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3809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泵送混凝土施工.docx

泵送混凝土施工

第三卷混凝土工程

第13章水工特种混凝土施工

13.8泵送混凝土

(1)简述(泵送混凝土特点和用途)

  1)定义用砼泵和输送管路输送的流态混凝土称为泵送混凝土。

在工作状态下,泵送压力靠混凝土中液相物质传递,液相物质携带着固相物质一体运动来完成泵送。

因此要求混凝土拌和物能顺利通过管道且有不离析、不泌水、流动性和粘聚性良好等性能。

  2)泵送混凝土的特征用输送管路输送混凝土,与常规施工工艺不同,要求混凝土具有可泵性。

其混凝土具有坍落度大(5~23cm),胶凝材料耗量高(≥320kg/m3)。

骨料级配强调连续、均匀,最大粒径受输送管管径限制,砂率大(≮40%)等特点;设备单一、可同时作水平、垂直运输,直接入仓布料,简化浇筑作业;机械化程度高,连续泵送,快速方便、节省劳动力、生产效率高;泵送混凝土受外界气候影响小;能保证混凝土拌和物出机时的性质。

需要严密的施工组织和管理;一次性投资大。

3)适用范围泵送混凝土仅适用于钢筋密集的壁式结构、导流(底孔)洞封堵,以及其他设备不易达到的部位如隧砌衬砌(拱),闸门槽二期混凝土及水下混凝土的浇筑等。

随着混凝土泵车得出现及高效减水剂的成功掺用,泵送混凝土将在水电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国外及国内的黄河小浪底工程中已将混凝土泵车作为主体工程混凝土浇筑的工具,显示出其灵活的优势。

4)混凝土泵发展方向。

将有可浇筑三级配甚至四级配的混凝土输送泵供选用;国外将开发的混凝土泵车,可以输送低坍落度的混凝土,混凝土的最大骨料粒径可达80mm,单台输送能力达70m3/h。

(2) 混凝土泵和输送管路

1) 混凝土泵结构类型混凝土泵有活塞泵、气压泵、和挤压泵等几种不同的构造和输送方式。

应用较多的是活塞泵。

混凝土泵结构类型见表13-8-1。

混凝土泵结构类型表表13-8-1

混凝土泵的结构类型

按驱动形式分类

活塞式泵

机械式(噪音过达,逐步淘汰)

液压式

油压式

水压式

挤压式泵

隔膜式泵

气罐式泵

按机动性分类

固定式泵

混凝土泵安装在工地固定地点

移动式泵

拖式泵

带布料杆的泵车

按活塞性能分类

数量

单活塞(单缸)式、双活塞(双缸)式

直径

Ф150~280mm

冲程

通常:

300~800mm

特殊:

800~2000mm

按混凝土泵管口处压力大小分

高压泵

P>10.0MPa

低压泵

P≤10.0MPa

按混凝土排量分

小排量

Q≤40m3/h

中排量

Q=50~60m3/h

大排量

Q>60m3/hQmax=160m3/h

2) 混凝土泵的泵送原理混凝土泵的泵送原理见表13-8-2。

混凝土泵的泵送原理汇总表表13-8-2

驱动类别

泵送原理

活塞式

机械式

动力装置带动曲柄(柱塞)往返工作将混凝土送出

液压式

液压装置推动曲柄(柱塞)往返工作将混凝土送出,如图所示?

挤压式

泵室内有橡胶管和滚轮架,滚轮架转动时将橡胶管内混凝土压出,特别适宜小石子混凝土及砂浆的泵送。

隔膜式

利用水压力压缩泵体内橡胶隔膜,将混凝土压出适宜于小型泵送混凝土。

气罐式

利用压缩空气将储料罐内混凝土吹压输出。

3)常见液压混凝土泵见表13-8-3、13-8-4、13-8-5。

常用固定式混凝土输送泵

表13-8-3

型号

HB30D

HB40D

HB60D

60.16.110s

80.16.132/110s

最大排量(m3/h)

30

25/40(二档)

20~60(三档)

66

80

最大输送压力(Mpa)

3.1

3.2

3.1

16

16

骨料粒径(mm)

卵石≯50,碎石≯40

卵石≤50,碎石≤40

砼塌落度(cm)

5~23最适宜8~15

6~23最适宜8~18

6~23最适宜8~18

料斗容量(m3)

0.3

0.8

0.8

电机功率(kw)

45

55+22

110

132/110

油箱容量(L)

480

600

500

500

最大理论输送距离(m)

400

外形尺寸(mm)

4820X2050X1390

4820X2050X1390

5480X2050X1510

6000X2100X2250

6000X2100X2250

重量(kg)

4540

4640

5900

6300

6500/6300

注:

HBT45-9和HBT50A-16适合于中高层建筑施工.

常见托式混凝土输送泵性能表

表13-8-4

型号

HBT40A

HBT60

HBT80

HBT60-II

HBT50-II

最大排量(m3/h)

53

60

80

20~60

20~50

最大输送压力(Mpa)

9.2

4.7

8.5

4.7

4.7

骨料粒径(mm)

35

40

35

50

40/50

进料高度(mm)

1200

1350

1150

1358

1358

料斗容量(m3)

0.35

0.4

0.6

0.4

0.4

电机功率(kw)

45

75

75

75

60

砼输送管径(mm)

125

125

125

150

150

最大理论输送距离(m)

水平:

1000,垂直:

200

水平:

450,垂直:

100

水平:

1000,垂直:

200

水平:

620,垂直:

115

水平:

620,垂直:

115

外形尺寸(mm)

3910X1600X1700

5200X1700X1900

5180X1800X1900

5180X1800X1900

重量(kg)

2700

4600

4200

3425

3200

生产厂

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

徐州三工建设机械厂

徐州三工建设机械厂

常用混凝土砼泵车(带布料杆)表13-8-5

型号

理论输送量(m3/h)

最大输送压力(Mpa)

输送距离(m)

最大骨料粒径(mm)

料斗容积(m3)

输送管径(mm)

外形尺寸

(mm)

重量

(kg)

生产厂

水平

垂直

BC80-110

80

7

520

110

40

O.5

125

10262x2500x3514

17000

浦沅工程机械总厂

BC85-110A

85

520

110

40

0.45

125

9000x2485x3280

15330

湖北建筑机械厂

NCP9FB-IIMC

15~100

4.41

600

100

30/40

0.35

125/150

12050X2490X3365

15000

日本新泻铁工所

DC-A800B

80

4.31

440/650

125

40

0.35

125/150

9035X2480X3435

14835

日本三菱株式会社

DC-A100B

70

6.37

655/920

125

40

0.35

125/150

9035X2480X3435

15530

日本三菱株式会社

BC90-32

90

7

600

110

125

10550*2480*3910

22900

徐州混凝土机械厂

DC-S115B

70

420/530

100

40

0.35

125/150

8840X2460X3400

15350

日本三菱株式会社

4)混凝土输送管路混凝土输送管包括直管,弯管,锥管,布料软管。

对其要求是阻力小,耐磨损,重量轻,易拆装,密封好。

材质常用钢管和低合金管,管壁不得有裂纹、窟窿、或凹坑等缺陷,管壁厚度在2~4mm之间。

常见混凝土输送管规格见表13-8-7。

混凝土输送管规格表

表13-8-7

类别

单位

规格

直管

管径

mm

100,125,150,(175,200)

长度

m

4,3,2,1

锥管

mm

200→175,175→150,150→125,125→100

弯管

水平角

15o、30o、45o、60o、90o

曲率半径

m

0.5、1.0

布料

软管

管径

mm

与主管道相同

长度

m

0.6~5?

55)管路接驳混凝土输送管路的接驳要求在泵送压力作用下不漏浆、装拆快捷方便。

(管配件的接驳图)?

(3)泵送混凝土的原材料泵送混凝土的原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各项技术指标满足《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

规定。

1)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水泥保水性好。

对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和粉煤灰水泥,但要采取适当增大砂率、掺加粉煤灰、降低坍落度、提高保水性等技术措施。

水泥用量与骨料品种、输送管径、输送距离都有直接关系。

同样粒径、级配,人工骨料要比天然骨料耗用水泥多。

输送距离越长、输送管径越小、要求混凝土的流动性、润滑性、保水性越高,耗用水泥就高。

2)粗骨料粗骨料的品种、粒径、级配对混凝土的可泵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卵石、碎石及卵碎石混合料均可用,可泵性以卵石混凝土最佳,混合骨料次之,碎石稍差。

骨料颗粒级配要求是连续、均匀、无超径石,针片状颗粒含量应控制在10%以内。

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的关系见表13-8-8。

粗骨料颗粒级配要求见表13-8-9。

粗骨料最大粒径限制表13-8-8

输送管直径

(mm)

输送管最大粒径(mm)

备注

 

卵石

碎石

轻骨料

100

30

25

25

卵石最大粒径不超过1/3管径;碎石最大粒径

不超过1/4管径

125

40

30

150

50

40

粗骨料颗粒级配标准表

(各种骨料粒径范围的骨料通过各标准筛的重量百分比率)表13-8-9

颗粒粒径范围

(mm)

筛孔的名义尺寸(mm)

50

40

30

20

10

2.5

40-5

100

100-90

70-35

30-10

5-0

30-5

100

100-90

75-40

35-10

10-0

5-0

25-5

100

100-90

90-60

50-20

10-0

5-0

20-5

100-90

100-90

80-55

50-20

10-0

5-0

*当骨料粒径为间断级配时,可采用5~10mm或20~30mm粒径骨料替代,并适当加大砂率,可获得较好的泵送行性能

3)细骨料砂子的质量与普通混凝土要求相同。

细骨料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可泵性有很大影响。

要求选用中

砂,细度模数为2.4~3.0,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少于15%。

混凝土的含砂率可参照表13-8-10选用。

砂率选用参考表表13-8-10

粗骨料最大粒径

(mm)

掺加气剂混凝土

不掺加气剂混凝土

卵石

碎石

卵石

卵石

15

48

53

52

54

20

45

50

49

54

30

42

45

45

49

40

40

42

42

45

4)水泵送混凝土对水质要求同普通混凝土。

5)掺合料水工混凝土常用的掺合料为粉煤灰。

其目的节约水泥,降低水化热,增加混凝土流动性,改善混凝土的

泵送性能,掺量由试验确定。

6)外加剂改善混凝土可泵性能的外加剂有加气剂、减水剂、缓凝剂、泵送剂,以减水剂效果最好,它能使水泥

浆的凝聚结构在不长时间内变成分散性结构,提高其流动性,达到减水和可泵的目的。

掺量由试验确定。

(4)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既要满足设计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又要满足混凝土的可泵性要求。

配合比设计应合理选择原材料,明确所用材料的品质及技术指标(水泥品种和标号,骨料的种类,粒度和级配,

外加剂等),并结合施工布置、气温等具体施工条件试配置。

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验证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泵送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参照以下参数确定;

1)泵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宜大于320kg/m3;

2)泵送混凝土的砂率不宜低于40%;

3)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宜为0.4~0.6;坍落度在8~23cm之间;小浪底工程由于选用了进口的外加剂,C70混凝土

的水灰比仅0.25~0.28即可满足泵送要求.

4)泵送混凝土应掺适量外加剂,外加剂品种和掺量由试验确定;

5)泵送混凝土掺粉煤灰时其掺量由试配确定。

黄河小浪底Ⅱ标段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范例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参考表

表13-8-11

砼强度等级

C70

C70

C40

C30

C30

C30

C25

C25

C15

细砂(0-2mm)

491

432

534

653

661

535

632

652

585

粗砂(2-5mm)

164

185

134

115

117

134

113

163

103

骨料5-14mm)

0

0

0

0

0

0

0

0

0

骨料(5-19mm)

598

631

648

961

493

684

622

1019

604

骨料(19-37.5mm)

543

270

572

0

605

390

508

0

530

骨料37.5-63mm)0

269

0

0

0

194

0

0

0

0

93

110

123

174

130

116

130

150

154

减水剂(VZ)ml

2400

2400

1785

1000

1640

1200

987

951

1555

引气剂(ARE)ml

0

0

107

55

40

150

66

48

62

增塑剂(NN)ml

8600

7200

3500

0

1968

2100

1645

1000

1000

水泥(525R)kg

380

350

286

277

260

225

0

238

0

水泥(425R)kg

0

0

0

0

0

0

230

0

187

粉煤灰kg

FA1

FA2

FA3

FA4

FA5

FA6

FA7

FA8

FA9

硅粉浆kg

SF1

SF2

0

0

0

0

0

0

0

水胶比

0.25

0.28

0.32

0.47

0.41

0.39

0.4

0.48

0.5

引气量%

1.5

1.5

3

3

3

3

3

3

3

总重量kg

2386

2387

2373

2273

2338

2356

2338

2303

2290

机口坍落度mm

140-170

100-150

100-130

100-150

120-150

*C70混凝土若遇大仓号且气温较高时加缓凝剂(Retarder);硅粉浆是硅粉+水+扩散剂搅拌而成。

掺量3.5%左右

(5)泵送混凝土浇筑

1)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

 

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2)混凝土泵的选择及需用台数的确定混凝土泵的选型应根据工程特点、输送距离、输送强度、施工进度计划确定。

在工程实践中一般根据输送管最大折算水平输送距离、输送管管径、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的扩散度)等因素在产品性能曲线图上确定单台泵的输送能力。

1输送管最大折算水平长度(距离)的计算:

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为“固定坍落度折算法”,另一种为“坍落度折算法”。

可根据所购设备说明书对号换算。

“固定坍落度折算法”是将不同坍落度的混凝土通过各种管件时的压力损失,与坍落度固定在某一数值时混凝土通过每米水平直管的压力损失相比较,所得出折算倍数的方法,其最大折算水平长度按下式计算:

L=L1+L2+L3+L4+L5=K1Lc+K2H+K3Ln+K4nc+K5nw

式中L-折算后的水平距离;

L1-水平钢管折算长度;

L2-垂直钢管折算长度;

L3-橡胶软管折算长度;

L4-锥管接头折算长度;

L5-弯头折算长度;

K1-水平钢管折算系数,见表13-8-10;

Lc-水平钢管累计长度

K2-垂直钢管折算系数,见表13-8-10

H-垂直钢管累计高度,

K3-橡胶软管折算系数,见表13-8-11

Ln-橡胶软管折算长度

K4-锥管折算系数,见表13-8-11

nc-锥管个数

K5-弯头折算系数,见表13-8-11

nw-弯头个数

水平、垂直钢管折算系数K1、K2表

表13-8-10

混凝土塌落度(cm)

23~18

17~14

13~9

8~5

水平K1

1.0

1.3

1.7

2.0

垂直K2

φ100mm(4")

4

5

8

10

φ127mm(5")

5

6

8

10

φ152mm(6")

6

7

8

10

橡胶软管、锥管、弯头折算系数K3、K4、K5表

表13-8-11

混凝土塌落度(cm)

23~18

17~14

13~9

8~5

软管K3

4"–7m

5"–7m

6"–7m

20

18

15

30

25

20

40

30

25

50

40

30

锥管K4

4"泵

7"/6"–1.5m

6"/5"–1.5m

5"/4"–1.5m

6"/4"–1.5m

5

10

20

40

10

20

30

60

15

30

50

20

40

70

5"泵

7"/6"–1.5m

6"/5"–1.5m

5"/4"–1.5m

6"/4"–1.5m

6

13

25

50

13

25

38

75

19

38

63

25

50

88

6"泵

7"/6"–1.5m

6"/5"–1.5m

5"/4"–1.5m

6"/4"–1.5m

8

15

30

60

15

30

45

90

23

45

75

30

60

105

弯头K5

90°

R=0.5m

4"

5"

6"

8

7

5

16

13

11

24

20

16

321

27

21

90°

R=1m

4"

5"

6"

6

5

4

12

10

8

18

15

12

24

20

16

45°

R=0.5m

4"

5"

6"

4

3.5

2.5

8

6.5

5.5

12

10

8

16

13.5

10.5

45°

R=1m

4"

5"

6"

3

2.5

2

6

5

4

9

7.5

6

12

10

8

“等坍落度换算法”是将各种管件与水平直管在输送相同坍落度的混凝土时的压力损失相比

较,所得出折算倍数的方法。

其折算水平长度按下式计算:

L=∑Li+K∑Hi+t*nc+b*nw+f*n

式中L-折算后水平长度,m;

∑L-各段水平配管长度之和,m;

K-每米垂直管的折算长度系数,见表13-8-12

∑HI-各段垂直配管长度之和,m;

t-每个锥管的折算长度;见表13-8-12

nc-锥管个数;

b-每个弯管的折算长度,m;见表13-8-12

nw-锥管个数

f-每根软管的折算长度,m;见表13-8-12

n-软管的根数

输管道的折算长度表表13-8-12

管子种类

单位

特征

水平换算长度(米)

向上垂直管

K

每米

Ф100mm

3

Ф125mm

4

Ф150mm

5

锥管

t

每根

175→150mm

5

150→125mm

10

125→100mm

20

.弯管

每个

900弯管

R=1m

R=0.5

9

12

450弯管

R=1m

R=0.5

4.5

6

300弯管

R=1m

R=0.5m

3

4

150弯管

R=1m

R=0.5m

1.5

2

900垂直弯管

R=1m

14

软管

f

每根

5米长

30

3米长

18

注:

向下垂直管,其水平换算长度为其自身长度;斜向配管时根据其水平,垂直投影长度,分别按水平,垂直配管计算

2混凝土泵的泵送能力验算求出输送管道最大折算水平长度后,即可从泵送性能曲线上查出(实际施工条件下的)单台输送强度和混凝土泵的出机口压力。

若不满足要求,可通过改变混凝土泵的位置、调整配管方案(减少使用压力损失大的管件、减少管道长度)、增大坍落度、双泵串联作业等技术措施达到要求的泵送能力。

3混凝土泵台数按下式计算:

N=Ph/Qi+N1

式中N-混凝土泵数量。

Ph-设计混凝土浇筑强度(m3/h)。

Qi-混凝土泵得生产率,(m3/h);按产品性能曲线图上确定的单台泵输送能力取用;也可按下式计算;

Qi=60*F*S*naK

F-活塞断面积,m2;

S-活塞行程,m;

n-活塞往返循环次数,次/min;

a-混凝土泵缸体数;

K-容积效率,一般为0.6~0.9;

N1-备用量,一般当需用量3~5台时备用1台。

3)混凝土泵的布置

1混凝土泵要求放置在坚固平整的地面上并调平固定。

有满足交通运输及给泵供料的施工场地。

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

当向隧洞内泵送时,在保证有适当的供料手段和施工活动空间时可考虑将泵放在洞内。

有可靠的电源,水源及风(压缩空气)源,排水方便。

2在混凝土泵的作业范围内,不得有妨碍物。

同时应有防范高空或高边坡坠物的安全措施。

3混凝土泵出口与输送管道有三种连接方式详见图一:

U型连接:

适用于水平或向上、向下泵送;

L型连接:

不适用向上泵送;

直接连接:

水平泵送。

 

4)配管设计

     ①根据混凝土浇筑方案、施工场地条件配管。

尽量缩短管线长度,少用弯管和软管,减少压力损失。

便于管道的支承、固定、吹洗、维护和拆安。

管路敷设应稳固可靠保证安全生产。

②输送管管径是根据所用混凝土的输送性能(泵压)、输送量、及混凝土粗骨料粒径综合考虑决定。

参见表13-8-7;往高处输送或压力特大时,要尽可能采用未经磨损得输送管。

③输送管避免直接支撑在模板、钢筋和预埋件上,支撑点的位置和固定要求可参照产品说明书执行。

管接头应严密,防止漏水漏浆。

④带布料杆泵车能将混凝土直接送到浇筑部位,若施工现场条件容许应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