士体寒,受传统征士诗影响

陆机《从军行》没有很多体会感受

王昌龄《从军行》常规的关于边塞的想象,没太多关于边塞的体会

入幕跟游边不同

王维《使至塞上》有句无篇犯合掌大忌

借鉴沿袭不深入

3-8非入幕文人的边塞诗

《旗亭画壁》王昌龄王之涣高适

《登鹳雀楼》是否是王之涣的有待考证

理由有三

1唐朝的时候有一部唐人选的唐诗集,这218首都是编选者芮挺章同时诗人的作品,这本书卷下选有王之涣的诗三篇,按照当事人的说法这首诗歌不是王之涣的

2南宋的时候范成大编撰的《吴郡志》里面曾经引用了唐人所著的《翰林盛事》中的一段记载。

说有一次,武则天吟诗吟到“白日依山尽”问是谁的诗歌?

当时李峤回答说是御史朱佐日的诗。

我们说武则天是天后她问话人家一般不会撒谎,否则就是欺君之罪,李峤进士出身,对这首诗的作者应该是知道的,这所以首诗歌可能不是王之涣的。

3最早把《登鸛雀楼》这首诗放在王之涣名下的大概是在宋代的《文苑英华》里,可是《文苑英华》这本书是经常有错误的,所以不能依据。

像王之涣,王昌龄这样的没有入幕经历的诗人,写的边塞诗大多是对传统的沿袭。

3-9唐代边塞诗之高、岑

边塞诗著称高适岑参

高适代表作《燕歌行》官位较高,诗不是很出色

岑参三个超越

超越自我——1.从内容上看,超越了过去对和谐的自然景观的偏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审美情趣,表现了对纤细的疏远核对悲壮的追求

3.形式上,克服了吴均,何逊体的疑惑,努力用七言古诗表现边塞风光,中亚风情

超越历史

超越时代

3-10仕途畅通的代表:

晏殊

十四岁神通入仕,50多年仕途通顺

晏殊的词特点寿词

折射出他对死亡的一种恐惧,害怕哪一天突然离去,总能在他词里读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身居高位,渴望长期拥有,却又害怕失去。

例: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11-1人生得意之知赏

拥有知己乃人生一大乐事

知己的解读

1.知赏功利性唯有得到上位者的赏识,才能实现抱负。

李白文人的资本文学才华,司马相如《子虚赋》

李白《与韩荆州书》“生不愿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李白的自荐书

历史的大浪淘沙,总会给我们留下沉重的思考和黑色的幽默。

1韩朝宗没有赏识李白,唐玄宗赏识他。

2.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玄宗只是把李白当作文学侍从,事例说明,文人总想得到赏识,,而这种意识导致出现大量干谒诗。

张碣《东都望幸》讽刺高湘提携邵安石

白居易想顾况行卷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陈人杰认为刘叉的成名是韩愈的举荐不恨穷途,所恨吾生,不见古人。

这些充分说明,在中国古代能够得到高位者的赏识,自己就能够得到提拔和重用,所以说赏识情节是古代文人的一个重要的内心隐蔽的心理。

3-12人生得意之知音

若知赏是功利性的,知音更深邃诗意。

真正的知音在于庄子的“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知音双方处于平等,互赏的位置上。

1.屈原“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

”2.唐代典型对吧元稹白居易;

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同年登科,一起任职,同年被贬,同年得子。

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文学素养。

4-1宫女失恩

1.宋《方岳》“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一二”

2.四大悲南宋洪迈《客斋笔记》“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

失恩宫女面,下第举子心。

3.婚姻不幸朱淑真《愁怀》

汉代班婕妤《怨歌行》

文人以宫怨诗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也表达了对宫女的同情,对自己不受重视的哀叹,也是对统治者的讽刺。

4-3落第的原因

落第原因

客观录取率低集权的干预考官取人的随意性

主观个人性格【贾岛】【罗隐】性格倨傲考场捣乱温庭筠

4-4落第后的归宿

落第后的选择

1.不考2.入幕3.再考陈子昂

4.浪迹天涯黄巢待到花开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充斥着杀气。

4-5文人遭贬

不如意之文人遭贬

韩愈被贬《谏迎佛骨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代文人被贬大多到岭南之地原因

张九龄“放逐之臣不宜居善地"

被采纳

4-6永贞革新

刘禹锡柳宗元的被贬

永贞革新,引起了宦官集团及与其勾结的强烈反对,王叔文被罢,双柳被贬

永贞革新不仅仅是中唐前后期文学发展的重大指标,还在于中唐时期的文学是以史风为代笔,革新后出现革新精神。

例元稹白居易”新题乐府'

所以说永贞革新对唐代文学有重大影响

4-7刘、柳与南方文学

1.柳宗元与刘禹锡的被贬与唐代其他文人的被贬不同:

不是犯罪;

不是党争的牺牲品,是唐宪宗李纯的关系。

2.柳宗元《江雪》一个倔强藏头诗千万孤独傲岸不妥协不屈服,《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二人被贬是一种客观的结果,白居易《舟中读元九书》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闻乐天书》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长安凉州山水相隔,心理感受竟如此相似,不得不说千古奇闻。

始以诗交,终以诗诀。

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柳永《雨霖铃》"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只能与青楼歌妓说。

岳飞《小重山》身系国家安危却不被理解的沉重。

知己难求。

知己难在何处?

难在曲高和寡,难在音书垄断,难在以意逆志,正因为“知己”的难得一遇,

人生得一知己的快乐便得以凸显,而“他乡遇故知”又尤值得庆幸。

4-8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之间的关系

1.韩愈对柳宗元刘禹锡的文学作品逐步肯定。

但在人品上不同

2.韩愈对永贞革新反对的原因:

1出身高门,不屑于寒士结交

2.受长兄的教训

3与宦官关系微妙

韩愈在政治活动上全面否定柳宗元,《永贞新传》,表里不一,背后诟病柳宗元,遭贬没做一个朋友该做的事人品不值得称赞

唐代文人的被贬,不仅促进了文学上的繁荣,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某些文人的阴暗面

在人最落寞最孤独最失意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个理解自我的人,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知己的更高境界知己知彼的双向进行,即相知,达到完全的信任和契合。

知己难求,在现在的含义,即理解。

做不到:

士为知己者死,但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9身心患病之身病

除却宫女失恩,举子落第,文士遭贬都是不幸。

身心患病乃第四个失意

安史之乱后,诗人的作品多从身边生活写起,从身体上的病痛,反映出病衰的痛苦,折射出国家的命运被贬后多到不卫生之地,杂病多生,诊断会出现失误,无钱医治,诊断方式比病更可怕,不过像苏轼等的人,会自己调节,积极面对心理的病忧国忧民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侯”辛弃疾怀才不遇理想与现实总有距离,怀才不遇比比皆是杜甫

相思之苦李之仪李白相思不一定就局限在爱情这个狭隘的天地。

 

4-11疾病对诗歌的影响

影响两个方面

描绘病痛的症状,抒发内心的苦闷

刘禹锡“两目金光暗,中年似老翁。

看书渐成碧,羞日不禁风。

”。

白居易《眼疾》因为病痛,写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李贺的诗病的影子无处不在,隐含的病让李贺发现了生命的短暂,激发了他的创作苦衰成就了李贺的诗歌

4-12人生在世不称意之李商隐

典型代表才命相仿的李商隐

三个方面

一.时世经历了唐代六朝皇帝“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晚唐不比盛唐

二.家世累世孤孑四海无可归之地

三.身世幼年丧父佣书贩春艰难度日仕途坎坷党争牵累

人生感慨来得早而深

1.特别敏感又特别执着预感到王朝的没落但依然做深情的哀婉体会到爱情的间阻但依然做炽热的追求“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2.内心特别内向软弱“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感慨

1.命运的感慨“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希望之于失望人生之于幻灭无法改变

2.世情的感慨“未知歌舞能多少,虚成共厨为细腰”《梦泽》

3.情绪的感慨

间阻之慨:

政治上“君前剖心肝,九重黯已隔”

友谊上“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爱情上“刘郎已隔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迟暮之慨“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孤寂之慨”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迷惘之慨"

觉来正是平价雨,独背寒灯枕手眠”

4-13李商隐诗歌的人性表达

事情有好有坏

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思考,是对生命的叩问

例《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秋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巴山夜雨回环往复

《闺情》红楼花房白蜜脾,黄蜂紫蝶两参差。

春窗一觉风流梦,却是同衾不得知

哲理人与人的相处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夫妻,也不一定了解对方。

可以用唐朝李冶的《八至》解读

《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生命的珍贵和活跃是以生命的不长久为代价,生命的来龙去脉又是生命难以预料的,所以生命的底色是悲伤的,'

何事”不仅仅是周穆王已经死了的委婉说法,更是有关生命结局的真正设问

《锦瑟》主题

令狐青衣说永瑟说调和以上两说情诗说悼亡诗说知赏兼悼亡说无解

感知当下,要觉知生命中伟大的当下力量,否则只会留下惘然的回忆以及无尽的迷思

人是以痛苦和遗憾为代价获得真理的,真正的知识来自于那个事物的不在场不存在或消失

活在当下积极通脱

5-1古地废墟之于诗人

咏史诗:

临故地,念昔人忆往事

诗人站在废墟的“时间性”和“瞬间性”的节点上,以某个残留的片段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中国文士的思想浸透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追求,融化到诗歌创作中,折射出他们独特的思想和精神追求

作家意识:

理性分析,启迪当时的人们

政治意识:

以史为鉴,告诫当下。

时间意识:

王朝更迭,时代交替,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旧和新,兴和亡

《乌衣巷》《越中览古》

自我意识寻找历史教训,抒发自己的情感,时间的无涯,历史的广阔,感到自身的渺小《念奴娇赤壁怀古》

5-2都城怀古之金陵

金陵姑苏洛阳

1.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积淀

2.六朝古都,悠久的历史名郡地位《金陵三省》

3.反复的历史变迁

4.伤悼之情《桂枝香金陵怀古

都城怀古主题

缅怀昔日风流

感慨今日凄凉

《金陵歌送别范宣》《乌衣巷》《咏史》李商隐

“钟山何处有龙盘”

5-4怀故居之骊山

骊山怀古主题

1.政治装点的骊山咏唱,历史价值不高2.一改往日风格,通过骊山进行批判,批判权贵的醉生梦死

《长恨歌》《过华清宫绝句》

5-6念昔日帝王

1.历代的帝王权威性绝对性治世明君尧舜禹《行次昭陵》毁誉不一的开国明主或盛世明君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对历史进程有卓越贡献《秦王扫六合》杨忆《始皇》秦始皇焚书坑儒荒淫无道,忠奸不辨夫差隋炀帝周昙《隋门炀帝》

5-7念嫔妃之王昭君

历代的嫔妃名姬

才智聪明容貌美丽西施王昭君杨贵妃班婕妤

三个象征意义

政治方面通过王昭君表达对和亲政策的看法戎昱《咏史》

文化观念严华夷之辨姜夔《疏影》

人生层面人才被埋没的千古事实才子在昭君身上找到共鸣揭露嫉才妒能感慨人生仕途变化

5-8念历代文人贤士

诗人容易同情寒士才华横溢屈原陶渊明士不遇怀人伤己同病相怜针砭时弊对当时社会埋没人才,嫉贤妒能的现象进行批判慨叹古人,实际暗喻自己生不逢时

5-10忆李、杨往事

爱情和政治的双重悲剧

《长恨歌》抒情叙述诗矛盾震撼悲情

李杨自己是爱情悲剧的承担者和批判者

李杨的故事,发生在千年前,作为后世的我们,没有亲眼见证,只通过厚重的史书记载的篇章得以了解,更不是他们本人,我们无法评判他们的故事,只是纯粹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此事。

自古以来,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兴衰更替岂是一两人之力得以改变,都说红颜祸水,其实到底是红颜本身,还是那些不受控制的君王或有成就的男性呢,在古代,女子的地位本就低下,身为君王,既然拥有别人无法掌握的权利,就必须承担这份权利带来的责任,就要经受住美色的诱惑,正常处之,如果不能,趁早下台,是对百姓的负责。

5-11李煜忆故国兴亡

追怀昔日繁华,感慨今日沦落《浪淘沙》《子夜歌》

对往事的追忆,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忆往事,有喜有忧,有积极有消极。

“眼界之大,感慨遂深”王国维

6-1贪欢之文人贪恋围棋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后主《浪淘沙》四好琴棋书画围棋艺术性的技艺例白居易。

唐玄宗好羯鼓,陈叔宝好玉树后庭花,李存勖宠爱伶人致亡国身死

6-3寡欢之文人的隐逸情节

贪欢告诉我们

对一件物品和事情的痴迷需要一定的限度

寡欢隐逸之人

“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古代文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两条出路出仕隐逸

隐士的称呼

高士齐国鲁仲连处士逸士高人逸民畸人狂士

6-4隐逸的类型

隐士的类型

范晔分六类

《后汉书逸民列传》

隐居以求其志以退为进李白《与韩荆州书》

曲避以全其道消极避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