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1408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43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调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调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调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调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调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调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调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调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调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调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调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调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调研报告.docx

《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调研报告.docx

调研报告

摘要

大一新生在进入大学后,出现很多的不适应现象,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分析大一新生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指导,从而真正有效地帮助大一新生顺利完成大学生的角色转换。

首先,本次调查我们大量查阅有关文献,总结出我们此次调查的方向。

即我们从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与社会实践及经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其次,对于以上四个方面设计了量表式问卷,对南昌六所高校的大一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得分较低的个体进行深度访谈。

最终,运用SPASS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了男生的适应情况显著好于女生;生源地在江西省内的新生适应情况显著优于来自江西省外的新生;课程内容对学习适应性产生显著影响;家庭背景差异是与室友发生矛盾的主要因素等结论。

在本次调查的最后,我们从多个角度就新生适应性情况中的问题分别从学生、学校以及社会方面提出建议。

希望可以帮助大学新生快速顺利度过这一适应期,让他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更好的规划,进而度过一个有意义,有收获的大学。

 

关键词:

大一新生适应能力分析合理化建议

 

 

表目录

表13不同生源地大学生适应情况17

图目录

 

引言

大学生适应性问题一直是高校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教育工作者的难点之一。

由于学习、生活及环境的变化,给个体带来了压力与挑战,随之出现的情绪困扰与心理问题大大增加,使得很多大学生出现了各类的适应问题。

大学阶段是学生在身心、知识各方面承上启下的转折期,也是独立走向社会、学会和人进行沟通交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黄金时期,因此如何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使他们既能完成一般同龄人可以完成的社会化任务之外,还能够完成他们角色所赋予的特殊社会化任务,从而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为以后毕业打下良好基础。

因此,研究大学生适应性对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研究概述

1.1研究背景

大学阶段在个体一生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个体从青年期向成人期过渡和准备的时期,也是从以学习为主到工作为主的过渡和准备的时期。

然而在这个过渡期间,许多人表现出严重的不适应。

而最近几年,大学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不适应更为显著。

从2012年的大学新生遭遇“大学冷漠症”,到今年的一大一新生来学校报到,全家十几口人包括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等携同陪伴。

在以前,这些或许是十分突出的,但现在,大学新生中却是十分平常。

据调查得知,美国高校中新生辍学的情况屡见不鲜,尤其是入学后的前六周。

与此相对应,中国大学在校生退学现象也日益严重。

有数据表明,近几年全国在校大学生自动退学率已接近3%,每年退学人数近50万。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生入学后对学校或专业很不适应,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

1.2研究意义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心理咨询室梁老师表示,帮助新生应对第一年挑战,解决辍学等极端问题,首要的就是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新生的心理、学习和经济适应能力。

因此,了解大学生入学适应期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对策,尽快适应大学新的环境是每一位大一新生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在生存发展中的每个细节都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大一新生由于人格发展的不完善,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自我评价不客观以及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等,在刚刚步入大学的适应期内,难免出现各种问题。

本研究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

1.3对“适应性”的界定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里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这个词用在我们此次的调研报告里似乎有点严肃,但是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尽快去适应一个新环境及各种各样需要去适应的方面是极其重要的。

俗话说一个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们此次对大一新生角色转换适应性的调研中,我们组从学习、人际交往、经济适应性、生活适应性这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1)学习的适应性

I.从中学的老师、家长的严格监督的模式转换成大学里自主学习模式,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自律性,由相对被动学习的方式转变成主动学习的方式。

II.从绷紧到放松的状态,如果学生适应不了这种转变,那么对其学习态度、自我约束力及自身发展规划等方面会有不良的影响。

III.教学模式上的差异。

相对于中学来说大学老师上课节奏相对较快、老师与学生沟通较少、课程种类差异较大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对待不同情况的心态。

(2)生活的适应性

I.离家篇:

对绝大多数新生来说这是第一次离开家,到一个没有长辈照料需要自己管理自己生活起居的而且相对较远的地方生活,所以新生们得适应自主生活的模式,包括洗衣、购物等。

II.气候篇:

对于非本地学生来说还得适应本地的气候。

比如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北方学生或许会很难适应南方冬天这种湿冷的气候,所以这就需要新生们学会自我调整生活上某些必需品,帮助自己适应这种气候环境。

III.饮食篇:

不同地方的饮食习惯有较大的差异,是否吃辣,口味清淡与否以及主食的差异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同学们去克服这些差异带来的不适应性,让自己适应这里的生活,开启大学生活。

IV.时间支配篇:

大学生活里,自主支配的时间增多了,所以新生们还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切忌待几年以后回首大一时满是悔恨。

(3)经济适应性

I.生活费支配:

步入大学,我们的父母都会把我们的生活费按月或按学期给我们自己去支配,所以在这一点上,就需要我们在钱财的使用上有自我的管理了。

II.消费观:

在消费上树立自我的消费观,避免有跟风、攀比的不良心态。

对金钱的正确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新生在消费观上树立健康的态度,还可以加强其理财能力,对其今后发展有所帮助,因而经济适应能力也相当重要。

(4)人际交往方面的适应性

古语说:

“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

”而且在一个处处需要交流的环境下,对一个人的人际交往方面有很大的要求。

不管以前是怎样的,但是现在步入大学,我们新生就应该学会如何与他人交流,如何在一个新环境建立自己的朋友圈。

I.日常生活篇:

在平常日常生活里,吃饭、购物都需要交流,我们要具备正常交流的能力,以及交流时我们的语气等。

II.室友篇:

在大学里,每天都和室友住一起,所以处理与室友的关系需要我们好好斟酌,平常的相处法则以及遇到问题时正确的处理方式等,这都需要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步入大学,大家来自不同地方,生活起居的差异在无形中会影响室友之间的相处及关系,所以大一新生需学会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III.活动篇:

在大学里各种学生会、社团活动的面试以及各种比赛中,以及更远一点的找工作面试都需要我们去交流。

大一新生需要从刚开始就锻炼自我人际交往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享受我们的大学生活。

我们在这四方面进行研究,归纳分析我们大一新生遇到的问题,希望可以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以及向我们学生管理者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以此帮助我们新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的各方面变化,使大一新生更全面健康的发展。

1.4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从学习角色适应性、生活角色适应性、经济角色适应性及人际交往与社会实践适应性四个方面编写相关题目来了解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

按Likert式量表编制各问题的赞同程度,共分为5个等级:

1=完全不符合;2=不符合;3=一般;4=符合;5=完全符合。

可以运用以下方法对其分析:

(1)文献分析法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归纳出一些解决方法,提出本文的研究方向,借助SPSS17.0及AMOS17.0等分析软件对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程度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结论。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即通过自填式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整理出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

本文通过发放565份调查问卷(含网络问卷)来研究具体的影响因素,并就这个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3)实证分析法

运用SPSS17.0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及可信度检验。

AMOS17.0则作为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工具,具体用来检验各目标是否合乎标准、理论模型是否合适,最后研究结果进行细致分析与解释。

第2章调研方案设计

2.1调查目的

试图通过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昌地区部分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性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大一新生入学之初出现的各种适应性情况的现状,利用问卷调查的数据对江西高校大学新生的整体适应性有一定了解,以期望本研究能够给新生一些建议,让他们更好的规划未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2.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华东交通大学、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本次排名不分先后)这六所高校的2015级新生为调查对象。

调查涉及各个学院的不同专业,调查对象分布呈多元化,较有代表性。

2.3调查时间安排

表1调查时间安排表

调查时间

2015年11月1日-25日

2015年11月1-10日

调查问卷的设计、修改

2015年11月1日

调查问卷试发

时间安排

2015年11月12-14日

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新生的访谈

2015年11月16-17日

整理分析调查问卷结果和对访谈记录进行整理

2015年11月18-23日

撰写调查报告总结

撰写日期

2015年11月23日

样本数量

共发放问卷630份

回收有效问卷565份

样本情况

南昌部分高校大学新生

 

2.4新生角色转换适应性评价指标设计

表2大一新生角色转换适应性评价指标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大一新生角色转换适应性调查

学习适应性

学习衔接

授课方式

课程内容

学习主动性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人际交往与社会实践

朋友知己

师生关系

社会交际

人际关系

社会实践

经济适应性

社会兼职

经济压力

合理开支

 

生活适应性

作息时间

饮食方面

集体生活

生活自理

熬夜情况

情绪调节

我们从这四方面进行研究,归纳分析我们大一新生遇到的问题,向管理者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以及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以此帮助我们新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的各方面变化,更全面健康地发展。

2.5调查流程

2.5.1调查方式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采用了两种调查方式:

(1)自填式问卷法;

(2)访谈法

(1)自填式问卷

通过自填式问卷,对南昌高校大一新生的基本信息有一个较为精准的获得,再通过问卷的主体部分了解南昌高校大一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环境的各个方面的适应性情况(包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适应情况、对寝室生活的看法、学习方面所遇到的问题等),同时了解被调查者在对于自身专业的了解情况以及满意程度。

(2)访谈式

在实际调查中,我们选择了南昌部分高校的具有典型代表的大一新生进行了访谈式调查。

访谈内容包括家庭基本情况的介绍、刚进入大学的感受、对于寝室生活的满意度、学习方法的改变和适应情况、与老师同学之间的相处情况等问题。

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式调查,我们从学生的角度更为深入地了解了大一新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出现的问题以及他们自身的适应情况,以便提出更有效、合理的建议。

2.5.2调查对象及样本抽样

(1)调查对象

南昌市所有高等院校(包括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三本及专科院校)所有在校大学生。

(2)抽样总体

选取南昌市六所高等院校(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的所有在校大学生作为本次调查总体。

(3)抽样方法

定额分配抽样:

在选取南昌市六所高等院校为本次调查的抽样总体的基础上,依据从网络上获取的各个高校在校生总人数,然后依据样本总数和每所学校总人数之间的比例,对六所院校展开比例分配抽样,再确定每所学校需要抽取的样本量,因此本次调查采取比例分配抽样的方法。

另外,在实际调查中我们很难做到完全随机抽样,因此我们在实际的问卷发放过程中,采取一对一的拦截、蹲点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在被调查者填写问卷中避免访问者主观性语言引导,尽量保证被调查者问卷填写的真实性。

(4)样本分布构成

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共630份,收回问卷594份,有效问卷565份,回收率和问卷有效率分别为94.29%、95.12%,因为调查对象涉及广泛且要满足样本数相对均匀,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去发放问卷,我们此次调查采取每一人员固定问卷量发放填写,所以发放的问卷收回率相对较高,总体回收率达到了94.29%,在回收的问卷中由于被调查者在填写的问卷上出现某些缺项或未配合的情况,所以有效问卷是565份,及有效回收率是95.12%。

表3是我们的样本分布与回收情况。

表3样本分布与回收情况

调查学校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南昌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合计

发放数

130

105

95

110

90

100

630

回收数

127

94

93

95

89

96

594

回收率(%)

97.69

89.52

97.89

86.36

98.89

96.00

94.29

有效问卷

125

90

88

90

81

91

565

有效率(%)

98.43

95.74

94.62

94.74

91.01

94.79

95.12

2.6问卷体系

2.6.1预调查

在正式进行调查前,我们在华东交通大学校内采取随机调查的方式对问卷进行了预调查,在预调查中我们一共发放了50份问卷。

通过调查过程中被调查者的疑问和建议以及对回收问卷的分析,从问题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数据的完整性等方面问题来看,我们发现有些题目和选项之间设计存在明显的冲突,有些题目的选项则不够完整,部分题目及选项则是在表达方法上存在问题,不易理解,通过与指导老师的探讨,我们对问卷进行了多次修改,遵循问卷明确性、目的性、逻辑性、简洁性等原则,同时考虑到选项之间不能相互包含等因素,我们确定了最终的调查问卷。

2.6.2研究变量的设计

通过问卷的预调查,并参考以往学者的研究,初步确立了一下变量作为本文的研究变量。

如表4、表5、表6、表7、表8所示:

表4适应能力的指标设计表

研究变量

具体指标

问题描述

适应能力(Y)

整体适应力(Y1)

1.我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学习适应力(Y2)

2.我能很好地安排学习时间

人际适应力(Y3)

3.我能处理好人际关系

课外时间管理能力(Y4)

4.我能很好地安排课外时间

研究变量

具体指标

问题描述

 

学习方面(P)

学习衔接(X1)

1.大学学习与中学脱节,很不适应

授课方式(X2)

2.大学的大班授课方式优于高中的授课方式

课程内容(X3)

3.我感觉大部分大学课程内容无聊,缺乏兴趣

学习主动性(X4-6)

4.我会主动上晚自习

5.我能有效自学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

6.我有意识地参加与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

学习方法(X7)

7.我现在还没找到自己较为满意的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X8)

8.专业的就业形式影响了我的学习态度

表5学习适应的指标设计表

 

表6人际交往与社会实践的指标设计表

研究变量

具体指标

问题描述

人际交往与社会实践方面(Q)

朋友知己(X9)

9.感觉大学里真诚的朋友、知己少了

师生关系(X10)

10.师生关系没有高中时候密切,我感觉难以习惯

社会交际(X11)

11.我依赖于社交软件去建立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X12)

12.大学里的人际关系交往让我感到疲惫

社会实践(X13)

13.我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

研究变量

具体指标

问题描述

经济适应性方面(R)

社会兼职(X14)

14.我做过很多兼职

经济压力(X15-16)

15.我肩负着家庭方面的经济压力

16.感觉经济原因影响了我的生活

合理开支(X17)

17.我会有计划地使用自己的钱

表7经济适应性的指标设计表

 

表8生活适应的指标设计表

研究变量

具体指标

问题描述

生活适应性方面(S)

作息时间(X18)

18.我不适应大学的作息时间

饮食方面(X19)

19.我对食堂饭菜不习惯

集体生活(X20)

20.对住在集体宿舍不习惯

生活自理(X21)

21.我很少自己动手洗衣服

熬夜情况(X22)

22.我经常在零点以后睡觉

情绪调节(X23)

23.当遇到负面情绪时,我能调节好

2.6.3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

利用SPSS17.0对各潜在的数据对问卷整体进行信度分析,结果如表9所示:

表9可靠性统计量

克朗巴哈系数

基于标准化项的克朗巴哈系数

项数

0.760

0.774

27

 

由表9可知,本次研究克朗巴哈系数为0.760,在0.7以上,适合作用于基准研究。

通常情况下在0.6以上,克朗巴哈系数被认为可信度较高。

(2)效度检验

问卷进行效度检验,对于问卷效度检验的方法有很多,在这里本文采用结构效度检验的方法对问卷的效度进行检验,得出KMO检验数。

表10KMO和Bartlett的检验

取样足够度的Kaiser-Meyer-Olkin度量

0.77

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

2861.03

df

351

Sig.

0.00

所有变量的系数满足不小于0.7的要求,Bartlett’s检验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原变量之间显著相关,具有分析可行性。

2.6.4访问员管理

(1)对样本的选择:

在随机调查过程中,调查者容易出现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来发放问卷,有选择性的选择自己觉得合适的人,或者是为了方便而对调查地点没有进行合理的选择,无论哪种行为,都会对样本的最终成果造成直接的影响。

为了回避由于主观因素造成样本误差,我们对整个调查作出如下要求:

I.每个学校尽量多分配几个调查人员进行调查;

II.每个学校尽可能选择多个调查地点;

III.尽量保证每个可能碰到的被调查者都能被调查到;

(2)问卷回收:

为了保证被调查者问卷填写的质量,整个调查过程都采取一对一的调查形式,调查者全程指导被调查者完成问卷的填写。

2.6.5发放问卷

此次调查过程中,由于采取了一对一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问卷的回收率和质量。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30份,实际回收594份,其中有效问卷数达到565份,无效问卷29份,问卷整体回收率以及有效问卷率达到94.2%以及95.12%。

2.6.6问卷筛选

我们对所回收到的问卷进行了两次筛选:

(1)由于我们采取一对一的调查形式,访问者全程指导被调查者完成问卷的填写,在每位被调查者填写结束后,访问者根据被调查者的填写情况进行初步筛选,同时对废卷进行标注。

(2)第二次筛选主要对以下几种情况进行筛选:

I.出现异常值;

II.前后明显矛盾;

III.多选、漏选、问卷信息明显不全等;

IV.明显的人为录入错误,如在五级量表中出现34等值的情况;

2.6.7数据的整理和录入

(1)问卷的分类和汇总。

首先将不同学校的问卷分开,并分别对其进行编号,以便后面数据的录入和查找。

(2)将已经分类的数据按编号录入Excel中,并对每个问题的每个选项赋予相应的值。

(3)数据录入工作结束后,数据录入者对录入数据进行核对、查错,避免因录入错误导致分析出现差错。

(4)将录入好的数据导入SPSS软件。

 

2.7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1)首先是本研究内容上的创新,我国对大学生适应性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涉及,但绝对大部分都是单方面的研究得到结果,而本研究是通过对学习、人际交往、经济适应性、生活这四个方面进行定义,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影响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2)应用访谈法,通过深入细致的访谈,获得“90后”大一新生适应性的定性资料,并通过研究者主观的、洞察性的分析,从中归纳和概括出某种结论。

(3)本研究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对于大学生适应性的研究,结合江西省环境、地域、经济等具体情况,为江西省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以及新生入学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及对策依据。

 

第3章样本基本情况分布

3.1性别分布

图1调查对象性别比例情况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有效样本总体人数为565人,其中男生所占人数为232人,占总体人数的41.1%,女生样本人数为333人,占总体人数的58.9%,可以看出,男生人数少于女生人数。

3.2生源地分布

图2调查对象生源地分布图

在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调查的样本中,生源地在江西省内的有343人,占总体总样本的60.7%,在江西省外的人数有222人,占总体总人数的39.3%,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南昌高校在全国的招生中,主要招收的学生来自于江西省内。

3.3城镇户籍分布

图3城镇农村居民分布图

在图3中,我们可以根据环型图可以看出农村城镇居民分布情况,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非城镇居民有294人,占总体的52%,城镇居民有271人,占总体的48%,从这个环形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南昌高校在招收的新生中,非城镇居民比例略大于城镇居民。

3.4调查学校分布区

图4南昌各高校调查人数图

在图4中,我们可以看出,受地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华东交通大学调查的比例最高,总共调查了125人,占总体比例的22.1%,南昌航空大学调查的最少,只有80份,占总体的14.2%,江西财经学校和南昌大学均为90,人,占总体的15.9%,江西农业大学回收的有效问卷数为89份,占总体的15.8%,江西师范大学的为91份,占比16.1%。

 

3.5学科分布

图5所调查对象学科类所占人数折线图

在图5中,我们可以看出,受学校性质因素影响原因,在调查的学科类中,工学类所占人数最高,总共有174份有效问卷,占比30.8%,其次是管理学类,总共有1128份,占比22.7%,接下来是理学类,有87份,占比15.4%,教育学类有61份,占总比10.8%,经济学类的最少,只有44份,占比7.8%。

 

第4章样本描述性分析

4.1新生适应情况差异分析

4.1.1不同性别大学生适应情况比较

表11不同性别大学生适应情况表

变量

男(232)

女(333)

T

sig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学习方面

假设方差相等

假设方差不相等

3.08

0.45

3.04

0.40

1.03

0.049

1.01

人际交往与社会实践

假设方差相等

假设方差不相等

3.19

0.63

3.15

0.55

0.80

0.126

0.78

经济适应性

假设方差相等

假设方差不相等

3.08

0.52

3.10

0.47

-0.47

0.165

-0.46

生活适应性

假设方差相等

假设方差不相等

3.52

0.53

3.54

0.53

-0.25

0.616

-0.25

适应能力

假设方差相等

假设方差不相等

3.22

0.37

3.20

0.33

0.67

0.213

0.65

总计

假设方差相等

假设方差不相等

由表11所示的数据指标中,从标准差这个指标进行观察时,我们可以看到在人际交往与社会实践方面男生标准差0.63和女生的标准差0.55比较来说,再者一方面男生内部差异更大,同时在学习方面、生活适应性以及适应能力上男生内部差异均比女生内部差异大。

再之从标准差的总分数上男生女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