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4896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docx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常考50题含答案

单选题

1、亲水性生物碱最易溶的溶剂为

A二氯甲烷

B氯仿

C乙醚

D乙醇

E苯

答案:

D

亲水性生物碱易溶于极性大的溶剂,选项中乙醇的极性最大。

单选题

2、上述软膏剂基质中,可作为水溶性基质的是

A蜂蜡

B石蜡

C聚乙二醇

D植物油

E氢化植物油

答案:

C

软膏剂水溶性基质①纤维素衍生物:

常用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②聚乙二醇

单选题

3、黄酮类化合物主要的结构类型有

A黄酮醇

B二氢黄酮

C查耳酮

D花色素

E橙酮

答案:

D

本题考查黄酮的分类及结构特征。

在黄酮的结构与分类中花色素类较特殊,其1位氧原子以离子形式存在。

单选题

4、下列哪些药材,《中国药典》中是以苦参碱为质量控制成分

A二者草酸盐溶解度的差别

B二者硝酸盐溶解度的差别

C二者旋光度的差别

D二者晶型的差别

E二者极性的差别

答案:

A

麻黄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分离:

二者的草酸盐在水中溶解度不同,前者较后者的溶解度小。

将二者的水提液加入一定量的草酸,草酸麻黄碱难溶于水而析出,草酸伪麻黄碱可溶于水而留在母液中,以此将二者分离。

单选题

5、某药厂生产的连花清瘟胶囊,其药物组成为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薄荷脑、广藿香、大黄、红景天、甘草,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主治流行性感冒属热毒滞肺证,症见发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

处方中,属于含醌类化合物常用中药的是

A7-羟基黄酮

B七叶内酯

C大黄酸

D苦参碱

E葡萄糖醛酸

答案:

C

盐酸-镁粉反应是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别反应。

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白黎芦醇苷等化学成分已作为单体成分在医药、化工领域中应用,虎杖已成为这些单体成分的原料药。

秦皮的原植物主要有两种,即木犀科植物大叶白蜡树及白蜡树,大叶白蜡树皮中主要含七叶内酯和七叶苷,而白蜡树皮中主要含白蜡素和七叶内酯以及白蜡树苷。

单选题

6、患儿,男,5岁。

春感温毒,咽喉红肿疼痛,吞咽困难,口干欲饮,发热面赤,脉滑数,治疗宜首选板蓝根。

板蓝根具有的药理作用是

A抗炎

B镇静

C利尿

D解热

E利胆

答案:

A

本组题考查各类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理气药主治气滞、气逆病证,对胃肠道、胆道及子宫平滑肌均有调节作用,表现出调整胃肠道运动、利胆及调节子宫平滑肌作用。

祛风湿药主治痹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因此祛风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抗炎、镇痛。

单选题

7、反相硅胶薄层色谱填料常引入的烷基为

A糖

B皂苷

C有机酸

D生物碱

E黄酮类

答案:

B

本组题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大孔树脂色谱具有吸附和分子筛双重性质,一般采用水和含水醇系统梯度洗脱,洗脱规律具有反相色谱性质,水洗脱部位得到的多为糖类、鞣质等水溶性成分:

皂苷类成分在含水正丁醇中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因此正丁醇常作为提取皂苷的溶剂;聚酰胺色谱的分离原理为氢键吸附,常用分离醌类、黄酮类及酚类等成分:

有机酸由于具有酸性可采用强碱性阴离子树脂柱进行分离。

单选题

8、不属于沉降性的功效是

A泻下

B清热

C解表

D止呕

E平喘

答案:

C

一般说,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

单选题

9、可增加胶剂透明度和硬度,并有矫味作用的辅料是

A冰糖

B麻油

C黄油

D花生油

E明矾

答案:

A

胶剂辅料的种类与选用

(1)冰糖:

色白、洁净无杂质者为佳。

冰糖可增加胶剂的透明度和硬度,并有矫味作用。

也可用白糖代替。

(2)油类:

可用花生油、豆油、麻油,纯净无杂质的新制油为佳,酸败者禁用。

油可降低胶块的的黏度,便于切胶,且在浓缩收胶时,油可促进锅内气泡的逸散,起消泡的作用。

(3)酒类:

多用绍兴黄酒,也可用白酒代替。

酒起矫昧、矫臭作用,收胶时有利于气泡逸散。

(4)明矾:

色白洁净者为佳。

可沉淀胶液中的泥砂杂质。

单选题

10、苷键酸催化水解的易难顺序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葡萄糖

D苯胺

E邻苯二甲酸

答案:

C

糖的显色反应中最重要的是Molish反应,常用的试剂由浓硫酸和α-萘酚组成。

单选题

11、洋金花中所含的生物碱是

A苦参

B麻黄

C马钱子

D连翘

E地骨皮

答案:

C

马钱子成熟种子中生物碱含量为1.5%~5%,主要生物碱是士的宁(又称番木鳖碱)、马钱子碱及其氮氧物质,还含少量的10余种其他吲哚类生物碱。

单选题

12、主要有效成分为异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是

A槐花

B银杏叶

C黄芪

D黄芩

E葛根

答案:

B

《中国药典》规定,银杏叶以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

单选题

13、某药厂生产的连花清瘟胶囊,其药物组成为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薄荷脑、广藿香、大黄、红景天、甘草,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主治流行性感冒属热毒滞肺证,症见发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

处方中,属于含醌类化合物常用中药的是

A板蓝根

B大黄

C广藿香

D甘草

E鱼腥草

答案:

B

含有醌类化合物的常用中药包括大黄、虎杖、何首乌、芦荟、决明子、丹参、紫草。

单选题

14、成品需测定乙醇量的有

A1g

B2g~5g

C5g~10g

D10g

E20g

答案:

E

酊剂系指饮片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也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供口服,每次剂量一般为2~5ml;少数可供外用。

酊剂的浓度与饮片性质有关,除另有规定外,含毒性中药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其有效成分明确者,应根据其半成品中的含量加以调整,使符合该酊剂项下的规定。

其他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饮片20g。

单选题

15、黏性中等的药粉制蜜丸应选用

A嫩蜜

B中蜜

C老蜜

D蜂蜜

E炼蜜

答案:

A

本组题考查蜂蜜的炼制。

炼蜜可分为嫩蜜、中蜜和老蜜。

嫩蜜炼制温度在105-115℃,适合于含较多黏液质、胶质、糖、淀粉、油脂、动物组织等黏性较强的药粉制丸;中蜜炼制温度达116-118℃,适用于黏性中等的药粉制丸,为大部分蜜丸所采用;老蜜炼制温度达119~122℃,适用于黏性差的矿物药或富含纤维的药粉制丸。

单选题

16、党参的原植物有

A防己

B青风藤

C茅苍术

D甘草

E大黄

答案:

D

本题考查中药的真实性鉴定。

图中所示药材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外表面红棕色,具纵皱纹:

切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至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裂隙,显“菊花心“,可以判断为豆科植物甘草。

单选题

17、结构中有洋地黄毒糖的化合物是

A红景天苷

B苦杏仁苷

C果糖

D蔗糖

E洋地黄毒糖

答案:

E

强心苷中普遍具有α-去氧糖,如D-洋地黄毒糖等2,6-二去氧糖;L-夹竹桃糖、D-加拿大麻糖、D-迪吉糖和D-沙门糖等2,6-二去氧糖甲醚。

蔗糖是二糖,果糖是单糖。

苦杏仁苷可以水解成氢氰酸。

单选题

18、呈不规则的小块,外表面棕黄色至黄褐色,碎断面淡黄色并具金属色泽的饮片是

A自然铜

B赭石

C雄黄

D煅炉甘石

E生石膏

答案:

A

自然铜:

呈不规则形小块,长0.2~2.5cm。

外表面黄棕色至黄褐色,碎断面呈淡黄色,具金属光泽。

质坚硬。

气微

单选题

19、下列哪些药材,《中国药典》中是以苦参碱为质量控制成分

A麻黄碱

B小檗碱

C氧化苦参碱

D乌头碱

E番木鳖碱

答案:

D

黄连含有的生物碱:

《中国药典》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苦参:

《中国药典》以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川乌:

《中国药典》以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马钱子:

《中国药典》以士的宁和马钱子碱为指标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

单选题

20、患者,男,50岁,患消渴病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中医辨为肾阴虚症,处以六味地黄汤,药用:

熟地黄24g、酒茱萸12g、山药12g、泽泻9g、牡丹皮9g、茯苓9g。

7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根据患者的病情,处方中山药的炮制方法是

A苦、温

B苦、平

C苦、寒

D苦、涩、凉

E甘、苦、凉

答案:

D

生大蓟甘、苦,凉,以凉血消肿力胜,常用于热淋、痈肿疮毒及热邪偏胜的出血证;炒炭后苦,涩,凉性减弱,收敛止血作用增强,用于吐血、呕血、咯血、嗽血等出血较急剧者。

单选题

21、当归炒炭能起到

A增强活血调经的作用

B增强活血补气的作用

C补血又不致滑肠的作用

D增强润肠通便的作用

E止血和血的作用

答案:

E

传统经验:

止血用当归头、补血用当归身、破血用当归尾。

全当归补血,并具有调经、润肠通便作用。

酒炙后,增强活血补血调经作用;土炒后,既能补血,又不致滑肠;炒炭后以止血和血为主。

实验表明,当归头中的钙、铜、锌含量最高,为归身或归尾的1.5~6.8倍,归尾中钾、铁含量高,为归头或归身的1.5~2倍;挥发油含量,归尾比归头高,但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含量却以归尾中最低,阿魏酸含量以归尾最高、归身次之、归头最低。

单选题

22、苯酚在注射剂中用作

A等渗溶液

B等张溶液

C低渗溶液

D高渗溶液

E胶体溶液

答案:

A

本组题考查等张溶液、等渗溶液。

溶血法测得的等渗溶液即为等张溶液,等张溶液系指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

凡与血液、泪液渗透压相同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血浆的冰点为-0.52℃,根据物理化学原理,任何溶液其冰点降低为-0.52℃即与血浆等渗。

单选题

23、以下七情配伍中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的是

A麻黄配桂枝

B肉桂配黄连

C生姜配半夏

D甘草配甘遂

E乌头配白及

答案:

A

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单选题

24、不属于沉降性的功效是

A潜阳

B发表

C祛风

D涌吐

E开窍

答案:

A

一般说,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

单选题

25、五味子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

A黄酮类

B香豆素类

C二萜类

D生物碱

E木脂素

答案:

E

本组题主要考查几种常见中药的质量控制成分。

《中国药典》规定前胡的质量控制成分为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为香豆素类。

苦参和山豆根的质量控制成分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生物碱类。

五味子的质量控制成分为五味子醇甲,属于木脂素类。

《中国药典》规定穿心莲以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醋为质量控制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属于二萜类化合物。

单选题

26、滴丸的溶散时限为

A6%

B9%

C12%

D15%

E18%

答案:

C

除另有规定外,蜜丸和浓缩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过15.0%;水蜜丸和浓缩水蜜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过12.0%;水丸、糊丸和浓缩水丸中所含水分不得过9.0%;蜡丸、滴丸不检查水分。

单选题

27、洋金花中所含的生物碱是

A士的宁

B小檗碱

C氧化苦参碱

D莨菪碱

E麻黄碱

答案:

C

苦参所含主要生物碱是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单选题

28、《中国药典》中,柴胡质量控制成分的结构类型是

A水飞蓟素

B甘草酸

C甘草次酸

D剑麻皂苷

E黄芪甲苷

答案:

C

本组题考查中药材中的代表化合物。

甘草中具有甜味的是甘草皂苷,即甘草酸:

甘草酸的苷元为甘草次酸。

水飞蓟素属于黄酮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子中既有黄酮类的母核,又具有木脂素类片段。

剑麻皂苷属于甾体皂苷。

黄芪甲苷属于三萜皂苷。

单选题

29、地黄药材的主产地是

A浙江

B福建

C河南

D吉林

E江苏

答案:

C

本组题考查药材的产地。

人参药材的主产地是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白芍药材的主产地是浙江、安徽、四川、贵州、山东等省;地黄药材的主产地是河南;泽泻药材的主产地是福建、四川、江西等省。

单选题

30、羧甲基淀粉钠常用作片剂的

A崩解剂

B润湿剂

C吸收剂

D黏合剂

E润滑剂

答案:

A

羧甲基淀粉钠(CMS-Na)又称乙醇酸钠淀粉,为聚α-葡萄糖的羧甲基醚,系白色至类白色粉末;能分散于水,形成凝胶;醇中溶解度约2%,不溶于其他有机溶剂;在水中的体积能膨胀300倍,是优良的崩解剂;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可作为直接压片的干燥黏合剂;适用于可溶性和不溶性药物;一般采用外加法,用量一般为片重的2%~6%。

单选题

31、杜仲的加工方法为

A除去杂质晒干

B发汗后晒干

C煮后晒干

D置沸水中烫或煮至透心,刮去外皮晒干

E切片后晒干

答案:

B

本组题考査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

白芍置沸水中烫或煮至透心,刮去外皮晒干处理后易于干燥,使一些药材中的酶失去活力,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杜仲发汗后晒干,促使变色,增强气味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延胡索煮后晒干;白芷除去杂质晒干。

单选题

32、除另有规定外,不检查溶散时限的是

A糊丸

B滴丸

C小蜜丸

D大蜜丸

E包衣滴丸

答案:

B

本题考查丸剂的溶散时限。

除另有规定外,小蜜丸、水蜜丸和水丸应在1小时内全部溶散;浓缩丸和糊丸应在2小时内全部溶散;滴丸应在30分钟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应在1小时内全部溶散。

蜡丸照崩解时限检查法片剂项下的肠溶衣片检查法检查,在盐酸溶液中(9→1000)检查2小时,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现象,再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检查,1小时内应全部崩解。

除另有规定外,大蜜丸及研碎、嚼碎后或用开水、黄酒等分散后服用的丸剂不检査溶散时限。

单选题

33、以下七情配伍中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的是

A麻黄配桂枝

B肉桂配黄连

C生姜配半夏

D甘草配甘遂

E乌头配白及

答案:

A

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单选题

34、上述中药材中,味酸的是

A马钱子

B栀子

C牛蒡子

D沙苑子

E金樱子

答案:

A

马钱子呈纽扣状圆板形,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直径1.5~3cm,厚0.3~0.6cm。

表面密被灰棕或灰绿色绢状茸毛,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有丝样光泽。

单选题

35、可用强碱性阴离子树脂进行分离的是

A糖

B皂苷

C有机酸

D生物碱

E黄酮类

答案:

C

本组题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大孔树脂色谱具有吸附和分子筛双重性质,一般采用水和含水醇系统梯度洗脱,洗脱规律具有反相色谱性质,水洗脱部位得到的多为糖类、鞣质等水溶性成分:

皂苷类成分在含水正丁醇中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因此正丁醇常作为提取皂苷的溶剂;聚酰胺色谱的分离原理为氢键吸附,常用分离醌类、黄酮类及酚类等成分:

有机酸由于具有酸性可采用强碱性阴离子树脂柱进行分离。

单选题

36、处方中含有较多挥发油液体成分,压片需加入

A黏合剂

B湿润剂

C吸收剂

D润滑剂

E稀释剂

答案:

D

稀释剂与吸收剂统称为填充剂。

前者适用于主药剂量小于0.1g,或浸膏黏性太大,或含浸膏量多而制片困难者;后者适用于原料药(含中间体)中含有较多挥发油、脂肪油或其他液体,而需制片者。

压片前干颗粒的处理:

1.整粒2.加挥发油或挥发性药物3.加润滑剂与崩解剂

单选题

37、地黄药材的主产地是

A浙江

B福建

C河南

D吉林

E江苏

答案:

B

本组题考查药材的产地。

人参药材的主产地是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白芍药材的主产地是浙江、安徽、四川、贵州、山东等省;地黄药材的主产地是河南;泽泻药材的主产地是福建、四川、江西等省。

单选题

38、主含木脂素类成分的药材是

A简单香豆素

B呋喃香豆素

C吡喃香豆素

D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

E挥发油

答案:

E

本组题考查香豆素和木脂素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及代表化合物。

中药补骨脂中主要含有呋喃香豆素,如补骨脂素;中药五味子中主含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如五味子素系列;细辛中主要含有木脂素和挥发油。

单选题

39、能清热燥湿的药,其性味大多是

A酸味

B苦寒

C辛温

D甘温

E咸寒

答案:

B

本组题考查中药的性能气味结合。

依据四气和五味理论,寒能清热,苦能燥湿,能清热燥湿的药物其性味大多苦寒;辛能发散,温性药可治疗寒证,能发散风寒的药物其性味多为辛温;甘能补,温能散寒助阳,能补肾助阳药性味多甘温。

单选题

40、秦皮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

A黄酮类

B香豆素类

C二萜类

D生物碱

E木脂素

答案:

B

本组题主要考查几种常见中药的质量控制成分。

《中国药典》规定前胡的质量控制成分为白花前胡甲素和白花前胡乙素,为香豆素类。

苦参和山豆根的质量控制成分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生物碱类。

五味子的质量控制成分为五味子醇甲,属于木脂素类。

《中国药典》规定穿心莲以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醋为质量控制成分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属于二萜类化合物。

单选题

41、主要有效成分为异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是

A槐花

B银杏叶

C黄芪

D黄芩

E葛根

答案:

B

《中国药典》规定,银杏叶以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

单选题

42、寒凉性所示的功效有

A助火

B耗气

C伤阳

D敛邪

E伤津

答案:

C

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单选题

43、能清热燥湿的药,其性味大多是

A酸味

B苦寒

C辛温

D甘温

E咸寒

答案:

C

本组题考查中药的性能气味结合。

依据四气和五味理论,寒能清热,苦能燥湿,能清热燥湿的药物其性味大多苦寒;辛能发散,温性药可治疗寒证,能发散风寒的药物其性味多为辛温;甘能补,温能散寒助阳,能补肾助阳药性味多甘温。

单选题

44、下列哪些药材,《中国药典》中是以苦参碱为质量控制成分

A二者草酸盐溶解度的差别

B二者硝酸盐溶解度的差别

C二者旋光度的差别

D二者晶型的差别

E二者极性的差别

答案:

A

麻黄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分离:

二者的草酸盐在水中溶解度不同,前者较后者的溶解度小。

将二者的水提液加入一定量的草酸,草酸麻黄碱难溶于水而析出,草酸伪麻黄碱可溶于水而留在母液中,以此将二者分离。

单选题

45、取粉末加乙醇1-2滴及30%硝酸1滴,防止片刻,镜检,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的药材是

A海金沙

B青黛

C儿茶

D冰片

E五倍子

答案:

A

海金沙火试:

取药材少量,撒于火上,即发出轻微爆鸣及明亮的火焰

单选题

46、具有“蚯蚓头”和毛状叶基,断面有裂隙,称“菊花心”,质松软,气清香,味微甜的是

A呈圆形厚片

B外表皮淡灰白色至淡棕黄色

C切面皮部黄褐色

D木部白色

E气微,味微苦涩后甘甜

答案:

A

本题考查药材性状特征。

板蓝根饮片:

呈圆形厚片,稍扭曲。

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

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

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单选题

47、关于软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有

A硅酮

B羊毛脂

C凡士林

D蜂蜡

E甲基纤维素

答案:

B

本组题考査软膏剂基质分类。

选项中,硅酮对眼睛有刺激性,不宜作眼膏基质;羊毛脂的组成与皮脂分泌物相近,故可提高软膏中药物的渗透性;蜂蜡、凡士林为烃类油脂性基质;甲基纤维素为水溶性基质。

单选题

48、水溶性基质的栓剂的融变时限是

A15min

B30min

C60min

D溶化性

E融变时限

答案:

B

本组题考查栓剂的质量检查。

栓剂融变时限检查要求中,油脂性基质栓剂应在30min内全部融化或软化或无硬心;水溶性基质栓剂应在60min内全部溶解。

单选题

49、可作为混悬型液体药剂稳定剂的有

A乳化剂

B助溶剂

C润湿剂

D助悬剂

E絮凝剂

答案:

C

常用的润湿剂有吐温类(聚山梨酯80)、司盘类表面活性剂等。

单选题

50、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是由穿心莲内酯和PEG6000组成的,其具体制法是:

取PEG6000水浴加热熔化后,加人穿心莲内酯药物细粉,搅拌使分散溶解,迅速放入-20℃的冰箱中固化,粉碎过筛,即得。

按释药特性分类,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属于下列哪种类型的固体分散体

A水溶性载体材料

B水不溶性载体材料

C难溶性载体材料

D肠溶性载体材料

E缓释性载体材料

答案:

A

本组题考查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

穿心莲内酯固体分散体中基质是PEG6000,PEG6000属于水溶性基质,所以制成的固体分散体为速释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