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位明细表(变更前).et资料文档下载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02228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ET 页数:4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杆位明细表(变更前).et资料文档下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杆位明细表(变更前).et资料文档下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杆位明细表(变更前).et资料文档下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杆位明细表(变更前).et资料文档下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杆位明细表(变更前).et资料文档下载

《杆位明细表(变更前).et资料文档下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杆位明细表(变更前).et资料文档下载(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杆位明细表(变更前).et资料文档下载

a:

40:

{i:

0;s:

24583:

"第五章沟通与协调@#@1.@#@singlechoice2141[单选题](2分)19352@#@窗体顶端@#@以下属于远外层关系协商的是()@#@A:

@#@与分包单位的协商@#@B:

@#@与社会团体、新闻媒介等的协调@#@C:

@#@监理项目部内部关系的协商@#@D:

@#@与设备供应商的协商@#@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B@#@你的解答:

@#@B@#@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2.@#@singlechoice2141[单选题](2分)19355@#@窗体顶端@#@监理机构在组织协调工作中,以下属于会议协调法的是()@#@A:

@#@交谈协调法@#@B:

@#@专项检查@#@C:

@#@书面协调法@#@D:

@#@第一次工地会议@#@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D@#@你的解答:

@#@D@#@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3.@#@singlechoice2141[单选题](2分)19359@#@窗体顶端@#@在()会议上,总监理工程师应介绍监理工作的目标、范围和内容、项目监理机构及人员职责分工、监理工作程序、方法和措施等。

@#@@#@A:

@#@第一次工地例会@#@B:

@#@监理例会@#@C:

@#@专项会议@#@D:

@#@月度例会@#@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你的解答:

@#@A@#@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4.@#@singlechoice2141[单选题](2分)19360@#@窗体顶端@#@第一次工地例会上,()应介绍监理工作的目标、范围和内容、项目监理机构及人员职责分工、监理工作程序、方法和措施等。

@#@@#@A:

@#@业主项目经理@#@B:

@#@施工项目经理@#@C:

@#@专业监理工程师@#@D:

@#@总监理工程师@#@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D@#@你的解答:

@#@D@#@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5.@#@singlechoice2141[单选题](2分)19368@#@窗体顶端@#@()就是面对面交流的沟通交流方法,上下级之间布置、报告工作,同事之间沟通协调问题,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

@#@@#@A:

@#@公文沟通@#@B:

@#@当面沟通@#@C:

@#@电话沟通@#@D:

@#@会议沟通@#@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B@#@你的解答:

@#@B@#@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6.@#@singlechoice2141[单选题](2分)19371@#@窗体顶端@#@在处理具体矛盾时,作为领导必须做到()。

@#@@#@A:

@#@冷静公允、不偏不倚@#@B:

@#@帮理不帮亲,帮亲不帮理@#@C:

@#@冷处理,不掺和@#@D:

@#@以上都不正确@#@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你的解答:

@#@A@#@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7.@#@singlechoice2141[单选题](2分)19372@#@窗体顶端@#@以下有关同事之间相处的方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同事一点一滴的日常交往中为自己积累最大限度的“人缘”,同时也会给对方留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

@#@@#@B:

@#@给别人留面子,其实也是给自己挣面子。

@#@@#@C:

@#@常喜欢摆架子、我行我素、挑剔、恫吓、在众人面前指责同事或下属@#@D:

@#@应努力营造愉快融洽的气氛,学会与同事和平相处、友好合作。

@#@@#@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C@#@你的解答:

@#@C@#@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8.@#@singlechoice2141[单选题](2分)19376@#@窗体顶端@#@()是我们党历来奉行的组织原则。

@#@@#@A:

@#@下级服从上级@#@B:

@#@下级尊重上级@#@C:

@#@下级体谅上级@#@D:

@#@以上都正确@#@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你的解答:

@#@A@#@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9.@#@singlechoice2141[单选题](2分)19383@#@窗体顶端@#@对于()沟通,信息的清晰度受空间距离远近的影响@#@A:

@#@电话@#@B:

@#@网络@#@C:

@#@口头@#@D:

@#@会议@#@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C@#@你的解答:

@#@C@#@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10.@#@singlechoice2141[单选题](2分)19384@#@窗体顶端@#@哪种情况下,为上级出谋划策最好()@#@A:

@#@别人听从指挥的时候@#@B:

@#@你的建议是有利于工作进展的@#@C:

@#@别人在越级时@#@D:

@#@上司对你刮目相看时@#@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B@#@你的解答:

@#@B@#@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11.@#@singlechoice2141[单选题](2分)19387@#@窗体顶端@#@与同事相处不应()。

@#@@#@A:

@#@为别人保全面子@#@B:

@#@友好协作@#@C:

@#@表现自己的优越感@#@D:

@#@做出让别人认可和敬佩的事情@#@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C@#@你的解答:

@#@C@#@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12.@#@singlechoice2141[单选题](2分)19417@#@窗体顶端@#@激励的对象主要是()@#@A:

@#@组织目标@#@B:

@#@组织范围内的员工或领导对象@#@C:

@#@员工的需要@#@D:

@#@组织范围内的员工的利益@#@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B@#@你的解答:

@#@B@#@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13.@#@singlechoice2141[单选题](2分)19418@#@窗体顶端@#@产生激励的起点是()@#@A:

@#@欲望@#@B:

@#@未得到满足的需要@#@C:

@#@动机@#@D:

@#@希望@#@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B@#@你的解答:

@#@B@#@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14.@#@singlechoice2141[单选题](2分)19419@#@窗体顶端@#@()是领导者指挥下属和鼓励下属的行为基础。

@#@@#@A:

@#@薪酬@#@B:

@#@职位@#@C:

@#@休息日@#@D:

@#@需要@#@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D@#@你的解答:

@#@C@#@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15.@#@singlechoice2141[单选题](2分)19423@#@窗体顶端@#@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得如下结论:

@#@()@#@A:

@#@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其行为主要受主导需求的影响@#@B:

@#@越是低层次的需求,其对于人们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也越大@#@C:

@#@任何人都具有5种不同层次的需求,而且各层次的需求强度相等@#@D:

@#@层次越高的需求,其对于人们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也越大@#@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你的解答:

@#@A@#@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16.@#@singlechoice2141[单选题](2分)19424@#@窗体顶端@#@对于一个以自我实现需要占主导地位的职工来说,最有效的激励措施是()@#@A:

@#@提高工资@#@B:

@#@改善工作环境@#@C:

@#@颁发奖状@#@D:

@#@委以重任@#@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D@#@你的解答:

@#@C@#@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17.@#@singlechoice2141[单选题](2分)19437@#@窗体顶端@#@安全工作融合在工程建设各工序中,要做好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关键在于()和()。

@#@@#@A:

@#@安全意识、安全装备@#@B:

@#@安全意识、安全技术@#@C:

@#@安全技术、安全装备@#@D:

@#@安全技术、安全奖惩@#@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B@#@你的解答:

@#@B@#@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18.@#@singlechoice2141[单选题](2分)19441@#@窗体顶端@#@针对专项施工方案,不属于监理审核的重点的是()@#@A:

@#@程序性@#@B:

@#@符合性@#@C:

@#@经济性@#@D:

@#@针对性@#@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C@#@你的解答:

@#@C@#@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19.@#@singlechoice2141[单选题](2分)19446@#@窗体顶端@#@当进度存在偏差时,总监理工程师应以下哪项的重点沟通协调()@#@A:

@#@协助建设单位构建项目建设机制,建立并完善现场管理制度@#@B:

@#@及时有效地处置施工质量问题与缺陷@#@C:

@#@施工单位施工组织与力量投入的情况分析与沟通协调@#@D:

@#@审查分包单位资格@#@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C@#@你的解答:

@#@C@#@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20.@#@singlechoice2141[单选题](2分)19455@#@窗体顶端@#@当达到停工条件时,施工单位拒不停工的;@#@项目监理机构可向()汇报情况。

@#@@#@A:

@#@工程监理单位的法人代表@#@B:

@#@项目法人@#@C:

@#@设计单位@#@D:

@#@施工单位的上级主管机构@#@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B@#@你的解答:

@#@B@#@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21.@#@multiplechoice2142[多选题](2分)19339@#@窗体顶端@#@总监理工程师在工程监理工作中组织协调的内容包括哪些()@#@A:

@#@个人利益的协调@#@B:

@#@组织关系的协调@#@C:

@#@配合关系的协调@#@D:

@#@供求关系的协调@#@E:

@#@约束关系的协调@#@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BCDE@#@你的解答:

@#@BCDE@#@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22.@#@multiplechoice2142[多选题](2分)19340@#@窗体顶端@#@内部关系的协调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人际关系的协调@#@B:

@#@组织关系的协调@#@C:

@#@配合关系的协调掉@#@D:

@#@需求关系的协调@#@E:

@#@约束关系的协调@#@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BD@#@你的解答:

@#@ABC@#@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23.@#@multiplechoice2142[多选题](2分)19344@#@窗体顶端@#@与施工单位协调时应注意的问题是()@#@A:

@#@坚持原则@#@B:

@#@实事求是@#@C:

@#@按规范、规程办事@#@D:

@#@利益为先@#@E:

@#@讲究科学态度@#@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BCE@#@你的解答:

@#@ABCE@#@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24.@#@multiplechoice2142[多选题](2分)19347@#@窗体顶端@#@工程建设过程中,与施工单位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哪些()@#@A:

@#@施工合同争议的协调@#@B:

@#@施工进度和质量问题的协调@#@C:

@#@对施工单位违约行为的处理@#@D:

@#@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问题,及时按程序通过建设单位提出@#@E:

@#@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BCE@#@你的解答:

@#@ABCD@#@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25.@#@multiplechoice2142[多选题](2分)19351@#@窗体顶端@#@与设计单位的协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A:

@#@真诚尊重设计单位的意见,理解意图,将问题在施工前解决@#@B:

@#@施工合同争议的协调@#@C:

@#@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问题,及时按程序通过建设单位提出@#@D:

@#@注意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程序性@#@E:

@#@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CD@#@你的解答:

@#@ACD@#@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26.@#@multiplechoice2142[多选题](2分)19353@#@窗体顶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以下属于远外层关系协调的是()@#@A:

@#@与设备供应商的协商@#@B:

@#@与政府部门的协调@#@C:

@#@与分包单位的协商@#@D:

@#@与建设咨询单位的协商@#@E:

@#@与社会团体、新闻媒介等的协调@#@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BE@#@你的解答:

@#@BE@#@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27.@#@multiplechoice2142[多选题](2分)19354@#@窗体顶端@#@项目监理机构常用的组织协调方法主要有哪些()@#@A:

@#@会议协调法@#@B:

@#@仲裁谈判@#@C:

@#@交谈协调法@#@D:

@#@书面协调法@#@E:

@#@申请诉讼@#@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CD@#@你的解答:

@#@ACD@#@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28.@#@multiplechoice2142[多选题](2分)19391@#@窗体顶端@#@以下有关沟通的意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沟通是人类社会交往的重要手段@#@B:

@#@沟通是科学决策、正确实施决策的目的@#@C:

@#@沟通是组织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D:

@#@沟通是提升组织整体领导水平的重要途径@#@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CD@#@你的解答:

@#@ACD@#@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29.@#@multiplechoice2142[多选题](2分)19393@#@窗体顶端@#@沟通能力具有的作用是()。

@#@@#@A:

@#@沟通能力出色是成为一名成功者的必要素质@#@B:

@#@沟通能力是沟通者实现理想目标的重要手段@#@C:

@#@沟通能力是沟通者增强自身魅力的重要载体@#@D:

@#@沟通能力是沟通者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桥梁@#@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BCD@#@你的解答:

@#@ABCD@#@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30.@#@multiplechoice2142[多选题](2分)19395@#@窗体顶端@#@在向上级提建议时,一般要注意的方面有()。

@#@@#@A:

@#@多从正面阐发自己的观点@#@B:

@#@注意维护上级的尊严@#@C:

@#@要让上级的想法变成自己的想法@#@D:

@#@拒绝上级要直接干脆@#@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BC@#@你的解答:

@#@AB@#@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31.@#@multiplechoice2142[多选题](2分)19396@#@窗体顶端@#@上级与下级成功沟通的三个基本要点是()。

@#@@#@A:

@#@对沟通要怀有真诚的心态@#@B:

@#@以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立场@#@C:

@#@对下级保持开放的态度@#@D:

@#@主动创造沟通的良好氛围@#@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CD@#@你的解答:

@#@ACD@#@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32.@#@multiplechoice2142[多选题](2分)19397@#@窗体顶端@#@以下有关上级下级沟通的方法中,正确的项是()。

@#@@#@A:

@#@下级碰到一些特殊的困难时,作为领导,此时应伸出温暖的手,那才是雪中送炭。

@#@@#@B:

@#@作为领导者,不仅要对下属予以认可,还要向他们显示自己的大度,尽可能原谅下级的过失。

@#@@#@C:

@#@领导者应该有足够宽阔的心胸,能够容纳得下下级的批评,以此来不断促进自己的工作。

@#@@#@D:

@#@领导者事事都做到完美,不需要下级给予坦白的、有用的、建设性的批评。

@#@@#@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BC@#@你的解答:

@#@ABC@#@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33.@#@multiplechoice2142[多选题](2分)19399@#@窗体顶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帮助别人,自己就要有所牺牲,别人得到了自己就一定会失去。

@#@@#@B:

@#@帮助别人就是强大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别人得到的不会是自己失去的,因为付出总会得到回报的。

@#@@#@C:

@#@在团队中,每个成员都应具有奉献精神,并有责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D:

@#@要让他人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随意打断或表现出不耐烦,做到这些对于团队力量正常地发挥是很必要的。

@#@@#@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BCD@#@你的解答:

@#@BCD@#@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34.@#@multiplechoice2142[多选题](2分)19400@#@窗体顶端@#@解决领导者与他人的冲突,领导者作为矛盾的一方,要()。

@#@@#@A:

@#@善于自我批评@#@B:

@#@摆正自己的位置@#@C:

@#@善于克制自己@#@D:

@#@对人不能苛求@#@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BCD@#@你的解答:

@#@ABCD@#@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35.@#@multiplechoice2142[多选题](2分)19401@#@窗体顶端@#@协调与上级关系的方法是()。

@#@@#@A:

@#@展其长,避其短@#@B:

@#@及时汇报,反复疏通@#@C:

@#@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D:

@#@投上级所好,歪曲事实,一味讨好@#@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BC@#@你的解答:

@#@ABC@#@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36.@#@multiplechoice2142[多选题](2分)19403@#@窗体顶端@#@建立威信的有效途径是()。

@#@@#@A:

@#@品德高尚生威信@#@B:

@#@言出必行建威信@#@C:

@#@以身作则树威信@#@D:

@#@做出实绩立威信@#@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BCD@#@你的解答:

@#@ABCD@#@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37.@#@multiplechoice2142[多选题](2分)19426@#@窗体顶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A:

@#@人是有需要的动物@#@B:

@#@人的需要总是可以满足的@#@C:

@#@需要是行动的动因@#@D:

@#@人的需要都是有层次的@#@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D@#@你的解答:

@#@AD@#@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38.@#@multiplechoice2142[多选题](2分)19443@#@窗体顶端@#@以下属于总监理工程师在质量控制方面的沟通协调工作重点的是()@#@A:

@#@协助建设单位尽早制定工程质量目标@#@B:

@#@有效监督施工单位现场质量保证体系@#@C:

@#@协调交叉施工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D:

@#@考虑安全文明施工对工程质量的影响@#@E:

@#@审查分包单位资格@#@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BDE@#@你的解答:

@#@ABDE@#@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39.@#@multiplechoice2142[多选题](2分)19445@#@窗体顶端@#@总监理工程师在进度控制方面沟通协调工作重点有哪些()@#@A:

@#@提高进度计划的预见性和严肃性@#@B:

@#@考虑设计变更对施工进度的影响@#@C:

@#@进度偏差时应及时介入协调处理@#@D:

@#@考虑安全文明施工对工程质量的影响@#@E:

@#@协调交叉施工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BC@#@你的解答:

@#@ABC@#@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40.@#@multiplechoice2142[多选题](2分)19458@#@窗体顶端@#@信息管理贯穿工程建设全过程,基本环节包括以下哪些()@#@A:

@#@收集@#@B:

@#@加工整理@#@C:

@#@存储传递@#@D:

@#@公开@#@E:

@#@应用@#@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ABCE@#@你的解答:

@#@ABCE@#@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41.@#@trueorfalse2143[判断题](1分)19348@#@窗体顶端@#@与设计单位的协调过程中要真诚尊重设计单位的意见,理解意图,迫不得已也不得走设计变更程序。

@#@@#@正确@#@错误@#@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错@#@你的解答:

@#@错@#@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正确:

@#@实际确实需要并且合理有据可以申请变更。

@#@@#@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42.@#@trueorfalse2143[判断题](1分)19350@#@窗体顶端@#@项目监理机构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问题应该直接及时的与设计单位进行协商处理。

@#@@#@正确@#@错误@#@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错@#@你的解答:

@#@错@#@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正确:

@#@及时按程序通过建设单位提出@#@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43.@#@trueorfalse2143[判断题](1分)19357@#@窗体顶端@#@第一次工地例会应由监理单位主持,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授权代表参加,也可邀请分包单位代表参加,必要时可邀请有关设计单位人员参加。

@#@@#@正确@#@错误@#@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错@#@你的解答:

@#@错@#@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正确:

@#@由建设单位主持@#@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44.@#@trueorfalse2143[判断题](1分)19358@#@窗体顶端@#@第一次工地例会上,总监理工程师应介绍监理工作的目标、范围和内容、项目监理机构及人员职责分工、监理工作程序、方法和措施等。

@#@@#@正确@#@错误@#@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对@#@你的解答:

@#@对@#@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45.@#@trueorfalse2143[判断题](1分)19406@#@窗体顶端@#@有效的沟通,必须是沟通渠道畅通的信息交流。

@#@否则,沟通渠道出现任何障碍,都会影响沟通。

@#@@#@正确@#@错误@#@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对@#@你的解答:

@#@对@#@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46.@#@trueorfalse2143[判断题](1分)19407@#@窗体顶端@#@沟通不仅贯穿于决策制定的全过程,还贯穿于决策的实施过程。

@#@@#@正确@#@错误@#@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对@#@你的解答:

@#@对@#@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47.@#@trueorfalse2143[判断题](1分)19408@#@窗体顶端@#@信息本身的障碍表现为语言障碍、文化障碍、心理障碍、态度障碍等。

@#@@#@正确@#@错误@#@窗体底端@#@正确答案:

@#@错@#@你的解答:

@#@对@#@来源@#@第五章沟通与协调@#@解析@#@考点@#@总监课程(第五章)>@#@总监理工程师培训>@#@知识关键点:

@#@@#@48.@#@trueorfalse2143[判断题](1分)19409@#@窗体顶端@#@沟通能力";i:

1;s:

20030:

"@#@大连海事大学@#@┊┊┊┊┊┊┊装┊┊┊┊┊┊┊订┊┊┊┊┊┊┊线┊┊┊┊┊┊┊@#@毕业论文@#@二○○八年六月@#@@#@船舶电力推进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专业班级:

@#@船电二班@#@姓名:

@#@赵忠国@#@指导教师:

@#@孙建波@#@轮机工程学院@#@1绪论 6@#@1.1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的发展历史 6@#@1.2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 6@#@1.2.1国外的应用与研究 6@#@1.2.2国内的应用与研究 7@#@1.3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7@#@1.4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8@#@2船舶电力系统各部件建模 8@#@2.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8@#@2.1.1A、B、C系统的电压、磁链和转矩方程 8@#@2.1.2坐标变换与变换矩阵 12@#@2.1.3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坐标系上的模型 15@#@2.2螺旋桨特性数学建模 17@#@2.2.1螺旋桨的负载模型 17@#@螺旋桨的扭矩特性 19@#@3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 20@#@3.1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介绍 20@#@3.2直接转矩控制的基本概念 21@#@3.2.1.逆变器的开关状态 21@#@3.2.2逆变器的空间电压矢量 22@#@3.2.3.电压空间矢量与磁链的关系 23@#@3.2.4.电压空间矢量与电磁转矩的关系 24@#@3.3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5@#@4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Matlab/Simulink设计与实现 30@#@4.1Matlab/Simulink软件介绍 30@#@电力推进船舶系统仿真模型及组成 30@#@4.3仿真结果及讨论 34@#@5结论 37@#@致谢 38@#@参考文献 39@#@摘要@#@电力推进具有诸多的优越性,因此已成为现代船舶推进方式的发展方向。

@#@但由于目前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研究在国内仍处于初步阶段,在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问题,因此针对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对船舶电力推进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本课题首先对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做了介绍;@#@以异步电动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当今比较先进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完成了异步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并应用Matlab软件Simulink仿真技术对电力推进及其控制系统进行了软件设计与仿真,给出了部分仿真结果,仿真试验验证了本课题的建模方法是可行的,数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实际系统的稳态和动态特性。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可以分为三部分:

@#@首先根据异步电动机,螺旋桨的工作原理归纳出其数学模型,其次研究了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最后在Matlab软件中根据异步电机,螺旋桨数学模型和直接转矩控制规律构建了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各部分的仿真模型,并得出仿真曲线。

@#@@#@虽然某些模型在构建上采用了简化处理,但所得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整个电力推进系统的数学模型具有一定的精度,验证了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具有优良的控制效果。

@#@能够较好的模仿实际系统的工作状态。

@#@@#@关键词:

@#@船舶电力推进,异步电机;@#@数学建模;@#@直接转矩控制;@#@Matlab/Simulink仿真@#@@#@@#@@#@Abstract@#@Theelectricpropulsionhasbecomethedevelopmentdirectionofthemarine@#@propulsionbyitssuperiorities,butatpresenttheresearchofsurfacevesselelectric@#@propulsionsystemindomesticisstillatthestartstage,andtherearemanyproblemsinthepracticeapplicationprogress,therefore,developthemodelandthesimulationofthemarineelectricpropulsionsystemisasignificantwork。

@#@Thissubjecthasmadearesearchaboutthemarineelectricpropulsionincomputer.@#@Atfirst,Imakeaintroduceaboutthedevelopmentofmarineelectricpropulsiontechnologyandtheactualityresearchedbycivilandabroadresearchers.Thissubjectregardstheelectricpropulsionsystemwhichaapplyingthedirecttorquecontrolasynchronousmotorastheresearchobject.Onthebasisofsummingup,summarizingsystemicmathematicalmodal,thepaperemploythesoftwareMATLABtocarryonsimulationanalysistothesystem。

@#@Theconcludesshowthatthemathematicalmodaliscorrectandwellreflecttherealsystem’scharacterics.@#@Thegroundworkcanbedividedthreeaspects.Firstly,thepaperhassummedupandsummarizedthemathematicalmodalofasynchronousmotorandpropelleraccordingtotheirworkprinciple,thenthepaperstudiesthebasiccomposesandprincipleofdirecttorquecontrolsystem.Atlast,accordingtothemathematicalmodalofasynchronous,propelleranddirecttorquecontrolrules,buildthesimulationmodalofmarineelectricalpropulsionsystemwithMATLABsoftwareandgettheconclusion.@#@Althoughsomesub-systemsimulationmodelisdealwithsimplywhentheyaresetup,buttheresultofsimulationandanalysesindicatethewholemarineelectricalpropulsionsimulationmodelhagoodprecisionandvalidatetheexcellentcontroleffectofdirecttorquecontrolsystem。

@#@Itcanwellsimulatetheactualsystemworkingconductioninsomeways.@#@Keywords:

@#@marineelectricalpropulsionasynchronousmotormathematicalmodalDTCMatlab/Simulinksimulation@#@船舶电力推进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绪论@#@1.1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的发展历史@#@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应用始于上世纪20年代,至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

@#@但长期以来,由于电力推进局限于齿轮传动,在功率提高上受到限制。

@#@另外,我们知道电力推进可以采用直流电动机,也可以采用交流电动机。

@#@采用直流电动机时,船舶的机动性能良好,但在维护保养方面,难度增加。

@#@直流电动机的体积和重量也十分可观。

@#@采用交流电动机时,由于交流电动机变速困难,使船舶机动性能变差,但维护保养简单,电动机的体积和重量较直流电动机也小得多。

@#@由于这种种原因,电力推进一直局限于一些工程船舶上使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交流电机的变频调速技术日渐成熟,此时的船舶电力推进是基于晶闸管的整流和逆变原理实现的。

@#@机动性、可靠性和运行效率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使得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吊舱式电力推进装置(PoddedPropulsionUnit)的开发及应用,使船舶采用电力推进的市场份额迅速增长,它已成功应用在豪华游轮、穿梭油轮,成品游轮,破冰船、化学品船、半潜船等船舶上。

@#@电力推进已成为二十一世纪船舶推进的发展方向之一。

@#@@#@1.2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1.2.1国外的应用与研究@#@电力推进从停滞期到目前的蓬勃发展得益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美国海军在1994年就提出了舰船综合全电力系统(IPS)的设计思想。

@#@他们将船舶的电力系统和推进系统有机地组合为一个整体,全船能源系统由发电系统,推进系统,日常配电,区域配电和系统监控等多个子系统组成;@#@它采用模块化结构和区域配电方式,各类功能模块承担着本子系统的控制、运算、网络通讯等功能;@#@各个模块通过现场总线与中心计算机联网,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统一管理。

@#@这一技术的诞生可以说是船舶技术的一场革命。

@#@同时也是民用船舶能源-动力系统发展的方向。

@#@@#@目前世界上以吊舱式电力推进器系统为主要发展方向,1990年,ABB芬兰分公司1.5MW的Azipod吊舱推进器运用于“SEILI”号航道工程船开创了吊舱式电力推进的先河。

@#@此后,瑞典Kamewa公司和法国Alstom公司合作开发了Mermaid吊舱推进器,德国Schottel和Siemens公司研制成功Siemens-SchottelPropulsor(SSP)吊舱推进器,荷兰Wartsila(LIPS)公司和德国SAM电子公司发展了Dolphin吊舱推进器。

@#@据统计,新建的客轮、渡轮与破冰船等约有30%左右采用电力推进。

@#@2003年,日本Kawasaki重工集团推出了Podpeller吊舱推进器,法国DGN和美国EBC也都在加紧发展自己的吊舱推进器产品。

@#@@#@1.2.2国内的应用与研究@#@我国的电力推进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电力推进技术的应用并不广泛,使用的新产品和船型不多。

@#@2002年12月17号,广船国际为中远广州公司建造的半潜船“泰安l”号正式交付使用。

@#@该船采用6600V中压电力系统和两套SSP-5吊舱式电力推进系统代替传统的大型主柴油机、巨型舵叶,轻巧的螺旋桨可360度回转,使船舶能够在极小的回旋半径和范围内灵活操纵。

@#@这是中国自己建造并投入营运的第一艘具有极高商业价值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海洋I-程大型特种船舶。

@#@目前,‘白的姊妹船“康盛口”号也已经投入运行。

@#@上海爱德华船厂‘已把额定功率为5.1MW的SSP推进器系统安装在由瑞典船东定购的‘帕劳斯佩拉”号化学品运输船。

@#@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江南重工建造的科学考察船将于2005年在南海运行,采用CompactAzipod推进系统,这是中国设计的第1条采用Azipod电力推进的船舶。

@#@2006年10月,天津新港造船厂建造的我国首艘采用全电力推进系统的火车滚装船“中铁渤海轮渡一号”顺利交工,该船总吨位达到25000吨,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吨位最大的全电力推进船舶。

@#@它的推进系统采用了两台4088KW的AZIPOD吊舱推进器,发电系统由四套MAK9M25 中速柴油机驱动的4台3000KW/6.6KV发电机组供电,推进变频器采用ABB公司的5200KVA大功率交流变频装置。

@#@该船的建造,开创了我国在大吨位高性能船舶上成功运用全电力推进系统的先河,极具战略意义。

@#@@#@1.3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由于电力推进船舶具有如此优越的性能,在未来十五至二十后,全电力推进系统在民用远洋船舶的使用率有望从目前的10%跃升至50%左右。

@#@传统的大功率低速柴油主机的市场份额将会大幅减少;@#@全电力推进系统,吊舱是推进器、采用高温超导技术的推进电动机和发电机等,将会成为未来船舶动力系统的发展方向。

@#@但是目前我国在大功率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产业化上还很薄弱。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电力推进做一些探讨与研究。

@#@来推进我过船舶电力推进技术的发展。

@#@为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1.4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本课题是以直接转矩控制的异步电动机作为船舶推进电机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了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同时对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做了研究与总结,再结合螺旋桨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系统各部份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并最终得到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直接转矩控制的性能曲线。

@#@@#@2船舶电力系统各部件建模@#@2.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2.1.1A、B、C系统的电压、磁链和转矩方程@#@

(1)电压方程@#@三相定子绕组的电压平衡方程为:

@#@@#@@#@(2.1)@#@与此相应,三相转子绕组折算到定子侧后的电压方程为:

@#@@#@@#@(2.2)@#@@#@式中@#@uA,uB,uC,ua,ub,uc—定子和转子相电压的瞬时值;@#@@#@iA,iB,iC,ia,ib,ic—定子和转子相电流的瞬时值;@#@@#@YA,YB,YC,Ya,Yb,Yc—各相绕组的全磁链;@#@@#@Rs,Rr—定子和转子绕组电阻。

@#@@#@上述各量都已折算到定子侧,为了简单起见,表示折算的上角标“’”均省略,以下同此。

@#@@#@将电压方程写成矩阵形式,并以微分算子p代替微分符号d/dt@#@(2.3)@#@或写成@#@(2.4)@#@

(2)磁链方程@#@每个绕组的磁链是它本身的自感磁链和其它绕组对它的互感磁链之和,因此,六个绕组的磁链可表达为:

@#@@#@(2.5)@#@或:

@#@(2.6)@#@式中,L是6×@#@6电感矩阵,其中对角线元素LAA,LBB,LCC,Laa,Lbb,Lcc是各有关绕组的自感,其余各项则是绕组间的互感。

@#@实际上,与电机绕组交链的磁通主要只有两类:

@#@一类是穿过气隙的相间互感磁通,另一类是只与一相绕组交链而不穿过气隙的漏磁通,前者是主要的。

@#@@#@定子漏感Lls——定子各相漏磁通所对应的电感,由于绕组的对称性,各相漏感值均相等;@#@@#@转子漏感Llr——转子各相漏磁通所对应的电感。

@#@@#@定子互感Lms——与定子一相绕组交链的最大互感磁通;@#@@#@转子互感Lmr——与转子一相绕组交链的最大互感磁通。

@#@@#@由于折算后定、转子绕组匝数相等,且各绕组间互感磁通都通过气隙,磁阻相同,故可认为@#@Lms=Lmr@#@对于每一相绕组来说,它所交链的磁通是互感磁通与漏感磁通之和,因此,定子各相自感为:

@#@@#@(2.7)@#@转子各相自感为:

@#@@#@(2.8)三相绕组轴线彼此在空间的相位差是±@#@120°@#@,在假定气隙磁通为正弦分布的条件下,互感值应为@#@(2.9)@#@于是有@#@(2.10)@#@(2.11)@#@定、转子绕组间的互感,由于相互间位置的变化,可分别表示为:

@#@@#@(2.12)@#@(2-13)@#@(2.14)@#@将式(2.7)~式(2.14)都代入式(2.5),即得完整的磁链方程,显然这个矩阵方程是比较复杂的,为了方便起见,可以将它写成分块矩阵的形式:

@#@@#@(2.15)@#@式中:

@#@@#@@#@@#@(3)转矩方程@#@根据机电能量转换原理,可得电机转矩方程为:

@#@@#@(2.16)@#@2.1.2坐标变换与变换矩阵@#@

(1)3s/2s变换@#@图2-1三相静止A-B-C和两相静止坐标αβ坐标系@#@直流电机的模型简单且易于控制,如果可以将交流电机的物理模型等效的变为类似直流电机的模型,然后在模仿直流电机的模型去控制,就可以大大简化对电机的控制。

@#@坐标变换就是按照这种思路进行的。

@#@变换前后不同模型的等效原则是:

@#@在不同坐标系下产生的磁动势相同,转换前后系统的功率不变,也即能量守恒。

@#@@#@在直流电机的物理模型中将电枢绕组所在的轴称做直轴或轴(directaxis),定制绕组所在的轴称作q轴(quadratureaxis)。

@#@交流电机通过三相对称的绕组A-B-C产生旋转磁动势F,它在空间成正弦分布,且以同步转速ω顺A-B-C相序旋转。

@#@要产生旋转磁势两相、四相等任意多项绕组,通过多相平衡电流都可以产生。

@#@其中以两相最为简单。

@#@两相绕组的静止坐标轴αβ如图1所示,它们空间相差90°@#@。

@#@@#@在坐标变换中,我们将电流作为参考变量,在图1坐标系下,在磁动势等效和功率不变原则下,三相绕组磁动势在两相坐标下的投影为:

@#@@#@@#@为方便求反变换。

@#@设有一零轴磁动势:

@#@@#@写成矩阵形式有:

@#@@#@(2.17)@#@:

@#@@#@满足功率不变时有:

@#@@#@得:

@#@@#@所以三相坐标变换到两相及两相坐标到三相变换阵为:

@#@@#@(2.18)@#@@#@

(2)2s/2r变换@#@图2-2两相静止αβ坐标系和两相旋转坐标图@#@在电机运行中,磁动势势同步旋转的,在图中旋转坐标系以ω速度旋转,设某以时刻其与静止坐标系的角度为φ,同理可以得到,在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旋转坐标系的变换阵为:

@#@@#@(2.19)@#@(3)3s/2r变换@#@根据三相静止到两相静止和两相静止到两相同步坐标的变换可以得到三项静止ABC到任一两相旋转坐标系dq的变换,设d轴与a轴的角度为θ则有:

@#@@#@(2.20)(2.21)@#@上述坐标变换阵同时也是电机的磁链,电压,电感的坐标变换阵。

@#@@#@2.1.3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坐标系上的模型@#@

(1)磁链方程@#@利用式(2.20),(2.21)可得到d,q坐标下磁链方程式(具体变换方法参看文献4)@#@(2.22)@#@(2.22)式中@#@——dq坐标系定子与转子同轴等效绕组间的互感;@#@@#@——dq坐标系定子等效两相绕组的自感;@#@@#@——dq坐标系转子等效两相绕组的自感。

@#@@#@

(2)电压方程@#@同样可得到d,q坐标下电压方程式:

@#@@#@(2.23)@#@上式中:

@#@@#@ωdqs为dq0旋转坐标系相对定子的角速度。

@#@ωdqr为dq0旋转坐标系相对转子的角速度@#@将磁链方程(2.22)代入式(2.23)得到dq0坐标系上电压—电流方程。

@#@@#@(2.24)@#@@#@(3)转矩方程@#@利用反变换阵和可把ABC坐标系上的定、转子电流变换到坐标系,再代入式(2.16)的电机转矩方程中,经过简化,最后可得很简单的坐标系上的转矩方程:

@#@@#@(2.25)@#@由于实际中的异步电动机的电压和电流各量都是在静止坐标系中测量的,故在静止坐标系中来分析感应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是十分有利的。

@#@令=0,=-,α,β分别代替d,q代入式(2.22)则得到异步电动机在静止两相α,β坐标系中的电压方程:

@#@@#@(2.26)@#@由于定子磁链,故将其表示成α,β轴各分量形式:

@#@@#@@#@写成矩阵形式则为:

@#@@#@(2.27)@#@由式(2.26)和式(2.27)可得以定子电流和定子磁链为状态变量的状态方程:

@#@@#@(2.28)@#@再结合式(2.24)可得电磁转矩方程为:

@#@@#@(2.29)运动方程为:

@#@@#@(2.30)@#@在式(2.26)—(2.30)中:

@#@分别为定子电压、电流、磁链在α,β轴上的分量;@#@分别为转子电压、电流、磁链在α,β轴上的分量;@#@分别为定、转子绕组的电阻和电感;@#@Lm,σ为定、转子绕组之间的互感及漏感系数,;@#@J,分别为电机的转动惯量及极对数;@#@为转子角速度和时间常数,;@#@P为微分算子;@#@Te为电磁转矩;@#@TL为螺旋桨负载转矩。

@#@@#@2.2螺旋桨特性数学建模@#@2.2.1";i:

2;s:

3:

"@#@";i:

3;s:

12038:

"磁混凝沉淀技术处理污水@#@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和滋养了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并从各个方面为人类社会服务。

@#@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已成为人类能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问题,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污水处理技术得到不断发展。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原理可分为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化学处理法3大类。

@#@物理处理法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呈悬浮固体状态的污染物质,方法有筛滤法、沉淀法、上浮法、气浮法、过滤法和反渗透法等。

@#@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处于各种形态的污染物质,包括悬浮的、溶解的和胶体的。

@#@主要方法有中和、混凝、电解、氧化还原、汽提、萃取、吸附、离子交换和电渗析等。

@#@生物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

@#@主要方法可分为2大类,即利用好氧微生物作用的好氧法和利用厌氧微生物作用的厌氧法。

@#@@#@纵观以上处理方法可见,污水处理的实质是对水中污染物进行分离和转化,而转化的最终产物大多需经分离予以除去,所以,分离是污水处理过程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到处理的效果和成本,显然,强化分离过程对污水处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借助外加磁粉加强絮凝效果,提高沉淀效率,无疑是强化分离过程的有效手段。

@#@因此,笔者对磁性絮团的形成机理和形成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试验,取得了磁混凝沉淀工艺的最佳参数,从而为磁混凝沉淀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1磁混凝沉淀技术简介@#@所谓磁混凝沉淀技术就是在普通的混凝沉淀工艺中同步加入磁粉,使之与污染物絮凝结合成一体,以加强混凝、絮凝的效果,使生成的絮体密度更大、更结实,从而达到高速沉降的目的。

@#@磁粉可以通过磁鼓回收循环使用。

@#@@#@整个工艺的停留时间很短,因此对包括TP在内的大部分污染物,出现反溶解过程的机率非常小,另外系统中投加的磁粉和絮凝剂对细菌、病毒、油及多种微小粒子都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因此对该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比传统工艺要好。

@#@同时由于其高速沉淀的性能,使其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投资小等诸多优点。

@#@@#@以前,磁混凝沉淀技术在水处理工程中实际应用极少,原因是磁粉的回收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现在这一技术难题已被成功解决,磁粉回收率可达99%以上,这样,磁混凝沉淀工艺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就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目前,美国有15000t/d的市政污水处理项目采用了磁混凝沉淀技术。

@#@我国在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自来水处理、河道水处理、高磷废水处理、造纸废水处理、油田废水处理等方面对该技术的中试已经完成,均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该技术的应用已在油田废水东营胜利油田的一期工程(5000t/d)中开始实施,在北京清河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5万t的磁处理工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2磁絮凝作用机理初探@#@根据混凝机理,加入混凝剂主要是通过改变胶体或悬浮颗粒的表面性质,使胶体或絮团的吸引能大于排斥能而促进凝聚,而加入絮凝剂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架桥作用使颗粒聚集增大的。

@#@@#@陈文松在他的论文中对磁絮凝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含磁絮团的形成与不含磁絮团的形成过程一样,都是在混凝剂的作用下完成的。

@#@对磁粉的ζ电位的测试结果表明,磁粉表面呈负电性(ζ=-10.5mV)。

@#@由此可以推断,含磁絮团的形成经历如下:

@#@首先,混凝剂水解产生的正离子由于吸附电中和作用聚集于带负电荷的胶体颗粒和磁粉颗粒周围;@#@然后,由于静电斥力的消失,胶体颗粒与磁粉颗粒之间以及它们自身之间通过范得华引力长大;@#@最后,通过絮凝剂的架桥作用,进一步将凝聚体絮凝成大絮团而沉淀。

@#@由此可见,有磁粉参与的磁絮凝反应与没有磁粉参与的絮凝反应没有本质区别,磁粉与其他的细微悬浮颗粒一样,混凝剂的作用机理对它同样起作用,已有的混凝理论对磁絮凝反应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所有的强化混凝措施都将促进磁絮凝反应的进行。

@#@@#@3磁粉的回收@#@传统的磁粉回收装置有格栅型、鼓型、带型等,最常用的为转鼓式。

@#@它的主要部分由固定的磁系和在磁系外面转动的非磁性圆筒构成。

@#@磁系的磁极极性沿圆周方向交替排列,沿轴向极性单一,磁系包角106~135°@#@[3],圆桶是用来运载黏附在其表面上的磁性物质,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转鼓式磁粉回收装置工作原理图@#@含有磁粉和污泥的污水从转鼓的一端进入分离装置,固定磁极将磁性颗粒吸出并附着在滚筒表面,随着滚筒的转动,被带至磁系边缘的低磁区,并从磁性物质出口卸下,非磁性物质则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分离槽流至非磁性物质出口排出,完成磁性物质和非磁性物质的分离过程。

@#@@#@4磁混凝沉淀技术的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2007年年底,10000t/d的磁混凝沉淀试验装置在北京清河污水处理厂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2年,运用该项技术的5万t/d的市政污水处理项目在该厂建成并投入运行。

@#@笔者将以该工程为例,介绍磁混凝沉淀技术的工艺流程及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

@#@@#@4.1工艺流程@#@磁混凝沉淀工艺流程见图2。

@#@@#@图2磁混凝沉淀工艺流程图@#@污水经格栅初步分离后,进入处理装置的1级混合池,同时向1级混合池投加混凝剂PAC,二者充分混合后进入2级混合池,在此与回收的磁粉和回流污泥混合絮凝,然后进入3级混合池,与在此加入的助凝剂PAM进行反应,生成较大的絮体颗粒,最后进入沉淀池快速沉降,出水进入下一道处理工序。

@#@@#@经沉淀池沉淀下来的污泥,部分经污泥回流泵回流到2级混合池继续参与反应,另一部分则经高剪切机进行污泥剥离,并进入磁鼓进行磁粉回收,回收的磁粉再次进入2级混合池继续参与反应,剩余污泥则进入后续污泥处理系统。

@#@加药间调配好的PAC和PAM溶液由加药泵输送至各加药点。

@#@PAC投加到1级混合池。

@#@PAM投加到3级混合池。

@#@@#@4.2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在污水处理中,COD、总磷、浊度是几项最常用的指标,下面我们通过对这几项指标的测定,分析磁混凝沉淀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

@#@试验中,源水为清河污水处理厂总进水。

@#@现将基本工艺条件及参数列于表1。

@#@@#@表1基本工艺条件及参数@#@4.2.1加料顺序对系统运行的影响@#@保持其他工况不变分别试验以下3种加料顺序对磁絮凝反应的影响。

@#@①先加PAC,再加入磁粉,然后加PAM;@#@②同时加入磁粉和PAC,然后加PAM;@#@③先加PAC,再加PAM,最后加磁粉。

@#@其中每种物料的投加间隔时间为2min。

@#@针对以上3种加料顺序分别测试上清液的浊度,结果列于表2。

@#@@#@表2上清液测试结果@#@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前两种加料顺序的效果基本相同,第3种显然不可取。

@#@究其原因,应该是磁粉加入太晚,赶不上参加混凝反应,未能形成磁性絮团。

@#@@#@4.2.2搅拌条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分别调节3个混合池中搅拌机的运行频率,记录下各种组合下叶轮的转数和相应的污水水质指标,得出如下结论:

@#@在1级混合池和2级混合池需要快速搅拌,以增加混凝剂、磁粉与污物的碰撞机会,但是,搅拌速度并非越快越好,当搅拌速度达到500r/min时,与250r/min的效果相差不大,因此,在1级和2级混合池宜采用250r/min的搅拌速度。

@#@在3级混合池,宜采用较慢的搅拌速度,以免将生成的矾花打碎。

@#@该工艺条件下推荐80r/min的搅拌速度。

@#@@#@4.2.3混凝剂投加量对系统运行的影响@#@保持其他参数不变,将PAM投加质量浓度恒定,调节PAC的投加量(以Al2O3计),分别测试各种加药量下的COD、总磷及浊度指标,并计算出各项污染物的去除率,将试验结果绘于图3中。

@#@@#@从图3中可以看出,系统对COD的去除率保持在75%以上,当加药量在25~30mg/L之间时,COD的去除率在85%左右,随着PAC投加质量浓度的提高,COD去除率没有明显提高。

@#@@#@图3COD、总磷及浊度去除率随PAC投加量的变化曲线@#@当PAC投加量在30mg/L以内时,系统对总磷的去除率随着投加量的增加有显著提高,去除率可以达到97%,当投药量超过30mg/L后,总磷去除率仍可随加药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趋势放缓,维持在98%~99%之间,最高达99.3%。

@#@具体参见更多相关技术文档。

@#@@#@系统对浊度的去除率基本都可以维持在95%以上,当投药量在25mg/L以内时,随着投药量的增加,浊度的去除率有明显提高,可以达到99%,当投药量继续增大,浊度去除率提高不明显。

@#@@#@综上,在PAM投加质量浓度恒定的条件下,当PAC的投加质量浓度(以Al2O3计)在25~30mg/L之间时,各项污染物指标都有较好的降低,随着PAC投加质量浓度的继续增大,各项污染物去除率均没有明显提高,因此,最佳的PAC投加质量浓度为25~30mg/L,此时,COD、总磷、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5%、97%、99%左右。

@#@@#@5总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磁混凝沉淀技术用于市政污水处理是非常有效和经济的。

@#@从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上来讲,因为有磁性物质参与混凝反应,形成的絮团更紧密、结实,且能吸附更多的污染物,因此,它比普通混凝沉淀工艺具有更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尤其是对水中的油脂类污染物、总磷等的去除更是有着让人满意的效果。

@#@@#@由于有磁粉参与的混凝反应生成的絮团比普通混凝反应生成的絮团在密度上要大很多,所以其沉降速度要快很多,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沉降时间,使池容大大减小,以清河污水处理厂磁处理设备为例,5万t/d的处理量,全部设施占地只有1000m2左右。

@#@我们知道,同样的处理能力,如果采用普通混凝沉淀工艺,光沉淀池占地就需2000m2以上,因此,采用磁混凝沉淀工艺可以大大节省占地面积,减少基建投资。

@#@@#@由于其较小的池容,因此可以采用钢结构或其他材料作为设备的主体结构,可以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的方式,可大大加快施工进度。

@#@以清河污水处理厂磁处理设备为例,5万t/d的处理设备从开始定货到安装、调试到投入运行共历时5个多月,如果采用普通工艺是不可能做到的。

@#@@#@综上,磁混凝沉淀技术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较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小的建设投入和较快的建设周期,同时,其运行管理简便、启动快捷,值得在水处理行业推广应用。

@#@@#@";i:

4;s:

8728:

"@#@@#@锅炉汽温、受热面超温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批准:

@#@@#@审核:

@#@@#@编写:

@#@@#@@#@运行部@#@xx年xx月xx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因为锅炉受热面长期超温而造成“四管爆破”,减少锅炉非计划停运次数,提高机组可靠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锅炉运行中受热面金属管壁超温以及主蒸汽、再热汽温越限的考核。

@#@@#@第二章运行管理@#@第三条集控运行值班员上岗前应进行严格的锅炉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在锅炉运行中应严格按照《集控运行规程》的规定进行操作,认真执行有关安全规程、制度和措施。

@#@@#@第四条一、二号机组的机组长为本机组的安全第一责任人。

@#@机组长应指导、监督本机组各级值班员搞好锅炉运行调整,采取一切措施调整机组锅炉侧主、再热汽温在531~546℃以内(#1炉主汽温控制在530~536℃以内),并防止锅炉受热面金属管壁超温。

@#@@#@第五条运行应加强运行设备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防止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管壁超温。

@#@@#@第六条因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管壁超温,技术维护部应立即组织人力进行抢修,以保证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必要时应申请机组降出力运行。

@#@@#@第七条运行人员应坚持保设备的原则,在管壁温度和带负荷发生矛盾时,严禁在超温的情况下强带负荷。

@#@@#@第八条在机组运行中应严格执行《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12145-1999)和《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DL/T561-1995)中有关规定,确保进入锅炉的水质和运行中锅炉汽、水品质合格。

@#@当机组汽水品质异常时,化学运行值班员应及时向集控运行值班员、值长及有关领导送水质异常报告。

@#@集控运行接到水质异常通知以后,应积极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通过增加定排次数、加大连排流量,提高汽水品质。

@#@当汽水品质恶化危及设备安全运行时,应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并采取紧急措施。

@#@@#@第九条集控运行各级值班员应加强锅炉燃烧调整。

@#@监盘时发现锅炉受热面管壁超温或汽温上升速率较快,应及时通过燃烧调整如调整燃烧器摆角、调整减温水或切换制粉系统的方法,尽快将汽温及管壁温度降到允许值。

@#@在进行锅炉燃烧调整时,应保持火焰中心适宜,不冲刷水冷壁,防止水冷壁结渣,减少热偏差,同时要注意控制好风量,避免风量过大或缺氧燃烧,防止过热器超温或锅炉尾部烟道再燃烧。

@#@@#@第十条锅炉启停时应严格按启停曲线进行。

@#@启动初期,再热器未通汽前,炉膛出口烟温应控制不大于538℃。

@#@做好锅炉启停过程中重要参数的记录和各联箱、汽包、水冷壁等膨胀指示器的检查,及时分析各部位膨胀情况是否正常并及时采取措施。

@#@@#@第十一条当锅炉热负荷低于20%额定出力时,禁止开启减温水,防止形成水塞而造成管材超温;@#@投入减温水后,必须保证各级减温器后蒸汽至少有11℃以上过热度。

@#@@#@第十二条加强配煤管理,合理配煤,保证入炉煤煤质稳定,避免因煤质波动大对锅炉燃烧工况的影响。

@#@集控运行在锅炉燃烧调整中应做好防止锅炉灭火的事故预想。

@#@运行中应定期对制粉系统煤粉细度测试,调整煤粉细度R90为18%~24%,防止煤粉太粗,增加对四管的磨损。

@#@@#@第十三条当机组高压加热器需要退出运行,在解列高加时应严格按操作票进行操作,逐步缓慢关闭一号到三号高加蒸汽电动门,防止由于高加解列过快引起锅炉给水温度下降过快,而造成汽温高。

@#@如果由于高加保护动作而解列,应及时采取紧急措施,通过燃烧调整或增加减温水量,保持汽温在正常范围。

@#@@#@第十四条运行各值应认真做好定期工作。

@#@每班应确保锅炉受热面全面吹灰一次。

@#@在进行脉冲吹灰时,应到就地检查吹灰器动作情况,以保证吹灰质量。

@#@每次蒸汽吹灰结束,应确认吹灰器退回原位,阀门可靠关闭,防止吹灰器漏汽、漏水吹损受热面。

@#@@#@第十五条运行中壁温经常超温的受热面,应通过锅炉燃烧调整试验、过热器和再热器运行特性试验进行运行优化调整,或通过技术改造加以解决,禁止受热面长期超温运行。

@#@@#@第十六条集控运行人员应认真监盘,严格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当发现有四管漏泄情况时应尽快停止锅炉运行,防止漏泄冲刷造成其它管段的扩大性损坏。

@#@对于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或将可能造成其它设备、压力容器、管道严重损坏的爆漏事故时,应立即紧急停炉。

@#@@#@第三章锅炉汽温及受热面壁温越限的考核@#@第十七条锅炉汽温及受热面壁温的报警值按下表中三级报警值进行控制:

@#@@#@受热面部位@#@低温过热器壁温@#@分隔屏过热器壁温@#@后屏过热器壁温@#@末级过热器壁温@#@末级再热器壁温@#@一级报警值(℃)@#@450@#@493@#@575@#@581@#@617@#@二级报警值(℃)@#@440@#@483@#@565@#@571@#@607@#@三级报警值(℃)@#@430@#@473@#@555@#@561@#@597@#@第十八条对于由于调整操作不当造成锅炉受热面壁温超过三级报警值持续的,每超温持续时间5~10分钟,考核责任人50元;@#@每超温持续时间超过10分钟,考核责任人100元。

@#@各受热面壁温只要超过二级报警值考核50元,超过一级报警值考核100元。

@#@@#@第十九条锅炉侧主、再热汽温任一测点升高至546℃(#1炉主汽温536℃),持续时间5~10分钟,考核责任人50元;@#@每超温持续时间超过10分钟,考核责任人100元。

@#@;@#@主、再热汽温只要超过552℃时,每次考核100元;@#@主、再热汽温只要超过566℃时,每次考核200元;@#@汽温低至523℃时,每保持一分钟扣20元。

@#@@#@第二十条由于突发事件而导致的参数超限,经锅炉专业主管同意后可不纳入考核范围。

@#@@#@第二十一条监盘时发现锅炉主再热汽温或者受热面管壁超温,除在值班记录本记录外,还应在专用记录本中记录超温的详细数据及原因,并24小时内将超温的数据及原因上报至锅炉专工处,专工定期审核超温原因,并组织各班组进行学习。

@#@对于超温而不作记录或对超温原因弄虚作假的,直接考核责任班组100元/次。

@#@@#@第二十二条对于锅炉汽温越过552℃,值长负有管理责任,参照第十九条予以考核。

@#@@#@第二十三条每月底,锅炉专工对各班组汽温控制进行评比,对汽温控制好的班组进行奖励。

@#@奖励的资金来源于汽温及受热面壁温异常的所有考核资金。

@#@各名次依次奖励为:

@#@第一名:

@#@奖励全月考核总额的50%、第二名:

@#@奖励全月考核总额的30%、第三名:

@#@奖励全月考核总额的20%、第四名:

@#@0%全月考核总额。

@#@@#@汽温评比原则:

@#@首先,比较本月各班组汽温超过546℃或低于523℃的温度数值之和(比如:

@#@每分钟汽温为547℃或522℃则加1),累计值越低名次越靠前,各名次依次得分为:

@#@第一名100、第二名60、第三名40、第四名0;@#@其次比较本月各班组汽温平均值,平均值越接近546℃名次越靠前,各名次依次得分为:

@#@第一名100、第二名60、第三名40、第四名0;@#@将两项得分相加即为各班组汽温评比得分。

@#@@#@注:

@#@汽温及壁温考核及评比数据来源于绩效考核系统‘汽温壁温超限统计’及SIS系统采集数据,如SIS系统数据采集有误,专工对数据进行修正。

@#@@#@第四章附则@#@第二十四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五条本制度由运行部负责解释。

@#@@#@附:

@#@超温记录本@#@1@#@附:

@#@超温记录本@#@序号@#@机组@#@/值别@#@超温@#@类型@#@超温起始时间@#@超温终止时间@#@最高温度(℃)@#@累计时间(分钟)@#@超温原因@#@范本@#@1甲@#@再热汽温@#@2011-9-14@#@18:

@#@00@#@2011-9-14@#@18:

@#@10@#@552@#@10@#@锅炉长吹时,未及时对汽温进行调整@#@1@#@2@#@3@#@4@#@5@#@6@#@";i:

5;s:

27370:

"@#@黎明桥电站大坝运行规程@#@批准:

@#@@#@审查:

@#@@#@校对:

@#@@#@编写:

@#@@#@二零一三年六月颁发@#@目录@#@1.大坝运行规程………………………………………3@#@2.大坝闸门操作规程…………………………………9@#@3.大坝机电设备运行方式、操作、故障处理规程………11@#@4.大坝安全规程…………………………………27@#@5.大坝管理规程………………………………………30@#@大坝运行规程@#@1.目的@#@为实现大坝规范化管理,妥善解决发电引水与泄洪、冲沙、排污之间的矛盾;@#@确保安全泄洪、冲沙、排污,电站水源畅通、发电供水正常和大坝机电设备安全运行。

@#@@#@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对黎明桥水电站的水工、水文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对大坝的水工建筑物,各种运行方式,大坝管理和机电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作了具体规定。

@#@@#@本规程适用于黎明桥电站大坝的运行管理工作。

@#@@#@3.引用标准@#@黎明桥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综合分册。

@#@@#@卷扬式闸门启闭机使用说明书。

@#@@#@水利部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黎明桥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4.电站流域概况@#@4.1流域@#@天全河位于雅安市天全县境内,为岷江二级支流,是岷江一级支流青衣江最大支流。

@#@全流域2016Km2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07m3/s.该河发源于金棚山东侧,由北向南在两河口与,发源于二郎山的新沟河汇合,流经锅浪桥、脚基坪、天全县城、黎明桥,在飞仙关附近与荥经河合流后汇入青衣江。

@#@天全河全长103Km平均比降3.26%天然落差3590m流域面积大于50Km2的支流有二十多条。

@#@天全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58.21万KW可开发49.4万KW.黎明桥电站位于黎明桥索桥下0.5Km上接始阳电站尾水下与飞仙关电站衔接。

@#@闸址处集雨面积2012Km2多年平局流量102m3/s.@#@4.2气象@#@天全河流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沛雨日多的特点。

@#@流域内降雨在年内分配不均匀,余量集中于汛期。

@#@5-10月占年降雨80.4%,12月-3月枯水期占年降水9.5%。

@#@根据天全县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5.1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6.7摄氏度;@#@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6摄氏度。

@#@多年平均降水1682.4mm,多年平均降水日数235.7d,历年多年平均雷电日数29.4d。

@#@平均风速1.0m/s.@#@4.3径流@#@流域内的径流主要由降雨补给,径流的年际变化与降雨特性基本一致,径流的年际变化较小。

@#@黎明桥电站坝址多年平均流量87.2m3/s,多年平均径流水量27.5亿m3。

@#@@#@4.4设计洪水@#@天全河流域的洪水由暴雨形成。

@#@本流域地处青衣江暴雨区,暴雨强度相对较大。

@#@据天全站实测资料统计,实测年最大洪峰2580m3/s(1993.7)最小洪峰626m3/s(1986.8).@#@4.5泥沙@#@黎明桥电站坝址处多年年平均沙梁为110万t。

@#@多年平均输沙率为:

@#@34.85Kg/s,多年平均含沙量0.343Kg/m3.@#@5防洪标准@#@5.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黎明桥水电站位于天全县始阳镇下游天全河干流上。

@#@左岸有318国道通过,交通便利。

@#@黎明桥电站为天全河六级开发最后一级,上游梯级为始阳电站。

@#@本工程开发主要任务是发电。

@#@黎明桥电站工程为河床式开发正常蓄水位641.50m相应库容为334.3万m3电站额定水头15.2m,额定引用流量为189m3/s。

@#@本工程属于四等工程,电站枢纽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何临时建筑为5级。

@#@@#@5.2洪水标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确定本电站拦河闸坝设计洪水标准采用30年一遇,校核洪水200年一遇;@#@厂房建筑物的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泄洪冲砂消能防冲建筑物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

@#@@#@6枢纽布置及任务@#@黎明桥电站上下坝线均采用左岸布置发电厂房、主河槽内布置泄洪冲沙闸、右岸布置生态机组的枢纽布置格局。

@#@总布置的关键是在顺直河段上合理布置首部枢纽,妥善解决发电引水与排沙、排污的矛盾。

@#@水库的特征水位是:

@#@正常蓄水位641.50m。

@#@@#@拦河闸坝枢纽建筑物从右至左依次为:

@#@接头坝、生态机组、3孔泄洪冲砂闸、主机间、安装间;@#@副厂房主变场位于进厂公路下游侧;@#@进厂公路从左岸与318国道相连@#@。

@#@@#@6正常运行方式@#@6.1黎明桥电站的开发任务为发电,无其它综合利用要求,所以水库运行方式按满足发电要求拟定。

@#@@#@6.2水库根据入库水流含沙特性和发电引水要求,采用汛期降低水位,并结合避峰停机,敞泄冲沙的运行方式。

@#@水库运行方式如下:

@#@@#@

(1)非汛期(11月~来年4月),闸前水位在正常蓄水位641.0m-641.5m之间。

@#@本站属于低水头大流量电站,提高水位运行可增加机组出力。

@#@在机组导叶开度不变的情况下,最高水位比最低水位多出力约1MW,有较高的经济效率。

@#@@#@

(2)汛期(5~10月),闸前水位应严格控制在641.0m-641.5之间。

@#@上游的始阳电站存在大幅度增减出力,造成库区水位陡涨陡降。

@#@除及时与始阳电站联系,调整负荷外,应做到在始阳电站加负荷前库区水位在规定值下限运行;@#@始阳电站在减负荷前库区水位在规定值上限运行。

@#@@#@(3)泄洪闸,冲砂闸闸顶全关时与平台有一定的空间,当上游水位达到642.5m时,会从当中泄掉一部份水,当水位上升过快,来不及操作闸门时,有减缓水位上升的作用。

@#@但平时严禁上游水位超过641.5m更不许从闸门顶部翻水。

@#@@#@(4)当入库流量增大,三台机组满载运行后,水位仍在上涨,应逐步开启冲砂闸、泄洪闸泄流。

@#@@#@(5)发电运行时应严密监视入库含沙量,当入库含沙量大于或等于1.0kg/m3时,电站停机不发电,水库进行敞泄冲沙。

@#@@#@(6)汛期运行时,控制运行水位在641.0m~641.5m运行,监测库内泥砂淤积发展过程,控制淤积三角洲顶点位置距坝轴线30m以上,以保持取水口“门前清”。

@#@@#@(7)当淤积三角洲顶点推进至距坝轴线30m、淤沙高程622.5左右时(可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为避免淤沙进入取水口,应及时停机敞泄冲砂6h,冲砂后再将坝前水位抬高至641.5m运行,敞泄冲砂可安排在晚间用电低谷期进行。

@#@@#@(8)每年的敞泄冲砂次数,根据运行观测情况确定。

@#@@#@(9)每年汛初应对水库进行一次敞泄冲砂,以冲刷非汛期淤积在水库中的泥砂,确保汛期坝前的沉砂库容。

@#@@#@(10)为了防止1#泄洪闸闸孔淤积、闸门开启困难,泄洪时应先开启冲砂闸和1#泄洪闸,2#泄洪闸,再开启3#泄洪闸。

@#@关闭闸门时则反行之。

@#@@#@(11)枯水期从高水位641.5m降至低水位641.0运行或停机放空库容时,不允许同时开启所有闸门和大范围提升闸门,以免对下游带来危害。

@#@汛期泄洪时,闸门也必须逐步开启,禁止人为造成下游洪峰。

@#@@#@(12)库区水库不具备日调节功能。

@#@当入库流量与发电引用流量持平,库区水位稳定并且在中水位(641.5)的情况下,每增减1MW,水位每小时涨降约10CM.若始阳电站大幅度增减负荷,库区水位的涨降是非常快的。

@#@@#@(13)黎明桥电站是天全梯级开发6级电站中梯级电站中的最后一级,与上下各电站不属于同一家公司,调度上没有关系,负荷调整也没有形成相互告之的义务。

@#@因此大坝和厂房值班人员必须严密监视大坝水位。

@#@@#@7.水库泥沙调度方式@#@7.1黎明桥电站为大流量电站,不具备日调节功能,但能满足沉沙库容。

@#@尽管上级电站水库拦截了上游来沙,黎明桥电站水库仍存在泥沙问题,所以必须解决好防沙、排沙和泥沙调度问题。

@#@@#@7.2为了长期保持调沙库容,在一般正常运行条件下,汛期(5月-10月)水库水位不能高于汛期排沙水位,经多个水位方案的淤积计算分析,选定汛期排沙水位为641.0.m,在此水位控制下运行,开启冲砂闸排砂。

@#@@#@7.3为了解决引水防沙问题,汛期(5月~10月)采用定期停机敞泄冲沙运行方式。

@#@汛期每月安排一至二次在负荷低谷时段停机敞泄冲沙,每次冲6~8小时,并视水库淤积情况,必要时在汛初及汛末分别再安排一次,冲刷过后水库水位恢复到641.5m运行,使得库内淤积物排出库外,腾出调沙库容,供电站在汛期排沙水位运行时泥沙落淤。

@#@如此交替运用,达到长期保持调沙库容,防止推移质及悬沙中粒径大于0.25mm的粗颗粒泥沙进入机组。

@#@@#@8汛期洪水调度@#@8.1洪水调度原则@#@

(1)、为了尽可能避免人为失误造成损害,规定两条防汛工作原则,全公司各级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当发电与防汛发生矛盾时,以安全度汛为主;@#@在人员和物资安排方面,当其他工作与公司防汛工作矛盾时,均以防汛为主。

@#@@#@

(2)、黎明桥电站以发电为单一开发目标的电站,整个汛期的运行目标和任务都是在安全度汛有保证的前提下抓住有利时机多发电。

@#@@#@(3)、电站必须充分利用水文、气象预报信息,在每场洪水入库之前,提前预泄,腾出库容。

@#@严禁陡开闸门,严禁给下游造成人为洪峰。

@#@@#@8.2入库洪水的判别@#@

(1)根据现有条件,通过天气预报和实时天气,预测入库洪水;@#@通过水文预报,预测入库流量。

@#@水文预报方案以“合成流量加经验判断”为主;@#@同时也可通过水质和浮渣的增多来判断。

@#@@#@

(2)上级电站大坝泄洪有义务通告本站,接到通知后根据告之的泄流量作相应准备。

@#@从始阳大坝泄洪到洪水进入本站库区的时间与流量成反比。

@#@。

@#@@#@(3)局部暴雨会使天全河流量剧增,水质浑浊,并有大量浮渣。

@#@有可能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来临,应注意鉴别。

@#@@#@大坝闸门操作规程@#@1.大坝泄洪@#@

(1)大坝泄洪要有预见性,严禁将闸门一次开启到位。

@#@泄洪闸每次提升高度不大于10cm,冲砂闸和排污闸每次提升高度不大于30cm,每次间隔5分钟,杜绝频繁操作。

@#@@#@

(2)如遇特殊情况(如大暴雨,机组甩负荷等),冲沙闸首次提升高度不得大于30cm,3分钟后提升高度不得大于60cm,依次类推。

@#@泄洪闸首次提升高度不得大于20cm,3分钟后提升高度不得大于30cm,再3分钟后提升高度不得大于60cm,依次类推。

@#@但前提是不允许翻坝,即水位不能超过641.5m。

@#@@#@(3)在冲沙闸开度达到1.5m、有两道泄洪闸开度分别达到30cm或冲沙闸开度达到100cm及任一道泄洪闸开度达到30cm,应拉响防洪警报3次、每次拉响30秒,每次间隔1分钟。

@#@@#@(4)柴油发电机在暴雨来临前,大坝运行人员应启动柴油发电机一次;@#@检验柴油发电机的工况(汛期必须保证大坝备有至少2桶柴油)。

@#@@#@(5)大坝闸门每次操作及简单的故障处理均应由中控室值长下令,值班人员不得随意操作闸门和处理故障。

@#@值班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建议闸门操作和保持的水位,运行值班负责人认真分析后作出明确指令。

@#@值班人员对运行值班负责人命令认为有严重问题的,应立即向站领导汇报。

@#@@#@(6)大坝闸门的每次操作,值班人员必须做好详细记录,操作完毕后应向中控室汇报,运行值班负责人做好记录。

@#@交班时必须记录大坝运行方式。

@#@@#@(7)泄洪时,应观察下游的河提、道路、桥梁等的安全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向中控室和站领导汇报。

@#@@#@2.大坝排污捞渣@#@

(1)大坝排污捞渣根据渣子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定期排污捞渣。

@#@不允许浮渣长时间在水面悬浮。

@#@@#@

(2)当拦污栅前后水位差大于50厘米时,值班人员必须向中控室和站领导汇报。

@#@@#@(3)大坝渣物采用双向门机清污机清理渣物,操作清污机必须专人操作。

@#@@#@(4)因发电引用流量很大,水流湍急,严禁下水捞渣。

@#@@#@(5)汛期如果闸首上游来水含渣量较大,可能造成拦污栅前渣物较多。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缓慢抬高库区水位,减小进水口水流对库区水面浮渣的吸力,防止渣子进入机组堵塞导叶。

@#@但库区最高水位不得超过641.5米。

@#@@#@3.大坝冲砂防洪@#@

(1)遇到大坝水较浑浊,泥沙含量较重时,值班人员应及时通知中控室和主管运行领导;@#@由主管运行领导决定是否停机避砂。

@#@@#@

(2)停机避砂时,全开冲砂闸,三道泄洪闸使水位低于拦砂墙。

@#@若洪水很大高过了拦砂墙,应关闭进水闸门,以避免泥沙进入前池。

@#@@#@(3)大坝停机冲砂应由专门人员上大坝指挥冲砂,值班人员不得单独停机冲砂。

@#@@#@(4)大坝冲砂时应优先考虑开启冲砂闸,在冲砂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局部缓慢开启泄洪闸改善水流和渣物流向。

@#@@#@(5)停机冲砂时,应利用机会清理粗细拦污栅。

@#@检查拦污栅有无变形,移位,断裂等情况。

@#@@#@大坝机电设备运行方式、操作、故障处理规程@#@一.坝区供电运行方式:

@#@@#@1.闸首电源由1CB,2CB、3CB厂用变压器,直流电源屏,柴油发电机,备自投等组成。

@#@@#@2.1CB电源由厂房10KVⅠ段供电;@#@2CB有厂房10KVⅡ段供电供电;@#@3CB为地方电网10KV系统供电,供电作为备用电源。

@#@@#@3.正常运行时,坝区电由厂房10KVⅠ段1CB直接供给坝区闸控房1号配电屏;@#@10KV2CB直接供给坝区闸控房2号配电屏;@#@3CB作为1CB、2CB备用电源。

@#@@#@4.柴油发电机组作为紧急电源使用,提供坝区1#泄洪闸、2#泄洪闸、3#泄洪闸、坝区照明电源。

@#@@#@5.直流电源屏供坝区LCU屏,监控电脑,通讯设备。

@#@@#@6.当厂房10KV失电时,备用电源制动投入装置分开1D-1,合上8D,坝区电源由2CB提供电源。

@#@当厂房10KVⅡ段失电时,备用电源制动投入装置分开15D-1,合上8D,坝区电源由1CB提供电源。

@#@当厂房10KV母线Ⅰ段和Ⅱ段均失电时,备用电源制动投入装置断开1D-1、15D-1、合上14D-1再合上8D,坝区电源由3CB提供电源。

@#@@#@7.当厂房至坝区400V线路失电(10KVⅠ段、Ⅱ段,10KV外来电源均失电)备自投动作自动分断路器19D-1、22D-1,手动启动柴油发电机组,合断路器22D-2、19-2,由柴油发电机组给厂区用电。

@#@@#@8.厂用电系统正常时,严禁手动同时合断路器22D-2、19-2。

@#@以防止非同期合闸。

@#@@#@9、正常运行时,19D-1、22D-1处于合闸状态。

@#@坝区闸控房1#电源屏上1#、2#、3#泄洪闸电源开关,冲砂闸工作门电源开关,进水口闸门电源开关,双向门机电源开关,照明电源开关全部合上。

@#@确保各屏柜供电正常。

@#@2#电源屏上1#、2#、3#泄洪闸电源开关,冲砂闸工作门电源开关,进水口闸门电源开关,照明电源开关也应合上,22D-2、19-2,在分闸状态,柴油发电机备用,出口空开合上。

@#@@#@10.需要手动启用柴油发电机时,必须将22D-2断路器退出到检修位置,并断开出口空开。

@#@@#@11.正常运行时,1CB、2CB、3CB高压侧断路器必须合上。

@#@停电检修厂变时,必须断开相应的断路器、隔离刀闸。

@#@@#@12.1CB、2CB、3CB为干式变压器,运行最高温度100度。

@#@@#@13.柴油发电机自动启动的判据是坝区闸控房1#、2#电源屏400V母线无压。

@#@@#@14.抽屉式断路器的操作@#@

(1)断路器从“退出”位置推至“连接”位置@#@检查断路器各部完好,检查断路器确在分闸位置;@#@合上断路器操作电源;@#@取下摇柄放入手动操作孔,将下边黑色塑料闭锁小挡块向里按下;@#@顺时针转动摇柄,将断路器摇至“连接”位置。

@#@到试验位置时,指示接通;@#@将摇柄放回原位,此时储能指示灯亮,指示READY显示由空白变为“OK”。

@#@检查断路器信号指示正确。

@#@断路器操作方式开关由“现地”切至“远方”。

@#@@#@

(2)断路器由“连接”位置拉出至“退出”位置。

@#@@#@将断路器控制方式开关由“远方”切至“现地”;@#@按下断路器分闸按钮,取下摇柄放入手动操作孔,将黑色塑料闭锁小挡块向内按下解锁。

@#@此时指示READY显示由“OK”变为空白,已储能指示灯熄灭。

@#@反时针转动摇柄,将断路器摇至“退出”位置。

@#@@#@(3)储能操作@#@正常情况下,当断路器合闸后,储能电机自动储能,储能完毕后储能指示灯亮且储能电机自动切断电源;@#@当储能电机故障时,可以手动储能。

@#@手动储能时,上下拉动储能手柄,往复9次直到听到“啪嗒”声,表示储能完毕。

@#@@#@(4)断路器分合闸操作@#@当分合闸条件具备时,可以在现地或远方进行分合闸操作。

@#@当断路器控制方式开关切至“远方”时,可以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远方分合闸。

@#@当断路器控制方式开关切至“现地”时,可以通过断路器的现地分合闸控制开关进行分合闸操作。

@#@断路器面板的机械分合按钮只有当断路器在“试验”位置或特殊情况才允许操作。

@#@正常运行中,应将断路器控制方式开关切“远方”位置。

@#@@#@二大坝LCU运行方式@#@1.大坝LCU由开入模件,开出模件,模拟量采集和开出模件,电源箱,CPU,光电转换器等组成。

@#@通过光纤与厂房上位机通讯,上传数据,接收操作指令。

@#@LCU屏上采用了1台10寸触摸屏,作为监控。

@#@该系统能实时,准确,有效地完成对大坝被控对象的安全监控。

@#@其主要功能如下:

@#@@#@1)数据采集和处理。

@#@@#@2)安全运行监视,控制操作。

@#@@#@3)事件顺序记录,系统自诊断与冗余切换。

@#@@#@4)事故,故障报警及记录,历史数据库,语音报警。

@#@大坝LCU的监控范围包括泄洪闸,冲砂闸,排污闸,进水闸,0.4KV系统,大坝水位,水力监控等。

@#@@#@2.大坝LCU采用双光纤,双CPU,双网,互为备用。

@#@大坝上位机与厂房上位机属从机关系,只能传送数据,不能操作厂房设备。

@#@相反,厂房上位机能对坝区所有操作对象进行操作。

@#@@#@3.大坝LCU与坝区所有闸门屏柜,厂用屏,UPS,柴油发电机建立通讯联系。

@#@同时,利用上位机电脑的串口通讯与上述设备建立另一套通讯联系。

@#@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4.在大坝上位机操作闸门有两种方式:

@#@直接启动和设定高度启动。

@#@@#@5.直接启动:

@#@在上位机操作界面上,点击闸门提升图标,弹出任务菜单,点确定,再次弹出确认菜单,点确认。

@#@注意报文和闸门上升或下降高度。

@#@直接点击停止图标停止闸门操作。

@#@同时也要查看报文,若无报文,说明闸门可能仍在动作,需立即赶往现场查看处理。

@#@@#@6.设定高度启动:

@#@在上位机操作界面上,点击闸门高度,弹出数字输入菜单,输入想要闸门开启或下降的高度,(全关输入0)点确定。

@#@再次弹出确认菜单,点确认。

@#@注意报文和闸门上升或下降高度,到了设定高度闸门自动停止操作。

@#@同时也要查看报文,若无报文,说明闸门可能仍在动作,需立即赶往现场查看处理。

@#@@#@7.大坝上位机有权限设置,一般有三种:

@#@无权限,操作员,管理员。

@#@@#@8.无权限仅仅只能在上位机电脑监控画面上进行查看。

@#@操作员设有五个班组,即一到五值,密码为对应的一到五。

@#@登陆以后具有操作员权限,可对闸门进行远控操作。

@#@管理员需要相应的帐户和密码,一般作为修改程序之用。

@#@@#@9.大坝值班人员分班值班,交接班时在上位机电脑上进行登陆,以便在上位机查询值班和操作情况。

@#@@#@10.大坝LCU电脑上的上游水位,栅前水位,栅后水位,修闸门后水位五个模拟量对于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重大作用。

@#@应加强对五个模拟量的探头,电缆,接线盒,埋管等的保养和维护。

@#@@#@三.大坝通信@#@1.大坝通信指大坝值班人员与中控室的电话联系和大坝监控系统与中控室上位机的通讯联系。

@#@@#@2.大坝值班室电话为,休息室电话为?

@#@?

@#@?

@#@?

@#@?

@#@?

@#@?

@#@@#@3.当通信中断时;@#@汛期晴天应维持通信中断前水位,上下不超过30厘米;@#@汛期雨天和大雨即将来临时(即有可能涨水对大坝泄洪造成威胁时),水位维持在833m~834m之间(如取水口起旋涡,水位可抬高至833.5m~834.5m之间运行)。

@#@枯水期维持水位不超过836m。

@#@大坝运行人员应每20分钟记录一次水位。

@#@@#@4.大坝和中控室应保证每小时通信一次,特殊情况应增加通信次数。

@#@中控室运行人员发现通信中断时,必须立即向站领导汇报。

@#@@#@5.通信完全中断后,若水位上涨?

@#@?

@#@?

@#@,值班人员可自行通过开启闸门维持水位;@#@若水位下降,有弃水的情况下可自行通过关闭闸门维持水位,无弃水时要通过各种方式尽快通知中控室。

@#@@#@四.闸门运行操作@#@1、开启、关闭闸门运行前,首先要检查确定闸门、启闭机的机械、电气部分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打开锁定装置或锁定梁后方可操作。

@#@@#@2、将400V厂用屏相应电源开关合上;@#@再将闸门控制柜空开合上(主电源空开、控制空开);@#@切换开关按要求选“远方”或“现地”。

@#@@#@3、闸门运行时必须由两人进行:

@#@一人操作控制屏上的控制按纽、监视高显仪上高度和重量显示;@#@另一人注水监护(注水以减少门上橡胶密封垫与密封边铁件的摩擦、延长橡胶密封垫的使用寿命、禁止干磨),查看启闭过程中有无异常现象(如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4、闸门操作时,两人要相互配合。

@#@同时听机械运行过程中有无异常声音,当有异常声响时,要立即停机检查;@#@待故障排除后或综合判断后决定是否可继续运行。

@#@@#@5、闸门开启、关闭有行程限位设置,有触摸屏高度设置和行程开关两种。

@#@两种设置均可以改动,一般情况下,触摸屏设置作为第一重保护,行程开关设置为第二重保护。

@#@当高度显示乱码,无显示或限位开关失灵时,应按停止按纽停止操作。

@#@并将所有电源空开至关闭位置。

@#@通知有关人员进行检修,待故障排除后可重新启动。

@#@@#@6、开启、关闭过程中应严密监视电气指示灯是否正常,限位开关动作是否正常,启闭过程中是否有异常现象;@#@如不正常或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电站通知有关人员进行检修。

@#@@#@7.闸门启闭机运行注意事项:

@#@@#@1).启闭机不准超载运行。

@#@以荷重仪和电流表作为判据。

@#@@#@2).天气潮湿时进行启闭机的操作前,要对电动机测定绝缘。

@#@一般用500V摇表,绝缘值不低于1MΩ。

@#@@#@3).每次进行启闭机操作时,必须检查减速赤轮箱油位,所有轴承的润滑。

@#@@#@4).闸门进行升降操作中要注意各部运转情况,如电机、减速器、轴承,。

@#@@#@5).制动器等是否动作,发热,有无异常噪声和漏油。

@#@钢丝绳有无打结、跳槽。

@#@钢丝绳缠绕正确,闸门最低位置时,卷筒上应保留至少两圈。

@#@@#@6).定期检查抱闸衡铁行程,及时调整主弹簧,保证所需的制动力矩,防止过热烧坏和发生事故。

@#@@#@7).滑动轴承的温度不超过60—65度,滚动轴承不超过70度。

@#@@#@8).钢丝绳无表面磨损和断股情况@#@9).操作冲砂闸工作门,检修门,排污闸时,应先按“冲水”按钮,等电机停转后,再按“开闸”按钮。

@#@@#@8.排污闸的功能是不定期开启以排放闸前堆积的或流送的漂浮物,以保持良好的库区环境。

@#@也可用于汛期调节水位或泄洪用。

@#@@#@五.闸门电气运行和故障处理@#@1.闸门启闭机采用PLC完全控制,没有采用常规纯手动操作,一旦PLC故障,会导致闸门无法操作,上传数据中断。

@#@不过可通过短接主接触器辅助接点(001或003)与电源L101,可实现纯手动操作。

@#@为防止串电,应切除PLC电源。

@#@@#@2.闸门启闭机电机采用定子回路串入电感线圈转星形启动(慢速),运转正常后退出电感线圈三角形接线方式运行(加速)。

@#@@#@3.闸门启闭机控制屏内QF1为主电源开关,五个空开依次为控制电源主空开QF2,控制电源空开QF11,电源插座温控空开QF12,24V开关电源空开QF13,和PLC电源QF14。

@#@@#@4.两组保险分别为:

@#@FU1、FU2为电压表熔断器。

@#@FU3、FU4为24V开关电源熔断器。

@#@平时应有一定数量备用。

@#@@#@5.24V开关电源作为触摸屏电源,PLC开关量模块电源。

@#@@#@6.WTM-A型综合监测仪主要采集闸门高度,重量传感器信号,经处理编码后将信号传于PLC。

@#@本身也具备高限报警,动作输出等功能。

@#@该装置故障时会导致PLC不能正常工作。

@#@@#@7.故障处理@#@1).闸门控制屏电源指示灯不亮:

@#@@#@查看400V动力屏相应开关是否合上,闸门控制屏内主电源开关和控制开关是否合上,电源指示灯是否损坏,电源监视继电器是否烧坏。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是否电压太低。

@#@@#@2).闸门控制屏高显仪面板无显示:

@#@@#@查看400V动力屏相应开关是否合上,闸门控制屏内主电源开关和控制开关是否合上,高显仪电源插头是否插上,高显仪内部保险管是否损坏。

@#@@#@3).高度重量显示值不变化@#@查看高度和重量传感器电缆是否线断或高度传感器损坏。

@#@并查出电缆断线处,按颜色重新接好并做防水处理,或更换传感器@#@4).闸门控制屏高显仪面板有显示,电源指示灯点亮,但不能操作";i:

6;s:

8720:

"动力厂设备技术部大修文件包@#@电除尘高压控制柜A级检修文件包@#@批准:

@#@@#@审核:

@#@@#@编写:

@#@@#@2012年07月01日@#@检修车间大修文件包@#@电除尘高压控制柜大修质量安全环境计划表(WSWP)@#@动力厂@#@质量安全计划@#@高压控制柜@#@级别:

@#@A@#@页数:

@#@2@#@设备位置:

@#@电除尘配电室@#@编号:

@#@@#@项目说明:

@#@@#@高压控制柜大修@#@适用于该质量计划设备:

@#@@#@电除尘高压控制柜@#@初步条件:

@#@@#@1、电源控制器停运切电@#@2、刀熔开关断开或有明显断开点@#@3、取下操作保险及动力保险@#@特殊措施:

@#@@#@W:

@#@见证点@#@H:

@#@停工待检点@#@版本@#@编写人签字@#@审核人签字@#@批准人签字@#@QA代表@#@许可证类型:

@#@@#@工作许可证□@#@动火许可证□@#@试验许可证□@#@特殊说明:

@#@@#@A4@#@日期@#@动力厂____机______级检修@#@工序号@#@工作内容@#@授权@#@一级@#@签字日期@#@授权@#@二级@#@签字日期@#@授权@#@监理@#@业主@#@1.@#@文件准备@#@H@#@H@#@H@#@2.@#@工器具、备件的准备@#@W@#@W@#@W@#@3.@#@检修场地的准备,验证工作票。

@#@零部件放置场地铺设防护材料;@#@认真核实设备名称、编号并验电,检查安全措施是否齐全完善。

@#@@#@W@#@W@#@W@#@4.@#@高压控制柜吹灰清扫。

@#@清扫时人员戴好防尘面具,防护好现场,防止现场污染。

@#@可能带电点必须验电,并做好防护措施。

@#@拆除的废旧部件执行固废控制程序Q/JSPC-CX31-2005@#@W@#@W@#@W@#@5.@#@控制变、隔离变、接触器、轴流风机等检查@#@W@#@W@#@W@#@6.@#@可控硅检查、测试@#@W@#@W@#@W@#@7.@#@二次回路检查、测试、端子排接线检查紧固。

@#@必须严格按图纸进行,并核对。

@#@@#@W@#@W@#@W@#@8.@#@接口板检查、测试@#@H@#@H@#@H@#@9.@#@控制器检查调试。

@#@控制器内CPU等器件,不能用毛刷清理,更不能用手直接触摸,用CPU专用工具进行检查@#@H@#@H@#@H@#@10.@#@电气试验。

@#@进行电气试验时,人员远离被试设备;@#@试验完毕后,被试设备对地可靠放电@#@W@#@W@#@W@#@11.@#@试运行。

@#@试运行时,在控制柜周围做好警戒线@#@工序号@#@工作内容@#@授权@#@一级@#@签字日期@#@授权@#@二级@#@签字日期@#@授权@#@监理@#@业主@#@12.@#@不符合项的关闭@#@H@#@H@#@H@#@13.@#@品质再鉴定@#@H@#@H@#@H@#@14.@#@质量安全计划关闭@#@H@#@H@#@H@#@一般工器具@#@序号@#@工具名称@#@规格型号@#@检验结果@#@检验人@#@使用人@#@备注@#@特殊工器具@#@序号@#@工具名称@#@规格型号@#@使用范围@#@班组检验人@#@部门检验人@#@点检检验人@#@检验结果@#@使用人@#@备注@#@一般防护用品@#@序号@#@防护用品名称@#@检验结果@#@检验人@#@使用人@#@备注@#@特殊防护用品@#@序号@#@防护用品名称@#@使用范围@#@班组检验人@#@部门检验人@#@点检检验人@#@检验结果@#@使用人@#@备注@#@12@#@检修车间大修文件包@#@动力厂@#@检修规程@#@编码:

@#@@#@电除尘高压控制柜@#@适用于该规程的设备@#@设备位置@#@电除尘高压控制柜@#@停工待检点:

@#@@#@H@#@(生效印)@#@见证点:

@#@@#@W@#@版次@#@编写@#@校对@#@批准@#@姓名@#@日期@#@姓名@#@日期@#@姓名@#@日期@#@A2@#@ @#@ @#@检修车间大修文件包@#@动力厂@#@检修规程@#@页数:

@#@5@#@版次:

@#@2@#@编码:

@#@@#@工序0概述@#@□大修项目为高压控制柜全面清理检查测试。

@#@@#@□对高压控制柜内电源控制器、接口板、接触器、继电器等进行检查调试。

@#@@#@□高压控制柜大修后进行带电试验。

@#@@#@工序1安全措施@#@□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检查电源控制器时,必须放净手上的静电方可动CPU,防止静电击穿CPU。

@#@@#@□检修场地必须铺设胶皮,拆吊下的部件必须放在指定检修场地。

@#@@#@工序2备品配件@#@序号@#@名称@#@规格与图号@#@单位@#@数量@#@1@#@交流接触器@#@CJ20-250~380v@#@只@#@1@#@2@#@中间继电器@#@CA2-DN1229.A65~220v@#@只@#@4@#@3@#@辅助触头@#@LA1-D22@#@只@#@1@#@4@#@线绕电阻@#@RX20-10051Ω@#@只@#@1@#@5@#@线绕电阻@#@RX21-847Ω@#@只@#@4@#@6@#@压敏电阻@#@MYL2-680/5@#@只@#@4@#@7@#@电容器@#@CJ41-34μF+5%@#@只@#@3@#@8@#@电容器@#@CJ40-21μF+5%@#@只@#@1@#@9@#@快速熔断器@#@RSO-500/350320A@#@只@#@1@#@10@#@可控硅@#@KP500v-1200A@#@只@#@2@#@11@#@轴流风机@#@125FZY2-5~220v25W@#@只@#@2@#@12@#@电除尘电源调整器@#@JH200C或DJ96@#@台@#@1@#@工序3专用工器具及场地准备@#@3.1专用工器具@#@□电动风葫芦1只、毛刷@#@□电工工具2套、电烙铁1把@#@□兆欧表(500V一块)、万用表、双踪记忆示波器1台@#@工具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工具严禁使用,杜绝由于使用不合格工具@#@造成人员伤害的现象发生。

@#@@#@3.2场地准备@#@□铺好胶皮,准备好检修及试验用电源。

@#@@#@检修场地的准备、零部件放置场地铺设防护材料并设置围栏。

@#@@#@工序4办理工作票@#@□检查验证工作票。

@#@@#@认真核实设备名称、编号并验电,检查安全措施是否齐全完善。

@#@@#@见证点W-1@#@工序5控制柜清扫@#@□清扫控制柜外部、内部及设备元件上的积灰和杂物。

@#@@#@清扫时人员戴好防尘面具,防护好现场,防止现场污染。

@#@@#@见证点W-2@#@工序6接触器、继电器检查@#@□接触器动作灵活无卡涩,灭弧罩无破损现象。

@#@@#@□线圈完好,无过热、烧损,无异味。

@#@@#@□铁芯表面光滑平整,无积垢、锈迹,短路环无断裂、脱落。

@#@@#@□主、辅触头检查,触头表面光滑,无灼伤痕迹,接触可靠,无变形。

@#@@#@见证点W-3@#@工序7可控硅检查@#@□可控硅完整无破损,散热片完整无破损。

@#@@#@□可控硅测量,应符合要求。

@#@@#@工序8轴流风机检查@#@□轴流风机无破损,转动灵活无卡涩、无异音。

@#@@#@□轴流风机测量。

@#@@#@工序9板件、元件、接线检查@#@□各板件完好,无破损、灼伤、放电痕迹,焊点牢固可靠。

@#@@#@□各元件(按钮、信号灯等)动作灵活正确,无损坏。

@#@@#@□接线正确可靠,紧固无松动。

@#@@#@停工待检点H-1@#@工序10电源控制器检查调试@#@□各板件完好,无破损、灼伤、放电痕迹,焊点牢固可靠。

@#@@#@□接口板工作正常,电位器可调有效。

@#@@#@□设定和显示:

@#@设定值正确,显示准确、清晰。

@#@@#@□假负载试验正常。

@#@@#@控制器内CPU等器件,不能用毛刷清理,更不能用手直接触摸,用CPU专用工@#@具进行检查。

@#@@#@见证点W-4@#@工序11试运行@#@□清理工作现场,控制柜内无遗留物。

@#@@#@□检查各部件完好,接线正确。

@#@@#@□送电进行试运行,应符合要求,记录运行参数。

@#@@#@送电试运行时,在试运设备周围布好警戒线,并有专人看守。

@#@@#@工序12终结工作票@#@□检查现场无遗留物。

@#@@#@□终结工作票。

@#@@#@所有的固废污染物,应严格执行固废污染控制程序Q/JSPC-CX31-2005。

@#@@#@设备检修报告@#@设备名称@#@检修性质@#@检修负责人@#@检修成员@#@检修时间年月日~年月日@#@设备运行状态:

@#@@#@修前状态:

@#@@#@检修中测量数据及异常处理记录:

@#@@#@设备检修验收单@#@设备名称@#@检修性质@#@检修记录:

@#@@#@负责人:

@#@年月日@#@质检点@#@验收@#@评价@#@签字@#@施工单位(部门)@#@监理@#@单位@#@业主@#@代表@#@一级@#@二级@#@1.控制柜清扫@#@2.接触器、继电器检查@#@3.可控硅检查@#@4.控制器检查调试@#@5.试运行@#@整体评价@#@施工单位(部门)@#@监理单位@#@业主代表@#@评价:

@#@@#@一级:

@#@@#@年月日@#@评价:

@#@@#@二级:

@#@@#@年月日@#@评价:

@#@@#@签字:

@#@@#@年月日@#@评价:

@#@@#@签字:

@#@@#@年月日@#@";i:

7;s:

27352: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大唐集团制〔2005〕33号)@#@1总则@#@1.1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依据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颁布的《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通过对人身、设备、电网事故的调查分析和统计,总结经验教训,研究事故规律,采取预防措施,制定本规程。

@#@@#@1.2事故调查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做到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有关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以下简称“四不放过”)。

@#@@#@1.3事故统计报告要及时、准确、完整;@#@事故统计分析应与设备可靠性分析相结合,全面评价安全水平。

@#@统计和考核实行分级管理。

@#@@#@1.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本规程做出降低事故性质标准的解释,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规程、隐瞒事故或阻碍事故调查的行为有权越级反映。

@#@@#@1.5本规程适用于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各分支机构、子公司及各发电企业。

@#@@#@1.6本规程用于集团公司系统内部安全管理,其事故定义、调查程序、统计结果、考核项目不作为上报电力监管部门和处理判定民事责任的依据。

@#@@#@1.7集团公司分支机构、子公司、各发电企业上报各区域电力监管部门的事故,按照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颁布的《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定性,由集团公司认定之后方可上报。

@#@@#@2事故(障碍)定义和级别@#@2.1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2.1.1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定为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

@#@@#@2.1.1.1员工从事与电力生产有关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亡(含生产性急性中毒造成的人身伤亡,下同)。

@#@@#@“员工”,是指企业(单位)中各种用工形式的人员,包括固定工、合同工,临时聘用、雇用、借用的人员,以及代训工和实习生。

@#@@#@“与电力生产有关的工作”,是指发电、输变电、供电、电力调度、电力检修、电力试验、电力建设等生产性工作,如电力设备(设施)的运行、检修维护、施工安装、试验、生产性管理工作以及电力设备的更新改造、业扩、用户电力设备的安装、检修和试验等工作。

@#@@#@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因病导致伤亡,经县级以上医院诊断和劳动安全主管部门调查,确认系员工本人疾病造成的,不按员工伤亡事故统计。

@#@@#@生产性急性中毒系指生产性毒物中毒。

@#@食物中毒和职业病不属于本规程统计范围。

@#@@#@2.1.1.2员工从事与电力生产有关的工作时,发生本企业负有同等及以上责任交通事故而造成的人身伤亡。

@#@@#@2.1.1.3在电力生产区域内,非本企业员工从事与电力生产有关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本企业负有责任的人身伤亡。

@#@@#@“电力生产区域”,是指与电力生产有关的运行、检修维护、施工安装、试验、修配场所,以及生产仓库、汽车库、线路及电力通信设施的走廊等。

@#@@#@“本企业负有责任”,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企业负有责任:

@#@@#@1)资质审查不严,项目承包方不符合要求;@#@@#@2)在开工前未对承包方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安监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或者没有完整的记录;@#@@#@3)对危险性生产区域内作业未事先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未要求承包方制定安全措施,未配合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包括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确的安全警告标志等);@#@@#@4)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协议中未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

@#@@#@2.1.1.4员工在电力生产区域内,由于企业的劳动条件或作业环境不良,企业管理不善,设备或设施不安全,发生设备爆炸、火灾、生产建(构)筑物倒塌等造成的人身伤亡。

@#@@#@2.1.1.5员工在电力生产区域内,由于他人从事电力生产工作中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人身伤亡。

@#@@#@2.1.1.6员工或非本企业的人员在事故抢险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亡。

@#@@#@2.1.2人身伤亡事故等级划分@#@2.1.2.1特大人身伤亡事故:

@#@一次事故死亡10人及以上者。

@#@@#@2.1.2.2重大人身伤亡事故:

@#@一次事故死亡3至9人,或一次事故死亡和重伤10人及以上,未构成特大人身事故者。

@#@@#@2.1.2.3一般人身伤亡事故@#@未构成特大、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的轻伤、重伤及死亡事故,其认定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2.2电网事故@#@电网事故的分类、认定按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执行。

@#@@#@2.3设备事故@#@2.3.1特大设备事故@#@2.3.1.1电力设备(包括设施,下同)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万元者。

@#@@#@直接经济损失包括更换的备品配件、材料、人工和运输费用。

@#@如设备损坏不能再修复,则按同类型设备重置金额计算损失费用。

@#@@#@保险公司赔偿费不能冲减直接经济损失费用。

@#@@#@2.3.1.2生产设备、厂区建筑物发生火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万元者。

@#@@#@火灾事故的定义、等级划分和标准,执行公安部、劳动部、国家统计局《关于重新印发〈火灾统计管理规定〉的通知》(公通字〔1996〕82号),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方法见公安部l998年11月16日发布的《火灾直接财产损失统计方法》(GA185-l998)。

@#@@#@2.3.1.3其他经集团公司认定为特大事故者。

@#@@#@2.3.2重大设备事故@#@未构成特大设备事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定为重大设备事故:

@#@@#@2.3.2.1电力设备、施工机械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元。

@#@@#@2.3.2.2100MW及以上机组的锅炉、汽轮机、发电机损坏,50MW及以上水轮机组、燃气轮机组、供热机组损坏,40天内不能修复或修复后不能达到原铭牌出力;@#@或虽然在40天内恢复运行,但自事故发生日起3个月内该设备非计划停运累计时间达40天。

@#@@#@2.3.2.3220kV及以上主变压器、电抗器、组合电器(GIS)、断路器损坏,30天内不能修复或修复后不能达到原铭牌出力;@#@或虽然在30天内修复运行,但自事故发生日起3个月内该设备非计划停运累计时间达30天。

@#@@#@2.3.2.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发电厂,一次事故使2台及以上机组停止运行,并造成全厂对外停电:

@#@@#@a)发电机组容量400MW及以上的发电厂;@#@@#@b)电网装机容量在5000MW以下,发电机组容量100MW以上的发电厂。

@#@@#@只有1条线路对外送电的发电厂,若该线路故障时断路器跳闸者除外。

@#@@#@全厂对外停电指全厂对外有功负荷降到零。

@#@虽电网经发电厂母线转送的负荷没有停止,或装有调相机的发电厂发电机全停,调相机未停,仍视为全厂停电。

@#@@#@一次事故使2台及以上机组停止运行,包括1台机组故障停运后,由于处理不当使其他机组也相继被迫停止运行。

@#@@#@2.3.2.5生产设备、厂区建筑发生火灾,直接经济损失达30万元者。

@#@@#@2.3.2.6其他经集团公司认定为重大事故者。

@#@@#@2.3.3一般设备事故@#@未构成特大、重大设备事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定为一般设备事故:

@#@@#@2.3.3.1发电设备和35kV及以上输变电设备(包括直配线、母线)的异常运行或被迫停止运行后引起了对用户少送电(热)。

@#@或停运当时虽没有对用户少送电(热),但在高峰负荷时,引起了对用户少送电(热)或电网限电。

@#@@#@2.3.3.2330kV及以上输变电主设备被迫停止运行。

@#@@#@2.3.3.3发电机组、35~220kV输变电设备被迫停运,虽未引起对用户少送电(热)或电网限电,但时间超过8小时。

@#@@#@2.3.3.4发电机组和35kV及以上输变电主设备(包括直配线、母线)非计划检修、计划检修延期或停止备用,达到下列条件之一者:

@#@@#@a)虽提前6小时提出申请并得到调度批淮,但发电机组停用时间超过168小时,或输变电设备停用时间超过72小时。

@#@@#@b)没有按调度规定的时间恢复送电(热)或备用。

@#@@#@2.3.3.5发电厂2台以上机组非计划停运,并造成全厂对外停电。

@#@@#@2.3.3.63kV及以上发供电设备发生下列恶性电气误操作:

@#@带负荷误拉(合)隔离开关、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刀闸)、带接地线(接地刀闸)合断路器(隔离开关)。

@#@@#@2.3.3.7发电机组、3kV及以上变电设备因以下原因使主设备异常运行或被迫停运:

@#@@#@a)一般电气误操作:

@#@@#@1)误(漏)拉合断路器(开关);@#@@#@2)错误执行调度命令、错误安排运行方式、错误执行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定值或投、停命令;@#@@#@3)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包括热工保护、自动保护)的误整定、误(漏)接线、误(漏)投或误停(包括压板)。

@#@@#@b)热机误操作∶误(漏)开、关阀门(挡板),误(漏)投(停)辅机等;@#@@#@c)监控过失:

@#@人员未认真监视、控制、调整等;@#@@#@d)人员误动、误碰设备。

@#@@#@2.3.3.8设备、运输工具损坏,化学用品泄漏等,经济损失达到10万元及以上。

@#@@#@2.3.3.9由于水工设备、水工建筑损坏或其他原因,造成水库不能正常蓄水、泄洪或其他损坏。

@#@@#@2.3.3.10发电设备发生下列情况之—:

@#@@#@a)炉膛爆炸;@#@@#@b)锅炉受热面腐蚀或烧坏,需要更换该部件(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再热器、预热器)管子或波纹板达该部件管子或波纹板总重量的5%以上;@#@@#@c)锅炉运行中的压力超过工作安全门动作压力的3%,汽轮机运行中超速达到额定转速的1.12倍以上;@#@水轮机运行中超速达到紧急关导叶或下闸的转速;@#@@#@d)压力容器和承压热力管道爆炸;@#@@#@e)100MW及以上汽轮机大轴弯曲,需要进行直轴处理;@#@@#@f)100MW及以上汽轮机叶片折断或通流部分损坏;@#@@#@g)100MW及以上汽轮机发生水击;@#@@#@h)100MW及以上汽轮发电机组,50MW及以上水轮机、燃气轮机和供热发电机组烧损轴瓦;@#@@#@i)100MW及以上发电机绝缘损坏;@#@@#@j)120MVA及以上变压器绕组绝缘损坏;@#@@#@k)220kV及以上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爆炸。

@#@@#@2.3.3.11主要发、变电设备异常运行已达到规程规定的紧急停止运行条件而未停止运行。

@#@@#@2.3.3.12生产设备、厂区建筑物发生火灾,经济损失达1万元。

@#@@#@2.3.3.13其他经集团公司、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或发电企业认定为事故者。

@#@@#@2.3.4设备一类障碍@#@未构成一般设备事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定为设备一类障碍:

@#@@#@2.3.4.110kV(6kV)供电设备(包括直配线、母线)的异常运行或被迫停运引起了对用户少送电。

@#@@#@2.3.4.2发电机组、35~220kV输变电主设备被迫停运、非计划检修或停止备用,尚未构成事故者。

@#@@#@2.3.4.335~110kV断路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爆炸。

@#@@#@2.3.4.4抽水蓄能机组不能按调度规定抽水。

@#@@#@2.3.4.5其他发电企业认定为一类障碍者。

@#@@#@2.3.5设备二类障碍@#@未构成一般设备事故及一类障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定为设备二类障碍:

@#@@#@2.3.5.1运行中的发电机组因主要辅助设备、公用系统故障,造成机组降出力,或退出备用超过48小时。

@#@@#@2.3.5.2运行中的发电设备保护装置故障越级跳闸或无保护运行超过48小时。

@#@@#@2.3.5.3运行中的发电设备参数异常,超出运行规程规定的幅值及时间,尚不构成紧急停机条件的。

@#@@#@2.3.5.4其他由发电企业自行认定的二类障碍。

@#@@#@各发电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障碍和异常标准。

@#@@#@2.4事故(含障碍)归属@#@2.4.1集团公司内部核算、全资及控股的生产性企业发生的人身、设备和电网事故,代运行管理的发电企业的电力生产人身事故、代运行管理有运行责任的设备、电网事故,委托系统外企业代运行管理的企业发生的应有产权单位承担责任的设备、电网事故,汇总为集团公司的事故。

@#@@#@2.4.2产权与运行管理相分离的,事故归属原则上汇总为生产管理单位的事故。

@#@代管协议明确规定的,则事故归属依据代管协议确定;@#@代管协议未做明确的,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a)人身事故定为运行管理单位的事故;@#@@#@b)电网及设备事故中,运行管理单位有责任的,定为运行管理单位的事故;@#@运行管理单位没有责任的,定为产权所有单位的事故。

@#@@#@2.4.3发电企业投资、管理的多种经营企业以及由该多种经营企业全资、控股或管理的企业,从事与电力生产有关的工作中发生的人身事故定为该发电企业的事故。

@#@@#@2.4.4系统内企业承包系统内其它企业的电力生产工作,发生的人身、设备、电网事故,按照事故责任的划分,统计为负主要责任的企业的事故。

@#@@#@2.4.5电网内其他企业发生事故,由于本单位的过失,使事故扩大,该单位定为一次事故。

@#@@#@2.4.6由于电网调度机构过失,如下达调度命令错误、保护定值错误等,造成发电设备异常运行并构成事故时,如果发电企业有过失,则定为一次事故。

@#@@#@2.4.7一次事故中如同时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和电网、设备事故,应分别各定为一次事故。

@#@@#@2.4.8由于同一原因而引起多次事故的认定:

@#@@#@2.4.8.1由于自然灾害,如覆冰、暴风、雷电、水灾、火灾、地震、泥石流等原因,造成的发电设备多台次掉闸可定为一次事故。

@#@@#@2.4.8.2由于燃煤(油)质量、煤湿等原因,在一个运行班的值班时间内,发生多次灭火停炉、降低出力,可定为一次事故。

@#@@#@3事故调查@#@3.1即时报告@#@3.1.1发电企业发生人身死亡事故和重伤事故,应立即用电话、电传、电子邮件或电报等上报集团公司、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

@#@发生人身死亡事故还应上报企业所在地的电力监管机构、政府安全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等。

@#@@#@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接到人身死亡和3人及以上重伤事故报告后,应在4小时内向集团公司和有关电力监管机构报告。

@#@@#@3.1.2发生设备事故、因发电企业责任引起的电网事故,应立即用电话、电传、电子邮件或电报等向集团公司、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报告。

@#@@#@其中重大及以上电网和设备事故,各管理型子公司接到报告后,应在4小时内向集团公司报告。

@#@@#@3.1.3即时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b)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设备损坏和电网停电影响的初步情况;@#@@#@c)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3.2调查组织@#@3.2.1人身事故@#@3.2.1.1特大人身事故@#@特大人身事故的调查,执行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及其他相关规定。

@#@@#@3.2.1.2重大人身事故@#@重大人身事故的调查执行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及其相关规定。

@#@@#@3.2.1.3一般人身事故@#@死亡事故的调查执行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及其相关规定。

@#@@#@重伤事故由企业领导或其指定人员组织安监、生技(基建)、劳动人事(社保)、工会等成员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事故报告由安监人员填写。

@#@@#@轻伤事故由企业事故发生部门的领导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

@#@性质严重的,安监、生技(基建)、劳动人事(社保)、工会等部门派人参加。

@#@事故报告由安监人员或车间安全员填写。

@#@@#@3.2.2电网事故@#@电网事故的调查,按国家有关规定或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执行。

@#@@#@发生电网事故,如系发电企业引起或与发电企业有关,视情况由发电企业、集团公司分支机构和子公司或集团公司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

@#@@#@3.2.3设备事故@#@3.2.3.1特大设备事故@#@特大设备事故的调查执行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及其他相关规定。

@#@@#@集团公司认定的特大设备事故,由集团公司或授权部门组织调查。

@#@调查组由组织事故调查单位的领导、安监、生技(基建)、发电企业的领导及有关部门人员组成。

@#@@#@3.2.3.2重大设备事故@#@按照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颁布的《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定性为重大设备事故的,由电监会组织调查。

@#@@#@按照集团公司颁布的《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定性为集团公司重大设备事故的由集团公司、各分支机构、子公司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

@#@调查组由组织事故调查单位的领导、安监、生技(基建)、发电企业的领导及有关部门人员组成。

@#@@#@3.2.3.3一般设备事故@#@一般设备事故由发生事故的单位组织调查组进行调查,产权与运行管理分离的,以资产所有者单位为主组织调查,也可以委托运行管理单位组织调查。

@#@@#@调查组一般由事故调查单位的领导组织,安监、生技(基建)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和车间(工区、工地)人员参加。

@#@@#@只涉及一个车间(工区、工地)且情节比较简单的一般设备事故,也可以指定发生事故的车间(工区、工地)负责人组织调查。

@#@@#@事故报告由事故调查组织单位的技术人员填写。

@#@@#@3.2.3.4设备一类障碍@#@设备一类障碍由车间(工区、工地)负责人组织调查。

@#@必要时,安监人员和有关专业人员参加。

@#@@#@性质严重者,由发电企业的领导组织调查。

@#@@#@一类障碍报告由企业或车间(工区、工地)技术人员填写。

@#@@#@3.2.3.5设备二类障碍@#@设备二类障碍的调查参照一类障碍的调查进行。

@#@@#@3.3调查程序@#@3.3.1保护事故现场@#@3.3.1.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必须迅速抢救伤员并派专人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未经调查和记录的事故现场,不得任意变动。

@#@@#@发生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所规定的特大事故,事故单位应立即通知当地政府和公安部门,并要求派人保护现场。

@#@@#@3.3.1.2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对事故现场和损坏的设备进行照相,录像,绘制草图,收集资料。

@#@@#@3.3.1.3因紧急抢修、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导交通等,需要变动现场,必须经企业有关领导和安监部门同意,并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写出书面记录,保存必要的痕迹、物证。

@#@@#@3.3.2收集原始资料@#@3.3.2.1事故发生后,企业安监部门或其指定的部门应立即组织当值值班人员、现场作业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在下班离开事故现场前分别如实提供现场情况并写出事故的原始材料。

@#@@#@安监部门要及时收集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3.3.2.2事故调查组成立后,安监部门及时将有关材料移交事故调查组。

@#@@#@事故调查组应根据事故情况查阅有关运行、检修、试验、验收的记录文件和事故发生时的录音、故障录波图、计算机打印记录等,及时整理出说明事故情况的图表和分析事故所必需的各种资料和数据。

@#@@#@3.3.2.3事故调查组在收集原始资料时应对事故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件(如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等)保持原样,并贴上标签,注明地点、时间、物件管理人。

@#@@#@3.3.2.4事故调查组有权向事故发生单位、有关部门及有关人员了解事故的有关情况并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3.3.3调查事故情况@#@3.3.3.1人身事故应查明伤亡人员和有关人员的单位、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种、技术等级、工龄、本工种工龄等。

@#@@#@电网或设备事故应查明发生的时间、地点、气象情况、查明事故发生前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情况。

@#@@#@3.3.3.2查明电网或设备事故发生经过、扩大及处理情况。

@#@@#@人身事故应查明事故发生前工作内容、开始时间、许可情况、作业程序、作业时的行为及位置、事故发生的经过、现场救护情况。

@#@@#@3.3.3.3查明与电网或设备事故有关的仪表、自动装置、断路器、保护、故障录波器、调整装置、遥测遥信、遥控、录音装置和计算机等记录和动作情况。

@#@@#@人身事故应查明事故发生前伤亡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安全教育记录、健康状况,过去的事故记录,违章违纪情况等。

@#@@#@3.3.3.4调查设备资料(包括订货合同、大小修记录等)情况以及规划、设计、制造、施工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等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人身事故应查明事故场所周围的环境情况(包括照明、湿度、温度、通风、声响、色彩度、道路、工作面状况以及工作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和易燃易爆物取样分析记录)、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了解其有效性、质量及使用时是否符合规定)。

@#@@#@3.3.3.5查明电网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波及范围、减供负荷、损失电量、用户性质,查明事故造成的设备损坏程度、经济损失。

@#@@#@3.3.3.6了解现场规程制度是否健全,规程制度本身及执行中暴露的问题,了解企业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事故涉及两个及以上单位时,应了解相关合同或协议。

@#@@#@3.3.4分析原因、责任@#@3.3.4.1事故调查组在事故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并明确事故发生、扩大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委托专业技术部门进行相关计算、试验、分析。

@#@@#@3.3.4.2事故调查组在确认事实的基础上,分析是否人员违章、过失、失职、违反劳动纪律,安全措施是否得当,事故处理是否正确等。

@#@@#@3.3.4.3根据事故调查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事故发生的主要责任者、次要责任者、事故扩大的责任者。

@#@@#@3.3.4.4凡事故原因分析中存在下列与事故有关的问题,确定为领导责任:

@#@@#@a)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b)规程制度不健全;@#@@#@c)对员工教育培训不力;@#@@#@d)现场安全防护装置、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工器具不全或不合格;@#@@#@e)反事故措施不落实;@#@@#@f)同类事故重复发生;@#@@#@g)违章指挥。

@#@@#@3.3.5提出防范措施@#@事故调查组应根据事故发生、扩大的原因和责任分析,提出防止同类事故发生、扩大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3.3.6提出人员处理意见@#@3.3.6.1事故调查组在事故责任确定后,要根据有关规定提出对事故责任人员的处理意见。

@#@由有关单位和部门按照人事管理权限进行处理。

@#@@#@3.3.6.2对下列情况应从严处理:

@#@@#@a)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事故;@#@@#@b)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或在调查中弄虚作假、隐瞒真相的;@#@@#@c)阻挠或无正当理由拒绝事故调查;@#@拒绝或阻挠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3.3.6.3在事故处理中积极恢复设备运行、抢救安置伤员,在事故调查中主动反映事故真相,使事故调查顺利进行的有关事故责任人员,可酌情从宽处理。

@#@@#@3.4事故调查报告书@#@3.4.1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进行事故调查的事故,事故调查报告书由事故调查组负责提出。

@#@@#@3.4.2集团公司系统各单位在接到政府有关部门的事故报告和处理意见后,根据《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按照两者相比从严的原则对有关责任人员,按人事管理权限进行处理。

@#@@#@3.4.3由集团公司系统组织事故调查的,事故调查组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后,应报送组织事故调查的单位。

@#@经事故调查的组织单位同意后,事故调查工作即告结束。

@#@@#@3.4.4事故调查的组织单位收到事故调查组写出的《事故调查报告书》后,应立即提出《事故处理报告》,上报上级管理公司。

@#@@#@3.4.5事故调查结案后,事故调查的组织单位应将有关资料归档,资料必须完整,根据情况应有:

@#@@#@a)伤亡事故登记表(见附表1)或电网、设备事故报告;@#@@#@b)事故调查报告书、事故处理报告及批复文件;@#@@#@c)现场调查笔录、图纸、仪器表计打印记录、资料、照片、录像带等;@#@@#@d)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e)物证、人证材料;@#@@#@f)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g)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h)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i)发生事故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j)处分决定和受处分人的检查材料;@#@@#@k)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成立调查组的有关文件;@#@@#@l)事故调查组的人员名单,内容包括姓名、职务、职称、单位等。

@#@@#@4统计报告@#@4.1事故报告@#@4.1.1事故调查报告书@#@a)人身死亡、重伤事故,填写《人身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见附表1);@#@@#@b)设备事故,填写《设备事故调查报告书》(见附表2)。

@#@@#@c)火灾事故,填写《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书》(见附表3)。

@#@@#@事故调查报告书由事故调查的组织单位以文件形式在事故发生后的30天内报出。

@#@特殊情况下,经集团公司同意可延至45天。

@#@@#@4.1.2由政府部门组织调查的事故上报时限从其规定,但事故单位在接到地方政府批复事故结案后7日内逐级上报集团公司。

@#@@#@4.2安全周报、月报@#@4.2.1各";i:

8;s:

13289:

"电动汽车用高压电缆的设计和开发@#@2018-02-02 @#@xmsun2007 @#@来源 @#@ @#@阅 @#@13 @#@@#@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

@#@@#@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推荐给朋友@#@概 @#@ @#@述@#@电动汽车主要包括三类,即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是完全由一个电动马达驱动的,而混合动力汽车结合内燃机与电动机,在加速和低速条件下内燃机的效率不高时由电动机支持。

@#@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使用高达600V的或更高的驱动电压,涉及到布线,他们都有着相同的基本要求,既是在EMI(电磁干扰)保护系统下的安全传输高的电流和电压。

@#@作为高压电缆是用于连接高电压电池、逆变器、空调压缩机、三相发电机和电动机,实现动力电能的传输。

@#@@#@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似乎很简单。

@#@但深入分析,系统的制造商正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需要克服。

@#@对电动汽车高压电缆,其柔韧性,屏蔽,安全,尺寸等项目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因为这些会影响大电流和高电压的组件的布线。

@#@而面对每一个可能的动力系统不同的技术要点,对所需的组件也提出了不同的特殊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电动汽车的高压系统并不是典型的高压系统,相关术语如“高电压”和“高电流”必须仅限定在汽车领域范围内,和常规汽车的低压系统相对而言。

@#@在其他领域参照系统则采用完全不同的标准,如电力领域高电压定义起步就是几千伏水平。

@#@@#@对电动汽车高压电缆的要求@#@创新的电动汽车设计对高压电缆和系统组件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些要求不能完全采用现有的解决方案。

@#@具体要求分析如下。

@#@@#@1.电压@#@和常规汽车电缆的基本差异是结构需要按额定电压600V设计,而如果在商用车和公共汽车上使用,额定电压可高达1000V。

@#@相比之下,甚至更高。

@#@目前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使用的电缆被设计为额定电压60V。

@#@@#@系统在产生的功率(P=U×@#@I)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使用较低的电流,高电压可以减少在传输系统的功率损耗(PLOSS=I2×@#@R)。

@#@@#@2.电流@#@由于电缆连接电池,逆变器和电动机,高压电缆需要传输高电流。

@#@根据系统组件的功率要求,电流可达到250A到450A。

@#@这么高的电流在常规驱动的车辆上是很难找到的。

@#@@#@3.温度@#@高电流传输的结果导致高功耗和组件的加热。

@#@因此高压电缆设计为承受较高的温度。

@#@目前可以看出对温度要求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

@#@@#@相比之下,目前的车辆通常使用电缆的额定温度到105℃就足够了,只要是电缆不是用在发动机舱或其它耐较高的温度的区域。

@#@电动汽车高压电缆通常要高于这个温度,如125℃或150℃。

@#@@#@电动汽车内如果通过的路由不利,主机厂甚至会提出更高的耐高温要求。

@#@如排气管附近,电机前面,电池背面等。

@#@@#@4.工作寿命@#@汽车行业通常在指定的温度等级电缆设计使用寿命为3000h。

@#@在公认的电缆标准(如ISO6722、ISO14572),此值通常用于长期老化试验。

@#@在高压应用领域的客户的特殊要求可能超过3000h,在规定的温度累计运行时间甚至达到至12000h。

@#@@#@5.屏蔽效果@#@高压电缆的本身并不需要屏蔽,因为不像同轴电缆那样传输数据,但是需要防止或减少系统中的开关电源产生的高频辐射通过电缆诱导到周边部件。

@#@@#@和燃料驱动的车辆不同,控制电动汽车的电机的三相交流电成为必须。

@#@携带能量的正弦电压相当于不同频率的方波脉冲信号。

@#@由于高频率的脉冲具有陡峭的沿,所以会产生能量很强的谐波发射到周边区域。

@#@@#@通过使用适当的屏蔽方法完全可以解决EMI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为满足屏蔽效果的不同要求需要采用不同屏蔽类型的组合。

@#@@#@6.柔韧性@#@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在许多情况下面临的挑战是,现有的系列平台原来只设计装载汽油发动机和它的组件的空间纳入了更多的电气组件。

@#@即使不考虑布线,空间的限制可以预计。

@#@此外,电缆和连接器通过路由也需要空间。

@#@通常的后果是导致紧张的弯曲半径。

@#@@#@由于常规电缆固有的设计,高弯曲力难以克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压电缆高柔韧性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比较柔韧的设计,通过车辆的路由才可以容易实现。

@#@@#@7.耐弯曲@#@如果电动机位于靠近车辆的运动部位,然后导致连接的高压电缆连续振动,它要求被设计成能承受高的循环弯曲,以确保良好的弯曲耐力。

@#@@#@8.标识@#@因为高电压带来应用风险增加,各种标准均定义高压电缆必须在视觉上与普通汽车电缆区分,指定表面必须是鲜艳的橙色。

@#@@#@同时也可以印刷警示内容和特殊标记,如“小心!

@#@高压600V”、高电压的闪电标识等。

@#@@#@电动汽车电缆的标准化现状@#@针对上述的电动汽车应用的高压电缆的挑战和要求,有必要建立新的电缆标准,以满足供应商、线束厂以及主机厂的需要。

@#@@#@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辆技术委员会电气电子分技术委员会车用电缆工作组(ISO/TC22/SC3/WG4)在开展这项工作。

@#@@#@在ISO6722上可以看到,基于常见的60V电缆标准进行了修订,以符合600V电缆的需求。

@#@因为它的大多要求还是很通用的,但往往不考虑高压电缆所需的特殊设计。

@#@ISO14572也作了类似的修订。

@#@@#@目前电压高于600V高压电缆的标准化是各工作组的一个课题。

@#@标准号是ISO17195。

@#@@#@SAE将调整目前的高压(额定600V)规范SAEJ1654对高压电缆的要求,并涵盖从600到1000V的额定电压,新创建尚未发布的标准SAEJ2840将定义为屏蔽类型的电缆。

@#@@#@LV是德国的五大汽车公司的共同采购规范,目前推出了额定电压600V的电动汽车高压电缆标准LV216。

@#@其涵盖单芯和多芯的屏蔽电缆。

@#@@#@我国的高压屏蔽电缆的国家汽车行业标准正在制定中,其额定电压将达到1000V。

@#@@#@电动汽车高压电缆结构设计@#@标准的产品和非常具体的要求是很难界定的。

@#@本文的宗旨是解决基本的设计思路,通过应用先进的高压电缆结构原理克服上文所述的挑战。

@#@@#@1.导体设计@#@高压电缆的柔韧性,大多是由导体的设计所决定。

@#@这就是为什么高压电缆使用具有大量非常小的直径的单丝的特殊导体。

@#@一定数量的单丝先进行束绞,然后再同心的复绞,形成高压电缆需要的软导体。

@#@@#@多的根数另外一个好处是更好的耐弯曲。

@#@绞线节距缩短,还可以提高高压电缆的弯曲寿命。

@#@@#@2.绝缘材料@#@绝缘材料的选择主要是考虑耐热要求和机械强度。

@#@相比标准的电池电缆,可以合理选择比较软的材料,使特殊设计的绞合导体保持柔韧性。

@#@@#@3.成缆@#@电缆当多芯时通常需要将线芯绞合起来。

@#@为了弥补绞合高压电缆线芯造成的变形,需要采用所谓退扭的专用设备。

@#@这个过程中,专用的绞线机配备的放线盘相对绞合方向反向旋转。

@#@这为防止电缆的变形张力很有必要。

@#@@#@根据电缆的结构,通常使用填充,以保证屏蔽电缆较高的同心度,最终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高压电缆。

@#@在绞合缆芯使用包带可以保持电缆的柔韧性。

@#@@#@4.屏蔽@#@由于EMC(电磁兼容性)的要求,使用多根铜丝组成编织屏蔽。

@#@镀锡铜丝可以使其抵抗环境影响如氧化等变得更加强大。

@#@用细的铜丝可以保持设计的柔韧性。

@#@@#@屏蔽需要有一个90%以上的覆盖率克服前面介绍的EMI问题。

@#@@#@屏蔽效果的不同需要,编织屏蔽可以结合其他各种屏蔽,如铝塑符合薄膜。

@#@屏蔽外可以绕包一层无纺布,以确保在装配过程中轻松的剥下护套。

@#@@#@5.护套@#@和线芯的绝缘一样,护套材料根据热和机械性的要求选择。

@#@由于直接接触,像耐液体和耐磨等的环境属性对护套也尤其重要。

@#@这些特性主要取决于所选护套材料类型,而在一定程度也受护套结构设计影响。

@#@@#@如果特殊要求,如克服安装车辆环境的磨损,要求增加耐磨性,这在选择材料时就需要考虑。

@#@通常使用测试设备模拟现实情况用于验证这些特性。

@#@@#@选择比较软的材料,受益的是柔韧性,而这可能会导致高压电缆较低的耐磨。

@#@@#@根据相关规范中规定,挤出外套应是一个鲜艳的的橙色,根据规定也可以添加特殊的警示高压的标记。

@#@@#@电动汽车高压电缆的特性和优化@#@完美复杂的设计和使用高品质的材料,结果将导致昂贵的电缆成本。

@#@经验表明,针对具体的高压电缆,往往可以通过截面,温度要求,柔韧性以及屏蔽效果的优化而量体裁衣。

@#@重量和成本节省可以彰显,过度尺寸和过度的组件可以避免。

@#@@#@1.截面积和温度等级的优化@#@电缆的选择大多是根据环境温度和传送电流的指标。

@#@在这方面,最重要的特性是“电缆截面”和“电缆所用材料的耐热等级”。

@#@@#@导体的电压降转化为热能加热的高压电缆的导体。

@#@这种热可部分转移到环境,使导线运行温度降低。

@#@较低的温度梯度可以转移较少的热量。

@#@连续负载电流的电缆可以导致承受最高的额定温度。

@#@该温度可以造成所用材料的老化。

@#@@#@电缆设计者面临的挑战,设计最合适应用的电缆:

@#@过度的导体规格可能会导致成本和重量增加,较大的外径。

@#@最坏的情况,仅考虑可能的最高的负载电流和环境温度,将导致采用大截面电缆,耐高温材料,如有机氟或硅材料。

@#@@#@确定电流和负载环境温度的关系从技术和经济角度看是很有意义的。

@#@应考虑真正的驱动器周期性的动态电流峰值,允许合理的定义最坏情况下负载电流和峰值电流。

@#@@#@一个好的设计的先决条件是对基本条件的了解,如必须首先确定环境温度和电缆负载。

@#@一般大截面高压电缆在温度变化方面具有较大惯性,所以车辆加速或减速的电流峰值不会导致一个大的导体温度的影响。

@#@允许有时短期温度峰值即使超过在以上定义的电缆温度等级,高压电缆处理这些峰值的能力通常是由热过载性能定义。

@#@从而电缆不需要设计为较高的工作温度等级,没有必要采用超过指定工作温度的电缆。

@#@可以综合考虑常驻负载电流以及单脉冲或系列脉冲连同各种参数,如环境温度。

@#@@#@理论基础和现实中获得的经验相结合,可以初步确定、选择和得到优化的满足应用的高压电缆。

@#@ @#@ 图1耐热150度XLPO电缆交流状态下的载流量和温升@#@2.柔韧性的优化@#@对车辆的电缆布线的可用空间值得仔细考虑。

@#@仅在车辆某个具体区域紧张的弯曲半径需要会导致整体电缆的柔韧性要求提高。

@#@如果可能在整体设计进行小的变更,避免紧弯曲的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电缆没有必要必须具有最高的柔韧性。

@#@确切的定义弯曲力,并结合结构和相应的测试设备,使电缆的设计者创建最合适应用的设计。

@#@特别是对较大截面的电缆,用比较柔韧或常规的结构设计替代高柔韧的设计会显着降低成本。

@#@@#@3.屏蔽效果的优化@#@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定义的屏蔽效果对电缆的开发是非常必要的。

@#@没有关于频率信息的屏蔽效果不是很有用,这可能导致解决方案采用过度的尺寸和使用昂贵的组合屏蔽,从技术角度来看这已经不必要。

@#@@#@通常情况下,电动汽车电缆开发设计阶段可以用理论计算给出一个预期的效果值供考虑。

@#@然后用实物通过试验手段进行高压电缆的屏蔽效果验证。

@#@@#@结 @#@束 @#@语@#@电动汽车的高压线束和传统的布线系统比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具体规范要求通常没有明确界定,这会造成技术上复杂化,从而导致昂贵的解决方案。

@#@@#@开发阶段涉及的所有各方必须采用系统为导向的方法对高压电缆技术和成本合理优化。

@#@这些当事方可能包括电缆,连接器和组件供应商商,线束厂以及主机厂。

@#@整个系统的知识积累和一个面向目标要求的高压电缆的规范是优化设计的基础。

@#@电缆制造的研发部门利用理论计算以及合适的测量设备验证有能力开发更适合应用的电缆。

@#@@#@";i:

9;s:

12184:

"@#@ICS@#@D15@#@Q/HMK@#@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MK009—2012@#@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工艺操作标准@#@TheOperatingStandardoftheHighly-Water-AbsortingMaterialBackfillingwithBags@#@2012-01-18发布@#@2012-01-18实施@#@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Q/HMK009—2012@#@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标准由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提出;@#@@#@本标准由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孙春东、胡海江、冯光明、马民乐、李凤凯、王春耕、赵玉泉、卢志敏、@#@李永元、沈雅娟。

@#@@#@6@#@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工艺操作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工艺”适用范围、材料要求、操作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663煤矿科技术语@#@GB/T10654-2001高分子多孔弹性材料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测定@#@GB/T5748-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12573-90水泥的取样方法@#@GB/T15789-2005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无负荷时垂直渗透特性的测定@#@2010煤矿安全规程@#@建筑物下、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的开采规程(2000年)@#@3 术语和解释@#@超高水材料Highly-Water-Absortingmaterial@#@水体积份额在95%~97%(水灰比约6.5:

@#@1~11:

@#@1)之间调整的水硬性材料称为超高水材料。

@#@该材料含等量A和B两种组分,并分别复合超缓凝剂AA与复合速凝剂BB形成单一浆体,可数小时乃至数十小时不凝结,当两种浆体混合后,可快速凝结。

@#@凝结时间可据需要在20~90分钟内调节。

@#@@#@煤矿充填开采法backfillingofcoalmine@#@将充填材料充填采煤工作面,及时地充满采空区全部空间,形成有效的支撑体系,适时有效地支撑采空区上覆变形顶板岩层,从根本上控制顶底板采动破坏与变形,达到既保护地面村庄等建筑物、水体,又提高底板承压水上采煤安全性,同时达到高采出率方式回收的目的的一种煤矿开采方法。

@#@@#@袋式充填backfillingwithbag@#@采用柔性模板(袋状)限定超高水材料浆体的一种充填工艺。

@#@@#@充填支架hydraulicsupportforbackfilling@#@为了安全、高效地完成充填过程而专门设计使用的综采液压支架。

@#@@#@充填主管路mainpipeline@#@充填时输送A、B单浆的充填管路。

@#@@#@混合管路mixedpipeline@#@充填时输送A、B混合后浆体的充填管路。

@#@@#@工作面分料管pipelineforalloting@#@将充填混合浆体输送至各充填袋的分支管路。

@#@@#@4 “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工艺”充填材料及辅助用料的要求@#@4.1 充填材料@#@4.1.1 超高水材料的取样@#@按照GB12573-90进行取样。

@#@@#@4.1.2 胶凝时间@#@胶凝时间最快不大于20min,最长不得大于60min。

@#@且具体凝结时间可根据需要在20~60min之间进行调节。

@#@@#@4.1.3 单轴抗压强度@#@4.1.3.1试块制作及养护@#@采用70.7mm×@#@70.7mm×@#@70.7mm的模具进行试块的制作。

@#@@#@试块的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50%。

@#@@#@4.1.3.2单轴抗压强度要求@#@各规格产品抗压强度不得低于表1规定。

@#@@#@表1@#@序号@#@95%@#@96%@#@97%@#@8h@#@0.40@#@0.30@#@0.20@#@24h@#@0.70@#@0.50@#@0.40@#@3d@#@0.90@#@0.60@#@0.45@#@7d@#@1.00@#@0.65@#@0.50@#@15d@#@1.10@#@0.70@#@0.55@#@4.2 充填用辅助材料@#@4.2.1 充填袋要求:

@#@@#@——充填袋的渗透率小于0.1mm/s,测试方法按照GB/T15789-2005要求执行。

@#@@#@——充填袋的抗拉强度在100kPa以内,测试方法按照GB/T10654-2001要求执行。

@#@@#@——充填袋要求阻燃、防静电。

@#@@#@4.2.2 其他辅助材料要求:

@#@@#@其它辅助材料应达到矿用产品安全标准,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的规定。

@#@@#@5 “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工艺”适用范围@#@5.1 “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工艺”适用于煤矿长壁开采工艺,可以进行解放“水体下、铁路下、建筑物下和承压水上”的呆滞资源的特殊开采;@#@也可以应用于普通条件开采,以减小完全垮落法管理顶板带来的各种灾害,实现安全开采。

@#@@#@5.2 推荐使用“袋式充填”专门综采液压支架,以提高工作效率。

@#@@#@6 “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工艺”施工准备@#@6.1 充填泵站及管路@#@6.1.1超高水材料在运输贮存时不得受潮和混入杂物。

@#@应与其它品种材料分别贮存,不得混杂。

@#@从包装日起,产品在地面正常情况下干燥贮存期2个月,在井下视潮湿情况为1~7天。

@#@@#@6.1.2 地面及设备应保持干燥、整洁,不允许出现积尘、积水。

@#@@#@6.1.3 配比搅拌系统的检修@#@检修按照周期可分为三种形式,即:

@#@日检、周检和月检。

@#@@#@a)日检@#@日检的顺序和内容为:

@#@计算机自动控制的灵活性检修、气动阀门开启有效性的检修、渣浆泵的基本工况检修、料位指示系统的检修、搅拌池底的杂物清理。

@#@@#@b)周检@#@周检的顺序和内容为:

@#@计算机自动控制的灵活性检修、数字显示仪的校正、气动阀门开启有效性的检修、渣浆泵的基本工况检修、流量控制系统的检修、、料位指示系统的检修、搅拌池底的杂物清理。

@#@@#@c)月检@#@月检需要进行停工检修,对一个月以来日检、周检的主要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并打水进行检测检修或更换效果。

@#@检修的顺序和内容与周检相同。

@#@@#@6.1.4 配比搅拌系统注意事项@#@a)充填开始之前,随即对材料进行取样,进行简单的试配试验,检验实验室配比状况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b)上料段管路不得有残留充填料,避免吸潮变质堵塞管路,称料筒内保持干燥,不得有残留料;@#@@#@c)每月需对称量传感器进行调校,保其准确计量;@#@@#@d)搅拌桶必须冲洗干净,如有结块或沉积物,必须当班处理;@#@@#@e)搅拌桶出料口至搅拌池段应保持没有沉积物,没有残破编织袋等杂物;@#@@#@f)柱塞泵要加强保养,各接头处确保可靠连接,泵料口外段,管路外表面易磨损处需使用旧皮带包裹,保护管路;@#@@#@g)两管流量需控制,A料、B料的比值大于1小于1.05 @#@;@#@@#@h)整个搅拌系统、柱塞泵及操作室要保持干净整洁,不得有积尘。

@#@@#@6.1.5 充填结束后须冲洗管路,保持管内畅通;@#@充填主管路6个月内需要进行一次检验,防止管路淤积;@#@混合管路1个月检查一次,防止管路淤积或管内污垢掉落造成堵管。

@#@@#@6.2 充填工作面@#@6.2.1 主要用具:

@#@消防水带、充填袋注2、编织袋注1、梯子或脚手架注1、聚乙烯塑料绳注2、铁锹。

@#@@#@注1:

@#@采高大于2.5m时使用。

@#@@#@注2:

@#@防火、防静电、有煤安标志。

@#@@#@6.2.2 作业条件@#@6.2.2.1 采用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专用综采液压支架。

@#@@#@6.2.2.2 充填区域内通畅,没有冒落矸石或倒塌的充填体堵塞通道。

@#@@#@7 充填施工过程@#@7.1 充填流程图@#@图1超高水材料袋式充填流程@#@7.2 充填泵站@#@7.2.1 工艺流程@#@首先按照充填空间的测算和经验确定充填方数;@#@按照日检流程进行检修后,进行试制浆,制浆量为储浆池的90%;@#@打开渣浆泵;@#@观察流量计,调节阀门,使得双管流量匹配;@#@然后进行制浆、输送的正常阶段;@#@结束后采用高压水和(或)高压风进行管路的清洗。

@#@@#@7.2.2 注意事项@#@a)充填泵站由于粉尘过大,需要安装除尘设备,按照GB/T5748-85的规定,粉尘不宜超过50mg/m3。

@#@泵站人员需有劳动保障用品。

@#@@#@b)需要人工上料时,建议满足表2要求。

@#@如果能力超过150m3/h时,建议采用自动上料系统。

@#@@#@表2@#@充填能力@#@60m3/h@#@100m3/h@#@150m3/h@#@工作时间/h@#@2@#@3@#@5@#@2@#@3@#@5@#@2@#@3@#@5@#@需用最少人员/个@#@4@#@4@#@6@#@6@#@6@#@8@#@6@#@8@#@10@#@c)充填泵站与工作需要有专门电话联系,充填过程中需经常沟通充填泵站浓度问题。

@#@@#@d)改变配比后,泵站需要通知工作面,监视料浆情况。

@#@@#@e)充填完毕后,清洗搅拌桶和储浆池。

@#@@#@f)记录充填方数、材料用量。

@#@@#@7.3 充填工作面@#@7.3.1 充填过程@#@a)量测充填区域的尺寸,然后计算充填总数,并通知泵站;@#@@#@b)清理掉倒塌的充填体及冒落的矸石,将充填区域底板清理平整;@#@老空方向出现尖锐冒矸时,需采取措施严禁尖锐冒矸与包体直接接触;@#@@#@c)挂设充填袋时,尽量要先挂前上方,再挂后上方,之后固定中前方,待挂设完成后,将充填袋拉直拽平,使得充填袋紧贴四周固定体(支架或充填体);@#@@#@d)开始充填时,先观察充填浆体的变化,当目测浆体达到要求时方可将充填管伸入充填入口内,并扎紧;@#@@#@e)充填过程中,每个充填袋均需要有专人进行观察,防止充填浆体直接冲击充填袋;@#@@#@f)充填袋充满后,将伸入充填袋内的分料管抽出,并将入浆口用塑料绳扎紧,并同时关闭此通路的阀门,然后将管路用高压水和(或)压风冲洗干净;@#@@#@g)充填快结束时,需要计算后续所需方数,然后通知泵站;@#@并且随着充填的进行与泵站沟通,防止制浆过多;@#@@#@h)充填结束后,收整充填工具、冲洗工作面。

@#@@#@7.3.2 充填过程注意事项@#@a)充填开始后,如果发生机械故障,不能继续充填时,采用高压水和(或)压风将充填管路清洗干净;@#@@#@b)包体破裂漏浆时,关停通向此充填袋的阀门,并且迅速冲洗分料管;@#@如充填高度不到采高的一半,需重新挂袋充填。

@#@@#@c)管路堵塞后,需立即停泵,浆混合段浆体迅速放掉并冲洗;@#@如主管路堵塞时,需放掉单浆放到事故池中,处理堵管。

@#@@#@d)有人在支架后方工作时,严禁操作支架。

@#@@#@e)需要采用高压水和(或)压风进行管路清洗时,高压水管和风管需要固定好,防止伤人。

@#@@#@f)制定《充填堵管应急预案》,并有专门的“事故池”。

@#@@#@g)如果采高大于2.5m,支架后方挂袋时,需架设梯子或脚手架,工人需配备安全带。

@#@@#@8 充填效果@#@8.1建筑物下、铁路下采煤,地面须建立地表观测站,监测地表变形情况。

@#@水体下、承压水上采煤时,井下需有涌水量、顶板或底板破坏的观测手段。

@#@@#@8.2建立充填区队的充填率考核机制;@#@袋式充填充填率不能低于90%。

@#@@#@8.3建筑物下采煤、铁路下采煤@#@根据《建筑物下、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的开采规程(2000年)》的有关规定,建筑物下、铁路下开采时,充填采煤后其地表下沉有如下要求:

@#@@#@——水平变形:

@#@ε≤4mm/m;@#@@#@——曲率变形:

@#@K≤0.4×@#@103/m;@#@@#@——倾斜:

@#@i≤6.0mm/m。

@#@@#@保证地表建筑物在二级破坏以内。

@#@@#@8.4水体下采煤、承压水上采煤@#@充填开采后,需保证顶板或底板的导水裂隙带与水体或承压水高度之间存在至少5m厚的隔水带岩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i:

10;s:

1894:

"电工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工作必须严肃、认真地进行。

@#@交班人员要发扬风格,为接班人员创造有利的工作条件。

@#@@#@交班前,交班人员应进行工作小结。

@#@检查各项记录是否准确完备,并将交接事项填写在运行日志上。

@#@@#@一、交接班时,交班人员应陪同接班人员进行如下检查:

@#@@#@1)设备的运行方式、设备变更和异常情况及处理措施。

@#@(包括运行中特别注意的事项);@#@@#@2)设备的检修试验、扩建和改动后新投运的情况;@#@@#@3)运行发现的缺陷和处理情况以及本班次自行完成的的维修工作;@#@@#@4)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运行维护工作;@#@@#@5)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6)工具、仪表、备品、备件、材料、钥匙等的使用情况;@#@@#@7)当班内已完成的工作和未完成的工作及其有关措施;@#@@#@8)上级指示、各种记录和技术资料的收管情况;@#@@#@9)设备整洁、环境卫生、照明、通风设备、框架、房屋等需要注意的有关情况。

@#@@#@二、接班人应会同交班人员认真核对上班填写的各种记录。

@#@@#@三、接班人员应认真听取交班人员的介绍,并会同交班人员到现场检查以下工作:

@#@@#@1)对各高低压设备的运行方式是否与记录相符。

@#@@#@2)在缺陷的设备,要检查其缺陷是否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3)检查供电系统的装置是否正常,位置是否正确;@#@@#@4)检查设备的检修工作情况,检查设备上的临时安全措施是否完成;@#@@#@5)检查图纸、技术资料以及工具、仪表、备品、备件、钥匙是否齐全。

@#@@#@6)照明、通风等设备是否完好;@#@@#@7)检查设备、环境卫生及其他有关事项。

@#@@#@@#@";i:

11;s:

11394:

"@#@单相交流调压器仿真@#@摘要:

@#@基于单相交流调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建立了一种基于Matlab的仿真模型,具有原理清晰,仿真时短,占用资源少的优点。

@#@@#@关键词:

@#@单相交流调压器、晶闸管、MATLAB、仿真@#@一.工作原理@#@1.交流调压电路@#@概念:

@#@在每半个周波内通过对晶闸管开通相位的控@#@制来调节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原理:

@#@@#@两个晶闸管反并联后串联在交流电路中,通过对晶@#@闸管的控制就可控制交流电力。

@#@@#@应用:

@#@交流调压电路@#@

(1)灯光控制(如调光台灯和舞台灯光控制);@#@@#@

(2)异步电动机软起动;@#@@#@(3)异步电动机调速;@#@@#@(4)供用电系统对无功功率的连续调节;@#@@#@(5)在高压小电流或低压大电流直流电源中,@#@(6)用于调节变压器一次侧电压。

@#@@#@2.主要元件晶闸管介绍@#@⑴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晶闸管T在工作过程中,它的阳极A和阴极K与电源和负载连接,组成晶闸管的主电路,晶闸管的门极G和阴极K与控制晶闸管的装置连接,组成晶闸管的控制电路。

@#@@#@静态特性:

@#@@#@①当AK之间加上反向电压时,不论门极是否有触发电流,晶闸管都不会导通;@#@@#@②当AK之间加上正向电压时,仅在门极有触发电流的情况下晶闸管才能开通;@#@@#@③晶闸管一旦导通,门极就失去控制作用;@#@@#@④要使晶闸管关断,只有使晶闸管的电流降到接近于零的某一数值以下。

@#@@#@动态特性@#@  @#@晶闸管的开通和关断过程波形@#@①开通特性@#@延迟时间td:

@#@从门极电流阶跃时刻开始,到阳极电流上升到稳态值的10%所需的时间;@#@@#@上升时间tr:

@#@阳极电流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稳态值的90%所需的时间;@#@@#@开通时间tgt为以上两者之和:

@#@@#@tgt=td+tr@#@普通晶闸管延迟时间为0.5~1.5ms,上升时间为0.5~3ms。

@#@@#@②关断特性@#@通常采用外加反电压的方法将已导通的晶闸管关断。

@#@@#@突加反向阳极电压后,由于外电路电感的存在,晶闸管阳极电流的下降会有一个过程,当阳极电流过零,也会出现反向恢复电流,反向电流达最大值IRM后,再反方向快速衰减到接近于零,此时晶闸管恢复对反向电压的阻断能力。

@#@电流过零到反向电流接近于零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反向阻断恢复时间trr。

@#@由于载流子复合需要一定的时间,反向电流接近于零到晶闸管恢复正向电压阻断能力所需时间称为正向阻断恢复时间tgr。

@#@@#@关断时间tq:

@#@trr与tgr之和,即tq=trr+tgr。

@#@@#@⑵晶闸管的主要参数@#@①电压参数@#@1) @#@断态重复峰值电压UDRM:

@#@在门极断路而结温为额定值时,允许重复加在器件上的正向峰值电压。

@#@@#@2) @#@反向重复峰值电压URRM:

@#@在门极断路而结温为额定值时,允许重复加在器件上的反向峰值电压。

@#@@#@3) @#@额定电压UR:

@#@通常取晶闸管的UDRM和URRM中较小的标值作为该器件的额定电压。

@#@选用时,额定电压要留有一定裕量,一般取额定电压为正常工作时晶闸管所承受峰值电压2~3倍。

@#@@#@4)通态平均电压UT(AV):

@#@指在晶闸管通过单相工频正弦半波电流,额定结温、额定平均电流下,晶闸管阳极与阴极间电压的平均值。

@#@@#@②电流参数@#@1) @#@通态平均电流IT(AV)@#@在环境温度为+40°@#@C和规定的冷却状态下,稳定结温不超过额定结温时所允许连续流过的单相工频正弦半波电流的最大平均值。

@#@@#@使用时应按实际电流与通态平均电流有效值相等的原则来选取晶闸管。

@#@实际使用时应留一定的裕量,一般取IT(AV)=(1.5~2)IT/1.57。

@#@@#@2) @#@维持电流IH@#@指使晶闸管维持导通所必需的最小电流;@#@一般为几十到几百毫安,与结温有关,结温越高,则IH越小。

@#@@#@3) @#@擎住电流IL@#@晶闸管刚从断态转入通态并移除触发信号后,能维持导通所需的最小电流。

@#@对同一晶闸管来说,通常IL约为IH的2~4倍。

@#@@#@4)浪涌电流ITSM@#@指由于电路异常情况引起的并使结温超过额定结温的不重复性最大正向过载电流。

@#@@#@③其它参数@#@1)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du/dt:

@#@@#@指在额定结温和门极开路的情况下,不导致晶闸管从断态到通态转换的外加电压最大上升率。

@#@@#@ @#@2)通态电流临界上升率di/dt:

@#@@#@指在规定条件下,晶闸管能承受而无有害影响的最大通态电流上升率。

@#@如果电流上升太快,则晶闸管刚一开通,便会有很大的电流集中在门极附近的小区域内,从而造成局部过热而使晶闸管损坏。

@#@@#@3.阻感负载单相交流调压电路@#@@#@阻感负载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及其波形@#@当控制角为α时,Ug1触发VT1导通,流过VT1管的电流有两个分量,即强制分量与自由分量,@#@其强制分量为@#@式中@#@其自由分量为@#@

(1)@#@式中τ—自由分量衰减时间常数,@#@流过晶闸管的电流即负载电流为@#@当α>@#@φ时,电压、电流波形如上图所示。

@#@随着电源电流下降过零进入负半周,电路中的电感储藏的能量释放完毕,电流到零,VT1管才关断。

@#@@#@在ωt=0时触发管子,ωt=θ时管子关断,将ωt=θ代入式

(1)可得@#@当取不同的φ角时,θ=f(α)的曲线如图所示,@#@

(1)当α>@#@φ时@#@稳定分量iB与自由分量is如图3-2(b)所示,叠加后电流波形i2的导通角θ<@#@180,正负半波电流断续,α愈大θ愈小,波形断续愈严重。

@#@@#@

(2)当α=φ时@#@电流自由分量is=0,i2=iB;@#@θ=180。

@#@正负半周电流处于临界连续状态,相当于晶闸管失去控制,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此时电流波形滞后电压φ角。

@#@@#@(3)当α<@#@φ时@#@如果触发脉冲为窄脉冲,则当Ug2出现时,VT1的电流还未到零,VT2管受反压不能触发导通;@#@待VT1中电流变到零关断,VT2承受正压时,脉冲已消失,无法导通。

@#@这样使负载只有正半波,电流出现很大的直流分量,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带电感性负载时,晶闸管应当采用宽脉冲列,这样在α<@#@φ时,虽然在刚开始触发晶闸管的几个周期内,两管的电流波形是不对称的,但当负载电流中的自由分量衰减后,负载电流即能得到完全对称连续的波形,电流滞后电源电压φ角,但实际是晶闸管是不可控的。

@#@所以晶闸管的移相范围。

@#@@#@故不能用窄脉冲触发,否则当α<@#@φ时会发生有一个晶闸管无法导通的现象,电流出现很大的直流分量,α的移相范围为φ~180@#@二.仿真模型@#@采用晶闸管Thyristor单相交流调压电路RL阻抗负载的仿真模型如下图。

@#@@#@

(1)交流主回路。

@#@@#@220V(50Hz)交流电源经反并联链接的晶闸管Thyristor与Thyristor1像阻抗负载RL供电,晶闸管既是双向开关又是移相控制电压的调节元件。

@#@阻抗负载R=1Ω、L=10mH。

@#@电压测量Us检测交流电源电压u~,电压测量Uo检测输出电压Uo,分流器A检测为负载电流。

@#@@#@

(2)仿真模型中模块的参数设置。

@#@@#@①连续重复模块RepeatingSequence。

@#@@#@“Timevalues”重复时间值,设置为[00.01]。

@#@@#@“Outputvalues”输出值,设置为[-200]。

@#@@#@②求代数和模块Sum。

@#@@#@“Iconshape”图标形状,选择round。

@#@@#@“Listofsigns”信号极性列表,设置为++。

@#@@#@其他项目采用默认设置。

@#@@#@③带有滞环的继电特性模块Relay。

@#@@#@采用默认设置。

@#@@#@④常量输入模块Constant。

@#@@#@“Constantvalues”常量值,可设置为1~10的任意数,包括小数。

@#@@#@其他箱采用默认值。

@#@@#@(4)晶闸管移相控制电路。

@#@@#@①移相控制电路的思考。

@#@因为电路的阻抗负载,其负载电流滞后于电压。

@#@当控制角较小时,在一晶闸管电流尚未下降到0前,另一将闸管可能已被触发但未能导通,一旦负载电压为连续的正弦波,出现失控现象。

@#@为避免失控现象,当一晶闸管被触发导通时,使其触发脉冲维持到该半周结束,即触发脉冲后沿固定在的宽脉冲触发方式。

@#@@#@②移相控制电路的构成。

@#@连续重复模块RepeatingSequence产生一个任意波形的周期信号,以上设置数据则为锯齿波发生器,器周期或频率的设置于工业交流电周期或频率相一致。

@#@@#@为了得到相角可移动的触发脉冲,与锯齿波发生器相配合设置了控制信号的常量偏移模块。

@#@特采用带有滞环的继电特性模块Relay来实现的宽脉冲触发方式,以保证晶闸管的正常触发。

@#@@#@③采用示波器检测多个电量波形。

@#@@#@④采用有效值测量模块RMS与实时数值显示Display模块检测交流调压后的输出电压有效值。

@#@@#@(5)模型仿真及仿真结果。

@#@在【Simulation】下的【ConfigurationParameters】即仿真参数设置里,仅设置仿真开始时间为0,停止时间设置为0.04s采用ode23tb算法,其他参数采用系统默认设置。

@#@@#@@#@对模型仿真,其波形为上图,自上而下依次为电量u~、、、、。

@#@u~为交流电源电压U~220V(50Hz)的波形(分压器Us);@#@为锯齿波发生器与控制信号的常量模块叠加后作为模块Relay的激励信号,它仍是一个根据常量大小可上下移动的锯齿波;@#@为经模块Relay发出的晶闸管门极触发脉冲,根据模块Relay的饱和特性,输出一方波;@#@@#@为输出电压(分压器Uo发出),在负载电流未下降到0之前,晶闸管维持导通,忽略晶闸管压降,其阳极端(a)与阴极端(k)等电位,所以随交流电源电压u~的反向而反向,直到负载电流下降到0为止时=0;@#@@#@为负载电流(分流器A发出),因为负载的阻抗性质,其电流滞后与电压。

@#@@#@经有效值测量RMS与实时数值显示Display测出:

@#@采用ode23tb算法,当常量=1时,Uo=8.646V;@#@当常量=6时,Uo=107.5V;@#@当常量=10时,Uo=189.4V。

@#@@#@三、结论@#@从波形可以看出仿真结果与原理分析波形相同,说明模型所构建的系统,具有单相交流调压的作用,通过改变常量偏移模块的值,可以起到移相控制,改变控制角α,起到调压作用。

@#@@#@@#@参考资料:

@#@电力电子技术的MATLAB实践/黄忠霖,黄京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

@#@@#@电力电子技术的MATLAB仿真/周渊深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电力电子技术/王云亮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i:

12;s:

6788:

"由焊把线造成触电事故频发,原因在于二次线电压较低(空载电压一般在50—90V),人们对触电的成因认识不足,往往错误地认为电焊机二次线是“安全”的,导致二次线致人死亡的事故案例屡见不鲜:

@#@某造船厂有一位年轻的女电焊工,正在船舱进行电焊,因船舱内温度高而且通风不好,身上大量出汗,帆布工作服和皮手套已湿透。

@#@在更换焊条时触及焊钳口,因痉挛后仰跌倒,焊钳落在颈部未能摆脱,造成电击,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这起事故告诉我们,电焊机二次线电压虽低却足以致命。

@#@@#@电焊机空载电压一般在50V~90V左右,而安全电压最高等级为42V,空载电压高于安全电压,这是二次线最主要的不安全因素;@#@另外,一般电焊机电弧引燃后,要维持电弧所需的工作电压16V~35V,虽然在安全电压范围内,但在不良的焊接环境下如在金属结构上、金属容器、管道内或水下、潮湿地点进行焊接,若焊工身体状况较差,人体电阻很低,也可能造成触电,安全电压并不是绝对安全的。

@#@@#@事实上,如果从更广的范围来探讨电焊机二次线触电问题,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电焊过程中人体与二次线接触,电流作用于人体,在接触部位会产生电流灼伤、电烙印或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而导致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机械性伤害;@#@电焊过程中产生电弧,在作业者防护不当时,可使其发生电光眼疾患或使金属微粒渗入皮肤导致皮肤金属化;@#@另外,还有更为严重的电击。

@#@@#@分析这些触电事故的原因,主要因为存在下列不安全因素:

@#@@#@电焊机和焊接回路客观上存在着触电危险:

@#@@#@1.电焊机二次绕组绝缘损坏,二次接线柱绝缘不良,致使电焊机外壳带电,而电焊机未接地接零或接地接零、漏电保护器出现问题,电源无法断开,电焊机外壳长时间带电。

@#@@#@2.二次输出端接线柱无防护罩、二次电缆线裸露、电焊钳绝缘不合格而出现漏电现象。

@#@@#@3.由于利用厂房的金属结构、管道、轨道、天车吊钩或其他金属物搭接作为焊接回路等。

@#@焊接环境不良1.在金属容器、管道内、金属结构上或潮湿的地点、水下进行焊接作业2.夏季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焊工长时间进行焊接作业,通风不良,人体大量出汗和疲劳,身体有病或情绪不佳,导致人体电阻大大降低。

@#@@#@焊工防护措施不到位;@#@@#@1.焊工未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尤其是绝缘手套、绝缘鞋和防护面罩。

@#@@#@2.绝缘用品因潮湿、破损等原因失效。

@#@@#@3.在危险环境下,脚下无绝缘垫。

@#@@#@由于上述物质和环境危险因素的存在,在焊工产生失误或在正常操作的情况下其他人员触及不正常带电体会出现下列现象:

@#@人的手或身体接触漏电的电焊机外壳、二次线和焊钳等的漏电部分、焊条和焊钳的正常带电部分,而另一只手、脚或身体的某部位又和工件、金属导电体或潮湿的地点接触,就会形成电流回路,造成触电。

@#@@#@预防对策:

@#@@#@为了防止二次线触电事故,避免抢救不及时造成严重伤害,必须在管理、技术和急救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

@#@@#@1.必须严格电焊工资质的管……@#@2.电焊工劳保用品必须穿戴齐全。

@#@@#@3.电焊机必须选用合格的产品。

@#@@#@电焊机要有防止过载的热保护装置,电焊机各导电部分之间要有良好的绝缘,其绝缘电阻值在初级回路与次级回路之间应不低于5MΩ,带电部分与机壳、机架之间应不低于2.5MΩ;@#@焊机的一次电源线长度一般不宜超过2米~3米。

@#@@#@4.电焊机一次线和二次线的接线柱端口都必须有良好的防护罩,防止人体意外触及带电体。

@#@如果防护罩是金属材料,必须防止防护罩和接线端口的接线柱、金属导线碰触或连接,以免防护罩带电。

@#@@#@5.电焊机二次电缆线必须绝缘良好,不能有裸露现象。

@#@二次电缆线应其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Ω,并应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线芯应用多股细铜线(直径在0.2Nmm~0.4mm),并且轻便、柔软、便于操作;@#@其截面积应根据使用的焊接电流与电缆线的长度的不同来确定,以防在使用中因为过热而烧毁绝缘层;@#@一般长度不超过20米~30米;@#@二次电缆线和电焊机连接可以用设备耦合器相连;@#@二次电缆把线接头处可以用焊接电缆耦合器(俗称快换接头)进行连接,接头不能多于两个,接头处应绝缘良好。

@#@@#@6.焊钳的质量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其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Ω;@#@在使用过程中,禁止将热焊钳浸入水中冷却。

@#@@#@7.电焊机的使用坚持“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原则。

@#@即每台电焊机必须配备一个独立的电源控制箱,控制箱内有容量符合要求的铁壳开关(或自动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当焊机超负荷时,应能自动切断电源;@#@禁止多台焊机共用一个电源开关;@#@电焊机和电源控制箱的金属外壳都必须接地(或接零),接地电阻Rd<4Ω,其外壳上的接线螺钉规格不得小于M8,接地线应是中间无接头的整根导线,截面应为相线截面的1/3~1/2且不应小于2.5mm2;@#@漏电保护器必须选用符合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产品。

@#@这样,可以防止电焊机内部绝缘不良、一次线或二次线接线端口绝缘不良而使电焊机金属外壳带电导致人体触电的情况发生。

@#@@#@8.安装电焊机空载自动断电装置。

@#@一般电焊电弧电压为16V~35V(低于安全电压),也就是引弧后电源输出电压即二次线电压自动下降到工作电压才能稳定地继续施焊,此时,二次线电压安全程度是较高的,但是停焊时二次线电压即变为空载电压50V~90V,比较危险,如果此刻能够切断电焊机电源,就可以从根本上消除二次线乃至一次线的隐患,电焊机空载自动断电装置就具有在设定时间内自动切断电焊机电源的功能。

@#@其作用原理如图3(执行单元:

@#@控制主电路的接通与切断;@#@计时单元:

@#@实现二次输出断路的计时控制;@#@稳定单元:

@#@在焊接中采用电流来控制计时单元的稳定;@#@检测单元:

@#@实现二次回路电压的检测)。

@#@@#@";i:

13;s:

11829:

"@#@ @#@技 @#@术 @#@交 @#@底 @#@记 @#@录@#@表C2-1@#@资料编号@#@工程名称@#@永城市建业联盟新城一期商业中心体验中心@#@交底日期@#@施工单位@#@河南永畅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分项工程名称@#@导管敷设@#@交底提要@#@导管敷设@#@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一)现浇顶板内PVC管施工准备@#@1、作业条件@#@

(1)土建完成顶板、梁支模;@#@@#@

(2)梁钢筋绑扎完毕;@#@@#@(3)现浇板底层钢筋绑扎完毕,上层钢筋绑扎前。

@#@@#@2、材料要求@#@

(1)PVC管的材质必须合格,氧指数≥27%,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进场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以及有效的氧指数检测报告;@#@@#@

(2)外观检查管材内外壁光滑,无凸梭凹陷、气泡等缺陷;@#@@#@(3)用卡尺测量内外径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管壁厚度均匀一致;@#@@#@(4)各种附件如灯头盒、开关插座盒、管接头、盒接头、粘合剂等必须使用配套的阻燃制品,同时应有出厂合格证、“CCC”认证标志和认证证书复印件。

@#@@#@3、主要机具@#@铅笔、钢卷尺、手锤、錾子、钢锯、锯条、半圆锉、弯管弹簧、剪管器、热风机、电炉子、工具袋、电工常用工具等。

@#@@#@

(二)现浇顶板内焊接钢管施工准备@#@1、作业条件@#@

(1)土建完成顶板、梁支模;@#@@#@

(2)梁钢筋绑扎完毕;@#@@#@(3)现浇板底层钢筋绑扎完毕,上层钢筋绑扎前。

@#@@#@2、材料要求@#@

(1)钢管的材质必须合格,有出厂合格证,设计有特殊要求时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外观检查钢管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毛刺砂眼、棱刺和凹扁等缺陷;@#@@#@(3)锁紧螺母外形完好、丝扣清晰,无翘曲、变形等缺陷;@#@@#@(4)铁制灯头盒、开关盒等的金属板厚度必须符合国标或华北标准图集的要求。

@#@@#@3、主要机具@#@铅笔、钢卷尺、手锤、錾子、钢锯、锯条、半圆锉、圆锉、扁锉、手动弯管器、液压弯管器、压力案子、套丝扳、套丝机、工具袋、电工常用工具等。

@#@@#@(三)扣压式薄壁钢导管施工准备@#@1、作业条件@#@

(1)土建完成顶板、梁支模;@#@@#@

(2)梁钢筋绑扎完毕;@#@@#@(3)现浇板底层钢筋绑扎完毕,上层钢筋绑扎前。

@#@@#@2、材料要求@#@

(1)外观检查钢管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毛刺砂眼、棱刺和凹扁等缺陷;@#@@#@

(2)螺纹管接头、直管接头、弯管接头外形完好、丝扣清晰。

@#@无翘曲变形等缺陷;@#@@#@(3)铁制灯头盒、开关盒等的金属板厚度必须符合厂家提供的技术指标要求。

@#@@#@3、施工器具@#@铅笔、钢卷尺、手锤、錾子、钢锯、锯条、半圆锉、圆锉、扁锉、专用弯管器、扣压器、压力案子、工具袋、电工常用工具等。

@#@@#@二、质量要求@#@质量要求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的规定。

@#@@#@项@#@序@#@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主控项目@#@1@#@金属导管、金属线槽的接地或接零@#@第14.1.1条@#@2@#@金属导管的连接@#@第14.1.2条@#@3@#@防爆导管的连接@#@第14.1.3条@#@4@#@绝缘导管在砌体剔槽的埋设@#@第14.1.4条@#@一般项目@#@1@#@电缆导管的弯曲半径@#@第14.2.3条@#@2@#@金属导管的防腐@#@第14.2.4条@#@3@#@柜、台、箱、盘内导管管口高度@#@第14.2.5条@#@4@#@暗配导管的埋设深度,明配导管的固定@#@第14.2.6条@#@5@#@线槽固定及外观检查@#@第14.2.7条@#@6@#@防爆导管的连接、接地、固定和防腐@#@第14.2.8条@#@7@#@绝缘导管的连接和保护@#@第14.2.9条@#@8@#@柔性导管的长度、连接和接地@#@第14.2.10条@#@9@#@导管和线槽在建筑物变形缝处的处理@#@第14.2.11条@#@三、工艺流程@#@

(一)现浇顶板内PVC管施工工艺流程@#@划定灯头盒位置→固定灯头盒→敷设管路→管路连接、切断和弯曲@#@

(二)现浇顶板内焊按钢管施工工艺流程@#@划定灯头盒位置→固定灯头盒→敷设管路→管路连按、切断、套丝和弯曲→跨接地线→变形缝的处理→管路防腐@#@(三)扣压式薄壁钢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划定灯头盒位置→固定灯头盒→敷设管路→管路连接、切断和弯曲→变形缝的处理@#@四、操作工艺@#@

(一)现浇顶板内PVC管施工操作工艺@#@1、划定灯头盒位置@#@为了保证灯头盒位置的准确,首先应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灯具的型号,计算出灯头盒位置,如普通座灯头吸顶安装、普通吊线灯安装,灯头盒应该安装在房间的中心,而日光灯的灯头盒不能放在房问的中心。

@#@根据计算出的位置在模板上画出位置线,以免发生错误。

@#@@#@2、固定灯头盒@#@根据画出的位置线.把灯头盒初步固定在钢筋上,为了施工方便可选用活底盒,盒固定后先打开底板,连接管路,安装盒接头,然后用废纸或其他柔性材料将盒填塞密实,再固定好底板并加强灯头盒的固定。

@#@灯头盒必须封堵严密,以免灰浆渗人造成管路堵塞。

@#@@#@3、敷设管路@#@管路必须敷设在上下层钢筋之间,与钢筋绑扎固定。

@#@根据去向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惰况,第一种是从楼面内向上层引出的管路,第二种是从顶板向下引的管路,如向非承重隔墙板引出的开关管路,第三种是只在现浇顶板内敷设的管路。

@#@@#@

(1)对于从楼地面向上层引出的管路,必须保证在上层墙体位置线内引出,可以参照土建梁或墙体的钢筋位置,注意向上部分管路不要跨越轴线而形成交叉,以兔给后续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向上的管路在引出位置应固定一根不小于ф8的钢筋,用以固定位置和保护管路不受外力损伤折断。

@#@管口必须封堵严密,可以采用管堵封堵。

@#@在土建楼层放线后及时检查,对超出墙体线的管路,要及时进行处理,如果是根部超出,必须进行剔凿然后重新接管,如果是上部超出墙体线只需将其扳正,但要注意不能用力过猛,避免管路折断或变形。

@#@@#@

(2)对于从顶板向下引的管路,为了不给土建模板造成较大的损害,采用暂时不引下,而等到土建拆模后再向下引的办法。

@#@具体做法是:

@#@在需要引下的位置预埋一块200×@#@100×@#@100mm的聚苯板,聚苯板要紧贴模板固定,把管头插入聚苯板中,并连接牢固紧密。

@#@等到土建拆模后安装隔墙板时.挖开聚苯板并将管路引下。

@#@既避免模板的损坏,又可以保证引下位置的准确。

@#@注意管口必须封堵严密,可以采用管堵封堵。

@#@@#@(3)对于只在现浇顶板内敷设的管路首先应该截取长度适当的管路,把管路一端与盒接头连接,井将盒接头与灯头盒固定,然后连接另一端。

@#@连接后把管路与钢筋绑扎固定。

@#@@#@4、管路连接@#@包括管路与管路的连接和管路与灯头盒的连接两种情况:

@#@@#@

(1)管路与管路的连接:

@#@使用与管路配套的套管和专用粘按剂。

@#@连接前注意首先要清除被连接管端的灰尘等,保证粘接部位清洁干燥,用小毛刷涂抹胶粘剂,要均匀、不漏刷、不流坠。

@#@涂好后平稳地插人套管中,插接要到位。

@#@必要时可用力转动套管,保证连接可靠。

@#@套管连接的管路应保持平直。

@#@@#@

(2)管路与灯头盒的连接:

@#@使用配套的盒接头和胶粘剂。

@#@首先根据两个灯头盒位置,截取适当长度的管路,长度不够时可以连接使用。

@#@按照上面套管与管路连接的办法,把盒接头的一端与管路连接,把盒接头的另一端插入盒内,并用配套的锁母固定。

@#@安装另一端的灯头盒时,盒接头安装后,可将管路或灯头盒稍撬起后插入并用配套的锁母固定。

@#@@#@5、管路的切断@#@对于直径在20mm以下的管路可以使用专用的剪管器(割管器)进行剪切,注意不能使切断的管口发生变形,对于直径在20mm以上的管路可以使用钢锯锯断,但必须用钢锉把管口内外的毛刺修整平齐。

@#@不能出现斜口,以避免接管时出现质量问题。

@#@@#@6、管路的弯曲@#@对于直径在25mm以下的管路,使用配套的弯管弹簧,首先将与管规格相配套的弯管弹簧插入需要煨弯的部位,如果管路长度大于弹簧长度可用铁丝拴牢弹簧的一端,并拉到合适的位置,两手抓住弯管弹簧的两端位置,用膝盖顶住被弯曲部位,两端用力逐渐煨出所需要的弯度,注意不能用力过快过猛,以免管路发生变形。

@#@对于直径在32mm以上的管路,使用弯管弹簧会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可以使用热煨法,首先将弯管弹簧插人管内,对规格较大的管路,没有配套的弯管弹簧时,可以把细砂灌入管内并振实,堵好两端管口,用电炉或热风机对需要弯曲部位进行均匀加热,加热到可以弯曲时,将管子的一端固定在平整的木板上,逐步煨出所需要的弯度,然后用湿布抹擦弯曲部位使其冷却定型。

@#@寒冷天气施工时可以把细砂炒热并把管路拿到室内预制。

@#@@#@

(二)现浇顶板内焊接钢管施工操作工艺@#@1、划定灯头盒位置@#@与PVC管的方法相同。

@#@@#@2、固定灯头盒@#@根据画出的位置线,把灯头盒初步固定在钢筋上,为了施工方便可选用活底盒,盒固定后先打开底板,连接管路,安装根母锁母,然后用废纸或其他柔性材料将盒填塞密实,再固定好底板并加强灯头盒的固定。

@#@为了避兔扰动钢筋的位置,采用高为9Omm的灯头盒,钢管直接进盒,不必做灯叉弯。

@#@灯头盒必须封堵严密,以兔灰浆渗入造成管路堵塞。

@#@@#@3、敷设管路@#@管路必须敷设在上下层钢筋之间,与钢筋绑扎固定。

@#@根据去向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从楼面内向上层引出的管路,第二种是从顶板向下引的管路,如向非承重隔墙板引出的开关管路,第三种是只在现浇顶板内敷设的管路。

@#@@#@

(1)对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况基本与PVC管做法相同。

@#@@#@

(2)对第二种情况由于钢管不容易弯曲,只能提前测定好位置,在模板上用开孔器钻孔,将弯管插入模板下。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划定灯头盒位置时,容易出现灯位在房问内不居中的质量问题,可在施工前认真审图,注意房间内是否有吊壁柜的原因。

@#@@#@2、固定灯头盒时电线管路内流入灰浆,造成堵管现象,可在堵盒前首先堵好管日。

@#@@#@3、PVC管煨弯时出现凹扁现象,可选用配套的弯管弹簧,且热煨时保证煨弯部位受热均匀。

@#@@#@4、钢管煨弯时出现凹扁过大,弯曲半径不够的情况,.注意在使用手动弯管器时,受力点要适当移动;@#@使用液压弯管器时,模具要配套,焊接钢管的焊缝不应放在侧面;@#@钢管直径大于80mm时,最好到专业厂家加工定做。

@#@@#@5、跨接地线焊接长度不够,焊缝不饱满、出现夹渣、咬肉等质量问题,是由于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应加强自检、互检并加强技术培训。

@#@@#@六、成品保护@#@1、其他工种不得敲打或弯折电线管路,管路敷设完成后,要及时套好管堵,其他工种不得随意拆除。

@#@@#@2、聚苯板块固定后要注意保护,不得损坏,其他工种不得碰撞或弯折电线管路。

@#@@#@ @#@审核人@#@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

@#@@#@";i:

14;s:

7627:

"文件编号@#@BSDDL/C-06-01@#@技术文件管理制度@#@发布日期@#@2012-05-30@#@版次@#@A/0@#@页次@#@3/3@#@技术文件管理制度@#@1目的@#@通过对技术文件进行控制,确保所有有关场所使用有效版本的文件,防止误用失效或作废文件,正确有效地指导生产。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有关技术文件的控制,包括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

@#@@#@3职责@#@3.1技术部负责该管理制度的编制、修改、解释。

@#@@#@3.2技术部负责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更改、发放、回收、废止、销毁和保管工作。

@#@@#@4工作程序@#@4.1技术文件的分类@#@4.1.1技术标准:

@#@包括相关国际、国家标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

@#@@#@4.1.2工艺文件:

@#@包括工艺操作规程、工艺卡,结构表、材料定额等。

@#@@#@4.1.3内控文件:

@#@包括内控标准、技术工艺部通知要求等。

@#@@#@4.1.4临时文件:

@#@包括临时工艺、临时技术工艺规定及要求等。

@#@@#@4.1.5技术资料:

@#@包括技术规范、客户要求、协议、技术书籍、技术参数参考资料、工装模具图纸、材料特特性资料等以及具有参考价值需保留的过期标准、工艺、规定等。

@#@@#@4.2技术文件的取得、编写、审批、发放@#@4.2.1最新版本的获得:

@#@技术部指定人员每天浏览查阅网站(中国电线电缆网、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安标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中心),若标准的版本出现更新,我公司在短时间内获取该标准的最新版本。

@#@若公司标准改变(例如增加或取消标准),应将标准目录及时更新,并收回旧的标准目录。

@#@@#@4.2.2公司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由技术部编制审核,经专家评审论证后由总经理批准发布实施,技术监督局备案并将采用的技术标准登入技术标准目录。

@#@技术文件中产品设计文件,包括生产指导书:

@#@由技术工程师编制,技术部长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有效。

@#@编制时以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客户的要求为依据,进行电缆的结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原材料的性能、电缆的运行条件,@#@在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客户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电缆的制造成本。

@#@生产指导书发送到生产计@#@划部门、各车间和检验部门。

@#@对于首次编制出来的生产指导书,编制人员应与生产车间对所有的工艺参数进行验证。

@#@对于其中达不到产品质量要求或不利于成本控制及影响生产效率的参数@#@要立即进行修改,报经技术部长同意后,及时更新生产指导书和工艺文件。

@#@工艺工程师根据生产指导书,考虑设备能力和材料性能等实际生产情况,按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编制本工序的工艺卡。

@#@工艺卡均应发至机台,由车间主管签字接收;@#@机台生产人员据此进行生产,质检人员据此进行检查。

@#@车间主管有权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提出工艺调整意见,工艺工程师负责不断改进和完善工艺卡。

@#@在生产进行时,如需材料代用,生产部和采购部可以提出申请,经总经理批准,由工艺工程师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调整工艺后,可以进行代用。

@#@但同时要填写《材料代用申请单》。

@#@@#@4.2.3当产品试制、工艺改进或材料验证、客户特殊要求等情况下,需要编制临时技术文件,临时技术文件要注明使用的有效范围或期限。

@#@@#@4.2.4技术文件应有编号、名称、版本、批准日期等,技术部专人负责按BSDDL/B-01《文件控制程序》发放,按需要复印盖章分发到使用部门,并在《文件发放/回收记录》上,记录发放对象、份数和发放日期,经手人要按规定签字。

@#@技术文件管理员要编制技术文件目录,保证与该技术文件有关人员都能得到该种技术文件的有效版本。

@#@@#@4.2.5不属技术文件发放范围,确因工作需要使用,可向技术部借阅,需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完毕后归还,由技术部作好记录。

@#@@#@4.2.6文件内容应清晰易辩,当文件破损影响使用时,部门或车间申请置换,补发完好的有效文件,同时上交破损的有效文件由技术部负责销毁。

@#@@#@4.2.7如果文件丢失,应向技术部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补发。

@#@丢失的文件一旦找回,应立即上交技术部销毁。

@#@@#@4.3技术文件的标识@#@所有受控发放的技术文件,必须加盖“受控文件”印章,发至外单位或顾客的受控文件应注明“非受控”标识。

@#@确因工作需要复印,由技术部安排,并加盖“非受控”章。

@#@@#@4.4技术文件的更改@#@4.4.1当文件所依据的标准发生变化时,或者进行工艺改进等原因,技术文件要进行更改时,应由文件更改提出人填写《更改、废除或增加文件申请表》,经部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更改。

@#@@#@4.4.2技术文件中更改部分在左边划上变更线示明。

@#@@#@4.4.3技术部负责收回需要更改的文件,并换发更改后的有效文件。

@#@@#@4.4.4技术部及各相关部门应及时更改《受控文件目录清单》,做好更改情况记录。

@#@@#@4.4.5技术部要定期对文件的更改情况进行整理,以定期公布有效的技术文件版本目录。

@#@@#@4.5技术文件的保存和销毁@#@4.5.1技术部负责技术文件的保管,已发放的文件由各使用部门、车间自行做好日常保管工作,对受控@#@文件由使用部门分别作出《受控文件目录清单》,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修订,防止误用作废文件,确保文件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4.5.2所有作废文件由技术部及时从发放或使用场所撤出,加盖“作废”印章。

@#@作废文件由技术部审查,对无保留价值的文件提出销毁申请,经技术部长批准后,由技术文件管理员销毁。

@#@如某种原因需保留存档的任何作废文件,都应加盖"@#@作废"@#@或"@#@参考文件"@#@标识,专门存档。

@#@@#@4.6外来文件及企业标准的控制。

@#@@#@4.6.1技术部负责收集相关国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相关法规的最新版本,保持原有编号,加盖受控印章,分发到有关部门使用,应纳入《外来文件及企业标准目录清单》,以确保其有效。

@#@同时将旧版本盖“作废”印章,按4.5条款处理。

@#@若为新增标准,则直接发放给相关部门,并及时修订《外来文件及企业标准目录清单》。

@#@@#@4.6.2客户提供的技术文件(如技术规范书、技术协议等)由技术文件管理员登记存档。

@#@需要转化为工艺文件的由技术人员编制、技术部长审核、总工程师批准,技术文件存档。

@#@@#@4.7文件的归档与管理@#@4.7.1技术部负责技术文件的归档,技术部每年对归档的技术文件审查一次。

@#@@#@4.7.2为防止意外事故丢失或损坏文件,有电子版的文件都要做磁盘备份,并且每半年重新备份一次,由技术部文件管理员统一保管。

@#@@#@5相关文件@#@5.1《受控文件目录清单》 @#@5.2《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5.3《更改、废除或增加文件申请表》@#@5.4《材料代用申请单》@#@5.5《文件借阅登记表》@#@5.6《外来文件及企业标准目录清单》@#@-3-@#@";i:

15;s:

22559:

"一.地下连续墙的概念@#@利用各种挖槽机械,借助于泥浆的护壁作用,在地下挖出窄而深的沟槽,并在其内浇注适当的材料(图1)而形成一道具有防渗(水)、挡土和承重功能的连续的地下墙体,称为地下连续墙(图2)。

@#@@#@@#@图1地下连续墙施工示意图图2地下连续墙示意图@#@二.地下连续墙的特点@#@1.优点@#@

(1)施工是振动小,噪音低,非常适用于在城市施工@#@

(2)墙体刚度大,极少发生地基沉降或塌方事故@#@(3)防渗能力好,对周边建筑物或管道的影响变得很少@#@(4)可以贴近施工@#@(5)可用于逆作法施工@#@(6)适用于多种地基条件@#@(7)可用作刚性基础@#@(8)安全经济@#@(9)占地少,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红线以内有限的地面和空间,充分发挥投资效益@#@(10)工效高,工期短,质量可靠,经济效益高@#@2.缺点@#@

(1)在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下,施工难度很大@#@

(2)如果施工方法不当或地质条件很特殊,可能出现相邻墙段不能对齐和漏水的问题@#@(3)地下连续墙如果用作临时的挡土结构,比其他方法所用的费用要高些@#@(4)在城市施工时,废泥浆的处理比较麻烦@#@三.地下连续墙适用范围@#@地下连续墙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结合经济性的考虑,地下连续墙主要适用于以下条件的基坑工程:

@#@@#@

(1)地下连续墙可充分利用建筑红线范围内的空间,且其刚度有利于控制基坑变形,故常用于场地空间狭小,且周边环境变形要求严格的基坑工程;@#@@#@

(2)除了具备很强的抗弯刚度可用于抵抗水土压力外,地下连续墙具有竖向承载能力及防渗功能,可以用于作为地下室外墙,成为地下结构的一部分,亦可用于逆作法施工,实现地上和地下同步施工,缩短工期;@#@@#@(3)由于地下连续墙只有在一定的深度范围内才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特有的优势,故一般适用于开挖深度大于10m的深基坑工程,其他围护结构无法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地下连续墙;@#@@#@(4)基坑开挖深度很大,且需截断深层的含水层,采用其他止水帷幕难以满足需求时,可采用地下连续墙,目前地下连续墙最大施工深度可达150m,最大施工厚度可达2.5m。

@#@@#@四.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

(1)桩柱(排)式地下连续墙工法@#@这种地下连续墙是由很多根互相搭接的桩组成的。

@#@今年来这种工法往往做成桩,互相分离开一定距离,期间空隙用其他方法进行防水处理,形成多种基础施工技术复合而成的地下连续墙。

@#@@#@

(2)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工法@#@目前使用最多的板(墙)式地下连续墙,通常要经过开挖槽、固壁、浇注和联接(接头)等工序才能建成。

@#@@#@(3)钢制地下连续墙工法@#@与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的工法基本相同,只是用钢板(型钢)代替了钢筋笼。

@#@@#@(4)此外还有水泥固话(自硬)地下连续墙,水泥地下连续墙以及预制板地下连续墙等等。

@#@@#@五.资源计划@#@1、水电需要量计划@#@2、劳动力需要量计划@#@3、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4、材料需求量计划@#@六.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熟悉、审查施工图纸。

@#@@#@

(二)现场准备@#@施工场地应事先平整,清除地上、地下一切障碍包括大块石、树根和生活垃圾等,场地低洼时应回填粘土,不得回填杂土,查清地下管线的位置及确定架空电线的位置高度,做好临时截、排水设施,作好施工准备,以及供水供电线路、机械设备施工线路、机械设备放置位置、运输通道等。

@#@@#@(三)劳动组织准备@#@建立各施工部的管理组织,组织劳动力进场,做好施工人员入场教育等工作。

@#@@#@(四)材料、机械准备@#@根据相关的设计图纸和施工预算,编制详细的材料、机械设备需要量计划;@#@签定材料供应合同;@#@确定材料运输方案和计划;@#@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和保管。

@#@@#@(五)施工场外协调@#@由基础施工项目经理部与土方施工部共同对外协调交通、环卫、市容的关系,以及扰民、民扰处理的前期准备工作。

@#@@#@(六)熟悉,审查施工图纸:

@#@收集地下连续墙设计图纸及相关文字说明,并收集相关的国家及地区政策法规、施工规范等;@#@@#@(七)研究现场地质情况:

@#@了解各土层的具体性状,尤其是特殊土层特点,如软弱土层、密实土层、硬黏土层、卵石层、砾石或漂石层等,为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做准备,必要时进行补充勘察;@#@@#@(八)查清地下水分分布情况:

@#@尤其是承压含水层分布、水头高低以及不同承压层的相互补给程度,以便选择合适的泥浆和槽壁保护方案;@#@@#@(九)调查地面及地下障碍物:

@#@对地面的高压线、高架管道、高架桥等采取拆迁、移位或现场保护等措施,对地下管道、埋设线缆等进行移位等处理;@#@@#@(十)调查邻近建筑:

@#@对邻近建(构)筑物的结构类型、使用历史,基础形式及埋深、容许变形等进行调查,必要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十一)进行现场机械设备的运输及进出场地计划安排,并配备必要的动力及供水设备;@#@@#@(十二)合理安排施工平台,制定弃土及废泥浆的处理方法,并对噪音、振动及泥浆污染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十三)划分槽段:

@#@合理安排槽段的长度,槽孔的划分及布置,保证施工高效有序进行@#@七.基坑支护工程@#@一、基础施工措施@#@

(一)施工放线@#@根据桩位平面布置图及总包提供的测量基准点,首先由专职测量人员进行放线工作,放线结束后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及设计人员共同验线,确认无误并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工作。

@#@@#@

(二)铺设导轨@#@根据孔位的布置铺设钻机导轨,方便钻机的移位与施工。

@#@导轨要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误差,以防后续施工出现钻机与孔位不对称而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

@#@@#@(三)材料准备@#@检测仪器准备,钢筋笼准备,混凝土准备,泥浆准备@#@(四)机械准备@#@造孔机械,泥浆生产、输送、回收和净化设备,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浇注设备,钢筋加工、吊装机械和设备,接头管的加工和吊放、起拔设备,观测设备@#@施工准备@#@第一幅成墙施工@#@第二幅成墙施工@#@第三幅成墙施工@#@二、基坑支护工程工艺流程@#@

(2)基坑支护工程工艺流程@#@板墙式钢筋混凝土@#@制备混凝土@#@钻机造孔@#@清孔换浆@#@吊放接头管@#@下钢筋笼、仪器@#@吊放导管及灌浆管@#@制备泥浆@#@浇注混凝土@#@拔接头管和灌浆管@#@2、施工方法@#@钻机造孔:

@#@中国使用成槽的专用机械有:

@#@旋转切削多头钻、导板抓斗、冲击钻等。

@#@施工时应视地质条件和筑墙深度选用。

@#@一般土质较软,深度在15米左右时,可选用普通导板抓斗;@#@对密实的砂层或含砾土层可选用多头钻或加重型液压导板抓斗;@#@在含有大颗粒卵砾石或岩基中成槽,以选用冲击钻为宜。

@#@槽段的单元长度一般为6~8米,通常结合土质情况、钢筋骨架重量及结构尺寸、划分段落等决定。

@#@成槽后需静置4小时,并使槽内泥浆比重小于1.3。

@#@@#@清孔换浆:

@#@通过泥浆对槽壁施加压力以保护挖成的深槽形状不变,灌注混凝土把泥浆置换出来。

@#@泥浆材料通常由膨润土、水、化学处理剂和一些惰性物质组成。

@#@泥浆的作用是在槽壁上形成不透水的泥皮,从而使泥浆的静水压力有效地作用在槽壁上,防止地下水的渗水和槽壁的剥落,保持壁面的稳定,同时泥浆还有悬浮土渣和将土渣携带出地面的功能。

@#@@#@吊放接头管:

@#@水下混凝土浇筑前,将直径与槽宽相同的接头管置入槽段两端预定的接头孔位,形成接头孔。

@#@@#@下钢筋笼、仪器:

@#@@#@吊放导管及灌浆管:

@#@@#@浇注混凝土:

@#@采用导管法按水下混凝土灌注法进行,但在用导管开始灌注混凝土前为防止泥浆混入混凝土,可在导管内吊放一管塞,依靠灌入的混凝土压力将管内泥浆挤出。

@#@混凝土要连续灌注并测量混凝土灌注量及上升高度。

@#@所溢出的泥浆送回泥浆沉淀池。

@#@@#@拔接头管和灌浆管:

@#@待水下混凝土浇筑经一定时间基本稳定后(初凝前),用自动液压拔管机依照一定程序将接头管拔出。

@#@@#@八.质量保证措施@#@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优良项目的评定和施工单位的社会声誉、形象,因此要求工程施工都必须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及施工组织设计要求。

@#@工程质量最终验收等级必须达到业主所要求的优良标准,要求全员有“质量第一”意识,建立完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工地成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质检员负责现场全面质量检查,监控施工中的各道工序、各个环节的质量工作,坚持施工必须服从质量要求,并赋予质量管理是否决权,并建立严格的施工组织报批手续,汇入各有关职能部门定期对“施工现场合格率”进行检查考核,并接受甲方、监理方的监督、检查考核。

@#@其次针对施工出现的技术难题,应召集专题会议,必要时会同甲方和监理,坚持按意见统一、技术可行、质量有保证的方案实施。

@#@@#@

(1)成槽质量保证措施@#@工程要确保地下连续墙质量,必须先确保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

@#@当成槽质量能够保证时,水下混凝土浇灌时才不会产生绕管;@#@不会产生接头箱、锁口管提拔困难;@#@不会产生绕管混凝土影响刚性接头质量;@#@不会产生由于接头不好而产生基坑开挖接头渗水。

@#@为此针对地下连接墙成槽质量,提出如下技术措施。

@#@@#@1)选用优质膨润土泥浆,比常规泥浆提高一个档次,确保槽段土壁护壁质量。

@#@@#@2)确保槽段端头土的垂直度在XXX以内。

@#@成槽完毕,必须进行检查测定,不符合要求时,利用利勃海尔特有的端头修正功能,重新修正,直到满足垂直度要求为止。

@#@@#@3)采用XXX设计。

@#@这样就避免了在水下混凝土浇灌时,形成两端强大侧压和自平衡。

@#@从而保证接头箱、锁口管抽拔无困难,槽段质量能保证。

@#@@#@4)加强计划安排,每天成槽一幅,成槽完毕,即进入下道工序,不过夜。

@#@@#@

(2)其他具体措施@#@1)测量放样的经纬仪、水准仪,必须经有关部门鉴定合格方可使用。

@#@@#@2)所有材料必须有合格证、质保书和试验报告等技术资料。

@#@@#@3)混凝土要严格控制质量,严禁擅自加水。

@#@@#@4)钢筋笼制作需按施工图进行@#@5)钢筋笼制作切实执行四检制即预检、自检、互检,交工验检。

@#@@#@6)钢筋原材料、钢筋对焊力学性能的试验应根据规定,及时进行,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7)钢筋笼须经业主、监理验收后方可入槽。

@#@@#@8)泥浆指标符合要求方可使用@#@9)成槽深度在总包、监理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成槽@#@10)质量标准。

@#@@#@(A)《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B)《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C)《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2002。

@#@@#@(D)《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E)《钢筋焊接与验收规范》GBJ18-96。

@#@@#@(F)《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G)设计说明。

@#@@#@九.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1)安全生产措施@#@A.贯彻各项安全生产制@#@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规定和上级的指示、决议。

@#@结合实际情况,制订贯彻实施的措施,并检查执行情况。

@#@把安全生产列入议事日程。

@#@@#@B.建立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1)组建各职能部门,有关人员负责现场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

@#@负责对所管的施工现场环境安全和一切安全防护设施(机、电、架、“四口”等)的完整、齐全、有效。

@#@负责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学习各种操作安全规程。

@#@@#@

(2)认真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关于安全施工的各项措施,如在执行中需修改,必须经原编制、审批单位批准。

@#@特别要做好有针对性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遇到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

@#@@#@C.对现场安全操作及要求@#@

(1)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管理网络,严格执行安全二级交底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自身保护意识,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和医务站,处理安全和劳动保护问题及可能发生的事故。

@#@@#@

(2)指导思想上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负责人,认真贯彻各建设主管单位颁发的安全条例,根据谁负责生产谁负责安全,明确安全工作网络。

@#@@#@(3)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安全帽带,上高空须系好安全带,机电设备必须专人操作,操作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无条件服从安全监督员监督。

@#@@#@(4)现场电缆必须架空布设,各种电器控制必须设立二级漏电保护装置,电动机械及工具应严格按一机一闸制接线。

@#@@#@(5)履带吊、挖土机臂下不得站人,抓斗下严禁人员走动,履带吊、挖土机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做到定机、定人、定指挥。

@#@@#@(6)经常检查机械的传动、升降、电器系统以及吊臂、钢丝绳及机械关键部位的安全性和牢固性,要特别注意安全操作。

@#@不懂机械设备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械设备。

@#@@#@(7)施工操作人员在施工前必须了解好施工区域内高压线距离,上水、电缆、污水管、煤气管、通迅网等。

@#@如有影响施工安全的,施工员应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迁移或施工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后进行施工。

@#@@#@(8)工地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必须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要求,坚持每天做了好班前上岗交底记录,每周不少于一次安全讲评活动。

@#@使工地达到国家建设部的安全标化水平。

@#@@#@(9)施工现场的洞、坑、沟等危险处,应有防护设施或明显标志(如标牌、警戒线等)。

@#@@#@(10)材料应严格按施工计划进场,进场拍要按场布图整齐堆放,保持现场整洁。

@#@@#@(11)施工现场的作业加工处,如电焊、钢筋加工、电箱等须搭设雨篷,现场施工所排污水入下水道应集中经过临时沉淀池过滤后方准排入市政管道,防止阻塞下水道。

@#@@#@(12)施工现场就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动火范围的焊割作业,未经输动火审批手续,不准作业。

@#@@#@(13)乙炔瓶和氧气瓶的安全附件必须齐全有效,并设立危险口仓库,保持安全距离上风15m,下风30m不得有电源。

@#@@#@(14)全体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遵守国家和企业的有关规定。

@#@@#@(15)现场明火须做到安全生产“十不烧”规定,在施工中,严禁高空抛物,以免伤人;@#@办公室、宿舍内严禁使用碘钨灯照明、取暖和烘衣物。

@#@@#@(16)加强对施工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施工现场设专积安全员及安全管理小组,处理安全和劳动保护问题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到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

@#@@#@文明施工措施@#@

(1)现场建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文明施工管理工作。

@#@@#@

(2)地下墙施工中产生大量的废浆,泥浆循环系统的管理是文明施工的重点,场地管理人员要随时注意该系统工作是否正常,遇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处理,为有效保障现场的文明、清洁,特采取如下措施:

@#@@#@1)场地上挖排水沟槽,以便场地集水,便于排放。

@#@@#@2)设专门的清洁班,24h昼夜清扫卫生。

@#@@#@3)设多个小型泵站,随时将废送回沉淀池。

@#@@#@4)配备足够的泥浆车,及时将废浆外运,进出车辆必须冲洗干净,方可出场。

@#@@#@(3)地下墙施工因施工工艺上的连续性,夜间施工在所难免,@#@为避免不良影响,在夜间施工时采用如下措施。

@#@@#@1)与环保部门联系,申请夜间施工许可证,做到合法施工。

@#@@#@2)尽量把噪声大的施工安排在白天进行。

@#@@#@3)及早与附近单位和居民取得联系,做好配合,争取得到理解,预防发生纠纷,加强文明施工教育、加强环保意识,使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认识文明施工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体现我公司“求实、求新、求高”创新精神,创建标化工地。

@#@@#@(4)按专业、岗位、区片等分片包干,分别建立岗位责任制,把文明施工列入单位经济承包责任制中,要按专业标准全面考核,按规定填写表格,算出结果,制表以榜公开。

@#@@#@(5)班组实行自检、互检、交检制度,要做到自产自清,日产日清,工完场清的标准管理。

@#@@#@(6)物品堆放要按图固定地点和区域,做到一目了然。

@#@@#@(7)安排好施工人员食宿、洗澡等生活措施,加强食堂和生产区的管理,保障饮食卫生和生产环境卫生,生活设施要符合卫生部门的要求。

@#@@#@(8)现场施工场地,办公、生活区、房间要清洁、有序,保障现场良好的施工与生产环境和施工秩序,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9)对职工加强教育,提高职工的素养,职工要注意个人卫生,讲究礼貌,养成遵章守纪和文明施工习惯。

@#@@#@(10)施工工地必须挂牌施工,并设置在大门口醒目的地方。

@#@@#@(11)严格执行“门前三包”制度,场地内无积水,及时清运废浆、渣土、垃圾,对现场进行彻底清扫,不留死角。

@#@@#@(12)清运废浆、碴土,垃圾时应设置可靠的防止滴、漏、抛、撒的措施,并安排在晚间进行。

@#@@#@(13)施工班组做好每日工序落手清工作,做到随做随清,工完料清,物尽其用,改变产归堆,减少材料浪费。

@#@@#@(14)现场道路、堆料区域、生活区域有排水设施,有专人管理,保证场内整洁无积水现场。

@#@@#@十.环境保护措施@#@1、遵照国家环保的法律条例和规定,施工时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沿线的居民、禽畜及河流、池塘以及耕地、林园、民居等不受油烟、灰粉、沙尘、化学制品、机械噪音等污染和损害。

@#@并按设计要求认真做好环保绿化工作。

@#@@#@2、制定防止和减轻水流、大气污染措施。

@#@@#@

(1)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排入农田、耕地、饮用水源和灌溉渠道,按要求进行废水沉淀处理,施工中结合地形条件设置沉淀池,施工现场的生产废水经过滤后通过污水管输入池中沉淀,并做好除油处理。

@#@@#@

(2)水泥采用袋装运输或散装运输时,采用遮盖防护措施,防止粉尘对空气的污染。

@#@各类机动车辆完善消排系统,减少大气污染。

@#@@#@(3)施工作业有时会产生灰尘,为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劳保用品,并对施工区定期洒水,减少灰尘污染。

@#@@#@(4)所有临时占地,在工程结束后,迅速拆除临时建筑,清理现场杂物后,填筑腐植土,达到复耕条件。

@#@@#@3、加强环保教育,宣传有关环保政策,强化职工的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参建职工的自觉行为。

@#@@#@4、施工机械应装消音器,以减少施工噪音。

@#@夜间施工车辆禁止使用喇叭。

@#@@#@5、生活和施工垃圾不得乱倒,要运至业主指定的位置进行处理。

@#@@#@6、强化环保管理,健全环保管理机制,定期进行环保检查,及时处理违章事宜,并与当地的环保部门建立工作联系,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十一.雨期施工措施@#@

(1)备足污水泵和大口径水泵(2~3只,要求完好率100%),以备雨天及时排水。

@#@@#@

(2)现场做好明沟和集水井,保持畅通,避免结水。

@#@@#@(3)电气设备应有接零和漏电保护,并搭设必要的防御雨篷。

@#@@#@(4)水泥棚应有一定的防雨防潮措施。

@#@@#@(5)用毛竹搭设简易移动式防雨篷,用于钢筋笼雨季制作、电焊。

@#@@#@十二.冬季施工防护措施@#@

(1)经常注意收听天气气象预报,做好防备措施。

@#@@#@

(2)现场机械设备必须做好防冻保温工作,确保施工机械正常运转。

@#@@#@(3)自来水管等须采取防冻措施,确保其正常使用。

@#@@#@(4)冬季施工混凝土做好养护工作,防止冻裂,必要时混凝土中可掺防冻剂。

@#@@#@(5)大门口及便道经常清扫,保证清洁且无积水,一旦发生积水结冰现象,须及时清除及设置醒目标志,以免滑倒。

@#@@#@(6)现场施工人员做冬季施工防冻保温工作。

@#@@#@(7)做好冬季防火工作。

@#@@#@(8)使用的商品混凝土应掺早强剂,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

@#@@#@(9)混凝土浇捣结束后,及时用草包等覆盖养护。

@#@@#@十三.地下连续墙的工作分解结构@#@";i:

16;s:

15720:

"@#@电缆配管电气安装知识@#@电力电缆配管@#@VV@#@VLV@#@0.6/1KV@#@电缆标称截面(MM2)@#@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焊接钢管(SC)@#@或水煤气钢管(RC)@#@最小管径(mm)@#@ @#@@#@电缆穿管长度在30m及以下@#@直线@#@20@#@25@#@32@#@40@#@50@#@70@#@80@#@一个弯曲时@#@25@#@32@#@ @#@@#@ @#@@#@50@#@70@#@80@#@100@#@二个弯曲时@#@32@#@40@#@50@#@70@#@80@#@100@#@125@#@ @#@@#@YJV@#@YJLV@#@0.6/1KV@#@电缆标称截面(MM2)@#@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焊接钢管(SC)@#@或水煤气钢管(RC)@#@最小管径(mm)@#@ @#@@#@电缆穿管长度在30m及以下@#@直线@#@15@#@20@#@25@#@32@#@40@#@50@#@70@#@一个弯曲时@#@15@#@20@#@25@#@32@#@40@#@50@#@70@#@80@#@二个弯曲时@#@32@#@20@#@25@#@32@#@40@#@50@#@70@#@80@#@ @#@@#@ZQD@#@ZLQD@#@0.6/1KV@#@电缆标称截面(MM2)@#@16@#@25@#@35@#@50@#@70@#@95@#@120@#@150@#@185@#@240@#@焊接钢管(SC)@#@或水煤气钢管(RC)@#@最小管径(mm)@#@电缆穿管长度在30m及以下@#@直线@#@32@#@40@#@50@#@70@#@80@#@一个弯曲时@#@40@#@50@#@70@#@80@#@100@#@二个弯曲时@#@50@#@70@#@80@#@100@#@125@#@ @#@注:

@#@适用于三芯、三芯+N及四芯等截面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有几种?

@#@如简很据敷设方式选用电缆?

@#@@#@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有以下几种:

@#@@#@ @#@ @#@@#@ @#@

(1)直接埋在地下。

@#@@#@ @#@ @#@ @#@

(2)安装在架空钢索上。

@#@@#@ @#@ @#@ @#@(3)安装在地下隧道内。

@#@@#@ @#@ @#@ @#@(4)安装在电缆沟内。

@#@@#@ @#@ @#@ @#@(5)安装在建筑物墙上或天棚上。

@#@@#@ @#@ @#@ @#@(6)安装在桥梁构架上。

@#@@#@ @#@ @#@ @#@(7)敷设在水下。

@#@@#@ @#@ @#@ @#@以上各种敷设方式各有优缺点,采取何种敷设方式,应由具体情况决定,一般要考虑到城市发展规划、现有建筑物的密度、电缆线路的长度、敷设电缆的根数及其周围环境的影响。

@#@@#@ @#@ @#@ @#@将电缆直接埋在地下,是最经济而又最广泛采用的敷设方式,它适用于郊区和车辆通行不太频繁的地方。

@#@@#@ @#@ @#@ @#@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不同时,应选用不同的电缆。

@#@直埋敷设应使用具有铠装和防腐层的电缆;@#@在室内、沟内和隧道内敷设的电缆,应采用阻燃(难燃)或非阻燃交联聚乙烯铠装电缆;@#@确保无机械外力时,可选用无铠装电缆;@#@易发生振动的区域必须使用铠装电缆。

@#@承受压力的敷设条件下,应选用钢带铠装电缆;@#@承受拉力的敷设条件下,应选用钢丝铠装电缆。

@#@@#@PR塑料线槽敷设@#@PC硬制塑料管敷设@#@FPC半硬制塑料管敷设@#@SC薄电线管敷设@#@RC水煤气管敷设@#@MR封闭式金属线槽敷设@#@CT电线桥架或托盘敷设@#@K瓷瓶或拄式绝缘子敷设@#@PCL塑料夹敷设@#@CP蛇皮管/金属软管敷设@#@QR铝合金线槽敷设@#@PL阻燃半硬聚乙烯管敷设@#@AL铝皮线卡敷设@#@SR沿钢索敷设@#@BE沿屋架或跨屋架敷设@#@CLE沿柱或跨柱敷设@#@WE沿墙面敷设@#@ACE能进入的吊顶内敷设@#@CE沿顶棚面或顶板面敷设@#@BC暗敷设在梁内@#@CLC暗敷设在柱内@#@WC暗敷设在墙内@#@FC暗敷在地面@#@CC暗敷在顶板内@#@ACC暗敷在不能进人的吊顶内要穿金属管@#@SCE在吊顶内敷设要穿金属管@#@CEC或CC都表示暗敷设在顶板内@#@CEC表示:

@#@暗敷设在顶板内--现浇板.空芯预制板,线就穿预制板孔@#@CEC是一种不常用的敷设方式,CE在这里是天棚的意思,而后面的C为暗敷设,即天棚内暗敷设,实际就是在吊顶内沿楼板下敷设。

@#@@#@电力电缆敷设方式与选型2009-07-22王灿@#@  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  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有直埋敷设、穿管敷设、浅槽敷设、电缆沟敷设、电缆隧道敷设、空敷设等几种方式。

@#@从技术上比较,电缆隧道方式和电缆沟敷设方式是最佳的敷设方式,因为这两种方式便于电缆的施工、维护和检修。

@#@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城市规划建设时,已考虑公用隧道。

@#@ @#@@#@  实践证明公用隧道运行效果良好,大大减少了重复投资,避免了反复开挖路面,但初期投资巨大。

@#@在国内,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这种敷设方式是较少的。

@#@相比而言,直埋敷设和浅槽敷设则是属于经济型的敷设方式,但不利于电缆的维护和检修,一旦遇到电缆故障,即使使用测试仪测出故障点,也要重新挖开电缆沟,极不方便。

@#@因此电缆敷设方式的选择,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工程条件、环境特点、电缆型号和数量等因素,用发展的眼光,按照满足运行可靠性,便于维护的要求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

@#@ @#@@#@  电力电缆的选型@#@  常用的电力电缆有油浸电缆、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交联聚乙烯电缆等,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又延伸为不同种类的特种电缆。

@#@目前,随着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提高,交联聚乙烯电缆已成为使用最广的电缆产品。

@#@在电缆选型时,应根据使用的不同环境和条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采用直埋和浅槽敷设方式时,应考虑使用加钢铠的电缆。

@#@@#@  电缆截面积的选择@#@  电缆截面积的选择,关系到投资多少、线路的损耗和电压质量、电缆的使用寿命等。

@#@如选用的电缆截面积偏小,会导致电压质量下降。

@#@线路损耗过大,严重的甚至电缆过热烧毁;@#@截面积过大,则会使初期投资太高。

@#@因此应根据负荷预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截面积,使电力电缆满足最大工作电流下的缆芯温度要求和电压降要求,最大短路电流作用下的热稳定要求。

@#@由于负荷预测工作难度性高、准确性较低,因此,选择电缆截面积时,还要满足《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和《城市电力网规划导则》要求。

@#@@#@  在三相四线制低压电网选用电力电缆时,还要考虑中性线截面积的选择,在公用低压网络中,由于受用户因素影响较大,三相负荷平衡难以控制,为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损,中性线截面积应与相线截面积相同。

@#@ @#@@#@电缆工程敷设方法@#@发布时间:

@#@2007-12-10@#@电缆工程敷设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工程条件、环境特点和电缆类型、数量等因素确定,且按运行可便于维护的要求和经济技术合理的原则来选择。

@#@电力电缆敷设方式一般选择排管敷设、沟道敷设、隧道敷设、直埋敷设、水下敷设,以及上述方式交互结合的方式敷设,具体的敷设方法分为人力敷设和机械敷设。

@#@电缆敷设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工程项目中电缆类型及数目,电缆路径特点等因素来选择。

@#@@#@A.直埋敷设@#@直埋敷设具有投资省的显著优点,是被广为采用的一种敷设方式。

@#@敷设电缆前,应检查电缆表面有无机械损伤;@#@并用lkV兆欧表遥测绝缘,绝缘电阻一般不低于10MΩ。

@#@但由于安全性较差,很容易遭受外力破坏,所以现在不作为电缆永久性敷设方式,只作临时过渡考虑。

@#@①电缆沟的深度应按有关规划部门提供的标高来决定,必须保证电缆的埋设深度。

@#@直埋电缆的深度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

@#@直埋电缆的沟底应无硬质杂物,沟底铺100mm厚的细土或黄砂,电缆敷设时应留全长0.5%~1%的裕度,敷设后再加盖100mm的细土或黄砂,然后用水泥盖板保护,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0cm,也可用砖块替代水泥盖板。

@#@回填至沟深的一半时,建议铺一层带有警示标志的彩条布。

@#@待回填完成后,应在电缆转弯处、中间接头处、与其他管线交*处等特殊位置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和标桩,以增强防止外力破坏能力。

@#@@#@②电缆穿越道路及建筑物或引出地面高度在2m以下的部分,均应穿钢管保护。

@#@保护管长度在30m以下者,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超过30m以上者不应小于2.5倍,两端管口应做成喇叭形,管内壁应光滑无毛刺,钢管外面应涂防腐漆。

@#@电缆引入及引出电缆沟、建筑物及穿入保护管时,出人口和管口应封闭。

@#@@#@③交流四芯电缆穿入钢管或硬质塑料管时,每根电缆穿一根管子。

@#@单芯电缆不允许单独穿在钢管内(采取措施者除外),固定电缆的夹具不应有铁件构成的闭合磁路。

@#@@#@④地下并列敷设的电缆,中间接头的位置需互相错开,防止接头事故时,损伤其他接头。

@#@对于电缆与其他管线、建筑等平行和交叉时,应按规格的规定执行,不得随意更改。

@#@@#@⑤农村低压电力电缆,一般采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或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在有可能遭受损伤的场所,应采用有外护层的铠装电缆;@#@在有可能发生位移的土壤中(沼泽地、流沙、回填土等)敷设电缆时,应采用钢丝铠装电缆。

@#@@#@B.排管敷设方式@#@作为城市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种敷设方式,,电缆通道狭窄,城市建设频繁,为更好的利用各种地形,保护电缆安全运行,这是一种最合理的方式。

@#@其不足之处,一是使电缆散热条件下降,降低了载流量;@#@二是建设成本较高。

@#@@#@①如果电缆出线较多,直埋敷设有困难,且又不易修沟时,可采用排管敷设方式。

@#@排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埋深应在地下0.5m以下。

@#@当与其他管线、建筑等平行和交*时,应按规格的规定执行。

@#@每个排管之间应由20mm间隙,以保证散热。

@#@@#@②敷设电缆时,排管的管口应打磨圆滑,管内的赃物必须清除干净,防止划伤电缆。

@#@为了便于检查和维修,每隔150-200m或转弯处需设置工作井。

@#@电缆的接头均应设在井内。

@#@@#@③选做穿管用的管材科采用塑料、石棉或水泥管等。

@#@比较常用的是采用塑料管。

@#@但在选用塑料管材时,应对材料的难稀性、抗冲击性、承压能力做出选择,不宜采用热阻系数较大的管材,目前很多厂商生产的波纹PVC惯性能很好,适于选用。

@#@@#@C.穿管所用管材@#@一般采用水泥导管或PVC导管。

@#@水泥导管一般用于中低压电缆管道,我局新建110KV电缆管道大多采用PVC管。

@#@PVC管道管壁光滑,安装简便,电缆敷设时摩擦力较小,对外护套损伤较轻。

@#@砖砌或预制沟体敷设方式也是一种普遍采用的电缆敷设方式。

@#@优点是可以同时容纳许多类型、许多数量电缆,用电缆支架加以区分隔离;@#@对于高压电缆,敞开式沟体中电缆敷设更安全直观。

@#@缺点是沟体占地较宽,不太适合城市地下管线布置。

@#@@#@D.隧道或地下管廊敷设方式@#@对于城市某些地段,地下管线集中,难以布局,这时就必须建设较大空间的地下走廊。

@#@根据不同管线,考虑安全合理因素加以安排。

@#@在隧道中敷设电缆必须考虑的问题就是防火和防潮。

@#@@#@E.水下敷设方式@#@要求电缆本身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有加强铠装),外护套防水性佳(如PE护套),以及在电缆敷设前应选择水流速度较低,外界干扰较少的路径环境;@#@电缆敷设后应采取严密保护措施,如设立标示牌等,保证安全运行。

@#@电缆敷设是介于制造和运行之间关键环节,电缆敷设质量的好与坏对今后电缆安全可*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应引起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电缆敷设前后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做好敷设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查看电缆敷设路径,土建设施(电缆沟、电缆隧道、保护管等)及敷设深度、宽度是否符合规程要求。

@#@备好工器具,排除各种障碍,为敷设创造条件。

@#@@#@②电缆必须作为特殊材料吊云,严禁瓜、碰、挤、磨,按敷设要求安排好电缆盘的位置和方向,认真做好外观检查。

@#@敷设前应对电缆进行耐压鉴定,合格后方可敷设。

@#@@#@线管的代号及敷设方式@#@一、线管的代号@#@SC:

@#@焊接钢管@#@TC:

@#@电线管@#@PC:

@#@硬质塑料管@#@CT:

@#@电缆桥架@#@CP:

@#@金属软管@#@SR:

@#@钢线槽@#@RC:

@#@水煤气管@#@二、导线敷设部位:

@#@@#@SR:

@#@沿钢索敷设@#@CLE:

@#@沿柱或跨柱敷设@#@WE:

@#@沿墙面敷设@#@CE:

@#@沿天棚面或顶棚面敷设@#@ACE:

@#@在能进入的吊顶在敷设@#@BC:

@#@暗敷设在梁内@#@CLC:

@#@暗敷设在柱子内@#@WC:

@#@暗敷设在墙内@#@FC:

@#@预埋在地面内@#@CC:

@#@暗敷设在顶板内@#@根据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的《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00DX00173页规定:

@#@@#@线路敷设方式标注:

@#@@#@穿焊接钢管敷设:

@#@SC@#@穿电线管敷设:

@#@MT@#@穿硬塑料管敷设:

@#@PC@#@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

@#@FPC@#@电缆桥架敷设:

@#@CT@#@金属线槽敷设:

@#@MR@#@塑料线槽敷设:

@#@PR@#@用钢索敷设:

@#@M@#@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

@#@KPC@#@穿金属软管敷设:

@#@CP@#@直接埋设:

@#@DB@#@电缆沟敷设:

@#@TC@#@混凝土排管敷设:

@#@CE@#@导线敷设部位的标注@#@沿或跨梁(屋架)敷设:

@#@AB@#@暗敷在梁内:

@#@BC@#@沿或跨柱敷设:

@#@AC@#@暗敷设在柱内:

@#@CLC@#@沿墙面敷设:

@#@WS@#@暗敷设在墙内:

@#@WC@#@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

@#@CE@#@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

@#@CC@#@吊顶内敷设:

@#@SCE@#@地板或地面下敷设:

@#@F@#@另外,JDG–紧定式电线管,KBG–扣压式电线管@#@一,导线穿管表示@#@MT-电线管@#@PC-PVC塑料硬管@#@FPC-阻燃塑料硬管@#@CT-桥架@#@MR-金属线槽@#@M-钢索@#@CP-金属软管@#@PR-塑料线槽@#@RC-镀锌钢管@#@二,导线敷设方式的表示@#@DB-直埋@#@TC-电缆沟@#@BC-暗敷在梁内@#@CLC-暗敷在柱内@#@WC-暗敷在墙内@#@CE-沿天棚顶敷设@#@CC-暗敷在天棚顶内@#@SCE-吊顶内敷设@#@F-地板及地坪下@#@SR-沿钢索@#@BE-沿屋架,梁@#@WE-沿墙明敷@#@三,灯具安装方式的表示@#@CS-链吊@#@DS-管吊@#@W-墙壁安装@#@C-吸顶@#@R-嵌入@#@S-支架@#@CL-柱上@#@穿焊接钢管敷设:

@#@SC@#@穿电线管敷设:

@#@MT@#@穿硬塑料管敷设:

@#@PC@#@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

@#@FPC@#@电缆桥架敷设:

@#@CT@#@金属线槽敷设:

@#@MR@#@塑料线槽敷设:

@#@PR@#@用钢索敷设:

@#@M@#@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

@#@KPC@#@穿金属软管敷设:

@#@CP@#@直接埋设:

@#@DB@#@电缆沟敷设:

@#@TC@#@导线敷设部位的标注@#@沿或跨梁(屋架)敷设:

@#@AB@#@暗敷在梁内:

@#@BC@#@沿或跨柱敷设:

@#@AC@#@暗敷设在柱内:

@#@CLC@#@沿墙面敷设:

@#@WS@#@暗敷设在墙内:

@#@WC@#@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

@#@CE@#@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

@#@CC@#@吊顶内敷设:

@#@SCE@#@地板或地面下敷设:

@#@FC@#@";i:

17;s:

19575:

"@#@长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ZJ-006@#@标题: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例行检验规程@#@页码:

@#@1/12@#@每一个运输单元都应在制造厂内进行出厂例行检验,这是制造厂为保证出厂的产品与通过型式试验的产品一致所必须进行的试验。

@#@本规程根据GB7251.1编制,如有特殊情况按GB7251.1执行。

@#@@#@出厂/例行试验是用来检查工艺和材料是否合格的试验。

@#@这些试验在每一台装配好的新的成套设备上或在每一个运输单元上进行,在安装工地上不作另外的出厂试验。

@#@@#@成套设备采用标准化元件在元件制造厂外进行装配,而使用的部件和附件是制造厂为此用途而规定或提供的,则应由负责装配成套设备的单位进行出厂试验。

@#@@#@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例行检验,以符合CCC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准的要求及产品一致性的要求。

@#@@#@2.出厂/例行试验项目:

@#@@#@2.1检查成套设备应包括检查接线,必要的话,进行通电操作试验。

@#@@#@2.2介电强度试验@#@2.3防护措施和保护电路的电连续性检查@#@这些试验可按任意次序进行。

@#@@#@注:

@#@在制造厂进行的出厂试验工作,不能免除安装单位在经过运输和安装后进行检查试验的责任。

@#@@#@3.成套设备中电器和独立元件的试验:

@#@@#@如果成套设备中的电器和独立元件按照GB7251.1第7.6.1进行挑选,并且是按照制造厂的说明书进行安装的,则不要求出厂试验。

@#@@#@4.出厂/例行试验的内容、方法及判断:

@#@@#@4.1检查成套设备,包括查线,必要时,进行通电操作试验@#@4.1.1应对机械操作元件、联锁、锁扣等部件的有效性进行检查。

@#@应检查导线和电缆的布置是否正确,以及电器安装是否正确。

@#@同时有必要进行直观检查以保证规定的防护等级、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长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ZJ-006@#@标题: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例行检验规程@#@页码:

@#@2/12@#@4.1.2可能的话,通过抽样试验来检查连接,特别是螺钉连接是否接触良好。

@#@@#@4.1.3另外,还应检查GB7251.1中5.1、5.2规定的资料和标志是否完整,以及成套设备是否与其相符。

@#@此外,应检查成套设备与制造厂提供的电路、接线图和技术数据是否相符。

@#@@#@4.1.4根据成套设备的复杂程度,可能有必要检查接线,并进行通电操作试验。

@#@试验、程序和数量取决于成套设备是否包括复杂的联锁装置和程序控制装置等等。

@#@@#@4.1.5在某些场合下,当成套设备进行安装并打算投入运行时,可能有必要在现场进行或重复此试验。

@#@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厂和用户之间应达成专门的协议。

@#@@#@4.2介电强度试验@#@4.2.1试验应如下进行: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成套设备的电路能够承受的规定波形和极性的脉冲电压峰值,而且电间隙值参照此电压值确定。

@#@@#@4.2.2成套设备中一条电路的额定冲击耐受电压应等于或高于成套设备所在系统中出现的瞬间电压规定值。

@#@@#@注:

@#@额定冲击耐受电压的推荐值在表2中给出。

@#@@#@——如果制造厂已标出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ipm的值(见4.1.3)则按照GB7251.1第8.3.2.1和8.3.2.2的b)项进行试验。

@#@@#@——其他情况则按照GB7251.1第8.3.2.1和8.3.2.2a进行试验.@#@4.2.3对于已按GB7251.1第8.3.4的规定验证绝缘电阻的PTTA则不需要进行此项试验。

@#@@#@4.2.4由额定值不超过16A短路保护器件保护的和预先已经以辅助电路的额定电压进行过电气操作试验的辅助电路也不需进行该试验。

@#@@#@a.总则@#@长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ZJ-006@#@标题: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例行检验规程@#@页码:

@#@3/12@#@试验时,成套设备的所有电气器件都应连接起来,除非根据有关规定应施加较低试验电压的器件以及某些消耗电流的器件(如线圈、测量仪表)——对这些电器施加试验电压后将会引起电流的流动——则应当断开。

@#@此类电器应在其中一@#@个接线端上断开,除非它被设计为不能耐受规定值试验电压时,才能将所有接线端子都断开)。

@#@@#@安装在带电部件和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抗干扰电容器不应断开,此电容器应能够耐受试验电压。

@#@@#@b.试验电压值、持续时间和实施@#@

(1)按照GB7251.1第8.2.2.4,试验电压应施加1s,交流电源应该有足够的容量,以便在出现各种漏电电流的情况下仍能维持试验电压。

@#@试验电压实际为正弦波,其频率在45~62Hz之间。

@#@@#@如果被试设备是包括在已预先经受过介电试验的主电路或辅助电路之中,试验电压则可以减至8.2.2.4所给出值的85%。

@#@@#@试验时:

@#@@#@——可以闭合所有的开关器件;@#@或者,@#@——将试验电压依次施加在电路的所有部件上。

@#@@#@试验电压应施加在带电部件和成套设备的框架之间。

@#@@#@

(2)应按照8.2.2.6.2和8.2.2.6.3进行试验。

@#@如果安装在电路中的元件按照其IEC标准用较低的试验电压进行了出厂试验,那么,此试验也应采用上述较低的电压值。

@#@然而,此试验电压不应低于额定冲击耐受电压30%(不用海拔修正因数)或不低于两倍的额定绝缘电压,采用这两者中较高的一种。

@#@@#@C.试验结果判断@#@如果没有击穿或闪络现象,则认为通过了此项试验。

@#@@#@4.3保护措施和保护电路的电连续性检查:

@#@@#@4.3.1应检查防止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的防护措施@#@长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ZJ-006@#@标题: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例行检验规程@#@页码:

@#@4/12@#@4.3.2可利用直观检查来验证保护电路以确保GB7251.1`第7.4.3.1.5所列措施得以实施。

@#@尤其应检查螺钉连接是否接触良好。

@#@@#@4.4绝缘电阻的验证@#@4.4.1对于没有按照GB7251.1第8.2.2或8.3.2经受介电强度试验的PTTA,应用电压至少为500V的绝缘测量仪器进行绝缘测量。

@#@@#@4.4.2电路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每条电路对地标称电压的绝缘电阻应至少为1000Ω/V。

@#@@#@4.4.5作为例外,有些器件不连接起来较为合适,这些器件根据它们的特殊要求,在施加试验电压时是消耗电流的器件(如线圈、测量仪器)或是不为满值试验电压而设计的。

@#@@#@4.5试验/检验纪录@#@按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例行检验纪录填写并保持。

@#@@#@@#@表1隔离设备断开触点间试验电压kV@#@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imp@#@试验电压和相应的海拔@#@交流峰值和直流耐受电压U1.2/50@#@交流方均根值@#@海平面@#@200m@#@500m@#@1000m@#@2000m@#@海平面@#@200m@#@500m@#@1000m@#@2000m@#@0.33@#@0.5@#@0.8@#@1.5@#@2.5@#@4@#@6@#@8@#@12@#@1.8@#@1.8@#@1.8@#@2.3@#@3.5@#@6.2@#@9.8@#@12.3@#@18.5@#@1.7@#@1.7@#@1.7@#@2.3@#@3.5@#@6@#@9.5@#@12.1@#@18.1@#@1.7@#@1.7@#@1.7@#@2.2@#@3.4@#@5.8@#@9.3@#@11.7@#@17.5@#@1.6@#@1.6@#@1.6@#@2.2@#@3.2@#@5.6@#@9@#@11.1@#@16.7@#@1.5@#@1.5@#@1.5@#@2@#@3@#@5@#@8@#@10@#@15@#@1.3@#@1.3@#@1.3@#@1.6@#@2.47@#@4.38@#@7.0@#@8.7@#@13.1@#@1.2@#@1.2@#@1.2@#@1.6@#@2.47@#@4.24@#@6.8@#@8.55@#@12.8@#@1.2@#@1.2@#@1.2@#@1.55@#@2.40@#@4.10@#@6.60@#@8.27@#@12.37@#@1.1@#@1.1@#@1.1@#@1.55@#@2.26@#@3.96@#@6.40@#@7.85@#@11.80@#@1.06@#@1.06@#@1.06@#@1.42@#@2.12@#@3.54@#@5.66@#@7.07@#@10.6@#@注@#@1如果电气间隙介于情况A和情况B之间,表15给出的交流和直流值比冲击电压值更严格。

@#@@#@2工频电压试验要遵循制造厂的协议(见GB7251.1第8.2.2.6.2)。

@#@@#@@#@长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ZJ-006@#@标题: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例行检验规程@#@页码:

@#@5/12@#@@#@表2冲击、工频和直流试验的介电耐受电压kV@#@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imp@#@试验电压和相应的海拔@#@交流峰值和直流耐受电压U1.2/50@#@交流方均根值@#@海平面@#@200m@#@500m@#@1000m@#@2000m@#@海平面@#@200m@#@500m@#@1000m@#@2000m@#@0.33@#@0.5@#@0.8@#@1.5@#@2.5@#@4@#@6@#@8@#@12@#@0.36@#@0.54@#@0.95@#@1.8@#@2.9@#@4.9@#@7.4@#@9.8@#@14.8@#@0.36@#@0.54@#@0.9@#@1.7@#@2.8@#@4.8@#@7.2@#@9.6@#@14.5@#@0.35@#@0.53@#@0.9@#@1.7@#@2.8@#@4.7@#@7@#@9.3@#@14@#@0.34@#@0.52@#@0.85@#@1.6@#@2.7@#@4.4@#@6.7@#@9@#@13.3@#@0.33@#@0.5@#@0.8@#@1.5@#@2.5@#@4@#@6@#@8@#@12@#@0.25@#@0.38@#@0.67@#@1.3@#@2.1@#@3.5@#@5.3@#@7.0@#@10.5@#@0.25@#@0.38@#@0.64@#@1.2@#@2.0@#@3.4@#@5.1@#@6.8@#@10.3@#@0.25@#@0.38@#@0.64@#@1.2@#@2.0@#@3.3@#@5.0@#@6.6@#@10.0@#@0.25@#@0.37@#@0.60@#@1.1@#@1.9@#@3.1@#@4.75@#@6.4@#@9.5@#@0.23@#@0.36@#@0.57@#@1.06@#@1.77@#@2.83@#@4.24@#@5.66@#@8.48@#@注@#@1表13采用了均匀电场,情况B(见2.9.15)的特性,因此,冲击电压、直流和交流峰值耐受电压值是相同的,@#@其交流方均根值是从交流峰值推导出来。

@#@@#@2如果电气间隙介于情况A和情况B之间,那么表13给出的交流值和直流值比冲击电压值更严格。

@#@@#@3工频电压试验要遵循制造厂的协议(见8.2.2.6.2)。

@#@@#@长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ZJ-006@#@标题: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例行检验规程@#@页码:

@#@6/12@#@表3爬电距离的最小值@#@设备额定绝缘电压或实际工作电压交流方均根值或直流5)@#@V@#@设备长期承受电压的爬电距离,mm@#@污染等级@#@污染等级@#@2@#@污染等级@#@3@#@污染等级@#@4@#@16)@#@26)@#@1@#@材料组别@#@材料组别@#@材料组别@#@材料组别@#@2)@#@3)@#@2)@#@Ⅰ@#@Ⅱ@#@Ⅲa@#@Ⅲb@#@Ⅰ@#@Ⅱ@#@Ⅲa@#@Ⅲb@#@Ⅰ@#@Ⅱ@#@Ⅲa@#@Ⅲb@#@10@#@12.5@#@16@#@20@#@25@#@32@#@40@#@50@#@63@#@80@#@100@#@125@#@160@#@200@#@250@#@320@#@400@#@5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200@#@4000@#@5000@#@6300@#@8000@#@10000@#@0.025@#@0.025@#@0.025@#@0.025@#@0.025@#@0.025@#@0.025@#@0.025@#@0.04@#@0.063@#@0.1@#@0.16@#@0.25@#@0.4@#@0.56@#@0.75@#@1@#@1.3@#@1.8@#@2.4@#@3.2@#@0.04@#@0.04@#@0.04@#@0.04@#@0.04@#@0.04@#@0.04@#@0.04@#@0.063@#@0.1@#@0.16@#@0.25@#@0.4@#@0.63@#@1@#@1.6@#@2@#@2.5@#@3.2@#@4@#@5@#@0.08@#@0.09@#@0.1@#@0.11@#@0.125@#@0.14@#@0.16@#@0.18@#@0.2@#@0.22@#@0.25@#@0.28@#@0.32@#@0.42@#@0.56@#@0.75@#@1@#@1.3@#@1.8@#@2.4@#@3.2@#@4.2@#@5.6@#@7.5@#@10@#@12.5@#@16@#@20@#@25@#@32@#@40@#@0.4@#@0.42@#@0.45@#@0.48@#@0.5@#@0.53@#@0.56@#@0.6@#@0.63@#@0.67@#@0.71@#@0.75@#@0.8@#@1@#@1.25@#@1.6@#@2@#@2.5@#@3.2@#@4@#@5@#@6.3@#@8@#@10@#@12.5@#@16@#@20@#@25@#@32@#@40@#@50@#@0.4@#@0.42@#@0.45@#@0.48@#@0.5@#@0.53@#@0.8@#@0.85@#@0.9@#@0.95@#@1@#@1.05@#@1.1@#@1.4@#@1.8@#@2.2@#@2.8@#@3.6@#@4.5@#@5.6@#@7.1@#@9@#@11@#@14@#@18@#@22@#@28@#@36@#@45@#@56@#@71@#@0.4@#@0.42@#@0.45@#@0.48@#@0.5@#@0.53@#@1.1@#@1.2@#@1.25@#@1.3@#@1.4@#@1.5@#@1.6@#@2@#@2.5@#@3.2@#@4@#@5@#@6.3@#@8@#@10@#@12.5@#@16@#@20@#@25@#@32@#@40@#@50@#@63@#@80@#@100@#@1@#@1.05@#@1.1@#@1.2@#@1.25@#@1.3@#@1.4@#@1.5@#@1.6@#@1.7@#@1.8@#@1.9@#@2@#@2.5@#@3.2@#@4@#@5@#@6.3@#@8@#@10@#@12.5@#@16@#@20@#@25@#@32@#@40@#@50@#@63@#@80@#@100@#@125@#@1@#@1.05@#@1.1@#@1.2@#@1.25@#@1.3@#@1.6@#@1.7@#@1.8@#@1.9@#@2@#@2.1@#@2.2@#@2.8@#@3.6@#@4.5@#@5.6@#@7.1@#@9@#@11@#@14@#@18@#@22@#@28@#@36@#@45@#@56@#@71@#@90@#@110@#@140@#@1@#@1.05@#@1.1@#@1.2@#@1.25@#@1.3@#@1.8@#@1.9@#@2@#@2.1@#@2.2@#@2.4@#@2.5@#@3.2@#@4@#@5@#@6.3@#@8.0@#@10@#@1.6@#@1.6@#@1.6@#@1.6@#@1.7@#@1.8@#@1.9@#@2@#@2.1@#@2.2@#@2.4@#@2.5@#@3.2@#@4@#@5@#@6.3@#@8@#@10@#@12.5@#@16@#@20@#@25@#@32@#@40@#@50@#@63@#@80@#@100@#@125@#@160@#@200@#@1.6@#@1.6@#@1.6@#@1.6@#@1.7@#@1.8@#@2.4@#@2.5@#@2.6@#@2.8@#@3.0@#@3.2@#@4@#@5@#@6.3@#@8@#@10@#@12.5@#@16@#@20@#@25@#@32@#@40@#@50@#@63@#@80@#@100@#@125@#@160@#@200@#@250@#@1.6@#@1.6@#@1.6@#@1.6@#@1.7@#@1.8@#@3@#@3.2@#@3.4@#@3.6@#@3.8@#@4@#@5@#@6.3@#@8@#@10@#@12.5@#@16@#@20@#@25@#@32@#@40@#@50@#@63@#@80@#@100@#@125@#@160@#@200@#@250@#@320@#@4)@#@12.5@#@16@#@20@#@25@#@32@#@40@#@50@#@63@#@80@#@100@#@125@#@160@#@4)@#@长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ZJ-006@#@标题: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例行检验规程@#@页码:

@#@7/12@#@注@#@1工作电压为32V及以下的绝缘不会出现漏电或漏电起痕现象。

@#@然而必须考虑到电解腐蚀的可能性,为此规定了最小的爬电距离值。

@#@@#@2按照R10数系选择电压值。

@#@@#@1)由于IEC664-1:

@#@1992中2.4的条件,材料组别Ⅰ或材料组别Ⅱ、Ⅲa、Ⅲb,漏电起痕的可能性减小。

@#@@#@2)材料组别Ⅰ、Ⅱ、Ⅲa、Ⅲb。

@#@@#@3)材料组别Ⅰ、Ⅱ、Ⅲa。

@#@@#@4)此区域内的爬电距离值尚未确定。

@#@材料组别Ⅲb一般不推荐用于630V以上的污染等级3,也不推荐用于污染等级4。

@#@@#@5)作为例外,对于额定绝缘电压127,208,415,440,660/690和830V,可以采用分别对应于125,200,400,630和800V的较低档的爬电距离值。

@#@@#@6)这两栏中给出的值适用于印刷线路材料的爬电距离。

@#@@#@表4导体的选择和安装@#@导体的类型@#@要求@#@裸导体或带基本绝缘的单心导体例如:

@#@符合IEC227-3的导线@#@应避免相互接触或与带电部件接触,例如:

@#@加隔离物@#@带基本绝缘和最大容许导体工作温度90℃以上的单心导体,例如:

@#@符合IEC245-3的电缆或IEC227-3的耐热PVC绝缘电缆@#@在没有施加外部压力的地方相互接触或与带电部件接触是容许的。

@#@必须避免与锋利的边缘接触。

@#@必须没有机械损害的危险。

@#@这些导体只可加载不超过70℃的工作温度@#@带有基本绝缘的导体,例如:

@#@符合IEC227-3有附加辅助绝缘的电缆,例如:

@#@用热缩套管单独覆盖或用塑料导管单独走线@#@如果没有机械损坏的危险不需附加要求@#@用非常高的机械能力材料绝缘的导体,例如:

@#@FTFE绝缘,或用于3kV以内带有增强外部套管的双重绝缘导体,例如:

@#@符合IEC502的电缆@#@单心或多心带护套电缆,例如:

@#@IEC245-4或IEC227-4中的电缆@#@长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ZJ-006@#@标题: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例行检验规程@#@页码:

@#@8/12@#@表14空气中的最小电气间隙@#@额定冲击耐受@#@电压Uimp@#@kV@#@最小电气间隙,mm@#@A情况非均匀电场条件(见2.9.16)@#@B情况均匀电场条件(见2.9.15)@#@污染等级@#@污染等级@#@1@#@2@#@3@#@4@#@1@#@2@#@3@#@4@#@0.33@#@0.5@#@0.8@#@1.5@#@2.5@#@4@#@6@#@8@#@12@#@0.01@#@0.04@#@0.1@#@0.5@#@1.5@#@3@#@5.5@#@8@#@14@#@0.2@#@0.8@#@1.6@#@0.01@#@0.04@#@0.1@#@0.3@#@0.6@#@1.2@#@2@#@3@#@4.5@#@0.2@#@0.8@#@1.6@#@0.3@#@0.6@#@1.2@#@2@#@3@#@4.5@#@0.5@#@1.5@#@3@#@5.5@#@8@#@14@#@1.2@#@2@#@3@#@4.5@#@2@#@3@#@4.5@#@1.5@#@3@#@5.5@#@8@#@14@#@3@#@5.5@#@8@#@14@#@注:

@#@最小的电气间隙值以大气压为80kPa时(它相当于海拔200m处的正常大气压)的1.25/50μs冲击电压为基准。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测量*)@#@F1基本原则@#@例1~例11规定的槽宽度X基本适用于以污染等级为函数的所有实例,如下表:

@#@@#@污染等级@#@槽宽度X的最小值,mm@#@1@#@2@#@3@#@4@#@0.25@#@1.0@#@1.5@#@2.5@#@如果有关的电气间隙小于3mm,凹槽最小宽度则可以减小至该电气间隙的三分之一。

@#@@#@测量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方法在下面例1~例11中示出。

@#@这些例子使得在电气间隙与槽之间,或在各种绝缘形式之间没有什么区别。

@#@@#@而且:

@#@@#@——假定任意角被宽度为Xmm的绝缘连接件在最不利的位置下桥接(见例3);@#@@#@——当横跨槽顶部的距离为Xmm或更大时,应沿着凹槽的轮廓测量爬电距离(见例2);@#@@#@——在相对运动的部件处于最不利的位置时,测量这些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F2筋的使用:

@#@@#@长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ZJ-006@#@标题: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例行检验规程@#@页码:

@#@9/12@#@由于筋对污染物的影响以及它有较好的干燥效果,因此可以明显地减少泄漏电流的形成。

@#@假设筋的最小高度为2m,爬电距离则可以减小至要求值的0.8倍。

@#@@#@筋的最小高度2m@#@@#@mm@#@筋的最小底宽按机械要求@#@图F1筋的测量@#@*)本附录F与IEC947-1:

@#@1998(GB/T14048.1-93)的附录G相同。

@#@@#@例1@#@<Xmm@#@@#@条件:

@#@该爬电距离路径包括宽度小于Xmm、深度为任意的平行边或收敛形边的槽。

@#@@#@规则: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如图所示,直接跨过槽进行测量。

@#@@#@例2@#@≥Xmm@#@条件:

@#@此爬电距离路径包括任意深度且宽度等于或大于Xmm的平行边的槽。

@#@@#@规则:

@#@电气间隙是“虚线”的距离。

@#@爬电距离路径沿槽的轮廓测量。

@#@@#@例3@#@=Xmm@#@长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ZJ-006@#@标题: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例行检验规程@#@页码:

@#@10/12@#@条件:

@#@此爬电距离路径包括宽度大于Xmm的V形槽。

@#@@#@规则:

@#@电气间隙是“虚线”的距离。

@#@爬电距离路径沿槽的轮廓但被Xmm的联接把槽底“短路”。

@#@@#@例4@#@条件:

@#@爬电距离路径包括一条筋。

@#@@#@规则:

@#@电气间隙是通过筋顶的最短直接空气路径。

@#@爬电距离沿着筋的轮廓。

@#@@#@<Xmm@#@<Xmm@#@例5@#@条件:

@#@爬电距离路径包括一条由未浇合的接缝及每边宽度小于Xmm的槽。

@#@@#@规则: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途径是如图所示的“虚线”的距离。

@#@@#@≥Xmm@#@≥Xmm@#@例6@#@条件:

@#@此爬电距离路包括一条未浇合的接缝以及每边宽度等于或大于Xmm的槽。

@#@@#@规则:

@#@电气间隙为“虚线”的距离。

@#@爬电距离路径沿槽的轮廓。

@#@@#@长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ZJ-006@#@标题: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例行检验规程@#@页码:

@#@11/12@#@≥Xmm@#@例7@#@<Xmm@#@条件:

@#@爬电距离路径由未浇合的接缝以及一边宽度小于Xmm而另一边宽度等于或大于Xmm的槽。

@#@@#@规则: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路径如图所示。

@#@@#@例8@#@条件:

@#@穿过一条未浇合接缝的爬电距离小于通过隔板顶部的爬电距离。

@#@@#@规则:

@#@电气间隙是通过隔板顶部的最短直接空气路径。

@#@@#@≥Xmm@#@≥Xmm@#@例9@#@条件:

@#@应将螺钉头与凹壁之间,足够宽的间隙考虑在内。

@#@@#@规则: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路径如图所示。

@#@@#@长江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ZJ-006@#@标题: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例行检验规程@#@页码:

@#@12/12@#@例10@#@=Xmm@#@@#@";i:

18;s:

19245:

"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 @#@@#@电力安装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保证公司安全生产,保证国家资产和投资者的权益免遭损失,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行业的特点和我公司的组织形式制定,用于规定本公司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关系。

@#@@#@第三条本公司应在工作范围内,树立“安全是第一工作,安全是第一效益,安全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按照统一的部署,依靠全体员工共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第四条 @#@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业规程、标准,制定适合本公司实际的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第五条 @#@公司必须贯彻“企业安全责任主体”、“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做到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安全工作。

@#@@#@第六条 @#@公司对安全生产事故及异常情况的处理,执行“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

@#@@#@第七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从事安装、检修、试验、电力建设等为主要业务的部门和人员。

@#@@#@第二章 公司安全生产目标@#@

(一)不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二)不发生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三)不发生重大及以上火灾事故;@#@@#@(四)不发生恶性电气误操作事故;@#@@#@(五)不发生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六)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七)不发生由本单位责任造成的有严重社会影响的安全生产事件。

@#@@#@第三条 @#@公司实行三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

(一)公司不发生人身重伤和一般设备事故;@#@@#@

(二)班组不发生未遂和异常;@#@@#@(三)个人无违章,实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第三章、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1、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1.1、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责任制@#@1.1.1、作为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本公司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1.1.2、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公司安全生产动态。

@#@每半年组织董事会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决策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和目标。

@#@在研究制定公司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同时,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1.1.3、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产保证体系,领导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明确主管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董事成员。

@#@@#@1.2、总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1.2.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本企业安全生产动态。

@#@每季度研究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领导本企业安全生产活动,作为本企业安全的第一责任者,对本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1.2.2、领导制定和实施本企业中、长期整体规划和年度生产经营工作计划的同时,制定和实施本企业中、长期安全生产规划和年度的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1.2.3、建立健全本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考核指标,组织本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并将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与经济承包指标挂钩,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

@#@@#@1.2.4、领导本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并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执行企业领导安全值班制度。

@#@1.2.5、建立健全本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监督管理力量,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手段,并将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与监督的经费列入企业财务预算。

@#@@#@1.2.6、健全和完善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奖惩办法,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检查、有考核、有奖罚。

@#@@#@1.2.7、本企业发生伤亡事故后,要亲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并组织实施。

@#@@#@1.3、安全生产副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1.3.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本企业安全生产动态,协助法定代表人落实本企业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1.3.2、组织实施本企业中、长期整体规划和年度期生产经营工作计划的同时,组织实施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组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1.3.3、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

@#@@#@1.3.4、参与编制或审批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工程、特殊复杂工程及专业性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时,审核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制定本企业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使用计划。

@#@@#@1.3.5、领导组织本企业安全生产活动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领导组织本企业外省市施工队伍的审查与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考核工作。

@#@1.3.6、领导本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开展工作,每月召开安全生产例会,研究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领导组织本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问题。

@#@@#@1.3.7、本企业发生伤亡事故后,要亲临事故现场,领导组织因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过程中的具体工作。

@#@@#@1.3.8、组织落实公司财务工作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

@#@@#@1.3.9、组织编制年度财务计划的同时,审批安全技术措施经费使用计划,保证经费到位。

@#@@#@1.3.10、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市有关劳动保护用品的规定和防暑降温经费的使用标准,并按规定负责审批购置的劳动保护用品经费。

@#@@#@1.4、总工程师安全生产责任制@#@1.4.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协助本企业法定代表人做好安全生产方面的技术领导工作,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负技术责任。

@#@@#@1.4.2、在组织编制或审批施工组织设计以及重点工程、特殊复杂工程或专业性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时,同时审查安全技术措施。

@#@@#@1.4.3、领导本企业安全技术攻关活动,确定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研究项目,并组织鉴定验收。

@#@@#@1.4.4、对本企业使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从技术上负责,组织审查其使用和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性,组织编制或审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

@#@@#@1.4.5、参与本企业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工作,从技术上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1.5、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责任制@#@1.5.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工程的特点及施工生产全过程,组织制定本项目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作为项目工程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项目工程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1.5.2、在组织项目工程管理体系时,必须根据项目工程特点,在施工面积和参与生产的人员数量,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项目工程专兼职安全专业监督管理人员,支持、指导安全专业监督管理人员工作,不得干扰或阻挠安全专业监督管理人员行使职权。

@#@@#@1.5.3、在组织项目工程施工前,必须明确各专业管理部门和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定期组织实施考核,项目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要与经济效益挂钩。

@#@@#@1.5.4、健全完善用工管理制度,适时对组织施工生产人员上岗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变换工种以及工伤复工前的安全生产教育,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教育不少于24学时,并保证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用品。

@#@1.5.5、组织落实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组织并监督项目工程中安全技术交底和设施设备验收制度的实行。

@#@@#@1.5.6、领导组织项目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及时组织相关人员消除事故隐患,对上级安全生产检查中提出的事故隐患和管理存在有问题,应定人、定时间、定措施予以解决,并按时将解决情况向上级反馈。

@#@1.5.7、领导组织项目文明施工管理,贯彻落实铜陵市文明安全施工管理标准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工作规定。

@#@@#@1.5.8、项目发生伤亡事故时,必须做到迅速抢救伤员,妥善保护现场,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认真落实防范措施。

@#@@#@1.6、项目工长施工员安全生产责任制@#@1.6.1、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对所负责承担的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不违章指挥,制止冒险作业。

@#@@#@1.6.2、对所管的施工现场环境安全和一切安全防护设施的完整、齐全、有效是否符合安全要求负有直接责任。

@#@@#@1.6.3、组织并督促技术人员做好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和签字工作,遇有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

@#@@#@1.6.4、领导所属班组搞好安全生产,组织班组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并检查执行情况。

@#@教育工人不违章作业和冒险蛮干,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1.6.5、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及时纠正工人违章作业,认真消除事故隐患。

@#@@#@1.6.6、发生伤亡事故要保护现场并立即上报。

@#@@#@1.6.7、有权拒绝不科学、不安全、不卫生的生产指令。

@#@@#@1.7、技术员安全生产责任制@#@1.7.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工程特点、主持项目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作为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对本项目安全生产负技术管理责任。

@#@@#@1.7.2、参加或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同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保证其可行性和针对性,随时检查、监督、落实。

@#@@#@1.7.3、主持制定技术措施计划和季节性施工方案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执行,及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1.7.4、项目工程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时要及时上报,经上级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要组织操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培训,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监督。

@#@@#@1.7.5、主持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的验收工作,并做出结论性意见,严格控制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施设备进入施工现场投入使用。

@#@@#@1.7.6、参加项目安全生产检查,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从技术方面提出整改意见,消除隐患,配合参加伤亡事故和未遂事故的调查,从技术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1.8、工程质检员安全生产责任制@#@1.8.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规,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对本项目安全生产负协查管理责任。

@#@1.8.2、对施工现场环境安全和一切安全防护设施的完整、齐全、有效是否符合安全要求负监督责任。

@#@@#@1.8.3、日常工作检查时,及时纠正工人违章作业,认真消除事故隐患。

@#@1.8.4、发生伤亡事故要保护现场并立即上报。

@#@@#@1.8.5、有权拒绝不科学、不安全、不卫生的生产指令。

@#@@#@1.9、安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1.9.1、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宣传贯彻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1.9.2、协助领导组织本企业安全生产活动,宣传安全生产法规,提高全体施工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1.9.3、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检查中,遇有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或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时,有权制止违章,停止施工作业,或勒令违章人员撤出施工区域。

@#@遇有重大险情时,有权指挥危险区域内的人员撤离现场,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1.9.4、有权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安全管理规定的应立即予以纠正。

@#@@#@1.9.5、参加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会审,对其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签属意见,由编制人负责修改,并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

@#@@#@1.9.6、参加生产例会,掌握施工生产信息,预防、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出防范建议,参加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1.9.7、参加电力工程的验收,提出具体意见,并监督执行。

@#@@#@1.9.8、参加跨越的安装验收,及时发现问题。

@#@监督有关部门和人员落实解决。

@#@@#@1.9.9、审核鉴定专控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使用情况。

@#@@#@1.9.10、参加伤亡事故的调查,进行事故统计、分析,按规定及时上报,对伤亡事故和未遂事故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1.10、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1.10.1、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合理安排班组人员工作,对本班组人员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1.10.2、经常组织班组人员学习安全操作规程,督促班组人员正确使用个人劳保用品,不断提高自保能力。

@#@@#@1.10.3、认真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做好班前讲话,不违章指挥,冒险蛮干。

@#@@#@1.10.4、经常检查班组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上报有关领导。

@#@@#@1.10.5、认真做好新工人的岗位教育。

@#@@#@1.10.6、发生因工伤亡及未遂事故,保护好现场,立即上报有关领导。

@#@1.11、项目材料部门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1.11.1、负责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安全生产所需材料的采购,保质保量供应。

@#@@#@1.11.2、根据劳动保护用品发放标准做好个人防护用品的计划、采购、保管和发放工作。

@#@@#@1.11.3、定期对安全帽、安全带等施工材料及安全用具进行检查验收,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要及时更换。

@#@@#@1.11.4、采购的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1.12、机械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1.12.1、对本项目所有机械设备配齐可靠的安全防护和保险装置,并经常检查其是否齐全、灵敏、有效,并督促有关人员进行日常维护、维修。

@#@@#@1.12.2、建立健全机电设备,压力容器,内转车等的安全规章制度,加强检查,维修,保养,审查,试运转等工作,确保安全运转,安全行驶。

@#@@#@1.12.3、负责本业务系统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发证和年审工作。

@#@@#@1.12.4、负责本项目机电设备和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和报告工作。

@#@1.13、全体职工安全生产责任制@#@1.13.1、牢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积极参加安全劳动,接受安全教育。

@#@@#@1.13.2、认真学习和掌握本工程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有关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听从安全人员指挥,做到不违章冒险作业。

@#@@#@1.13.3、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爱护安全设施和安全标志,服从分配,坚守岗位,不随意开动他人操作的机械和电气设备,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

@#@@#@1.13.4、发生事故或未遂事故,应立即向班组长报告,参加事故分析,吸取事故教训,积极提出搞好安全生产,改善劳动条件的合理化建议。

@#@1.13.5、有越权报告有关安全生产的一切情况,遇到有严重人身危险而无安全措施的作业,有权拒绝施工,同时立即报告或越级报告有关部门。

@#@@#@1.14、安全部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1.14.1、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宣传贯彻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1.14.2、制定定期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方针目标,并负责贯彻实施。

@#@1.14.3、协助领导研究企业安全动态,组织调查研究活动,编制研究报告,制定或修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负责审查本公司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14.4、协助领导组织本公司安全生产活动,宣传安全生产法规,提高全体施工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1.14.5、组织本公司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工作,定期对各单位主管生产的负责人、项目经理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和考核。

@#@组织违章人员学习班,负责审查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和持证上岗负责组织复工和转岗人员的安全教育。

@#@@#@1.14.6、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公司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检查,公司所属各单位、施工现场不定期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检查。

@#@@#@1.14.7、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检查中,遇有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或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时,有权制止违章,停止施工作业,或勒令违章人员撤出施工区域。

@#@遇有重大险情时,有权指挥危险区域内的人员撤离现场,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1.14.8、参加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会审,对其中的安全技术措施签属意见,由编制人负责修改,并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

@#@@#@1.14.9、参加生产例会,掌握施工生产信息,预防、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出防范建议,参加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1.14.10、参加各种跨越的安装验收,及时发现问题。

@#@监督有关部门和人员落实解决。

@#@@#@1.14.11、审核鉴定专控劳动保护用品,并监督使用情况。

@#@@#@1.14.12、加伤亡事故的调查,进行事故统计、分析,按规定及时上报,对伤亡事故和未遂事故的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i:

19;s:

26098:

"Q/HNDZ-AQ06-06—2007@#@华能德州电厂发布@#@2010-04-01实施@#@2010-03-31发布@#@电测监督管理标准@#@Q/HNDZ-AQ06-06—2010@#@Q/HNDZ@#@华能德州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标准@#@1@#@ Q/HNDZ-AQ06-06—2010@#@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职责 2@#@5流程与风险分析 5@#@6管理内容与方法 5@#@6.1主要设备范围 5@#@6.2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6@#@6.3设计与设备选型监督管理 6@#@6.3.1对常用测量仪表的要求 6@#@6.3.2对电能计量装置的要求 7@#@6.3.3对电测量变送器的要求 9@#@6.3.4对交流采样测量装置的要求 9@#@6.3.5对测量用电流、电压互感器的要求 9@#@6.3.6对电流、电压回路及二次测量回路的要求 10@#@6.3.7其它要求 11@#@6.4验收监督管理 11@#@6.5检验监督管理 12@#@6.5.1基本要求 12@#@6.5.2对计量检定专业人员的要求 12@#@6.5.3对电测标准装置的要求 12@#@6.6电测标准试验室配置一般要求 13@#@6.7周期检定及考核指标 14@#@6.7.1标准仪器仪表及装置的周期检定 14@#@6.7.2电测仪表和装置的周期检定 14@#@6.7.3考核指标与统计办法 16@#@7相关/支持性文件 16@#@8报告和记录 17@#@9附录 17@#@I@#@前言@#@本标准根据集团公司《华能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求》和DL/T800-2003《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厂具体情况而编写的。

@#@编写要求和表述方法与《华能电厂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要求》完全一致。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与本标准有关的历次版本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安全监察部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部门:

@#@策划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兰海。

@#@@#@审核:

@#@李杰。

@#@@#@审定:

@#@王春明。

@#@@#@批准:

@#@李庆义。

@#@@#@本标准于2007年7月31日首次发布,2008年4月第1次修订,2009年5月第2次修订,本次为第3次修订。

@#@@#@电测监督管理标准@#@1 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华能德州电厂电测监督的管理职能、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等。

@#@ @#@1.2本标准适用于华能德州电厂电测装置的工程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改造、设备监造、工程验收等阶段的全过程技术监督。

@#@@#@1.3电测监督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依法监督、分级管理、行业归口的原则,实行技术监督、报告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度,各相关部门、班组都必须熟悉和认真执行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L/T1051-2007《电力技术监督导则》@#@DL/T1049-2007《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监督规程》@#@DL/T448-2000《国家经贸委《《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5043—95《火力发电厂电气试验室设计标准》@#@JJG124《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及电阻表检定规程》@#@JJG307《交流电能表(电度表)检定规程》@#@JJG596《电子式电能表检定规程》@#@JJG103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山东电力电测技术监督工作规定》(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编制)@#@QZ/GL-03-26《电测技术监督规定》(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编制)@#@3 术语和定义@#@3.1电测监督@#@以安全和质量为中心,以标准为依据,以有效的测试和管理为手段,对电测装置的性能及指标、整定参数、设备健康状况、装置检验及调试、图纸资料、安全技术措施等进行全过程监督,以确保电测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

@#@@#@3.2电测监督网机构@#@由电测专业人员组成,对全厂电测装置进行技术监督的组织。

@#@其成员称为电测监督人员。

@#@@#@3.3电能计量装置@#@各种电度表及其二次回路、计量PT、计量CT、电能计量柜(箱)等。

@#@@#@3.4电测装置@#@电压表、电流表、电度表、功率表、频率表、变送器、计量PT、计量CT、电测标准装置等电力测量和计量设备的总称。

@#@@#@3.5电量变送器@#@将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相位角或频率交流电量变换为直流电流或电压模拟量的测量变装置。

@#@@#@3.6电测标准装置@#@用于检定各类电测仪器、仪表、电能计量装置的标准电压表、标准电流表、微机综合校验台等标准装置。

@#@@#@3.7交流采样测量装置@#@交流采样测量装置是将工频交流电量量值经数据采集、转换、计算、转变为数字信号传送至本地或远端显示器。

@#@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相位角、功率因数等。

@#@@#@4 职责@#@4.1基本要求@#@4.1.1电测监督在主管副厂长的领导下,由策划部归口管理,并接受上级监督部门的业务领导。

@#@确保全厂电测监督装置安全可靠运行。

@#@@#@4.1.2成立全厂电测监督网机构,监督网机构设立负责人(组长)1名,专责工程师1名。

@#@专责工程师一般由策划部电气专工担任,成员由策划部、检修部、运行部等有关部门电测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

@#@@#@4.1.3电测监督人员必须事业心强、工作认真细致、肯钻研技术,具有中专及以上水平的理论知识。

@#@@#@4.1.4从事电测监督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相关人员应熟悉和掌握本标准中有关的规定。

@#@@#@4.2主管副厂长职责@#@4.2.1负责审批本标准。

@#@@#@4.2.2负责全面贯彻执行本标准。

@#@@#@4.2.3负责组织成立全厂电测监督网机构。

@#@@#@4.2.4根据机构调整和现场实际,及时对电测监督网机构进行调整和补充。

@#@@#@4.2.5加强对电测监督工作的领导,审批电测监督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

@#@@#@4.2.6了解电测监督管理工作情况,根据工作情况对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进行奖惩。

@#@@#@4.3电测监督网机构负责人(组长)职责@#@4.3.1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电测监督的规定和制度,组织制定本厂电测监督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

@#@@#@4.3.2经常检查和了解电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监督工作情况,督促解决存在存在的问题。

@#@@#@4.3.3审批本厂管辖范围内的电测设备的设计及改造方案、调试方案、安全技术措施、监督年度计划、反事故措施等。

@#@@#@4.3.4检查电测监督的执行情况,根据检查情况,对有关责任部门和人员提出奖惩意见。

@#@@#@4.4策划部职责@#@4.4.1在策划部设立电测监督专责工程师,负责全厂电测监督的日常管理工作。

@#@@#@4.4.2做好电测监督管理工作,认真贯彻上级颁发的有关电测监督管理的规程、规定及反事故技术措施,掌握全厂电测装置的运行情况。

@#@@#@4.4.3组织审核全厂电测装置的运行规程、检修和试验计划、安全技术措施等;@#@组织编制重大试验方案和技术改造方案、计划等,并督促按期实施。

@#@@#@4.4.4参加电测设备的事故、障碍、异常及不正确动作等事件的调查分析,研究制定整改和反事故措施,并督促组织实施。

@#@@#@4.4.5定期检查电测设备的定检计划、反措、规定制度等执行情况。

@#@@#@4.4.6组织对电测设备的重大检修项目和技术改造工作进行验收。

@#@@#@4.4.7定期组织召开电测监督会议,对电测监督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并按规定及时向上级监督机构报送有关统计资料和总结报告。

@#@@#@4.4.8检查检修和运行人员的电测培训计划,抓好技术培训工作。

@#@@#@4.4.9掌握电测专业的检修和运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人员配置,必要时,向厂建议进行必要的调整。

@#@@#@4.4.10掌握电测专用试验仪器仪表的配置和使用情况,督促定期校验,根据需要,提出增加配置的计划。

@#@@#@4.4.11对检修和运行部门的电测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提出整改和考核意见。

@#@@#@4.4.12对于改造设备或新采用的装置,负责对装置的技术性能、技术指标、产品质量、运行可靠性等综合了解,如需要招(议)标,负责组织编制招标的技术规范书,推荐招(议)标单位。

@#@@#@4.4.13对于改造设备或新采用的装置、设备修缮等,负责组织编制技术协议书。

@#@@#@4.5检修部职责@#@4.5.1负责电测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负责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分解、细化和落实,做好电测设备的检修维护和改造工作,不断提高检修技术水平和设备健康水平,使电测设备的正确率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

@#@@#@4.5.2负责本部门的电测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

@#@@#@4.5.3负责编制反事故措施、试验方案、改造方案、设备改造图纸、设备招标用的技术规范书等。

@#@@#@4.5.4参加新、扩建工程的审核工作,审核工程方案、检验报告、试验措施。

@#@@#@4.5.5参加电测设备的事故、障碍、异常及不正确动作等事件的调查分析,分析原因,提出反措。

@#@@#@4.5.6贯彻上级规定制度,落实反措施计划,掌握设备缺陷情况。

@#@@#@4.5.7编制本部门的全年技术监督计划,分解编制季度、月度定检计划和工程改造计划。

@#@@#@4.5.8根据生产需要,编制改造方案、检修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收集整理电测设备图纸资料和设备参数。

@#@@#@4.5.9负责全厂电测装置的定检和维护。

@#@@#@4.5.10负责本部门的电测装置设备台账的管理工作。

@#@@#@4.5.11参加电测设备检修和改造工作的验收,对不符合反措要求或有关规定的设备,有权不予接收。

@#@@#@4.5.12发现电测装置有问题时,有权采取必要的可行措施或提出处理意见,紧急情况下,可以先处理后汇报。

@#@@#@4.5.13对管辖范围内的电测设备提出更新改造的方案和意见。

@#@@#@4.5.14配合山东电研院和德州供电公司,对关口计量电度表定期检测和检验。

@#@@#@4.5.15定期检查电测监督计划的完成情况,对有关周期定检率、调前合格率等技术考核指标进行统计。

@#@@#@4.5.16属于水库站、燃料部、物业公司等管辖的电测设备,应分别由各设备分管部门提出年度检定计划,提交策划部和电气队。

@#@@#@4.5.17应严格执行电测装置检定的有关规定,调前合格率达到100%,确保整定结果正确无误,防止误整定导致计量误差超标。

@#@@#@4.5.18二次回路压降和互感器二次绕组精度等级直接影响测量误差,新互感器安装投运前,必须测试计量绕组的值误差和角误差,精度等级必须符合要求,核查二次负荷在25%~100%额定范围之内。

@#@定期测量计量二次回路的压降,关口电度表用的二次回路压降不大于0.2%,其它不大于0.5%,并尽量减少压降。

@#@@#@4.5.19在一些重要或复杂回路的设备上工作,如关口电度表现场检验工作,可能会危及其它带电运行的设备,应办理安全措施票,现场专人监护。

@#@@#@4.5.20在运行中的二次回路上工作,必须由一人工作,另一人监护,监护人由技术经验水平较高者担任。

@#@@#@4.5.21在PT二次回路上通电工作,必须可靠断开至PT电压二次侧的回路,防止反充电伤害在一次设备工作的人员。

@#@@#@4.6运行部职责@#@4.6.1负责本部门电测监督的运行管理工作,负责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分解、细化和落实,做好电测设备的运行管理。

@#@@#@4.6.2负责本部门专业人员的电测技术培训和技术考核。

@#@@#@4.6.3编制电测设备运行方式、运行规程、运行说明和反事故措施。

@#@@#@4.6.4参加电测设备事故、障碍、异常及不正确动作等事件的调查分析。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记录下发生故障的时间、故障设备及相关设备的现象,为故障分析提供第一手资料。

@#@@#@4.6.5收集整理电测设备图纸资料和设备参数。

@#@@#@4.6.6负责处理电测设备日常调度运行事项。

@#@@#@4.6.7掌握电测设备的运行情况,督促检修部及时处理设备缺陷。

@#@@#@4.6.8负责本部门电测装置的运行技术台账,记录电测装置的运行情况。

@#@@#@4.6.9参加电测设备检修和改造工作进行验收,对不符合反措要求或有关规定的设备,有权不予接收投入运行。

@#@@#@4.6.10发现电测设备有问题时,有权采取必要的可行措施或提出处理意见,紧急情况下,可以先处理后汇报。

@#@@#@4.6.11对管辖范围内的电测设备提出进行更新改造的方案和意见。

@#@@#@4.6.12应按照规程要求,对电测仪表进行监视和记录,如发电机在线检测仪表、关口计量电度表、母线电压表等,防止监视失误导致发生事故。

@#@@#@4.6.13当处理事故或改变运行方式时,应注意计量电度表是否运行正常,防止由于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导致电量损失。

@#@@#@4.6.14掌握装置的最大允许负荷定值,监视运行设备的负荷,必要时进行及时调整,防止设备正常运行时的过负荷跳闸。

@#@@#@5 流程与风险分析@#@5.1电测监督管理流程图@#@电测监督管理流程图见附录A。

@#@@#@5.2关键控制点@#@5.2.1设备设计/选型。

@#@@#@5.2.2仪器仪表定检。

@#@@#@5.2.3试验方案、措施。

@#@@#@5.2.4项目及质检点验收。

@#@@#@5.3风险分析。

@#@@#@5.3.1电测监督设备的设计与选型是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应选用上级主管部门质检合格和现场多年运行可靠的产品。

@#@如果设计与选型不当,将会给将来的系统运行、检修维护造成很大的被动,不但会造成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机组运行稳定性、全厂经济效益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

@#@@#@5.3.2仪器仪表及相关回路的定检应执行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并严格控制不超周期运行。

@#@如果试验和定检标准、方法掌握错误,将导致错误的试验和检查结果,或如果设备超过试验和定检周期运行,设备存在的制造和运行缺陷等安全隐患就不能及时被发现或测量误差超过国家标准,会使运行监视人员的判断失误,造成较大的电量经济损失,甚至导致设备突发故障。

@#@@#@5.3.3试验方案和措施是保证检修工作、新设备投运工作的重要环节,应经过专业技术人员充分讨论确定。

@#@如果没有试验方案和措施或试验方案和措施有缺漏、错误,将可能会使设备投运前存在的质量问题不能被发现,也可能会使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造成设备损坏、人身伤亡。

@#@@#@5.3.4项目及质检点验收是对设备和工程项目是否合格的重要验证,是设备投运前进行监督检查的关键控制环节,应认真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和反事故措施。

@#@如果项目及质检点验收不认真、该发现的问题没有被发现、马虎过关,设备投运后将遗留下安全隐患,甚至投运时就会发生严重问题,造成设备不能按期投运。

@#@@#@5.3.5电测监督工作专业技术性较强,重要的计量二次回路、电度表、电压表等有问题,将可能造成运行人员误判断,导致运行误操作;@#@关口电度表及其回路有问题,可能会造成电量损失,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对电测工作的技术监督,做好风险性分析和予控。

@#@@#@6 管理内容与方法@#@6.1 主要设备范围@#@6.1.1电工测量仪表@#@6.1.2电工记录仪表@#@6.1.4电能计量装置@#@6.1.5计量用电流、电压互感器@#@6.1.6电量变送器@#@6.1.7电测二次回路@#@6.1.8电测标准装置@#@6.1.9集中抄表系统@#@6.2 日常监督管理工作@#@6.2.1对各类电气测量仪器、仪表、变送器(包括传递校验用的标准仪器、试验用的仪表、运行用的配电盘仪表、仪用互感器、仪表用分流器、仪表用变换器以及计量回路接线的正确性等)的定期校验、调整,确保主要电测仪表(即0.2及以上的标准表、供试验用的0.5级表、同步表、主要检测仪表、涉及电力生产经济指标的电能表)的调前合格率、检验率、损坏率指标的完成。

@#@@#@6.2.2对计量装置综合误差进行测定,通过测试、计算和改进,确保传递校验标准仪器、仪表和现场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合格。

@#@@#@6.2.3标准检定装置在有效期满前一个月,须向原考核部门提出复检申请,申请的程序按有关规定办理。

@#@@#@6.2.4新购置的电测仪表标准装置,须及时提出申请,并经上级计量部门考核认证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2.5加强电量变送器、计量用CT和PT、以及其它电测设备的技术监督,保证计量准确、电量平衡一致。

@#@@#@6.2.6加强仪表的运行监督,定期检查运行仪表的正确性。

@#@@#@6.2.7要杜绝仪表部件差错、接线差错、倍率差错、卡针卡字、电压互感器断保险、电流互感器开路、仪表线短路、因标准表不准造成表计误调返工等计量差错,消除各种不合理的计量方式。

@#@@#@6.2.8做好电测装置日常管理工作,做到设备台帐、标示卡与实物相符,记录、证书、检定报告等资料完整,规章制度齐全。

@#@@#@6.2.9从事电测监督的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相关人员应熟悉和掌握本标准中有关的规定。

@#@@#@6.2.10电测监督定期工作(见附录A)@#@6.3 设计与设备选型监督管理@#@6.3.1 对常用测量仪表的要求@#@6.3.1.1常用测量仪表的配置应能正确反映电力装置的电气运行参数和绝缘状况。

@#@@#@6.3.1.2常用测量仪表指装设在屏、台、柜上的电测量表计,包括指针式仪表、数字式仪表、记录型仪表及仪表的附件和配件等。

@#@@#@6.3.1.3常用测量仪表可采用直接仪表测量、一次仪表测量和二次仪表测量方式。

@#@@#@6.3.1.4常用测量仪表的准确度最低要求见表1。

@#@@#@表1常用测量仪表的准确度最低要求@#@仪表类型名称@#@准确度最低要求级@#@指针式交流仪表@#@1.5@#@指针式直流仪表@#@1.0(经变送器二次测量)@#@指针式直流仪表@#@1.5@#@数字式仪表@#@0.5@#@记录型仪表@#@应满足测量对象的准确度要求@#@6.3.1.5仪表用电流、电压互感器及附件、配件的准确度最低要求见表2。

@#@@#@表2仪表用电流、电压互感器及附件、配件的准确度最低要求@#@仪表准确度@#@等级@#@准确度最低要求级@#@电流、电压互感器@#@变送器@#@分流器@#@中间互感器@#@0.5@#@0.5@#@0.5@#@0.5@#@0.2@#@1.0@#@0.5@#@0.5@#@0.5@#@0.2@#@1.5@#@1.0@#@0.5@#@0.5@#@0.2@#@2.5@#@1.0@#@0.5@#@0.5@#@0.5@#@注:

@#@0.5级指数字式仪表的准确度等级。

@#@@#@6.3.1.6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在DL/T630给定的参比条件下,输出范围内任一点的误差不应超过表3给定的以基准值百分数表示的基本误差的极限。

@#@@#@表3以基准值百分数表示的交流工频输入量误差极限和等级指数的关系@#@误差极限@#@±@#@0.1%@#@±@#@0.2%@#@±@#@0.5%@#@±@#@1%@#@等级指数@#@0.1@#@0.2@#@0.5@#@1@#@6.3.1.7指针式测量仪表的测量范围,宜使电力设备额定值指示在仪表标度尺的2/3左右。

@#@对于有可能过负荷运行的电力设备和回路,测量仪表应选用过负荷仪表。

@#@@#@6.3.1.8对多个同类型电力设备和回路可采用选择测量。

@#@根据生产工艺和运行监视的要求,可采用变送器、切换装置和公用二次仪表组成的选测接线。

@#@@#@6.3.1.9经变送器的二次测量宜采用磁电系列直流仪表,其满刻度值应与变送器的校准值相匹配。

@#@@#@6.3.1.10对双向功率的交流回路,应采用具有双向标度尺的电流表和功率表。

@#@对有极性的直流电流、电压回路,应采用具有极性的仪表。

@#@@#@6.3.1.11对重载起动的电动机以及有可能出现短时冲击电流的电力设备和回路,应采用具有过负荷标度尺的电流表。

@#@@#@6.3.1.12当装设有远动遥测、计算机监测(控)系统时,二次测量仪表、计算机、远动遥测三者可以共用一套变送器。

@#@@#@6.3.2 对电能计量装置的要求@#@6.3.2.1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装置按其所计量电能量的多少和计量对象的重要程度分四类(Ⅰ、Ⅱ、Ⅲ、Ⅳ)进行管理。

@#@我厂的电能计量装置分类范围如下:

@#@@#@1)Ⅰ类电能计量装置:

@#@#1~#6发电机、#1~#6主变、#1~#6启/备变、220kV及500kV线路关口计量点等高压计费用户。

@#@@#@2)Ⅱ类电能计量装置:

@#@35/6KV磨制变、35/6kV保安变、水库站35kV#1主变、水库站35kV#2主变等高压计费用户。

@#@@#@3)Ⅲ类电能计量装置:

@#@变压器容量315kVA~2000kVA的计费用户。

@#@@#@4)Ⅳ类电能计量装置:

@#@企业内部经济技术指标分析、考核及负荷容量为315kVA以下的计费用户。

@#@@#@6.3.2.2电能计量装置准确度等级(最低要求)。

@#@@#@表4电能计量装置准确度等级@#@电能计量装@#@置类别@#@准确度等级@#@有功电能表@#@无功电能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Ⅰ@#@0.2S@#@2.0@#@0.2@#@0.2S或0.2@#@Ⅱ@#@0.5S或0.5@#@2.0@#@0.2@#@0.2S或0.2@#@Ⅲ@#@1.0@#@2.0@#@0.5@#@0.5S@#@Ⅳ@#@2.0@#@3.0@#@0.5@#@0.5S@#@0.2级电流互感器仅指发电机出口电能计量装置中配用。

@#@@#@6.3.2.3电能计量装置的配置原则@#@

(1)贸易结算用的电能计量装置原则上应设置在供用电设施产权分界处,在上网线路上应设置@#@考核用电能计量装置。

@#@@#@

(2)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按等级选)感应式或电子式电能表。

@#@为方便电能表试验和检修,电@#@能表的电流、电压回路可装设电流、电压专用试验接线盒。

@#@@#@(3)对于双向送、受电的回路,应分别计量送、受的有功电能和无功电流,感应式电能表应带@#@有逆止机构。

@#@@#@(4)对有可能进相和滞相运行的回路,应分别计量进相、滞相的无功电能,感应式电能表应带@#@有逆止机构。

@#@@#@(5)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方式@#@a)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三线有功、无功电能表。

@#@接入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应采用三相四线有功、无功电能表或3只感应式无止逆单相电能表。

@#@@#@b)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的3台电压互感器,35kV及以上的宜采用Y/y方式接线;@#@35kV以下的宜采用V/V方式接线。

@#@接入非中性点绝缘系统的3台电压互感器,宜采用Y0/y0方式接线。

@#@其一次侧接地方式和系统接地方式相一致。

@#@@#@c)对三相三线制接线的电能计量装置,其2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宜采用四线连接。

@#@对三相四线制连接的电能计量装置,其3台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宜采用六线连接。

@#@@#@(6)为提高低负荷时的计量准确性,应选用过载4倍及以上的电能表。

@#@对经电流互感器接入的电能表,其标定电流宜不低于电流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的30%(对S级为20%),额定最大电流为额定二次电流的120%左右。

@#@@#@(7)装设有远动遥测、计算机监测(控)时,电能计量、计算机、远动遥测三者可共用一套电能表。

@#@电能表应具有脉冲输出或数据输出,或者同时具有两种输出的功能。

@#@脉冲输出参数和数据通信口输出的物理特性及通信规约,应符合DL/T645的要求。

@#@@#@(8)当电能计量电能表不能满足关口电能计量系统的要求时,应单独装设关口电能表,并设置专用的电能关口计量装置屏。

@#@@#@(9)电能关口计量点和系统电能关口计量点当采用电子型电能表时,宜装设两套同厂家、同型号、同规格、同准确度等级的主、副电能表,且电压回路宜装设电压失压计时器或具备断线报警功能。

@#@@#@(10)关口表的辅助电源应单独设立,且运行期间不允许停电。

@#@@#@6.3.2.4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

(1)安装在生产运行场所的电能计量装置,运行人员应负责监护,保证其封印完好,不受人为损坏。

@#@@#@

(2)当发现电能计量装置故障时,应及时进行处理。

@#@对造成的电量差错,应认真调查、认定,分清责任,提出防范措施。

@#@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差错电量的计算。

@#@@#@(3)对安装了主副电能表的电能计量装置,主副电能表应有明确标志,运行中主副电能表不得随意调换,对主副表的现场检验和周期检定要求相同。

@#@两只表记录的电量应同时抄录。

@#@当主副电能表所计电量之差与主表所计电量的相对误差小于电能表准确度等级值的1.5倍时,以主电能表所计电量作为贸易结算的电量;@#@否则应对主副电能表进行现场检验,";i:

20;s:

28092:

"@#@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就是在泵内充满水的情况下,叶轮旋转使叶轮内的水也跟着旋转,叶轮内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获得能量。

@#@叶轮槽道中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外围流进泵壳,于是叶轮中心压力降低,这个压力低于进水管内压力,水就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由吸入池流入叶轮,这样水泵就可以不断地吸水、供水了。

@#@@#@2、大修后电动门校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机组大修后电动门校验的主要内容有:

@#@@#@(1)电动阀门手动全开到全关的总行程圈数;@#@@#@(2)电动时,全行程的圈数与时间;@#@@#@(3)开启方向的空圈数和关闭方向预留的空圈数;@#@@#@(4)阀杆旋转方向和信号指示方向正确;@#@@#@(5)阀门保护动作良好,电机温升正常。

@#@@#@3、简述内应力松弛法直轴(轴弯曲后校直)的原理?

@#@@#@答:

@#@内应力松弛法直轴是利用金属材料在高温下应力会逐渐降低(应力松弛)这一原理,把轴最大弯曲部分的整个圆周加热到轴材质回火温度以下的一定温度,接着在弯曲轴凸点上加上大轴在该温度下屈服极限以下的一定力。

@#@由于是在高温下,轴先产生一定弹性变形,然后部分弹性变形将转变成塑性变形,从而是弯曲的轴得以校直。

@#@@#@4、保温材料应具备哪些特性?

@#@常用的保温材料有哪几种?

@#@@#@答:

@#@保温材料要求具备热导率小、密度小、耐热度高等特性。

@#@@#@常用的保温材料有硅藻砖、石棉白云板、矿渣棉板水泥珍珠岩、微孔硅酸钙、硅酸铝纤维毡等。

@#@@#@5、花型扳手有何优点,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答:

@#@花型扳手除了具有使螺丝六方吃力均匀的优点外,最适用于在工作位置小、操作不方便处紧阀门和法兰螺丝时使用。

@#@使用时在螺丝上要套正,否则易将螺帽咬坏。

@#@@#@6、锉削时有何注意事项?

@#@@#@答:

@#@锉削时不要用手摸工件表面,以防再锉时打滑。

@#@粗锉时用交叉锉法,基本锉平后,可用细锉或光锉以推锉法修光。

@#@@#@7、运用手刮法如何刮削?

@#@@#@答:

@#@运用手刮法时,应右手握刀柄,推动刮刀,左手放在靠近端部的刀体上,引导刮刀刮削@#@8、轴流式风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

@#@轴流式风机主要由外壳、轴承、进气室、叶轮、主轴、调节机构、密封装置组成。

@#@@#@9、零件图应具备哪几项内容?

@#@@#@答:

@#@1、用一组试图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各部分的形状和结构;@#@@#@2、标注各种尺寸,以确定零件各部分的大小和相互位置;@#@@#@3、用符号文字表明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相互位置;@#@@#@4、在标题栏中填写零件名称、材料、数量、图形比例。

@#@@#@10、水泵填料发热的原因有哪些?

@#@@#@答:

@#@1、填料压得太紧或四周紧度不均;@#@2、轴和填料环、压盖的径向间隙太小;@#@3、密封水不足或断绝。

@#@@#@11、简述滑动轴承的分类及优缺点?

@#@@#@答:

@#@1、滑动轴承可分为整体式和对开式两种;@#@@#@2、优点是:

@#@滑动轴承轴颈与轴瓦接触面积大,故载荷能力强,在保证液体摩擦的情况下可长期在高速下工作。

@#@@#@3、其缺点是:

@#@动力大。

@#@耗油量大,不易密封,易漏油。

@#@@#@12、滚动轴承发热的原因有哪些?

@#@@#@答:

@#@1、轴承润滑油不足或油质脏污;@#@2、轴承冷却水中断或不足;@#@3、介质温度过高4、设备振动;@#@5、轴承部件表面有裂纹、破损、剥落、磨损变色等。

@#@@#@13、28简述热态校验安全阀安全注意事项?

@#@@#@答:

@#@①热态校验安全阀时,当压力超过工作压力时工作人员应站远些以防蒸汽喷出烫伤人@#@②热态校验应统一指挥,各司其职,避免人多混乱,出现不安全的问题@#@14、简述暖管时升温速度对管道水击的影响。

@#@@#@答:

@#@①暖管时升温速度过快,可能是管道中疏水来不及排出,引起严重水压。

@#@@#@②危及管道及附件、支吊架的安全。

@#@@#@15、阀杆和阀瓣脱离造成开关失灵的原因是什么?

@#@@#@答:

@#@①修理不当或未加并帽垫圈,运行中由于汽、水流动,使螺栓是松动而弹子落出@#@②运行时间过长,使销子磨损或疲劳破坏@#@16、离心泵平衡轴向力常采用哪些方式?

@#@@#@答:

@#@①单级离心泵采用双吸式叶轮@#@②在叶轮的轮盘上开平衡孔@#@③多级离心泵可采用叶轮对称布置@#@④采用平衡盘@#@⑤平衡鼓设计@#@17、简述轴承油位过高或过低的危害性?

@#@@#@答:

@#@①油位过高:

@#@会使油环运动阻力增大而打滑或停止,油分子的相互摩擦会使轴承温度升高,还会增大间隙处的漏油量和油的摩擦功率损失;@#@@#@②油位过低:

@#@会使轴承滚珠或油环带不起油来,造成轴承得不到润滑而温度升高,把轴承烧坏。

@#@@#@18、何谓保护接地和接零?

@#@为什么要接地和接零?

@#@@#@答:

@#@保护接地就是把电气设备无电部分的金属外壳和支架等用导线和接地装置相连接,使其对地电压降到安全电压以下,一旦带电部分绝缘损坏而带电时,也可以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同时还可以避免在电击时损坏设备。

@#@保护接零就是把电气设备的外壳与三相四线制电网的零线相连接,当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时,使其造成单相短路,而调闸或熔断器断开,断开故障设备电源,保护人身安全。

@#@@#@19、简述粗刮、细刮、精刮及刮花的目的?

@#@@#@答:

@#@粗刮的目的是消除较大缺陷,如较深的加工纹、锈斑和较大面积的凹凸不平等缺陷。

@#@细刮的目的在与增加接触点,进一步改善刮削面不平的现象。

@#@精刮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加研点数目,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使刮削精确度和表面粗糙度达到要求。

@#@刮花的目的一是增加刮削面的美观;@#@二是使滑动件之间有良好的润滑条件。

@#@@#@20论述锯条损坏的原因?

@#@@#@答:

@#@锯割时往往会由于操作不当造成锯条的损坏,锯条损坏的形式由锯条崩齿、锯齿磨损和锯条折断等。

@#@锯条发生崩齿的原因有:

@#@锯软材料时压力太大,起锯角度太大,锯管材、薄板料时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方法,以及锯齿粗细与工件不适合等。

@#@锯齿磨损的原因有:

@#@往复速度过快,材料过硬以及回程时有压力等。

@#@锯齿磨损的原因有:

@#@压力过大,锯条松紧不适当,工件抖动或松动,锯缝歪斜时强行纠正使锯条扭曲折断,旧缝中使用新锯条,前后两手配合不当造成左右摆动,以及快锯断时,向上挟持工件力量太大,使锯缝突然变小夹具锯。

@#@@#@21、论述离心泵检修质量的要求?

@#@@#@答:

@#@叶轮、导叶、诱导轮等部件应光洁无缺陷;@#@整套配合正确,配合清理干净,涂擦粉剂涂料;@#@泵轴径向跳动不大于0.05mm,密封环径向间隙一般为叶轮密封环处直径的1‰~5‰,但不得小于轴瓦轴顶部间间隙;@#@密封环轴向间隙不小于泵的轴向窜动量,并不得小于0.5~1.5mm;@#@结全面的涂料和垫料厚度,应保证各部件规定的紧力值或轴向间隙值;@#@水泵转动灵活,无卡涩、摩擦、偏重等现象;@#@机械密封动环和静环接触应光洁,呈环状,飘偏小于0.02mm,弹簧无裂纹锈蚀,压缩量合适,压力均匀;@#@密封装的浮动环与轴承间隙一般为0.15~0.25mm,支承环与轴套间隙四周均匀。

@#@@#@22如何用压铅丝法检查滑动轴承轴瓦间隙?

@#@@#@答:

@#@将直径为顶部间隙的1.5---2倍、长度为10-40mm的软铅丝分别放在轴颈上和上下瓦的结合面上,因轴表面光滑,为了防止铅丝脱落,可用黄油粘住。

@#@注意轴颈上的铅丝应放在最上部,而结合面上的铅丝要与轴颈上的铅丝相对应,然后把上瓦轴承盖扣上,对称而均匀地拧紧螺丝,再用塞尺检查轴瓦结合面地间隙是否均匀相等。

@#@最后打开轴承盖,用千分尺量出已被压扁的软铅丝的厚度。

@#@注意轴颈上铅丝要取最上部的数值,从而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出顶部间隙平均值。

@#@δ=b1+b2/2-a1+a2+c1+c2/4式中δ——轴承平均顶部间隙;@#@b1、b2——轴颈上铅丝压扁后的厚度;@#@a1,a2,c1,c2-轴瓦接合面各段铅丝压扁后的厚度。

@#@一般轴承顶部间隙规定为0.0018—0.002d。

@#@如果实际测得的顶部间隙小于规定的数值时,应在上下轴瓦接合面上加垫片;@#@若实际间隙大于规定的数值时,应减去垫片或刮削接合面。

@#@铅丝的个数可根据轴承的大小来决定。

@#@@#@23、如何正确使用锉刀?

@#@@#@答:

@#@为合理的使用锉刀,必须遵守下列原则:

@#@

(1)新锉刀锉齿比较锋利,应先用于锉销较软金属,待用一段时间后再锉硬金属,以防止锉齿过早磨钝;@#@

(2)新锉刀要先使用一面,待磨钝后,再用另一面。

@#@(3)不准用锉刀锉销淬火工件,以防损坏锉刀;@#@(4)铸件或锻件的型砂及硬皮,须用砂轮磨区或用锉刀的前端锉区,方可用半锋利的锉刀锉销。

@#@(5)锉销时要经常用钢丝刷清除锉齿上的切削;@#@(6)锉刀不可重叠或者和其他工具堆放在一起。

@#@(7)使用锉刀时不宜速度过快,否则容易过早磨损;@#@(8)锉刀要避免沾水、沾油或其他脏物;@#@(9)细锉刀不允许锉软金属,防止锉屑堵塞锉齿;@#@(10)使用什锦锉用力不宜过大,以免折断。

@#@@#@24、设备系统的管道如何选择?

@#@@#@答:

@#@管道的材料应依据输送介质的种类和材料需承受的最大运行温度来选择。

@#@管道横截面以及“内径”是根据预先给出的流量和选择的流速计算出来的,在计算时须考虑压力损失。

@#@计算管道壁厚时需要知道最大运行压力、管道材料强度特性及管道直径。

@#@管道走向也应该在早期规划阶段就了解并确定下来,这样就能保证外部的或内部的影响因素尽可能的小,如压力损失、热力损失、固定和浮动支点支架受力等。

@#@@#@25、试分析运行中离心泵电流减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答:

@#@原因:

@#@空气漏入吸水管或泵内,吸水管路阻力增加,叶轮堵塞,叶轮的损坏和密封环磨损;@#@进口堵塞,吸水管插入吸水池深度不够。

@#@处理:

@#@检查管路及填料箱的严密性、消除泄漏,检查管路及入口阀、消除影响,检查清理叶轮、更换损坏部件,清理进口、降低吸水管端头。

@#@@#@26、试述阀门检查项目及其一般标准?

@#@@#@答:

@#@

(1)阀体与阀盖表面有无裂纹、砂眼等缺陷,阀体与阀盖结合面是否平整,凹口和凸口有无损伤,其径向间隙是否符合要求(一般为0.2~0.5mm)

(2)阀瓣与阀座的密封面有无锈蚀、刻痕、裂纹等缺陷;@#@(3)阀杆弯曲度不应超过0.1~0.25mm椭圆度不应超过0.02~0.05mm,表面锈蚀和磨损深度不应超过0.1~0.2mm,阀杆螺纹应完好,与螺纹套筒配合要灵活,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要更换,所用材料要与原材料相同;@#@(4)填料压盖、填料盒与阀杆的间隙要适当,一般为0.1~0.2mm(5)各螺栓螺母的螺纹应完好,配合适当;@#@(6)平面轴承的滚珠、滚道应无麻点、腐蚀、剥皮等缺陷;@#@(7)传动装置动作要灵活,各配合间隙要正确;@#@(8)手轮等要完整无损。

@#@@#@27、提高泵的抗汽蚀能力的措施有哪些?

@#@@#@答:

@#@

(1)降低泵的必须汽蚀余量,可以适当加大叶轮入口直径及采用双吸式叶轮,降低入口流速,在离心泵的叶轮前加诱导轮。

@#@

(2)提高吸入系统装置的有效汽蚀余量;@#@合理确定安装高度和系统的阻力,使泵安装高度低、流程短、阻力小;@#@在吸入系统装前置泵,提高主泵入口压力,将泵出口压力水引一部分到入口管,可提高泵的入口压力,以提高抗汽蚀能力。

@#@@#@28.与润滑油相比润滑脂有何优缺点?

@#@@#@答案:

@#@润滑脂和润滑油相比,它具有以下优点:

@#@不易流失,不易滑落,抗压性好,密封防尘性好,抗乳化性好,抗腐蚀性好。

@#@润滑脂除做润滑剂外,还可以保护金属表面的腐蚀,是工业上常用的,与润滑油相比,它有以下不足之处:

@#@@#@

(1)粘度大、增加了运动阻力、润滑性能差。

@#@@#@

(2)流动性差、散热效果不好。

@#@@#@(3)吸附和楔入能力差。

@#@@#@(4)运行中更换和补充比较困难。

@#@@#@29.转动机械找中心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找中心也叫找正,是指对零件部件间的相互位置的对正,找平及相应的调整。

@#@一般机械找中心是指调整主动机和从动机轴的中心线位于一条直线上,从而保证运转的平稳。

@#@实现这个目的是靠测量及调整已经正确地分别装在主、从动轴上的两个半联轴器的相对位置来达到的。

@#@@#@30.什么叫静不平衡?

@#@什么叫动不平衡?

@#@@#@答案:

@#@在一个回转的零件部件上,能有不平衡的质量可以综合成一个,因此当零件和部件回转时,只产生一个离心力,这种不平衡叫静不平衡。

@#@@#@当转子回转时,由于静不平衡的偏心重,或虽然静平衡,但对称静平衡的质量并不在和转子的中心线相垂直的一个平面上,就会造成周期性的振动,这种现象叫做动不平衡。

@#@@#@31.什么叫联轴器的允许角位移和径向角位移?

@#@@#@答案:

@#@当两轴中心线无径向位移时,两联轴器的不同轴度为允许角位移,当两轴中心线无倾斜时,两联轴器的径向位移称为径向角位移。

@#@@#@32.行星摆线针轮减速器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答案:

@#@行星摆线针轮减速机最大的特点是传动比大,效率高,在同样传动比的条件下,重量比普通减速机轻1/2~1/6。

@#@@#@33.何谓滚动轴承的工作间隙?

@#@工作间隙与配合间隙有何关系?

@#@@#@答案:

@#@滚动轴承的工作间隙是指轴承工作时的间隙。

@#@@#@轴承工作时,由于内外圈温差使工作间隙小于配合间隙;@#@又由于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使滚动体内外圈之间产生弹性变形,工作间隙又大于配合间隙;@#@在一般情况下,工作间隙大于配合间隙。

@#@@#@34.润滑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①控制摩擦;@#@②减少磨损;@#@③降温冷却;@#@④防止摩擦面锈蚀;@#@⑤密封;@#@⑥传递动力;@#@⑦减振。

@#@@#@35.说明轴承309、1312E的意义。

@#@@#@答案:

@#@309中窄系列单列向心球轴承G级精度,其内径为45mm。

@#@@#@1312E中窄系列双列向心球轴承E级精度,其内径为60mm。

@#@@#@36.液压系统流量太小或完全不出油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①油泵吸空;@#@②油生泡沫;@#@③油泵磨损大;@#@④油泵转速过低;@#@⑤从高压侧到低压侧漏损大;@#@⑥油泵转向错。

@#@@#@37.什么是公差配合?

@#@有哪几种形式?

@#@@#@答案:

@#@公差就是零件尺寸所允许的误差范围,即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

@#@也就是上偏差与下偏差之差,总是取正值。

@#@公称尺寸相同的零件装配到一起,并满足一定的使用条件,称为配合,配合部分的尺寸称为配合尺寸。

@#@由于使用上对相互配合的松紧程度要求不同,配合可有以下三种情况:

@#@@#@

(1)动配合--两零件相配合,孔的实际尺寸比轴的尺寸大,装配后产生间隙,这种配合可以自由转动,因此称为动配合。

@#@@#@

(2)静配合--两零件相配合,孔的实际尺寸比轴的实际尺寸小,装配后产生过盈。

@#@这种配合是靠外力压进去的,不能自由转动,因此称为静配合。

@#@@#@(3)过渡配合--介于动配合和静配合之间,可能有小的间隙,也可能有小的过盈,因此称为过渡配合。

@#@@#@38.齿轮油泵的检修项目有哪些?

@#@@#@答案:

@#@

(1)检查各接合面、密封件、壳体,必要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

(2)检查轴承,必要时进行更换。

@#@@#@(3)检查侧板。

@#@@#@(4)检查齿轮。

@#@@#@39.轴的校直方法有哪几种?

@#@@#@答案:

@#@轴的校直方法有:

@#@①捻打法;@#@②局部加热法;@#@③热力机械法;@#@④内应力松弛法。

@#@@#@40.液压系统进入空气后有何影响?

@#@@#@答案:

@#@液压系统中进入空气后,因为气体的体积与压力成反比,所以,随着负荷的变化,液压执行机构的运动也要受到影响。

@#@另外,空气是造成液压油变质和发热的主要原因,所以,系统进入空气后应及时排出。

@#@@#@答案:

@#@润滑管理的“五定”是:

@#@@#@

(1)定质--按照设备润滑规定的油品加油、加脂,换油清洗时要保证清洗质量,设备上各种润滑装置要完善,器具要保持清洁。

@#@@#@

(2)定量--按规定的数量加油加脂。

@#@@#@(3)定点--确定设备需要润滑部位和润滑点。

@#@@#@(4)定期--按规定的时间加油换油。

@#@@#@(5)定人--按规定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指定专人负责。

@#@@#@@#@41.联轴器找正的要点?

@#@@#@答案:

@#@联轴器找正的要点为:

@#@@#@

(1)用平尺放在联轴器的相对位置,找出偏差的方向后,先粗略的调整一下,使联轴器的中心接近对准,两个端面接近平行,为联轴器精确找正奠定基础。

@#@@#@

(2)装上找正工具,测取中心的相对位置。

@#@@#@(3)固定从动机位置,再调整电动机,使中心趋于一致。

@#@经过调整和测量,达到规定要求。

@#@@#@(4)根据经验,找正时先调整端面,后调整中心,比较方便迅速,熟练以后,端面和中心的调整亦可同时进行。

@#@@#@42.齿轮常出现的故障并分析原因?

@#@@#@答案:

@#@齿轮常出现的故障有以下几种:

@#@@#@

(1)轮齿折断。

@#@原因:

@#@①轮齿受力时,齿根弯曲应力最大,且存在应力集中;@#@②短时过载或冲击过载引起过载折断;@#@③在载荷的多次重复作用下引起疲劳折断。

@#@@#@

(2)齿面点蚀。

@#@轮齿工作时,齿面某一点的接触应力由小到大按脉动循环变化,当齿面接触应力超过材料的接触极限时,在多次重复作用下即出现表面裂纹,裂纹蔓延扩展直至剥落,即形成点蚀。

@#@@#@(3)胶合。

@#@在重载传动中,当由于温升或油膜不易形成而使润滑失效时,两齿面接触后互相粘连,较软的齿面即被沿滑动方向撕下形成沟纹,即产生效合。

@#@@#@(4)齿面磨损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种由灰尘硬屑进入齿面引起的磨料性磨损;@#@另一种是因齿面摩擦而产生跑合性磨损。

@#@@#@(5)齿面塑性变形。

@#@在低速、过载、起动频繁的传动中,较软齿面即产生局部塑性变形。

@#@@#@43.减速机漏油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减速机漏油的原因为:

@#@@#@

(1)结合面加工粗糙。

@#@@#@

(2)减速机壳体长时间运行后发生变形,致使结合面不严。

@#@@#@(3)箱体油量过多。

@#@@#@(4)轴承盖与孔之间的密封间隙过大造成轴承盖漏油,端盖漏油的主要原因是轴承盖内的回油沟堵塞,与端盖有一定的间隙,油会由此间隙漏出。

@#@@#@(5)观察孔结合面不平,结合面纸垫损坏,密封不严造成结合面漏油。

@#@@#@44.什么叫热应力?

@#@@#@答案:

@#@当工件加热或冷却的时候,工件各部分的温度不一样,这样就会使工件各部分的膨胀和收缩不一致,因而产生了应力,这种应力称为热应力。

@#@@#@45.什么是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

@#@@#@答案:

@#@金属材料在受外力的作用下,随着外力的增大发生了较大变形,在外力去除后,其变形不能得到完全恢复,而且有残留变形,叫做金属材料塑性变形。

@#@@#@46.联轴器找中心之前,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案:

@#@

(1)电动机和减速器中心必须正确。

@#@@#@

(2)联轴器一般按原配对使用,若其中一侧的半联轴器需要更换时,对新换的半联轴器必须@#@进行精度测量,并且符合加工图纸的精度,粗糙度及其他技术条件。

@#@@#@(3)各半联轴器及分相配装的轴颈、键槽、键都应进行测量并确认正确。

@#@@#@(4)影响测量值的各个面必须圆滑平齐,不得有凹凸不平。

@#@@#@(5)电动机的基准面应低于机械侧,并有前后、左右移动调整的余地。

@#@@#@47.怎样测量轴的弯曲?

@#@@#@答案:

@#@测量轴的弯曲可以在机床上进行,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

@#@后者将轴的两端装上轴承,用“V”形铁支好,使轴保持水平状态,不允许有轴向窜动现象。

@#@把轴分成几个测量段,将圆轴在周向分成八等份,用石笔等画出标记,把千分表装在表架上。

@#@如有条件,可使用几块表同时读数,也可用一块表逐段测量,反复几次取得准确数字。

@#@然后根据测量值绘制弯曲曲线图。

@#@@#@48.简答圆柱齿轮减速器的验收项目。

@#@@#@答案:

@#@

(1)油位计清洁明亮、标记清楚、正确、不漏油、润滑油无变色现象。

@#@@#@

(2)运行平稳,无冲击和不均匀的声响。

@#@@#@(3)试运不少于30min,轴承无杂音,其轴承温度在规定的数值内。

@#@@#@(4)箱体无明显的振动现象,当有冷却水管时,应畅通,阀门开关方便灵活。

@#@@#@(5)减速器箱体应清洁,无油垢,其结合面及各密封点不漏油。

@#@@#@(6)记录齐全,真实,准确。

@#@@#@(7)检修完工后,应清扫干净。

@#@@#@49.高压管道的对口要求是什么?

@#@@#@答:

@#@

(1)高压管道焊缝不允许布置在管子弯曲部分:

@#@对接焊缝中心线距离管子弯曲起点或距汽包联箱的外壁以及支吊架边缘,至少70mm;@#@管道上对接焊缝中心线距离管子弯曲起点不得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得小于100mm,其与支吊架边缘的距离则至少有70mm;@#@两对接焊缝中心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且不得小于管子的直径。

@#@

(2)凡是合金钢管子,在组合前均需经光谱或滴定分析检验,鉴别其钢号。

@#@(3)除设计规定的冷拉焊口外,组合焊件时,不得用强力对正,以免引起附加应力。

@#@(4)管子对口的加工必须符合设计图纸或技术要求,管口平面应垂直于管子中心,其偏差值不应超过1mm。

@#@(5)管端及坡口的加工,以采取机械加工方法为宜,如用气割施工,需再作机械加工。

@#@(6)管子对口端头的坡口面及内外壁20mm内应清除油漆、垢、锈等,至发出金属光泽。

@#@(7)对口中心线的偏差不应超过1/200mm.(8)管子对口找正后,应点焊固定,根据管径的大小对称点焊2-4处,长度为10-20mm.。

@#@(8)管子对口找正后,应点焊固定,根据管径的大小对称点焊2—4处,长度10—20mm.(9)对口两侧各1处设支架,管口两端堵死以防穿堂缝风。

@#@@#@50.高压阀门严密性实验的方法有哪些?

@#@@#@答:

@#@实验的目的是检查门芯与门座、阀杆与盘根、阀体与阀盖等处是否严密。

@#@具体实验方法如下:

@#@@#@

(1)门芯与门座密封面的试验:

@#@将阀门压在试验台上,并向阀体内注水,排除阀体内空气,待空气排尽后,再将阀门关死,然后加压到试验压力。

@#@@#@

(2)阀杆与盘根、阀体与阀盖的试验:

@#@经过密封面试验后,吧阀门打开,让水进入整个阀体内充满,再加压到试验压力。

@#@@#@(3)试压的质量标准:

@#@在试验台上进行,水压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倍,试验保持5min。

@#@如果无降压、泄露、渗漏等现象,试压即为合格,如不合格应再次进行修理,还必须重做水压试验,试验合格的法门,要挂上“已修好”的标牌。

@#@@#@51、外径千分尺的读数原理是什么?

@#@@#@答:

@#@外径千分尺是根据内外螺纹相对旋转时,能沿轴向转动的原理制成的,紧配在有刻度尺架上的螺纹轴套与能够转动的测微杆是一对精密的螺纹传动副,它们的螺距是0.5mm。

@#@当测量杆转动一圈时,即沿轴向移动0.5mm。

@#@又因微分筒与测量杆一起转动和移动,所以在微分筒的前端外圆周上刻有50个等分的圆周刻度,微分筒每旋转一圈(50格),测量杆就移动0.5mm,当微分筒沿圆周每转动一格,测量杆沿轴向移动0.5/50=0.01mm。

@#@@#@52、管道安装的要点有哪些?

@#@@#@答:

@#@

(1)要检查管道垂直度。

@#@

(2)管道要有一定的坡度,汽水管段的坡度一般为2%。

@#@(3)焊接或法兰连接的对口不得强制对口,最后一次连接的管道,法兰应加焊,以消除张口现象。

@#@(4)汽管道最低点应装疏水管及阀门,水管道最高点装放汽管和放气阀。

@#@(5)管道密集的地方应留足够的间隙,以便保温和维修,油管路不能直接和蒸汽管道接触,以防油系统着火。

@#@(6)蒸汽温度高于300,管径大于200mm的管道,应装膨胀指示仪。

@#@@#@53、阀门常见的故障有哪些?

@#@阀门本体泄漏是什么原因?

@#@@#@答:

@#@阀门常见的故障有:

@#@

(1)阀门本体漏。

@#@

(2)与阀杆配合的螺纹套筒的螺纹损坏或阀杆头折断,阀杆弯曲;@#@(3) 阀盖结合面漏;@#@(4)阀瓣与阀座密封面漏;@#@(5)阀瓣腐蚀损坏;@#@(6)阀瓣与阀杆脱离,造成开关不动;@#@(7)阀瓣、阀座有裂纹;@#@(8)填料盒泄露;@#@9、阀杆升降滞涩或开关不动。

@#@@#@阀门本体泄漏的原因:

@#@制造时铸造不良,有裂纹或砂眼,阀体补焊中产生应力裂纹。

@#@@#@54、高压阀门如何检查修理?

@#@@#@答:

@#@

(1)核对阀门的材质,更换零件材质更换前应做金相光谱检验,阀门材质更换应征得金相检验人员同意,并做好记录;@#@

(2)清扫检查阀体是否有砂眼、裂纹或腐蚀。

@#@若有缺陷,可采用挖补焊接方法处理;@#@(3)阀门密封面要用红丹粉进行接触,接触点达到80℅,若小于80℅时,需要研磨。

@#@对于密封面上的凹坑和深沟,要采用堆焊方法加以消除;@#@(4)门杆弯曲度、不圆度应符合要求,门杆丝扣螺母配合要符合要求,无松动、过紧或卡涩现象。

@#@(5)检查阀杆与阀瓣连接处零件有无裂纹、开焊、冲刷变形或损坏严重现象,紧缩螺母丝扣是否配合良好,如有缺陷,应更换处理;@#@(6)用煤油清洗轴承,检查轴承有无裂纹、滚珠应灵活、完好,转动无卡涩,蝶形补偿垫无裂纹或裂纹变形。

@#@(7)清扫门体、门杆、填料室、压环、固定圈、填料压盖,螺栓等各部件要干净,见金属光泽。

@#@(8)测量各部间隙;@#@(9)传动装置动作灵活,配合间隙合格。

@#@@#@";i:

21;s:

26806:

"三相全桥整流及有源逆变实验报告@#@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实验报告书@#@课程名称: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项目:

@#@三相全桥整流及有源逆变实验@#@专业班组: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5,109班@#@实验时间:

@#@2014年11月19日@#@成绩评定:

@#@@#@评阅教师:

@#@@#@报告撰写:

@#@@#@电气信息学院专业中心实验室@#@1@#@目录@#@一.实验内容@#@1.1实验项目名称·@#@·@#@·@#@·@#@·@#@·@#@·@#@·@#@·@#@·@#@·@#@·@#@·@#@·@#@·@#@·@#@·@#@·@#@·@#@·@#@·@#@·@#@·@#@1@#@1.2实验完成目标·@#@·@#@·@#@·@#@·@#@·@#@·@#@·@#@·@#@·@#@·@#@·@#@·@#@·@#@·@#@·@#@·@#@·@#@·@#@·@#@·@#@·@#@·@#@1@#@1.3实验内容及已知条件·@#@·@#@·@#@·@#@·@#@·@#@·@#@·@#@·@#@·@#@·@#@·@#@·@#@·@#@·@#@·@#@·@#@·@#@·@#@·@#@1@#@二.实验环境@#@2.1主要设备仪器·@#@·@#@·@#@·@#@·@#@·@#@·@#@·@#@·@#@·@#@·@#@·@#@·@#@·@#@·@#@·@#@·@#@·@#@·@#@·@#@·@#@·@#@·@#@2@#@2.2小组人员分工·@#@·@#@·@#@·@#@·@#@·@#@·@#@·@#@·@#@·@#@·@#@·@#@·@#@·@#@·@#@·@#@·@#@·@#@·@#@·@#@·@#@·@#@·@#@3@#@三.实验仿真与分析@#@3.1整流部分·@#@·@#@·@#@·@#@·@#@·@#@·@#@·@#@·@#@·@#@·@#@·@#@·@#@·@#@·@#@·@#@·@#@·@#@·@#@·@#@·@#@·@#@·@#@·@#@·@#@3@#@3.2逆变部分·@#@·@#@·@#@·@#@·@#@·@#@·@#@·@#@·@#@·@#@·@#@·@#@·@#@·@#@·@#@·@#@·@#@·@#@·@#@·@#@·@#@·@#@·@#@·@#@·@#@13@#@3.3仿真感想·@#@·@#@·@#@·@#@·@#@·@#@·@#@·@#@·@#@·@#@·@#@·@#@·@#@·@#@·@#@·@#@·@#@·@#@·@#@·@#@·@#@·@#@·@#@·@#@·@#@14@#@四.实验过程@#@4.1连接三相整流桥及逆变回路·@#@·@#@·@#@·@#@·@#@·@#@·@#@·@#@·@#@·@#@·@#@·@#@·@#@·@#@·@#@·@#@·@#@14@#@4.2整流工作·@#@·@#@·@#@·@#@·@#@·@#@·@#@·@#@·@#@·@#@·@#@·@#@·@#@·@#@·@#@·@#@·@#@·@#@·@#@·@#@·@#@·@#@·@#@·@#@·@#@15@#@4.3逆变工作·@#@·@#@·@#@·@#@·@#@·@#@·@#@·@#@·@#@·@#@·@#@·@#@·@#@·@#@·@#@·@#@·@#@·@#@·@#@·@#@·@#@·@#@·@#@·@#@·@#@18@#@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5.1实验数据与处理·@#@·@#@·@#@·@#@·@#@·@#@·@#@·@#@·@#@·@#@·@#@·@#@·@#@·@#@·@#@·@#@·@#@·@#@·@#@·@#@·@#@·@#@19@#@5.2误差分析·@#@·@#@·@#@·@#@·@#@·@#@·@#@·@#@·@#@·@#@·@#@·@#@·@#@·@#@·@#@·@#@·@#@·@#@·@#@·@#@·@#@·@#@·@#@·@#@·@#@21@#@5.3可信度分析·@#@·@#@·@#@·@#@·@#@·@#@·@#@·@#@·@#@·@#@·@#@·@#@·@#@·@#@·@#@·@#@·@#@·@#@·@#@·@#@·@#@·@#@·@#@·@#@21@#@六.思考与讨论@#@6.1实验思考题·@#@·@#@·@#@·@#@·@#@·@#@·@#@·@#@·@#@·@#@·@#@·@#@·@#@·@#@·@#@·@#@·@#@·@#@·@#@·@#@·@#@·@#@·@#@·@#@22@#@6.2实验讨论题·@#@·@#@·@#@·@#@·@#@·@#@·@#@·@#@·@#@·@#@·@#@·@#@·@#@·@#@·@#@·@#@·@#@·@#@·@#@·@#@·@#@·@#@·@#@·@#@22@#@七.实验感悟·@#@·@#@·@#@·@#@·@#@·@#@·@#@·@#@·@#@·@#@·@#@·@#@·@#@·@#@·@#@·@#@·@#@·@#@·@#@·@#@·@#@·@#@·@#@·@#@·@#@·@#@24@#@附件(最后一页有小惊喜哟)@#@一.实验内容@#@1.1实验名称@#@三相全桥整流及有源逆变实验@#@1.2实验完成目标@#@①观测分析整流状态下(阻性负载、阻-感性负载)ud,uVT波形;@#@@#@②观测分析逆变状态下(阻-感性-反电动势负载)ud,uVT波形及逆变功率测量;@#@@#@1.3实验内容及已知条件@#@①连接三相整流桥及逆变回路@#@u由三相隔离变压器(MCL-32)二次绕组接至三相降压变压器(MCL-35),输出三相电源(线电压约110~130v)作为三相变流桥的交流输入;@#@@#@u由三相隔离变压器(MCL-32)二次绕组接至由二极管组成的三相不可控全波整流桥,作为逆变时负载回路的电动势源(大小恒定的电压源);@#@@#@u由双刀双置开关构成整流和逆变选择回路(严禁主回路带电时切换此开关);@#@@#@u约定整流、逆变临界控制点为Uct=0,当Uct﹥0时,处于整流移相控制;@#@Uct﹤0时处于逆变移相控制:

@#@@#@②整流工作@#@u阻性负载测试:

@#@双置开关选择整流回路,负载电阻设定为最大(约450W),加正给定电压。

@#@@#@1)观测并记录整流状态下α≈0O,60O,90O时ud、uVT波形(注意限制Id≤0.8A);@#@@#@2)α≈0O时封锁任1只晶闸管的脉冲信号,记录ud的波形及大小值;@#@@#@3)α≈0O时封锁任2只晶闸管的脉冲信号,记录ud的波形及大小值;@#@(一次:

@#@共阴极组2只;@#@一次:

@#@阴极阳极组各1只)@#@u阻-感(300W+700mH)负载测试:

@#@双置开关选择整流回路,观测并记录α=30O,90O时ud、uVT波形(注意限制Id≤0.8A);@#@α=0O时任意封锁1只和2只晶闸管的脉冲信号,记录ud的波形及大小值。

@#@@#@③逆变工作@#@断掉主回路电源,将负载回路切换到逆变条件,注意逆变电动势源的直流极性。

@#@@#@u选负给定信号,保持负载为(450Ω+700mH),再合上电源,观测逆变状态下β=60O,90O时ud,uVT波形;@#@@#@u在恒定负载情况下(电阻450Ω,电感700mH,直流反电动势E基本恒定),在最大逆变移相范围内,测定电网实际吸收直流功率Pk=f(Ud)的函数曲线(不低于8组数据点)。

@#@已知,三相全控桥电源回路输出端等效内阻Rn=26W。

@#@@#@二.实验环境@#@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乃实验仪器表@#@名称@#@品种@#@特点、参数@#@图鉴@#@实验台@#@华纬MCL-Ⅲ型电力电子及电气传动教学实验台@#@=。

@#@=下回带尺子量三维去@#@图2-1@#@示波器@#@TektronixTDS1012示波器@#@(带宽:

@#@100MHZ最高采样频率:

@#@1GS/s)@#@图2-2@#@数字万用表@#@=。

@#@=俺就一普通万用表了@#@解析度:

@#@10μV,10nA和10mΩ @#@@#@DCV基本准确度0.03% @#@@#@图2-3@#@图2-1实验台@#@图2-2示波器@#@图2-3数字万用表@#@2.2小组人员分工@#@组员姓名@#@报告形成@#@√@#@√@#@@#@电路仿真@#@√@#@数据处理@#@√@#@讨论分析@#@√@#@√@#@√@#@√@#@实验操作@#@√@#@√@#@√@#@√@#@ @#@三.实验仿真@#@3.1整流部分@#@1.阻性负载波形及分析:

@#@@#@连接阻性负载时,电路如下图所示:

@#@@#@调节晶闸管参数:

@#@调节脉冲参数:

@#@@#@左图为晶闸管参数,为了接近理想晶闸管,缓冲电阻(Rs)应尽量大,缓冲电容Cs也应尽量大,否则结果会出现错误。

@#@右图为脉冲参数,周期为0.02s(50Hz),延迟角和脉冲宽度的调节是接下来的重点。

@#@@#@=0°@#@时,输出电压波形和晶闸管两端电压波形如下图所示:

@#@@#@上部分图为输出电压波形,下部分图波形为晶闸管两端电压波形,以下所有图均是如此。

@#@@#@此时输出电压不断换相,输出,,,,,中最大值,所以每个周期有6个波头。

@#@每个周期内共阴极的三个晶闸管,,。

@#@交替导通,各导通120°@#@。

@#@每个周期内共阳极的三个晶闸管,,。

@#@交替导通,也各导通120°@#@@#@=60°@#@时,输出电压波形和晶闸管两端电压波形如下图所示:

@#@@#@图中为5个周期的波形(0.1s)。

@#@@#@此时电压为临界连续状态,在线电压过零点时换相。

@#@每个周期换相6次,此时每个晶闸管导通角仍为120度。

@#@@#@=90°@#@时,输出电压波形和晶闸管两端电压波形如下图所示:

@#@@#@在=90°@#@时,应当注意的是此时电压不连续,存在6个晶闸管都不导通的时刻,然而电路的导通至少需要两只晶闸管处于导通状态,因此,在6只晶闸管都关断后,应当对两只晶闸管同时加脉冲才能实现波形,也就是说,每个晶闸管在一个周期内要两次从关断状态变为导通状态,因此,每个周期要给每只晶闸管施加两次脉冲。

@#@经计算,得到晶闸管一个周期内前一次导通和后一次导通相差3.333ms,因此可以通过将脉冲宽度增加到4ms,这样就可以出现上图波形,如果没有晶闸管没有导通两次,就会得到以下波形:

@#@@#@此图显然不正确,输出电压波形不规律。

@#@因此,应当注意晶闸管导通次数,才能完成90度时的波形。

@#@@#@任意封锁一直晶闸管,观察输出电压波形,由于6个晶闸管地位均等,所以只需断开任意一个晶闸管,这里断开,波形如下:

@#@@#@出现如上的波形是因为一个晶闸管没有脉冲,因此无法导通,这就使得与这个晶闸管相关的两个连续波头消失,因此只有4个波头,由于这个晶闸管无法正常导通,直接导致前一个晶闸管无法正常关断,因此第四个波头会一直延伸到电压过零点承受反向电压关断。

@#@@#@封锁两只晶闸管会出现三种情况:

@#@@#@

(1)封锁共阴极晶闸管:

@#@@#@以上两图分别为封锁,的脉冲和封锁,脉冲的波形,因为同为共阴极,因此每个周期有4个波头消失,而且因为无法导通导致前一波头一直延伸到电压零点才关断。

@#@以上两图脉冲波形形状相同,只是相位上有所差异。

@#@@#@

(2)封锁同一相的两只晶闸管:

@#@@#@上图为封锁和的波形,由于封锁全是a相电压,所以六个波头中,,,,会消失,剩下的波头,不连续,因此会出现一个周期只有两个不连续的波头,因无法正常关断,因此都延伸到电压零点。

@#@@#@(3)封锁不同相的一阴一阳两个二极管:

@#@@#@图中上部分为输出电压波形,下部分为晶闸管两端电压。

@#@@#@上图分别是封锁和,和,封锁脉冲信号的两个本应当消失4个波头,但是由于有一个波头是这两个晶闸管共同作用下的,因此实际上只影响3个波头,因此波形中出现每周期3个波头,最后一个延续到电压过零点。

@#@@#@2.阻感负载电路图:

@#@@#@1.阻感负载时波形及分析:

@#@@#@=30°@#@时输出电压波形和晶闸管两端电压波形如下图所示:

@#@@#@此时由于电压未过零点,因此与阻性负载时=30°@#@时大致相同,电压连续且每个周期6个波头。

@#@@#@=90°@#@时输出电压波形和晶闸管两端电压波形如下图所示:

@#@@#@由于电感的电流不能突变,在电压过零时不能及时换相,因此电压波形中出现负值,电压不再像阻性负载一样断续,而是连续,不存在6个晶闸管都不导通的情况。

@#@但是电感并不是无穷大,所以电压反向的幅值小于正向的幅值,并且在换相的时候出现震荡,下图为震荡的放大图:

@#@@#@封锁的脉冲信号,出现波形如下:

@#@@#@此时与阻性负载波形类似,每周期4个波头。

@#@@#@封锁两个晶闸管有以下3种情况:

@#@@#@

(1)封锁两个共阴极晶闸管:

@#@@#@以上两图分别为封锁,的脉冲和封锁,脉冲的波形,因为同为共阴极,因此每个周期有4个波头消失,与阻性负载不同的是,波头更加平滑。

@#@以上两图脉冲波形形状相同,只是相位上有所差异。

@#@@#@

(2)封锁同一相的两只晶闸管:

@#@@#@此时与阻性负载没有较大差异@#@(3)封锁不同相的一阴一阳晶闸管:

@#@@#@上图为阻感负载时封锁和,和的波形,总体波形与阻性负载相同,只是因为电感的存在,电压在换相时出现较大波动。

@#@@#@3.2逆变部分@#@1.逆变电路:

@#@@#@添加直流源,满足,,@#@2.逆变电路波形及分析@#@=60°@#@时,及=120°@#@,波形如下图:

@#@@#@由于反向直流源的存在,波形为负值,与阻性负载60度时波形与横轴成镜像关系。

@#@@#@=90°@#@时,及=90°@#@,波形如下图:

@#@@#@此时波形与90度阻感负载时类似,但是由于方向电动势的存在,电压正向的幅值与电压反向的幅值相等。

@#@@#@3.3仿真感想@#@此次选择matlab仿真是因为在使用multisim的过程中出现较多运行中的错误,导致仿真无法进行,经多次调整仍不能解决,因此换用matlab作为仿真工具。

@#@Matlab在仿真时更加容易完成波形,可以容纳更多错误。

@#@@#@在仿真过程中最需要做的就是调节晶闸管的各项参数,因为只是一个模型,所以使一个模型能够完成实际的效果是很关键的。

@#@参数调节不好会容易出现错误波形。

@#@比如晶闸管的缓冲电容Cs如果过小,会导致损失一个波头。

@#@如果晶闸管缓冲电阻Rs太小,会导致与实际的晶闸管不同。

@#@波形在接近零点的时候会失真。

@#@因此调节晶闸管参数十分重要。

@#@@#@四.实验过程(上正菜喽~)@#@4.1从连电路开始(其实已经都由善解人意的老师帮忙指点连接了八九成了)@#@在这次试验中,由于涉及到了安全原因,所以不得不麻烦老师很辛苦的挨个指导、连接。

@#@本次实验线路具体说起来便是将MCL-32,即三相隔离变压器的二次绕组接至MCL-35,即三相降压变压器。

@#@而三相变流桥的交流输入则选用的是输出三相电源(线电压约110~130v)。

@#@@#@至于逆变时,负载回路(其实应该叫电源回路不是么=。

@#@=)的电动势源为MCL-32接至二极管组所构成的三相不可控全波整流桥。

@#@@#@电路里是通过一双刀双置开关来选择整流和逆变回路的(千万不能在主回路带电时切换,不然后果很严重(*O﹏O*));@#@@#@将Uct=0视为整流、逆变临界控制点:

@#@当Uct﹥0时,处于整流移相控制;@#@Uct﹤0时处于逆变移相控制;@#@(其实我个人更倾向于说α=90。

@#@)@#@本次实验的线路连接在实验前已由指导老师完成,噹噹噹噹~下面是连好的线路的玉照@#@4.2让我们整流吧(整流工作)@#@测试阻性负载:

@#@首先将负载电阻调到最大,通过双置开关选择整流回路,加正给定电压。

@#@@#@观测并记录整流状态下α≈0O,60O,90O时ud、uVT波形(注意限制Id≤0.8A);@#@@#@通过调节移相可调电位器,观察示波器波形,我们用相机分别记录下α≈0°@#@,60°@#@,90°@#@时ud、uVT波形,如下所示:

@#@@#@P.S.小小得吐槽下,这次角度都是通过图像估计得,等于拿着图像找图像=。

@#@=@#@α@#@Ud@#@UVT@#@α≈0°@#@@#@α≈60°@#@@#@α≈90°@#@@#@α≈0O时封锁任1只晶闸管的脉冲信号,记录ud的波形及大小值;@#@如图4-7所示。

@#@大小值在波形图上,由示波器直接给出。

@#@@#@α≈0O时封锁任2只晶闸管的脉冲信号,记录ud的波形及大小值(一次:

@#@共阴极组2只,如图4-8所示;@#@一次:

@#@阴极阳极组各1只,如图4-9所示)。

@#@大小值在波形图上,由示波器直接给出。

@#@@#@α≈0O时封锁任1只晶闸管的脉冲信号@#@α≈0O时封锁任2只共阴极晶闸管的脉冲信号@#@α≈0O时封锁一阴一阳极晶闸管的脉冲信号@#@阻-感(300W+700mH)负载测试:

@#@双置开关选择整流回路,观测并记录α=30O(如图4-10所示),90O(如图4-11所示),时Ud波形,α=30O(如图4-12所示),90O(如图4-13所示),时Uvt波形(注意限制Id≤0.8A);@#@@#@α@#@Ud@#@Uvt@#@30O@#@90O@#@α=0O时任意封锁1只(如图4-14所示),和2只(图4-15所示为封锁1,2号晶闸管,晶闸管的脉冲信号,图4-16所示为封锁1,3号晶闸管,晶闸管的脉冲信号)晶闸管的脉冲信号,记录Ud的波形及大小值。

@#@大小值在波形图上,由示波器直接给出。

@#@@#@任意封锁1只晶闸管的脉冲信号@#@封锁1,2号晶闸管的脉冲信号@#@封锁1,3号晶闸管的脉冲信号@#@4.3一起逆变吧(逆变工作)@#@断掉主回路电源,将负载回路切换到逆变条件,注意逆变电动势源的直流极性。

@#@@#@u 选负给定信号,保持负载为(450Ω+700mH),再合上电源,观测逆变状态下β=60°@#@,90°@#@时Ud,Uvt波形;@#@用相机记录如下:

@#@@#@β@#@Ud@#@Uvt@#@60°@#@@#@90°@#@@#@@#@在恒定负载情况下(电阻450Ω,电感700mH,直流反电动势E基本恒定),在最大逆变移相范围内,测定电网实际吸收直流功率Pk=f(Ud)的函数曲线(不低于8组数据点)。

@#@已知,三相全控桥电源回路输出端等效内阻Rn=26。

@#@@#@在逆变移相范围极限取到Ud分别为0V和-164V,我们为了读数的准确控制了I的值,取得了几组不同数据。

@#@@#@U(V)@#@I(A)@#@0@#@0.65@#@-24@#@0.60@#@-46@#@0.55@#@-68@#@0.50@#@-91@#@0.45@#@-100@#@0.42@#@-114@#@0.40@#@-130@#@0.38@#@-144@#@0.35@#@-167@#@0.3@#@如上表,记录分别在Ud=-24V,-46V,-68V,-91V,-100V,-114V,-130V,-144V,167V时参数的值,计算出Pk的值。

@#@(附上我们辛苦劳动所得的数据~之后的各种分析就是和它们愉快地玩耍啦~)@#@五.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5.1实验数据与处理@#@逆变工作时,在恒定负载情况下,我们在Ud为0V到-167V范围内调整逆变角测得一系列Ud及对应的I(见表格)。

@#@我们在matlab中对实验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根据公式计算出电网实际吸收直流功率Pk:

@#@@#@Ud(V)@#@I(A)@#@Pk(W)@#@0@#@0.65@#@-10.98@#@-24@#@0.6@#@5.04@#@-46@#@0.55@#@17.44@#@-68@#@0.5@#@27.50@#@-91@#@0.45@#@35.68@#@-100@#@0.42@#@37.41@#@-114@#@0.40@#@41.44@#@-130@#@0.38@#@45.65@#@-144@#@0.35@#@47.21@#@-167@#@0.3@#@47.76@#@阻性负载时:

@#@@#@封锁任意一只晶闸管脉冲信号,Ud=123V;@#@@#@封锁任意两只晶闸管脉冲信号,Ud=68V(共阴极组两只);@#@@#@Ud=95V(阴极阳极组各一只)。

@#@@#@@#@感性负载时:

@#@@#@封锁任意一只晶闸管脉冲信号,Ud=119V;@#@@#@封锁任意两只晶闸管脉冲信号,Ud=64V(封锁VT1,VT4);@#@@#@Ud=83V(封锁VT1,VT6)@#@接下来,我们对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进行拟合。

@#@并根据拟合结果来判断参数间的关系。

@#@拟合结果见下图。

@#@@#@Pk=f(Ud)实验测试曲线以及二阶拟合曲线@#@其中二次拟合曲线方程为@#@接下来我们对拟合结果做可信度分析。

@#@我们使用regress函数对二次拟合曲线的系数与残差做置信度为90%的置信分析。

@#@@#@二次拟合曲线系数的置信区间:

@#@@#@阶数@#@拟合系数@#@系数的置信区间@#@0@#@-10.7097@#@(-11.8044,-9.6150)@#@1@#@-0.6991@#@(-0.7280,-0.6701)@#@2@#@-0.0021@#@(-0.0022,-0.0019)@#@残差与残差的置信区间:

@#@@#@序号@#@残差@#@残差的置信区间@#@1@#@-0.2753@#@(-1.0276,0.4770)@#@2@#@0.1714@#@(-1.0357,1.3784)@#@3@#@0.3927@#@(-0.8292,1.6145)@#@4@#@0.2988@#@(-0.9359,1.5335)@#@5@#@0.0174@#@(-1.2535,1.2883)@#@6@#@-0.9675@#@(-1.8451,-0.0899)@#@7@#@-0.4918@#@(-1.7022,0.7186)@#@8@#@0.6549@#@(-0.4812,1.7911)@#@9@#@0.422@#@(-0.7534,1.5974)@#@10@#@-0.2226@#@(-1.0257,0.5804)@#@残差图如下:

@#@@#@由图可见,除了第六个点的残差略大,其他拟合估计值与实验值较近,且残差置信区间包括了零点,说明二次拟合曲线能较好的负荷原始数据。

@#@@#@5.2误差分析@#@一.测量仪器如电压表电流表精度不高,有误差且读数时不能做到完全准确。

@#@@#@二.实验仪器中的Rn不是严格为26欧姆,所以计算时会有偏差。

@#@@#@三.阻性负载450欧姆和阻感负载中700mH的电感不严格满足。

@#@@#@四.晶闸管导通需要时间不可能瞬时导通,而理论分析时认为晶闸管瞬间导通,所以实际的Ud与理论计算不一样。

@#@@#@5.3可行性分析@#@本次试验我们通过连接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带阻性负载,测出延迟角在0°@#@,60°@#@和90°@#@时的输出电压波形和晶闸管承受电压波形,之后又测出了断掉一只晶闸管和两只晶闸管多种情况的波形,改变负载为阻感负载,侧除了延迟角为30°@#@和90°@#@的波形以及延迟角在0°@#@时的断掉一只晶闸管和两只晶闸管多种情况的波形。

@#@接入直流电源改为逆变电路,测出逆变角在60°@#@和90°@#@的波形。

@#@总体上说,操作过程中没有出现错误操作,实验结果应当与理论值相同,但是由于误差的存在,比如电感并不是无穷大(只有700mH),测量仪器老化,测量数据波动,读取误差等问题的存在,数据和图像会存在些许偏差,尤其是在做晶闸管脉冲信号屏蔽实验中,由于电路不正常运行,尤其是在带电感的时候,会产生很多震荡和尖峰,但是在反映电路性质和基本数量关系上面,此实验还是可信度很高的@#@六.思考与讨论@#@6.1实验思考题@#@1.如何近似估算电网吸收的电功率?

@#@@#@答:

@#@在本次试验中,逆变角大小由调节来决定。

@#@所以只要测量各个逆变角情况下的负载电压和负载电流大小就可以算出吸收功率。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和均为有效值,为三相全控桥电源回路输出端等效内阻。

@#@@#@6.2实验讨论题@#@1.分析比较整流工作时,阻性负载和阻感负载在缺相(丢失一路触发信号)故障下,瞬时波形的差异?

@#@@#@答:

@#@由于流过电感的电流不能突变,所以阻感负载可以改善断续的波形,使之变得连续。

@#@由此可知,阻性负载在缺相时的波形是断续的,而阻感负载在缺相时的波形是连续的,并且可以过零点。

@#@为了更直观地看出这两者间的区别,我给出了封锁阴阳极各一只晶闸管的阻感负载和阻性负载的负载波形图像如下:

@#@@#@封锁了阴,阳极各一只的阻性负载波形封锁了阴,阳极各一只的阻感负载波形@#@@#@2.整流状态下阻感负载时,α=90°@#@时的瞬时波形一定有正负半波对称吗?

@#@为什么?

@#@@#@答:

@#@不一定。

@#@实验得到的时的阻感负载整流波形如下:

@#@@#@由此图可知,当负载由450Ω的电阻以及700mH的电感串联组成时,得到的电压波形并不对称,正半波较大而负半波较小。

@#@只有当理想条件下电感为无限大时正负半波才会对称。

@#@在实际情况下为了使波形尽可能地和理想情况接近,应当使电阻尽可能小,电感尽可能大,但同时应保证。

@#@@#@3、说明逆变状态下,逆变电源的负载波形是电路上哪两端的波形?

@#@为什么逆变输出电压越高,负载电流越小?

@#@@#@答:

@#@在逆变状态下,负载两端的电压是指加在三相全控桥晶闸管共阳极和共阴极两端的电压。

@#@因为,所以当逆变输出电压越大,负载电流越小。

@#@@#@4、做出=f()特性曲线,并对变化趋势做出定性分析。

@#@@#@答:

@#@特性曲线如下@#@根据此图,我们可以定性地做出以下分析:

@#@@#@1.从拟合出来的公式来看,与成二次关系,这与理论上相符合,进而验证了我们数据的正确性。

@#@@#@2.在-40V<@#@<@#@0时,曲线大致呈线性关系。

@#@@#@3.当<@#@-140V时,曲线趋近平缓,随着绝对值继续增大,值几乎不再变化。

@#@@#@七.实验感悟@#@首先我不得不吐槽一下肖勇老师对实验报告的要求太高了,我们一组4人为达到肖勇老师的要求可以说是用尽了身上每一根汗毛,让每天晚上12点到1点成为了雷打不动的写报告时间。

@#@@#@在做实验前我们做了充分的预习,再加上有肖勇老师详细而幽默的讲解,连连导线,记录数据神马的都是小菜一碟。

@#@但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与书本上不同的波形,同时晶闸管导通角的调整也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容易,在实验时不能调整到α=90°@#@。

@#@我们才深深地体会到了现实的“残酷”,可见在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要考虑的因素远远超过了书本中提到的因素。

@#@@#@在书写实验报告时,为了让肖勇老师满意,小组成员自学并使用了MATLAB,SIMULINK,MULTISIM等软件。

@#@同时也仔细对试验中的细节进行了思考,并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因此我们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当然,我们用WORD软件排版的能力也增强了不少。

@#@@#@正所谓“严师出高徒”,再次感谢肖勇老师在实验中的指导与独特理念的传授。

@#@@#@附件@#@Matlab程序:

@#@@#@Ud=[0,-24,-46,-68,-91,-100,-114,-130,-144,-167];@#@@#@I=[0.65,0.6,0.55,0.5,0.45,0.42,0.40,0.38,0.35,0.3];@#@@#@Pk=-Ud.*I-I.^2*26;@#@@#@[p,s]=polyfit(Ud,Pk,2);@#@@#@xi=linspace(-167,0,100);@#@@#@z=polyval(p,xi);@#@@#@holdon@#@plot(Ud,Pk,xi,z,'@#@--'@#@,Ud,Pk";i:

22;s:

28199:

"@#@电厂事故案例汇编@#@张家港沙洲电力有限公司@#@二〇〇七年五月@#@95@#@张家港沙洲电力有限公司内部资料@#@前言@#@2007年6月是全国第六个安全生产月,也是国务院第五次会议确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年”和“攻坚年”。

@#@今年安全生产月的主题是“综合治理,保障平安”。

@#@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执政为民的治国方针,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群众生命和健康的关怀。

@#@我们要领会贯彻这一主题,必须认真吸取事故教训,提高对各类违章行为危害的认识,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效遏止杜绝恶性事故的发生。

@#@@#@为配合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公司安全监察部组织编写了本事故案例汇编,作为职工在安全月期间及今后时期安全学习教材。

@#@教材收录了人身伤害、电气及热机系统误操作、设备损坏等典型的人员责任事故。

@#@这些曾经发生在身边的事故,都是由于不遵守安全工作规程、“两票三制”执行不力或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每次事故都是血和泪的教训。

@#@@#@通过对这些事故案例的学习,我们应当更加清醒地看到“违章是事故的根源”这一论断。

@#@一时的疏忽大意或麻痹侥幸都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希望通过学习,结合制定并实施反违章行动计划,使全体一线员工及生产管理人员切实做到“反违章从我做起”,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全系统的安全生产水平。

@#@@#@安全管理是持续不断的工作,公司全体员工都要要充分认识到其长期性和易反复性。

@#@抓安全工作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使全体员工将安全意识铭刻于心,认识到安全、发展、希望的关系。

@#@为此,公司安监部将不断对事故案例进行更新和补充,也希望得到全体员工的响应和支持。

@#@@#@张家港沙洲电力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二〇〇七年五月@#@目录@#@大唐集团电厂三起事故的通报 4@#@托克托电厂"@#@10.25"@#@事故通报 6@#@关于山西神头第二发电厂主蒸汽管道爆裂事故有关情况的报告 9@#@华能汕头电厂1999年2号汽轮机高压转子弯曲事故情况通报 11@#@裕东电厂#1机组#5轴瓦烧损事故报告 14@#@裕东电厂“10.28”#2机组(300MW)停机事故的通报 16@#@一起发电厂220kV母线全停事故分析 19@#@宁波北仑港发电厂“3.10”电站锅炉爆炸事故分析 20@#@乌石油化热电厂3号汽轮发电机组“2.25”特别重大事故详细原因分析 24@#@秦岭发电厂200MW-5号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断裂的特大事故分析 26@#@某电厂电工检修电焊机触电死亡 27@#@湛江电厂“6.4”全厂停电及#2机烧轴瓦事故通报 28@#@关于2007年3月2日某电厂三号锅炉低水位MFT动作的事故通报 30@#@某厂#4机跳闸事故分析 31@#@大唐韩城发电厂“8·@#@3”全厂停电事故通报 34@#@托克托电厂“8.16”检修高加烫伤事故分析 36@#@沙洲电厂“10.14”电气误操作全厂停电事故通报 39@#@广西来宾B电厂连续发生四起同类设备责任事故 43@#@郑州热电厂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动作跳闸分析 43@#@汉川电厂一次机组断油烧瓦事故的思考 45@#@大唐洛阳热电公司“1·@#@23”人身死亡事故的通报 47@#@华能榆社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电气运行人员走错间隔违章操作人身死亡事故 48@#@王滩发电公司“6.10”电气误操作事故分析报告 49@#@大同二电厂5号机组在小修后启机过程中发生烧瓦恶性事故 53@#@2006年10月17日台山发电公司#4机汽轮机断油烧瓦事故 55@#@泸州电厂“11·@#@15”柴油泄漏事件 58@#@监护制不落实 工作人员坠落 60@#@安全措施不全 电除尘内触电 61@#@检修之前不对号 误入间隔触电亡 61@#@安全措施不到位 热浪喷出酿群伤 62@#@违章接电源 触电把命丧 63@#@制粉系统爆燃 作业人员身亡 63@#@违章指挥卸钢管 当场砸死卸车人 65@#@安全距离不遵守 检修人员被灼伤 66@#@焊接材料不符 吊环断裂伤人 66@#@误上带电间隔 检修人员烧伤 67@#@炉膛负压反正 检修人员摔伤 68@#@擅自进煤斗 煤塌致人亡 68@#@高空不系安全带 踏空坠落骨折 68@#@临时措施不可靠 检修人员把命丧 69@#@起吊大件不放心 机上看护出悲剧 70@#@操作中分神 带接地刀合刀闸 71@#@操作顺序颠倒 造成母线停电 73@#@值班纪律松散 误操作机组跳闸 75@#@强行解除保护 造成炉膛爆炸 76@#@运行强行操作 造成炉膛放炮 78@#@异常情况分析不清 锅炉启动中超压 80@#@忘记轴封送汽 造成转子弯曲 82@#@走错位置操作 低真空保护跳机 84@#@擅自解除闭锁带电合接地刀闸 85@#@漏雨保护误动 导致全厂停电 86@#@更换设备不核对 电压互感器爆炸 87@#@对异常情况麻痹 致使发电机烧瓦 88@#@保护试验无方案 机组异步启动 88@#@甩开电缆不包扎 短路机组掉闸 89@#@停电措施不全 引发全厂停电 91@#@检修无票作业 机组断油烧瓦 92@#@管辖设备不清 越位检修酿险 94@#@大唐集团电厂三起事故的通报@#@1、大唐国际北京高井热电厂“1·@#@8”事故情况@#@ @#@ @#@ @#@ @#@ @#@ @#@ @#@ @#@ @#@ @#@ @#@一、事故经过@#@ @#@ @#@ @#@ @#@ @#@2005年1月8日,全厂6台机组正常运行,#3发电机(容量100MW)带有功85MW。

@#@19点57分,#3发-变组“差动保护”动作,#3发-变组103开关、励磁开关、3500开关、3600开关掉闸,3kV5段、6段备用电源自投正确、水压逆止门、OPC保护动作维持汽机3000转/分、炉安全门动作。

@#@立即检查#3发-变组微机保护装置,查为运行人员在学习了解#3发-变组微机保护A柜“保护传动”功能时,造成发-变组差动保护出口动作。

@#@立即汇报领导及调度,经检查#3发-变组系统无异常,零压升起正常后,经调度同意,20点11分将#3发电机并网,恢复正常。

@#@@#@ @#@ @#@ @#@ @#@ @#@二、原因分析@#@ @#@ @#@ @#@ @#@ @#@运行人员吴×@#@在机组正常运行中,到#3发-变组保护屏处学习、了解设备,进入#3发-变组保护A柜WFB-802模件,当查看“选项”画面时,选择了“报告”,报告内容为空白,又选择了“传动”项,想查看传动报告,按“确认”健后,出现“输入密码”画面,选空码“确认”后,进入了传动保护选择画面,随后选择了“发-变组差动”选项,按“确认”健,欲查看其内容,结果造成#3发-变组微机保护A柜“发-变组差动”出口动作。

@#@@#@ @#@ @#@ @#@ @#@ @#@三、暴露问题@#@ @#@ @#@ @#@ @#@ @#@1、没有认真落实集团公司《防止二次人员三误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没有认真吸取以往的事故教训,微机保护装置的安全防范管理不到位。

@#@@#@ @#@ @#@ @#@ @#@ @#@2、一线员工的行为不规范,安全意识淡薄。

@#@反违章全员控制差错工作不落实。

@#@@#@ @#@2、大唐安徽淮北电厂“1·@#@9”事故情况@#@ @#@ @#@ @#@ @#@ @#@ @#@ @#@ @#@ @#@ @#@ @#@一、事故经过@#@ @#@ @#@ @#@ @#@ @#@1月9日15:

@#@25分,#3汽轮发电机组(N137.5-13.24-535/535)在负荷90MW时开始滑停,主汽温甲侧535℃,乙侧540℃,主汽压甲侧10.77MPa,主汽压乙侧10.74MPa。

@#@17:

@#@17分时,负荷20MW,主汽温甲侧470℃、乙侧476℃,主汽压甲侧2.14MPa,乙侧2.13MPa,机组差胀由1.2mm上升至2.0mm,17:

@#@32分打闸停机。

@#@在转速降到1700转/分时,#1、#2盖振达114微米,转子惰走15分钟后投盘车,电流在8.6—12A摆动,大轴弯曲250微米。

@#@@#@ @#@ @#@ @#@ @#@ @#@1月10日下午14:

@#@17分,盘车电流7.2A,大轴弯曲55微米,恢复到原始值后冲转。

@#@主汽温380℃,主汽压2.4MPa,再热汽温361℃,14:

@#@33分机组升速到1200转/分时,#2轴承盖振超60微米,打闸停机,惰走19分钟,投盘车电流7.8A,大轴弯曲55微米。

@#@@#@ @#@ @#@ @#@ @#@ @#@停机后组织分析发现,在1月9日滑停过程中17:

@#@00—17:

@#@15有汽温突降86℃,汽压突降1.89MPa的现象,17:

@#@08—17:

@#@30有中压缸上下温差增大到272℃的现象。

@#@@#@ @#@ @#@ @#@ @#@ @#@1月12日1:

@#@54分,大轴弯曲55微米,盘车电流7.5A,恢复到原始值。

@#@汽温302℃,主汽压1.67MPa,再热汽温295℃,中压缸上下温差35℃,符合启动条件,在安徽电科院技术人员指导下冲转,当转速升至1140转/分时,#2轴承盖振超50微米,打闸停机,惰走时间17分钟投盘车,电流7.8—8.0A,大轴弯曲50微米。

@#@@#@ @#@ @#@ @#@ @#@ @#@二、原因初步分析@#@ @#@ @#@ @#@ @#@ @#@当滑停至4万负荷开旁路时,旁路门开度及减温水投入量控制不当,造成主汽温度、压力骤降,膨差增大。

@#@同时,由于三段抽汽压力下降,除氧器逆止门不严,冷源进入中压缸。

@#@@#@3、大唐国际唐山热电公司“1·@#@13”事故情况@#@ @#@ @#@ @#@ @#@ @#@一、事故前的运行方式@#@ @#@ @#@ @#@ @#@ @#@新老厂共7台机组运行。

@#@其中老厂#6、7、8、9、10机组运行(均为50MW机组),当时总负荷160MW。

@#@老厂110kVA、B双母线运行,母联145开关合入,#6、8、10机组在A母线,#7、9机组在B母线。

@#@@#@ @#@ @#@ @#@ @#@ @#@新厂#1、2机组运行(均为300MW机组),负荷分别为240MW、230MW。

@#@#1机组因2004年10月1日高厂变A分支PT故障后,一直无停电机会更换,#1机组厂用电由老厂A母线所带300MW启备变提供,#2机组带本身厂用电。

@#@@#@ @#@ @#@ @#@ @#@ @#@二、事故经过@#@ @#@ @#@ @#@ @#@ @#@1月13日,北京熠邦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耿×@#@×@#@、袁×@#@×@#@、徐×@#@×@#@到厂进行电费计量系统改造收尾工作,内容为“电气主控室及110kV升压站4-9PT、5-9PT二次回路压降测试”,公司电气检修队仪表班四名职工配合工作。

@#@@#@ @#@ @#@ @#@ @#@ @#@9时50分,运行人员将工作内容为“电气主控室及110kV升压站4-9PT、5-9PT二次回路压降测试”的工作票发出,工作负责人为张×@#@×@#@。

@#@13时45分,三位同志到现场,工作负责人带工作人员到各表盘处交代注意事项后,并在现场监护。

@#@耿×@#@×@#@在电气主控室楼梯平台7.5米处放线,袁×@#@×@#@在110kV变电站内A母线下方通道处由北向南拉测量线,徐×@#@×@#@去联系借对讲机。

@#@约14时24分,由于在平台上放线的耿×@#@×@#@停止放线,进入控制室,但没有通知袁×@#@×@#@,袁×@#@×@#@仍在拉线,当袁×@#@×@#@拉线行至4—9PT控制箱处时,此时放线约35米,测量线被绷紧后弹起,与104开关A、B相放电,造成104开关母线侧接地短路。

@#@@#@ @#@ @#@ @#@ @#@ @#@14时24分,老厂电气主控制室“110kVA母线故障”、“110kV145故障”信号发出,母差保护动作,运行在A母线上的各分路开关及#6、8、10机组掉闸,老厂负荷降至60MW,厂用电全部自投成功。

@#@@#@ @#@ @#@ @#@ @#@ @#@110kVA母线故障的同时,由老厂接入新厂的启备变掉闸,14时24分#1机组厂用电全部失去,#1机组首发“发电机断水保护动作”,机组掉闸。

@#@@#@ @#@ @#@ @#@ @#@ @#@#1机组掉闸后,所带A、B两台空压机掉闸。

@#@又由于#2机所带C、D两台空压机冷却水系由#1机组工业循环水泵提供,#2机所带两台空压机失去冷却水,保护动作掉闸。

@#@空压机停运后,由于两台真空泵入口门均为气动控制阀,压缩空气压力降低时,自动打开,#2机组真空迅速下降,14时36分机组低真空保护动作,机组掉闸。

@#@@#@ @#@ @#@ @#@ @#@ @#@事故发生后,检查发现104开关A相并联电容及B相瓷瓶轻微烧伤,104开关B相喷油,104开关A、B相油标黑,104开关间隔遮栏有电弧烧伤的痕迹。

@#@108开关B相喷油,并且在104开关间隔附近的地面上发现有多段被电弧烧断的测量线。

@#@根据现场故障现象,判断为104开关A、B相母线侧对测量线放电短路。

@#@@#@ @#@ @#@ @#@ @#@ @#@经查清原因并请示调度同意,14时38分,老厂用母联145开关向110kV-A母线充电成功;@#@14时42分,老厂#6机组并网;@#@14时47分,老厂#10机组并网;@#@19时45分,老厂#8机组并网;@#@23时23分,新厂#1机组并网;@#@23时2分,新厂#2机组并网。

@#@@#@ @#@ @#@ @#@ @#@ @#@三、暴露问题@#@ @#@ @#@ @#@ @#@ @#@通过对这次事故的简要分析,暴露出对配合外来人员工作安全防范措施重视不够,工作人员存在麻痹思想,对作业危险点分析不全面,只意识到“防止人身触电”“防止PT二次短路”等,而未考虑到可能由于其它因素发生不安全现象。

@#@虽在开工前对工作人员有安全交底,并且在现场有专人监护,但未明确指出可能由于施放试验线不当会触碰带电设备。

@#@监护人在工作过程中未充分发挥作用,致使该问题未被及时发现和制止。

@#@@#@托克托电厂"@#@10.25"@#@事故通报@#@@#@10月25日13:

@#@53,内蒙古大唐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大唐托电"@#@)3台60万千瓦机组同时掉闸,甩负荷163万千瓦,导致主网频率由50.02赫兹最低降至49.84赫兹。

@#@事故发生后,华北网调及时启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调起备用机组,迅速将主网频率恢复正常,未造成对社会的拉路限电。

@#@@#@经过专家组详细调查,现已查明,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电厂检修人员处理综合水泵房开关柜信号故障时,误将交流电源接至直流负极,造成交流系统与网控直流系统的混接,从而引发了此次机组全停事故。

@#@@#@目前,华北电网公司已经向网内各发电公司发出了事故通报,要求各发电公司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加强网厂协调,共同确保华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关于托电公司"@#@10.25"@#@三台机组跳闸事故的通报@#@2005年10月25日13时52分,托克托发电公司发生一起因天津维护人员作业随意性大、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危险点分析不足,误将交流电接入机组保护直流系统,造成运行中的三台机组、500kV两台联络变压器全部跳闸的重大设备事故。

@#@现通报如下:

@#@@#@一、事故前、后的运行状况@#@全厂总有功 1639MW,#1机有功:

@#@544MW;@#@#2机小修中;@#@#3机停备;@#@#4机有功:

@#@545MW;@#@#5机有功:

@#@550MW;@#@托源一线、托源二线、托源三线运行;@#@500kV双母线运行、500kV#1联变、#2联变运行;@#@500kV第一串、第二串、第三串、第四串、第五串全部正常方式运行。

@#@@#@事故时各开关动作情况:

@#@5011分位,5012分位,5013在合位,5021合位,5222分位,5023合位,5031、5032、5033开关全部合位,5041、5042、5043开关全部分位,5051、5052、5053开关全部分位;@#@5011、5012、5022、5023、5043有单相和两相重合现象。

@#@@#@10月25日13时52分55秒"@#@500kVⅠBUSBRKOPEN"@#@、"@#@GENBRKOPEN"@#@软报警,#1机组甩负荷,转速上升;@#@发电机跳闸、汽机跳闸、炉MFT。

@#@发变组A屏87G动作,发电机差动、过激磁报警,厂用电切换成功;@#@#4机组13时53分,汽机跳闸、发电机跳闸、锅炉MFT动作。

@#@发跳闸油压低、定冷水流量低、失全部燃料.检查主变跳闸,起备变失电,快切装置闭锁未动作,6kV厂用电失电,各低压变压器高低压侧开关均未跳开,手动拉开;@#@#5机组13时53分,负荷由547MW降至523MW后,14秒后升至596MW协调跳。

@#@给煤机跳闸失去燃料MFT动作。

@#@维持有功45MW,13时56分汽包水位高,汽轮发电机跳闸,厂用电失去,保安电源联启。

@#@@#@经过事故调查技术组初步确定事故原因和现场设备试验后,确认主设备没有问题机组可以运行后,经请示网调许可,#4机组于26日16时43分并网,#5机组于28日15时09分并网,#1机组于28日15时15分并网。

@#@@#@二、事故经过@#@化学运行人员韦某等人在进行0.4kVPC段母线倒闸操作时,操作到母联开关摇至"@#@实验"@#@位的操作项时,发现母联开关"@#@分闸"@#@储能灯均不亮,联系天津维护项目部的冯某处理,13点40分左右天津维护冯某在运行人员的陪同下检查给排水泵房0.4kVPC段母联开关的指示灯不亮的缺陷,该母联开关背面端子排上面有3个电源端子排(带熔断器RT14-20),其排列顺序为直流正、交流电源(A)、直流负,由于指示灯不亮冯某怀疑是电源有问题并且不知道中间端子是交流,于是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三个端子中间的没有电(实际上此线为交流电,此方式测量不出电压),其它两个端子有电,于是冯某简单认为缺陷与第二端子无电有关,于是便用外部短路线将短路线(此线在该处线把内悬浮两端均未接地)一端插接到第三端子上(直流负极),另一端插到第二端子上(交流A)以给第二端子供电并问运行人员盘前指示灯是否点亮,结果还是不亮(实际上这时已经把交流电源同入网控的直流负极,造成上述各开关动作,#1、#4机组同时跳闸,#5机组随后跳闸),冯某松开点接的第二端子时由于线的弹性,该线头碰到第一端子(直流正极)造成直流短路引起弧光将端子排烧黑,冯某将端子排烧黑地方简单处理一下准备继续检查,化学运行人员听到有放电声音,并走近看到有弧光迹象便立即要求冯某停止工作,如果进行处理必须办理工作票,此时化学运行人员接到有机组跳闸的信息,便会同维护人员共同回到化学控制室。

@#@@#@三、原因分析@#@1、技术组专家通过对机组跳闸的各开关动作状态及相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初步推断为直流系统混入交流电所致。

@#@经在网控5052开关和5032开关进行验证试验。

@#@试验结果与事故状态的开关动作情况相一致。

@#@确定了交流串入直流系统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技术)原因。

@#@@#@2、天津维护人员工作没有携带端子排接线图,对端子排上的接线方式不清楚,危险点分析不足、无票作业,凭主观想象,随意动手接线,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四、事故暴露的主要问题:

@#@@#@1、天津蓝巢电力检修公司工作人员检修安全及技术工作不规范,技术水平低,在处理给排水泵房0.4kVPC段母联开关的指示灯不亮的缺陷时,使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挡测量接线端子的交流量,并短接端子排接线,使交流接入网控直流控制回路,最终造成此次事故。

@#@@#@2、天津蓝巢电力检修公司的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存在漏洞,工作人员有规不循,安全意识薄弱,检查缺陷时未开工作票,没有监护人,对检修工作中的危险点分析有死角;@#@对设备系统不熟悉,在二次回路上工作未带图纸核对,人员培训存在差距。

@#@天津蓝巢电力检修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存在盲点。

@#@@#@3、托电公司在对外委单位管理存在差距,对外委单位工作人员的安全及技术资质审查不力,未尽到应有的职责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对外委单位人员作业未严格把关,未严格执行生产上的相关规定。

@#@@#@4、直流系统设计不够完善。

@#@此接线端子的直流电源由500kV#1网控的直流电源供给,网控直流接引到外围设备(多台机组、网控保护直流与外围附属设备共用一套直流系统),交直流端子交叉布置并紧挨在一起,存在事故隐患,使得直流系统的本质安全性差,抵御直流故障风险的能力薄弱。

@#@@#@5、托电公司在盘柜接线不合理以及遗留短接线等问题未及时发现并未及时治理,反映出设备管理不到位。

@#@虽然已经制定了防止500kV系统全停的措施并下发,对交直流不能混用的问题已经列为治理项目,但工作责任分解还未完成,未将生产现场所有可能引起交流串入直流的具体检修作业点进行分析,反映出基础工作薄弱。

@#@@#@6、在运行人员带领下维护人员检查确认缺陷时,运行人员对维护人员的工作行为没有起到监督作用,运行人员对电气专业工作规范不清楚,对管辖设备基本工作状态不清,充分说明运行人员的自身学习与培训教育工作不到位。

@#@@#@五、应吸取的教训和采取的措施@#@1、托电公司对在生产、基建现场直流系统进行摸底检查,从设计、安装、试验、检修管理上查清目前全厂直流系统的状况,分系统、分等级对交流可能串入直流系统及造成的影响进行危险点分析及预控制,制定出涉及在直流系统上工作的作业指导书。

@#@@#@2、交直流电源在同一盘柜中必须保证安全距离、隔离措施到位,交流在上,直流在下,且有明显提示标志,能立即改造的及时进行改造,不能改造的做清标记、作好记录,避免交流串入直流。

@#@组织所有电气和热工人员包括外来维护人员、运行人员,认真学习交流串入直流回路造成保护动作的机理和危害的严重性,要大力宣传保证直流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3、加强直流系统图册管理,必须做到图纸正确、完整,公司、部门、班组要按档案管理的标准存档,有关作业人员要人手一册。

@#@@#@4、凡是在电气二次或热工、热控系统回路上的工作,必须使用图纸,严格对照图做工作,没有图纸严禁工作,违者按"@#@违章作业"@#@给予处罚。

@#@@#@5、在热工和电气二次回路上工作(包括检查),必须办理工作票,做好危险点分析预防措施,在现场监护下工作。

@#@进行测量、查线、倒换端子等二次系统工作,逐项监护,防止出错。

@#@@#@6、加强检修电源的使用和管理。

@#@在保护室、电子间、控制盘、保护柜等处接用临时工作电源时必须经公司审批措施到位后方可使用。

@#@在上述区域任何施工用电一律从试验电源插座取用,工作票上要注明电源取自何处。

@#@@#@7、检查各级直流保险实际数值的正确性,接触的良好性,真正做到逐级依次向下,防止越级熔断,扩大事故。

@#@@#@8、对网控等主机保护直流接到外围设备的情况进行排查,发现问题要安排整改。

@#@@#@9、各单位、部门再次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完善、每一项工作、每台设备是否都已明确到人,尤其公用外围系统化学、输煤、除灰、水厂等系统的管理,避免存在死角。

@#@@#@10、托电公司各部门加强对外委单位(包括短期的小型检修、施工、长期的检修维护、运行支持)的全过程管理,对外委单位安全及技术资质、对其作业的安全措施、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进行严格审查,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并要求其考试合格后上岗。

@#@各部门严格履行本部门、本岗位在外委单位安全管理的职责。

@#@不能以包代管,以问代考。

@#@对其安全及技术资质一定要进行严格审查,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

@#@同时对于每一项外包工程作业,必须派出专职的安全监护人员,全程参与其作业过程。

@#@@#@11、要严格履行两票管理规定,杜绝人员违章,从危险预想、写票、审票、布置安全措施、工作票(操作票)执行等各环节严格把关,严禁以各种施工通知、文件、措施来代替必要的工作票制度,严禁任何人员无票作业或擅自扩大工作范围。

@#@对五防闭锁装置进行一次逻辑疏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对于这次三台机组跳闸事故处理的详细情况待事故调查结束,形成正式报告后另行下发。

@#@(请托电公司与外委单位的运行、检修涉及到电气一次、二次、热工专业的每位员工对"@#@10.25事故"@#@快报立即学习,并写出学习心得,其他专业人员也要立即开展学习,并在班组安全学习活动中结合本职工作展开讨论,做到举一反三。

@#@)@#@1、立即在各生产、基建和前期项目单位,开展一次直流系统安全大检查活动,从设计、安装、运行、维护、检修等各个环节,逐项检查、认真分析、找出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安装不规范的地方、标志不全面的地方、图纸不正确的地方、管理不到位的地方,要全方位接受教训,立即整改,不留死角。

@#@@#@2、交直流电源在同一盘柜中必须保证安全距离,交流在上,直流在下,且有明显提示标志,避免交流串入直流。

@#@组织所有电气和热工人员包括外来维护人员、运行人员,认真学习交流串入直流回路造成保护动作的机理和危害的严重性,要大力宣传保证直流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3、加强直流系统图册管理,必须做到图纸正确、完整,厂、车间、班组要按档案管理的标准存档,有关作业人员要人手一册。

@#@@#@4、凡是在电气二次或热工、热控系统回路上的工作,必须使用图纸,严格照图工作,没有图纸严禁工作,违者要给予处分。

@#@@#@5、重申在热工和电气二次回路上工作,必须开工作票,做好危险点分析预防措施,在现场监护下工作。

@#@要制定测量、查线、倒换端子等二次系统工作的作业程序,逐项监护,防止出错。

@#@@#@6、加强检修电源的使用和管理。

@#@制定保护室、电子间、控制盘、保护柜等处接用临时工作电源的制度,严格管理,任何施工用电一律从试验电源插座取用,工作票上要注明电源取自何处。

@#@@#@7、检查各级直流保险实际数值的正确性,真正做到逐级依次向下,防止越级熔断,扩大事故。

@#@@#@8、托电公司要继续将每一机组掉闸的所有细节分析清楚,找出设备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改进,防止重复发生问题。

@#@@#@9、各单位要针对托电这起事故,加强对直流系统的管理,落实直流系统的负责人及责任制。

@#@对网控等主机保护直流接到外围设备的情况进行排查,发现";i:

23;s:

9376:

"考试试卷1.singlechoice851[单选题](4分)10987@#@以合同的成立是否须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为标准,合同分为()。

@#@@#@oA:

@#@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B:

@#@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C:

@#@诺成式合同与实践式合同D:

@#@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正确答案:

@#@C@#@你的解答:

@#@C@#@2.singlechoice851[单选题](4分)建设工程合同按照承包工程计价方式分类不包括()。

@#@@#@oA:

@#@预算合同B:

@#@单价合同C:

@#@总价合同D:

@#@成本加酬金合同@#@正确答案:

@#@A@#@你的解答:

@#@C@#@3.singlechoice851[单选题](4分)10989建设工程合同按承发包的不同范围和数量分类不包括()。

@#@@#@oA:

@#@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B: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C:

@#@施工承包合同D:

@#@施工分包合同@#@正确答案:

@#@B@#@你的解答:

@#@B@#@4.singlechoice851[单选题](4分)()是要求在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上,还必须交付标的物或者其他给付义务的合同。

@#@@#@oA:

@#@诺成合同B:

@#@实践合同C:

@#@双务合同D:

@#@单务合同@#@正确答案:

@#@B@#@你的解答:

@#@B@#@5.singlechoice851[单选题](4分)委托监理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oA:

@#@监理工程B:

@#@监理服务C:

@#@监理规划D:

@#@监理投标方案@#@正确答案:

@#@B@#@你的解答:

@#@B@#@6.singlechoice851[单选题](4分)11001某施工单位法定代表人授权市场合约部经理赵某参加某工程招标活动,这种行为属于()。

@#@@#@oA:

@#@法定代理B:

@#@指定代理C:

@#@委托代理D:

@#@表见代理@#@正确答案:

@#@C@#@你的解答:

@#@C@#@7.singlechoice851[单选题](4分)善意第三人与无权代理人进行的交易行为(订立合同),其后果由()承担。

@#@@#@oA:

@#@无权代理人B:

@#@善意第三人C:

@#@被代理人D:

@#@无权代理人和善意第三人共同@#@正确答案:

@#@C@#@你的解答:

@#@C@#@8.singlechoice851[单选题](4分)11012@#@建设工程一切险的除外责任是()。

@#@@#@窗体顶端@#@oA:

@#@火灾和爆炸B:

@#@冰雹、地面下陷下沉C:

@#@地震、海啸、雷电、飓风D:

@#@非外力引起的施工用机具、设备、机械装置失灵造成的本身损失@#@正确答案:

@#@D@#@你的解答:

@#@D@#@9.singlechoice851[单选题](4分)11015@#@建设工程一切险保险合同于2016年3月8日签订,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约定工程开工日期为2016年3月28日。

@#@为保证工程如期开工,承包人于2016年3月15日将建筑材料运至工地。

@#@一切准备就绪后,承包人提前2天正式开工。

@#@建筑工程一切险的保险责任开始时间为()。

@#@@#@窗体顶端@#@oA:

@#@2016年3月8日B:

@#@2016年3月28日C:

@#@2016年3月15日D:

@#@2016年3月18日@#@正确答案:

@#@C@#@你的解答:

@#@C@#@10.singlechoice851[单选题](4分)监理公司取得法人资格的时间为()日。

@#@@#@窗体顶端@#@oA:

@#@注册资金到位B:

@#@公司成立C: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D: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资质证书@#@正确答案:

@#@C@#@你的解答:

@#@C@#@11.multiplechoice852[多选题](4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概述中,建设工程合同的特征是()。

@#@@#@窗体顶端@#@oA:

@#@合同标的的服务性B:

@#@合同主体的严格性C:

@#@合同履行期限的长期性D:

@#@投资和程序的严格性@#@正确答案:

@#@BCD@#@你的解答:

@#@BC@#@12.multiplechoice852[多选题](4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方法包括()。

@#@@#@窗体顶端@#@oA:

@#@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合同管理人才B:

@#@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法律法规C:

@#@建设工程合同的监督、检查与管理D:

@#@设立合同管理机构,配备合同管理人员@#@正确答案:

@#@ABD@#@你的解答:

@#@ABD@#@13.multiplechoice852[多选题](4分)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是()。

@#@@#@窗体顶端@#@oA:

@#@目的B:

@#@主体C:

@#@客体D:

@#@内容@#@正确答案:

@#@BCD@#@你的解答:

@#@A@#@14.multiplechoice852[多选题](4分)下列选项中,()属于合同法律关系客体中的智力成果。

@#@@#@窗体顶端@#@oA:

@#@施工安装B:

@#@勘察设计C:

@#@专利权D:

@#@计算机软件@#@正确答案:

@#@CD@#@你的解答:

@#@CD@#@15.multiplechoice852[多选题](4分)以代理权产生的依据不同,可将代理种类分为(),代理是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的、其民事责任由被代理人承担的法律行为。

@#@@#@窗体顶端@#@oA:

@#@委托代理B:

@#@法定代理C:

@#@指定代理D:

@#@无权代理@#@正确答案:

@#@ABC@#@你的解答:

@#@ABC@#@16.multiplechoice852[多选题](4分)关于保证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有()。

@#@@#@窗体顶端@#@oA:

@#@保证方式有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B:

@#@当事人没有约定保证方式,则为一般保证C:

@#@当事人没有约定保证方式,则为连带责任保证D:

@#@一般保证是指债权人必须首先要求债务人履行@#@正确答案:

@#@ACD@#@你的解答:

@#@ACD@#@17.multiplechoice852[多选题](4分)下列关于建筑工程一切险保险人的保险责任期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窗体顶端@#@oA:

@#@工程施工延误竣工,保险责任至保险单约定的时间止B:

@#@工程提前竣工,工程竣工日为保险责任终止日C:

@#@工程提前竣工,保险责任仍至保险单约定的时间止D:

@#@被保险人提前使用部分单位工程,该部分工程的开始使用日为保险责任终止日@#@正确答案:

@#@ABD@#@你的解答:

@#@ACD@#@18.multiplechoice852[多选题](4分)关于抵押的说法,正确的有()。

@#@@#@窗体顶端@#@oA:

@#@抵押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B:

@#@抵押人转让抵押物只需通知抵押权人即可C:

@#@抵押人不再负有保管抵押物的义务D:

@#@抵押人转让抵押物应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抵押@#@正确答案:

@#@AC@#@你的解答:

@#@AC@#@19.multiplechoice852[多选题](4分)建设工程合同是一种()。

@#@@#@窗体顶端@#@oA:

@#@双务合同B:

@#@有偿合同C:

@#@诺成合同D:

@#@要物合同@#@正确答案:

@#@ABC@#@你的解答:

@#@AB@#@20.multiplechoice852[多选题](4分)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应当具备的以下条件是()。

@#@@#@窗体顶端@#@oA:

@#@依法成立B:

@#@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C: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D:

@#@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正确答案:

@#@ABCD@#@你的解答:

@#@ABCD@#@21.trueorfalse853[判断题](2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主要内容中,合同订立前的管理是指协助发包人确定本建设项目的合同框架、主要部分和条款构成,提供发包人决策。

@#@@#@窗体顶端@#@o正确错误@#@正确答案:

@#@错@#@你的解答:

@#@错@#@22.trueorfalse853[判断题](2分)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是各种主体之间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

@#@@#@窗体顶端@#@o正确错误@#@正确答案:

@#@错@#@你的解答:

@#@错@#@23.trueorfalse853[判断题](2分)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是监理单位的代理人,这种代理是法定代理。

@#@@#@窗体顶端@#@o正确错误@#@正确答案:

@#@错@#@你的解答:

@#@错@#@24.trueorfalse853[判断题](2分)其他组织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窗体顶端@#@o正确错误@#@正确答案:

@#@错@#@你的解答:

@#@错@#@25.trueorfalse853[判断题](2分)保证是我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之一,保证法律关系至少必须有三方参加,即保证人、被保证人(债务人)和债权人。

@#@保证的方式有两种,即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窗体顶端@#@o正确错误@#@正确答案:

@#@对@#@你的解答:

@#@对@#@26.trueorfalse853[判断题](2分)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如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

@#@@#@窗体顶端@#@o正确错误@#@正确答案:

@#@错@#@你的解答:

@#@对@#@27.trueorfalse853[判断题](2分)依据建筑工程一切险的规定,造成的工程损坏、气温变化导致材料变质的损失的事件时,应由保险人支付损失赔偿金。

@#@@#@窗体顶端@#@o正确错误@#@正确答案:

@#@错@#@你的解答:

@#@错@#@28.trueorfalse853[判断题](2分)合同履行中发生争议,当事人之间有仲裁协议的法律依据有《民事诉讼法》等。

@#@@#@窗体顶端@#@o正确错误@#@正确答案:

@#@错@#@你的解答:

@#@错@#@29.trueorfalse853[判断题](2分)法律事实的行为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有意识的活动,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表现形式。

@#@@#@窗体顶端@#@o正确错误@#@正确答案:

@#@对@#@你的解答:

@#@错@#@30.trueorfalse853[判断题](2分)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抵押的情况,转让抵押物的行为无效。

@#@@#@窗体顶端@#@o正确错误@#@正确答案:

@#@对@#@你的解答:

@#@对@#@";i:

24;s:

14618:

"@#@Q/XZ@#@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XZ134-2015@#@电动汽车热/冷负荷计算@#@2015-04-15发布@#@2015-04-30实施@#@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发布@#@1@#@Q/XZ134-2015@#@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GB/T1.1-2009的要求,作为公司电动汽车热/冷负荷计算的技术文件,为公司电动汽车热/冷负荷的计算提供了技术指导依据。

@#@@#@本标准由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杨伟。

@#@@#@本标准2015年首次发布。

@#@@#@11@#@电动汽车热/冷负荷计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内关于电动汽车热/冷负荷计算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内各部门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制(修)订。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编写是必不可少的。

@#@@#@闵海涛,王晓丹,曾小华,李颂.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参数匹配与计算研究.《汽车技术》.2009年06期.@#@曹立波,杨华,高建远.电动汽车空调系统设计对策.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8(5).@#@谢卓,陈江平,陈芝久.电动车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分析.汽车工程,2006,28(8).@#@曹中义.电动汽车电动空调系统分析研究:

@#@[学位论文].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2008.@#@陈沛霖,曹叔维,郭健雄.空气调节负荷计算理论与方法.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3编写意义@#@电动汽车是我国目前极为重视的一个汽车工业分支,其发展必然会带动电动汽车空调产业的发展。

@#@电动汽车空调作为空调技术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它能创造车室内热微环境的舒适性,保持车室内空气温度、湿度、流速、洁净度、噪声和余压等在舒适的标准范围内,不仅有利于保护司乘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而且还对增加汽车行始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即结合电动汽车的结构特点,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准确适宜的制冷/制热能力,为电动汽车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4汽车空调热/冷负荷的组成@#@4.1热平衡模型@#@下图是以稳态传热为基础建立的汽车空调系统的热平衡模型。

@#@@#@热量传递包括导热、对流、辐射三种方式。

@#@为了便于分析,该热平衡模型建立在以下三个假设基础之上:

@#@①车身热传递为一维稳态导热;@#@②车厢内的热负荷只使车内空气和部件的温度升高;@#@③车内各部件的温度与车内空气的温度均匀一致。

@#@@#@4.2热平衡方程@#@根据上述热平衡模型建立的热平衡方程式如下:

@#@@#@Q热=QG1+QG2+Q新+Q车顶+Q车侧+Q车底板+Q电动机+Q人+Q湿@#@Q冷=QG1ˊ+QG2ˊ+Q新ˊ+Q车顶ˊ+Q车侧ˊ+Q车底板ˊ+Q电动机ˊ+Q人ˊ@#@上述式中:

@#@@#@Q热——整车空调系统热负荷@#@Q冷——整车空调系统冷负荷@#@QG1/QG1ˊ——由于车内外温差通过玻璃传入的热/冷负荷@#@QG2/QG2ˊ——由于太阳辐射通过玻璃传入的热/冷负荷@#@Q新/Q新ˊ——新风产生的热/冷负荷及门窗的露热/冷量@#@Q车顶/Q车顶ˊ——从车顶传导进入车内的热/冷负荷@#@Q车侧/Q车侧ˊ——从车侧面传导进入车内的热/冷负荷@#@Q车底板/Q车底板ˊ——从行李箱及车厢地板传导进入车内的热/冷负荷@#@Q电动机/Q电动机ˊ——从电动机侧传导进入车内的热/冷负荷@#@Q人/Q人ˊ——车内驾驶人员及乘客散发的热/冷负荷@#@Q湿——为维持车内含湿量恒定需从车内除去的湿负荷@#@5热/冷负荷计算所需输入条件@#@5.1整车资料@#@前窗(m²@#@)@#@S前窗@#@斜角(°@#@)@#@a@#@阳面投影面积(m²@#@)@#@S前窗ˊ=S前窗*cos(a/180π)@#@后窗(m²@#@)@#@S后窗@#@斜角(°@#@)@#@b@#@阳面投影面积(m²@#@)@#@S后窗ˊ=S后窗*cos(b/180π)@#@侧窗(m²@#@)@#@S侧窗@#@斜角(°@#@)@#@c@#@阳面投影面积(m²@#@)@#@S侧窗ˊ=S侧窗*cos(c/180π)@#@玻璃总面积(m²@#@)S玻@#@S前窗+S后窗+S侧窗@#@阳面投影总面积(m²@#@)S玻ˊ@#@S前窗ˊ+S后窗ˊ+S侧窗ˊ@#@顶盖(m²@#@)@#@S顶盖@#@天窗面积S天@#@底板(m²@#@)@#@S底板@#@前围(m²@#@)@#@S前围@#@除玻璃外车身侧面积(m²@#@)@#@S车侧@#@驾驶员内部容积(m³@#@)@#@V驾驶@#@乘坐人数(驾驶员1人)@#@N人@#@5.2设计条件@#@夏季制冷@#@室外温度(°@#@C)@#@40@#@对应焓值(KJ)@#@101@#@太阳辐射(W/m²@#@)@#@1000@#@—@#@车室温度(°@#@C)@#@24@#@对应焓值(KJ)@#@48@#@车速(km/h)@#@40@#@对应对流换热系数@#@40.6@#@冬季制热@#@室外温度(°@#@C)@#@-25@#@对应焓值(KJ)@#@-24.7@#@太阳辐射(W/m²@#@)@#@0@#@—@#@车室温度(°@#@C)@#@24@#@对应焓值(KJ)@#@48.18@#@车速(km/h)@#@40@#@对应对流换热系数@#@40.6@#@湿负荷计算时空气焓值41.3kj/kg@#@湿负荷计算时空气焓值40kj/kg@#@5.3经验参数@#@下属参数均为经验参数,经验参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

@#@@#@玻璃传热系数K玻=6.4@#@太阳辐射通过玻璃透入系数η=0.56@#@太阳辐射通过玻璃吸收系数ρ=0.34@#@太阳辐射通过玻璃内表面放热系数αB=16.7(w/m²@#@℃)@#@玻璃遮阳系数S=0.77@#@车窗外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Is=41.7@#@新风量=11(m3/h.人)@#@空气密度ρ=1.14@#@车身综合传热系数K=4.8@#@车身表面吸收系数ε=0.9@#@地表面热辐射系数I=200@#@电动机前围板面温度=45(℃)@#@司机散发的热负荷Q司=170(W)@#@乘员散发的热负荷Q乘=108(W)@#@乘员群集系数y=0.89@#@27℃时人体散湿量d0=56(g/h)@#@风机风量L=480(m3/h)@#@湿负荷计算空气温度=8(℃)@#@湿负荷计算空气相对湿度=100%@#@湿负荷计算空气含湿量=6.7@#@6热/冷负荷计算@#@6.1冷负荷计算@#@整车冷负荷计算@#@Q玻ˊ(W)@#@QG1ˊ+QG2ˊ@#@QG1ˊ(W)@#@玻璃传热系数K玻×@#@玻璃总面积S波总×@#@(室外温度-车室温度)@#@QG2ˊ(W)@#@0@#@Q新ˊ(W)@#@新风量lo×@#@乘坐人数×@#@空气密度ρ×@#@(室外温度焓值-车室温度焓值)÷@#@3.6@#@Q车身ˊ(W)@#@Q车顶ˊ+Q车侧ˊ+Q车底板ˊ+Q电动机ˊ@#@Q车顶ˊ(W)@#@车身综合传热系数K×@#@车顶盖面积S顶盖×@#@(室外温度-车室温度)@#@Q车侧ˊ(W)@#@车身综合传热系数K×@#@车身侧面积S车侧×@#@(室外温度-车室温度)@#@Q车底板ˊ(W)@#@车身综合传热系数K×@#@车底板面积S底板×@#@(室外温度-车室温度)@#@Q电动机ˊ(W)@#@0@#@Q人ˊ(W)@#@0@#@Q冷(W)@#@QG1ˊ+QG2ˊ+Q新ˊ+Q车顶ˊ+Q车侧ˊ+Q车底板ˊ+Q电动机ˊ+Q人ˊ@#@整车冷负荷计算结果(W)@#@经验余量值1.1×@#@Q冷@#@6.2热负荷计算@#@整车热负荷计算@#@Q玻(W)@#@QG1+QG2@#@QG1(W)@#@玻璃传热系数K玻×@#@玻璃总面积S波总×@#@(室外温度-车室温度)@#@QG2(W)@#@(η+ρ×@#@αB÷@#@αH)×@#@S×@#@U@#@车窗太阳辐射量U=S玻ˊ×@#@太阳辐射量IG+(S玻-S玻ˊ)×@#@Is@#@Q新(W)@#@新风量lo×@#@乘坐人数×@#@空气密度ρ×@#@(室外温度焓值-车室温度焓值)÷@#@3.6@#@Q车身(W)@#@Q车顶+Q车侧+Q车底板+Q电动机@#@Q车顶(W)@#@车身综合传热系数K×@#@车顶盖面积S顶盖×@#@(当量温度tm1-车室温度)@#@当量温度tm1=室外温度+ε÷@#@(对流换热系数+k)×@#@(Is+太阳辐射量IG)@#@Q车侧(W)@#@车身综合传热系数K×@#@车身侧面积S车侧×@#@(当量温度tm2-车室温度)@#@当量温度tm2=室外温度+ε÷@#@(对流换热系数+k)×@#@(Is+太阳辐射量IG)×@#@0.5@#@Q车底板(W)@#@车身综合传热系数K×@#@车底板面积S底板×@#@(当量温度tm3-车室温度)@#@当量温度tm3=室外温度+ε÷@#@(对流换热系数+k)×@#@I@#@Q电动机(W)@#@车身综合传热系数K×@#@前围面积S前围×@#@(电动机前围板面温度T-车室温度)@#@Q人(W)@#@司机散发的热负荷Q司+乘员散发的热负荷Q乘×@#@乘员群集系数y×@#@(乘坐人数-1)@#@Q湿(W)@#@空气焓差ΔH÷@#@3.6×@#@鼓风机风量L×@#@空气密度ρ@#@Q热(W)@#@QG1+QG2+Q新+Q车顶+Q车侧+Q车底板+Q电动机+Q人+Q湿@#@整车热负荷计算结果(W)@#@经验余量值1.1×@#@Q热@#@当量温度:

@#@是指综合干球温度、辐射温度和气流速度的一种综合指标。

@#@@#@后附C50EB(电动汽车)热负荷计算书样表。

@#@@#@C50EB(电动汽车)热负荷计算书@#@计算说明@#@黄色@#@表示:

@#@计算必需输入的参数@#@蓝色@#@表示:

@#@计算经验参数可以更改@#@红色@#@表示:

@#@计算结果@#@整车资料@#@前窗(m²@#@):

@#@@#@1.18@#@斜角(°@#@):

@#@@#@30.3@#@阳面投影面积(m²@#@):

@#@@#@1.0188@#@后窗(m²@#@):

@#@@#@0.783@#@斜角(°@#@):

@#@@#@28.5@#@阳面投影面积(m²@#@):

@#@@#@0.6881@#@侧窗(m²@#@):

@#@@#@1.106@#@斜角(°@#@):

@#@@#@74@#@阳面投影面积(m²@#@):

@#@@#@0.3049@#@玻璃总面积为(m²@#@):

@#@@#@3.069@#@阳面投影总面积(m²@#@):

@#@@#@2.0118@#@顶盖(m²@#@):

@#@@#@1.561@#@0.1638m²@#@天窗面积@#@底板(m²@#@):

@#@@#@2.446@#@前围(m²@#@):

@#@@#@0.751@#@除玻璃外车身侧面积(m²@#@):

@#@@#@2.911@#@驾驶员内部容积(m³@#@):

@#@@#@5.19@#@乘坐人数(驾驶员1人):

@#@@#@5@#@设计条件@#@夏季制冷@#@—@#@室外温度(°@#@C):

@#@@#@40@#@对应焓值(KJ):

@#@@#@101@#@太阳辐射(W/m²@#@):

@#@@#@1000@#@—@#@车室温度(°@#@C):

@#@@#@24@#@对应焓值(KJ):

@#@@#@48@#@车速(km/h):

@#@@#@40@#@对应对流换热系数:

@#@@#@40.6@#@冬季制热@#@室外温度(°@#@C):

@#@@#@-25@#@对应焓值(KJ):

@#@@#@-24.7@#@太阳辐射(W/m²@#@):

@#@@#@0@#@—@#@车室温度(°@#@C):

@#@@#@24@#@对应焓值(KJ):

@#@@#@48.18@#@车速(km/h):

@#@@#@40@#@对应对流换热系数:

@#@@#@40.6@#@整车热负荷计算结果(W):

@#@@#@4454.84@#@—@#@整车冷负荷计算结果(W):

@#@@#@-4244.77@#@空调系统总负荷(W):

@#@@#@4049.86@#@空调系统总热负荷(W):

@#@@#@-3858.88@#@加余量:

@#@@#@1.1@#@4454.84@#@加余量:

@#@@#@1.1@#@-4244.77@#@整车热负荷@#@整车冷负荷@#@玻璃窗热负荷(W)Q玻=QG1+QG2:

@#@@#@1422.1@#@玻璃窗冷负荷(W)Q玻‘=QG1‘+QG2‘:

@#@@#@-962.44@#@1.由于车内外温差通过玻璃传入的热负荷(W)QG1@#@—@#@—@#@K玻:

@#@@#@6.4@#@QG1=k玻xS玻xΔt:

@#@@#@314.27@#@1.由于车内外温差通过玻璃传入的冷负荷(W)QG1‘:

@#@@#@-962.44@#@2.由于太阳辐射通过玻璃传入的热负荷(W)QG2@#@—@#@—@#@太阳辐射通过玻璃透入系数η:

@#@@#@0.56@#@太阳辐射通过玻璃吸收系数ρ:

@#@@#@0.34@#@太阳辐射通过玻璃内表面放热系数(w/m²@#@℃)αB:

@#@@#@16.7@#@玻璃遮阳系数S:

@#@@#@0.77@#@车窗太阳辐射量U:

@#@@#@2055.86@#@车窗外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Is:

@#@@#@41.7@#@U=S玻‘xIG+(S玻-S玻’)Is:

@#@@#@2055.86@#@QG2=(η+ρxαB/αH)xUxS:

@#@@#@1107.88@#@2.由于太阳辐射通过玻璃传入的冷负荷(W)QG2‘:

@#@@#@0@#@3.新风产生的热负荷及门窗的露热量(W)Q新:

@#@@#@923.08@#@3.新风产生的冷负荷及门窗的露冷量(W)Q新‘:

@#@@#@-1269.33@#@新风量(m3/h.人)lo:

@#@@#@11@#@—@#@—@#@空气密度ρ:

@#@@#@1.14@#@空气密度ρ:

@#@@#@1.14@#@Q新=loxNxρx(ho-hi)/3.6:

@#@@#@923.08@#@车身传热量(W)Q车身=Q车顶+Q车侧+Q车底板+Q电动机:

@#@@#@952.55@#@Q车身‘(W)=Q车顶‘+Q车侧‘+Q车底板‘+Q电动机‘:

@#@@#@-1627.11@#@车身综合传热系数K:

@#@@#@4.8@#@—@#@—@#@车身表面吸收系数ε:

@#@@#@0.9@#@4.从车顶传导进入车内的热负荷(W)Q车顶:

@#@@#@274.61@#@4.从车顶传导进入车内的冷负荷(W)Q车顶‘:

@#@@#@-367.15@#@当量温度(℃)tm1:

@#@@#@60.65@#@5.从车侧面传导进入车内的热负荷(W)Q车侧:

@#@@#@367.84@#@5.从车侧面传导进入车内的冷负荷(W)Q车侧‘:

@#@@#@-684.67@#@当量温度(℃)tm2:

@#@@#@50.33@#@6.从行李箱及车厢地板传导进入车内的热负荷(W)Q车底板:

@#@@#@234.4@#@6.从行李箱及车厢地板传导进入车内的冷负荷(W)Q车底‘:

@#@@#@-575.3@#@当量温度(℃)tm3:

@#@@#@43.96@#@—@#@—@#@地表面热辐射系数I:

@#@@#@200@#@7.从电动机侧传导进入车内的热负荷(W)Q电动机:

@#@@#@75.7@#@7.从电动机侧传导进入车内的冷负荷(W)Q电动机‘:

@#@@#@0@#@电动机前围板面温度(℃)T:

@#@@#@45@#@8.车内驾驶人员及乘客散发的热负荷(W)Q人:

@#@@#@554.48@#@8.车内驾驶人员及乘客散发的冷负荷(W)Q人‘:

@#@@#@0@#@司机散发的热负荷Q司:

@#@@#@170@#@—@#@—@#@乘员散发的热负荷Q乘:

@#@@#@108@#@乘员群集系数y:

@#@@#@0.89@#@9.为维持车内含湿量恒定需从车内除去的湿负荷(W)Q湿:

@#@@#@197.6@#@27℃时人体散湿量(g/h)d0:

@#@@#@56@#@人总散湿量D0:

@#@@#@280.00@#@空气密度ρ:

@#@@#@1.14@#@车室内空气总质量为(kg)M:

@#@@#@5.92@#@风机风量(m3/h)L:

@#@@#@480@#@由于人体散湿而产生的含湿量增加(g/kg)B:

@#@@#@0.51@#@空气温度为(℃):

@#@@#@8@#@相对湿度为:

@#@@#@100%@#@含湿量:

@#@@#@6.7@#@空气温度为(℃):

@#@@#@24@#@含湿量为:

@#@@#@6.7@#@焓值为:

@#@@#@41.3@#@空气温度为(℃):

@#@@#@24@#@含湿量为:

@#@@#@6.19@#@焓值为:

@#@@#@40@#@由H-D图可知((kj/kg)ΔH:

@#@@#@1.3@#@Q湿=ΔH/3.6xLxρ:

@#@@#@197.6@#@";i:

25;s:

13668:

"DL/T5210.1-20124、质量验收及评定范围@#@工程编号@#@工 程 名 称@#@验收单位@#@监理单位@#@质量验收表@#@编号@#@机@#@组@#@系@#@统@#@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施@#@工@#@单@#@位@#@勘@#@测@#@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见证点W@#@停工待检点H@#@巡视点S@#@01@#@01@#@热力系统@#@01@#@主厂房工程@#@√@#@√@#@√@#@√@#@00@#@01@#@地基处理与桩基工程@#@√@#@√@#@√@#@√@#@01@#@地基处理工程@#@√@#@√@#@√@#@√@#@(分项、检验批划分参照通用标准)@#@行唐生物质能热电项目质量验收范围划分表@#@工程编号@#@工 程 名 称@#@验收单位@#@监理单位@#@质量验收表@#@编号@#@机@#@组@#@系@#@统@#@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施@#@工@#@单@#@位@#@勘@#@测@#@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见证点W@#@停工待检点H@#@巡视点S@#@01@#@01@#@01@#@00@#@02@#@基础工程@#@√@#@√@#@√@#@√@#@01@#@土(石)方开挖、回填@#@√@#@√@#@√@#@01@#@定位及高程控制@#@√@#@√@#@S@#@01@#@定位及高程控制@#@√@#@√@#@表5.2.1@#@02@#@挖方@#@√@#@√@#@01@#@土方开挖@#@√@#@√@#@W@#@表5.3.1@#@03@#@回填@#@√@#@√@#@01@#@回填@#@√@#@√@#@W@#@表5.3.2@#@03@#@主厂房基础工程@#@√@#@√@#@W@#@01@#@垫层@#@√@#@√@#@01@#@垫层@#@√@#@√@#@表5.12.7@#@02@#@钢筋@#@√@#@√@#@工程编号@#@工 程 名 称@#@验收单位@#@监理单位@#@质量验收表@#@编号@#@机@#@组@#@系@#@统@#@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施@#@工@#@单@#@位@#@勘@#@测@#@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见证点W@#@停工待检点H@#@巡视点S@#@01@#@01@#@01@#@00@#@02@#@03@#@02@#@01@#@钢筋加工@#@√@#@√@#@表5.10.7@#@02@#@基础桩锚筋焊接@#@√@#@√@#@表5.10.8@#@03@#@钢筋安装@#@√@#@√@#@H@#@表5.10.9@#@03@#@模板@#@√@#@√@#@01@#@模板安装@#@√@#@√@#@H@#@表6.2.1@#@02@#@模板拆除@#@√@#@√@#@表5.10.6@#@04@#@混凝土@#@√@#@√@#@01@#@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表5.10.10@#@02@#@混凝土施工@#@√@#@√@#@W@#@表5.10.11@#@03@#@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表6.2.8@#@05@#@基础混凝土防腐@#@√@#@√@#@01@#@基础混凝土防腐@#@√@#@√@#@W@#@表5.23.1~表5.23.3@#@06@#@基础砌砖@#@√@#@√@#@01@#@基础砌砖@#@√@#@√@#@W@#@表5.9.1@#@04@#@地下室结构工程@#@√@#@√@#@01@#@模板@#@√@#@√@#@01@#@模板安装@#@√@#@√@#@H@#@表5.10.1、表5.10.5@#@02@#@模板拆除@#@√@#@√@#@表5.10.6@#@02@#@钢筋@#@√@#@√@#@01@#@钢筋加工@#@√@#@√@#@表5.10.7@#@02@#@钢筋安装@#@√@#@√@#@H@#@表5.10.9@#@03@#@混凝土@#@√@#@√@#@01@#@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表5.10.10@#@02@#@混凝土施工@#@√@#@√@#@W@#@表5.10.11@#@03@#@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表5.10.12~表5.10.15@#@03@#@主厂房主体结构@#@√@#@√@#@√@#@01@#@主体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编号@#@工 程 名 称@#@验收单位@#@监理单位@#@质量验收表@#@编号@#@机@#@组@#@系@#@统@#@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施@#@工@#@单@#@位@#@勘@#@测@#@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见证点W@#@停工待检点H@#@巡视点S@#@01@#@01@#@01@#@00@#@03@#@01@#@01@#@模板@#@√@#@√@#@01@#@模板安装@#@√@#@√@#@H@#@表6.4.1@#@02@#@模板拆除@#@√@#@√@#@表5.10.6@#@02@#@钢筋@#@√@#@√@#@01@#@钢筋加工@#@√@#@√@#@表5.10.7@#@02@#@钢筋安装@#@√@#@√@#@H@#@表5.10.9@#@03@#@混凝土@#@√@#@√@#@01@#@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表5.10.10@#@02@#@混凝土施工@#@√@#@√@#@W@#@表5.10.11@#@03@#@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表6.4.10@#@02@#@主体钢结构@#@√@#@√@#@01@#@钢构件制作(安装)焊接@#@√@#@√@#@01@#@钢构件制作(安装)焊接@#@√@#@√@#@W@#@表5.11.1@#@02@#@普通坚固件连接@#@√@#@√@#@01@#@普通坚固件连接@#@√@#@√@#@W@#@表5.11.3@#@03@#@高强度螺栓连接@#@√@#@√@#@01@#@高强度螺栓连接@#@√@#@√@#@W@#@表5.11.4@#@04@#@钢结构零、部件加工@#@√@#@√@#@01@#@钢结构零、部件加工@#@√@#@√@#@表5.11.5@#@05@#@钢构件组装@#@√@#@√@#@01@#@钢构件组装@#@√@#@√@#@H@#@表5.11.7~表5.11.13@#@06@#@钢结构预拼装@#@√@#@√@#@01@#@钢结构预拼装@#@√@#@√@#@表5.11.14@#@07@#@钢构件安装@#@√@#@√@#@01@#@钢构件安装@#@√@#@√@#@H@#@表5.11.15~表5.11.20@#@08@#@钢结构涂装@#@√@#@√@#@01@#@钢结构防腐@#@√@#@√@#@W@#@表5.11.22@#@09@#@02@#@钢结构防火@#@√@#@√@#@表5.11.23@#@二次灌浆@#@√@#@√@#@01@#@二次灌浆@#@√@#@√@#@S@#@表6.7.9@#@工程编号@#@工 程 名 称@#@验收单位@#@监理单位@#@质量验收表@#@编号@#@机@#@组@#@系@#@统@#@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施@#@工@#@单@#@位@#@勘@#@测@#@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见证点@#@W@#@停工待检点H@#@巡视点S@#@04@#@墙板(围护)结构@#@√@#@√@#@01@#@钢结构焊接@#@√@#@√@#@W@#@01@#@钢结构焊接@#@√@#@√@#@表5.11.1@#@02@#@钢结构零、部件加工@#@√@#@√@#@01@#@钢结构零、部件加工@#@√@#@√@#@表5.11.5@#@03@#@钢结构安装@#@√@#@√@#@01@#@钢结构安装@#@√@#@√@#@H@#@表5.11.15@#@04@#@墙架安装@#@√@#@√@#@01@#@墙架安装@#@√@#@√@#@H@#@表5.11.18@#@05@#@钢结构涂装@#@√@#@√@#@01@#@钢结构防腐@#@√@#@√@#@W@#@表5.11.22@#@02@#@钢结构防火@#@√@#@√@#@W@#@表5.11.23@#@06@#@压型金属板墙板安装@#@√@#@√@#@01@#@压型金属板安装@#@√@#@√@#@表5.11.21@#@07@#@墙体砌体@#@√@#@√@#@W@#@01@#@砌体工程@#@√@#@√@#@表5.9.1~表5.9.5@#@04@#@各层楼板结构@#@√@#@√@#@√@#@01@#@各层平台钢结构@#@√@#@√@#@01@#@钢梁焊接@#@√@#@√@#@工程编号@#@工 程 名 称@#@验收单位@#@监理单位@#@质量验收表@#@编号@#@机@#@组@#@系@#@统@#@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施@#@工@#@单@#@位@#@勘@#@测@#@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见证点@#@W@#@停工待检点H@#@巡视点S@#@01@#@01@#@01@#@00@#@04@#@01@#@01@#@01@#@钢结构焊接@#@√@#@√@#@表5.11.1@#@02@#@钢梁零、部件加工@#@√@#@√@#@01@#@钢结构零、部件加工@#@√@#@√@#@表5.11.5@#@03@#@钢梁组装@#@√@#@√@#@01@#@钢结构组装@#@√@#@√@#@H@#@表5.11.9@#@04@#@钢梁安装@#@√@#@√@#@01@#@钢梁安装@#@√@#@√@#@H@#@表5.11.16@#@05@#@钢梁涂装@#@√@#@√@#@01@#@钢梁防腐@#@√@#@√@#@表5.11.22@#@02@#@钢梁防火@#@√@#@√@#@W@#@表5.11.23@#@06@#@钢构件(钢梯、平台及栏杆)焊接@#@√@#@√@#@01@#@钢构件焊接@#@√@#@√@#@W@#@表5.11.1@#@07@#@钢构件(钢梯平台及栏杆)零部件加工@#@√@#@√@#@01@#@钢结构零、部件加工@#@√@#@√@#@表5.11.5@#@08@#@钢构件(钢梯、平台及栏杆)组装@#@√@#@√@#@01@#@钢梯、平台及栏杆组装@#@√@#@√@#@W@#@表5.11.13@#@09@#@钢构件(钢梯、平台及栏杆)安装@#@√@#@√@#@01@#@钢构件(钢梯、平台及栏杆)安装@#@Y@#@√@#@W@#@表5.11.19@#@10@#@单轨吊安装@#@√@#@√@#@01@#@单轨吊安装@#@√@#@√@#@W@#@表5.11.17@#@11@#@钢构件(钢梯、平台及栏杆)涂装@#@√@#@√@#@01@#@钢结构防腐@#@√@#@√@#@表5.11.22@#@02@#@钢结构防火@#@√@#@√@#@W@#@表5.11.23@#@02@#@各层平台混凝土结构@#@√@#@√@#@01@#@组合楼板金属压型板安装@#@√@#@√@#@01@#@金属压型板工程@#@√@#@√@#@表5.11.21@#@02@#@钢筋@#@√@#@√@#@工程编号@#@工 程 名 称@#@验收单位@#@监理单位@#@质量验收表@#@编号@#@机@#@组@#@系@#@统@#@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施@#@工@#@单@#@位@#@勘@#@测@#@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见证点@#@W@#@停工待检点H@#@巡视点S@#@01@#@01@#@01@#@00@#@04@#@02@#@02@#@01@#@钢筋加工@#@√@#@√@#@表5.10.7@#@02@#@钢筋安装@#@√@#@√@#@H@#@表5.10.9@#@03@#@混凝土@#@√@#@√@#@01@#@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表5.10.10@#@02@#@混凝土施工@#@√@#@√@#@W@#@表5.10.11@#@03@#@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表5.10.12@#@03@#@砌筑工程(各层配电间小室)@#@√@#@√@#@01@#@砌筑工程@#@√@#@√@#@01@#@砖砌体@#@√@#@√@#@W@#@表5.9.1~表5.9.5@#@02@#@构造柱圈过梁模板@#@√@#@√@#@01@#@模板安装@#@√@#@√@#@H@#@表5.10.1@#@02@#@模板拆除@#@√@#@√@#@表5.10.6@#@03@#@构造柱圈过梁钢筋@#@√@#@√@#@01@#@钢筋加工@#@√@#@√@#@表5.10.7@#@02@#@钢筋安装@#@√@#@√@#@H@#@表5.10.9@#@04@#@构造柱圈过梁混凝土@#@√@#@√@#@01@#@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表5.10.10@#@02@#@混凝土施工@#@√@#@√@#@W@#@表5.10.11@#@03@#@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表5.10.12@#@05@#@吊车梁结构@#@√@#@√@#@√@#@01@#@现浇混凝土吊车梁@#@√@#@√@#@01@#@模板@#@√@#@√@#@01@#@模板安装@#@√@#@√@#@H@#@表6.4.1@#@02@#@模板拆除@#@√@#@√@#@`@#@`@#@02@#@钢筋@#@√@#@√@#@01@#@钢筋加工@#@√@#@√@#@表5.10.7@#@02@#@钢筋安装@#@√@#@√@#@H@#@表5.10.9@#@03@#@混凝土@#@√@#@√@#@01@#@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表5.10.10@#@02@#@混凝土施工@#@√@#@√@#@W@#@表5.10.11@#@工程编号@#@工 程 名 称@#@验收单位@#@监理单位@#@质量验收表@#@编号@#@机@#@组@#@系@#@统@#@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施@#@工@#@单@#@位@#@勘@#@测@#@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见证点@#@W@#@停工待检点H@#@巡视点S@#@01@#@01@#@01@#@00@#@05@#@01@#@03@#@03@#@混凝土结构外观及尺寸偏差@#@√@#@√@#@表6.4.9@#@04@#@吊车梁轨道安装@#@√@#@√@#@01@#@吊车梁轨道安装@#@√@#@√@#@W@#@表5.11.17@#@02@#@钢结构吊车梁@#@√@#@√@#@01@#@钢梁焊接@#@√@#@√@#@01@#@钢结构焊接@#@√@#@√@#@表5.11.1@#@02@#@钢梁零、部件加工@#@√@#@√@#@01@#@钢结构零、部件加工@#@√@#@√@#@表5.11.5@#@03@#@钢梁组装@#@√@#@√@#@W@#@01@#@钢结构组装@#@√@#@√@#@表5.11.9@#@04@#@钢梁安装@#@√@#@√@#@01@#@钢梁安装@#@√@#@√@#@W@#@表5.11.17@#@05@#@钢梁涂装@#@√@#@√@#@01@#@钢梁防腐@#@√@#@√@#@表5.11.22@#@02@#@钢梁防火@#@√@#@√@#@W@#@表5.11.23@#@06@#@吊车梁轨道安装@#@√@#@√@#@01@#@吊车梁轨道安装@#@√@#@√@#@W@#@表5.11.17@#@03@#@预制混凝土吊车梁@#@√@#@√@#@(参照现浇结构)@#@表6.3.1~表6.3.12@#@06@#@屋顶结构@#@√@#@√@#@√@#@01@#@钢屋架@#@√@#@√@#@01@#@钢构件制作(安装)焊接@#@√@#@√@#@01@#@钢构件制作(安装)焊接@#@√@#@√@#@表5.11.1@#@02@#@高强度螺栓连接@#@√@#@√@#@01@#@高强度螺栓连接@#@√@#@√@#@W@#@表5.11.4@#@03@#@钢结构零、部件加工@#@√@#@√@#@01@#@钢结构零、部件加工@#@√@#@√@#@表5.11.5@#@04@#@钢构件(屋架、桁架)组装@#@√@#@√@#@01@#@钢构件(屋架、桁架)组装@#@√@#@√@#@W@#@表5.11.10@#@05@#@钢结构预拼装@#@√@#@√@#@工程编号@#@工 程 名 称@#@验收单位@#@监理单位@#@质量验收表@#@编号@#@机@#@组@#@系@#@统@#@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施@#@工@#@单@#@位@#@勘@#@测@#@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见证点@#@W@#@停工待检点H@#@巡视点S@#@01@#@01@#@01@#@00@#@06@#@01@#@05@#@01@#@钢结构预拼装@#@√@#@√@#@表5.11.14@#@06@#@钢屋架安装@#@√@#@√@#@01@#@钢屋架安装@#@√@#@√@#@W@#@表5.11.15@#@07@#@钢构件(墙架、檩条)安装@#@√@#@√@#@01@#@钢构件(墙架、檩条)安装@#@√@#@√@#@表5.11.18@#@08@#@钢网架制作@#@√@#@√@#@01@#@钢网架制作@#@√@#@√@#@表5.11.6@#@09@#@钢网架安装@#@√@#@√@#@W@#@01@#@钢网架安装@#@√@#@√@#@表5.11.20@#@10@#@钢结构涂装@#@√@#@√@#@01@#@钢结构防腐@#@√@#@√@#@表5.11.22@#@02@#@钢结构防火@#@√@#@√@#@W@#@表5.11.23@#@02@#@现浇屋面板@#@√@#@√@#@01@#@屋面压型板@#@√@#@√@#@01@#@压型板安装@#@√@#@√@#@表5.22.9@#@02@#@模板@#@√@#@01@#@模板安装@#@√@#@√@#@H@#@表5.10.1@#@02@#@模板拆除@#@√@#@√@#@表5.10.6@#@03@#@钢筋@#@√@#@";i:

26;s:

4614:

"电工安全技术交底@#@AQ3.3.4.1@#@施工单位:

@#@广东华恒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名称@#@花东镇天和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工种@#@电工@#@一、所有绝缘、检查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它用,并定期检查、校验。

@#@@#@二、现场施工用高、低电压设备及线路,应按照施工设计有关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安装和架设。

@#@@#@三、线路上禁止带负荷接电,并禁止带电操作。

@#@@#@四、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急救;@#@电气着火,立即将有关电源切断,并使用干粉灭火器或干砂灭火。

@#@@#@五、安装高压油开关、自动空气开关等有返回弹簧的开关设备时应将开关置于断开位置。

@#@@#@六、多台配电箱并列安装,手指不得放在两盘的结合处,不得摸连拉接螺孔。

@#@@#@七、用摇表测定绝缘电阻,应防止有人触及正在测电的线路或设备。

@#@测定容性或感性设备、材料后,必须放电。

@#@雷电时禁止测定线路绝缘。

@#@@#@八、电流互感器禁止开路,电压互感器禁止短路或升压方式运行。

@#@@#@九、电气材料或设备需放电时,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用绝缘棒安全放电。

@#@@#@十、现场配电高压设备,不论带电与否,单人值班不准超越遮栏和从事修理工作。

@#@@#@十一、人工立杆,所用叉木应坚固完好,操作时,互相配合,用力均衡。

@#@机械立杆,两侧应设溜绳。

@#@立杆时坑内不得有人,基坑夯实后,方准拆去叉木或拖拉绳。

@#@@#@十二、登杆前,杆根应夯实牢固。

@#@旧木杆杆根单侧腐朽深度超过杆根直径1/8以上时,应经加固后,方能登杆。

@#@@#@十三、登杆操作脚扣应与杆径相适应。

@#@使用脚踏板,钩子应向上。

@#@安全带应拴于安全可靠处,扣环扣牢,不准拴于瓷瓶或横担上。

@#@工具、材料应用绳索传递,禁止上下抛扔。

@#@@#@十四、杆上紧线应侧向操作,并将夹螺栓拧紧。

@#@紧有角度的导线,应在外侧作业。

@#@调整拉线时,杆上不得有人。

@#@@#@十五、紧线用的铁丝或钢丝绳,应能承受全部拉力,与导线的连接,必须牢固。

@#@紧线时,导线下方不得有人。

@#@单方向紧线时,反方向设置临时拉线。

@#@@#@十六、架线时在线路的每2~3公里处,应接地一次,送电前必须拆除,如遇雷雨,停止工作。

@#@@#@十七、电缆盘上的电缆端头,应绑扎牢固。

@#@放线架、千斤顶应设置平稳,线盘应缓慢转动,防止脱杆或倾倒。

@#@电缆敷设至拐弯处,应站在外侧操作。

@#@木盘上钉子应拔掉或打弯。

@#@@#@十八、变配电室内、外高压部分及线路,停电工作时:

@#@@#@1.切断所有电源,操作手柄应上锁或挂标示牌。

@#@@#@2.验电时应戴绝缘手套,按电压等级使用验电器,在设备两侧各相或线路各相分别验电。

@#@@#@3.验明设备或线路确认无电后,即将检修设备或线路做短路接地。

@#@@#@4.装设接地线,应由二人进行,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除时顺序相反。

@#@拆、接时均应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5.接地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25的多股软裸铜线和专用线夹。

@#@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和短路。

@#@@#@6.设备或线路检修完毕,应全面检查无误后方可拆除临时短路接地线。

@#@@#@十九、用绝缘棒或传动机械拉、合高压开关,应戴绝缘手套。

@#@雨天室外操作时,除穿戴绝缘防护用品以外,绝缘棒应有防雨罩,并有人监护。

@#@严禁带负荷拉、合开关。

@#@@#@二十、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

@#@同一设备可做接地和接零。

@#@同一供电网不允许有的接地有的接零。

@#@@#@二十一、电气设备所用保险丝(片)的额定电流应与其负荷容量相适应。

@#@禁止用其他金属线代替保险丝(片)。

@#@@#@二十二、施工现场夜间临时照明电线及灯具,高度应不低于2.5m。

@#@易燃、易爆场所,应用防爆灯具。

@#@二十三、照明开关、灯口及插座等,应正确接入火线及零线。

@#@@#@交底人签名:

@#@@#@日期:

@#@@#@接收人(全员)签字:

@#@@#@";i:

27;s:

15152:

"奥林匹克公园电力隧道(北辰西路)工程@#@降@#@水@#@施@#@工@#@方@#@案@#@北京市政建设集团第二工程处@#@北辰西路2#合同项目经理部@#@2003年6月@#@第一节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

@#@@#@电力隧道是配合奥林匹克公园工程用电而设计,主要工作为新建一条电力沟。

@#@新建电力沟位于北辰西路西侧,其中心线位于新建北辰西路永中西侧16m处。

@#@电力沟南起成府路路口北侧,与现况电力沟连接;@#@北至辛店村路北侧与规划电缆沟连接,干线全长1677.52m。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1.2.1工程地质特征@#@根据北京市勘察设计院提供的电力隧道(北辰西路电力沟)岩土工程勘查报告资料,施工场区地形平坦,电力隧道施工范围内地层分布及地下水情况如下:

@#@@#@表层为人工堆积土,主要为粉质粘土、粘质粉土填土层和房渣土层,厚约2m左右;@#@地面下2~8m为新近沉积层,主要为粉土、粘性土;@#@地面下8~55.77m为第四纪沉积层。

@#@第四纪沉积层主要为以下几层:

@#@@#@

(1)地面下8~13m为粘土及粉土层;@#@@#@

(2)地面下13~18m为含有机质粘土、粉土和粉砂交互沉积层;@#@@#@(3)地面下18~23m为细砂、粉砂层,局部含圆砾、卵石层,砂层中夹有粘土、粉土薄夹层;@#@@#@(4)地面下23~38m为岩性稳定的粘土层、粉土层,其中夹有砂层透镜体;@#@@#@(5)地面下38~55m为卵砾石、细粉土与粘性土层、粉土层交互沉积层。

@#@以卵石层为主。

@#@@#@1.2.2水文地质特征@#@在场区地面下50m内有3层地下水:

@#@第一层埋深0.90~5.30m,为台地潜水;@#@第二层埋深7.10~15.10m,为层间潜水,水位标高受地层分布影响极大,该层地下水具有一定的承压性;@#@第三层埋深28.00~31.20m,为潜水~承压水层。

@#@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1.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分析@#@根据勘察报告、电力隧道(电力沟)断面图,场区内影响本工程的地下水为第一层台地潜水和第二层层间潜水。

@#@第一层台地潜水埋深较浅,主要富含于表层人工堆积层和新近沉积层的粉土中,分布区域性强,含水层渗透系数k很小,总含水量也较少;@#@第二层层间潜水水位随不同区域地层分布差异较大,主要富含于第四纪顶层的粉土层、粉砂层中,局部高水位接近预铺管线埋深,含水层厚度相对较大,并具一定承压性,含水层渗透系数k相对较大,所以总含水量也相对较大。

@#@@#@1.2.4降水深度分析:

@#@@#@明开段电力沟最大埋深约7.0m,设计降低水位至最大埋深管沟槽底下1.0m,井距9m、井深18m与25m两种深度间隔分布于电力沟施中以西5m。

@#@暗挖段隧道底距现况地面最深约11m,井深25m井距9m分布电力施中以西5m。

@#@局部电力竖井周围视隧道开挖情况增加降水井。

@#@@#@第二节降水施工@#@根据本场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情况,综合分析,本工程降水采用排状管井进行降水。

@#@降水采取抽渗结合方式,将深井井底放在砂层利用水压向下自渗。

@#@采用单排井,井位位于道路永中永中西侧21m位置。

@#@井点位置分布过程中应避开路口综合管线区域,在此位置,井点应适当加深。

@#@@#@2.1管井降水设计参数:

@#@@#@

(1)降水井参数:

@#@井距9m,井深18m与25m两种深度间隔分布,抽渗结合。

@#@沿线降水井数共计160口。

@#@@#@

(2)管井成孔直径600mm,井管采用无砂混凝土井管,外径400mm、内径300mm;@#@井管与井孔之间填滤料,滤料为2-3mm豆石或干净砾石,井管口高出地面0.3m,并加井盖。

@#@@#@(3)降水井中心线距开挖上口线2m,降水降至槽底最低标高以下0.5m。

@#@@#@(4)井内放置2m3/h潜水泵,将水抽至地面集水池。

@#@@#@(5)排水采用塑料管将降水井抽出的水直接排入道路永中部位开挖的排水沟(排水沟用塑料布铺盖)流入沉淀池,在排入大屯路现况雨水管。

@#@@#@2.2降水时间@#@降水井在施工完成后开始降水,直到要求停止降水时为止。

@#@降水一定时间后,观察地下水位达到要求降低深度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

@#@@#@2.3降水不能降至预期水位时的补救方案:

@#@@#@

(1)加强降水井的抽水力度及效果。

@#@降水井经长时间抽水可能造成淤井、死井现象,可采用洗井设备重新洗井至抽水正常。

@#@@#@

(2)加大抽水泵的功率,采用大功率泵抽水。

@#@@#@(3)在原有降水井之间补打降水井。

@#@@#@2.4管井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定井位→挖泥浆池→挖探坑→钻机就位→钻孔→换浆→下井管→填滤料→粘土封井→洗井→下入潜水泵试抽水→铺设集水管及沉砂池→架设电缆→联网抽水@#@2.5观测井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定井位→挖探坑→钻机就位→钻孔→孔内置入钢管花管→分段填滤料、止水→粘土封井→测量初始稳定水位@#@2.6施工准备@#@1、详细调查地下管线分布情况(走向及埋深),关闭、阻断渗漏水源。

@#@@#@2、调查场地周围雨、污水管线,清除管道淤泥,安排排水通道。

@#@@#@3、组织项目人员进行开工前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4、水、电齐备,场地平整后,人员、材料、设备进场。

@#@@#@5、连接水、电,安装调试设备。

@#@@#@6、规划现场平面布置,合理安排成井施工设备和施工顺序。

@#@@#@2.7施工工序:

@#@@#@2.7.1放井位:

@#@@#@按设计要求和井位平面图布设井位并测量地面标高,井位与设计要求偏差≯300mm,井位遇有地下障碍物需进行破碎,当因障碍物影响而偏差过大时,应与设计人员协商。

@#@@#@定井位应由专业测量人员进行,井位应设置显著标志,必要时采用钢钎打入地面下300mm,并灌入石灰粉,定位完毕请监理组织验收。

@#@@#@2.7.2挖泥浆池:

@#@@#@根据场地条件在红线内距降水井3m处适当位置挖泥浆池,每2口井共用一个泥浆池。

@#@废浆应及时外运并作妥善处理,保持现场环境卫生。

@#@@#@2.7.3挖探坑:

@#@@#@为清除井位下障碍物,应在井位处挖探坑,直径800mm,深1.0~1.5m,当井口土质松散时,须设置护筒,避免泥浆侵泡、冲刷导致孔口坍塌。

@#@@#@2.7.4成孔:

@#@@#@管井采用反循环钻进工艺成孔,地层自然造浆护壁。

@#@根据第一口井成孔情况,确定局部钻进到砂卵石地层时,是否采用膨润土护壁成孔。

@#@孔径不小于600mm,钻孔应保持圆正垂直,孔深不小于设计深度,正偏差≯200mm。

@#@@#@2.7.5换浆:

@#@@#@井管下入前应注入清水置换泥浆,并用水泵或捞砂管抽出沉渣,使井内泥浆密度保持在1.15~1.25g/cm3。

@#@@#@2.7.6吊放井管:

@#@@#@井管采用无砂砼管,在混凝土预制井托上放置井管,在底部中间设导中器,四周栓8号铁丝,缓缓下放,当管口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井管,接头处用玻璃丝布粘贴,以免挤入泥砂淤塞井管,竖向用2~4条30mm宽竹条绑扎井管管身,固定井管。

@#@底端井管作为沉砂管,以上3.0m井管外包一层40目尼龙网,作为过滤管段。

@#@在粉土、粉细砂地段也应缠一层40目尼龙网,避免堵塞井壁。

@#@为防止上下管节错位,在下管前将井管依方向立直。

@#@吊放井管要垂直,并保持在井孔中心,为防止雨、泥砂或异物进入井中,井管要高出地面300mm,井口加盖。

@#@@#@2.7.7填滤料:

@#@@#@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

@#@滤料沿井孔四周均匀填入,宜保持连续,将泥浆挤出井孔。

@#@填滤料时,应随填随测滤料填入高度,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量不一致时,及时查找原因。

@#@不得用装载机直接填料,应用铁锹下料,以防不均匀或冲击井壁。

@#@洗井后,如滤料下沉量过大,应补填至井口下1.5m处,其上用粘土封填。

@#@@#@滤料必须符合级配要求,合格率要大于90%,杂质含量不大于3%。

@#@@#@2.7.8洗井@#@成井后,借助空压机清除孔内泥浆,至井内完全出清水止,再用污水泵反复进行恢复性抽洗,抽洗次数不得少于6次。

@#@@#@洗井应在成井4小时内进行,以免时间过长,护壁泥皮逐渐老化难以破坏,影响渗水效果。

@#@@#@洗井后可进行试验性抽水,确定单井出水量及水位降低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2.7.9水泵安装:

@#@@#@潜水泵用钢丝绳吊放,置放于地面下约13.0m处。

@#@@#@安装并接通电源,每井附近设置电闸箱,预埋电缆,做到单井单控电源,并安装时间水位继电自动抽水装置和漏电保护系统。

@#@@#@2.7.10抽降:

@#@@#@联网抽降后应连续抽水,不应中途间断,水泵、井管维修应逐一进行。

@#@开始抽水时,因出水量大,为防止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可有间隔的逐一起动水泵。

@#@@#@抽水开始后,应做抽水试验,检验单井出水量、出砂量及含水层渗透系数。

@#@当出砂量过大,可将水泵上提,如出砂量仍然较大,应重新洗井或停泵补井。

@#@@#@2.7.11水位观测:

@#@@#@抽水前应进行静止水位的观测,抽水初期每天早晚7点观测2次,水位稳定后应每天观测1次,水位观测精度±@#@2cm,并绘制地下水水位降深曲线。

@#@@#@考虑到降水时间较短,并且地下土层为粘土,不利于地下水的渗流,影响降水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在槽体(一衬隧道)的两侧设置降水边沟,边沟上口0.4m,下口0.3m,沟中填满碎石滤料。

@#@沿槽体纵向每50m设置一口集水井,边沟中的地下水流至集水井后,用水泵抽出,经沉淀池后排入现况雨水沟。

@#@@#@2.7.12降水周期:

@#@@#@电力沟(明开段):

@#@沟槽开挖前10天沿线开始降水,在所有结构回填完成后才可撤泵停止降水。

@#@@#@电力隧道(暗挖段):

@#@电力竖井开挖,立即布点安设降水井降水保证地下水位在掘进面以下1米,在所有暗挖结构完成后才能撤泵停止降水。

@#@@#@第三节  降水施工保证措施@#@3.1施工质量保证措施@#@3.1.1现场成立降水管理组,由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对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严格控制。

@#@@#@3.1.2布设降水井时,井位应根据图纸严格选定,须避开地下结构和欲埋设管线位置。

@#@@#@3.1.3进场材料按要求进行复试,机械设备要严格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得使用。

@#@@#@3.1.4降水施工期间应保证连续供电,在发生供电障碍时应立即启用现场发电设施供电,避免因停电造成井内水位上升,影响施工。

@#@@#@3.1.5降水井在施工完成后和降水期间,井口加设井盖,防止落入杂物,在井位插警示标志,防止其它施工对井管造成损坏,并由专人进行维护。

@#@@#@3.1.6现场必须备用不少于30台潜水泵,维持降水人员随时检查水泵的工作情况,及时更换运转不良的水泵。

@#@@#@3.1.7加强观测工作,对地下水位、水流动态、地面沉降等进行详实记录,并及时进行汇总、分析。

@#@@#@3.2辅助降水措施@#@场区内第一层台地潜水和局部第二层层间潜水若不能完全通过降水井排出,土方开挖见水时可采用明排法排水,即在沟槽内沿槽边挖排水沟,并间隔一定距离挖集水坑,坑内下入钢筋笼过滤管,管外填充级配砂石,在管内下泵抽水。

@#@在坡壁渗水处应插入导水管,将坡壁水排入下面的排水沟。

@#@@#@3.3雨季施工措施@#@3.3.1临时用电措施@#@

(1)建立健全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电工值班巡查制度,落实临电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

@#@@#@

(2)做好施工用电安全技术交底。

@#@@#@(3)所有电动机具、机械、电气设备必须由专职电工或持证的操作手进行操作和维修,非电工或操作手不得随意动用机电设备。

@#@@#@(4)雨天要遮盖各种机电设备,并随时检查。

@#@@#@(5)电工要做好值班及维修日记。

@#@@#@(6)工地使用的所有电器必须保证质量合格。

@#@@#@3.3.2机械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现场雨季施工机械管理制度,落实机械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

@#@@#@

(2)所有机械必须由专职操作手操作和维修,按操作规程操作,严禁非操作人员随意动用机械。

@#@@#@(3)机械管理人员必须对操作手做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

@#@@#@(4)所有机械做好使用及维修保养记录,必须每天检查确定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

@#@操作人员应做好交接班记录。

@#@@#@(5)机械管理人员要注意做好雨天对机械设备的遮盖,并检查电源、电路是否安全,以防漏电伤人。

@#@@#@3.3.3料具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现场料具管理制度,落实料具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

@#@@#@

(2)现场料具堆放必须按规定的位置,严禁乱堆乱放。

@#@@#@(3)根据进度要求,提出材料需用计划,及时组织进场。

@#@凡雨天运输困难的材料,要考虑有一定量的储备,防止出现停工待料现象。

@#@@#@(4)石料集中堆放,并要用苫布遮盖,同时做好周边的排水,以防止施工时堵塞料管。

@#@@#@(5)每道工序完工必须做到活完料净场地清,按指定的地方码放好。

@#@@#@3.3.4安全防护措施@#@

(1)现场要有健全的安全领导小组和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

@#@@#@

(2)施工前应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施工中应明确分工,统一指挥,设专人负责。

@#@@#@(3)施工现场用电应严格按照用电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电源管理,预防发生电器火灾。

@#@@#@(4)对基坑周边的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并加强该地段的安全措施。

@#@@#@3.3.5技术资料管理@#@

(1)降水井洗完井后,应及时检查降水井实际深度并做好记录,降水期间应每天检查抽水情况,观测基坑周边地下水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

(2)资料填写字迹清楚工整,内容符合要求,签字手续齐全。

@#@@#@(3)每天的观测记录按甲方和监理要求报送。

@#@@#@(4)建立健全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电工值班巡查制度,落实临电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电工要做好值班及维修日记。

@#@@#@(5)施工现场用电应严格按照用电安全管理规定,配电箱要采取防雨雪措施,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6)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施工中应明确分工,统一指挥,设专人负责。

@#@@#@";i:

28;s:

2174:

"@#@电焊机等移动电气设备安全检查表@#@一、电焊机@#@实际情况@#@备注@#@序号@#@检查内容@#@1@#@电源线、焊接电缆与焊机有可靠屏护@#@2@#@焊机外壳PE线接线正确,连接可靠@#@3@#@焊机一、二次绕组,绕组与外壳间绝缘电阻值不少于1兆欧,检测记录规范,检测周期六个月一次。

@#@@#@4@#@焊机电源一次线长度不宜超过3米,且不得跨越通道使用@#@5@#@焊机二次线连接良好,绝缘橡胶外皮无老化现象,外皮破损包扎处理点不超过8个,禁止断开重接,在使用中禁止拖,拉,砸,挂,烫,在焊机使用时焊把线禁止缠绕在焊机上。

@#@在距焊钳1米以内不允许有接头。

@#@@#@6@#@焊钳夹紧力好,绝缘可靠,隔热层完好@#@7@#@焊机、焊机使用场所清洁,无严重粉尘,周围无易燃易爆物@#@二、手持电动工具@#@1@#@按作业环境要求正确选用手持电动工具。

@#@使用Ⅰ类手持电动工具应配有漏电保护装置,PE线连接可靠@#@2@#@绝缘性检测:

@#@Ⅰ类电动工具不小于2兆欧@#@Ⅱ类电动工具不小于7兆欧@#@Ⅲ类电动工具不小于1兆欧@#@检测周期三个月一次。

@#@@#@3@#@电源线必须用护管软线,长度不得超过15米,接头及破损处不超过1个,应包扎可靠,在距电动工具1米以内不允许有接头,在使用中禁止拖、拉、砸、挂、烫;@#@禁止工作时缠绕。

@#@@#@4@#@防护罩、盖及手柄应完好,无松动@#@5@#@电动工具开关灵敏、可靠无破损、规格与负载匹配@#@三、移动电气设备@#@1@#@绝缘性检测:

@#@电阻值不小于1兆欧,检测周期三个月一次@#@2@#@电源线(三芯或四芯多股橡胶电缆)不跨越通道,绝缘层无破损,必须用护管软线,长度不得超过15米,接头及破损处不超过1个,应包扎可靠,,在距电气设备1米以内不允许有接头,在使用中禁止托、拉、砸、烫、挂禁止缠绕@#@3@#@应配有漏电保护装置,PE线连接可靠。

@#@@#@4@#@防护罩、遮拦、屏护、盖应完好、无松动@#@5@#@开关可靠、灵敏,且与负载相匹配@#@";i:

29;s:

6574:

"电气设备停运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以下简称厂)电气设备停运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为生产创造良好的供电环境,依据厂《设备管理办法》及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厂所属车间(单位),其他相关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电气设备是指用于碎矿、磨矿、输送等选矿供配电及用电设备。

@#@@#@第四条电气设备停运管理应当贯彻以下原则:

@#@@#@

(一)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电气设备安全、完整、清洁卫生、功能齐全作为电气设备停运管理的首要任务。

@#@@#@

(二)坚持维护与巡检修相结合,确保电气设备在恢复运行时安全可靠。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范围@#@第一条厂****科职责:

@#@@#@

(一)负责贯彻上级部门有关电气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度,制定本厂电气管理的规章、制度和细则,组织编制厂电气设备运行、停运、维护、检修等技术规程和标准,并检查执行情况。

@#@@#@

(二)审查厂电气设备的停运情况,定期对电气停运设备进行监察。

@#@@#@第二条车间(单位)职责:

@#@@#@

(一)严格执行电气设备停运管理办法。

@#@@#@

(二)制定车间(单位)《电气设备停运管理办法》,并根据电气设备变化状况及时修订。

@#@@#@第三章管理办法内容@#@第一条基本资料备案@#@电气停运设备基础工作的资料:

@#@@#@

(一)系统一次接线图、系统阻抗图、二次接线图、一次运行方式和二次保护配置方式(最大和最小、正常和特殊运行方式),用电负荷状况。

@#@@#@

(二)被保护设备的说明书、基本性能和有关参数。

@#@@#@(三)反映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和接地位置的有关资料。

@#@@#@(四)保护装置说明书,微机保护原理图、故障检测手册、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软件框图及有效软件版本说明、专用检验规程(调试大纲)等技术文件。

@#@@#@(五)断路器的说明书,断路器的基本性能:

@#@其跳、合闸线圈的起动电压、电流,跳、合闸时间,动热稳定时间及其三相不同期时间,辅助接点、气压或液压闭锁接点的工作情况。

@#@@#@(六)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的变比、结线方式及安装位置,电流互感器的伏安特性。

@#@@#@(七)直流电源方式(蓄电池、整流装置、电容储能跳闸等)、滤波性能及直流监视装置。

@#@@#@(八)系统稳定计算结果及其对所管辖部分的具体要求。

@#@@#@(九)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图。

@#@@#@(十)继电保护计算书、定值单及微机保护程序通知单。

@#@@#@(十一)控制系统授权、PLC地址图、网络结构图等。

@#@@#@第二条办法基本规定@#@

(一)电气设备停运时,必须从人员、规程、设备等各方面加强全面的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

(二)电气设备停运时,所有照明设备、安全应急设备(应急电源等)、消防设备必须保证电源通畅,确保安全第一。

@#@@#@(三)电气设备停运时,所有相关“旋转”设备(电机)按《白马选矿厂停送电管理办法》执行断电操作,相关电源牌统一由车间(单位)指定保管。

@#@如果需更换牌时不论高低压均签字做书面记录。

@#@@#@(四)电气设备停运时,车间(单位)必须对辖区的停运电气设备进行定时巡检、定期清扫、定期带电空试,确保电气设备(含线路等)清洁卫生、外观完整、功能齐全。

@#@@#@(五)电气设备停运时,所有电气设备定期进行接地、接零检查,高压设备需定期做电气预防性试验,相关建筑物做防雷接地试验,对对易产生静电的工业管道、储罐、料仓等设施应有可靠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六)电气设备停运时,对于发现的缺陷,停行维护车间(单位)必须如实、如数登记。

@#@@#@第三条管理办法具体规定@#@

(一)电气设备停运时,备用变压器每隔30日空运转一次,每次时间不得小于6h,并做书面记录。

@#@@#@

(二)电气设备停运时,高压真空断路器(6KV开关)每隔15日进行开关分合试验,牵涉倒闸操作的按《白马选矿厂停送电管理办法》执行,并做书面记录。

@#@@#@(三)电气设备停运时,各类开关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熔断器、分段器、开关柜等(除照明,安全、消防、应急电源等)一律处于断电状态,相关操作按《白马选矿厂停送电管理办法》执行。

@#@@#@。

@#@(四)电气设备停运时,车间(单位)应定期对UPS电源、故障电源、直流电源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整改。

@#@@#@(五)电气设备停运时,车间(单位)应加强电气线路巡视工作,对线路运行状况、存在缺陷以及所发生的线路故障、跳闸、事故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

@#@@#@(六)电气设备停运时,车间(单位)应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PLC控制系统、变频器,专有设备电气系统等电气设备进行带电空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整改。

@#@@#@(七)电气设备停运时,车间(单位)应每月对电动机进行检查一次,相关操作按《白马选矿厂电动机运行管理办法》执行。

@#@@#@(八)电气设备停运时,电气事故管理按照《设备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章考核规定@#@第一条基本要求条例中未做到的,考核责任车间(单位)200元/条。

@#@@#@第二条电气设备停运时,牵涉安全的电源不畅通考核车间(单位)2000元。

@#@@#@第三条电气设备停运时,未执行电气点巡检,按照设备点检的相关制度进行考核。

@#@@#@第四条电气设备停运时,未执行公司相关电气设备管理制度,考核车间(单位)500元。

@#@@#@第五条电气设备停运时,电气设备发生事故,按相关《设备事故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考核。

@#@@#@第六条电气设备停运牵涉停送电的按《****停送电管理办法》的考核执行。

@#@@#@第六条其余考核参照厂设备、生产、安全管理制度或办法执行。

@#@@#@";i:

30;s:

11015:

"客运专线路基工程电缆井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客专路基工程电缆井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成后,应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阅读、审核图纸,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

(2)图纸及验收标准采用:

@#@@#@《铁路路基电缆槽》(通路(2010)840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并准备好相关施工设备和物资。

@#@@#@3技术要求@#@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验标上的相关要求组织施工,在大面积施工前,选择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路基进行工艺试验,确定相关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4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贯通地线、过轨管已经埋设完成,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并报给监理工程师进行了验收。

@#@@#@电缆井分别为I型通信信号电缆井、Ⅱ型通信信号电缆井、电力电缆井、路桥电缆槽电缆井及路隧电缆槽过渡电缆井五种类型,其中I型通信信号电缆井、Ⅱ通信信号电缆井、电力电缆井现场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过渡电缆井现场采用素混凝土浇注。

@#@不同电缆井的使用范围见表5-1@#@表5-1 @#@电缆井@#@电缆井类型@#@电缆井适用范围@#@I型通信信号电缆井@#@通信、信号线缆单独过轨或敷设余长,牵引供电线缆上网及过轨,区间路基与车站路基电缆槽过渡(不大于6根过轨管)@#@Ⅱ型通信信号电缆井@#@中继站通信、信号线缆合并过轨或敷设余长,牵引供电线缆过轨,区间路基与车站路基电缆槽过渡(不大于根过轨管)@#@电力电缆井@#@电力线单独过轨或敷设余长(不大于10根过轨管)@#@路桥电缆槽过渡电缆井@#@路基与桥梁电缆槽对接过渡@#@路隧电缆槽过渡电缆井@#@路基与隧道电缆槽对接过渡@#@通信信号电缆井(包含过轨电缆井)一般500m左右对称设置一处,电力电缆井(包含过轨电缆井)一般250m左右对称设置一处,并应避开接触网支柱、声屏障位置、线间集水井。

@#@@#@5.2电缆井施工工序@#@其中机具就位、切割电缆井位、槽顶沥青涂抹、安装盖板施工工艺及相关要求同电缆槽的施工工艺。

@#@@#@5.3测量放样@#@测量人员将设计的每个电缆井平面位置及标高进行测量放样。

@#@其中电缆井的平面位置为:

@#@外侧边缘距路肩为0.665m,内侧外边缘距左(右)线中心为3.38m。

@#@基础底面开挖标高为:

@#@设计的路肩标高-1.052m。

@#@放样后沿着电缆井平面结构尺寸外侧边缘灰线洒出来,并根据测量桩的标高确定开挖深度。

@#@@#@5.4基底垫层施工@#@电缆井基坑开完完成后,清除底部建筑垃圾,在底部以下设10cm厚C25混凝土垫层。

@#@@#@5.5镀锌挂钩@#@钢筋加工机预埋挂钩焊接/预埋镀锌挂钩按照灰线进行开挖,开挖深度为:

@#@@#@路堤为路肩标高往下开挖1.25m,路堤式路堑开挖深度为路肩标高往下开挖1.25-0.28=0.97m。

@#@机械开挖至设计深度还剩下10cm时改为人工清理。

@#@@#@5.6基坑回填@#@人工清理完成之后,在电缆井底部设100mm厚C25素混凝土垫层,电缆井其周边超挖部分采用C25素混凝土回填。

@#@@#@5.7钢筋加工预埋挂钩焊接/预埋镀锌挂钩焊接@#@电缆槽有钢筋:

@#@钢筋由钢筋加工厂集中加工,专业吊装设备移至施工现场,钢筋在现场绑扎。

@#@埋设Ф25的镀锌钢筋焊接在电缆槽钢筋上,并保证其稳定牢靠,且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挂钩标高保持一致。

@#@@#@电缆槽无钢筋:

@#@在垫层中钻孔预埋钢筋,将镀锌挂钩焊接固定。

@#@@#@5.8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完成之后,开始立电缆井的模板。

@#@为保证电缆井结构尺寸准确,棱角分明,电缆井模板采用定型钢模。

@#@立模板过程中,需要埋设直径80mm的PVC管作为泄水孔,引至路基边坡;@#@同时还需要注意镀锌线缆挂钩的安放要准确。

@#@@#@图5-1 @#@电缆井模板安装@#@5.9混凝土浇筑@#@电缆井的模板支立完成之后,开始浇筑电缆井混凝土。

@#@电缆井采用C25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过程中要加强振捣。

@#@@#@图5-2 @#@浇注成型的电缆井模@#@5.10其他注意事项@#@过轨处两侧电缆井采用过轨管连通,线缆上下路基侧设上下路基电缆槽与电缆井外侧壁预留槽连通。

@#@为便于敷缆,上下路基电缆槽转折处转弯半径不小于1.5m。

@#@电缆井与侧沟平面干扰时,侧沟应向侧沟平台处外移并在平面顺接过渡,顺接长度不小于2.0m。

@#@@#@为减少上下路基电缆槽施工对路基边坡防护工程及排水设施的干扰,上下路基电缆槽在防护栅栏范围内应在路基边坡防护工程及排水设施上浇注,防护栅栏外可将其埋入地下。

@#@@#@电缆井埋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

(1)电缆井底部设100mm厚C25素混凝土垫层,电缆井其周边超挖部分采用C25素混凝土回填。

@#@@#@

(2)为保证电缆井内水顺利排出,采用直径100mmPVC管与电缆井泄水孔(直径80mmPVC管)衔接将电缆井内水排至路堤边坡上或路堑侧沟内。

@#@同时于电缆井泄水孔孔口埋设一层热镀锌铁丝方眼网防鼠,镀锌网网孔尺寸为15mm,镀锌铁丝直径不小于1.5mm,其具体安装要求详见“盖板式电缆槽安装示意图”。

@#@@#@(3)路桥电缆槽过渡电缆井顶面与桥梁电缆槽顶面平齐。

@#@@#@(4)电缆井井口与电缆槽连接处内侧应采用M10水泥砂浆顺接抹平,以防棱角划伤电缆;@#@连接错开处应采用M10水泥砂浆封堵,以防鼠类进入。

@#@@#@6劳动组织@#@劳动力安排:

@#@施工由架子队负责施工,由线下工区负责施工现场管理,现场组织机构框图见图。

@#@根据本标段路基的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计划进场工人、机械司机等工种,计划上场施工人员22人,具体上场人员见表6-1。

@#@@#@表6-1施工作业上场人员表@#@序号@#@工种@#@人数@#@备注@#@1@#@队 @#@长@#@1@#@负责全面施工组织协调工作@#@2@#@副队长@#@1@#@负责施工现场施工组织协调工作@#@3@#@技术管理人员@#@2@#@负责施工技术管理工作@#@4@#@工班长@#@1@#@负责本工班管理工作@#@5@#@测量员@#@1@#@负责测量工作@#@6@#@试验员@#@1@#@负责试验工作@#@7@#@质检员@#@1@#@负责质量检查及验收工作@#@8@#@安全员@#@1@#@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9@#@环保员@#@1@#@负责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10@#@材料员@#@1@#@负责材料采购及供应工作@#@11@#@资料员@#@1@#@负责内业资料的整理及编制工作@#@12@#@普工@#@4@#@负责协助各工种施工@#@13@#@机械司机@#@4@#@负责机械设备的操作及维修保养工作@#@14@#@后勤人员@#@2@#@负责后勤保障@#@图6-1现场施工组织机构框图@#@7材料要求@#@表7-1材料及工具统计表@#@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方木@#@ 5cm×@#@5cm@#@根@#@20@#@2@#@竹胶板@#@1.22m×@#@2.44m@#@块@#@15@#@3@#@镀锌挂钩@#@直径25mm@#@个@#@30@#@4@#@风镐@#@把@#@3@#@5@#@50振捣棒@#@个@#@3@#@6@#@30振捣棒@#@个@#@2@#@7@#@钢抹子@#@把@#@3@#@8设备机具配置@#@表8-1 @#@主要机械设备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套)@#@备注@#@1@#@切割机@#@FS33DT@#@1@#@2@#@发电机@#@30KW@#@1@#@3@#@自卸汽车@#@东风@#@2@#@4@#@挖掘机@#@CAT320@#@1@#@5@#@全站仪@#@LeicaTS02@#@1@#@6@#@电子水准仪@#@LeicaDNA03@#@1@#@7@#@空压机@#@4L-1010m3/min@#@1@#@8@#@电焊机@#@500@#@1@#@9质量控制及检验@#@

(1)修筑于路基上的电缆井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形状、尺寸与路基同步修建,不得因其施工而损坏、影响路基的稳定与安全。

@#@@#@

(2)电缆井与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接触网支柱及声屏障基础、测沟间等缝隙的填充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

@#@观察填充材料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查验材料试验报告,填充是否严密、平顺。

@#@@#@(3)过渡段电缆井应平顺连接,弯曲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

@#@观察。

@#@@#@(4)电缆井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1的规定。

@#@@#@表9-1电缆井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靠线路侧外壁距线路中心线距离@#@±@#@20@#@0mm@#@每个电缆井抽样检验2点@#@尺量@#@2@#@底面高程@#@±@#@10mm@#@每个电缆井抽样检验3点@#@测量仪器测@#@3@#@内径@#@±@#@10mm@#@每个电缆井抽样检验3处@#@尺量@#@4@#@外径@#@±@#@10mm@#@每个电缆井抽样检验3处@#@尺量@#@5@#@顶面高程(井壁及盖好盖板后)@#@±@#@10mm@#@每个电缆井抽样检验井壁2点,@#@盖板顶面2点@#@测量仪器测@#@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1施工人员上岗操作一律配戴安全帽,孔下作业人员应系保险绳,特殊工种要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10.1.2机械安全管理措施:

@#@设备管理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同时要经常检查各种施工机械的状态,保证施工机械不带病作业,所有施工机具设备均应定期检查并有安全员的签字记录。

@#@@#@10.1.3安全用电措施:

@#@现场电工人员不准离开岗位,并经常检查用电设施是否安全,做到专人专管,无证人员不准操作,保证施工用电安全。

@#@经常检查施工临时用电TN-S接零保护系统。

@#@@#@10.1.4在现场周围配备、设立并维修必要的标志牌,为施工人员和公众提供安全和方便。

@#@@#@10.1.5现场施工中所有用电一律由配电箱接出,杜绝随意乱接现象,所有临时电源和移动电具要设置有效的漏电保护装置。

@#@@#@10.1.6现场操作时应穿防滑、绝缘的鞋子,进场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带。

@#@@#@10.2环保要求@#@10.2.1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

@#@@#@10.2.2按照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实验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

@#@@#@";i:

31;s:

24238:

"技能识绘图@#@直流母线电压监视装置原理图-------------------------------------------1@#@直流绝缘监视装置----------------------------------------------------------1@#@不同点接地危害图----------------------------------------------------------2@#@带有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电磁操动机构)--------------------3@#@带有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弹簧操动机构)--------------------5@#@带有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液压操动机构)-------------------6@#@闪光装置接线图(由两个中间继电器构成)-----------------------------8@#@闪光装置接线图(由闪光继电器构成)-----------------------------------9@#@中央复归能重复动作的事故信号装置原理图-------------------------9@#@预告信号装置原理图------------------------------------------------------11@#@线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原理图------------------------------------------12@#@线路方向过电流保护原理图---------------------------------------------13@#@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原理图---------------------------------------------14@#@线路三段式零序电流保护原理图---------------------------------------15@#@双回线的横联差动保护原理图------------------------------------------16@#@双回线电流平衡保护原理图---------------------------------------------18@#@变压器瓦斯保护原理图---------------------------------------------------19@#@双绕组变压器纵差保护原理图------------------------------------------20@#@三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图------------------------------------------21@#@变压器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原理图---------------------------22@#@单电源三绕组变压器过电流保护原理图------------------------------23@#@变压器过零序电流保护原理图------------------------------------------24@#@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零序电流保护和中性点间隙接地保------24@#@线路三相一次重合闸装置原理图---------------------------------------26@#@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LALF)原理图--------------------------------29@#@储能电容器组接线图------------------------------------------------------29@#@小电流接地系统交流绝缘监视原理接线图---------------------------29@#@变压器强油循环风冷却器工作和备用电源自动切换回路图------30@#@变电站事故照明原理接线图---------------------------------------------31@#@开关事故跳闸音响回路原理接线图------------------------------------31@#@二次回路展开图说明(10KV线路保护原理图)-----------------------32@#@直流回路展开图说明------------------------------------------------------33@#@1、图E-103为直流母线电压监视装置电路图,请说明其作用。

@#@@#@答:

@#@直流母线电压监视装置主要是反映直流电源电压的高低。

@#@KV1是低电压监视继电器,正常电压KV1励磁,其常闭触点断开,当电压降低到整定值时,KV1失磁,其常闭触点闭合,HP1光字牌亮,发出音响信号。

@#@KV2是过电压继电器,正常电压时KV2失磁,其常开触点在断开位置,当电压过高超过整定值时KV2励磁,其常开触点闭合,HP2光字牌亮,发出音响信号。

@#@@#@图E-103直流母线电压监视装置接线图@#@2.说明图E-104直流绝缘监视装置接线图各元件的作用。

@#@@#@答:

@#@图E-108是常用的绝缘监察装置接线图,正常时,电压表1PV开路,而使ST1的触点5-7、9-11(ST1的1-3、2-4断开)与ST2的触点9-11接通,投入接地继电器KA。

@#@当正极或负极绝缘下降到一定值时,电桥不平衡使KA动作,经KM而发出信号(若正、负极对地的绝缘电阻相等时,不管绝缘下降多少,KA不可能动作,就不能发出信号,这是其缺点)。

@#@此时,可用2PV进行检查,确定是哪一极的绝缘下降(测“+”对地时,ST2的2-1、6-5接通;@#@测“-”对地时,ST2的1-4、5-8接通。

@#@正常时,母线电压表转换开关ST2的2-1、5-8、9-11接通,电压表2PV可测正、负母线间电压,指示为220V。

@#@),@#@若正极对地绝缘下降,则投ST1I档,其触点1-3、13-14接通,调节R3至电桥平衡电压表1PV指示为零伏;@#@再将ST1投至II档,此时其触点2-4、14-15接通,即可从1PV上读出直流系统的对地总绝缘电阻值。

@#@若为负极对地绝缘下降,则先将ST1放在II档,调节3R至电桥平衡,再将ST1投至I档,读出直流系统的对地总绝缘电阻值。

@#@假如正极发生接地,则正极对地电压等于零。

@#@而负极对地指示为220V,反之当负极发生接地时,情况与之相反。

@#@电压表1PV用作测量直流系统的总绝缘电阻,盘面上画有电阻刻度。

@#@@#@由于在这种绝缘监察装置中有一个人工接地点,为防其它继电器误动,要求电流继电器KA有足够大的电阻值,一般选30kΩ,而其启动电流为1.4mA,当任一极绝缘电阻下降到20kΩ时,即能发出信号。

@#@对地绝缘下降和发生接地是两种情况。

@#@@#@图E-104直流绝缘监视装置接线图@#@3、根据图E-105分别说明A点与C点;@#@B点与C点;@#@A点与B点或A点与D点同时发生接地时有什么危害。

@#@@#@答:

@#@直流系统在变电站中具有重要的位置。

@#@要保证一个变电站长期安全运行,其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直流系统的绝缘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变电站的直流系统比较复杂,通过电缆沟与室外配电装置的端子排、端子箱、操作机构箱等相连接,因电缆破损、绝缘老化、受潮等原因发生接地的可能性较多,发生一极接地时,由于没有短路电流,熔断器不会熔断,仍可继续运行,但也必须及时发现、及时消除。

@#@通常,要求直流系统的各种小母线、端子回路、二次电缆对地的绝缘电阻值,用500V摇表测量其值不得小于0.5MΩ。

@#@直流回路绝缘的好坏必须经常地进行监视。

@#@否则,会给运行带来许多不安全因素。

@#@@#@现以图E-105为例说明直流接地的危害。

@#@当图中A点与C点同时有接地出现时,等于+WC、-WC通过大地形成短路回路,可能会使熔断器FU1和FU2熔断而失去保护电源;@#@当B点与C点同时有接地出现时,等于将跳闸线圈短路,即使保护正常动作,YT跳闸线圈短路,即使保护正常动作,YT跳闸线圈也不会起动,断路器就不会跳闸,因此在有故障的情况下就要越级跳闸;@#@当A点与B点或A点与D点,同时接地时,就会使保护误动作而造成断路器跳闸。

@#@直流接地的危害不仅仅是以上所谈的几点,还有许多,在此不一一作介绍了。

@#@@#@因为发生直流接地将产生许多害处,所以对直流系统专门设计一套监视其绝缘状况的装置,让它及时地将直流系统的故障提示给值班人员,以便迅速检查处理。

@#@@#@图E-105直流接地示意图@#@4、据图E-106具有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图(电磁操动机构)说明各元件的名称,动作过程。

@#@@#@答:

@#@图中:

@#@+WC、-WC—控制母线;@#@FU1、FU2—熔断器,R1-10/6型,250V;@#@SA—控制开关,LW2-1a.4.6a.40.20.20/F8型;@#@HG—绿色信号灯具,XD2型,附2500Ω电阻;@#@HR—红色信号灯具,XD2型,附2500Ω电阻;@#@@#@KL—中间继电器,DZB-115/220V型;@#@KMC—接触器;@#@KOM—保护出口继电器;@#@QF—断路器辅助开关;@#@WCL—合闸小母线;@#@WSA—事故跳闸小母线;@#@WS—信号小母线;@#@YT—断路器跳闸线圈;@#@YC—断路器合闸线圈,FU1、FU2—熔断器,RM10-60/25250V;@#@R1—附加电阻,ZG11-25型,1Ω;@#@R2—附加电阻,ZG11-25型,1000Ω;@#@(+)WTW—闪光小母线。

@#@@#@

(一)“跳闸后”位置@#@当SA的手柄在“跳闸后”位置,断路器在跳闸位置时,其常闭触点闭合,+WC经FU1SA11-10HG及附加电阻QF(常闭)KMC线圈FU2-WC。

@#@此时,绿色信号灯回路接通,绿灯亮,它表示断路器正处于跳闸后位置,同时表示电源、熔断器、辅助触点及合闸回路完好,可以进行合闸操作。

@#@但KMC不会动作,因电压主要降在HG及附加电阻上。

@#@@#@

(二)“预备合闸”位置@#@当SA的手柄顺时针方向旋转90º@#@至“预备合闸”位置,SA9-10接通,绿灯HG回路由(+)WTWSA9-10HGQF(常闭)KMC@#@FU2-WC导通,绿灯闪光,发出预备合闸信号,但KMC仍不会启动,因回路中串有HG和R。

@#@@#@(三)“合闸”位置@#@当SA的手柄再顺时针方向旋转45º@#@至“合闸”位置时,SA5-8触点接通,接触器KMC回路由+WCSA5-8KL2(常闭)QF(常闭)@#@KMC线圈-WC导通而启动,闭合其在合闸线圈回路中的触点,使断路器合闸。

@#@断路器合闸后,QF常闭触点打开、常开触点闭合。

@#@@#@(四)“合闸后”位置@#@松手后,SA的手柄自动反时针方向转动45º@#@,复归至垂直(即“合闸后”)位置,SA16-13触点接通。

@#@此时,红灯HR回路由FU1@#@SA16-13HRKL线圈QF(常开)YT线圈FU2@#@-WC@#@导通,红灯亮,指示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同时表示跳闸回路完好,可以进行跳闸。

@#@@#@(五)“预备跳闸”位置@#@SA手柄在“预备跳闸”位置时,SA13-14导通,经(+)WTWHR@#@KLQF常开触点YT-WC回路,红灯闪光,发出预备合闸信号。

@#@@#@(六)“跳闸”位置@#@将SA手柄反时针方向转45º@#@至“跳闸”位置,SA6-7导通,HR及R被短接,经+WCSA6-7KLQF常开触点-WC,使YT励磁,断路器跳闸。

@#@断路器跳闸后,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绿灯亮,指示断路器已跳闸完毕,放开手柄后,SA复位至“跳闸后”位置。

@#@@#@当断路器手动或自动重合在故障线路上时,保护装置将动作跳闸,此时如果运行人员仍将控制开关放在“合闸”位置(SA5-8触点接通),或自动装置触点KM1未复归,断路器SA5-8将再合闸。

@#@因为线路有故障,保护又动作跳闸,从而出现多次“跳—合”现象。

@#@此种现象称为“跳跃”。

@#@断路器若发生跳跃不仅会引起断路器毁坏,而且还将扩大事故,所谓“防跳”措施,就是利用操作机构本身机械上具有的“防跳”闭锁装置或控制回路中所具有的电气“防跳”接线,来防止断路器发生“防跳”的措施。

@#@@#@图E-106中所示控制回路采取了电气“防跳”接线。

@#@其KL为跳跃闭锁继电器,它有两个线圈,一个电流启动线圈,串于跳闸回路中;@#@另一个电压保护线圈,经过自身常开触点KL1与合闸接触器线圈并联。

@#@此外在合闸回路中还串有常闭触点KL2,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利用控制开关(SA)或自动装置(KM1)进行合闸时,若合在故障线上,保护将动作,KOM触点闭合,使断路器跳闸。

@#@跳闸回路接通的同时,KL电流线圈带电,KL动作,其常闭触点KL2断开合闸回路,常开触点KL1接通KL的电压自保持线圈。

@#@此时,若合闸脉冲未解除(如SA未复归或KM1卡住等),则KL电压自保持线圈通过触点SA5-8或KM1的触点实现自保持,使KL2长期打开,可靠地断开合闸回路,使断路器不能再次合闸。

@#@只有当合闸脉冲解除(即KM1断开或SA5-8切断),KL的电压自保持线圈断电后,回路才能恢复至正常状态。

@#@@#@图中KL3的作用是用来保护出口继电器触点KOM的,防止KOM先于QF打开而被烧坏。

@#@电阻R1的作用是保证保护出口回路中当有串接的信号继电器时,信号继电器能可靠动作。

@#@@#@图E-106具有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图@#@5、据图E-107具有弹簧贮能操作机构的断路器控制、信号回路图说明各元件的名称,动作过程。

@#@@#@答:

@#@图E-113为SW4-110型断路器配弹簧操作机构的断路器控制、信号回路,在其合闸线圈中串有弹簧已贮能闭锁触点SQS1只有弹簧贮能后,才能合闸;@#@当设有自动重合闸,如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弹簧来不及贮能(需9S),故不能第二次重合。

@#@为可靠起见,仍加了“防跳”回路。

@#@@#@当KAC由跳闸位置继电器的KQT启动时,KQT线圈的一端应接至SQS与QF之间。

@#@如按以往接线,接于SQS之前,当KAC动作,重合于永久性故障后,此时弹簧贮能释放,SQS打开,KQT失电,断开KAC的启动回路,重合闸继电器中的电容又重新充电足够时,待弹簧重新贮能后,SQS闭合,KQT线圈带电,KAC启动,又进行一次重合闸。

@#@此种情况,如不及时断开控制开关,还会反复进行多次。

@#@@#@图E-107具有弹簧贮能操作机构的断路器控制、信号回路图@#@96、据图E-108具有液压操作机构的断路器控制、信号回路图说明各元件的名称,动作过程。

@#@@#@答:

@#@液压机构的工作压力,各厂家有一定差异,以北京开关厂出品CY3型为例,在20℃时,额定贮气筒压力为11.7±@#@0.98MPa,额定压力17.65MPa,当温度变化1℃时,预充压力变化0.045MPa。

@#@@#@图E-114中,当液压低于14.72MPa,合闸回路中的压力触点SP4断开,不允许合闸;@#@当液压低于13.73MPa,跳闸回路中的压力触点SP5断开,不允许跳闸,如电网运行允许,也可用这个触点启动中间继电器后,作用于跳闸。

@#@@#@当压力低于15.72MPa,3SP3触点闭合,发出油压降低信号;@#@当液压低于16.72MPa时,触点SP1、SP2闭合,启动油泵打压,当油压上升到18.63MPa时,SP1、SP2均断开,油泵停止打压。

@#@当压力低于9.8MPa或高于24.5,MPa时,由压力表的触点PP1、PP2启动KM3发出压力异常信号,还可以利用KM3常闭触点闭锁油泵电动机启动接触器的启动回路(图中未示出),防止当油压降到零时,启动油泵可能造成断路器的慢分事故。

@#@@#@图E-108具有液压操作机构的断路器控制、信号回路图@#@97、根据图E-109由两个中间继电器构成的闪光装置接线图,说明动作过程。

@#@@#@答:

@#@由两个中间继电器构成的闪光装置的原理接线见图E-109图所示。

@#@当某一断路器的位置与其控制开关不对应时,闪光母线(+)WTW经“不对应”回路,信号灯(HR或HG)及操作线圈(YT或YC)与负电源接通,KM1启动,KM1常开触点闭合,KM2相继启动,其常开触点将KM1线圈短接,并使闪光母线直接与正常电源沟通,信号灯(HR或HG)全亮;@#@当KM1触点延时断开后,KM2失磁,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KM1再次启动,闪光母线(+)WTW经KM1线圈与正电源接通,“不对应”回路中的信号灯呈半亮,重复上述过程,便发出连续的闪光信号。

@#@KM1及KM2带延时复位,是为了使闪光变得更加明显。

@#@@#@图中,试验按钮SE的信号灯HW用于模拟试验。

@#@当揿下SE时,闪光母线(+)WTW经信号灯HW与负电源接通,于是闪光装置便按上述顺序动作,使试验灯HW发出闪光信号。

@#@HW经按钮的常闭触点接在正、负电源之间,因而兼作闪光装置熔断器的监视灯。

@#@@#@图E-109由两个中间继电器构成的闪光装置接线图@#@98、根据图E-110说明闪光装置接线的构成及动作过程。

@#@@#@答:

@#@图E-110中,由KM、R、C组成闪光继电器。

@#@按下按钮SE时,它相当于一个不对应回路,闪光母线与负电源接通,闪光继电器KTW的线圈回路接通,电容器C经附加电阻R和“不对应”回路中的信号灯充电,于是加在KM两端的电压不断升高,当达到其动作电压时,KM动作,其常开触点KM.2闭合,闪光母线(+)WTW与正电源直接接通,信号灯全亮。

@#@同时其常闭触点KM.1断开它的线圈回路,电容C便放电,放电后,电容C的端电压逐渐降低,待降至KM的返回电压时,KM复归,KM.2断开,KM.1闭合,闪光母线经KM、KM.1与正电源接通,信号灯呈半亮。

@#@重复上述过程,便发出连续闪光。

@#@@#@图E-110由闪光继电器构成的闪光装置接线图@#@99、根据图E-111说明各符号元件的名称及动作过程。

@#@@#@答:

@#@常用中央复归能重复动作的事故信号装置。

@#@所谓中央复归能重复动作的事故信号,是指断路器自动跳闸后,为使值班人员不受音响信号长期干扰而影响事故处理,可以保留绿灯闪光信号而仅将音响信号立即解除。

@#@@#@图E-111中KSP1为ZC—23型冲击继电器,脉冲变流器T一次侧并联的二极管V和电容器C起抗干扰作用;@#@二次侧并联的二极管V的作用是将T的一次侧电流突然减小而在二次侧感应的电流旁路,使干簧继电器KR不误动(因干簧继电器动作没有方向性)。

@#@其原理是当断路器事故分闸或按下试验按钮SE1时,脉冲变流器T一次绕组中有电流增量,二次绕组中感应电流起动KR,KR动作后起动中间继电器KM。

@#@KM有两对触点,一对触点闭合起动蜂鸣器HB,发出音响信号;@#@另一对触点闭合起动时间继电器KT1,经一定延时后,KT1起动KM1,KM1动作后,使KM失磁返回,于是音响停止,整个事故信号回路恢复到原始状态。

@#@@#@准备第二台断路器跳闸时发出音响,不对应启动回路如图E-112。

@#@图E-111中常开触点KM2是由预告信号装置引来的(见图E-113),所以自动解除音响用的时间继电器KT1和中间继电器KM1为两套音响信号装置所共用。

@#@@#@为能试验事故音响装置的完好与否,另设有试验按钮SE1,按SE1时,即可启动KSP1,使装置发出音响并按上述程序复归至原始状态。

@#@@#@按下手动复归按钮也可使音响信号解除。

@#@@#@@#@图E-111用ZC-23型冲击继电器构成的事故信号装置的回路图@#@图E-112@#@100、根据图E-113说明各符号元件的名称及动作过程。

@#@@#@答:

@#@预告信号装置是当设备发生故障或某些不正常运行情况时能自动发出音响和光字牌灯光信号的装置。

@#@它可帮助运行人员及时地发现故障及隐患,以便采取适当措施加以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变电所常见的预告信号有:

@#@变压器轻瓦斯动作、变压器过负荷、变压器油温过高、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直流回路绝缘降低、控制回路断线、事故音响信号回路熔断器熔断、直流电压过高或过低等。

@#@@#@预告信号一般发自各种监测运行参数的单独继电器,例如过负荷信号由过负荷保护继电器发出。

@#@@#@预告信号分瞬时预告信号和延时信号两种,对某些当电力系统中发生短路故障可能伴随发出的预告信号,例如:

@#@过负荷、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等,都应带延时发出,其延时应大于外部短路的最大切除时限。

@#@这样,在外部短路切除后,这些由系统短路所引起的异常就会自动消失,而不让它发出警报信号,以免分散运行人员的注意力。

@#@@#@目前,广泛采用的中央复归带重复动作的预告信号装置,其动作原理与事故音响信号装置相同,所不同的是只是用光字牌灯泡代替了事故音响信号装置不对应启动回路中的电阻R,并用警铃代替了蜂鸣器,图E-118所示为由ZC-23型冲击继电器构成的中央复归能重复动作瞬时预告信息装置接线图,其动作原理与图E-111相似,图中KM1由图E-117引来,用以自动解除音响,WSW1和WSW2为瞬时预告小母线。

@#@@#@当设备发生不正常情况时,例如控制回路断线,则KBC2动作,其常开触点闭合,通过回路+WSKBC2常开触点HP2WSW1和WSW2@#@ST13-14ST15-16KSP2-WS,使KSP2动作,触点KM2闭合,使警铃HA发出音响信号,同时光字牌HP2示出“控制回路断线”信号,按下解除按钮SCL,音响即可解除(也可经一定延时,自动解除),而光字牌信号直到故障消除,KBC2触点返回才会消失。

@#@由于采用了ZC-23型继电器,因而信号是可以重复动作的。

@#@为能经常检查光字牌灯泡的完好性,设有转换开关ST。

@#@处于“合”位时,ST触点1-2、3-4、5-6、7-8、9-10、11-12全接通,分别将信号电源+WS和-WS接至小母线WSW2和WSW1,使光字牌所有的灯泡亮。

@#@发预告信号时,两只灯泡是并联的,灯泡明亮,当其中一只灯泡损坏时,仍能保证发出信号。

@#@而试验光字牌时,两只灯泡则是串联的,因而灯光较暗,此时若一只灯泡损坏则该光字牌即不亮。

@#@@#@预告信号装置由单独的熔断器FU3、FU4供电,若FU3或FU4熔断则不能发出预告信号,所以对熔断器电源采用了灯光监视的方法。

@#@图E-119为预告信号装置的熔断器监视灯接线图。

@#@正常运行时,熔断器监视继电器K2带电,其常开触点闭合,中央信号屏上的白色指示灯HW亮;@#@当FU3熔断时,K2失电,其常闭触点闭合,HW被接至闪光小母线(+)WTW上发出闪光。

@#@@#@图E-113用ZC-23型冲击继电器构成的中央复归能重复动作瞬时预告信号装置的回路图@#@图E-114预告信号装置的熔断器监视灯接线图@#@101、根据图E-115说明线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构成及动作过程。

@#@@#@答:

@#@如图E-115,当被保护线路发生故障时,短路电流经电流互感器TA流入KA1—KA3,短路电流大于电流继电器整定值时,电流继电器启动。

@#@因三只电流继电器触点并联,所以只要一只电流继电器触点闭合,便启动时间继电器KT,按预先整定的时限,其触点闭合,并启动出口中间继电器KOM。

@#@KOM动作后,接通跳闸回路,使QF断路器跳闸,同时使信号继电器动作发出动作信号。

@#@由于保护的动作时限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无关,是固定的,固称为定时限过电流。

@#@@#@图E-115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原理接线图@#@102、根据图E-116说明线路方向过电流保护的构成及动作过程。

@#@@#@答:

@#@方向过流的保护原理接线如图E-116所示,电流继电器3、5是启动元件,功率方向继电器4、6是方向元件,采用90°@#@接线(UbcIA及UabIc)。

@#@各相电流继电器的触点和对应功率方向继电器触点串联,以达到按相启动的作用。

@#@时间继电器7是使保护装置获得必要的动作时限,其触点闭合,经信号继电器8发出跳闸脉冲,使断路器QF跳闸。

@#@@#@方向过电流保护,由于加装了功率方向继电器,因此线路发生短路时,虽然电流继电器都可能动作,但只有流入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电流与功率方向继电器规定的方向一致时(当规定指向线路时,即一次电流从母线流向线路时),功率方向继电器才动作,从而使断路器跳闸。

@#@而当流入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电流与功率方向继电器规定的方向相反时(即一次电流从线路流向母线时),功率方向继电器不动作,将方向过电流保护闭锁,保证了方向过电流保护的选择性。

@#@@#@在正常运行时,负荷电流的方向也可能符合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方向,其触点闭合,但此时电流继电器未动作,所以整套方向过电流保护仍被闭锁不动作。

@#@@#@方向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是将动作方向一致的保护,按逆向阶梯原则进行整定的。

@#@@#@图E-116方向过电流保护的原理接线图@#@103、根据图E-117说明输电线路";i:

32;s:

27281:

"第一部分通用部分@#@一、单选题(共77题)@#@1.电网建设《安规》适用于公司系统()kV及以上新(扩、改)建及公司所属单位承揽的公司系统以外的电网工程。

@#@@#@A.10;@#@B.35;@#@C.110;@#@D.220@#@2.下列选项不符合施工分包规定的是()。

@#@@#@A.分包单位不得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B.劳务分包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纳入承包单位统一管理;@#@C.先签订分包合同,待人员全部进场后方可签订安全协议;@#@D.施工分包应依据施工承包合同的约定@#@3.安全施工方案交底应由()负责完成。

@#@@#@A.技术负责人;@#@B.编制人;@#@C.审核人;@#@D.安全负责人@#@4.当作业人员或机械器具与220kV带电设备的最小距离小于()m时,施工项目部应进行现场勘察,编写安全施工方案,并将安全施工方案提交运维单位备案。

@#@@#@A.8;@#@B.9;@#@C.10;@#@D.1l@#@5.作业票由()填写,安全、技术人员审核,作业票A由施工队长签发,作业票B由施工项目经理签发。

@#@@#@A.安全负责人;@#@B.现场监护人;@#@c.施工队长;@#@D.作业负责人@#@6.已签发或批准的作业票应由()收执,签发人宜留存备份。

@#@@#@A.作业负责人;@#@B.专责监护人;@#@C.技术负责人;@#@D.安全负责人@#@7.需要变更作业成员时,应经()同意,在对新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履行确认签字手续后,方可进行工作。

@#@@#@A.作业票签发人;@#@B.作业负责人;@#@C.作业许可人;@#@D.专责监护人@#@8.作业票签发人是负责该项作业的()。

@#@@#@A.技术负责人;@#@B.安全责任人;@#@C.安全监护人;@#@D.施工负责人@#@9.下列选项不符合作业监护规定的是()。

@#@@#@A.作业负责人要及时纠正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B.根据现场安全条件、施工范围和作业的需要,增设专责监护人,并明确其监护内容;@#@C.专责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D.专责监护人需长时间离开作业现场时,可以指派专人代替@#@10.根据现场安全条件、施工范围和作业需要,增设(),并明确其监护内容。

@#@@#@A.作业人员;@#@B.作业负责人;@#@C.监理人员;@#@D.专责监护人@#@11.作业票工作内容完成后,应清扫整理作业现场,作业负责人应检查作业地点状况,落实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并向()汇报。

@#@@#@A.安全监护人;@#@B.监理工程师;@#@C.作业票签发人;@#@D.作业许可人@#@12.道路施工现场的机动车辆应限速行驶,行驶速度一般不得超过()km/h;@#@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限速标志。

@#@@#@A.15:

@#@B.25;@#@C.20;@#@D.30@#@13.施工用金属房内配电设备前端地面应铺设()。

@#@@#@A.绝缘橡胶板;@#@B.瓷砖;@#@C.地毯;@#@D.工业自流坪@#@14.器材应按规定堆放,绝缘子应包装完好,堆放高度不宜超过()m。

@#@@#@A.3.5:

@#@B.2;@#@C.2.5;@#@D.3.0@#@15.10kV/40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宜采用支柱上安装,支柱上变压器的底部距地面的高度不得小于()m。

@#@@#@A.1.5:

@#@B.2.0;@#@C.2.5;@#@D.1.0@#@16.变压器中性点及外壳接地应接触良好,连接牢固可靠,工作接地电阻不得大于()Q。

@#@@#@A.4;@#@B.5;@#@C.10;@#@D.15@#@17.低压电力电缆中应包含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工作零线、保护零线的芯线。

@#@其中()色芯线用作工作零线(N线)。

@#@@#@A.黄绿;@#@B.绿;@#@C.黄;@#@D.淡蓝@#@18.移动开关箱至固定式配电箱之间的引线长度不得大于()m,且只能用绝缘护套软电缆。

@#@@#@A.50:

@#@B.60;@#@C.40;@#@D.45@#@19.施工用电电源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专用变压器供电时,其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宜采A.TN—C—S接零保护系统;@#@B.TN—S接零保护系统;@#@C.TN接零保护系统;@#@D.N—C接零保护系统@#@20.接地装置人工接地体的顶面埋设深度不宜小于()m。

@#@@#@A.0.5:

@#@B.0.6:

@#@C.0.55;@#@D.0.45@#@21.用电单位应建立施工用电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用电()。

@#@@#@A.技术负责人;@#@B.安全监护人;@#@C.安全责任人;@#@D.工作负责人@#@22.@#@23.配电箱送电应按照()顺序进行操作。

@#@@#@A.总配电箱一分配电箱一末级配电箱;@#@B.分配电箱一末级配电箱一总配电箱;@#@c.总配电箱一末级配电箱一分配电箱;@#@D.末级配电箱一分配电箱一总配电箱@#@24.凡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m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度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A.2;@#@B.1.0;@#@C.1.7;@#@D.1.5@#@25.高处作业的人员应()体检一次。

@#@@#@A.每年;@#@B.半年;@#@C.一年半;@#@D.每两年@#@26.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衣袖、裤脚应扎紧,穿(),并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具。

@#@@#@A.皮鞋;@#@B.平底鞋;@#@C.绝缘靴;@#@D.软底防滑鞋@#@27.高处作业的平台、走道、斜道等应装设不低于1.2m高的护栏,并设():

@#@rnlTl高的挡脚板。

@#@@#@A.180;@#@B.150;@#@C.120;@#@D.110@#@28.在气温低于一10℃进行露天高处作业时,施工场所附近宜设(),并采取防火措施。

@#@@#@A.帐篷;@#@B.热饮点;@#@C.取暖休息室;@#@D.防护棚@#@29.自制的汽车吊高处作业平台,应经计算、验证,并制定操作规程,经施工单位()批准后方可使用。

@#@@#@A.工程部;@#@B.安监部;@#@C.设备管理部;@#@D.分管领导@#@30.下列选项不符合交叉作业规定的是()。

@#@@#@A.作业前,应明确交叉作业各方的施工范围及安全注意事项;@#@B.在吊物下方接料时要安排专人指挥;@#@C.交叉作业现场应设置专责监护人;@#@D.交叉作业场所应保持充足光线@#@31.@#@32.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中作业,当作业中断超过()min,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A.30;@#@B.25;@#@C.20;@#@D.15@#@33.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应使用安全矿灯,潮湿环境下应使用()V的安全电压。

@#@@#@A.48;@#@B.12;@#@C.24;@#@D.36@#@34.下列选项不符合机动车运输规定的是()。

@#@@#@A.车上应配备灭火器;@#@B.路面水深超过汽车排气管时应加速通过;@#@c.重要物资运输前应事先对道路进行勘察;@#@D.载货机动车除押运和装卸人员外,不得搭乘其他人员@#@35.下列选项不符合起重作业规定的是()。

@#@@#@A.利用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时注意控制荷载;@#@B.在起重臂、吊钩、平衡重等转动体上应标以鲜明的色彩标志;@#@C.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的起重性能作业,禁止超载;@#@D.起重作业应由专人指挥,分工明确@#@36.下列选项不符合焊接与切割规定的是()。

@#@@#@A.焊接与切割的作业场所应有良好的照明;@#@B.焊接作业人员衣着不得敝领卷袖;@#@C.作业人员在观察电弧时,应使用带有滤光镜的头罩或手持面罩;@#@D.焊接或切割作业现场存在火灾隐患时要安排专人进行防护@#@37.禁止在储存或加工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周围()m范围内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

@#@@#@A.10;@#@B.8;@#@C.7;@#@D.5@#@38.高处作业时,电焊机及其他焊割设备与高处焊割作业点的下部地面保持()m以上的间隔,并应设监护人。

@#@@#@A.5;@#@B.7;@#@C.8;@#@D.10@#@39.氩气瓶不许撞砸,立放应有支架,并远离明火()m以上。

@#@@#@A.3;@#@B.2.5;@#@C.2;@#@D.1@#@40.下列选项不符合冬季施工规定的是()。

@#@@#@A.用火炉取暖时,应采取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B.冬季坑、槽的施工方案应根据土质情况制定边坡防护措施;@#@C.油箱或容器内的油料冻结时,应用火慢慢烤化;@#@D.用明火加热时,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41.冬季施工现场道路及脚手架、跳板和走道等,应及时清除积水、积霜、积雪并采取()措施。

@#@@#@A.防火;@#@B.防滑;@#@C.防坍塌;@#@D.防倾覆@#@42.下列选项不符合山区及林(牧)区施工规定的是()。

@#@@#@A.防火期施工指定专人携带火种上山作业;@#@B.山区及林(牧)区施工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相关工作;@#@C.山区及林(牧)区施工做好防毒蛇、野兽、毒蜂等生物的侵害措施;@#@D.山区及林(牧)区施工应防止误踩深沟、陷阱@#@43.拉绞磨尾绳不应少于两人,且应位于锚桩后面、绳圈外侧,距离绞磨不得小于()m。

@#@@#@A.1;@#@B.15;@#@C.2;@#@D.2.5@#@44.雨雪天不应露天电焊作业。

@#@在潮湿地带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站位于绝缘物上方,并穿()。

@#@@#@A.软底鞋;@#@B.雨靴;@#@C.防滑鞋;@#@D.绝缘鞋@#@45.钢丝绳端部用绳卡固定连接时,绳卡间距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倍。

@#@@#@A.3:

@#@B.6;@#@C.5;@#@D.4@#@46.合成纤维吊装带、棕绳(麻绳)和化纤绳(迪尼玛绳)等应选用符合标准的合格产品,禁止()使用。

@#@@#@A.超载;@#@B.满载;@#@C.90%以上负荷;@#@D.80%以上负荷@#@47.起重滑车在受力方向变化较大的场合或在高处使用时应采用()。

@#@@#@A.吊架式滑车;@#@B.链环式滑车;@#@C.吊钩式滑车;@#@D.吊环式滑车@#@48.使用链条葫芦和手扳葫芦时,操作人员禁止站在葫芦()方。

@#@@#@A.正前;@#@B.正下;@#@C.侧后;@#@D.正后@#@49.切割机护罩未到位时不得操作,不得将手放在距锯片()mm以内。

@#@@#@A.120;@#@B.150;@#@C.110;@#@D.100@#@50.插入式振动器的电动机电源上,应安装(),接地或接零应安全可靠。

@#@@#@A.熔断器;@#@B.延时继电器;@#@C.稳压器;@#@D.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51.插入式振动器作业时,振动器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mm。

@#@@#@A.300:

@#@B.400:

@#@C.500;@#@D.450@#@52.夏季使用电动液压工器具时应防止暴晒,其液压油油温不得超过()℃。

@#@@#@A.65;@#@B.70;@#@C.75;@#@D.80@#@53.空气压缩机贮气罐应放在通风良好处,距贮气罐()m以内不得进行焊接或加热作业。

@#@@#@A.15;@#@B.14;@#@C.13;@#@D.12@#@54.塑料安全帽使用期从产品制造完成之日起计算,不得超过()。

@#@@#@A.五年;@#@B.三年半;@#@C.三年;@#@D.两年半@#@55.攀登自锁器与安全带之间的连接绳不应大于()m。

@#@@#@A.1.0;@#@B.0.7;@#@C.0.6;@#@D.O.5@#@56.个人保安线应用多股软铜线,其截面不得小于()㎜²@#@。

@#@@#@A.13;@#@B.14;@#@C.15;@#@D.16@#@57.装设个人保安线时,应(),且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A.先接导线端,后接接地端;@#@B.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端;@#@C.先接上端,后接下端;@#@D.先接下端,后接上端@#@58.土石方施工时,堆土应距坑边lm以外,高度不得超过()m。

@#@@#@A.2-2;@#@B.2.0;@#@C.1.7:

@#@D.1.5@#@59.在坑沟边使用机械挖土时,应(),确保作业安全。

@#@@#@A.计算机械压力;@#@B.检测土层变化;@#@C.设置专人监护;@#@D.计算支撑强度@#@60.人工撬挖土石方采取人工打孔时,打锤人不得戴手套,并应站在扶钎人的()面。

@#@@#@A.侧;@#@B.上;@#@C.后;@#@D.前@#@61.人工清理或装卸石方时,不便装运的大石块应劈成小块。

@#@用锤劈石时,操作人员间距不得小于()m。

@#@@#@A.2:

@#@B.2.5;@#@C.3;@#@D.4@#@62.脚手架钢管立杆应设置金属底座或木质垫板,木质垫板厚度不小于50ram、宽度不小于()mm,且长度不少于2跨。

@#@@#@A.100:

@#@B.120;@#@C.150;@#@D.200@#@63.脚手架应设置(),并应按定位依次将立杆与纵、横向扫地杆连接固定。

@#@@#@A.连接杆;@#@B.立杆:

@#@C.纵横向扫地杆;@#@D.水平杆@#@64.在脚手架上翻脚手板时,应由两人()按顺序进行。

@#@A.从外向里;@#@B.从里向外;@#@C.从下向上;@#@D.从上向下@#@65.脚手架的()宽度不应小于lm,坡度不应大于l:

@#@3,斜道上按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厚度为20~30mm的防滑木条。

@#@@#@A.上下通道;@#@B.运输通道;@#@c.人形通道;@#@D.人行斜道@#@66.夜间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在深坑和潮湿地点施工应使用()安全照明。

@#@@#@A.高压;@#@B.交流;@#@C.直流;@#@D.低压@#@67.模板木杆支撑宜选用长料,同一柱的联结接头不宜超过()个。

@#@@#@A.2;@#@B.3;@#@C.4;@#@D.5@#@68.高处拆除模板时,拆卸卡扣应由两人在同一面模板的()侧进行。

@#@@#@A.外;@#@B.单;@#@C.两;@#@D.内侧@#@69.钢筋冷拉时沿线两侧()m范围内为危险区,一切人员和车辆不得通行。

@#@@#@A.3:

@#@B.3.5;@#@C.2;@#@D.2.5@#@70.混凝土浇捣时,基坑口搭设卸料平台,平台平整牢固,应()(5。

@#@左右坡度),并在沿口处设置高度不低于150mm的横木。

@#@@#@A.外低里高;@#@B.外高里低;@#@C.左高右低;@#@D.右高左低@#@71.桩基施工遇雷雨、()级及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并采取加设揽风绳、放倒机架等措施。

@#@@#@A.三;@#@B.四;@#@C.五;@#@D.六@#@72.人工挖孔桩上下应有可靠的通话联络。

@#@孔下作业不得超过两人,每次不得超过()h,孔上应设专人监护。

@#@@#@A.2;@#@B.2.5;@#@C.3;@#@D.3.5@#@73.砖石砌体施工采用里脚手架砌砖时,应布设外侧安全防护网。

@#@墙身每砌高()m,防护墙板或安全网即应随墙身提高。

@#@@#@A.4.5;@#@B.4;@#@C.5:

@#@D.6@#@74.装饰施工中,顶棚抹灰宜搭设()脚手架。

@#@@#@A.临时;@#@B.单排;@#@C.满堂;@#@D.双排@#@75.装饰施工中,当墙面刷涂料高度超过1.5m时,应搭设()。

@#@@#@A.硬质围栏;@#@B.防护网;@#@C.操作平台;@#@D.脚手架@#@76.构支架施工现场钢构支架、水泥杆堆放不得超过()层,堆放地面应平整坚硬,杆段下面应多点支垫,两侧应掩牢。

@#@@#@A.三;@#@B.四;@#@C.五;@#@D.六@#@77.构支架吊装作业,吊件离地面约()mm时,应停止起吊,全面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继续,起吊应平稳。

@#@@#@A.100;@#@B.150:

@#@C.200:

@#@D.250@#@二、多选题(共5l题)@#@1.制定电网建设《安规》是为了贯彻执行()的安全工作方针。

@#@@#@A.以人为本;@#@B.安全第一;@#@C.预防为主;@#@D.综合治理@#@2.作业人员有权()。

@#@@#@A.更改施工方案;@#@B.拒绝违章指挥;@#@C.移动或拆除接地线;@#@D.拒绝强令冒险作业@#@3.作业前,应通过改善()、法等要素,降低施工作业风险。

@#@@#@A.机;@#@B.人;@#@C.料;@#@D.环@#@4.专业分包单位的()的名单经分包单位批准公布后报承包单位备案。

@#@@#@A.作业票审核人;@#@B.作业票签发人;@#@C.专责监护人;@#@D.作业负责人@#@5.作业票签发人的责任有()。

@#@@#@A.确认施工作业的安全性;@#@B.确认作业风险识别准确性;@#@C.确认所派作业负责人和作业人员适当、充足;@#@D.确认作业票所列安全措施正确完备@#@6.以下属于专责监护人安全责任的是()。

@#@@#@[A.明确被监护人员和监护范围;@#@B.作业前,对被监护人员交待监护范围内的安全措施、告知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C.检查作业场所的安全文明施工状况,督促问题整改,监督被监护人员遵守电网建设《安规》和执行现场安全措施;@#@D.及时纠正被监护人员的不安全行为@#@7.作业票签发后,作业负责人应向全体作业人员交代()。

@#@@#@A.作业分工;@#@B.作业任务;@#@C.安全措施;@#@D.注意事项@#@8.施工现场道路跨越沟槽时应搭设牢固的便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便桥应符合()。

@#@@#@A.人行便桥的宽度不得小于lm;@#@B.手推车便桥的宽度不得小于1.5m;@#@C.汽车便桥的宽度不得小于3m;@#@D.汽车便桥的宽度不得小于3.5m@#@9.钢筋混凝土电杆堆放应符合()。

@#@@#@A.地面应平整、坚实;@#@B.杆段下方应设支垫;@#@C.两侧应掩牢;@#@D.堆放高度不得超过4层@#@10.施工用电电缆线路应采用()。

@#@@#@A.埋地或架空敷设;@#@B.埋深不小于0.5m;@#@C.禁止沿地@#@明设;@#@D.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11.现场施工用电,电缆接头处应有()的措施。

@#@@#@A.防水;@#@B.防晒;@#@C.抗弯曲;@#@D.防触电@#@12.施工用电电源线、保护接零线、保护接地线应采用()等方法连接。

@#@@#@A.插接;@#@B.焊接;@#@c.压接;@#@D.螺栓连接@#@13.施工用电保护零线(PE线)应在配电系统的()做重复接地。

@#@@#@A.始端;@#@B.中间;@#@C.连接段;@#@D.末端@#@14.施工用电接地装置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热浸镀锌(),长度宜为2.5m。

@#@@#@A.螺纹钢;@#@B.圆钢;@#@c.角钢;@#@D.钢管@#@15.氧气、乙炔气、汽油等危险品仓库,应采取()。

@#@@#@A.避雷及防静电接地措施;@#@B.屋面应采用轻型结构;@#@@#@C.门、窗不得向外开启;@#@D.保持通风良好@#@16.关于高处作业的规定,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杆塔组立、脚手架施工等高处作业时,应采用速差自控器等后备保护设施;@#@B.安全带及后备防护设施应低挂高用;@#@C.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衣袖、裤脚应扎紧,穿软底防滑鞋;@#@D.高处作业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全带绑扎的牢靠情况@#@17.安全带使用前应检查()等情况,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安全带。

@#@@#@A.是否在有效期内;@#@B.是否变形;@#@C.是否破裂;@#@D.是否干燥@#@18.遇有暴雨、()等恶劣气候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A.雷电;@#@B.大雾;@#@C.沙尘暴;@#@D.六级及以上大风@#@19.高处作业的平台、走道、斜道等应装设()。

@#@@#@A.不低于1.2m高的护栏;@#@B.180ram高的挡脚板;@#@C.不低于1.Ore高的护栏;@#@D.120mm高的挡脚板@#@20.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应配备()、绳缆等安全和抢救器具以及其他必要的器具和设备。

@#@@#@A.防毒面罩;@#@B.呼吸器具;@#@C.通信设备;@#@D.梯子@#@21.机动车装运超长、超高或重大物件时应遵守的规定有()。

@#@@#@A.物件中轴线与车厢中轴线应垂直;@#@B.易滚动的物件顺其滚动方向应掩牢并捆绑牢固;@#@c.用超长架装载超长物件时,在其尾部应设警告标志;@#@D.押运人员应加强途中检查,捆绑松动应及时加固@#@22.水上运输前,应根据()等制定合理的运输方案。

@#@@#@A.水运路线;@#@B.船舶状况;@#@C.装卸条件;@#@D.人员数量@#@23.水上运输时,入舱的物件应放置平稳,()的物件应绑扎牢固。

@#@@#@A.易滚;@#@B.易滑;@#@C.易漏;@#@D.易侄0@#@24.水上运输,用船舶接送作业人员应遵守的规定有()。

@#@@#@A.禁止超载超员;@#@B.船上应配备合格齐备的救生设备C.乘船人员应正确穿戴救生衣,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会熟练使用救生设备;@#@D.船上禁止搭载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25.()车厢内禁止载人。

@#@@#@A.货运汽车挂车;@#@B.起重车;@#@C.平板车;@#@D.自动倾卸车@#@26.下列对起重机操作人员描述正确的是()。

@#@@#@A.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B.非操作人员禁止进入操作室;@#@C.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的起重性能作业,禁止超载;@#@D.当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27.起重吊装作业,起重指挥信号应()。

@#@@#@A.简明;@#@B.统一;@#@C.畅通;@#@D.准确@#@28.下列情况属于禁止动火作业的是()。

@#@@#@A.压力容器或管道未泄压前;@#@B.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未清洗干净前;@#@C.风力达三级以上的露天作业;@#@D.喷漆现场@#@29.夏季、雨汛期施工,雨季前应做好()等应急处置方案。

@#@现场排水系统应整修畅通,必要时应筑防汛堤。

@#@@#@A.防风;@#@B.防雨;@#@C.防洪;@#@D.防雷@#@30.起重机械吊装作业,吊件吊起100mm后应暂停,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

@#@@#@A.起重系统的稳定性;@#@B.制动器的可靠性;@#@C.物件的平稳性;@#@D.绑扎的牢固性@#@31.汽车式起重机起吊作业应在起重机的()进行。

@#@@#@A.前向;@#@B.侧向;@#@C.任何方向;@#@D.后向@#@32.使用卷扬机作业前应进行检查和试车,确认卷扬机设置稳固,()、离合器、保险棘轮、索具等合格后,方可使用。

@#@@#@A.防护设施;@#@B.电气绝缘;@#@C.制动装置;@#@D.导向滑轮@#@33.起重设备的吊索具和其他起重工具应按出厂()的规定使用,不准超负荷使用。

@#@@#@A.宣传材料;@#@B.包装箱标识;@#@C.说明书;@#@D.铭牌@#@34.钢丝绳(套)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报废或截除()。

@#@@#@A.绳股挤出、断裂;@#@B.钢丝绳未上油保养;@#@C.钢丝绳受化学介质的腐蚀外表出现颜色变化;@#@D.钢丝绳的弹性显著降低,不易弯曲,单丝易折断@#@35.合成纤维吊装带使用前应对吊带进行试验和检查,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所需标识已经丢失或不可辨识,应立即停止使用;@#@B.吊装不得拖拉、打结使用;@#@c.可以长时间悬吊货物;@#@D.损坏严重者应做报废处理@#@36.起重滑车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应报废()。

@#@@#@A.裂纹;@#@B.轮槽径向磨损量达钢丝绳名义直径的25%;@#@C.轮槽壁厚磨损量达基本尺寸的10%;@#@D.轮槽不均匀磨损量达3mm@#@37.电动工器具使用前应检查的事项有()。

@#@@#@A.外壳、手柄无裂缝、无破损;@#@B.保护接地线或接零线连接正确、牢固;@#@C.机械防护装置完好;@#@D.是否有检测标识@#@38.安全工器具包括防止触电、灼伤、坠落、淹溺等事故或职业危害,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和标志牌等专用工具和器具的管理,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

@#@@#@A.绝缘安全工器具;@#@B.登高工器具;@#@C.安全围栏(网);@#@@#@D.个体防护装备@#@39.安全工器具不得接触(),不得移作他用。

@#@@#@A.高温;@#@B.明火;@#@C.化学腐蚀物;@#@D.尖锐物体@#@40.土石方施工时,挖掘施工区域应设措施有()。

@#@@#@A.围栏;@#@B.减速带;@#@C.安全标志牌;@#@D.夜间应挂警示灯@#@41.施工区域临时排水选用井点降水时应符合的规定有()。

@#@@#@A.应制定井点降水施工方案;@#@B.已成孔尚未下井点管前,井孔应用盖板封严;@#@C.有车辆或施工机械通过区域,应对敷设的井点防护、加固;@#@D.降水完成时,应及时将井填实@#@42.土石方施工采用挖掘机开挖时应遵守的规定有()。

@#@@#@A.应避让作业点周围的障碍物及架空线;@#@B.禁止人员进入挖斗内,禁止在伸臂及挖斗下面通过或逗留;@#@C.暂停作业时,应将挖掘机熄火;@#@D.挖掘机作业时,在同一基坑内不应有人员同时作业@#@43.下列对爆破施工描述正确的是()。

@#@@#@A.爆破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取得相应资质;@#@B.作业人员应取得相应资格;@#@C.爆破材料应自行妥善保管;@#@D.爆破器材均应符合国家标准@#@44.搭设脚手架,脚手架钢管的选材应满足的要求有()。

@#@@#@A.脚手架钢管宜采用φ48×@#@3.5mm的钢管;@#@B.脚手架钢管宜采用φ48.3×@#@3.5mm的钢管;@#@c.横向水平杆最大长度不超过2.2m;@#@D.其他杆最大长度不超过6.5m@#@45.搭设脚手架,木脚手板的选材应满足的要求有()。

@#@@#@A.木脚手板应用50mm厚的杉木或松木板制作;@#@B.宽度以200~300mm为宜;@#@C.长度以不超过6m为宜;@#@D.距板的两端80mm处应用镀锌铁丝箍绕2~3圈或用铁皮钉牢@#@46.搭设脚手架,脚手板的铺设应遵守的规定有()。

@#@@#@A.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rrl,其板两端均应与支撑杆可靠固定;@#@B.脚手板与墙面的间距不应大于150mm;@#@C.脚手板与墙面的问距不应大于200mm;@#@D.对接处应设两根横向水平杆,两根横向水平杆的间距不得大于300mm@#@47.混凝土施工,拆模作业应按()的原则逐一拆除。

@#@@#@A.后支先拆、先支后拆;@#@B.先支先拆、后支后拆;@#@C.先拆侧模、后拆底模;@#@D.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48.钢筋工程中,下列有关钢筋安装描述正确的是()。

@#@@#@A.不得站在钢箍上绑扎柱钢筋;@#@B.起吊预制钢筋骨架时,下方不得站人,待骨架吊至离就位点lm以内时方可靠近,就位并支撑稳固后方可摘钩;@#@C.脚手架上可放置工具、箍筋;@#@D.登高时应将工具随身携带@#@49.混凝土施工,下列有关泵送混凝土描述正确的是()。

@#@@#@A.支腿应支承在水平坚实的地面;@#@B.泵启动时,";i:

33;s:

29180:

" 工程实体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 @#@编制:

@#@==================@#@========================项目部@#@工程质量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质量通病中工程实体施工方面的通病是最具负面影响的,必须给以高度重视、并加以治理,新疆庆华项目部遵循集团公司下发的“十项质量通病防治”及“工程质量十六项反事故举措”外,项目部根据实践经验及火电工程的特点,总结了针对性较强的质量问题来作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常见易发的质量通病,并以此为切入点,认真开展各项质量通病防治活动,掌握过程控制,全面提高工程实体的施工质量。

@#@@#@锅炉专业@#@1.炉顶密封漏烟、漏灰@#@原因分析@#@

(1)未按图纸说明或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

@#@@#@

(2)施工工序不当造成最后密封焊接位置困难,出现漏焊、气孔等焊接质量不好。

@#@@#@(3)设计不合理,密封材料选择不当;@#@质量检验把关不严。

@#@@#@防治措施@#@

(1)炉顶密封施工前,根据密封的工作量大,密封件种类多,焊接位置困难,仔细做好图纸会审,明确设计构造的各个环节,编制的作业指导书要操作性强。

@#@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

@#@@#@

(2)提高施工人员对炉顶密封的重视程度,项目施工前及每天班前会要进行技术交底。

@#@@#@(3)密封件施工前应清点编号,并检验合格后方可点焊到位,焊接按顺序进行。

@#@@#@(4)密封焊缝侧的油污,铁锈等杂物必须清除干净。

@#@@#@(5)锅炉受热面安装质量要符合图纸要求及验收规范要求,以利于密封件就位。

@#@@#@(6)密封件搭接间隙要压紧,其公差要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密封件的安装严禁强力对接。

@#@@#@(7)焊缝停歇处的接头,应彻底清除药皮才能继续焊接,焊缝间隙符合焊接工艺要求,填塞材料材质应与设计相同,焊缝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的厚度和位置进行,不得漏焊和错焊。

@#@@#@(8)密封保温材料应按图纸设计要求合理配比。

@#@@#@(9)炉顶保温浇灌前应吹扫清理干净积灰及焊渣药皮。

@#@@#@(10)浇灌前应逐个捣固严密,所有夹缝和间隙处都应灌严,防止有空隙和孔洞,并按规范要求妥善养护。

@#@@#@(11)炉顶密封工程设置四个停工待检点:

@#@@#@1、安装完密封施焊前;@#@@#@2、一次密封;@#@@#@3、耐火材料施工;@#@@#@4、二次密封。

@#@@#@届时应组织全面检查,合格签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管道法兰接口渗漏@#@原因分析@#@

(1)管子和法兰联接时,法兰端面和管子不垂直,致使两法兰面不平行,无法上紧。

@#@@#@

(2)垫片质量不符合规定。

@#@@#@(3)法兰连接螺栓不符合规定或紧固不均匀,偏紧、漏紧等。

@#@@#@防治措施@#@

(1)点焊法兰时用角尺进行检查找正,确保管子与法兰垂直且符合设计要求。

@#@@#@

(2)法兰间垫片的材质和厚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垫片安装时不准加两层,位置不得偏斜。

@#@垫片表面不得有沟纹、断裂等缺陷,法兰密封面清理干净。

@#@@#@(3)加垫片时应涂黑铅粉或其它涂料,不允许加垫片后再焊接法兰。

@#@@#@(4)法兰连接的螺栓要符合设计规定,拧紧螺栓时要对称成十字交叉进行。

@#@每个螺栓要分2—3次拧紧。

@#@用于高温管道时,螺栓要涂上铅粉。

@#@@#@(5)不强制对口。

@#@@#@(6)管道安装完后应做严密性试验,检查管道有无渗漏。

@#@@#@3.阀门填料处及阀盖泄漏@#@原因分析@#@

(1)装填料方法不对或压盖压的不紧。

@#@@#@

(2)阀杆弯曲变形或锈蚀、填料老化等。

@#@造成填料与阀杆接触不严密。

@#@@#@(3)阀盖密封面及垫片有穿透性伤痕、断裂等缺陷。

@#@@#@(4)螺栓紧固不规范等。

@#@@#@防治措施@#@

(1)小型阀门填料必须将绳状填料按顺时针方向绕阀杆填装,拧紧压盖螺母即可,大型阀门填料压入前应先切成填料圈,填料圈的接口切成上下45°@#@斜口,安装时应将圈分层压入,各层填料圈的接口缝为180°@#@,压紧填料后,还应保证阀杆转动灵活。

@#@@#@

(2)阀杆弯曲变形或生锈时,应进行调直或更换,锈蚀层清除干净。

@#@@#@(3)阀门检修时必须检查阀盖密封面及垫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在拧紧螺栓时要对称成十字交叉进行,且每个螺栓要分2—3次拧紧。

@#@@#@(4)检修后的阀门必须做水压试验,并扣上检修人员钢印代号,做到谁检修谁负责。

@#@@#@4.支吊架施工不规范@#@原因分析@#@

(1)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图纸及规程、规范的要求施工;@#@技术素质低。

@#@@#@

(2)加工的支、吊架管件工艺粗糙,U型卡固定孔用火焊切割,滑动支架滑动面清理不干净影响膨胀。

@#@@#@(3)质量检查、验收不严。

@#@@#@预防措施:

@#@@#@

(1)编制的作业指导书操作性强,并按图纸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了认真的技术交底。

@#@@#@

(2)做好支吊架的清点、编号,确保支、吊架管部、根部、连接件的零部件齐全,几何尺寸正确,弹簧支、吊架型号正确。

@#@@#@(3)支、吊架中的合金钢元件应全部进行光谱分析,并作好标记。

@#@@#@(4)支、吊架元件应尽可能的在加工厂进行加工制造;@#@自已加工的孔眼必须用机械加工,不得用火焊切割。

@#@@#@(5)禁止在现场按照予埋铁件的位置,逐个测量标高后使用接长吊架补焊的办法施工吊架。

@#@@#@(6)管道上吊架应在管件全部找正和临时固定后,再进行逐个焊接,保持管道吊点受力均匀。

@#@@#@(7)吊架中间调整螺栓,必须处于同一标高和同一方向,以利工艺美观,检修方便,调整合格后即时将背帽并紧。

@#@@#@(8)同一批吊架应一起油漆,保持颜色一致。

@#@@#@(9)吊架的垂直度,必须在90°@#@两个方向找正,吊杆中间接头不得采用搭接焊,宜使用绑条焊;@#@接头工件应使用机械切割,吊杆不得弯曲。

@#@@#@(10)固定支架,固定面一般应在管段上通长挂线找正,然后固定焊接。

@#@@#@(11)固定支架的底座,应在水平、垂直面找正后再加垫铁,垫实后点焊,在支架底座上面点焊数量一般不得少于4点,以消除焊接应力。

@#@@#@(12)滑动支架滑动面和管道支托的接触面应平整,相互接触面积应在设计面积75%以上。

@#@@#@(13)弹簧变形应逐个进行检查,保证同一管线支架的变形误差在5%以内。

@#@固定压缩弹簧用的钢筋,系统完成后,必须切除干净;@#@整个管线调正合格后,才能拔掉弹簧销。

@#@@#@(14)滑动支架注油工作,其油料在施工温度和使用温度两种条件下都应满足功能要求。

@#@在管道冷热最不利的温度状态下,都要保证支架滑动自如,膨胀自如。

@#@@#@(15)管道的U型卡支架上孔眼应采用机械加工工艺,不得用火焊切割。

@#@图纸要求U型卡与管子之间有间隙的必须按图纸施工。

@#@@#@(16)刚性、弹簧、恒力等吊架,其配件必须齐全,固定螺栓牢固。

@#@@#@(17)支、吊架的布置位置、间距必须按图纸施工,图纸无间距要求的按规范的要求进行。

@#@@#@(18)冷态管道支吊架应做到横平竖直,工艺美观;@#@热态管道吊架因介质温度不同有位移的按图纸要求施工。

@#@@#@(19)加强施工中的质量检查与验收,发现有错装、漏装、缺件等现象及其它不合格的问题及时纠正。

@#@@#@5.管道及钢结构焊件组装不合格@#@

(1)焊件组装点固时,不按图纸要求开坡口。

@#@@#@

(2)坡口角度、对口间隙及坡口表面及附近打磨、清理不符和要求。

@#@@#@(3)错口值超过规范要求。

@#@@#@原因分析:

@#@@#@

(1)焊工和负责组装的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淡薄,没有仔细查阅图纸,对规程规范的技术要求不明确;@#@@#@

(2)技术人员交底不清楚甚至没有进行交底。

@#@@#@(3)组装人员私自点固。

@#@@#@(4)质监人员监督不到位。

@#@@#@防治措施:

@#@@#@

(1)质检人员严格把关,严格工序交接制度,坡口角度、打磨清理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不准装配点固;@#@@#@

(2)焊工必须按图纸及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对口间隙;@#@@#@(3)施焊焊工在每道焊缝施焊前,认真复查坡口间隙及打磨清理的质量,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拒绝施焊,并向有关部门或人员汇报,不准私自处理。

@#@@#@(4)严禁安装工自行点固。

@#@@#@6.焊缝外观质量不合格@#@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包括焊缝波纹粗劣,外表隆起和高低不平,局部出现负余高或余高超标,焊缝宽窄不齐,宽窄差超标,焊缝宽度太宽或太窄,焊缝与母材过渡不圆滑,出现棱角、沟槽;@#@角焊缝焊角高度不够或焊角尺寸过大。

@#@@#@原因分析:

@#@@#@

(1)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不高,片面追求速度;@#@@#@

(2)焊件坡口角度不当或间隙装配不均匀,焊接电流选择的过大或过小,运条速度及焊条角度选择不当。

@#@@#@防治措施:

@#@@#@

(1)焊件的坡口角度及装配间隙,焊件清理、打磨必须符合要求。

@#@@#@

(2)焊条或焊钳的角度、运条的速度随时适应焊件装配间隙及位置的变化。

@#@@#@(3)根据不同的间隙及焊接位置选择不同的、合适的焊接电流。

@#@@#@(4)角焊缝时,尤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焊条角度及运条速度。

@#@@#@7.咬边@#@原因分析:

@#@@#@焊接电流太大,电弧过长,运条方法、速度不当导致电弧热量太高,角焊缝时常常是由于焊条角度或电弧长度不适当造成的。

@#@@#@防治措施:

@#@@#@选择合适的电流,不宜过大,控制电弧长度,掌握合适的焊条角度和运条的方法,技巧,全氩弧焊时,要注意焊枪与焊丝的摆动要协调配合。

@#@@#@8.焊瘤@#@原因分析:

@#@@#@主要是坡口边缘污物未清理干净,焊缝间隙过大,焊条角度和运条方法不正确,焊接速度太慢,熔池温度过高而造成的。

@#@@#@防治措施:

@#@@#@焊前彻底清除坡口表面及附近的脏物,焊缝间隙必须符合规定要求,按照不同的焊接位置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灵活熟练的调整焊条角度,控制电弧长度,正确掌握运条的方法,技巧及速度,注意熔池的控制。

@#@@#@9.弧疤@#@原因分析:

@#@@#@焊条或焊钳与工件接触或电焊电缆线破损处与工件接触引起电弧,焊接时不在坡口内引弧而随意在工件上引弧、试电流。

@#@@#@防治措施:

@#@@#@焊工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与工作作风,经常检查焊接电缆线及地线的绝缘情况,发现破损处,立即用绝缘布包扎好;@#@焊接时,不在坡口以外的工件上引弧试电流,停焊时,将焊钳放置好,以免电弧擦伤工件。

@#@@#@10.弧坑@#@在焊道表面所留下的凹陷,这种凹陷常伴随着裂纹、缩孔、浃渣等缺陷。

@#@@#@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停弧、收弧时间过短,没有填满弧坑,收弧停弧方法不正确。

@#@@#@防治措施:

@#@@#@加强操作技巧培训,掌握各种收弧停弧和接头的操作要领和方法。

@#@@#@11.气孔@#@原因分析:

@#@@#@

(1)焊条未按要求温度烘焙,焊条药皮变质或剥落,焊芯锈蚀或偏芯,焊丝清理不干净,氩气纯度低,杂质含量高,挡风不好,该予热的没有按规定温度予热。

@#@@#@

(2)焊接电流过大,造成焊条药皮发红,电弧长度过长,电压波动大造成电弧燃烧不稳定,焊件清理打磨不符合要求,氩弧焊时,保护气体流量过小,挺度不够或环境气流干扰,影响保护效果。

@#@@#@防治措施:

@#@@#@

(1)不使用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焊条,焊丝。

@#@@#@

(2)各类焊条,要按规定温度进行烘焙。

@#@@#@(3)焊丝、坡口及附近,要彻底去除油锈污物。

@#@@#@(4)选用合适的电流、焊接速度和电弧长度,运条不宜太快,正确掌握起弧,收弧方法。

@#@@#@(5)该予热的予热温度要达到规定要求。

@#@@#@(6)氩弧焊时,氩气纯度要符合规定要求,调整适度的氩气流量和钨极伸出的长度,增强氩气的保护效果。

@#@@#@(7)防风设施实用有效。

@#@@#@12.夹渣@#@原因分析:

@#@@#@

(1)焊条药皮成块脱落到熔池里而未被充分熔化。

@#@@#@

(2)坡口角度小、焊接电流小、熔池粘度大等使熔渣不能及时浮出。

@#@@#@(3)多层多道焊时,道间层间清理不干净。

@#@@#@(4)氩弧焊时,钨极与焊丝或与熔池接触短路产生钨极烧损。

@#@@#@防治措施:

@#@@#@

(1)严格清理母材坡口及附近表面的脏物,氧化渣、多层多道焊的道间层间必须彻底清理干净。

@#@@#@

(2)选择合适的坡口型式及度数,熟练掌握焊条角度及运条技巧。

@#@@#@(3)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掌握好熔池温度。

@#@@#@13.未焊透@#@原因分析:

@#@@#@

(1)坡口角度或组装间隙过小,钝边过厚。

@#@@#@

(2)焊接电流过小,焊接速度过快。

@#@@#@(3)焊条(焊枪)角度不当,电弧偏吹或焊接起始温度过低,焊件散热太快。

@#@@#@(4)双面焊时,背面清根不彻底。

@#@@#@防治措施:

@#@@#@

(1)控制接头的坡口角度及组装间隙;@#@双面焊时,彻底清理焊根。

@#@@#@

(2)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及焊接速度,注意焊条角度,采取予热措施。

@#@@#@14.未熔合@#@原因分析:

@#@@#@

(1)焊接电流过大,使后半根焊条发红,焊条熔化太快,当焊件边缘还未熔化,焊条的熔化金属就已覆盖上去。

@#@@#@

(2)焊接电流太小,焊条偏心或操作不当,使电弧火焰偏于坡口一侧,使母材或前一焊道还未被熔化而被熔化的焊条金属覆盖。

@#@@#@(3)当母材坡口或前一道表面有锈斑或未清理的熔渣等脏物时,焊接温度不够,未能将杂物熔化时,熔化的焊条金属就已覆盖上去。

@#@@#@防治措施:

@#@@#@

(1)焊前检查焊条是否偏心,操作时注意焊条的角度,运条摆动应适当,注意坡口两侧的熔化情况。

@#@@#@

(2)焊前焊件及层道间的清理要彻底。

@#@@#@(3)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焊条角度及运条速度。

@#@@#@15.大、中径管对口时,在管壁上用铁板或钢筋点固焊口。

@#@@#@原因分析:

@#@@#@

(1)未严格按规范编制作业指导书或执行作业指导书不认真。

@#@@#@

(2)未准备必要的专用工具。

@#@@#@(3)未制作、使用管道对口钳。

@#@@#@防治措施:

@#@@#@

(1)严格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对口点固。

@#@@#@

(2)制作专用对口管钳进行管道对口,用点固块在坡口内点固。

@#@@#@此外,项目部还应根据以往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质量问题进行汇总,作为质量通病的一部分工序,来进行控制,罗列如下:

@#@@#@

(一)锅炉钢架@#@①个别横梁连接需加垫片时,垫片安装不符合要求就进行终紧;@#@@#@②在梁、柱安装超差情况下,进行螺栓终紧;@#@@#@③螺栓未终紧完毕就进行下一层钢架安装;@#@@#@④部分钢梁变更需气焰切割后未进行磨平;@#@@#@⑤在梁、柱上随意焊接支架;@#@@#@⑥高强度螺栓随处乱放;@#@@#@⑦安装前,摩擦面上浮锈、污垢及钢架上灰尘等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合格即进行吊装;@#@@#@⑧钢架上的焊口焊接完毕后不及时刷防锈漆;@#@@#@⑨钢架结合面未进行除锈东除锈不彻底即进行刷防锈漆且不得有返锈现象,或防锈漆未刷成规则的几何形状;@#@@#@⑩螺栓孔不得气割扩孔,高强度螺栓不孔强行或敲击穿入;@#@@#@

(二)平台、栏杆@#@①电焊药皮未砸,焊口未进行打磨刷漆;@#@@#@②制作栏杆场地不平,制作后放置场地不平且造成栏杆产生变形;@#@@#@③平台加固板或支撑板倾斜不正且未进行满焊;@#@@#@④栏杆不平直处未校正就进行焊接;@#@@#@⑤平台间段焊不符合要求,距离太大或间距不均;@#@@#@⑥栏杆煨弯时煨扁,角度偏差太大或不光滑有毛刺等;@#@@#@⑦已安装平台、栏杆随意进行割除;@#@@#@⑧管道、吊杆或支撑等穿平台处要进行封边处理且工艺美观一致;@#@@#@⑨施工中所碰坏的格栅要及时恢复;@#@@#@⑩栏杆焊接外观成形不美观,焊接变形较严重,接口处出现明显错口;@#@@#@(三)旋风筒制作及安装@#@①制作时未按要求打坡口;@#@@#@②焊接外观成型不好,存在夹渣、凹陷、咬边、裂纹及药皮未砸等缺陷;@#@@#@③单面焊接时,达不到双面成型,存在未焊透缺陷;@#@@#@④临时支架、吊耳、加固割除后未及时进行打磨刷漆;@#@@#@⑤焊缝焊接后未及时进行刷漆;@#@@#@⑥制作及与其他设备连接时随意对供应材料进行切割;@#@@#@⑦割除支架时割伤母材;@#@@#@⑧旋风筒弧形板未进行放样或校正即进行组对且造成成形不圆;@#@@#@⑨在设备本体上随意引弧;@#@@#@(四)受热面制作及安装:

@#@@#@①随意在受热面上引弧(包括由于电焊线破损造成打火现象);@#@@#@②安装时集箱未进行临时固定就进行与管排焊接,造成焊口偏折等缺陷;@#@@#@③组对前联箱未进行清理,安装后管口未封堵;@#@@#@④在组对及安装过程中在联箱内随意放置焊条等其它物品;@#@@#@⑤水冷壁内壁拼缝未按图纸要求打磨平整;@#@@#@⑥受热面管在组合和安装前进行100%通球试验,通球后及时封口;@#@@#@⑦合金钢设备材料未经光谱检验且未进行标识即进行组合安装;@#@@#@⑧设备安装完毕后,敞口及各接口未封进行加盖堵;@#@@#@⑨膨胀指示器应安装不牢固、不合理,指示不正确;@#@@#@⑩在受压管道、管壁上随意施焊,开孔;@#@@#@汽机专业@#@1.油系统安装@#@原因分析@#@

(1)管子和法兰联接时,法兰端面和管子不垂直。

@#@@#@

(2)垫片质量不符合规定。

@#@@#@(3)法兰连接螺栓不符合规定或紧固不均匀,偏紧、漏紧等。

@#@@#@(4)管道内部不清洁,油循环时间长。

@#@@#@防治措施@#@

(1)首先在法兰上焊接短管,点焊法兰时用角尺进行检查找正,然后对法兰进行机加工,最后进行管道的组合安装工作。

@#@@#@

(2)法兰间垫片的材质和厚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垫片安装时不准加两层,位置不得偏斜。

@#@垫片表面不得有沟纹、断裂等缺陷,法兰密封面清理干净。

@#@@#@(3)加垫片时应涂黑铅粉或其它涂料。

@#@@#@(4)法兰连接的螺栓要符合设计规定,拧紧螺栓时要对称成十字交叉进行。

@#@每个螺栓要分2—3次拧紧。

@#@@#@(5)不强制对口。

@#@@#@(6)非套装油管道安装前采用磷酸浸泡法进行酸洗,处理后的管道及时封口并单独存放,保持内部清洁、干燥。

@#@@#@(7)对于法兰连接的油管道,管道焊接采用氩弧焊打底,电焊盖面,小口径油管采用全氩弧焊。

@#@@#@(8)抗燃油管道为不锈钢管道,安装前进行内部清理,已经过内部清理后的管道及时封口并单独存放,保持内部清洁干燥,管道下料采用专用工具切割,弯管采用冷弯工艺,管道的吊运存放严格按不锈钢管材的存放、保管要求进行。

@#@不锈钢管不直接放置在地上,且严禁与其它材料混放,在运输及安装过程中使用专用的尼龙吊带进行吊装,下料坡口使用专用的的砂轮片。

@#@焊接采用全氩弧焊。

@#@@#@(9)采用汽轮机润滑油作为系统冲洗介质,首先用滤油机对贮油箱进行自循环清洗,然后以润滑油输送泵为动力对润滑油输送系统进行油循环冲洗,冲洗合格后将净油输送至主油箱。

@#@@#@(10)油循环中应进行加热,并对管道进行振打。

@#@@#@2.真空严密性差@#@原因分析@#@

(1)系统检查把关不严。

@#@@#@

(2)空气管道焊缝在运行中开裂。

@#@@#@(3)水封阀不严。

@#@@#@(4)有可能漏真空的管道未进行灌水查漏。

@#@@#@防治措施:

@#@@#@

(1)施工前应编制好作业指导书,并对本项目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制订出专门防治措施,且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强。

@#@@#@

(2)施工前做好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使每个施工人员对真空系统熟悉。

@#@@#@(3)接入凝汽器的所有管道与壳体的接口焊缝均进行煤油渗透试验,以检查焊缝的严密性。

@#@@#@(4)要重点检查抽空气通道的焊缝,不仅严密,而且确保在运行中也不会开裂。

@#@@#@(5)所有真空系统的阀门均进行水压试验以检查阀门的严密性。

@#@@#@(6)凝汽器冷却管与管板之间的焊口全部经过着色检查和灌水查漏,确保焊口严密。

@#@@#@(7)对于真空系统管道上的所有仪表孔、疏放水管孔等小口径管孔的开孔均做记录,管道保温前必须经过签证,确保无漏焊。

@#@@#@(8)低压缸汽封间隙符合制造厂规定,不偏大。

@#@@#@(9)凝汽器喉部内的汽封管无漏焊,支架牢固,有膨胀余地,保证运行中不断裂。

@#@@#@(10)在安装水封管前必须复核水封管设计高度能够满足水封要求,对水封管焊缝进行严格检查,确保严密不漏。

@#@@#@(11)向凝汽器汽侧灌除盐水,灌水高度至汽封洼窝以下100mm处,灌水水位用临时水位计监视。

@#@灌水试验范围为灌水高度以下真空系统所有设备及管道(包括有关仪表管)。

@#@灌水试验后应及时放水,保证设备、管道内无积水,确保不冻坏设备、管道。

@#@@#@管道专业@#@1.汽水管道内部不清洁@#@原因分析@#@

(1)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质检人员监督把关不严。

@#@@#@

(2)管道安装前未进行喷砂处理。

@#@@#@(3)喷砂处理后未清理,未进行管道封口。

@#@@#@(4)喷砂处理后管道长期存放内部生锈。

@#@@#@(5)管道安装前未对内部进行检查清理。

@#@@#@(6)管道安装过程中临时口未及时封闭。

@#@@#@(7)管道焊接工艺不好。

@#@@#@(8)在已安装完的管道上用火焊开孔。

@#@@#@防治措施:

@#@@#@

(1)施工前应编制好作业指导书,并对本项目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制订出专门防治措施,且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强。

@#@@#@

(2)施工前做好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使每个施工人员都明白施工内容,施工方法,施工中的质量要求。

@#@@#@(3)加强施工中的质量检验,把好每道工序的质量关。

@#@@#@(4)汽水管道安装前必须进行喷砂除锈。

@#@@#@(5)全面实施集中领料、集中下料、集中放置、定置管理的现场材料管理法,避免管道现场堆积过多,存放时间过长。

@#@喷砂完的管道要注意防潮,暂时不用的管道要进行封堵。

@#@@#@(6)机务与热工共同确认管道开孔数量及位置,尽可能采用机械加工。

@#@管道的开孔应提前进行,并进行管道内部清理。

@#@@#@(7)管道安装对口前应清理、检查和验收,对暂不连接的管道及时封堵,防止管道内进入异物。

@#@@#@(8)所有回收汽水的管道焊口采用氩弧焊打底或全氩焊接工艺。

@#@@#@(9)安装中所有管口,包括设备、阀门及封口等未对口焊接前不准开启,已对口未焊接或未焊接完毕的口使用密封带封住以防止受潮腐蚀。

@#@@#@(10)坚持文明施工,保持施工环境的干净整洁。

@#@@#@(11)严格施工中检查检验制度,建立各级人员责任制,吊挂前所有管道运入现场后由安装人员进行检查,对口前经过专门质检人员验收、签证,确保管道内部清洁。

@#@@#@2.小管道布置@#@原因分析@#@

(1)管道布置杂乱无章。

@#@@#@

(2)管道材质用错。

@#@@#@(3)阀门布置不整齐,操作不方便。

@#@@#@(4)排水排汽就地排放。

@#@@#@(5)管道内部不清洁,影响系统安全运行。

@#@@#@防治措施:

@#@@#@

(1)疏放水管道布置考虑热膨胀及与其它管道及设备的保温距离。

@#@@#@

(2)按设计图要求安装管道,无设计走向的管道进行统一规划布置,使用微机进行三维立体设计,使小管道布置整齐美观,阀门便于操作。

@#@@#@(3)所有疏放水管道不得将排水管直接排至工业管沟,应集中到统一排水母管。

@#@@#@(4)安装人员按图纸施工,不得错用材料。

@#@@#@(5)管道弯管采用机械冷弯工艺,小管道下料统一采用无齿锯。

@#@@#@(6)所有热力系统疏放水管道阀门前的部分及回收疏放水的管道均采用全氩或氩弧焊打底工艺,保证系统内部清洁。

@#@@#@(7)小口径管道支吊架安装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大、中径管对口时,在管壁上用铁板或钢筋点固焊口。

@#@@#@原因分析:

@#@@#@

(1)未严格按规范编制作业指导书或执行作业指导书不认真。

@#@@#@

(2)未准备必要的专用工具。

@#@@#@(3)未制作、使用管道对口钳。

@#@@#@防治措施:

@#@@#@

(1)严格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对口点固。

@#@@#@

(2)制作专用对口管钳进行管道对口,用点固块在坡口内点固。

@#@@#@4.焊缝外观质量不合格@#@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包括焊缝波纹粗劣,外表隆起和高低不平,局部出现负余高或余高超标,焊缝宽窄不齐,宽窄差超标,焊缝宽度太宽或太窄,焊缝与母材过渡不圆滑,出现棱角、沟槽;@#@角焊缝焊角高度不够或焊角尺寸过大。

@#@@#@原因分析:

@#@@#@

(1)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不高,片面追求速度;@#@@#@

(2)焊件坡口角度不当或间隙装配不均匀,焊接电流选择的过大或过小,运条速度及焊条角度选择不当。

@#@@#@防治措施:

@#@@#@

(1)焊件的坡口角度及装配间隙,焊件清理、打磨必须符合要求。

@#@@#@

(2)焊条或焊钳的角度、运条的速度随时适应焊件装配间隙及位置的变化。

@#@@#@(3)根据不同的间隙及焊接位置选择不同的、合适的焊接电流。

@#@@#@(4)角焊缝时,尤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焊条角度及运条速度。

@#@@#@5.咬边@#@原因分析:

@#@@#@焊接电流太大,电弧过长,运条方法、速度不当导致电弧热量太高,角焊缝时常常是由于焊条角度或电弧长度不适当造成的。

@#@@#@防治措施:

@#@@#@选择合适的电流,不宜过大,控制电弧长度,掌握合适的焊条角度和运条的方法,技巧,全氩弧焊时,要注意焊枪与焊丝的摆动要协调配合。

@#@@#@6.焊瘤@#@原因分析:

@#@@#@主要是坡口边缘污物未清理干净,焊缝间隙过大,焊条角度和运条方法不正确,焊接速度太慢,熔池温度过高而造成的。

@#@@#@防治措施:

@#@@#@焊前彻底清除坡口表面及附近的脏物,焊缝间隙必须符合规定要求,按照不同的焊接位置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灵活熟练的调整焊条角度,控制电弧长度,正确掌握运条的方法,技巧及速度,注意熔池的控制。

@#@@#@7.弧疤@#@原因分析:

@#@@#@焊条或焊钳与工件接触或电焊电缆线破损处与工件接触引起电弧,焊接时不在坡口内引弧而随意在工件上引弧、试电流。

@#@@#@防治措施:

@#@@#@焊工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与工作作风,经常检查焊接电缆线及地线的绝缘情况,发现破损处,立即用绝缘布包扎好;@#@焊接时,不在坡口以外的工件上引弧试电流,停焊时,将焊钳放置好,以免电弧擦伤工件。

@#@@#@8.弧坑@#@在焊道表面所留下的凹陷,这种凹陷常伴随着裂纹、缩孔、浃渣等缺陷。

@#@@#@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停弧、收弧时间过短,没有填满弧坑,收弧停弧方法不正确。

@#@@#@防治措施:

@#@@#@加强操作技巧培训,掌握各种收弧停弧和接头的操作要领和方法。

@#@@#@9.气孔@#@原因分析:

@#@@#@

(1)焊条未按要求温度烘焙,焊条药皮变质或剥落,焊芯锈蚀或偏芯,焊丝清理不干净,氩气纯度低,杂质含量高,挡风不好,该予热的没有按规定温度予热。

@#@@#@

(2)焊接电流过大,造成焊条药皮发红,电弧长度过长,电压波动大造成电弧燃烧不稳定,焊件清理";i:

34;s:

28582:

"@#@电力系统基本知识300问@#@1、什么是动力系统、电力系统、电力网?

@#@@#@答:

@#@通常把发电企业的动力设施、设备和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电能热能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的统一整体称为动力系统;@#@把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电能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系统;@#@把由输电、变电、配电设备及相应的辅助系统组成的联系发电与用电的统一整体称为电力网。

@#@@#@2、现代电网有哪些特点?

@#@@#@答:

@#@1、由较强的超高压系统构成主网架。

@#@2、各电网之间联系较强,电压等级相对简化。

@#@3、具有足够的调峰、调频、调压容量,能够实现自动发电控制,有较高的供电可靠性。

@#@4、具有相应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高度自动化的监控系统和高度现代化的通信系统。

@#@5、具有适应电力市场运营的技术支持系统,有利于合理利用能源。

@#@@#@3、区域电网互联的意义与作用是什么?

@#@@#@答:

@#@1、可以合理利用能源,加强环境保护,有利于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  2、可安装大容量、高效能火电机组、水电机组和核电机组,有利于降低造价,节约能源,加快电力建设速度。

@#@@#@  3、可以利用时差、温差,错开用电高峰,利用各地区用电的非同时性进行负荷调整,减少备用容量和装机容量。

@#@@#@  4、可以在各地区之间互供电力、互通有无、互为备用,可减少事故备用容量,增强抵御事故能力,提高电网安全水平和供电可靠性。

@#@@#@  5、能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有利于改善电能质量。

@#@@#@  6、可以跨流域调节水电,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水火电经济调度,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4、电网无功补偿的原则是什么?

@#@@#@答:

@#@电网无功补偿的原则是电网无功补偿应基本上按分层分区和就地平衡原则考虑,并应能随负荷或电压进行调整,保证系统各枢纽点的电压在正常和事故后均能满足规定的要求,避免经长距离线路或多级变压器传送无功功率。

@#@@#@5、简述电力系统电压特性与频率特性的区别是什么?

@#@@#@答:

@#@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取决于负荷的频率特性和发电机的频率特性(负荷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叫负荷的频率特性。

@#@发电机组的出力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叫发电机的频率特性),它是由系统的有功负荷平衡决定的,且与网络结构(网络阻抗)关系不大。

@#@在非振荡情况下,同一电力系统的稳态频率是相同的。

@#@因此,系统频率可以集中调整控制。

@#@@#@  电力系统的电压特性与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则不相同。

@#@电力系统各节点的电压通常情况下是不完全相同的,主要取决于各区的有功和无功供需平衡情况,也与网络结构(网络阻抗)有较大关系。

@#@因此,电压不能全网集中统一调整,只能分区调整控制。

@#@@#@6、什么是系统电压监测点、中枢点?

@#@有何区别?

@#@电压中枢点一般如何选择?

@#@@#@答:

@#@监测电力系统电压值和考核电压质量的节点,称为电压监测点。

@#@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压支撑节点称为电压中枢点。

@#@因此,电压中枢点一定是电压监测点,而电压监测点却不一定是电压中枢点。

@#@@#@ 电压中枢点的选择原则是:

@#@1)区域性水、火电厂的高压母线(高压母线有多回出线);@#@2)分区选择母线短路容量较大的220kV变电站母线;@#@3)有大量地方负荷的发电厂母线。

@#@@#@7、试述电力系统谐波对电网产生的影响?

@#@@#@答:

@#@谐波对电网的影响主要有:

@#@@#@  谐波对旋转设备和变压器的主要危害是引起附加损耗和发热增加,此外谐波还会引起旋转设备和变压器振动并发出噪声,长时间的振动会造成金属疲劳和机械损坏。

@#@@#@  谐波对线路的主要危害是引起附加损耗。

@#@@#@谐波可引起系统的电感、电容发生谐振,使谐波放大。

@#@当谐波引起系统谐振时,谐波电压升高,谐波电流增大,引起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误动,损坏系统设备(如电力电容器、电缆、电动机等),引发系统事故,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  谐波可干扰通信设备,增加电力系统的功率损耗(如线损),使无功补偿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等,给系统和用户带来危害。

@#@@#@  限制电网谐波的主要措施有:

@#@增加换流装置的脉动数;@#@加装交流滤波器、有源电力滤波器;@#@加强谐波管理。

@#@@#@8、何谓潜供电流?

@#@它对重合闸有何影响?

@#@如何防止?

@#@@#@答:

@#@当故障线路故障相自两侧切除后,非故障相与断开相之间存在的电容耦合和电感耦合,继续向故障相提供的电流称为潜供电流。

@#@@#@  由于潜供电流存在,对故障点灭弧产生影响,使短路时弧光通道去游离受到严重阻碍,而自动重合闸只有在故障点电弧熄灭且绝缘强度恢复以后才有可能重合成功。

@#@潜供电流值较大时,故障点熄弧时间较长,将使重合闸重合失败。

@#@@#@  为了减小潜供电流,提高重合闸重合成功率,一方面可采取减小潜供电流的措施:

@#@如对500kV中长线路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加小电抗、短时在线路两侧投入快速单相接地开关等措施;@#@另一方面可采用实测熄弧时间来整定重合闸时间。

@#@@#@9、什么叫电力系统理论线损和管理线损?

@#@@#@答:

@#@理论线损是在输送和分配电能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损失,是由当时电力网的负荷情况和供电设备的参数决定的,这部分损失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

@#@管理线损是电力网实际运行中的其他损失和各种不明损失。

@#@例如由于用户电能表有误差,使电能表的读数偏小;@#@对用户电能表的读数漏抄、错算,带电设备绝缘不良而漏电,以及无电能表用电和窃电等所损失的电量。

@#@@#@10、什么叫自然功率?

@#@@#@答:

@#@运行中的输电线路既能产生无功功率(由于分布电容)又消耗无功功率(由于串联阻抗)。

@#@当线路中输送某一数值的有功功率时,线路上的这两种无功功率恰好能相互平衡,这个有功功率的数值叫做线路的"@#@自然功率"@#@或"@#@波阻抗功率"@#@。

@#@@#@11、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几种?

@#@什么叫大电流、小电流接地系统?

@#@其划分标准如何?

@#@@#@答:

@#@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两种,即:

@#@1、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包括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2、中性点不直接接地方式(包括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短路电流很大,这种系统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

@#@@#@  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不直接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往往比负荷电流小得多,故称其为小接地电流系统。

@#@@#@  在我国划分标准为:

@#@X0/X1≤4~5的系统属于大接地电流系统,X0/X1>4~5的系统属于小接地电流系统@#@  注:

@#@X0为系统零序电抗,X1为系统正序电抗。

@#@@#@12、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不直接接地系统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各有什么特点?

@#@@#@答:

@#@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主要分两类,即直接接地和不直接接地。

@#@直接接地系统供电可靠性相对较低。

@#@这种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出现了除中性点外的另一个接地点,构成了短路回路,接地相电流很大,为了防止损坏设备,必须迅速切除接地相甚至三相。

@#@不直接接地系统供电可靠性相对较高,但对绝缘水平的要求也高。

@#@因这种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不直接构成短路回路,接地相电流不大,不必立即切除接地相,但这时非接地相的对地电压却升高为相电压的1.7倍。

@#@@#@13、小电流接地系统中,为什么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答:

@#@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点将通过接地故障线路对应电压等级电网的全部对地电容电流。

@#@如果此电容电流相当大,就会在接地点产生间歇性电弧,引起过电压,使非故障相对地电压有较大增加。

@#@在电弧接地过电压的作用下,可能导致绝缘损坏,造成两点或多点的接地短路,使事故扩大。

@#@@#@为此,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当小电流接地系统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如果接地电容电流超过一定数值(35kV电网为10A,10kV电网为10A,3~6kV电网为30A),就在中性点装设消弧线圈,其目的是利用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补偿接地故障时的容性电流,使接地故障点电流减少,提高自动熄弧能力并能自动熄弧,保证继续供电。

@#@@#@14、什么情况下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三相短路故障电流?

@#@@#@答:

@#@当故障点零序综合阻抗小于正序综合阻抗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将大于三相短路故障电流。

@#@例如:

@#@在大量采用自耦变压器的系统中,由于接地中性点多,系统故障点零序综合阻抗往往小于正序综合阻抗,这时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三相短路故障电流。

@#@@#@15、什么是电力系统序参数?

@#@零序参数有何特点?

@#@@#@答:

@#@对称的三相电路中,流过不同相序的电流时,所遇到的阻抗是不同的,然而同一相序的电压和电流间,仍符合欧姆定律。

@#@任一元件两端的相序电压与流过该元件的相应的相序电流之比,称为该元件的序参数(阻抗)@#@ 零序参数(阻抗)与网络结构,特别是和变压器的接线方式及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关。

@#@一般情况下,零序参数(阻抗)及零序网络结构与正、负序网络不一样。

@#@@#@16、零序参数与变压器接线组别、中性点接地方式、输电线架空地线、相邻平行线路有何关系?

@#@@#@答:

@#@对于变压器,零序电抗与其结构(三个单相变压器组还是三柱变压器)、绕组的连接(△或Y)和接地与否等有关。

@#@@#@  当三相变压器的一侧接成三角形或中性点不接地的星形时,从这一侧来看,变压器的零序电抗总是无穷大的。

@#@因为不管另一侧的接法如何,在这一侧加以零序电压时,总不能把零序电流送入变压器。

@#@所以只有当变压器的绕组接成星形,并且中性点接地时,从这星形侧来看变压器,零序电抗才是有限的(虽然有时还是很大的)。

@#@@#@  对于输电线路,零序电抗与平行线路的回路数,有无架空地线及地线的导电性能等因素有关。

@#@@#@零序电流在三相线路中是同相的,互感很大,因而零序电抗要比正序电抗大,而且零序电流将通过地及架空地线返回,架空地线对三相导线起屏蔽作用,使零序磁链减少,即使零序电抗减小。

@#@@#@  平行架设的两回三相架空输电线路中通过方向相同的零序电流时,不仅第一回路的任意两相对第三相的互感产生助磁作用,而且第二回路的所有三相对第一回路的第三相的互感也产生助磁作用,反过来也一样.这就使这种线路的零序阻抗进一步增大。

@#@@#@17、什么叫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稳定共分几类?

@#@@#@答:

@#@当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后,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运行状态,或者凭借控制设备的作用过渡到新的稳定状  态运行,即谓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  电力系统的稳定从广义角度来看,可分为:

@#@@#@1、发电机同步运行的稳定性问题(根据电力系统所承受的扰动大小的不同,又可分为静态稳定、暂态稳    定、动态稳定三大类);@#@@#@  2、电力系统无功不足引起的电压稳定性问题;@#@3、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不足引起的频率稳定性问题。

@#@@#@18、采用单相重合闸为什么可以提高暂态稳定性?

@#@@#@答:

@#@采用单相重合闸后,由于故障时切除的是故障相而不是三相,在切除故障相后至重合闸前的一段时间里,送电端和受电端没有完全失去联系(电气距离与切除三相相比,要小得多),这样可以减少加速面积,增加减速面积,提高暂态稳定性。

@#@@#@19、简述同步发电机的同步振荡和异步振荡?

@#@@#@答:

@#@同步振荡:

@#@当发电机输入或输出功率变化时,功角δ将随之变化,但由于机组转动部分的惯性,δ不能立即达到新的稳态值,需要经过若干次在新的δ值附近振荡之后,才能稳定在新的δ下运行。

@#@这一过程即同步振荡,亦即发电机仍保持在同步运行状态下的振荡。

@#@@#@  异步振荡:

@#@发电机因某种原因受到较大的扰动,其功角δ在0-360°@#@之间周期性地变化,发电机与电网失去同步运行的状态。

@#@在异步振荡时,发电机一会工作在发电机状态,一会工作在电动机状态。

@#@@#@20、如何区分系统发生的振荡属异步振荡还是同步振荡?

@#@@#@答:

@#@异步振荡其明显特征是:

@#@系统频率不能保持同一个频率,且所有电气量和机械量波动明显偏离额定值。

@#@如发电机、变压器和联络线的电流表、功率表周期性地大幅度摆动;@#@电压表周期性大幅摆动,振荡中心的电压摆动最大,并周期性地降到接近于零;@#@失步的发电厂间的联络的输送功率往复摆动;@#@送端系统频率升高,受端系统的频率降低并有摆动。

@#@@#@  同步振荡时,其系统频率能保持相同,各电气量的波动范围不大,且振荡在有限的时间内衰减从而进入新的平衡运行状态。

@#@@#@21、系统振荡事故与短路事故有什么不同?

@#@@#@答:

@#@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的主要区别是:

@#@@#@  1、振荡时系统各点电压和电流值均作往复性摆动,而短路时电流、电压值是突变的。

@#@此外,振荡时电流、电压值的变化速度较慢,而短路时电流、电压值突然变化量很大。

@#@@#@  2、振荡时系统任何一点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都随功角的变化而改变;@#@而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角度是基本不变的。

@#@@#@  3、振荡时系统三相是对称的;@#@而短路时系统可能出现三相不对称。

@#@@#@22、引起电力系统异步振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1、输电线路输送功率超过极限值造成静态稳定破坏;@#@@#@  2、电网发生短路故障,切除大容量的发电、输电或变电设备,负荷瞬间发生较大突变等造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破坏;@#@@#@  3、环状系统(或并列双回线)突然开环,使两部分系统联系阻抗突然增大,引启动稳定破坏而失去同步;@#@@#@  4、大容量机组跳闸或失磁,使系统联络线负荷增大或使系统电压严重下降,造成联络线稳定极限降低,易引起稳定破坏;@#@@#@ 5、电源间非同步合闸未能拖入同步。

@#@@#@23、系统振荡时的一般现象是什么?

@#@@#@答:

@#@1、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的电压表,电流表及功率表周期性的剧烈摆动,发电机和变压器发出有节奏的轰鸣声。

@#@@#@  2、连接失去同步的发电机或系统的联络线上的电流表和功率表摆动得最大。

@#@电压振荡最激烈的地方是系统振荡中心,每一周期约降低至零值一次。

@#@随着离振荡中心距离的增加,电压波动逐渐减少。

@#@如果联络线的阻抗较大,两侧电厂的电容也很大,则线路两端的电压振荡是较小的。

@#@@#@  3、失去同期的电网,虽有电气联系,但仍有频率差出现,送端频率高,受端频率低并略有摆动。

@#@@#@24、什么叫低频振荡?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并列运行的发电机间在小干扰下发生的频率为0.2~2.5赫兹范围内的持续振荡现象叫低频振荡。

@#@@#@低频振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电力系统的负阻尼效应,常出现在弱联系、远距离、重负荷输电线路上,在采用快速、高放大倍数励磁系统的条件下更容易发生。

@#@@#@25、超高压电网并联电抗器对于改善电力系统运行状况有哪些功能?

@#@@#@答:

@#@1、减轻空载或轻载线路上的电容效应,以降低工频暂态过电压。

@#@@#@  2、改善长距离输电线路上的电压分布。

@#@@#@  3、使轻负荷时线路中的无功功率尽可能就地平衡,防止无功功率不合理流动,同时也减轻了线路上的功    率损失。

@#@@#@  4、在大机组与系统并列时,降低高压母线上工频稳态电压,便于发电机同期并列。

@#@@#@  5、防止发电机带长线路可能出现的自励磁谐振现象。

@#@@#@  6、当采用电抗器中性点经小电抗接地装置时,还可用小电抗器补偿线路相间及相地电容,以加速潜供电    流自动熄灭,便于采用单相快速重合闸。

@#@@#@26、500kV电网中并联高压电抗器中性点加小电抗的作用是什么?

@#@@#@答:

@#@其作用是:

@#@补偿导线对地电容,使相对地阻抗趋于无穷大,消除潜供电流纵分量,从而提高重合闸的成功率。

@#@并联高压电抗器中性点小电抗阻抗大小的选择应进行计算分析,以防止造成铁磁谐振。

@#@@#@27、什么叫发电机的次同步振荡?

@#@其产生原因是什么?

@#@如何防止?

@#@@#@答:

@#@当发电机经由串联电容补偿的线路接入系统时,如果串联补偿度较高,网络的电气谐振频率较容易和大型汽轮发电机轴系的自然扭振频率产生谐振,造成发电机大轴扭振破坏。

@#@此谐振频率通常低于同步(50赫兹)频率,称之为次同步振荡。

@#@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HVDC)、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当其控制参数选择不当时,也可能激发次同步振荡。

@#@@#@  措施有:

@#@1、通过附加或改造一次设备;@#@2、降低串联补偿度;@#@3、通过二次设备提供对扭振模式的阻尼(类似于PSS的原理)。

@#@@#@28、电力系统过电压分几类?

@#@其产生原因及特点是什么?

@#@@#@答:

@#@电力系统过电压主要分以下几种类型:

@#@大气过电压、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

@#@@#@  产生的原因及特点是:

@#@@#@  大气过电压:

@#@由直击雷引起,特点是持续时间短暂,冲击性强,与雷击活动强度有直接关系,与设备电压等级无关。

@#@因此,220KV以下系统的绝缘水平往往由防止大气过电压决定。

@#@@#@  工频过电压:

@#@由长线路的电容效应及电网运行方式的突然改变引起,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过电压倍数不高,一般对设备绝缘危险性不大,但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确定绝缘水平时起重要作用。

@#@@#@  操作过电压:

@#@由电网内开关操作引起,特点是具有随机性,但最不利情况下过电压倍数较高。

@#@因此30KV及以上超高压系统的绝缘水平往往由防止操作过电压决定。

@#@@#@  谐振过电压:

@#@由系统电容及电感回路组成谐振回路时引起,特点是过电压倍数高、持续时间长。

@#@@#@29、何谓反击过电压?

@#@@#@答:

@#@在发电厂和变电所中,如果雷击到避雷针上,雷电流通过构架接地引下线流散到地中,由于构架电感和接地电阻的存在,在构架上会产生很高的对地电位,高电位对附近的电气设备或带电的导线会产生很大的电位差。

@#@如果两者间距离小,就会导致避雷针构架对其它设备或导线放电,引起反击闪络而造成事故。

@#@@#@30、何谓跨步电压?

@#@@#@答:

@#@通过接地网或接地体流到地中的电流,会在地表及地下深处形成一个空间分布的电流场,并在离接地体不同距离的位置产生一个电位差,这个电位差叫做跨步电压。

@#@跨步电压与入地电流强度成正比,与接地体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  因此,在靠近接地体的区域内,如果遇到强大的雷电流,跨步电压较高时,易造成对人、畜的伤害。

@#@@#@作或发生故障时可形成各种振荡回路,在一定的能源作用下,会产生串联谐振现象,导致系统某些元件出现严重的过电压,这一现象叫电力系统谐振过电压。

@#@谐振过电压分为以下几种:

@#@@#@

(1)线性谐振过电压@#@  谐振回路由不带铁芯的电感元件(如输电线路的电感,变压器的漏感)或励磁特性接近线性的带铁芯的电感元件(如消弧线圈)和系统中的电容元件所组成。

@#@@#@

(2)铁磁谐振过电压@#@  谐振回路由带铁芯的电感元件(如空载变压器、电压互感器)和系统的电容元件组成。

@#@因铁芯电感元件的饱和现象,使回路的电感参数是非线性的,这种含有非线性电感元件的回路在满足一定的谐振条件时,会产生铁磁谐振。

@#@@#@(3)参数谐振过电压@#@  由电感参数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感元件(如凸极发电机的同步电抗在Kd~Kq间周期变化)和系统电容元件(如空载线路)组成回路,当参数配合时,通过电感的周期性变化,不断向谐振系统输送能量,造成参数谐振过电压。

@#@@#@36、避雷线和避雷针的作用是什么?

@#@避雷器的作用是什么?

@#@@#@答:

@#@避雷线和避雷针的作用是防止直击雷,使在它们保护范围内的电气设备(架空输电线路及变电站设备)遭直击雷绕击的几率减小。

@#@避雷器的作用是通过并联放电间隙或非线性电阻的作用,对入侵流动波进行削幅,降低被保护设备所受过电压幅值。

@#@避雷器既可用来防护大气过电压,也可用来防护操作过电压。

@#@@#@37、接地网的电阻不合规定有何危害?

@#@@#@答:

@#@接地网起着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作用,当接地电阻过大则:

@#@@#@

(1)发生接地故障时,使中性点电压偏移增大,可能使健全相和中性点电压过高,超过绝缘要求的水平而造成设备损坏。

@#@@#@

(2)在雷击或雷电波袭击时,由于电流很大,会产生很高的残压,使附近的设备遭受到反击的威胁,并降低接地网本身保护设备(架空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电气设备)带电导体的耐雷水平,达不到设计的要求而损坏设备。

@#@@#@38、电网调峰的手段主要有哪些?

@#@@#@答:

@#@

(1)抽水蓄能电厂改发电机状态为电动机状态,调峰能力接近200%;@#@

(2)水电机组减负荷调峰或停机,调峰依最小出力(考虑震动区)接近100%;@#@(3)燃油(气)机组减负荷,调峰能力在50%以上;@#@(4)燃煤机组减负荷、启停调峰、少蒸汽运行、滑参数运行,调峰能力分别为50%(若投油或加装助燃器可减至60%)、100%、100%、40%;@#@(5)核电机组减负荷调峰;@#@(6)通过对用户侧负荷管理的方法,削峰填谷调峰。

@#@@#@39、经济调度软件包括哪些功能模块?

@#@@#@答:

@#@

(1)负荷预计

(2)机组优化组合(3)机组耗量特性及微增耗量特性拟合整编(4)等微增调度(5)线损修正@#@  如果是水、火电混联系统,则需用大系统分解协调法或其它算法对水电子系统和火电子系统分别优化,然后根据一天用水总量控制或水库始末水位控制条件协调水火子系统之间水电的当量系数。

@#@@#@40、简述电力系统经济调度要求具有哪些基础资料?

@#@@#@答:

@#@

(1)火电机组热力特性需通过热力试验得到火电机组带不同负荷运行工况下的热力特性,包括锅炉的效率试验及汽机的热耗、汽耗试验;@#@

(2)水电机组耗量特性该特性为不同水头下的机组出力-流量特性,也应通过试验得到或依据厂家设计资料;@#@(3)火电机组的起、停损耗;@#@(4)线损计算基础参数;@#@(5)水煤转换当量系数。

@#@@#@41、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

@#@@#@答:

@#@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或危及其安全运行的事件时,需要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开关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

@#@实现这种自动化措施的成套设备,一般通称为继电保护装置。

@#@@#@42、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是什么?

@#@@#@答:

@#@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主要分为两部分:

@#@@#@ 1、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距离故障元件最近的开关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并满足电力系统的某些特定要求(如保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等)。

@#@@#@ 2、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发出信号,以便值班人员进行处理,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

@#@反应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容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

@#@@#@43、简述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构成方式?

@#@@#@答:

@#@继电保护主要利用电力系统中元件发生短路或异常情况时的电气量(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等)的变化,构成继电保护动作的原理,也有其他的物理量,如变压器油箱内故障时伴随产生的大量瓦斯和油流速度的增大或油压强度的增高。

@#@大多数情况下,不管反应哪种物理量,继电保护装置将包括测量部分(和定值调整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

@#@@#@44、如何保证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答:

@#@可靠性主要由配置合理、质量和技术性能优良的继电保护装置以及正常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来保证。

@#@任何电力设备(线路、母线、变压器等)都不允许在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运行。

@#@220kV及以上电网的所有运行设备都必须由两套交、直流输入、输出回路相互独立,并分别控制不同开关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保护。

@#@当任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或任一组开关拒绝动作时,能由另一套继电保护装置操作另一组开关切除故障。

@#@在所有情况下,要求这两套继电保护装置和开关所取的直流电源均经由不同的熔断器供电。

@#@@#@45、为保证电网继电保护的选择性,上、下级电网继电保护之间配合应满足什么要求?

@#@@#@答:

@#@上、下级电网(包括同级和上一级及下一级电网)继电保护之间的整定,应遵循逐级配合的原则,满足选择性的要求,即当下一级线路或元件故障时,故障线路或元件的继电保护整定值必须在灵敏度和动作时间上均与上一级线路或元件的继电保护整定值相互配合,以保证电网发生故障时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

@#@@#@46、在哪些情况下允许适当牺牲继电保护部分选择性?

@#@@#@答:

@#@1、接入供电变压器的终端线路,无论是一台或多台变压器并列运行(包括多处T接供电变压器或供电线路),都允许线路侧的速动段保护按躲开变压器其他侧母线故障整定。

@#@需要时,线路速动段保护可经一短时限动作。

@#@@#@  2、对串联供电线路,如果按逐级配合的原则将过份延长电源侧保护的动作时间,则可将容量较小的某些中间变电所按T接变电所或不配合点处理,以减少配合的级数,缩短动作时间。

@#@@#@  3、双回线内部保护的配合,可按双回线主保护(例如横联差动保护)动作,或双回线中一回线故障时两侧零序电流(或相电流速断)保";i:

35;s:

18996:

"第一章 @#@ @#@承装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一级:

@#@取得一级承装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的,可以从事所有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安装活动。

@#@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一)法人资格和完善的组织机构;@#@@#@  

(二)注册资本、净资产6000万元以上;@#@@#@  (三)最近3年内承担过下列第1子项所列工程以及第2、第3子项所列工程任意一项,且工程质量合格:

@#@@#@  1.33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2座或者220千伏电压等级变电站5座;@#@@#@  2.330千伏以上架空线路300公里或者220千伏架空线路500公里;@#@@#@  3.220千伏以上电缆线路80公里或者跨越塔标高100米以上的跨越工程1项。

@#@@#@  (四)最近3年内从事电力设施安装业务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2亿元以上;@#@@#@  (五)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具有10年以上从事电力设施安装管理工作的经历,具有电力相关专业高级技术任职资格;@#@@#@  (六)专业技术及经济管理人员70人以上,其中具有电力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50人以上;@#@@#@  (七)电力相关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15人以上;@#@@#@  (八)持进网作业许可证电工120人以上,其中高压电工70人以上,特种电工20人以上且各专业人数不少于5人;@#@@#@  (九)专职预算、质检人员各3人以上,安装工长20人以上;@#@@#@  (十)健全有效的安全生产组织和制度,依法开展安全培训工作,专职安全监督人员5人以上;@#@@#@  (十一)与可承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施工机具设备;@#@@#@(十二)健全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二级:

@#@取得二级承装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的,可以从事220千伏以下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安装活动。

@#@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一)法人资格和完善的组织机构;@#@@#@  

(二)注册资本、净资产2400万元以上;@#@@#@  (三)最近3年内承担过下列第1子项所列工程以及第2、第3子项所列工程任意一项,且工程质量合格:

@#@@#@  1.220千伏电压等级变电站4座或者110千伏电压等级变电站6座;@#@@#@  2. @#@220千伏架空线路400公里或者110千伏架空线路500公里;@#@@#@  3.220千伏电缆线路40公里或者110千伏电缆线路80公里。

@#@@#@(四)最近3年内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1亿元以上;@#@@#@(五)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具有8年以上从事电力设施安装管理工作的经历,具有电力相关专业高级技术任职资格;@#@@#@  (六)专业技术及经济管理人员50人以上,其中具有电力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30人以上;@#@@#@  (七)电力相关专业注册建造师6人以上;@#@@#@  (八)持进网作业许可证电工90人以上,其中高压电工50人以上,特种电工15人以上且各专业人数不少于3人;@#@@#@  (九)专职预算、质检人员各2人以上,安装工长12人以上;@#@@#@  (十)健全有效的安全生产组织和制度,依法开展安全培训工作,专职安全监督人员4人以上;@#@@#@  (十一)与可承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施工机具设备;@#@@#@  (十二)健全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三级:

@#@ @#@取得三级承装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的,可以从事110千伏以下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安装活动。

@#@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一)法人资格和完善的组织机构;@#@@#@  

(二)注册资本、净资产1200万元以上;@#@@#@  (三)最近3年内承担过下列第1子项所列工程以及第2、第3子项所列工程任意一项,且工程质量合格:

@#@@#@  1.110千伏电压等级变电站2座或者10千伏电压等级变电工程4项;@#@@#@  2.110千伏线路200公里或者10千伏线路400公里;@#@@#@  3.110千伏电缆线路40公里或者10千伏电缆线路100公里;@#@@#@  (四)最近3年内最高年工程结算收入3000万元以上;@#@@#@  (五)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从事电力设施安装管理工作的经历,具有电力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任职资格;@#@@#@  (六)专业技术及经济管理人员20人以上,其中具有电力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10人以上;@#@@#@  (七)电力相关专业注册建造师2人以上;@#@@#@  (八)持进网作业许可证电工40人以上,其中高压电工25人以上,特种电工8人以上且各专业人数不少于2人;@#@@#@  (九)专职预算、质检人员各1人以上,安装工长6人以上;@#@@#@  (十)健全有效的安全生产组织和制度,依法开展安全培训工作,专职安全监督人员3人以上;@#@@#@  (十一)与可承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施工机具设备;@#@@#@  (十二)健全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四级:

@#@ @#@取得四级承装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的,可以从事35千伏以下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安装活动。

@#@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一)法人资格和完善的组织机构;@#@@#@  

(二)注册资本、净资产300万元以上;@#@@#@  (三)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具有4年以上从事电力设施安装管理工作的经历,具有电力相关专业初级以上技术任职资格;@#@@#@  (四)专业技术及经济管理人员10人以上,其中具有电力相关专业初级以上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3人以上;@#@@#@  (五)持进网作业许可证电工25人以上,其中高压电工13人以上,特种电工5人以上且各专业人数不少于1人;@#@@#@  (六)预算、质检人员各1人以上,安装工长3人以上;@#@@#@  (七)健全有效的安全生产组织和制度,依法开展安全培训工作,专职安全监督人员1人以上;@#@@#@  (八)与可承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施工机具设备;@#@@#@  (九)健全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五级:

@#@ @#@取得五级承装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的,可以从事10千伏以下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安装活动。

@#@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一)法人资格和完善的组织机构;@#@@#@  

(二)注册资本、净资产150万元以上;@#@@#@  (三)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具有3年以上从事电力设施安装管理工作的经历,具有电力相关专业初级以上技术任职资格;@#@@#@  (四)专业技术及经济管理人员5人以上,其中具有电力相关专业初级以上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2人以上;@#@@#@  (五)持进网作业许可证电工10人以上,其中高压电工5人以上,特种电工2人以上;@#@@#@  (六)预算、质检人员各1人以上,安装工长2人以上;@#@@#@  (七)健全有效的安全生产组织和制度,依法开展安全培训工作,专职安全监督人员1人以上;@#@@#@ @#@@#@  (八)与可承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施工机具设备;@#@@#@ @#@ @#@(九)健全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 @#@@#@  第二章 @#@承修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申请条件@#@   @#@承修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

@#@@#@一级:

@#@取得一级承修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的,可以从事所有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维修活动。

@#@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一)法人资格和完善的组织机构;@#@@#@  

(二)注册资本、净资产4800万元以上;@#@@#@  (三)连续2年以上从事330千伏以上线路及变电设施维修活动的经历或者连续3年以上从事220千伏线路及变电设施维修活动的经历;@#@@#@  (四)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具有8年以上从事电力设施维修管理工作的经历,具有电力相关专业高级技术任职资格;@#@@#@  (五)专业技术及经济管理人员50人以上,其中电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30人以上;@#@@#@  (六)持进网作业许可证电工80人以上,其中高压电工50人以上,特种电工15人以上;@#@@#@  (七)健全有效的安全生产组织和制度,依法开展安全培训工作,专职安全监督人员5人以上;@#@@#@  (八)与可承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维修机具设备;@#@@#@(九)健全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二级:

@#@ @#@取得二级承修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的,可以从事220千伏以下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维修活动。

@#@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一)法人资格和完善的组织机构;@#@@#@  

(二)注册资本、净资产2000万元以上;@#@@#@  (三)连续3年以上从事110千伏以上线路及变电设施维修活动的经历;@#@@#@  (四)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从事电力设施维修管理工作的经历,具有电力相关专业高级技术任职资格;@#@@#@  (五)专业技术及经济管理人员30人以上,其中电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20人以上;@#@@#@  (六)持进网作业许可证电工60人以上,其中高压电工35人以上,特种电工10人以上;@#@@#@  (七)健全有效的安全生产组织和制度,依法开展安全培训工作,专职安全监督人员4人以上;@#@@#@  (八)与可承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维修机具设备;@#@@#@  (九)健全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三级:

@#@取得三级承修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的,可以从事110千伏以下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维修活动。

@#@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一)法人资格和完善的组织机构;@#@@#@  

(二)注册资本、净资产1000万元以上;@#@@#@  (三)连续3年以上从事10千伏以上线路及变电设施维修活动的经历;@#@@#@  (四)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从事电力设施维修管理工作的经历,具有电力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任职资格;@#@@#@  (五)专业技术及经济管理人员15人以上,其中电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10人以上;@#@@#@  (六)持进网作业许可证电工40人以上,其中高压电工25人以上,特种电工7人以上;@#@@#@  (七)健全有效的安全生产组织和制度,依法开展安全培训工作,专职安全监督人员3人以上;@#@@#@  (八)与可承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维修机具设备;@#@@#@(九)健全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四级:

@#@取得四级承修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的,可以从事35千伏以下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维修活动。

@#@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一)法人资格和完善的组织机构;@#@@#@  

(二)注册资本、净资产300万元以上;@#@@#@  (三)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具有3年以上从事电力设施维修管理工作的经历,具有电力相关专业初级以上技术任职资格;@#@@#@  (四)专业技术及经济管理人员10人以上,其中电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3人以上;@#@@#@  (五)持进网作业许可证电工20人以上,其中高压电工12人以上,特种电工4人以上;@#@@#@  (六)健全有效的安全生产组织和制度,依法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安全管理人员1人以上;@#@@#@  (七)与可承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维修机具设备;@#@@#@  (八)健全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五级:

@#@取得五级承修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的,可以从事10千伏以下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维修活动。

@#@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一)法人资格和完善的组织机构;@#@@#@  

(二)注册资本、净资产150万元以上;@#@@#@  (三)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具有3年以上从事电力设施维修管理工作的经历,具有电力相关专业初级以上技术任职资格;@#@@#@  (四)专业技术及经济管理人员5人以上,其中电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3人以上;@#@@#@  (五)持进网作业许可证电工8人以上,其中高压电工4人以上,特种电工2人以上;@#@@#@  (六)健全有效的安全生产组织和制度,依法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安全管理人员1人以上;@#@@#@  (七)与可承担工程范围相适应的维修机具设备;@#@@#@(八)健全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 @#@@#@  第三章 @#@承试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申请条件@#@  第十三条 @#@承试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

@#@@#@一级:

@#@取得一级承试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的,可以从事所有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试验活动。

@#@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一)法人资格和完善的组织机构;@#@@#@  

(二)注册资本、净资产4800万元以上;@#@@#@  (三)连续2年以上从事330千伏以上线路及变电设施试验活动的经历或者连续3年以上从事220千伏线路及变电设施试验活动的经历;@#@@#@  (四)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具有8年以上从事电力设施试验管理工作的经历,具有电力相关专业高级技术任职资格;@#@@#@  (五)专业技术及经济管理人员50人以上,其中电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35人以上;@#@@#@  (六)持进网作业许可证电工35人以上,其中高压电工10人以上,特种电工15人以上;@#@@#@  (七)健全有效的安全生产组织和制度,依法开展安全培训工作,专职安全监督人员5人以上;@#@@#@  (八)固定经营场所总面积6000平方米以上,各类专业试验室和试验33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试验场所及设备;@#@@#@  (九)健全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二级:

@#@取得二级承试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的,可以从事220千伏以下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试验活动。

@#@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一)法人资格和完善的组织机构;@#@@#@  

(二)注册资本、净资产2400万元以上;@#@@#@  (三)连续3年以上从事110千伏以上线路及变电设施试验活动的经历;@#@@#@  (四)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从事电力设施试验管理工作的经历,具有电力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任职资格;@#@@#@  (五)专业技术及经济管理人员30人以上,其中电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20人以上;@#@@#@  (六)持进网作业许可证电工25人以上,其中高压电工8人以上,特种电工10人以上;@#@@#@  (七)健全有效的安全生产组织和制度,依法开展安全培训工作,专职安全监督人员4人以上;@#@@#@  (八)固定经营场所总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各类专业试验室和试验22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试验场所及设备;@#@@#@  (九)健全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三级:

@#@取得三级承试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的,可以从事110千伏以下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试验活动。

@#@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一)法人资格和完善的组织机构;@#@@#@  

(二)注册资本、净资产1200万元以上;@#@@#@  (三)连续3年以上从事10千伏以上线路及变电设施试验活动的经历;@#@@#@  (四)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具有5年以上从事电力设施试验管理工作的经历,具有电力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任职资格;@#@@#@  (五)专业技术及经济管理人员20人以上,其中电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15人以上;@#@@#@  (六)持进网作业许可证电工10人以上,其中高压电工3人以上,特种电工6人以上;@#@@#@  (七)健全有效的安全生产组织和制度,依法开展安全培训工作,专职安全监督人员3人以上;@#@@#@  (八)固定经营场所总面积600平方米以上,各类专业试验室和试验11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试验设备;@#@@#@  (九)健全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四级:

@#@ @#@取得四级承试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的,可以从事35千伏以下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试验活动。

@#@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一)法人资格和完善的组织机构;@#@@#@  

(二)注册资本、净资产600万元以上;@#@@#@  (三)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具有3年以上从事电力设施试验管理工作的经历,具有电力相关专业初级以上技术任职资格;@#@@#@  (四)专业技术及经济管理人员10人以上,其中电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4人以上;@#@@#@  (五)持进网作业许可证电工6人以上,其中高压电工2人以上,特种电工3人以上;@#@@#@  (六)健全有效的安全生产组织和制度,依法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安全管理人员1人以上;@#@@#@  (七)固定经营场所总面积400平方米以上,各类专业试验室和试验35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试验设备;@#@@#@  (八)健全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五级:

@#@取得五级承试类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的,可以从事10千伏以下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试验活动。

@#@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一)具备法人资格和完善的组织机构;@#@@#@  

(二)注册资本、净资产300万元以上;@#@@#@  (三)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具有3年以上从事电力设施试验管理工作的经历,具有电力相关专业初级以上技术任职资格;@#@@#@  (四)专业技术及经济管理人员5人以上,其中电力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3人以上;@#@@#@  (五)持进网作业许可证电工4人以上,其中高压电工2人以上,特种电工2人以上;@#@@#@  (六)健全有效的安全生产组织和制度,依法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安全管理人员1人以上;@#@@#@  (七)固定经营场所总面积300平方米以上,各类专业试验室和试验1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试验设备;@#@@#@  (八)健全的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i:

36;s:

16799:

"@#@HefeiUniversity@#@功率变换课程综述@#@课程题目:

@#@功率变换@#@姓名:

@#@戴森@#@学号:

@#@1205033024@#@专业:

@#@自动化

(2)班@#@授课老师:

@#@李秀娟@#@摘要@#@电力电子技术是电力、电子与控制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被国际电工委员会命名为电力电子学或成为电力电子技术。

@#@近20年来,电力电子技术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领域,并取得了迅速发展。

@#@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或相关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讲述了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电路及变流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字:

@#@电力电子技术发展专业基础@#@一、电力电子技术简介@#@电力电子技术是20世纪后半夜诞生和发展的一门崭新的技术。

@#@它集电气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于一体。

@#@其迅猛发展历程已预示了将成为21世纪起主导作用的科学技术之一。

@#@《电力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等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

@#@该课程的前身是《半导体变流技术》并作为工业自动化的专业课,于1978年在全国高校正式开课,并一直讲授到1944年。

@#@由于专业技术的迅速发展,1994年后该课程正式改名为《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并于当年在全国高校统一教材授课。

@#@到2000年又改名为《电力电子技术》,并在全国统一教材授课至今。

@#@其全国统一教材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考虑到“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一个学科已深入人心,其课程已有一门专业课程演变为专业基础课程,从而使该课程更具有基础性和普遍性。

@#@@#@近20年来,电力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或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电力电子技术讲述了电力电子器件、电力电子电路以及变流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这门课程现已成为现代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培养该专业人才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电力电子课程简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定义、发展,还有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源、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微电网、环保系统、节能中应用。

@#@@#@第二章电力电子器件@#@ 这一章主要讲了电力电子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发展的基础,电力电子设备的工作状况是通过控制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关状态来实现的。

@#@根据器件导通和关断的可控制性,可将电力电子器件分为可控器件、半可控型器件和全可控性器件。

@#@@#@不可控器件没有控制极,其导通与关断完全由外部电路决定;@#@半控型器件和全控型器件有控制极,对于半控型器件而言,通过对控制极施加导通控制信号能使器件导通,但器件导通后即不再受控制极控制,其关断由外部主回路决定;@#@而全控型器件的导通和关断则都能通过对控制极施加开通和关断信号来实现。

@#@@#@ 重点是掌握晶闸管(SCR)的工作原理、导通与关断条件、额定参数的选择等,电力晶体管(GTR)、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等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特性、电气参数以及它们的驱动与保护电路。

@#@@#@第三章DC—DC变换器@#@DC-DC变换器是指能将一定幅值的直流电变换成另一幅值直流电的电力电子装置,主要应用于直流电压变换(升压、降压、升降压等)、开关稳压电源、直流电机驱动等场合。

@#@DC-DC变换器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降压型DC-DC变换器,简称Buck变换器;@#@升压型DC-DC变换器,简称Boost变换器;@#@升-降压型DC-DC变换器,简称Boost-Buck变换器;@#@降-升压型DC-DC变换器,简称Buck-Boost变换器。

@#@@#@重点学习的主要内容有DC-DC变换器基本电路构成的基本思路与换流分析;@#@开关变换器中电感、电容元件的基本特征——伏秒平衡特性、安秒平衡特性,这事定量分析开关变换器的基础;@#@电流连续条件下的DC-DC变换器基本特性分析,这是DC-DC变换器性能分析和参数设计的基础,主要包括:

@#@稳态增益、电感电流及电容电压脉动量、功率器件中的电压和电流关系等;@#@多象限和多相多重DC-DC变换器的结构特点和换流分析。

@#@@#@第四章DC—AC变换器(无源逆变电路)@#@DC-AC变换器是指能将一定幅值的直流电变换成一定幅值和一定频率交流电的电力电子装置,又称为逆变器。

@#@如果DC-AC变换器的交流输出连接无源负载,则成这种DC-AC变换器为无源逆变器;@#@如果DC-AC变换器的交流输出连接电网,则称这种DC-AC变换器为有源逆变器。

@#@@#@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能变换为交流电能并向无源负载供电的重要电力电子电路。

@#@@#@主要内容有逆变器的电路结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逆变器的三种基本变换方式;@#@方波逆变器的基本电路及其特点;@#@这正弦波逆变器及其SPWM控制。

@#@@#@第五章AC—DC变换器(整流和有源逆变电路)@#@AC-DC变换器是指将交流电能变换为直流电能的电力电子装置,而AC-DC变换器的交流侧一般连入电网或其他交流电源。

@#@本章主要介绍了单相可控整流电路、三相可控整流电路、有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工作波形分析及电路参数计算,整流变压器的漏抗对整流电路的影响,PWM整流的工作原理,电压型、电流型桥式PWM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主要内容是掌握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参数计算方法,整流变压器的漏抗对整流电路的影响,有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工作波形分析及电路参数计算,逆变失败的原因和最小逆变角的限制问题;@#@了解PWM整流的工作原理。

@#@@#@第六章AC—AC变换器@#@AC-AC变换器是指将一种形式的交流电变换成另一种形式的交流点的电力电子装置。

@#@AC-AC变换电路可以分为交流调压电路、交流电力控制电路和交-交变频电路。

@#@交流调压蒂娜路一般采用相位控制,其特点是维持频率不变,仅仅改变输出电压的幅值,它广泛应用于电炉温度控制、灯光调节、异步电机的软启动和调速等场合;@#@交流电力控制电路主要用于投切交流电力电容电器以控制电网的无功功率,也可以用于电炉的温度控制;@#@交-交变频电路也称直接变频电路,是一种没有中间直接环节就能把某一频率、电压的交流电直接变换成另一频率、电压交流电的变换电路。

@#@@#@重点要掌握交交变流电路的分类及基本概念,交流调压电路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交流调功电路和交流电子开关的基本概念,晶闸管相控交交变频电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和输入输出特性,矩阵式变频电路的基本概念。

@#@还有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和必要的参数计算,晶闸管相控交交变频电路的构成、工作原理和输入输出特性;@#@了解三相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波形分析,交流调功电路和交流电子开关的基本概念,矩阵式变频电路的基本概念。

@#@@#@第七章软开关变换器@#@软开关是指在开关电路中增加相应的电感、电容等谐振元件,通过在开关过程引入谐振,使开关开通前电压先降为零,或关断前电流先降为零,就可以消除开关过程中电压、电流的重叠,从而减小甚至消除开关损耗。

@#@软开关一般分为零电压开关与零电流开关,而根据软开关技术发展的历程,软开关变换器分为准谐振变换器、PWM软开关变换器。

@#@@#@本章重点要掌握软开关的基本概念和各种软开关的分类,详细分析零电压开关准谐振电路、谐振直流环、移相全桥零电压开关PWM电路和零电压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与发展@#@1、电力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电力电子技术是一个以功率半导体器件、电路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为支撑的技术平台。

@#@经过50年的发展历程,它在传统产业设备发行、电能质量控制、新能源开发和民用产品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最成功地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是直流输电(HVDC)。

@#@自20世纪80年代,柔性交流输电(FACTS)概念被提出后,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多种设备相继出现。

@#@电力电子技术在发电环节中、输电环节中、在配电环节中的应用和节能环节的运用。

@#@@#@

(1)发电环节中@#@大型发电机的静止励磁控制:

@#@采用晶闸管整流自并励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及造价低等优点,被世界各大电力系统广泛采用。

@#@@#@水力、风力发电机的变速恒频励磁:

@#@此项应用的技术核心是变频电源。

@#@@#@发电厂风机水泵的变频调速:

@#@使用低压或高压变频器,实施风机水泵的变频调速,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

(2)在输电环节中@#@直流输电(HVDC)和轻型直流输电(HVDCLight)技术:

@#@直流输电具有输电容量大、稳定性好、控制调节灵活等优点,对于远距离输电、海底电缆输电及不同频率系统的联网,高压直流输电拥有独特的优势。

@#@1970年世界上第一项晶闸管换流器,标志着电力电子技术正式应用于直流输电。

@#@从此以后世界上新建的直流输电工程均采用晶闸管换流阀。

@#@@#@柔性交流输电(FACTS)技术:

@#@FACTS技术的概念问世干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一项基于电力电子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对交流输电系统的阻抗、电压及相位实施灵活快速调节的输电技术,可实现对交流输电功率潮流的灵活控制,大幅度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水平。

@#@@#@(3)在配电环节中@#@配电系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强供电可靠性和提高电能质量。

@#@电能质量控制既要满足对电压、频率、谐波和不对称度的要求,还要抑制各种瞬态的波动和干扰。

@#@电力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即用户电力(customPower)技术或称DFACTS技术,是在FACTS各项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能质量控制新技术。

@#@可以将DFACTS设备理解为FACTS设备的缩小版,其原理、结构均相同,功能也相似。

@#@由于潜在需求巨大,市场介入相对容易,开发投入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随着电力电子器件价格的不断降低,可以预期DFACTS设备产品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  @#@(4)在节能环节@#@变负荷电动机调速运行:

@#@电动机本身挖掘节电潜力只是节电的一个方面,通过变负荷电动机的调速技术节电又是另一个方面,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电动机节电方较完善。

@#@目前,交流调速在冶金、矿山等部门及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是风机、泵类等变负荷机械中采用调速控制代替挡风板或节流阀控制风流量和水流量具有显著的效果。

@#@国外变负荷的风机、水泵大多采用了交流调速,我国正在推广应用中。

@#@变频调速的优点是调速范围广,精度高,效率高,能实现连续无级调速。

@#@在调速过程中转差损耗小,定子、转子的铜耗也不大,节电率一般可达30%左右。

@#@其缺点主要为:

@#@成本高,产生高次谐波污染电网。

@#@@#@减少无功损耗,提高功率因数:

@#@在电气设备中,变压器和交流异步电动机等都属于感性负载,这些设备在运行时不仅消耗有功功率,而且还消耗无功功率。

@#@因此,无功电源与有功电源一样,是保证电能质量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电力系统中应保持无功平衡,否则,将会使系统电压降低,设备破坏,功率因数下降,严惩时会引起电压崩溃,系统解裂,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

@#@所以,当电力网或电气设备无功容量不足时,应增装无功补偿设备,提高设备功率因数。

@#@@#@2、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从以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方向转变。

@#@电力电子技术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硅整流器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

@#@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以功率MOSFET和IGBT为代表的、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表明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进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整流器时代@#@大功率的工业用电由工频(50Hz)交流发电机提供,但是大约20%的电能是以直流形式消费的,其中最典型的是电解(有色金属和化工原料需要直流电解)、牵引(电气机车、电传动的内燃机车、地铁机车、城市无轨电车等)和直流传动(轧钢、造纸等)三大领域。

@#@大功率硅整流器能够高效率地把工频交流电转变为直流电,因此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大功率硅整流管和晶闸管的开发与应用得以很大发展。

@#@当时国内曾经掀起了-股各地大办硅整流器厂的热潮,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制造硅整流器的半导体厂家就是那时的产物。

@#@@#@逆变器时代@#@七十年代出现了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交流电机变频惆速因节能效果显著而迅速发展。

@#@变频调速的关键技术是将直流电逆变为0~100Hz的交流电。

@#@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随着变频调速装置的普及,大功率逆变用的晶闸管、巨型功率晶体管(GTR)和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0)成为当时电力电子器件的主角。

@#@类似的应用还包括高压直流输出,静止式无功功率动态补偿等。

@#@这时的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能够实现整流和逆变,但工作频率较低,仅局限在中低频范围内。

@#@@#@变频器时代@#@进入八十年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将集成电路技术的精细加工技术和高压大电流技术有机结合,出现了一批全新的全控型功率器件、首先是功率M0SFET的问世,导致了中小功率电源向高频化发展,而后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IGBT)的出现,又为大中型功率电源向高频发展带来机遇。

@#@MOSFET和IGBT的相继问世,是传统的电力电子向现代电力电子转化的标志。

@#@据统计,到1995年底,功率M0SFET和GTR在功率半导体器件市场上已达到平分秋色的地步,而用IGBT代替GTR在电力电子领域巳成定论。

@#@新型器件的发展不仅为交流电机变频调速提供了较高的频率,使其性能更加完善可靠,而且使现代电子技术不断向高频化发展,为用电设备的高效节材节能,实现小型轻量化,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四、课程学习总结@#@ @#@这门课较为系统的阐述了电力电子器件、DC-DC变换器、DC-AC变换器、AC-DC变换器、AC-AC变换器以及软开关变换器等基本内容,为电力电子技术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变换器的特定变换功能复杂,我们要从他们的变换功能,进一步知道变换器的基本分析方法,才能更有利于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学习。

@#@@#@感谢授课老师李老师一学期的辛勤指导与教诲,在课堂上扩展了很多,使我对这门课程的理解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电力电子学》陈坚高等教育出版社@#@2、《现代电能变换技术》张卫平科学出版社@#@6@#@";i:

37;s:

14195:

"@#@临江330kV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总结@#@临江330kV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项目部@#@2010年10月@#@SZLB25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工程项目名称:

@#@临江330kV变电站总包单位:

@#@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建设单位@#@十堰供电公司@#@单位工程@#@110kVGIS安装@#@分部工程@#@母线安装、开关安装、避雷器安装@#@监理单位@#@开工日期@#@工程地点@#@十堰市竹溪县丰溪镇@#@竣工日期@#@序号@#@防治项目@#@主要措施及防治结果@#@1@#@设备漏气@#@安装前详细检查密封圈材质及法兰面平整度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2@#@紧固件齐全、紧固@#@1.安装螺栓紧固力矩应满足厂家说明书要求。

@#@@#@2.对设备安装中的穿芯螺栓,要保证两侧螺栓露出长度一致。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3@#@汇控柜安装@#@1.屏、柜安装要牢固可靠,主控制屏、继电保护屏和自动装置屏等应采用螺栓固定,不得与基础型钢焊死。

@#@安装后端子箱立面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2.电缆较多的屏柜接地母线的长度及其接地螺孔宜适当增加,以保证一个接地螺栓上安装不超过2个接地线鼻的要求。

@#@@#@3.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应接地或接零。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4@#@接地装置@#@1.不得用金属体直接敲打扁钢进行调直,以免造成扁钢表面损伤、锈蚀@#@2.户外接地线采用多股软铜线连接时应压专用线鼻子,并加装热缩套,铜与其他材质导体连接时接触面应搪锡,防止氧化腐蚀。

@#@@#@3.镀锌扁钢弯曲时宜采用冷弯工艺。

@#@@#@4.设备接地应有便于测量的断开点,接地黄绿标识应规范,黄绿色标间距宜为接地体宽度的1.5倍。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项目总工:

@#@@#@项目经理:

@#@@#@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注本表一式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份,施工项目部存份。

@#@@#@SZLB25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工程项目名称:

@#@十堰丰溪110kV变电站总包单位:

@#@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建设单位@#@十堰供电公司@#@单位工程@#@220kVGIS安装@#@分部工程@#@母线安装、开关安装、避雷器安装@#@监理单位@#@开工日期@#@工程地点@#@十堰市竹溪县丰溪镇@#@竣工日期@#@序号@#@防治项目@#@主要措施及防治结果@#@1@#@设备漏气@#@安装前详细检查密封圈材质及法兰面平整度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2@#@紧固件齐全、紧固@#@1.安装螺栓紧固力矩应满足厂家说明书要求。

@#@@#@2.对设备安装中的穿芯螺栓,要保证两侧螺栓露出长度一致。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3@#@汇控柜安装@#@1.屏、柜安装要牢固可靠,主控制屏、继电保护屏和自动装置屏等应采用螺栓固定,不得与基础型钢焊死。

@#@安装后端子箱立面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2.电缆较多的屏柜接地母线的长度及其接地螺孔宜适当增加,以保证一个接地螺栓上安装不超过2个接地线鼻的要求。

@#@@#@3.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应接地或接零。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4@#@接地装置@#@1.不得用金属体直接敲打扁钢进行调直,以免造成扁钢表面损伤、锈蚀@#@2.户外接地线采用多股软铜线连接时应压专用线鼻子,并加装热缩套,铜与其他材质导体连接时接触面应搪锡,防止氧化腐蚀。

@#@@#@3.镀锌扁钢弯曲时宜采用冷弯工艺。

@#@@#@4.设备接地应有便于测量的断开点,接地黄绿标识应规范,黄绿色标间距宜为接地体宽度的1.5倍。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项目总工:

@#@@#@项目经理:

@#@@#@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注本表一式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份,施工项目部存份。

@#@@#@SZLB25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工程项目名称:

@#@十堰丰溪110kV变电站总包单位:

@#@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建设单位@#@十堰供电公司@#@单位工程@#@330kVGIS安装@#@分部工程@#@母线安装、开关安装、避雷器安装@#@监理单位@#@开工日期@#@工程地点@#@十堰市竹溪县丰溪镇@#@竣工日期@#@序号@#@防治项目@#@主要措施及防治结果@#@1@#@设备漏气@#@安装前详细检查密封圈材质及法兰面平整度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2@#@紧固件齐全、紧固@#@1.安装螺栓紧固力矩应满足厂家说明书要求。

@#@@#@2.对设备安装中的穿芯螺栓,要保证两侧螺栓露出长度一致。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3@#@汇控柜安装@#@1.屏、柜安装要牢固可靠,主控制屏、继电保护屏和自动装置屏等应采用螺栓固定,不得与基础型钢焊死。

@#@安装后端子箱立面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2.电缆较多的屏柜接地母线的长度及其接地螺孔宜适当增加,以保证一个接地螺栓上安装不超过2个接地线鼻的要求。

@#@@#@3.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应接地或接零。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4@#@接地装置@#@1.不得用金属体直接敲打扁钢进行调直,以免造成扁钢表面损伤、锈蚀@#@2.户外接地线采用多股软铜线连接时应压专用线鼻子,并加装热缩套,铜与其他材质导体连接时接触面应搪锡,防止氧化腐蚀。

@#@@#@3.镀锌扁钢弯曲时宜采用冷弯工艺。

@#@@#@4.设备接地应有便于测量的断开点,接地黄绿标识应规范,黄绿色标间距宜为接地体宽度的1.5倍。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项目总工:

@#@@#@项目经理:

@#@@#@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注本表一式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份,施工项目部存份。

@#@@#@SZLB25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工程项目名称:

@#@十堰丰溪110kV变电站总包单位:

@#@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建设单位@#@十堰供电公司@#@单位工程@#@主变压器安装@#@分部工程@#@本体检查、附件安装、@#@监理单位@#@开工日期@#@工程地点@#@十堰市竹溪县丰溪镇@#@竣工日期@#@序号@#@防治项目@#@主要措施及防治结果@#@1@#@设备漏油@#@1.安装前应详细检查密封圈材质及法兰面平整度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螺栓紧固力矩应满足厂家说明书要求。

@#@@#@2.主变压器充氮灭火装置连接管道安装完毕,必须进行压力试验(可以单独对该部分管路在连接部位密封后进行试验;@#@也可以与主变压器同时进行试验。

@#@参考试验方法:

@#@主变压器注油后打开连接充氮灭火装置管道阀门,从储油柜内施加0.03-0.05MPa压力,24小时不应渗漏)。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2@#@紧固件齐全、紧固@#@安装螺栓紧固力矩应满足厂家说明书要求。

@#@@#@对设备安装中的穿芯螺栓,要保证两侧螺栓露出长度一致。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3@#@管道连接@#@充油设备套管使用硬导线连接时,套管端子不得受@#@力。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4@#@接地装置@#@1.不得用金属体直接敲打扁钢进行调直,以免造成扁钢表面损伤、锈蚀@#@2.户外接地线采用多股软铜线连接时应压专用线鼻子,并加装热缩套,铜与其他材质导体连接时接触面应搪锡,防止氧化腐蚀。

@#@@#@3.镀锌扁钢弯曲时宜采用冷弯工艺。

@#@@#@4.设备接地应有便于测量的断开点,接地黄绿标识应规范,黄绿色标间距宜为接地体宽度的1.5倍。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项目总工:

@#@@#@项目经理:

@#@@#@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注本表一式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份,施工项目部存份。

@#@@#@SZLB25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工程项目名称:

@#@十堰丰溪110kV变电站总包单位:

@#@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建设单位@#@十堰供电公司@#@单位工程@#@二次电缆敷设、屏柜安装@#@分部工程@#@电缆敷设、屏柜安装@#@监理单位@#@开工日期@#@工程地点@#@十堰市竹溪县丰溪镇@#@竣工日期@#@序号@#@防治项目@#@主要措施及防治结果@#@1@#@电缆外露@#@敷设进入端子箱、汇控柜及机构箱电缆管时,应根据保护管实际尺寸进行开孔,不应开孔过大或拆除箱底板、使管道直接进入设备接线盒内部。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2@#@防损伤电缆@#@在管口上加装软塑料套或管口必须进行钝化处理@#@固定电缆桥架连接板的螺栓应由里向外穿,以免划伤电缆。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3@#@屏、柜安装@#@1.屏、柜安装要牢固可靠,主控制屏、继电保护屏和自动装置屏等应采用螺栓固定,不得与基础型钢焊死。

@#@安装后端子箱立面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2.电缆较多的屏柜接地母线的长度及其接地螺孔宜适当增加,以保证一个接地螺栓上安装不超过2个接地线鼻的要求。

@#@@#@3.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应接地或接零。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4@#@电缆割剥时不得损伤电缆线芯绝缘层@#@屏蔽层与4mm多股软铜线连接引出接地要牢固可靠,采用焊接时不得烫伤电缆线芯绝缘层,刀具应轻拉轻划,不得一次性剥到指定深度。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5@#@电缆敷凌乱@#@电缆沟十交叉字口及拐弯处电缆支架间距大于800mm时应增加电缆支架,防止电缆下坠。

@#@转角处应增加绑扎点,确保电缆平顺一致、美观、无交叉。

@#@电缆下部距离地面高度应在100mm以上。

@#@电缆绑扎带间距和带头长度要规范、统一。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项目总工:

@#@@#@项目经理:

@#@@#@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注本表一式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份,施工项目部存份。

@#@@#@SZLB25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工程项目名称:

@#@十堰丰溪110kV变电站总包单位:

@#@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建设单位@#@十堰供电公司@#@单位工程@#@35kV设备@#@分部工程@#@隔离开关安装@#@监理单位@#@开工日期@#@工程地点@#@十堰市竹溪县丰溪镇@#@竣工日期@#@序号@#@防治项目@#@主要措施及防治结果@#@1@#@机构污染、拉杆松动@#@1.在设备支柱上配置隔离开关机构箱支架时,电(气)焊不得造成设备支柱及机构箱污染。

@#@为防止垂直拉杆脱扣,隔离开关垂直及水平拉杆连接处夹紧部位应可靠紧固。

@#@@#@2.在槽钢或角钢上采用螺栓固定设备时,槽钢及角钢内侧应穿入与螺栓规格相同的楔形方平垫,不得使用圆平垫。

@#@@#@结果符合验收规范。

@#@@#@项目总工:

@#@@#@项目经理:

@#@@#@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注本表一式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份,施工项目部存份。

@#@@#@SZLB25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工程项目名称:

@#@十堰丰溪110kV变电站总包单位:

@#@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建设单位@#@十堰供电公司@#@单位工程@#@110kV、220kV、330kV、35kV设备@#@分部工程@#@母线制作@#@监理单位@#@开工日期@#@工程地点@#@十堰市竹溪县丰溪镇@#@竣工日期@#@序号@#@防治项目@#@主要措施及防治结果@#@1@#@硬、软母线制作@#@1.硬母线制作要求横平竖直,母线接头弯曲应满足规范要求,并尽量减少接头。

@#@@#@2.支持瓷瓶不得固定在弯曲处,固定点应在弯曲处两侧直线段250mm处。

@#@@#@3.相邻母线接头不应固定在同一瓷瓶间隔内,应错开间隔安装。

@#@@#@4.母线平置安装时,贯穿螺栓应由下往上穿;@#@母线立置安装时,贯穿螺栓应由左向右、由里向外穿,连接螺栓长度宜露出螺母2—3扣。

@#@@#@5.直流均衡汇流母线及交流中性汇流母线刷漆应规范,规定相色为“不接地者用紫色,接地者为紫色带黑色条纹”。

@#@@#@6.硬母线接头加装绝缘套后,应在绝缘套下凹处打排水孔,防止绝缘套下凹处积水、冬季结冰冻裂。

@#@@#@7.户外软导线压接线夹口向上安装时,应在线夹底部打直径不超过φ8mm的泄水孔,以防冬季寒冷地区积水结冰冻裂线夹。

@#@@#@8.母线和导线安装时,应精确测量档距,并考虑挂线金具的长度和允许偏差,以确保其各相导线的弧度一致。

@#@@#@9.短导线压接时,将导线插入线夹内距底部10mm,用夹具在线夹入口处将导线夹紧,从管口处向线夹底部顺序压接,以避免出现导线隆起现象。

@#@@#@10.软母线线夹压接后,应检查线夹的弯曲程度,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不得有裂纹。

@#@@#@项目总工:

@#@@#@项目经理:

@#@@#@年月日@#@总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注本表一式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份,施工项目部存份。

@#@@#@";i:

38;s:

27673:

"目录@#@一、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历程 2@#@二、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阶段划分 2@#@三、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 5@#@四、 中国电力行业存在问题 15@#@

(一)中国电力行业内部发展问题 15@#@

(二)电力行业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 16@#@五、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趋势 17@#@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中国电力行业发展历程@#@回顾电力工业30年走过的改革路径,大致经历了集资办电、政企分开、厂网分开等几个关键步骤。

@#@可以说,每一步改革都是一次生产力的解放,都激发了行业的活力。

@#@@#@在电力投资体制改革的同时,电力工业按照“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地因网制宜”的思路,逐步推进政企分开等各项改革,电力企业不再承担政府行政管理职能。

@#@此轮改革的标志是撤销电力部,按照《公司法》和现代企业制度,重新组建国家电力公司,并按照公司化要求,开始自主经营。

@#@同时,电力市场建设试点工作也有序展开。

@#@@#@从2002年底起,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体制、构建政府监督下的公平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为目标的新一轮改革再次拉开序幕,我国电力工业开始厂网分开,并重组国有电力资产。

@#@@#@此轮改革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新组建的两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正式登场。

@#@这一竞争格局,进一步提升和发挥了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激发了企业发展的活力,使得电力行业迎来了又一次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以五大发电集团中的国电集团为例,2002年集团组建初装机规模为2213万千瓦,年发电量为1151亿千瓦时,而目前装机规模已经达到634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2283亿千瓦时,分别增长了近两倍和一倍。

@#@也是在此轮改革的初期,由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我国再次出现的新的电力严重短缺局面。

@#@但是五年后,改革成果再次显现。

@#@到2007年下半年,全国缺电局面得到扭转,电力供需再一次实现了基本平衡。

@#@@#@二、中国电力体制改革阶段划分@#@电力体制改革是为了解决电力工业更好、更快发展的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工业按照市场化的取向,在体制方面共经历了三次大的跨越。

@#@@#@l、集资办电,打破了政府独家办电的格局。

@#@@#@1981年开工的山东龙口电厂是我国第一个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兴建的电厂,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依靠中央政府一家办电的格局;@#@1984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兴建的云南鲁布革电站正式签署贷款协议,是我国第一个利用外资兴建的电力项目;@#@1985年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成立,成为专门利用外资建设电力工程的独立发电公司。

@#@国务院逐步形成并在1987年提出了“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省、因网制宜”的方针,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办电的积极性,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集资办电的局面,开拓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加速电力工业发展,从而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电力旺盛需求的新路。

@#@@#@2、政企分开,成立国家电力公司大大提高了电力工业发展水平@#@90年代后期,电力工业根据“公司制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的改革取向和“电网国家管、电厂大家办”的原则,在实行政企分开、推进股份制改造、实行业主负责制、建立资本金制度、完善电力法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以及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公平调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改革准备工作。

@#@@#@1997年1月,国家电力公司成立。

@#@经过一年多的双轨制运行和平稳过渡,电力部于1998年2月撤销,实现了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性转折。

@#@这次改革的实质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电力工业行政管理职能移交国家经贸委,行业管理职能移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力公司行使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职能,按国家授权和公司制规范运作。

@#@@#@国家电力公司成立5年来,逐步实现了从行政性公司向实体性公司的转变,已经成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主体和电力发展主力军。

@#@2000年,公司首次跻身世界企业500强,名列第八十三位;@#@2001年,公司再次进入世界企业500强,名列第七十七位。

@#@主营业务年收入从2500亿元增加到3477亿元,年均增长8.6%。

@#@@#@实践证明,电力工业政企分开的改革符合中国电力工业的基本国情,加速了电力工业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进程和电力公司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电力工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将进一步促进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对电力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逐步实行厂网分开、竟价上网,健全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电力行业属于自然垄断性行业。

@#@自然垄断的特点决定了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输配电环节必须实行垄断经营。

@#@但对不需要垄断经营的环节,应当探索引入竞争机制的办法,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特别是通过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逐步在发电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竞争性的发电市场。

@#@国家电力公司对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1999年,国家电力公司在浙江、山东、上海、辽宁、吉林、黑龙江等6省市进行厂网分开、竟价上网的改革试点。

@#@目前,浙江、山东、上海的发电市场竞价上网,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改革成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积累了经验。

@#@@#@2002年3月,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提出“按照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电力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从国情出发,遵循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电力企业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电力体制”。

@#@与此相适应,“十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建立市场运行规则和政府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实行新的电价机制;@#@制定发电排放的环境折价标准,形成激励清洁能源发展的新机制;@#@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改变电网企业独家购买电力的格局;@#@继续推进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的改革。

@#@@#@三、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从上一轮电改至今,经历了13个年头。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当今的社会环境,特别是电力工业的环境与13年前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电力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转变发展理念,着力践行能源转型升级,持续节能减排,推进电力改革试点,加大国际合作和“走出去”步伐,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全社会能源利用提质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1.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电力投资较快增长。

@#@2015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8576亿元,比上年增长9.87%。

@#@其中,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936亿元,比上年增长6.78%,占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总额的45.90%;@#@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4%,其中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完成投资464亿元,占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的比重10%。

@#@在电源投资中,全国核电、并网风电及并网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6.07%、31.10%和45.21%;@#@水电受近几年大规模集中投产的影响,仅完成投资789亿元,比上年下降16.28%;@#@常规煤电完成投资1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3%;@#@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总投资的比重为70.45%,比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

@#@@#@加快城镇配电网建设改造。

@#@贯彻落实《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和《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5年全国安排城网建设改造专项建设基金130亿元,带动新增投资1140亿元;@#@安排农网改造资金1628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82亿元。

@#@@#@电力工程建设平均造价同比总体回落。

@#@2015年,因原材料价格下降,燃煤发电、水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电网建设工程单位造价总体小幅回落,回落幅度分布在1.5—5%区间内。

@#@风电工程单位造价小幅上涨1.57%。

@#@@#@新增电源规模创历年新高。

@#@2015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13184万千瓦,是历年新投产发电装机最多的一年。

@#@其中,水电新增1375万千瓦,新增规模比上年减少805万千瓦,新投产大型水电站项目主要有四川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4台机组合计260万千瓦、云南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3台机组合计180万千瓦和云南金沙江梨园水电站1台60万千瓦机组,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广东清远3台机组合计92万千瓦;@#@火电新增6678万千瓦(其中燃气695万千瓦、常规煤电5402万千瓦),新增规模较上年增加1887万千瓦,全年新投产百万千瓦级机组16台;@#@核电新投产6台机组合计612万千瓦,分别为辽宁红沿河一期、浙江秦山一期、福建宁德一期、福建福清一期、海南昌江一期以及广东阳江各1台机组;@#@新增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分别为3139万千瓦和1380万千瓦,均创年度新增新高。

@#@在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为49.73%。

@#@@#@截至2015年底,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在建电源规模1.82亿千瓦,同比增长25.35%。

@#@@#@电源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截至2015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1525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62%,增速比上年提高1.67个百分点。

@#@其中,水电31954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230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82%;@#@火电10055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85%,其中煤电90009万千瓦、增长7.02%,燃气6603万千瓦、增长15.91%;@#@核电271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5.31%;@#@并网风电1307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5.40%;@#@并网太阳能发电42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9.66%。

@#@截至2015年底,全国人均装机规模1.11千瓦,比上年增加0.11千瓦。

@#@@#@全年退役、关停火电机组容量1091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82万千瓦。

@#@@#@新增电网规模同比下降。

@#@2015年,全国新增交流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57110千米,比上年下降4.50%,其中,110千伏、220千伏、1000千伏新增线路长度分别比上年下降10.66%、0.20%和99.59%,而330千伏、500千伏和750千伏分别比上年增长79.87%、1.61%和24.78%。

@#@全国交流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29432万千伏安,比上年下降4.61%,其中,新增110千伏、220千伏、330千伏电压等级变电设备容量分别比上年下降11.36%、24.06%和13.36%,而500千伏和750千伏等级分别比上年增长17.54%和440.91%。

@#@全国直流工程输电线路长度没有新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换流容量新增250万千瓦。

@#@@#@电网跨省区输送能力进一步提升。

@#@截至2015年底,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60.91万千米,比上年增长5.46%;@#@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33.66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8.86%。

@#@辽宁绥中电厂改接华北电网500千伏工程投运,使东北电网向华北电网的跨区送电能力达到了500万千瓦,国家电网公司跨区输电能力合计超过6900万千瓦;@#@糯扎渡水电站送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部建成投运,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西电东送”形成“八交八直”输电大通道,送电规模达到3650万千瓦。

@#@随着我国最长的特高压交流工程——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工,列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四条特高压交流工程已经全部开工,全国特高压输电工程进入了全面提速、大规模建设的新阶段。

@#@@#@全面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2015年12月,随着青海省最后3.98万无电人口通电,国家能源局制定的《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得到落实,我国全面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2.电源结构继续优化@#@受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新投产规模创年度新高的拉动作用影响,电源结构继续优化。

@#@截至2015年底,全国水电、核电、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4.83%,比上年提高1.73个百分点;@#@火电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65.92%,比上年降低1.69个百分点;@#@其中煤电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59.01%,比上年降低1.73个百分点。

@#@2015年,中电联对全国97033万千瓦火电机组统计调查显示:

@#@全国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12.89万千瓦,比上年增加0.4万千瓦;@#@火电大容量高参数高效机组比重继续提高,全国百万千瓦容量等级机组已达86台,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容量所占比重达到42.9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3.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持续快速增长@#@非化石能源发电量高速增长,火电发电量负增长。

@#@2015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5739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水电1112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96%;@#@火电42307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68%,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年度负增长;@#@核电171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8.64%;@#@并网风电185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17%;@#@并网太阳能发电39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7.92%。

@#@2015年,水电、核电、并网风电和并网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合计比上年增长10.24%,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全口径发电量的比重为27.23%,比上年提高2.18个百分点。

@#@@#@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大幅下降。

@#@2015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988小时,比上年降低360小时。

@#@其中,水电3590小时,比上年降低79小时;@#@火电4364小时,比上年降低414小时,为1969年以来的年度最低值;@#@核电7403小时,比上年降低384小时;@#@风电1724小时,比上年降低176小时,是“十二五”期间年度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

@#@@#@4.电力生产运行安全可靠@#@2015年,在电网结构日趋复杂,地震、台风、泥石流等各类自然灾害频发情况下,电力行业深入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电力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落实,电力安全生产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电力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进一步深入,电力突发事件应对和重大活动保电能力进一步提高。

@#@全年没有发生重大以上电力人身伤亡事故,没有发生重大电力安全事故,没有发生较大电力设备事故,没有发生电力系统水电站大坝垮坝、漫坝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

@#@@#@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指标保持较高水平。

@#@2015年,全国发电设备、输变电设施、直流输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运行情况平稳。

@#@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为92.57%,比上年提高0.73个百分点;@#@4万千瓦及以上水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为92.05%,比上年降低0.55个百分点;@#@架空线路、变压器、断路器三类主要设施的可用系数分别为99.600%、99.887%、99.953%,比上年分别提高0.108、0.030和0.027个百分点。

@#@全国10(6、20)千伏供电系统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99.880%,比上年降低0.060个百分点;@#@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10.50小时,比上年增加5.28小时。

@#@@#@5.电力供需进一步宽松@#@用电量低速增长,用电结构持续改善。

@#@201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6933亿千瓦时,比上年仅增长0.96%,增速比上年降低3.18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均高于上年;@#@而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大幅回落,自本世纪以来首度出现负增长,是全社会用电低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具体来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4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5%;@#@第二产业用电量41442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79%,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1.75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60.71%,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同比下降1.89%,增速同比回落6.70个百分点,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快速回落导致第二产业乃至全社会用电增速明显放缓,四大高耗能对电力消费增速放缓产生的影响明显超过其对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波动的影响,这也是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落幅度大于经济增速回落幅度的主要原因;@#@第三产业用电量716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42%,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91.64%,第三产业中,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用电增长14.8%,延续高速增长势头,反映出我国转方式、调结构取得了积极进展;@#@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28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01%,随着我国城镇化以及家庭电气化水平逐步提高,呈现出居民生活用电量稳步增长的态势。

@#@2015年,全国人均电力消费4142千瓦时。

@#@@#@电力供应能力总体充足,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富余。

@#@2015年,受电煤供应持续宽松、主要水电生产地区来水情况总体偏好、冬夏季各地气温总体平和没有出现极端天气、重工业用电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全国电力供需形势进一步宽松、部分地区电力富余较多,仅局部地区在部分时段有少量错峰。

@#@分区域看,华北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略显宽松,其中,山东电网夏季出现错峰;@#@华东、华中、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宽松,其中海南8月前电力供应偏紧;@#@东北、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较多。

@#@@#@6.电力装备和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电力科技创新在特高压、智能电网、大容量高参数低能耗火电机组、高效洁净燃煤发电、第三代核电工程设计和设备制造、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对转变电力发展方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特高压输电技术领域,高压直流断路器关键技术、大电网规划与运行控制技术重大专项研究等多项技术取得新的进展。

@#@高压大容量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开发、装备研制及工程应用有了新的进展,世界首次采用大容量柔性直流与常规直流组合模式的背靠背直流工程——鲁西背靠背直流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世界上首个采用真双极接线±@#@320kv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在厦门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和具备了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和工程成套能力。

@#@@#@我国二次再热发电技术获重大突破。

@#@随着世界首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江西安源电厂1号机组和世界首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泰州电厂二期工程3号机组相继投运,标志着二次再热发电技术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世界首台最大容量等级的四川白马60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体现了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核心技术,并在循环流化床燃烧大型化、高参数等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随着2015年世界首台35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山西国金电力公司1号机组投运,全国共有5台35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投入商业运行。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示范工程——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福清5号核电机组正式开工建设,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之后第四个具有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也将成为我国正式迈入世界先进核电技术国家阵营的里程碑。

@#@@#@7.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能耗指标继续下降。

@#@2015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315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4克/千瓦时,煤电机组供电煤耗继续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全国线路损失率为6.64%,与上年持平。

@#@@#@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

@#@据中电联初步分析,2015年,全国电力烟尘排放量约为40万吨,比上年下降59.2%,单位火电发电量烟尘排放量0.09克/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14克/千瓦时。

@#@全国电力二氧化硫排放约200万吨,比上年下降约67.7%,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0.47克/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克/千瓦时。

@#@电力氮氧化物排放约180万吨,比上年下降约71.0%,单位火电发电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约0.43克/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04克/千瓦时。

@#@截至2015年底,全国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机组容量约8.2亿千瓦,占全国煤电机组容量的91.20%;@#@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硝机组容量约8.5亿千瓦,占全国火电机组容量的84.53%。

@#@全国火电厂单位发电量耗水量1.4千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0.2千克/千瓦时;@#@单位发电量废水排放量0.07千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0.01千克/千瓦时。

@#@@#@电力需求侧节能有成效。

@#@在保障电力安全可靠、协调发展的大前提下,政府、行业、企业贯彻落实能源消费革命,共同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需求侧响应体系,加大移峰填谷能力建设,引导用户优化用电负荷,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涉及15个省份、2000余家工业企业实施了需求侧管理工作;@#@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超额完成年度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任务,共节约电量142.7亿千瓦时,节约电力327.3万千瓦,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8.新一轮电力改革拉开序幕@#@2015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件,开启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序幕。

@#@2015年11月底,为配合9号文件落实、有序推进电力改革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发布《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电力市场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6个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分别从电价、电力交易体制、电力交易机构、发用电计划、售电侧、电网公平接入等电力市场化建设相关领域以及相应的电力监管角度明确和细化电力改革的政策措施。

@#@各省市积极行动,启动了电力改革试点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批复在云南、贵州省进行电力改革综合试点,在深圳输配电改革试点基础上,扩大到内蒙古西部、安徽、湖北、宁夏、云南、贵州进行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在重庆、广东进行省级售电侧改革试点。

@#@电力行业企业也积极投入电力改革与市场交易试点,发电企业适应市场需要,积极开展与大用户直接交易、跨省区交易、发电权交易、辅助服务交易等多种市场交易模式的探索,一些央企、地方电力企业和民营企业陆续投资成立了售电公司,积极参与直接交易试点活动,为进一步加快电力市场化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积累了经验。

@#@@#@2015年,全国31个省份中已有24个省份相继开展了大用户直接交易(仅有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海南、青海、西藏等7个省份尚未开展),直接交易电量超过4000亿千瓦时,比2014年的1540亿千瓦时增长近2倍。

@#@其中11个省区交易规模超过100亿千瓦时。

@#@@#@9.积极发挥电价调控作用@#@发挥电价调控政策在推进电力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以中国电煤价格指数作为煤电联动的价格基础,进行电价调整;@#@全年煤炭供应充足,价格走低,导致燃煤发电全国平均上网电价分两次下调,分别降低2分/千瓦时和3分钱/千瓦时,并相应分别降低工商业用电价格1.8分/千瓦时和3分钱/千瓦时,助力我国经济供应侧改革;@#@加大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实行电价支持政策,对2016年1月1日前、后并网运行并符合超低排放超低限值要求的燃煤发电企业,分别对其统购上网电量加价1分/每千瓦时(含税)、0.5分钱/每千瓦时(含税);@#@为合理引导新能源投资,促进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调整新建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实行上网标杆电价随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发展规模逐步降低的价格政策,鼓励各地通过招标等市场竞争方式确定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业主和上网电价;@#@明确将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以外其他用电征收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由之前的1.5分/每千瓦时提高到1.9分/每千瓦时;@#@明确了跨省、跨区域送电价格调整标准,遵循市场定价原则,参考送、受电地区电价调整情况,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点对网”送电的上网电价调价标准,可参考受电省燃煤发电标杆电价调整标准协商确定,“网对网”送电价格,可参考送电省燃煤机组标杆电价调整幅度协商确定。

@#@@#@10.行业管理与服务不断创";i:

39;s:

3297:

"杆号桩号杆塔代号水平转角接地装置导线绝缘子串图号图号串号G1MG金洲变出线构架西北级气象区3P4JZJD-02-11JZJD-02-06650.02.91#G1100.0-5.42#G27736-12-1.5坚土JZJC-11193.0-7.43#G37727-15-1.0JZJC-07JZJD-02-046218.0-9.44#G47737-18-0.5JZJC-12107.06.45#G5-0.5JZJC-08JZJD-02-056190.0-40.06#G6220SJZ2-30JZJC-15520.026.17#7#220SJZ2-78-1.0风化石JZJC-156P8219.019.28#7#1788-17.7-0.5坚土JZJC-043P4JZJD-02-043124.01.99#8#788-17.7-0.5JZJC-04JZJD-02-053582.053.010#9#7838-17.5-0.5风化石JZJC-146P8362.012.411#9#2788-26.7-1.0JZJC-04JZJD-02-043279.2-2.812#9#37810-23.7-1.0JZJC-05JZJD-02-053595.022.213#9#47810-29.7-2.0JZJC-06JZJD-02-053660.039.614#16#7810-20.7坚土JZJC-053P4JZJD-02-043142.0-0.315#17#7837-23.5JZJC-13605.0-46.216#17#17810-29.7-2.0风化石JZJC-064P5JZJD-02-053601.0-1.617#19#7837-23.5-1.0JZJC-13287.014.918#19#1788-26.7坚土JZJC-043P4JZJD-02-053107.010.019#20#7837-23.5JZJC-13364.0-29.320#21#788-23.7-0.5JZJC-04JZJD-02-053388.0-38.721#22#7732-15-0.5JZJC-09110110千伏金州变张滩变输电线路工程杆位明细表千伏金州变张滩变输电线路工程杆位明细表降基面(米)档距(米)高差(米)耐张段长代表档距气象区土壤类别铁塔基础型号P104值(欧-厘米)右5000050477738-15原塔右554251JZJD-02-06JZJD-02-066610099右192936JZJD-02-06JZJD-02-0666411206右80000JZJD-02-06JZJD-02-0766817423跨越塔36米右81959JZJD-02-07JZJD-02-0766右290604JZJD-02-07JZJD-02-06661025471右401627JZJD-02-07JZJD-02-03JZJD-02-063232039528右462728JZJD-02-06JZJD-02-03JZJD-02-063131206602右125500JZJD-02-07JZJD-02-03JZJD-02-06313457249左143447JZJD-02-07JZJD-02-03JZJD-02-07313752374右123218JZJD-02-06JZJD-02-03JZJD-02-0731321#22#7732-15-0.5270.0-27.1JZJC-0922#23#788-23.7-1.0JZJC-04JZJD-02-05360.0-9.923#24#7734-9JZJC-1075.07.124#24#JZJD-02-06316#24#JZJD-02-06375.07.115#24#JZJD-02-063520.026.17#7#J3-18-1.0345.024.78+1#8+1#7732-18-0.5坚土JZJC-103P4JZJD-02-11JZJD-02-063右123218JZJD-02-06JZJD-02-03JZJD-02-07313330244右691210JZJD-02-06JZJD-02-03JZJD-02-0632375757738-15原塔7734-9原塔7738-15原塔右2056463453458+1#铁塔大号侧导地线横担均打拉线地线绝缘子串被交叉物名称备注图号串号JZJD-02-021JZJD-02-0111111111111千伏金州变张滩变输电线路工程杆位明细表千伏金州变张滩变输电线路工程杆位明细表1#已经施工原铁塔1111330kV(砖2次)跨10kV1次,330kV(砖2次)4#向大号侧绝缘子串倒挂11跨10kV1次跨10kV1次6#向小号侧绝缘子串倒挂11跨10kV1次,跨27.5kV1次,跨公路1次,跨沟1次,跨河1次,跨铁路1次11跨房屋、村路各1次10#山上侧两腿按1:

@#@0.25放边坡1112#山上侧25米有村水塔一次跨村路2次跨村路1次11跨房屋1次1118#村地上东侧60米有村水塔和住宅跨村路1次19#在养殖场开地边缘上11跨10kV2次21#距原关南线路铁塔横担13米距330千伏线路铁塔13米1111JZJD-02-01JZJD-02-01本铁塔为预留线路双回分开的第一基,大号侧导地线横担打拉线JZJD-02-01111跨村路1次21#向小号侧绝缘子串倒挂23#距原张滩T接塔横担17米23#两侧绝缘子串倒挂11穿关南110千伏线路1次24#已经施工原铁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