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39597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doc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学院西京学院

专业电子商务

学号1109071070

姓名王建

指导教师李娜

日期2014年12月

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深刻的变化,一系列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使我国高等教育有了长足地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使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纷繁复杂,他们面临的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当这种冲突不能得到及时疏导和调节,就会形成各种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本文通过研究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从多角度给了建议旨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Abstract

Atpresent,ourcountryisinthebuildingofthesocialistmarketeconomicsystemandthekeyperiodtorealizesocialistmodernizationstrategicobjectives,complicatedandprofoundchangeshavetakenplaceinthesocialsituation,aseriesofrelatedtothepracticeofcollegestudents'interestsinallkindsofreformmeasures,makethehighereducationinChinahasmadegreatdevelopment,butontheotherhandalsomake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arefacedwiththesocialenvironment,familyenvironmentandschoolenvironmentincreasinglycomplex,theirlearning,employment,economic,andemotionalaspectsofincreasingpressure,inevitablywillformavarietyofpsychologicalconflict,whentheconflictcannotbetimelyguidanceandadjustment,canformallkindsofpsychologicalproblems,influencestudents'healthygrowthandsuccess.Inthispaper,bystudyingthepresentdevelopmentstatusandtrendofcollegestudents'psychologicalhealtheducation,frommultipleperspectivesgaveSuggestionstostrengthencollegestudents'mentalhealth.

Keywords:

collegestudents;Mentalhealtheducation;Thestatusquo.Countermeasures

目录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1

1.1心理健康的定义 1

1.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1

1.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趋势 3

2.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 3

2.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3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4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4

3.2规范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4

3.3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5

4结论 6

参考文献 7

II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1.1心理健康的定义

对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在当今学术界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在国外对心理健康这个条目是这样界定的: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心理学大词典》对心理健康的解释为,心理健康(mentalhealth)也称“心理卫生”,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如一般适应能力、人格和健全状况等)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且自我内部(如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等)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樊富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是内外环境的协调,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这一定义也被我国学者所接受和认同。

1.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许多专家、学者对也给出了多种定义,有的从教育目的、意图方面阐述,有的从工作内容上进行说明。

我国学者陈家麟认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高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陈家麟.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何少颖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精神病学等各种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影响,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毋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掌握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学会对不健康心理进行调适与矫治,从而促进大学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在本身和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达到最佳功能状态所进行的全部实践活动。

必须指出,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在某些方亟是相似的。

例如,它们都是从心理上帮助人、教育人的过程;常采用相一致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工作范围常是相似的,如常面对来访者学习、人际关系等问题;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交方面是相似的,如都希望通过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的互动,达到使求助者改变和增长的目的;都注重建立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认为这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条件,等等.正因为四者之问的这种渗透性,所以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包括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

1.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当前,我国的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又深刻的变化,如何指导大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将心理健康教育明确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

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事实证明,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显得目益紧迫和必要。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趋势

2.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当代大学生承载着社会、家庭、学校和自己的热切期望,本身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就比较的沉重,再加上我国当前的社会情况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如管理体制改革,招生规模扩大,就业双向选择,后勤社会化改革等等,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特别是社会适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表明,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映和适应障碍,心理问题发生率有一定比例且呈上升趋势。

据某地区一项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中有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3.27%。

共发生46起大学生自杀事件。

其中,2001年4起,2002年7起,2003年7起,2004年6起,2005年9起,2006年13起。

可以看出在这6年间,该地区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自杀的事件发生率高且呈逐年递增趋势。

可见,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避免和减少各种心理问题、障碍和疾病的发生,就成为高校教育的迫切要求。

2.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形势的新变化,随着科技信息、人才竞争和全球化影响的加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大学生正面临着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面临着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考验,面临着就业、交友、生活等方面的挑战,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正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考验。

为此,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及时的指导与部署。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心理问题的存在,必然对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

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决不能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相互促进,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针对个体或群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适合学生特点,符合教育规律,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3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成立独立而又完整的操作体系,但基于对江西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各方面现状分析和总结,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卫生都、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3I号)精神,就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的需要,加大人、财、物各方面的投入。

要配备合适的专业人员、提供相关设备和场所,投入必要的工作经费,建议将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的费用纳入新生入学收费标准,在新生入学收取体检费的同时,根据地区差别和学校规模,每生收取10~20元不等的心理服务费,大学期间心理测试、咨询、团体心理辅导不再收费,确保教育、测查、诊断、干预等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全体教职员的关心与支持。

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不仅要设置专门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而且要动员及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学科教学、思想品德教育、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心理保健等各个环节,努力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形成校校有心理教育机构、人人关心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局面黄学薇.大学心理健康教程.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年4月第l版.

3.2规范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一些高校己开始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这是培养有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的最根本的途径.从目前来看,师资数量仍然非常有限。

所以在论证可行的前提下,加快专业设置步伐,扩大招生规模,制订科学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置专门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开设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技巧、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理论等,从而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得以保证.此外,可以抽调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毕业的教师进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积极吸收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优秀硕士生、本科生充实师资队伍。

教育行政机构和基层学校应创造条件抓紧培养此项工作的骨干教师,轮训班主任、辅导员,并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培训宜分层次、分目标、分要求进行,目的是使全体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规范教育行为,并使部分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技能。

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的时间合理分配,并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师资的研究能力与反思能力的培养;将理论学习与专家指导的实践结合起来,使实践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有效开展,而理论也要在实践中逐步发展;把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教师的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3.3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随着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如果心理健康教育仅靠选修课和课外活动,是难以促进学生整体心理状态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以发展性教育为主。

学校必须开设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把心理健康教育像德、智、体教育一样纳入教学体系,才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共同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心理教育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中,主要讲授积极适应、个性的培养、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创造力的开发、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提高自学能力、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单纯地传授心理学知识,而是让学生逐步形成心理健康的观念并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增强心理调适的能力于瑶.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成人教育,2006年05月

4结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的知识,掌握实现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学会对不健康心理进行调适与矫治,从而促进大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发展到更佳状态所进行的全部实践活动。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建设和谐校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樊富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陈家麟.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叶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原理与操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i月第l版.

[4]黄学薇.大学心理健康教程.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年4月第l版.

[3]秦丽华,毛风萍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

期,2003年3月.

[4]于瑶.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成人教育,2006年05月。

[5]邓文珍.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调查分析与健康教育对策.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第23卷第6期,2004年12月.

[6]盂兆怀.用创新思维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平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第24卷,第6期,2003年6月.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