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6715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 5《北方》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5《北方》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语文5《北方》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

⒈了解作者的身世及写作的时代背景,从而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

⒉从意象入手,把握诗歌意境。

⒊体会诗人在特定条件下的祖国情怀。

教学重点:

通过意象分析法,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

教学难点:

感受他赤忱的爱国热情,掌握本诗所表现的炽热的爱国心。

教学方法:

诵读与品味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计一:

首先送给大家一句话:

诗存在的理由就是人活着的理由。

这句话是某位哲人说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北方》

设计二:

大家都从小生活在江南,对于中国的北方你有什么直观的感受?

 那么五十多年前的著名诗人艾青眼中的北方是什么样子的呢?

 

二、诵读诗歌,体会意境:

⒈学生自由朗读,找出反映诗人情感指向或者说是奠定该诗情感基调的一句话。

明确:

北方是悲哀的。

⒉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诵读这样一首现代诗?

你的理由何在?

同学们认为这句话奠定了该诗怎样的情感基调?

明确:

诵读语气应该是沉缓有力的。

基调是忧郁、悲哀、沉重。

(幻灯片显示)

⒊请一学生朗读诗歌。

师生评论。

⒋听一遍录音。

⒌再请大家推荐一位平时朗读水平比较高的学生诵读诗歌。

师生评价。

三、感知意象,把握情感:

⒈诗人眼中的北方是什么样的?

他看到了什么?

请几位学生一一指出。

明确:

意象:

“暗淡的灰黄”、“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孤单的行人”、“悲哀的眼”、“疲乏的耳朵的畜生”、“干枯的小河”、“枯死的树木”、“低矮的住房”“惶乱的雁群”。

⒉这些意象有什么色彩倾向?

有什么特点?

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

色彩:

灰暗。

特点:

悲哀苍凉    孤苦无奈

现实:

这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这些景象与冬季的肃杀相互衬映,成为当时中国现实的真实反映和象征。

⒊这些意象都集中在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那第三小节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

是对前两节的总结和概括,也就是说北方正处在“灾难”、“不幸”、“贫穷”与“饥饿”之中,其实北方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景象就是当时中国的命运,是中国灾难深重的历史的命运。

⒋为什么诗人眼中的北方是悲哀的?

提示一,诗歌写作的时间是1938年2月。

提示二,抗日战争初期,国土沦陷。

提示三,诗歌中哪些意象隐喻中国当时的现实?

明确:

这首诗写于1938年初,是诗人艾青接触了北方广大的农村现实之后的作品。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艾青亲眼目睹了这块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这给诗人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北方的悲哀实际上是人的悲哀,人的悲哀源于异族的入侵,山河的沦陷。

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情境之下,诗人不能不悲哀,北方不能不悲哀。

⒌面对令人悲哀的北方,诗人是否就此消沉?

理由何在?

明确:

第四节诗歌。

诗人用了三次重复“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表明诗人并未就此消沉,它让读者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富有震撼力的声音,前面反复的强调和渲染都在这里得到了反衬,在强烈的对比中,诗人看到了伤痕累累的祖国,但也在意识深处感到这也是曾经让人骄傲的祖国。

尽管眼前的祖国伤痕累累,尽管眼前的民族苦难深重,但是,这祖国曾经养育了我们的祖先,曾经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我们的祖先、我们的华夏文明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让人骄傲,让人深信,眼前的这场灾难也必将过去。

⒍他为什么爱悲哀的北国?

明确:

理由有三点。

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养育了古老的民族。

(诗歌中有表述)

四、主题与深化:

⒈对这种爱我们应如何理解?

换句话说,在抗日战争这个条件下,写这样的诗歌有意义吗?

明确:

爱就意味着信心。

对祖国的信心,对灾难深重的民族的信心,对抗战必胜的信心。

这种信心实际上就是对抗战的一种支持,一种鼓舞。

(诗歌中有诗句直接表达这个意思)

⒉茨威格的自杀。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1942年2月22日在里约热内卢寓所里与夫人双双自杀。

原因是代表着作家精神家园的欧洲已经沦陷,作家对此感到绝望。

1938年,中国北方大片国土沦陷,诗人艾青没有自杀,没有殉国,原因在什么地方呢?

⒊诗存在的理由就是人活着的理由。

诗人在诗歌中虽没有明确号召人们起来抗战,但这种民族不亡的信心实质上就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它振奋了人们的精神,客观上鼓舞了人们的抗战,就是对抗战的最大支持。

五、注释与补充:

⒈诗人介绍诗人用了三次重复“我爱这悲哀的国土”,让读者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富有震撼力的声音,前面反复的强调和渲染都在这里得到了反衬,在强烈的对比中,诗人看到了伤痕累累的祖国,但也在意识深处感到这也是曾经让人骄傲的祖国。

⒉诗前小引中“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指的是端木蕻良,作者因这个生长在北方的诗人的一句话引来一首情真意挚的抒情诗篇。

“北方是悲哀的”,这是诗人的情感指向,也给全诗定下了调子——忧郁、悲哀、沉重。

“北方”与“悲哀”是两个极普通的词语,但是这两个极普通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就具有了生命的穿透力。

它与当时的时代有种完美的契合,这种契合深刻而有力,产生一种强大的震撼力,穿越时空。

六、总结与拓展:

⒈本诗是自由体诗,没有整齐的段式和统一的韵脚,在表达上不受拘束,散文气息很浓,但在节奏、画面、情感等方面诗的质素仍然十分鲜明。

结构严谨,前后互为衬托,情感起伏跌宕,形象复杂丰富,语言朴素明朗。

①诗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各个层次之间、各句之间、各个词语之间的停顿与衔接,都应和着语言的自然节奏,加上适当的反复,全诗产生了一种内在的旋律。

②诗人以他画家的感受力,敏锐地观察、艺术地展示了大自然的景观,并以素描的笔法勾勒出一幅富于动感的北国乡土的风景画面,对色彩、光线、形体、动态的捕捉,都十分形象、生动、准确、传神,从而把自然景色诗化了。

③回荡在这画面、节奏中的,有一种强烈而深沉的对祖国北方土地和人民的挚爱,正是这种真挚深厚的感情和浸润和流贯,成为了该诗的最重要的质素。

这首诗歌写于抗战初期,虽然没有直截了当地号召人们去战斗,但在诗歌的结尾,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抱有坚强的信念,相信这样一个古老而坚强的民族不会灭亡,这在当时抗日战争的背景下是具有振奋和鼓舞作用的。

 

⒉(xx·春季卷)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答案】D

  【分析】该题重点考查的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包括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对表达技巧的体味和分析。

能力层级为E级。

  以现代诗为赏析对象,考查重点与旧体诗的赏析有所不同,一般侧重于诗歌的主题、意象、意境等方面的考查。

《我爱这土地》一诗选自艾青《北方》(1942年1月文化生活出版社版),是抗战时期人们广泛传唱的名作。

本题A、B、C、三项,着眼于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文字表达技巧,均为正确项。

D项表面上是考最后一节“我”的含义,实际上是考诗的构思,必须对照第一节诗人以鸟自喻紧扣鸟对土地的感受抒情状物的结构主线,才能知道最后一节诗人已从比喻的境界返回现实。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点题的诗句已是诗人在向读者直抒胸臆,因此,这里的“我”绝不可能再指喻体“鸟”,而是指主人公自己了。

六、布置作业:

⒈诵读全诗。

⒉.(xx·春季卷)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杜运燮

随着陆陆续续的闪电警告:

他们来了!

阵阵风都传播着到来的确讯:

他们来了!

每一叶片每一枝条都遥指着:

他们来了!

每双眼睛在渴望,每张嘴在颤动:

他们来了!

越过一张又一张被撕掉的树叶标语,他们来了!

越过一个又一个监狱的铁窗,他们来了!

越过一条又一条报纸上的捏造消息,他们来了!

越过一堆又一堆难忘的血泪,他们来了!

为着撕人心肺的被窒息的呻吟声,他们来了!

为着惨绝人寰的最底层的挣扎声,他们来了!

为着回响在无数街道和炕头的怒吼声,他们来了!

那就是冲破冰冻严寒的春雷欢呼声:

他们来了!

                       1948年于新加坡

A.诗歌第二节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自然图景转向40年代中国社会的政治黑暗,以四个“越过”表明“雷”来势的不可阻挡。

B.诗歌第三节重在表现“雷”滚滚而至的目的,并把“雷”从实写升格为一种消灭压迫和剥削的解放的象征。

C.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

D.以“随着”“越过”“为着”起始的三节诗,既隐含“雷”到来时由远及近的动态,又逐步揭示了“雷”作为人民解放象征的寓意。

【答案】C

【分析】C项中说“最后一句中‘冲破冰冻严寒’几个字,意在承接诗歌第一节春雷到来之前自然界的种种征兆和反应”,是故意曲解。

它不是自然界的雷,是人民求解放的象征。

(xx·全国卷)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你的颜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1956年)

A.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

B.由远而近、从白天到夜晚,大海给诗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这些形成了全诗的发展层次。

C.诗人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壮观的惊喜,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表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答案]]D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重点也还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与前两题不同的是,本题是对现代诗的鉴赏。

能力层级为E级。

  臧克家(1905——),中国当代著名诗人。

山东诸城人。

著有《臧克家诗选》等。

这首《海》写于1956年,是他所写大海组诗中的一首。

诗人从碧澄澄的天空看到了大海的颜色,这是从视觉方面来写的;从一阵阵清风中嗅到了大海的气息,这是从嗅觉方面来写的;诗人从自己被打湿了的衣角中感到了大海的温度,这是从触觉方面来写的;半夜醒来,诗人又听到了大海的涛声,这是从听觉方面来写的。

诗的语言朴素,不花哨,所以说A项对这首诗的赏析是恰当的。

诗的前两句是写远眺;三、四句是从远望到靠近大海,已能闻到大海的气息;五、六句更是接近大海,海水的波浪已把诗人的衣服都打潮了,可知这是由远而近,大海给了诗人不尽相同的感觉。

前两句很显然是写白天,最后也明白地写了是“深夜”,因此也可以说白天、夜晚,大海给诗人也有不同的感觉。

从全诗看,诗人确实是从远写到近,从白天写到夜晚,写出了层次,从这可以看出,B项的赏析也是恰当的。

诗人写大海,用了拟人是手法,不是干巴巴地写大海的颜色、气味、涛声等,而是“从碧澄澄的天空”,诗人看到了大海的颜色,并从清风中嗅到了大海的气息。

假如说这种还是直接写出的话,那诗人又从摸着自己被海水打湿了的衣角,转化感觉到了大海的“体温”,这很显然湿绕了个弯子来表述了。

最后不直说大海的涛声,而将它说成是“你有力的呼吸!

”“气息”、“体温”“呼吸”这些词语都赋予大海以生命,将大海人格化了,这些其实都是作者自己感觉的升华,因此C项对这首诗的赏析也是恰当的。

这是一首描写大海的诗,它是诗人臧克家将自己对大海的观察所得到的感受,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出来,从中我们确实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海、对大自然壮观景色的惊喜。

但这毕竟是一首些大自然景色的诗,它丝毫也没有透露出诗人的人生哲学,也没有表现出诗人的人生哲理,因此D项的赏析是不恰当的。

正确选项是D项。

 

2019-2020年高中语文5《封锁》陌生的视角练习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

原文:

梁惠王曰:

“寡人愿安①承教。

”孟子对曰:

“杀人以梃②与刃,有以异乎?

”曰:

“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

“无以异也。

”曰:

“庖③有肥肉,厩④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⑤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⑥在其为民父母也?

仲尼曰:

‘始作俑者⑦,其无后乎!

’为其象⑧人而用之也。

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注释:

①安:

乐意。

②梃(tǐng):

木棒。

③庖(páo):

厨房。

④厩(jiù):

马栏。

⑤且人恶(wù)之:

按现在的词序,应是“人且恶之”。

且,尚且。

⑥恶(wū):

疑问副词,何,怎么。

⑦俑(yǒng):

古代陪葬用的土偶、木偶。

在用土偶、木偶陪葬之前,经历了一个用草人陪葬的阶段。

草人只是略像人形,而土偶、木偶却做得非常像活人。

所以孔子深恶痛绝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

“始作俑者”就是指这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

后来这句话成为成语,指首开恶例的人。

⑧象:

同“像”。

译文:

梁惠王说:

“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

“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说:

“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又问:

“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

“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于是说:

“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

这等于是在上位的人率领着野兽吃人啊!

野兽自相残杀,人尚且厌恶它;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那又怎么能够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

孔子说:

‘最初采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该是会断子绝孙吧!

’这不过是因为土偶木偶太像活人而用来陪葬罢了。

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电车里点上了灯,她一睁眼望见他遥遥坐在他原先的位子上。

她震了一震——原来他并没有下车去!

她明白他的意思了:

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

整个的上海打了个盹,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

开电车的放声唱道:

“可怜啊可怜!

一个人啊没钱!

可怜啊可怜……”一个穷婆子慌里慌张掠过车头,横穿过马路。

开电车的大喝道:

“猪猡!

吕宗桢到家正赶上吃晚饭。

他一面吃一面阅读他女儿的成绩报告单,刚寄来的。

他还记得电车上那一回事,可是翠远的脸已经有点模糊——那是天生使人忘记的脸。

他不记得她说了些什么,可是他自己的话他记得很清楚——温柔地:

“你——几岁?

”慷慨激昂地:

“我不能让你牺牲了你的前程!

饭后,他接过热手巾,擦着脸,踱到卧室里来,扭开了电灯。

一只乌壳虫从房这头爬到房那头,爬了一半,灯一开,它只得伏在地板的正中,一动也不动。

在装死么?

在思想着么?

整天爬来爬去,很少有思想的时间罢?

然而思想毕竟是痛苦的。

宗桢捻灭了电灯,手按在机括上,手心汗潮了,浑身一滴滴沁出汗来,像小虫子痒痒地在爬。

他又开了灯,乌壳虫不见了,爬回窠里去了。

1.为什么吕宗桢不记得她说了些什么,却清楚地记住了自己的两句话,一句是“温柔地”,一句是“慷慨激昂地”。

请分析此时吕宗桢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他只在乎短暂地突破自己固有的生活常态,并不在乎对象是谁。

记住了这两句话,一方面可以显现他作为男人的温柔的魅力,一方面又能突出他果断坚决的态度和责任心,这些都是他在常态生活中所缺乏的。

2.文末关于乌壳虫的描写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乌壳虫是人的隐喻,暗示吕宗桢的本性展露只是个肥皂泡,瞬息而逝,最终也像乌壳虫般“爬回窠里去了”,还是要回到庸常的生活中去。

“常态—非常态—常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封闭式结构,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3.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整天爬来爬去,很少有思想的时间罢?

然而思想毕章是痛苦的”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琐碎无聊的庸常生活不思考倒也罢了,一思考就会发觉自己生活的无趣,人生无意义,思想自然就是一件痛苦的事了。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筵席/吊唁 揩油/楷书 颠倒黑白/倒行逆施

B.罄尽/亲家梗概/粳米横行霸道/横暴不法

C.恶语/厄运舟舸/沉疴赤身露体/藏头露尾

D.啮噬/镊子偶尔/耦合强词夺理/强颜欢笑

解析:

A项,yán/yàn,kāi/kǎi,dǎo/dào;B项,qìng,gěng/jīng,héng/hèng;C项,è,gě/kē,lù/lù;D项,niè,ǒu,qiǎng。

答案:

A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这位负责人指出,靖国神社在世界上闻名遐迩,至今仍供奉着在二战中对中国等亚洲国家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14名甲级战犯。

日本政客不顾中国等国家人民的强烈反对,到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的靖国神社顶礼膜拜,其实质是试图否认和美化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罪行。

历史不会被遗忘,中国人民绝不容忍任何企图抹杀战争罪行的言论和行动。

A.闻名遐迩B.滔天罪行

C.顶礼膜拜D.抹杀

解析:

A项,“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远近的人们都知道,褒义词。

B项,“滔天罪行”比喻罪大恶极。

C项,“顶礼膜拜”比喻非常崇拜。

D项,“抹杀”指抹掉,勾消。

答案:

A

3.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解析:

对联字数没有限制,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才需要押韵),也不是只适合喜庆场合张贴,所以A、B、C三个选项都不对。

对联的书写是书法的一项重要内容,故D项正确。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朴学又称考据学。

清代朴学的兴起,首先与清代文化的高度成熟关系密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学术上的争论最终促进了朴学的繁荣。

①清代人认为宋明理学空谈义理,把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丢掉了

②文化高度成熟的一个表现是图书典籍的极大丰富

③要想真正把握孔孟的精神,只有回到儒家原典中去寻找依据

④这直接带来了清代图书事业的繁荣

⑤学术界对宋明理学的反对,也是其兴起的重要原因

⑥随之而来的是一些人专注于校勘,辨伪工作,从事文字训诂的学者越来越多

A.⑤③①④②⑥B.②④⑥⑤③①

C.⑤①③④②⑥D.②④⑥⑤①③

解析:

②承接前文“高度成熟”,可排除A、C两项;B、D两项仅有①和③顺序差异,⑤是讲宋明理学,①和⑤的宋明理学相照应,所以本题应选D。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  夜

(清)吴锡麟

万峰壁立大江横,秋色连天露洗清。

但觉无船无月载,不知是水是风行。

隔汀孤鸟欲同梦,逆浪老鱼微有声。

半夜月沉潮又上,渔灯流过蓼花明。

(选自《晚晴移诗汇》)

(1)为什么诗人“但觉无船无月载,不知是水是风行”?

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的颈联或尾联进行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但觉无船无月载,不知是水是风行”这两句表现的是诗人秋月之夜行船大江时的错觉:

在清碧如秋露洗过的夜空之下,行船于大江之上,人飘飘欲仙,似乎没有船也没有月,也不知是水流还是风行,只觉得无所依凭,恍惚若空游一般自由(逍遥)。

(2)示例一: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颈联选用汀洲、孤鸟、逆浪、老鱼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清幽、朦胧而静谧的长江夜行图:

隔着汀洲的孤鸟仿佛欲与作者一起进入梦乡,水中逆浪而游的老鱼喋喋有声。

它表达了诗人乘船夜游长江触景而生的孤寂、凄清(或闲适)之感。

示例二: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尾联选用落月、潮水、渔灯、蓼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清幽、静谧且富有生机的长江夜景图:

半夜里皓月沉入西山,江潮又涨起,打鱼人家也在拂晓前忙碌起来,那流星般划过的“渔灯”照明了水边的蓼花。

它表达了诗人乘船夜游长江的淡淡的喜悦(怡然)之情(或说,表达了诗人乘船夜游长江途中由惆怅转为喜悦的感情)。

二、阅读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儿子开会去了

茅 盾

父亲心里想到十一年前血染南京路的第二天晚上,母亲同她的两个女朋友从“包围总商会”立逼“宣布罢市”的群众大示威回到家里时,一把抱住两岁的孩子,一面兴奋地说:

“我们一队里有小学生,马队冲开了前排的大人,有好几个小学生跌倒了,我看见一个——不过十二三岁,在马蹄下滚过,幸而交通队立刻来救了去。

我那时就想到我们的阿向。

可是,阿向大了时,世界总该不是现在这样了吧?

以后每有一次示威运动,每有一次看见小学生们参加而挨着皮鞭马蹄,母亲回家来总是抱住她的阿向,沉痛地说着同样的话语。

最近,她看见了“一二·一六”北平的受伤学生的摄影,她唤着阿向说道:

“阿向!

你看,这一个臂上绑着纱布的,好像比你大不了几岁呢!

唉,他们对小孩子也下毒手!

然而现在阿向也到了要去参加什么“运动”的时候了呢!

十一年前无数的跟阿向同样大小的孩子现在大概也同阿向一样怀着又好奇又热烈的心情准备去参加第一次示威。

父亲想着,心里觉得有点难过,又有点快慰。

儿子匆匆忙忙地在吃蛋炒饭了。

父亲觉得他应该对儿子说几句话,可又觉得要说的太多了,儿子也未必全懂,儿子毕竟是太小了一点。

母亲却先开口了:

“开过会倘使去游行,阿向,你还是不要去吧。

儿子只管扒饭进嘴里。

“游行可以不去。

你的肺病刚好,多走要伤身体的。

况且,要是在半路里被冲散了呢?

你又不认识路,怎么回来呢?

父亲也说了。

但是儿子狡猾地笑了笑,匆匆地把饭吃完,这才很不平似的叫道:

“不怕,不怕!

不认识路,我会问,会叫车子!

他伸出手来,又说:

“车钱呢?

父亲给他两张角票,他就走了。

母亲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