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27218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7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docx

淄博市沂源县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淄博市沂源县八年级(下)期末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满分40分)

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质B.石油分馏C.葡萄酿酒D.煤的液化

2.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5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要求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下列说法或做法不符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理念的是(  )

A.日常生活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B.公交出行,少用私车

C.为便于使用,电脑一直处于待机状态D.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3.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⑤物质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④⑥B.①③⑤C.①③④⑥D.①③④⑤⑥

5.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

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含有氢元素B.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D.X是一种氧化物

6.下列属于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消耗途径的是(  )

A.植物呼吸作用B.植物光合作用C.海水释放D.化石燃料燃烧

7.下列场所必须张贴如图所示的标志是(  )

①煤矿;②液化气站;③加油站;④面粉厂;

⑤纺织厂;⑥化工厂.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全部

8.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化学反应的速度快慢B.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

C.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D.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9.质量守恒定律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之一.下列现象能够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湿衣服在太阳下晾干

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混合液体积小于100mL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增大了

D.20g食盐溶于80g水中后,得到100g食盐水

10.我国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风俗,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没被点燃.原因是(  )

A.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

B.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C.风将热全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D.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11.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闪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12.“生命可贵,安全第一”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晚上煤气泄漏,立即开窗通风

B.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C.用煤炉取暖,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以防止煤气中毒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先用蜡烛做灯火实验

13.李明同学的化学复习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在实验室中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是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都在密闭容器内进行

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由于它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且密度比空气大

D.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14.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  )

A.纸比煤跟空气接触面积大B.纸比煤着火点高

C.纸比煤着火点低D.纸比煤密度小

1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Mg+O2

MgO2B.4Fe+3O2

2Fe2O3

C.C+O2

CO2↑D.2HgO

2Hg+O2↑

16.2014年4月6日凌晨,丽江束河古镇发生火灾.经查明是一家成都冒菜馆的蜂窝煤惹的祸.我国家庭用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7.当代社会几乎离不开化石燃料,关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利”而无“弊”,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

B.只有“弊”而无“利”,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

C.“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和物质,但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D.“利”大于“弊”,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

1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因此有能量变化的都是化学反应

B.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C.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D.纸张燃烧后余烬的质量比原纸张的质量小,所以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9.《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了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钠在一定条件制得金刚石,其他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2X+C(金刚石),则X的化学式为(  )

A.Na2O2B.Na2CO3C.Na2OD.Na4C2O6

20.某化合物R与氧气放于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测得的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R

氧气

二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51

96

0

0

反应后质量/g

x

0

88

5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R中只含有碳氢元素B.x的值为5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子个数比为2:

3

二、理解与应用(共5小题,满分31分)

21.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能源起着重要的作用.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它与石油和  均属于化石燃料.

(2)石油的炼制能得到很多产品.下列属于石油炼制产品的是      (填序号).①汽油    ②煤油    ③食用酒精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太阳能、核能及  (只填一种)等新能源.

22.学会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在①水;②液化石油气;③空气;④过氧化氢溶液;⑤四氧化三铁;⑥氧气.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23.为了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某校化学实验小组以“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进行了再探究: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之一)镁条的质量;原因是    .

(3)化学反应之所以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上看,是因为    .

24.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将反应后的试管B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会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实验过程中C装置的作用是    .

(2)将A、D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实验可用来检验      气体.

(3)将A、F装置连接可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F装置的导管      (选填“b”或“c”)相连接,收集满后,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E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缓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

25.已知A、B、C、D、E五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的转化关系.其中A、C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液态;D是最理想的燃料;E是空气成分,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试回答:

(1)写出C、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C      ;D      ;

(2)写出A→B+C的化学方程式:

      ;

(3)D作为最理想的燃料,最突出的优点是      ;

(4)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      .

 

三、实验与探究(共2小题,满分21分)

26.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1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

a    ,b      .

(2)实验室用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KCl)固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      ;选择该装置的依据是      、      ;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氯酸钾制取O2的方法,两者的共同点是

      (填写编号).

A.发生装置相同B.都可以用MnO2作催化剂

C.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D.完全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成分相同

(4)从图1中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是      ;用D装置收集该气体,验满的方法是      .

(5)实验室可以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  .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   .(填序号)

①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②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

③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有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室制取CO2装置,该装置是否具有C装置的作用      (填“是”或“否”).

(6)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的方法制取.请写出氨气的一条物理性质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氨气的实验装置是  (填序号).

 

27.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一下三组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查阅资料:

(1)过氧化钠(Na2O2)和碳酸钠(Na2CO3)不燃烧;

(2)二氧化碳能与过氧化钠在常温下反应,并伴有能量的释放,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2Na2CO3+O2.

(1)如图1所示,能燃烧的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B、C两组比较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A.水中的白磷      B.铜片上的白磷      C.铜片上的红磷

(2)如图2所示,将液体a滴入瓶中并与固体b接触,能观察到白磷燃烧,则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实验说明了物质燃烧必须      .

(3)如图3所示,在空气中放置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      ;②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③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②的原因      .

完成三组实验之后,同学成功探究出了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四、分析与计算(共1小题,满分8分)

2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测定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准确称量20g大理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100mL过量的稀盐酸(杂质不反应),立即将烧杯放到电子秤上称量,记录数据如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质量/g

170.00

166.00

164.00

163.00

162.40

162.08

162.08

(1)从表中可知,化学反应速度的变化趋势是      .

(2)计算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满分40分)

1.下列变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牛奶变质B.石油分馏C.葡萄酿酒D.煤的液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

A、牛奶变质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石油分馏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葡萄酿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煤的液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5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要求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下列说法或做法不符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理念的是(  )

A.日常生活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公交出行,少用私车

C.为便于使用,电脑一直处于待机状态

D.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日常生活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能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符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理念.

B、公交出行,少用私车,能减少燃油、燃气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理念.

C、为便于使用,电脑一直处于待机状态,要消耗大量的电能,间接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理念.

D、随手关灯,节约用电,间接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理念.

故选:

C.

【点评】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3.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釜底抽薪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

【解答】解:

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达到灭火的目的,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相同,故A正确;

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是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和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的原理,隔绝空气灭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不同,故B错误;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是隔绝空气灭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不同,故C错误;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灭火,与“釜底抽薪”灭火原理不同,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灭火的原理有: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⑤物质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④⑥B.①③⑤C.①③④⑥D.①③④⑤⑥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是:

“宏观上的‘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各元素质量’和微观上的‘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不变’六不变”.

【解答】解:

本题涉及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重新组合的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因此,元素的种类也不改变,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但是,物质种类(分子种类)一定要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故选C.

【点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六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和“两个可能改变”

(1)六个一定不变:

反应物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不变、元素种类.

(2)两个一定改变:

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3)两个可能改变:

分子数目、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5.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

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含有氢元素B.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D.X是一种氧化物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式推断十字法.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4HF═X↑+2H2O,推断反应中生成物X的分子构成,然后确定X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化学式判断说法中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4HF═X↑+2H2O,可知:

反应前反应后

Si原子10

O原子22

H原子44

F原子40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物质X的分子由1个Si原子和4个F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可表示为SiF4;物质X由硅、氟两种元素组成,故C正确;物质X中不含H、O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B、D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推断反应中某物质的分子构成及物质化学式的确定.

 

6.下列属于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消耗途径的是(  )

A.植物呼吸作用B.植物光合作用C.海水释放D.化石燃料燃烧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消耗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解答】解:

A、植物呼吸作用能够产生二氧化碳,故A错误;

B、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该过程也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故B正确;

C、海水释放,产生二氧化碳,故C错误;

D、化石燃料的燃烧能够生成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循环,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下列场所必须张贴如图所示的标志是(  )

①煤矿;②液化气站;③加油站;④面粉厂;⑤纺织厂;⑥化工厂.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④⑤⑥D.全部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专题】公共标志型.

【分析】明确题干中图示的意义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

这是一个严禁烟火的标志.根据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极限分析解答即可.在煤矿的矿井中存在瓦斯气体、煤气站存在煤气、加油站的空气中有汽油蒸气、面粉厂中弥漫着面粉颗粒,这都是一些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遇到明火易发生爆炸,要严禁烟火.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发生爆炸的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化学反应的速度快慢B.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

C.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D.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

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质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不能提供,符合题意;

B.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可以提供,不符合题意;

C.反应物的质量关系,可以提供,不符合题意;

D.有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可以提供,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质量守恒定律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之一.下列现象能够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湿衣服在太阳下晾干

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混合液体积小于100mL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增大了

D.20g食盐溶于80g水中后,得到100g食盐水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由此可见,这个规律只使用于化学反应中,而对于物理变化未必正确.由此出发不难解本题,只要不是化学变化现象就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解答】解:

A、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是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B、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混合液体积小于100mL不是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C、铁丝燃烧后生成四氧化三铁.铁的质量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与生成的四氧化三铁质量相等,生成的固体当然比铁要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20g食盐溶于80g水中,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定律的应用范围,要正确解答本题还需明确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并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有较深的了解.

 

10.我国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风俗,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没被点燃.原因是(  )

A.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

B.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C.风将热全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D.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化学与能源.

【分析】燃烧的条件是:

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解答】解:

A、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属于可燃物;

B、灯罩却没被点燃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而不是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C、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能改变;

D、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灯罩却没被点燃;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燃烧的条件,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可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1.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闪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A、根据物质充分燃烧时需要足够的氧气,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达到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温度等因素来分析燃烧是否充分;

B、燃烧的条件是: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