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学前教育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7681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学前教育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比较学前教育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比较学前教育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比较学前教育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比较学前教育学.doc

《比较学前教育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学前教育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比较学前教育学.doc

期末作业考核

《比较学前教育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文献法:

文献法是通过分析重要的学前教育文件来了解外国学前教育情况的一种方法。

2.仓桥物三:

东京女子师范学校教授,兼附属园园长。

创立日本保育学学会,任第一任会长。

主要著作有《幼稚园杂草》《幼儿园保育法真谛》等。

他的理论被称为诱导保育论,对日本幼儿教育产生很大影响。

3.乌索娃:

乌索娃(1898—1965),前苏联学前教育家,前苏联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所首任所长,兼教学法实验室主任,首次将马列主义教育原理中的“教学”一词运用到学前教育领域,创立“学前教学论”。

4.《国防教育法》》:

美国1958年颁布的一项教育法令。

主要内容是通过增拨教育经费来迅速提高教学质量。

《国防教育法》影响了二次大战后美国教育发展的倾向性。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美国学前教育沿革的特点。

答:

(1)学前教育的发展与美国各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现代生产的发展密切联系。

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学前公共教育的发展。

 

(2)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学前教育的性质和职能发生很大变化。

 

学前教育由创办时期把孩子看管起来,不至于流落街头,重保育,逐渐转向教育,注重发挥教育的多种功能。

这些功能主要有教育功能、补偿功能、诊断、治疗功能。

 (3)政府参与学前教育,制定法案,保证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

 政府制定《家庭援助法案》,发给津贴家庭托儿费。

国会也提出相关的儿童保育提案, 90年代,每四年拨8、25亿用于学前教育。

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学前教育协调员,顾问等,保证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

2.简述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幼儿教育。

答:

从1955年(昭和三十年)到1989(平成元年),为日本幼儿教育的稳定发展期。

在这个时期里,日本幼儿教育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体系。

 

 1956年修改了《保育大纲》,并改称为《幼儿园教育大纲》。

《幼儿园教育大纲》强调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一贯性,突出幼小衔接,幼儿园教育的课程内容设计和小学的分科教学十分接近,幼儿园教育严重小学化。

 

1964年,文部省再次修订并颁布了《幼儿园教育大纲》,新的《幼儿园教育大纲》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规定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针。

2、教育内容由12项调整到6个领域。

这六个领域是:

健康、社会、自然、语言、音乐、绘画制作。

3、将历来“保育”改为“教育”。

  1964年,日本开始实行第一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又称七年计划),目标是使万人以上市、镇、村五岁儿童入园率达60%。

结果,1971年的幼儿入园率达到了63.5%,振兴计划完全实现。

  1972年开始实行第二次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又称十年计划)。

该计划旨在提高4-5岁幼儿的入园率,要求到1982年实现4-5岁幼儿全部入幼儿园或保育所。

 

1965年,厚生省发表了《保育所保育指南》,指出保育所由于所接纳的婴幼儿年龄不同,其教育内容也应的有所不同:

2岁以下的幼儿注重生活和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内容也逐渐增加;2岁增加社会科目;3岁则分化出“语言”;4岁以上的教育内容与《幼儿园教育大纲》的六项内容相同。

3.简述前苏联学前教育机构的特点。

答:

 

(1)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

 

(2)幼儿园的编制与各成员的职责有统一的规定。

 

(3)各种教育机构都是公立的,国家提供80%的经费。

 

(4)国家统一规定教育任务、内容、方法、教材等。

4.简述俄罗斯学前教育的途径。

答:

 一日活动是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在儿童的一日活动中,注意通过游戏和各种活动来促进儿童体力、智力、道德、艺术能力的发展。

 

 1.游戏活动: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表演游戏、体育游戏儿童身心发展有巨大的作用。

 

 2.教学活动:

有严格的专门的教学活动、标准化课程和无严格规定的一般教学活动,虽然对儿童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但现在则更加重视后者,以充分发挥儿童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 造性。

 

3.特殊活动:

要引导儿童了解艺术,可选择不同民族或地方作家、诗人、音乐家、画家的品,不同民族或地方的民间创作和民间工艺精品,通过建筑活动、美工活动、音乐活动、戏剧活动等   4.交往活动:

主张师生要以平等的伙伴关系进行合作、交往,促进儿童道德感的发展。

 

5.自由活动:

儿童既有年龄特点,也有个别差异,应把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个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让儿童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活动,使每个儿童都能真正从中受益。

5.简述日本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

答:

 

(1)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2)幼儿园与保育所之间很难保持联系和统一课程,因为前者由教育部门管辖,后者由健康福利部门管理。

 

 (3)保育所接收出生后几个月到5岁的儿童,幼儿园接收3~5岁的儿童,这样就造成了3~5岁的儿童不能获得相同的教育。

  

(4)某些私立园每班收40多名儿童,教育质量不能保证。

 

(5)私立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70%,其收费是公立幼儿园的2.5倍,因而造成幼儿家长负担过重。

  (6)国立幼儿园和公立幼儿园、保育所教师的工资较高,造成私立幼儿园无足够合格的教师。

 (7)迅速都市化造成儿童游戏活动的安全地带减少,对儿童健康有害的环境污染加剧。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当代日本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结合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实际,谈谈对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启示。

答:

 1、幼儿教育改革的背景 

 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社会的信息化,国际化、城市化,家庭的小型化,价值多样化等。

给幼儿成长带来许多问题,也为幼儿教育带来不少问题,例如,幼儿直接体验的机会少;家庭和家庭教育能力下降等。

需要教育适应新情况,解决这些新问题。

随时代发展,要求幼儿教育不断更新教育内容,以便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奠定个性发展的基础。

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

作为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开始阶段的幼儿教育,需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2、重新修订《幼儿园教育大纲》 

     日本自80年代起,针对未来世界的要求和本国的社会现实,多少开始摒弃过去那种“国家至上,经济第一”的最高原则,而强调“人性丰富”。

在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改革中,提出了培养“具有高尚的精神世界、丰富的创造力、自主自律精神的、在世界中活跃的日本人”的教育目的。

1990年的《幼儿园教育大纲》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为:

(1)培养幼儿健康、安全、幸福生活所必需的生活习惯、态度,为培养健全的身心打下基础。

(2)培养幼儿具有对他人的爱心与信任感,启迪自主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态度,萌发良好的道德品行。

(3)培养幼儿对自然界和周围事物的兴趣与关心,启迪丰富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4)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对语言工具的兴趣与关心,乐于听说和积极态度以及对语言的感受力。

(5)通过各种各样的体验,培养丰富的感受与创造性。

      在幼儿教育内容上,《幼儿园教育大纲》规定幼儿园新的教育领域。

包括五项内容:

健康、环境、人际关系、语言、表现。

“五领域”与原来的“六领域”(健康、自然、社会、语言、音乐、美工)比较,其特点为:

注重培养幼儿与他人交往能力,逐步养成社会生活中良好生活习惯和态度;引导幼儿多与自然接触,加强幼儿与周围环境的联系;给幼儿表现的机会,发展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制定了第三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1991年,日本又制定了第三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以使3岁、4岁、5岁的儿童都能入园。

为了确保该计划的实施,该计划提出国家应尽力提供有效的帮助,这主要包括:

(1)扩大幼儿园入园奖励补助费的适用范围,即原来只向4-5岁幼儿提供的入园奖励补助费,从1991年开始扩大到3岁幼儿;

(2)增加幼儿园入园奖励补助费的数额,即地方政府对入私立幼儿园(收费标准是公立幼儿园的2倍以上)的幼儿给予较高数量的入园奖励补助费,以减少或消除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幼儿家长负担的差别;(3)确保公私立幼儿园园舍施建设补助费,即各都道府县的知事和教委要保证有足够的资金,以顺利实施新建和改建幼儿园的工作。

2.论述蒙台梭利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答:

 1.蒙台梭利学校的教育目标 

(1)发展每个儿童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2)帮助每个儿童发展自信心。

 

(3)帮助每个儿童形成集中注意的习惯。

  (4)形成儿童永久的好奇心。

 

(5)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坚持性。

 (6)发展儿童的心理安全和秩序感。

 

2.蒙台梭利学校的教育内容,蒙台梭利学校的教育内容包含日常生活练习、感知觉练习和初步的知识学习(书写、阅读和数学)三个部分。

 

(1)日常生活练习。

通过日常生活的体验获得一些生活技能,开始学习把注意力集中在一项活动中,学习按照顺序来做每一件事情,通过自我指导来获得独立性。

 

(2)感知觉练习。

通过视、听、触、味、嗅等感官的练习,增进儿童的经验,让儿童在考察、辨别、比较和判断的过程中扩大认知范围,为智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3)初步的知识学习。

初步的知识学习包括儿童可以学会的阅读、书写和算数。

 3.蒙台梭利学校的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学校使用的教育方法是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有准备的环境、教师和教具三个要素组成。

这三个要素是一个相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

所谓有准备的环境,就是一个适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是一个能引发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的环境,一个充满自由、爱、营养、快乐和便利的 环境。

教师的角色应成为环境的提供者、自由的保障者、发展的协助者。

蒙台梭利教具大体可分为四类:

生活训练教具、感官教具、学术性教具和文化艺术性教具。

教具具有“自我纠正错误”的功能,使幼儿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成为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