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4189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docx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

高中历史复习综合测试题必修三

第Ⅰ卷

1.中国思想的源头基本起自先秦时期,后世的各种思想潮流都可以从哪里找到最初的萌芽

A.原始社会   B.夏商时期     C.诸子百家    D.百家争鸣

2.战国时期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

 ①社会正处于巨变时期 ②各国竞争与政治变革的需要

 ③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④儒家思想尚未取得正统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

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有类似思想的启蒙思想家是

A、MontesquieuB、FoltaireC、RousseauD、Kant

4.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思想受到哪两种思想的挑战

A.佛教、基督教B.程朱理学、心学C.佛教、道教D.道教、心学

5.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6.假如你是汉武帝时的一名学生,你要进入全国最高学府接受教育,你必须去哪里?

A长安、太学B洛阳、书院C南京、国子监D曲阜、孔庙

7.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8.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9.董仲舒说: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这次他向汉武帝提出

A.天人感应学说     B.君权神授学说     C.独尊儒术建议     D.崇尚法制主张

10.下列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楚辞②赋③词④散曲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③④②

11.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古代散文的发展B.宋代话本和词的出现

C.描绘市井风情的绘画作品出现D.明清小说的繁荣

12.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西学东渐”局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侵略②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文化与封建文化的斗争

③阻断了中国的独立发展和社会进步④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重要动力之一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

13.洋务派与维新派的相同点有

①学习西方的自强②师夷长技以制夷③变革封建制度④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④

14.“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要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这段的核心是

A致富才能自强

B发展工商业是致富强国的必要条件

C办学才能振兴工商业,达到致富自强的目的

D改良政治,是致富强国的根本保证

15.对洋务运动的下列评论,正确的有

①与魏源的思想有一致之处②加强了汉族地主的政治地位

③冲击了封建传统教育④有利于近代生产方式的出现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的最突出作用是

A、变法思想宣传 B、思想解放作用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实行君主立宪

17.近代爱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之路开始于

A、鸦片战争期间B、太平天国运动期间C、洋务运动期间D、维新变法期间

18.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的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残余势力的强大B.复古主义思潮盛行

C.人民群众尚未觉醒D.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辛亥革命后,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和真理,其根本原因在于

A.受新的革命思潮的影响B.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没有变化

C.受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D.无产阶级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发表文章说:

“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这句话说明

①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目标直指孔教②儒家思想束缚了民主和科学的传播

③陈独秀认为儒家思想和民主政治完全对立④陈独秀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③

21.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因为它

A、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D、奠定了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

22.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

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D适应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

23.毛泽东指出:

“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对此,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C、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新三民主义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实现

24.从效果来看,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的不同之处是

A.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B.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C.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D.深化了民主和科学的意识

25.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从学习西方“长技”转到学习西方制度方面起了启蒙作用的是

A、洋务派B、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C、康梁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26.孙中山在遗嘱中说:

“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在他一生的斗争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三大政策D.国民党“一大”宣言

2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

①按照三民主义思想制定的②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③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具有进步意义

A、①不正确,②③正确B、①②③都正确

C、①②正确③不正确D、①③正确,②不正确

28.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国的君主制度已被推翻

B.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关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

D.孙中山对中国革命对象和依靠力量有了新的认识

29.关于孙中山民权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推翻封建帝制②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③政治革命的根本④建立民主共和国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0.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

①《〈共产党人〉发刊词》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论十大关系》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31.下列有关毛泽东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同志一生思想的总结

②主要来自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③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④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

32.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说,中国共产党在85年里“干了三件大事”。

第三件大事是指

A.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3.下列会议确立过我党指导思想的是

①中共三大②中共七大③中共八大④中共十四大⑤中共十五大⑥中共十六大

A、①②⑤B、②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④⑤

34.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A、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线B、四项基本原则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5.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的内容有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实现三步走的战略部署④“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6.新中国教育发展的轨迹应是

A.开基创业→出现偏差→进行调整→严重破坏→健康发展

B.开基创业→进行调整→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健康发展

C.开基创业→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全面整顿→健康发展

D.开基创业→健康发展→出现偏差→严重破坏→进行调整

37.双百方针提出的重要前提是

A、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各种社会矛盾

C、国家发展经济文化的需要D、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8.在西方科学史上,既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自然观,又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哥白尼C.牛顿D.达尔文

39.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认为生物进化过程中,新物种起源的首要因素是

A.自然选择变异B.人工选择变异C.自然选择遗传D.遗传变异

40.进化论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其产生的背景是

①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高涨②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③科学技术进步,生物学知识的积累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42.宗教改革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意义是

A、没收天主教会的土地和财产B、摧毁天主教的精神独裁

C、封建王权得以加强D、各国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43.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三位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主张的相同之处是

A.都批判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B.都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C.都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利属于人民D.都赞同三权分立的国家政治体制

44.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主要贡献是

A.摆脱了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束缚

B.没收了天主教会的财产,打击了封建势力

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45.小说《巨人传》描写道:

“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一千年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神实质是

A、专制主义B、自由主义c、理性主义D人文主义

46.法国启蒙思想和中国维新思想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很大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A、法国启蒙思想有完备的体系,中国维新思想还不成熟

B、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性远逊于法国

C、维新思想的社会基础不及法国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远不如法国

47.孟德斯鸠提出:

“三权分立”学说,认为“政治自由是通过三权的某种分立而实现的。

”在当时他的直接目的是

A.实现权利平等B.推翻君主制度C.避免暴君专制D.反对教会干政

48.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9.发源于西欧的启蒙运动能迅速波及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它使文艺复兴运动进一步发展B它追求政治民主和权利平等

C它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D它适应了发展中的资产阶级的需要

50.对人文主义核心精神的表述,准确的应是

A.反对神学世界观,要求自由平等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制D.强调人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

51.17、18世纪,中、法两国都出现了思想的启蒙。

两者的相同之处有

①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②都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③都提出了限制君权的设想④都引发了反封建的社会革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2.(2007·肇庆)19世纪中期以后,“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最终被驱逐出去,主要是因为

A.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精神的进一步发展

B.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的迅速推广

C.人猿同祖学说普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观点的提出

53.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

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促进了英国重工业的发展

C.标志着英国工厂制度的确立D.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54.“社会公约在公民之间确立了这样一种平等,以至他们大家都遵守同样的条件并且全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权利”。

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谁的著作

A、狄德罗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

55.Ihaveadreamthatonedaythisnationwillriseupandliveoutthetruemeaningofitscreed:

"Weholdthesetruthstobeself-evident:

thatallmenarecreatedequal."……与划线部分有密切关系的人或事有

①《纯粹理性批判》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伏尔泰

④卢梭⑤达尔文⑥《1787年宪法》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⑥

56.在17-19世纪的欧洲文坛上

①古典主义注重抒发个人思想情绪②启蒙文学批判专制制度

③浪漫主义表现主观思想和个人感情④现实主义着力批判社会阴暗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7.把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社会生活用小说的形式展示给世人的作家是

A.托尔斯泰B.巴尔扎克C.拜伦D.雪莱

58.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是

A、对现实的不满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反映

B、对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的描绘

C、对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赞扬

D、对封建统治阶级黑暗统治的强烈谴责

59.20世纪50年代,著名话剧<茶馆>与<等待戈多>的上演均引起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A 属于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B 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C 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D 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60.有一作家在小说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主人公内心独白,没有标点,不分段落,充分体现人物意识的自然流动。

据此,你认为这应属于哪一文学流派

A、古典主义B、现代主义C、现实主义D、浪漫主义

61.通过游记方式记述某贵族青年在希腊、俄国和英国等地游历的冒险及爱情遭遇,广泛地反映了欧洲的社会生活,抨击了封建专制的诗体小说是:

A.《西风颂》B.《唐璜》C.《叶甫盖尼·奥涅金》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62.继浪漫主义文学之后,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出现在欧美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是: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当代主义D.现代主义

63.下列不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的是:

A.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

B.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C.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

D.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

64.下列作品中文学表现手法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

A、《苹果车》B、《美国的悲剧》C、《等待戈多》D、《红与黑》

6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B.浪漫主义代表人物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C.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

D.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

66.在艺术上重个性、重想象、重激情、重色彩,其作品具有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的浪漫主义大师是:

A.马奈B.莫奈C.德拉克洛瓦D.塞尚

67.20世纪的某一天,你在展览厅参观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从作品中你能明显感受到:

①时代的快节奏②现代人的精神创伤和心理困惑

③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④用现代科技成就进行创作的探索精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8.下列音乐家与作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舒伯特—《小夜曲》B、普契尼—《蝴蝶夫人》

C、柴可夫斯基—《天鹅湖》D、威尔第—《卡门》

69.下列艺术形式的出现,与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关的是

①印象画派美术②歌剧③交响乐④电视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70.下列西方文学和艺术作品属于现代主义的有

①《老人与海》②《舞蹈》③《格尔尼卡》④《等待戈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④

71.下列作品与20世纪民族主义运动高涨有关的是

A.《百年孤独》B.《战争与和平》c.《红与黑》D.《老人与海》

72.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和雪莱的《西风颂》是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盛行主要反映了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B.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歌颂

C.对社会制度的歌颂D.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73.人们坐在家中,可以仔细端详法国卢浮宫的每一件艺术品,说明电视具有

A、娱乐性B、艺术鉴赏性C、可以传播信息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74.一个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英国人可以

①去法国欣赏印象派画展②去德国欣赏贝多芬作品音乐会

③通过电视观看第14届奥运会④去电影院观看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

75.今天,电视已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下列人物最有可能看过彩色电视的是

A.拿破仑•波拿巴B.塞尚C.查理。

卓别林D.爱迪生

第Ⅱ卷(65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曾经说过: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

 

材料三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进步社会思潮是什么?

(3分)每次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社会思潮关系如何?

(2分)具体表现如何?

(4分)

(3)三次运动产生的共同社会原因(4分)及影响是什么?

(6分)

 

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轮,夕弛铁路,无害为对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同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杂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  毛泽东曾说:

我第一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所发生的事情的文章。

我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就一直没有动摇过。

……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西学”指什么?

(2分)该派别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

(2分)

 

 

(2)“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请举例说明。

(2分)在中国,陈独秀等先进的中国人以德、赛两先生为口号开展的运动产生了怎样的进步影响?

(4分)

 

(3)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是如何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

举一例说明。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5分)

 

 (4)某校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进行研究,请你为该小组

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并提供至少2种获取相关研究资料的方法。

(4分)

 

3、(28分)

材料一“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在《致罗马教廷》的诗里,控诉罗马教廷是“痛苦的巨流,凶残的庙堂”,是“万端诡计的熔炉,阴暗的牢房;善良在那里凋谢,邪恶在那里滋长”。

他倡导以“人的学问”来对抗“神的学问”,建立以人而不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材料二“当人民被迫服从时,他们做得到;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做得更好。

因为人民是根据别人剥夺他的自由所依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

“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当人民的权利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利举行起义,有权利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证券也。

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此专制复活之先声也。

——1917年李大钊《孔子与宪法》

(1)材料一、材料二提出的核心思想各是什么?

(4分)对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2)材料一和二反映的共同话题是什么?

(3分)由此你怎样认识意识形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分)

 

(3)材料三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主张?

(2分)他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4分)

(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思想有什么联系?

(4分)

 

(5)三则材料的作者在思想领域各有什么重大贡献?

(3分)

 

参考答案

1-5CACCC6-10ABDCA11-15ACDDD

16-20BADBA21-25CACDB26-30CBDAA

31-35CDBDD36-40CAAAC41-45ABACD

46-50DCCDB51-55ADDDC56-60DBABC

61-65BBBDC66-70DCDDB71-75CADBC

1、(22分)

(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3分)

核心:

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挑战教皇权威(3分)

(2)理性主义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2分)

表现:

继承:

都强调人性,反对神性,要求自由平等(2分)

发展:

启蒙思想高举科学民主旗帜,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一套政治构想,如:

三权分立、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论等。

(2分)

(3)共同原因:

①都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领域反封建,追求民主、科学和自由,提出对自然世界的新认识。

②西欧天主教的思想束缚(4分)

共同影响:

①这些运动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思想束缚,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了人的思想。

②适应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发动

④为近代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发展扫除了思想障碍(答出3点给6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