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健康的影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4251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健康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体健康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体健康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体健康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体健康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体健康的影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体健康的影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体健康的影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体健康的影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体健康的影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体健康的影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健康的影响.docx

《人体健康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健康的影响.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体健康的影响.docx

人体健康的影响

附录1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煤尘

该项目煤尘影响主要存在于输煤系统,其次存在于锅炉制粉系统。

(A)由于输煤胶带机是敞开式,在运煤过程中,可因设备的振动、转运站输煤胶带机的头、尾存在落差等因素导致煤尘产生,负责巡检的人员可受到煤尘的影响;

(B)在煤仓间采用双侧犁式卸料器向原煤仓卸煤,原煤经给煤机定量送到磨煤机磨煤和煤粉输送过程中,由于设备连续运行、保养不善而导致设备磨损、振动、密封不严等原因,可有大量细小的粉尘泄漏到作业环境中;

(C)逸散的煤尘可慢慢沉降、聚集到地面、墙角、建筑物和设备上,在清扫时可导致二次扬尘。

该项目煤尘中游离SiO2含量为9.98%。

煤炭的产地不同,其质量、特性也有差异,其游离SiO2的含量也不同。

煤工尘肺的发生主要取决于煤尘的累积暴露量和所暴露煤尘的性质和种类,其中煤尘中游离SiO2的含量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

在单纯接触煤尘(游离SiO2的含量在5%以下)的采煤工、煤仓装卸工等工种中所发生的为煤肺。

早期,煤工尘肺病人多半没有临床症状,随着病人年龄的增长及尘肺病变的进展,逐渐出现呼吸道的症状,诸如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

这些症状常与气候变化以及并发慢性支气管炎有关。

晚期煤工尘肺病人的咳嗽、咳痰症状较多,程度加重,咳出的多半是黑色粘液状痰,合并肺部感染时,上述症状加重,甚至影响病人的日常活动。

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以下简称“分类目录”)中,煤尘列为可能导致煤工尘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我国职业卫生标准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煤尘(游离SiO2含量小于10%)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总粉尘为4mg/m3,呼吸性粉尘为2.5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总粉尘为6mg/m3,呼吸性粉尘为3.5mg/m3。

(2)矽尘

该项目矽尘影响主要存在于除尘器区、除渣区和干灰分选区巡检工位。

当电除尘器灰斗发生堵塞,灰库散装机卸料口接口不严密,可能大量干灰粉尘逸出,造成环境中的矽尘浓度增高。

该项目采集的沉降尘经测定其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23.35%

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可引起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尘肺。

吸入的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对肺脏致纤维化作用越强,危害越大,易引起矽肺。

矽肺的发生发展及病变程度与肺内粉尘蓄积量有关。

矽肺发病较缓慢,接触较低浓度二氧化硅粉尘多在15~20年后才发病,确诊后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病变仍可继续发展。

在分类目录中,矽尘列为可能导致矽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我国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含10%~50%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的标准限值为:

总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1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2mg/m3;呼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0.7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1.0mg/m3。

(3)噪声

该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噪声的设备较多,包括输煤系统的输煤胶带机;燃烧制粉系统的钢球磨、锅炉的送风机、引风机以及气体在管道中流动所产生的各种频率的气流噪声;除灰渣系统的刮板捞渣机、各种风机、空压机;脱硫系统和水处理系统的各种输送泵、风机等;汽机间内的汽轮机、发电机、大功率水泵等设备产生的机械振动噪声,以及蒸汽管道、汽包排汽等产生的空气动力噪声等。

作业场所中的强噪声可干扰语言交流、影响工作效率、分散注意力,甚至由此引发意外伤害事故等。

噪声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噪声聋。

长期在较高强度噪声环境下工作可使听力受损,噪声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睡眠障碍等神经征候群;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可表现为血压和心率的改变,如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或减慢;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如食欲下降、恶心消瘦等。

噪声强度过大还可引起视觉反应时间延长。

长期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下工作可导致听力损失,甚至噪声性耳聋。

现场调查表明,接触噪声作业工人中,耳鸣、耳聋、神衰综合征检出率随噪声强度增加而增加。

同样的噪声,接触时间越长对人体影响越大,噪声性耳聋的发生率与工龄有密切关系,缩短接触时间有利于减轻噪声的危害。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规定,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

对于操作人员每天接触噪声不足8h的场合,可根据实际接触噪声的时间,按接触时间减半,噪声声级卫生限值增加3dB(A),但最高限值不得超过115dB(A)。

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见表1。

表1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

日接触噪声时间(h)

卫生限值[dB(A)]

8

85

4

88

2

91

1

94

1/2

97

1/4

100

1/8

103

最高不得超过115[dB(A)]

生产性噪声传播至非噪声作业地点的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不得超过表2的规定。

表2非噪声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

地点名称

卫生限值dB(A)

工效限值dB(A)

噪声车间办公室

75

不得超过55

非噪声车间办公室

60

会议室

60

计算机室、精密加工室

70

(4)高温

该项目高温设备主要是锅炉和汽轮机。

锅炉因燃煤而产热,为发电和供热作准备。

锅炉热辐射强度大,即使对设备采取了保温隔热措施,工作环境温度仍很高。

汽机间蒸汽温度达537℃,除氧器、高低压加热器等热源设备,因设备内介质温度高,设备表面虽然进行了隔热处理,仍会向周围环境散热。

在炎热季节,如遇到持续性高温、闷热、气压较低等气象条件,工人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从事生产作业,对健康可能造成不良影响,严重的可能发生中暑。

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高温被列为可能导致职业性中暑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高温作业时,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

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消化、神经、泌尿等系统的适应性变化。

这些变化如超过一定限度,则可产生不良影响。

车间作业地点夏季空气温度确定,应按照车间内外温差计算。

其室内外温差的限度,应根据实际出现的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确定,不得超过表3的规定。

表3车间内工作地点的夏季空气温度规定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22及以下

23

24

25

26

27

28

29~32

33及以上

工作地点室外温差(℃)

10

9

8

7

6

5

4

3

2

该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为27℃。

(5)低温

该项目外操人员在巡检作业过程中有露天作业环境。

根据当地象站资料统计分析,冬季极端最低温度-39.4℃。

因此,在冬季低温季节时存在露天作业低温影响。

按照工作地点平均气温低于或等于-5℃的作业为低温作业的国家标准规定,如果在寒冷环境下工作时间太长,超过人体适应能力,可使体温降低影响机体动能。

当体温降至35-32.2℃范围内,可见手脚不灵、运动失调、反应减慢及发音困难,易受机械和事故伤害。

同时人体常出现皮肤苍白、脉搏和呼吸减弱、血压下降等症状。

还可引起感冒、肺炎、心内膜炎、肾炎和其他传染性疾病。

局部过冷最常见的是手、足、耳及面颊等外露部位发生冻伤,严重时可导致肢体坏疽。

但是,上述低温作业环境对作业人员的影响,有季节性因素,如加强作业人员的防寒措施,可减少冻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6)工频电场

该项目2×600MW发电机经主变压器升压至220kV,通过220kV配电装置接入电网。

高压输电设备在运行中,特别是高压母线输电线路附近会产生工频电场。

该项目将配电装置、主变压器、高压厂用变压器和备用变压器露天布置在主厂房外,远离其他建筑,平时无人职守,控制方式采用控制室内监控操作。

故工频电场对工人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很小。

高压输变电设备产生的电磁场对生物、特别对变电站的职工、寻线人员、带电作业人员会产生一定影响。

当电流密度为0.1-1.0mA/cm2时,人的神经系统即开始出现反应。

当人或动物触摸电场中对地绝缘的导电体时,会发生电击现象,电击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场强的大小、物体的尺寸、物体和人体或动物对地绝缘的程度,心室纤颤是电流引起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

我国职业卫生标准规定从事工频高压电作业场所的电场强度不应超过5kV/m。

(7)一氧化碳(CO)

锅炉的燃煤在不完全燃烧的情况下可能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

当引风机挡板除封闭不严,巡检人员经过可吸入有害烟气;若烟道有大面积孔洞而发生泄漏,管道内压力升高,有毒物质则会大量扩散,导致局部环境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升高。

但是,上述设备、管道多在室外布置,泄漏的烟气可迅速在大气中扩散,对工人健康影响较小。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

分子量28.01,密度0.967g/cm,沸点190℃,冰点-207℃。

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机体后,与机体内的氧竞争血液的血红蛋白,形成碳氧血红蛋白,破坏了血红蛋白正常的携氧功能,造成组织缺氧,引起人员中毒。

一氧化碳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列为Ⅱ级,属高度危害;已列入《高毒物品目录》;在分类目录中一氧化碳被列为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工作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30mg/m3。

(8)二氧化硫(SO2)

煤在燃烧后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为无色气体,具辛辣及窒息性气味。

分子量64.07,密度2.3g/L,沸点-10℃,熔点-72.7℃。

二氧化硫易被粘膜的湿润表面所吸收形成亚硫酸,一部分进而氧化为硫酸,它对呼吸道及眼具有强烈刺激作用。

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

二氧化硫未列入《高毒物品目录》,属于一般有毒物品;在分类目录中,二氧化硫列为可能导致二氧化硫中毒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硫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5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0mg/m3。

(9)二氧化氮(NO2)

煤在燃烧后产生一定量的氮氧化物。

因为锅炉的燃烧方式是通过送风给氧,煤质燃烧完全,因此氮氧化物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氮。

NO2较难溶于水,具有刺激性气味。

分子量46.01,熔点-11.2℃,沸点21.2℃,蒸气压101.31(21℃)kPa。

NO2主要引起肺损害。

急性吸入可致肺水肿、化学性肺炎和化学性支气管炎。

长期接触较低浓度氮氧化物,可有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引起慢性咽喉炎、支气管炎和肺水肿,有人还有神衰症状,如头昏、头痛、无力、失眠、食欲减退等以及慢性呼吸道炎症。

二氧化氮已列入《高毒物品目录》;氮氧化物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列为Ⅲ级,属于中度危害。

在分类目录中氮氧化物是可能导致氮氧化物中毒和化学性眼部灼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氮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5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0mg/m3。

(10)硫酸(H2SO4)

该项目硫酸进厂后经一期装置自动稀释经管道泵入二期计量箱。

主要在锅炉补给水处理、凝结水精处理等工序的树脂再生装置使用硫酸作为树脂再生剂;和冷却水PH值调节用。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对眼睛可引起结膜炎、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烧伤以至溃疡形成。

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和声门水肿、肾损害、休克等。

慢性影响有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硫酸属于中度危害(Ⅲ级),在分类目录中列为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化学性皮肤灼伤、化学性眼部灼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工作场所空气中硫酸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1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2mg/m3。

(11)氢氧化钠(NaOH)

该项目液碱进厂时浓度为40%,使用时由装置自动稀释、计量、加药。

主要在锅炉补给水处理、凝结水精处理等工序的树脂再生装置使用盐酸作为树脂再生剂。

氢氧化钠为白色、不透明的晶体,有块状、片状等。

其溶液俗称液碱。

易溶于水,同时放热。

它具有腐蚀和刺激作用。

皮肤接触高浓度液碱,特别是皮肤潮湿时,能引起比酸更深而广泛的灼伤。

经常接触液碱的工人,可见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皮肤病,在前臂和手部有深浅不一的“鸟眼状”溃疡。

这种溃疡易感染。

即使和很稀的NaOH溶液接触也会使指甲变薄、变脆。

液碱对眼的损害尤其严重,即使很少量的液碱进入眼中也是很危险的。

如果液碱很稀,初诊时眼组织损害较轻微,但是眼角膜的浸润可以在几天内出现,这种迟发性损害往往易被忽视。

浓度高的液碱可在数分钟内使整个角膜表面出现凝固性坏死和伴有广泛性结膜坏死,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排出。

液碱引起眼灼伤的特征性表现是角膜和框内组织损伤,很快导致视力丧失。

氢氧化钠未列入《高毒物品目录》属于一般有毒物品,在分类目录中,氢氧化钠列为可能导致化学性皮肤灼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工作场所空气中氢氧化钠的最高容许浓度为2mg/m3。

(12)氨(NH3)

主要存在于锅炉给水加药间,炉水需加入25%氨溶液调节炉水的pH值。

当工人在加药间操作时,可受到挥发的氨的影响。

加药装置自动计量加药。

值班工人需定期向氨储罐中加药。

每班加药0-1次,每次用时约5min。

氨为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

极易溶于水而形成氨水,呈强碱性,能碱化脂肪。

与空气混合时,能形成爆炸性气体。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化学性炎症及烧伤、肺出血、肺水肿及出血,造成呼吸功能障碍,出现低氧血症,乃至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氨已列入我国《高毒物品目录》。

在分类目录中氨列为可能导致氨中毒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工作场所空气中氨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30mg/m3。

(13)氯气(Cl2)

该项目氯气主要为电解食盐产生氯气用于化学水杀菌用。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

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

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

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慢性影响:

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

氯气已列入我国《高毒物品目录》。

工作场所空气中氯气最高容许浓度为1mg/m3。

(14)六氟化硫(SF6)

该项目为220kV配电装置,露天布置。

汽轮发电机组经主变升压至220kV。

发电机出线开关采用六氟化硫(SF6)封闭式组合电器。

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国际上称为“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lnsulatedSwitchgear)简称GIS,它是一座变电站中除变压器以外的一次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母线、电缆终端、进出线套管等,经优化设计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

六氟化硫灭弧原理,是把开关触头机构封闭在不锈钢箱体内,箱内充有高纯度的六氟化硫气体介质,这种介质绝缘强度高,灭弧性能极好。

SF6在电气设备中经电晕、火花放电及高电压大电流电弧的作用下,由于杂质的存在,使SF6气体中产生多种由硫、氟、氧、氢、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相当部分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和毒性。

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是CF4、SF4、S2F10、SO2等。

这些杂质的存在,不仅会使电气设备的性能劣化,而且会危及设备运行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次选用的SF6断路器露天布置,与其他建筑距离较远,平时无人职守,控制方式采用工人在集中控制室内操作,发电机变压器组正常启停由DCS实现自动顺序控制,而且现今的GIS技术较为成熟,生产厂家都采用了先进的不锈钢自动焊接技术、性能优良的密封胶等措施确保SF6气体不泄漏。

因此在正常生产状况下,工作场所的SF6对工人健康的危害会很小。

六氟化硫为无色无臭气体,分子量146.05,熔点-51℃,沸点:

-63.8℃,相对密度(水=1)1.67(-100℃);相对密度(空气=1)5.11,微溶于水、乙醇、乙醚,用作电子设备和雷达波导的气体绝缘体。

工业用SF6纯度>99%,生产中侵入途径是吸入。

六氟化硫纯品基本无毒,它是一种简单窒息剂。

但当工人暴露在氧气含量<19.5%的大气中会导致头晕、昏迷、口水增多、反应迟钝、反胃、呕吐、失去意识和死亡。

暴露在氧气含量<12%的大气中会无任何先兆的失去知觉,并失去自我救护的能力。

眼和皮肤接触其液体及冷的蒸汽会引起组织冻伤。

工作场所空气中六氟化硫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6000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9000mg/m3。

(15)电焊烟尘

电焊烟尘的粒径很小,为呼吸性粉尘(大多数粒径为0.4-5μm)。

作业工人若长期接触高浓度的电焊烟尘,特别是在密闭容器内或通风不良环境中进行电焊作业时,电焊烟尘可沉积在肺内,引起慢性肺组织纤维增生为主的损害,而形成电焊工尘肺。

电焊工尘肺是我国法定尘肺病之一。

发病工龄多在7~23年,平均20年。

主要症状有胸闷、胸痛、咳嗽、咳痰和气短,但很轻微,当合并肺感染时症状明显。

电焊工可合并有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

在分类目录中电焊烟尘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是电焊工尘肺。

我国卫生标准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电焊烟尘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4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6mg/m3。

(16)臭氧

臭氧是无色气体,有特殊的怪气味。

分子量48。

沸点-122℃。

密度1.658g/L。

熔点-193℃。

臭氧有强氧化能力,对眼结膜和整个呼吸道(包括细支气管及肺泡)都有直接刺激作用,主要靶器官是肺。

臭氧尚未列入我国《高毒物品目录》,属于一般有毒物质。

也未列入分类目录中。

工作场所空气中臭氧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3mg/m3。

(17)锰及其无机化合物

锰是一种灰色硬脆有光泽的金属,原子量为54.94,密度7.2g/cm3,(20℃),熔点1244℃,沸点1962℃。

高温时,遇氧气或空气能燃烧。

其化合物超过60余种,其中以二氧化锰(MnO2)最稳定。

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经呼吸道吸入,由肺泡壁吸收后,被巨噬细胞吞噬,经淋巴管入血。

早期为类神经症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多出现嗜睡、神经萎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病情发展后可出现椎体外神经障碍的症状,可表现为两腿发沉、笨拙、易于跌倒,口吃,举止缓慢,完成精细动作困难等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症状。

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列为Ⅰ级,属极度危害;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已列入《高毒物品目录》;在分类目录中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是可能导致锰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我国卫生标准规定工作场所中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按MnO2计)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0.15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0.45mg/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