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2 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55434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2 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2 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2 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2 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2 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2 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2 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2 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2 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2 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2 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练习.docx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2 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2 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练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2 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练习.docx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同步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同步练习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

1.(2分)(2019八下·綦江期末)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对应的物理知识中,错误的是()

A.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密度的关系    

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C.船闸----连通器的原理    

D.密度计---漂浮特点和阿基米德原理    

2.(2分)(2019八下·来宾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的实验过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浮=F2-F1    

B.F浮=F2-F3    

C.F浮=F4-F3    

D.F浮=F2-F4    

3.(2分)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取g=10N/Kg.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    

4.(2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三个实心小球A、B、C,放入同种液体中静止时,所处位置如图所示。

则三个小球密度大小的关系是()

A.PA=PB=PC    

B.PA

C.PA

D.PA>PB>PC    

5.(2分)(2019八下·北海期末)下列关于压力、压强和浮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水面上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沉入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B.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C.静止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其重力    

D.液体的密度越大,对物体产生的浮力就越大    

6.(2分)如图所示,一艘远洋轮船上标有在不同海域航行时的吃水线,当这艘满载的船在不同水域航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艘船受到的浮力F印度洋<F北大西洋    

B.这艘船排开海水的质量m印度洋=m北大西洋    

C.印度洋和北大西洋海水的密度ρ印度洋>ρ北大西洋    

D.这艘船排开海水的体积V印度洋=V北大西洋    

7.(2分)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为8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7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方体受到的重力为13N    

B.正方体的密度为0.9×103kg/m3    

C.液体对物体上表面的压强为0.08Pa    

D.正方体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18cm    

二、填空题(共6题;共14分)

8.(3分)图的实验过程,可验证________原理。

根据图示,在实验中物体所受浮力F浮=________排开水的重力G排=________。

根据图中实验现象及弹簧测力计读数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弹簧测力计每拉出一小格,所需的拉力相同)

9.(1分)(2019九下·临沭月考)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都放在水中静止后,甲球沉入水底,乙球悬浮于水中,丙球漂浮于水面上,则它们受到的浮力F甲________F乙________F丙,它们的密度ρ甲________ρ乙________ρ丙。

10.(2分)将充足气的篮球和套扎在气针尾端的气球一起挂于杠杆左端,调整杠杆右端钩码的悬挂位置,使杠杆平衡(如图),然后再将扎在气球上的气针头插入篮球的气门内,气球随即膨胀。

此时的杠杆的________端将向上翘起,这是因为________的缘故。

11.(3分)(2019·琼海模拟)水平桌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别放入两烧杯中,当两球静止时,两液面高度相同,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两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A________FB,两小球所排开液体重力的大小关系为GA________GB,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p甲________p乙(均选填“>”、“=”或<”)。

12.(2分)(2019八下·景县月考)潜水艇在海面下根据需要上浮或下潜(但始终未露出海面)。

潜水艇在下潜时,受到的重力为G1、浮力为F1,则G1________ F1;在上浮时,受到的重力为G2、浮力为F2,则G2________ F2,F1________F2(均填“>”“<”或“=”)。

13.(3分)小明用手把重8N、体积为1.2×10-3m3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g取10N/kg,ρ水=1.0×103kg/m3)。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9分)

14.(4分)(2019·锦州模拟)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木块,将其放在水中时,浮在水面上,用以下两种方案测量该木块的密度。

(1)方案一:

①用天平测小木块的质量:

测质量前,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则平衡螺母应向________(左/右)移动,平衡后测得小木块的质量为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0;

③用细针将小木块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1,则木块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

(2)方案二:

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2,如图所示;

②用一个体积为10cm3的铁块和小木块拴在一起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3=90cm3;

③从量筒中取出铁块,小木块漂浮水面,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4=68cm3,则木块的密度ρ=________g/cm3。

对比以上两种方案,误差比较小的是________,理由:

________。

15.(5分)(2017八下·泉州期中)小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

进行甲、乙两步实验,小华的目的是测出物体在水中________;

(2)

进行乙、丙两步实验,小华想验证的猜想是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________;

(3)

小华研究浮力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作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所处深度h的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出,此实验过程中浮力的变化情况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题;共13分)

16.(3分)(2019八下·唐山期末)我国的国产航母“山东号”于2017年4月26日正式下水,满载排水量为67000t,吃水深度约为10m(海面到船底的距离),如图所示是航母训练时的图片.(ρ海水=1.0×103kg/m3),求:

(1)当航母从河水驶入海水中时,航母将________一些(选填:

“上浮”或“下沉”),所受浮力________(选填:

“变小”、“变大”或“不变”);

(2)航母满载时的浮力为________

(3)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为________

17.(10分)(2019八下·通州期末)如图所示,体积为5

10-4m3的长方体木块沒没在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2N,g取10N/kg求:

(1)木块受到水的浮力F;

(2)木块的密度;

(3)若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后,剩余木块的重力。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二、填空题(共6题;共14分)

8-1、

9-1、

10-1、

11-1、

12-1、

13-1、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9分)

14-1、

14-2、

15-1、

15-2、

15-3、

四、计算题(共2题;共13分)

16-1、

16-2、

16-3、

17-1、

17-2、

1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