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内容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8887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内容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5章内容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5章内容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5章内容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章内容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5章内容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5章内容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5章内容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5章内容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5章内容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第5章内容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第5章内容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第5章内容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第5章内容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第5章内容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第5章内容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第5章内容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第5章内容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第5章内容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5章内容资料.docx

《第5章内容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内容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5章内容资料.docx

第5章内容资料

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

教学内容:

左与右

教学目标:

1.说出自身躯干上的左右位置关系。

2.能说出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

3.能说出其他物体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

教学重点:

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确定左右位置。

教学难点:

以其他物体为参照中心确定左右位置。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左右

1、猜一猜

猜谜:

小朋友喜欢猜谜语,今天我们一起来猜个字谜,看看谁最厉害!

谜一:

一横一撇长,工字在右下。

(左)

谜二:

一横一撇长,口字在右下。

(右)

师: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

师:

小朋友真棒!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左与右——出示课题

2、游戏:

认识自身躯干左右位置关系。

规则:

听口令,做动作(全班练习)

伸伸你的右手,伸伸你的左手;双手拍拍放下来。

伸出右手指指右边;伸出左手指指左边;

伸出你的左手,拉拉你的左耳

伸出你的右手,拉拉你的右耳

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

伸出你的左手,拍拍你的右肩  

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  

(全班同学向左转,全班同学向右转)

3、说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左右关系

(1)再选三个小朋友比赛:

看谁又快又准确就是冠军。

(奖励的时候,问我哪只手拿奖品)

左边的同学向左转,右边的同学向右转;左边的同学向右转,右边的同学向左转。

说一说,指名说,我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讲台上的小朋友排成一排,下面的小朋友说一说某某左边的同学是谁,右边的同学是谁?

后面学生说,某某的左边是谁?

右边是谁?

同桌互说。

指名说。

(3)老师站到同学中间,说说老师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二、分析辨别

1、观察实物,区分左和右。

手套:

老师有一副手套,它是分左右手的。

现在老师拿了其中的一只,

请你来猜猜它是左手套还是右手套?

你是怎么判断的?

脚:

看看你的左脚和右脚,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区分脚的左和右吗?

2、看图片区分左和右

师:

图出示吃饭图:

看图说一说左手还是右手?

为什么?

师:

图出示:

一双鞋,

这是一双鞋子,它是哪只脚穿的呀?

(看外侧,内侧)

师:

摄影师叔叔把许多小朋友的身体部位都拍了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些照片,

师:

请你仔细观察都拍了图上小朋友的哪一部分?

想一想是左还是右?

三、继续学习,以其他物体为中心的左右关系

1、出示情景图:

师:

小朋友表现非常棒,老师带你们去街上逛逛。

街上车来人往,老师提醒大家:

过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

2、出示小丁丁

师:

小丁丁向左看到了什么?

向右看到了什么?

同桌讨论并交流(生口述师演示)

3、出示小巧

师:

小巧向左看到了什么?

向右看到了什么?

独立完成后核对。

小结:

在判断左与右的时候,我们应该先找到参照中心,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摆一摆

师: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摆摆学习用具。

1、听要求摆一摆:

先摆文具盒,再在文具盒的左边摆数学书,在文具盒的右边摆一个橡皮,

在橡皮的右边摆一本口算本,在最右边摆一支铅笔。

请小朋友互相看看,你摆对了吗?

2、学生说一说:

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从左数,文具盒是第()个,

从右数,文具盒是第()个。

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3、小结:

请小朋友把学习用具放到课桌的右边,我们要养成随时整理的好习惯。

五、全课总结  

你觉得今天学得快乐吗?

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左与右

左:

左左左,带个工字左左左

右:

右右右,带个口字右右右

教学内容:

上中下左中右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认识上中下、左中右相对的位置关系,了解上、中、下是垂直方向的定位,左、中、右是水平方向定位。

2.经历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过程,会用方位词上中下、左中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初步理解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数学表达能力,培养观察、比较、归纳、逻辑推理等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坐标的思想。

教学重点:

用方位词上中下、左中右描述空间中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体验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步感知上中下的位置关系。

我们的好朋友都搬入了宽敞明亮的新居。

仔细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

有三层楼,一楼,二楼,三楼

生2:

一共9间房子。

小结:

生活中我们说成一楼,二楼,三楼,在数学中如果我们把这幢楼横向(横着)边说边用手时表示一下看,这里……叫做上面一层,……叫做中间一层,……叫做下面一层。

(强调“上中下”)

问:

住在上面一层的有哪些人?

横着看,这幢楼可以分为上面一层,中间一层,下面一层。

如果竖着看,又可以怎么表示呢?

(老师手指……)

(介绍左面的房间,中间的房间,右面的房间)

哪些小朋友是住在右面的房间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上中下、左中右这些方位词来描述物体的方位。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体验上中下,左中右的位置关系

1、学习用上中下、左中右描述物体方位

问:

小明想去小巧家,谁能向他介绍小巧家的位置?

引导:

小巧住在上面一层(上层)的左面(边)一间

学生尝试:

你们能用刚才的方法说一说外婆家住在哪里?

生:

外婆住在中间一层的中间一间。

归纳:

我们在说外婆和小巧的位置时先说了“哪一层”,再说“哪一间”,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到他们家的位置了。

独立完成:

选一个自己喜欢拜访的小朋友,自己介绍一下他们的位置。

2、圈一圈,说一说。

(书P49页练习①)

问:

这三人中的谁住在这蓝色的房间里呢?

请小朋友观察投影中的这幅画面,完成书上49页的小练习①,完成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住在哪一层哪一间的是谁。

交流反馈:

3、涂一涂(书P49页练习②)

小巧、小胖、亮亮和小亚他们又住在

哪里呢?

你能找到吗?

请小朋友自己

观察画面,找一找涂一涂,涂完后说

说谁住在哪一层哪一间。

开始。

⑴生独立练习后对着图说一说他们各住在哪里。

⑵汇报

小结:

通过2个练习,我们知道要准确描述具体的位置,必须要说清楚在哪一层哪一间。

4.感知相对性

师:

想一想还能怎么表示外婆的位置?

生答

小结:

看来要是对象不同,位置也不同。

对康康而言,外婆住在他的上面,而对小淘气而言,外婆又住在他的下面。

因此,上与下是相对的。

同样,外婆住在亮亮的左面。

外婆又住在小胖的右面。

归纳:

左与右也是相对的。

(板书:

相对的)

问:

为什么我们都是在说外婆的位置,但是它们的表达都不一样呢?

小结:

参照的对象不同,使用的方位词也会不同。

5.同桌交流:

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来介绍你刚刚喜欢的小朋友,试一试?

交流格式:

我喜欢xx,他(她)住在xx层xx间,或xx人的左边(右边)……

三、巩固练习

1、填空题

(1)小巧住在小胖的(),亮亮住在小丁丁的()

(2)康康住在小亚的(),亮亮住在外婆的()

(3)哪几个人住在康康隔壁的房间里?

问:

隔壁指的是什么位置?

2、理一理。

师:

小明还拜访了小淘气的家,可是发现小淘气的玩具扔的到处都是,爱整洁的他决定帮小淘气把这些玩具放回柜子里。

柜子里有哪些玩具呢,你能用刚学的本领讲讲他们各自的位置吗?

地上还躺着好多玩具呢,如果是你,你想将他们放回哪个格子呢?

①一生说位置,一生放。

②一生放,全班说位置。

师:

真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淘气房间变得干净整洁了。

我们应该向小明学习做一个爱整洁、爱劳动的好孩子,你们说对吗?

3、翻纸牌游戏

按要求翻开纸牌,就可以看到老师送你们的小礼物!

①上面一层左面一张②上面一层右面一张③中间一层左面一张

④中间一层中间一张⑤下面一层中间一张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炼。

1.在确定位置的时候,首先要确定参照谁,参照的对象不同,得到的位置关系也是不同的,描述的方位词也不一样。

2.上中下,左中右的位置关系都是相对的。

3.确定了哪一层的哪一间,就确定了具体的位置。

五、全课总结  

你觉得今天学得快乐吗?

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上中下、左中右

相对的

对象不同,位置也不同

教学内容:

长度比较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逐步体验、感知并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观察、动手操作等能力。

3.通过教学活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用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

教学难点:

用数大小相同的方格来比较物体的长短。

教学准备:

PPT、两张不同颜色的纸条、三只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多媒体:

(主题图中的小伙伴)

小朋友,这些小伙伴,你们认识吗?

问:

他们谁高谁矮?

你能按身高帮他们排一排序号吗?

可以怎样排?

你是怎样排的?

反馈:

生:

按从高到低,序号的顺序是3.1.4.2.。

生:

按从低到高,序号的顺序是2.4.1.3.。

小结:

真聪明。

我们在比身高时,可以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也可以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

2、出示两张纸条。

猜一猜:

比完了身高,我们再来猜一猜。

这里有两张纸条,猜一猜哪张纸条长?

问:

究竟哪张长呢?

谁能想个好办法来验证一下?

(1)老师出示两张长短一样的纸条,在黑板上摆成“⊥”,请学生猜一猜哪张纸条长?

(2)学生可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3)生验证(上来)演示将纸条重叠在一起,让学生看见原来两张纸条是一样长的。

3、揭示课题:

小结:

在比较物体长短时,当我们无法看出谁长谁短时,该怎么比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度比较。

(出示课题:

长度比较)

二、探究新知:

1、比铅笔。

猜一猜:

老师手里有3支铅笔,猜猜哪只铅笔最长?

谁能想个好办法来比较一下吗?

归纳:

你真了不起,想到了把铅笔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来比出长短,你的办法真好。

操作:

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你铅笔盒里最长的一支笔。

(个人比)

问:

你是怎么拿的?

比一比:

再和同桌比比,谁的笔比谁的笔长,谁的笔比谁的笔短?

小结:

哇,你们真棒,都知道先把铅笔的一端对齐,再看另一端的方法来比出长短。

2、比绳子。

媒体:

书本44页情景:

师:

看,小胖他们在干什么呢?

他们都认为自己的绳子最长,能不能帮他们想想办法?

生独立思考并交流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演示方法。

问:

想想比较时,除了要把一端对齐,还要注意什么?

(把绳子拉直)

3、归纳:

当眼睛不能直接看出物体的长短时,可以将物体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就能比出长短。

(一端对齐)

4、比长方形纸

师:

再看!

老师手里有一张长方形纸,横长还是竖长?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

小组讨论一下,有哪些方法?

交流反馈:

(1)可以通过眼睛直接去观察。

(2)可以通过尺去测量长短。

(3)可以找一样东西(如:

铅笔)进行比较。

(4)可以通过折叠的方法进行比较。

(一生演示,其他再试)

5、实践操作:

刚才我们已经比较了许多物体,你们还想比比其他物体的长短吗?

老师提出要求:

选择周围的人、物品比较一下长短,先个人准备。

生自由选材进行比较。

(汇报:

比的是什么?

怎么比的?

结果怎样?

归纳:

老师发现小朋友自己都说得很好,那谁愿意先来说说你比的是什么?

怎么比的?

比的结果怎样呢?

三、变式练习:

数方格。

在比较物体时,我们一般用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方法比较长短。

那这些物体能用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方法比较长短吗?

为什么?

1、出示多媒体:

那想想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呢?

2、生自由交流并总结出用数格子的方法。

师:

对呀,你真聪明。

我们可以用数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

(数方格)

3、同桌合作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

师:

书45页,让我们同桌合作,用数方格的方法,选择你喜欢的学习用品,比比长短。

4、学生汇报:

谁先来说说你比的是什么?

怎么比的?

(相同物体与不同物体,有不同的长短)

师:

现在谁能说说,什么最长?

什么最短?

四、全课总结  

你觉得今天学得快乐吗?

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长度比较

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教学内容:

度量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提高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大胆猜想,初步培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发展为本,营造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体验成功的愉悦,发展个性,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且会用刻度尺进行简单的测量;

教学难点:

建立长度单位“厘米”的实际概念。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上新课之前任老师要请小朋友们做一件事情,请你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度量工具量一量课桌的桌面有多长。

2、学生测量

3、汇报测量结果。

4、讨论:

(1)为什么你们测量结果中得到的数会不同呢?

(2)如果你们都用同一支铅笔来量,结果会怎样?

5、因此,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

刚才有同学用尺子来量课桌的长,但不知道用什么单位表示它有多长。

今天我们就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厘米”做单位。

(板书课题: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学习新课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拿出尺子,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是1厘米。

(画1厘米)

(2)小组合作测量:

四个同学一组,拿出学具袋里的物品(内有1个图钉、10个5分人民币、1根线),量一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

(3)再请小朋友们用尺子比一比,看看自己哪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4)想象推理:

接下来,我们不用尺子,就用自己的手比划一下1厘米的实际长度大约是多长?

同桌合作,再用刻度尺验证一下。

2、进一步认识厘米,建立几厘米的实际概念,学习用厘米量。

(1)借助米尺,直观感知。

小朋友们真能干,现在再请你们观察刻度尺:

从0到1是1厘米,那么,从0到3表示几厘米?

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也是3厘米。

从2到5是吗?

(2)小组合作,探索发现。

拿出你准备的1号纸条,量一量它的长度是多少?

(5厘米)

提问:

你是怎样量的?

还有其它量法吗?

小组讨论:

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一些?

为什么?

(3)小结:

(出示课件)为了观察的方便,可以先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测量,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做一做:

拿出你的2号纸条,量出6厘米,8厘米,9厘米,给同桌看。

(5)鼓励猜想,加强估算。

猜一猜:

10厘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

你的猜想是否准确呢?

拿出你手中10厘米的小长条,同桌合作量一量。

(6)做一做:

猜一猜,你的课桌的长是几厘米,用你手中10厘米的小长条,验证一下。

三、巩固练习。

1、量一量,你手中下列物品的长度,各是多少厘米?

(1)一支铅笔的长度

(2)数学课本的宽

(3)发展性练习

量一量下面两个图形每边的长度。

(4)如果有些东西的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的刻度,怎样量出它的长度呢?

如量花生的长度,5分币的最宽的地方长多少?

(出示课件)

由学生量一量2分币,可以互相商量想办法。

全班交流。

最后得出可以用两块三角板辅助,或将物品直接放在尺子的刻度上来量。

(出示课件)

 

2、实践活动。

(1)找一找,你身上的尺子在哪里?

启发:

一手掌长、一手掌宽、一拃等等

手掌宽____厘米1拃(zhǎ)长____厘米

(一拃就是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

因为每个同学手掌宽度和一拃长度不尽相同,只取整厘米即可。

(2)用你身上的尺子量一量,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

四、总结。

你觉得今天学得快乐吗?

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度量

一诈

厘米1米=100厘米

教学内容:

线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

2、会量线段、会画线段、,会比较线段的长短。

3、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几何的美。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会量、会画线段。

教学难点:

会量线段、会画线段、,会比较线段的长短。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森林里,两只小猫正在草地上玩耍,突然,他们发现不远的地方有一只老鼠。

老鼠,这下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

于是他们向老鼠追过去!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一只猫会先追上老鼠呢?

播放课件,学生观看猫捉老鼠的课件。

问:

谁先追上老鼠?

为什么?

学生观察课件,思考并回答。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小白猫跑的路线和小黄猫跑的路线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

因为小白猫跑的路线是直的,所以它很快就追上了老鼠。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

线段。

(板书:

线段)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取出一根线,拉直并捏紧两端,学生观察。

问:

这根线是直的吗?

(是)

它和小白猫所跑的路线一样,都是直的。

它有几个头?

(两个头)

归纳:

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两头叫做两端。

(板书:

两端。

我们把两手间的这一段直的线叫做“线段”。

线段两端的点,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端点。

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

你能指一指吗?

(板书:

端点)

2、小组交流探讨:

和你们小组的同学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

集体汇报。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3、比较发现

操作:

刚才,老师是把这条线段横着摆的,你还能摆成其他的形状吗?

试试看!

学生试着将线段竖着摆、斜着摆,然后让学生两手松开,让毛线变成V形。

问:

当线段竖着摆、斜着摆时,它还是线段吗?

为什么?

4、小结:

线段可以横着摆、竖着摆、斜着摆;有长有短。

但是无论怎样摆,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5、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

 

学生通过观察,作出判断并说出理由。

6、感知生活中的线段

在我们身边到处都可以看到线段。

请大家用手摸一摸我们的数学书的一条边,

提问:

它是不是直的?

两个端点在哪里?

书本的一条边是不是线段?

学生回答后,再跟着老师摸一摸书本的其他几条边。

接着让学生拿出直尺,摸一摸,直尺的边是线段吗?

7、合作探讨:

书本、直尺的边都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你还能和你的同桌说说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吗?

学生结合生活的经验举例。

集体汇报。

三、画线段

我们刚刚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线段,线段有哪些特点,你还记得吗?

你能根据线段的特点来画一条线段吗?

试试看。

学生利用一些工具尝试画一条线段,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展示几位同学所画的线段。

师:

你是用什么工具来画线段的呢?

你是怎样画的?

还能用其他的工具画线段吗?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先画一条直线,再画两个端点;或者先画一个端点,然后画直线和另一个端点;或者先画两个端点,再将两个端点用直线连起来。

教师小结画线段的方法以及应当注意的地方。

请用你喜欢的方法画一条线段。

画线段时既可以先点一个端点,再由这个端点引出一条直线,最后点上另一个端点。

也可以先画一直条线,再点上两个端点。

总之,不论用哪种方法画线段,都一定要记得画上两个端点。

学生实践画线段。

四、巩固练习

1、数一数

师:

(课件出示一条红领巾)红领巾的表面像一个什么图形?

(三角形)

请你仔细观察一下,三角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课件出示国旗)

师:

国旗的表面像一个什么图形?

(长方形)你知道长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吗?

课件依次出示各种图形,学生体会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分别是由3条边、4条、5条、6条线段围成的。

(两条线段在一点相接,端点不要再画出来了。

五、全课总结  

你觉得今天学得快乐吗?

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线段

直直的

有两个端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