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4867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后练习题

一、填空

1.一年有()个月,其中()月是大月,()月是小月。

平年一年()天,闰年一年()天。

2.在()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大楼高30()轮船载重30()小红身高140()

轮船每小时行30()小明每小时走10()一块菜地有300()

3.32个月=()年()个月2时15分=()分4年=()个月

小学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练习:

120时=()日1星期=()时13分=()秒

4.在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0×()<25846×()<217()×24<100

()×53<30275×()<620100×()<900

二、计算

1.笔算

3942÷73=1009÷43=312×57=

250×36=9316÷17=

2.脱式计算

190+360÷24×8(140+60)×(26-8)

78×7+828÷18(359-42)×53+64

3.列式计算

24乘12与74的和,积多少?

184减去210除以6的'商,差多少?

94除2538的商加826,和多少?

三、应用题

1.植树队有3个小组,每个小组有14人,要植1554棵树,平均每人植多少棵?

2.学校给优秀运动员买奖品.买了6盒钢笔,每盒装10支,每支钢笔的价钱是5元.一共要用多少元?

3.有一块菜地,长12米,宽8米.如果每平方米收菜45千克,这块地可以收菜多少千克?

4.一台磨粉机6小时磨面粉75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3000干克面粉,需要多少小时?

5.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15人,正好站8行.如果每行站12人,能站几行?

6.服装厂原计划做西服1080套,20天完成.实际每天做72套,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做多少套?

7.商店运来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热水瓶32元,这些热水瓶可卖多少元?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题总结

一、填空题

1、6只小动物聚餐,每一位一双筷,需要()根筷。

2、东东家到学校有905米,约是()米。

3、把7903、7930、9730、97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4、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最高位是百位的数是()位数。

5、一个四位数,它的千位上是8,十位上是5,其它数位上是0,这个数是(),读作()

6、拉抽屉是()现象

7、☆☆☆☆☆☆☆☆☆☆☆☆☆,13个☆,每4个一份,分成()份,还剩()个。

列式为()

8、□÷6﹦□……□,在这道算式中,余数最大是();□÷□﹦3……2,除数最小是(),当商是3时,被除数是()

9、○▲□○▲□○▲□○……第20个图形是()。

12+8=2020÷5=4列综合算式是()

10、35个小朋友坐船,每条船坐8人,至少要()条船。

11▲▲▲▲▲▲▲▲▲▲▲▲▲列式为(□÷□﹦□……□)

12、与99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二、判断

1、路上行进中的小车,小车运动是一种平移现象.()

2、把24颗糖平均分成6份,每份一定是4颗。

()

3、5月份有31天,它有4个星期多3天。

()

4、1999添上1就是2000。

()

5、二年级的小雨不是男同学,一定是女同学。

()

三、选择题

1、在数字图案0、1、2、3、4、5、6、7、8、9、中,轴对称图形有()

A、2个B、3个C、4个

2、用一堆小棒摆□,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根。

A、1根B、2根C、3根

3、袋里的糖果在10~20之间。

平均分个3人剩一颗,平均分个5也剩一颗,袋里有()颗糖。

A、12颗B、15颗C、16颗

4、从63里面连续减9,减()次结果是0。

A、7B、8C、9

5、有语文、数学、品德三种书,小明、小丽、小红各拿一本;小明说:

“我拿的是语文书”。

小丽说:

“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小红拿的是()书。

A、数学B、语文C、品德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6分)

72÷9=6×7=6+3÷3=27÷3

56÷7=9+57=12-4÷2=82-9=

5900-2000=1600-700=120+50=54÷6=

2、笔算(8分)

38÷9=53÷7=47÷5=30÷6=

3、脱式计算(12分)

64-40÷816÷4×273-26+35(72-18)÷9

4、列式计算(6分)

(1)6个相同加数的和是18,其中一个加数是多少?

(2)除数和商都是7,余数是4,商和余数是多少?

六、解决问题

1、饼干原来10元一包,现在优惠促销,3包24元。

现在每包多少元?

现在每包比原来便宜多少钱?

(4分)

2、儿童票每张4元,成人票每张6元,小明和他的爸爸,妈妈,爷爷一起去公园玩,用25元钱买票够吗?

(4分)

3、有27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4分)

一、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复习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习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习。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

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习。

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习。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

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习。

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近似数不同,知道近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

因此,这部分内容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习。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平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习的。

因此,复习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

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习惯。

6.“解决问题”的复习。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本单元的复习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

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习。

统计知识复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习中注意的重点、难点:

1、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及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2、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3、关于看图用数学问题。

(指导学生看图的方法)

4、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实际应用以及形成“克”、“千克”的正确观念。

5、结合实际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

6、数的读、写、组成及学生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复习措施:

1、走进新课程。

找课堂要质量。

继续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

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习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5、在复习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

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习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补缺措施:

1、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2、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

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

3、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

五、具体复习安排

1.“表内除法”的复习。

(1课时)

开始复习表内除法时,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

在复习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式题,然后再进行巩固练习。

教师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既要进行全面的、基本的练习,也要对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师还可以借助乘法表对表内除法进行适当整理,引导学生发现简单的规律,从而更好的掌握表内除法。

练习形式注意多样化,除教材中的练习形式,教师还可以补充其他的学生比较有兴趣的练习方式。

对于计算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只要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复习。

(2课时)

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万以内数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分别复习。

读、写数可以像教材中的看计数器,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注意学生间的活动,既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要注意练习的效率。

近似数的复习,要让学生认真看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仔细辨别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

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近似数。

复习万以内的加、减法时,结合第120页的第6、7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及时了解错误的原因,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订正。

第121页的第8题,是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估算的方法可能不同,只要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教师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3.“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的复习。

(1课时)

复习“克和千克”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第121页的第9题,在学生作出选择后,让学生说一说选择(或不选择)的理由,从而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

除了让学生根据数据进行判断外,还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实物,用手掂一掂,估一估,再用秤称一称,看自己估得是否正确,以便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复习“图形与变换”时,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锐角和钝角、平移和旋转。

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必要求过高,只要意思正确就可以了。

4.“解决问题和统计”的复习。

(2课时)

复习“解决问题”(第122页的第13、14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看题,知道题中所说的事理,正确选择解决的方法。

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如果班级情况比较好,可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让学生说一说解答的思路。

如果学生独立看题还有一定的困难,可先让学生讨论,说明题目所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解答。

复习“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

可先让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完成统计表。

对于统计表的分析,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在小组中得出一个结论,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

1.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2.会数“正”,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例:

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

(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这个月中()的天数最多,()的天数最少。

(3)这个月中阴天有()天。

(4)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天。

(5)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天。

(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

1.平均分的含义:

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每份数

例:

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

列式:

(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例:

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

列式:

3、除法算式的读法:

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被除数÷除数=商。

例:

42÷7=642是(被除数),7是(),6是();这个算式读作()。

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

(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

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

A、24÷6=B、4×6=

C、24÷3=D、24÷4=

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

除数×商=被除数。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

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

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

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一)填空

1、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现象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3、小明向前走了3米,是()现象。

4、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图形,这条直线就是()

(二)判断

1、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

3、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4、火箭升空,是旋转现象。

()

5、树上的水果掉在地上,是平移现象()

(三)选择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闭,门的运动是()现象。

A.平移B旋转C平移和旋转

2、下面()的运动是平移。

A、旋转的呼啦圈B、电风扇扇叶C、拨算珠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这单元主要是考口算题。

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

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例.直接口算:

28÷48÷8

2、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例.填空:

45÷9=5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还表示()里有()个();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1、同级运算:

(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

++,--,+-,-+

××,÷÷,×÷,÷×

例:

23+6+1897-34-28

32+11-853-24+38

2×3×881÷9÷3

2×8÷472÷8×4

2、非同级运算:

(乘加,乘减,除加,除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

例:

5×6+143×7-16

3+5×945-9×3

45÷9+1464÷8-8

13+56÷764-40÷8

3、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

(+)÷,(-)÷。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例:

6×(7+2)(24-18)×9

(14+35)÷7(82-18)÷8

4.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重点)。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

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例:

6×7=4242-15=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9=2424÷3=8(强调括号不能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4=912+9=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决需要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要想好先算出什么,在解答什么)

例:

妈妈买回3捆铅笔,每捆8支,送给妹妹12支后,还剩多少支?

先算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算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学校买来80本科技书,分给六年级35本,剩下的分给其它5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本?

6.练习十三第4题(重点)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

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最大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1)先写除号“厂”

(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

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

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

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

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

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解决问题

(1)余数比除数小。

例:

43÷7=()…()余数可能是()或者余数最大是()

(2)至少问题(进一法):

商+1

例:

有27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8箱。

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

(3)最多问题(去尾法)

例:

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4)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

例:

第68页例6.

(5)练习十五第8题第11题(特别讲,更要让学生弄懂,很可能会考)

猜你喜欢:

高一数学的习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的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B.集合与集合是同一个集合。

C.自然数集中最小的数是。

D.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函数的定义域是()

A.B.C.D.

3.已知,等于()

A.B.C.D.

A.B.

C.D.

5.已知函数,,则的值为()

A.13B.C.7D.

6.若函数在区间(-∞,2上是减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C.,+∞)D.(-∞,

7.在函数中,若,则的值是()

A.B.C.D.

8.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A.0

9.已知函数是上的增函数,,是其图象上的两点,那么的解集是()

A.(1,4)B.(-1,2)C.D.

10.若函数分别是上的奇函数、偶函数,且满足,则有()

A.B.

C.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

11.用集合表示图中阴影部分:

12.若集合,且,则实数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

13.已知y=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时,,则在时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

14.某工厂8年来某产品产量y与时间t年的函数关系如下图,则:

①前3年总产量增长速度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②前3年中总产量增长速度越来越慢;

③第3年后,这种产品停止生产;

④第3年后,这种产品年产量保持不变.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15.设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若,则__________

16.已知函数f(x)定义域为R,则下列命题:

①为偶函数,则的图象关于轴对称.

②为偶函数,则关于直线对称.

③若,则关于直线对称.

④和的图象关于对称.

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_______

17.(本题满分10分)

已知集合,.

(1)求;

(2)若,求的取值范围。

18.(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且对任意的实数都有成立.

(1)求实数的值;

(2)利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

19.(本题满分12分)是否存在实数使的定义域为,值域为?

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对一切实数都有成立,且.

(1)求的值;

(2)求的解析式;

(3)已知,设:

当时,不等式恒成立;:

当时,是单调函数。

如果满足成立的的集合记为,满足成立的的集合记为,求∩(为全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BACBBCDB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

11.

12.或或0

13.

14.①④

15.,∴

16.②④

三、解答题:

(共46分,其中17题10分,其他各题12分)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解析:

(1);3分

;6分

(2)若,a>3.10分

18.解析:

(1)由f(1+x)=f(1-x)得,

(1+x)2+a(1+x)+b=(1-x)2+a(1-x)+b,

整理得:

(a+2)x=0,

由于对任意的x都成立,∴a=-2.4分

(2)根据

(1)可知f(x)=x2-2x+b,下面证明函数f(x)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

设,则=()-()

=()-2()

=()(-2)

∵,则>0,且-2>2-2=0,

∴>0,即,

故函数f(x)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12分

19.解:

,对称轴1分

(1)当时,由题意得在上是减函数

的值域为

则有满足条件的不存在。

4分

(2)当时,由定义域为知的最大值为。

的最小值为

6分

(3)当时,则的最大值为,的最小值为

得满足条件8分

(4)当时,由题意得在上是增函数

的值域为,则有

满足条件的不存在。

11分

综上所述,存在满足条件。

12分

20.解析:

(1)令,则由已知

∴2分

(2)令,则

又∵

∴4分

(3)不等式即

当时,,又恒成立

故8分

又在上是单调函数,故有

∴11分

∴∩=12分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练习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练习题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分别写作()、()、()……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它的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左边第三位是(),它的计数单位是()。

3、1里面有()个0.01,有()个0.001。

4、“20.04”中的“2”表示(),“5.42”中的“2”表示()。

5、3.625是由3个(),6个(),2个(),5个()组成的。

6、由4个十,2个一,8个十分之一,3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这是一个()位小数。

7、0.66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8、5.007保留两位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