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6981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docx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6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逾越(yú)鸟瞰(kàn)一丘之貉(luò)栩栩如生(xǔ)

B.溃败(kuì)凹陷(wā)贻笑大方(yí)兢兢业业(jīng)

C.咀嚼(zǔ)桧柏(guì)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é)

D.觊觎(jì)攻讦(jié)光阴荏苒(rǎn)心怀叵测(pǒ)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防范座无虚席姗姗来迟必其功于一役

B.翔实直迷不悟奴颜婢膝有过之而无不及

C.联袂义愤填膺过目成诵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焦燥未雨绸缪察颜观色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______________。

(2)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概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也要____________他们的历史背景。

(3)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________________。

A.统一考究脆弱

B.同一考查虚弱

C.统一考查虚弱

D.同一考究脆弱

4.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B.某建筑公司会计程某,为填补贪污挪用公款的亏空,不惜再次把巨额公款投入股市,她的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C.这项新规定颁行一年多,已经露出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关注,恐怕亡羊补牢,为时太晚。

D.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亲情是什么呢?

当你们在一起的时候,它是欢乐,当你们分离的时候,它是辗转,是梦,是泪,是杜鹃啼血!

B.我不知道进行这种报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

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呢,还是确信有这种事?

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D.然而作《易经》的人却比较的聪明,他说: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他不说仓颉,只说“后世圣人”,不说他造,只说“换掉”,真是谨慎得很。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只有弄清几十年来在前进道路上的是非得失,认识教育规律,我们才能改革教育,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B.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且受到国外专家的极力赞赏。

C.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

打字通输入法易学、好记、快速、规范的特点,成为国家重点推广项目,同时作为电脑基础教材,进入大学、中学、小学的必修课。

D.在我国,纳税人经常是通过消费活动来纳税的,缴纳的税金隐藏在商品中,不但纳税人不知道自己在消费活动中到底纳了多少税,甚至连自己是不是纳税人都不清楚。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7-10题。

生态灾难不能重演

国务院发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目标。

国家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生态破坏将使人们丧失适于生存的空间,并由此产生大量生态难民而冲击社会的稳定。

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环境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因果关系千丝万缕,生态破坏绝不会因一墙之隔而得到抑制,更不会因人为的某种界限或武装力量的抵御而受阻隔。

据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统计,每年各种生态灾难所造成的生态难民达1000万以上,他们是由于得不到赖以为生的食物、饮水而流离失所的。

目前,被列为世界性生态灾难的土地荒漠化,正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我国境内由西向东扩展,跨省越市、长驱直入。

河北怀来县南马场的沙丘距天安门仅72千米,且还在以每年3-5千米的速度南推。

荒漠是生命的地狱,是地球的癌变,也是离我们不太遥远的现实。

近来,沙尘频仍,危害之烈,史所罕见。

在草原、耕田沦为荒漠后,许多原住居民只好沦为生态难民。

由此沙进人退,背井离乡产生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已不容忽视,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社会安定、民族团结都造成严重的压力。

另外,自然生态的失调与不适,还日益导致人类众多文明疾病的出现,因为人类的身心病态(如对武装的崇拜和暴力文化的泛滥)和自然的岌岌可危是密切相关的。

这种不安全性的增加将危及文明存在的基础,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比军事威胁更大。

许多古代文明的完全消失就源于生态基础的沦丧,正所谓“生态危机源于心态危机”、“地球荒漠化源于情感荒漠化”。

生态主义者认为,应将安全问题扩充为对现代社会中不安全因素的全面反思,生态安全更应被视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之堤的溃决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不可持续的竭泽而渔,寅吃卯粮,蚕食绿色,要钱不要命的生存方式所致,更有来自境外的生态侵略!

国外一些穷奢极欲的消费市场构成对中国野生动物生存状况的严重危机,欧洲时装市场对“沙图什”的需求使中国特有的藏羚羊尸横遍野;中东达官贵人对猎鹰的喜好使中国西北的猎隼屡遭捕捉走私;韩国对熊胆粉的消费使中国数以千计的野生熊类身陷囹圄;日本情侣有互赠相思鸟的毛病,中国出口商便大量收购野鸟,导致自然界鸟少虫多,加重了生态失调;日本人自己不砍一棵树,却大量从中国进口一次性木筷;西方国家自己不养羊,却资助中国养。

他们得到的是羊绒,所谓“第一世界享,第二世界纺,第三世界养”,使我们中国落个水土流失、植被破坏……这种以开发、贸易之名用金钱开路的赤裸裸的生态侵略不用耗费一枪一弹,便直捣我国腹地,特别是西部生态脆弱之地。

这种持久而广泛的对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根基进行的鲸吞蚕食,巧取豪夺,其灾难远比一场战争的创伤更严重,祸患更长久!

诸如荒漠化一类的生态灾难现已构成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

西部开发,生态建设先行;林草不兴,国土不宁!

必须正视:

在国家安全上,我们正面临一种再多武装力量也无法保障,却关乎民族危亡,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社会能否稳定的安全问题:

生态安全。

7.对“国家生态安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如果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那么这个国家便是生态安全的国家。

B.生态破坏不会因国界的阻隔而得到抑制,不会因武装力量的抵御而受阻隔,再多武装力量也无法保障。

C.国家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之堤的溃决是现代社会不安全因素中重要的因素。

D.人类的身心病态不仅导致自然生态的失调与不适,导致人类众多文明疾病的出现,更将导致国家不安全性的增加。

8.下列对“荒漠是生命的地狱,是地球的癌变,也是离我们不太遥远的现实”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荒漠是世界性的生态灾难,世界上许多居民因为土地荒漠后沦为生态难民。

B.河北怀来县南马场的沙丘还在以每年3-5千米的速度南推,已构成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

C.荒漠最大的恶果是使人们得不到赖以为生的食物和水,不得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

D.如果人类至今还不对赖以生存土地的荒漠引起重视,就会面临丧失适于生存的空间威胁。

9.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野生动植物生存状况的严重危机是由国外一些穷奢极欲的消费市场的消费需求带来的。

B.生态灾难造成人类丧失适于生存的空间,并由此产生大量生态难民而冲击社会的稳定,危及国家安全。

C.“生态危机源于心态危机”、“地球荒漠化源于情感荒漠化”说明人类的身心病态(如对武装的崇拜和暴力文化的泛滥)与自然的岌岌可危之间的密切关系。

D.生态侵略持久而广泛,以开发、贸易之名,用金钱开路,其灾难远比一场战争的创伤更严重,祸患更长久!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荒漠化已经构成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要得到彻底根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B.要防止水土进一步流失,预防植被惨遭破坏,保证国家的生态安全,就必须把住出口关,禁止一切野生动植物的出口。

C.荒漠带来的沙尘长驱直入,已经没有了省界和国界的限制,生态侵略必将使实施生态侵略的邻国比如日本自食恶果。

D.那种竭泽而渔,寅吃卯粮,蚕食绿色,要钱不要命的生存方式必将造成生态之堤的全面崩溃。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父友欧阳询甚重之。

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

太宗尝问:

“卿知起居,记录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

”遂良对曰:

“今之起居,古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鉴诫,庶几人主不为非法。

不闻帝王躬自观史。

”太宗曰:

“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

”遂良日:

“守道不如守官,臣取当载笔,君举必记。

”黄门侍郎刘洎曰:

“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亦记之矣。

”太宗以为然。

十七年,太宗问遂良曰:

“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舜、禹者十余人。

食器之间,苦谏何也?

”遂良对曰:

“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

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

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太宗以为然。

遂良前后谏奏及陈便宜书数十上,多见采纳。

六年,高宗将废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召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及遂良以筹其事。

将入,遂良谓无忌等曰:

“上意欲废中宫,必议其事,遂良今欲陈谏,众意如何?

”无忌曰:

“明公必须极言,无忌请继焉。

”及入,高宗难于发言,再三顾谓无忌曰:

“莫大之罪,绝嗣为甚。

皇后无胤息,昭仪有子,今欲立为皇后,公等以为何如?

”遂良曰:

“皇后出自名家,先朝所娶,伏事先帝,无愆妇德。

先帝不豫,执陛下手以语臣曰:

‘我好儿好妇,今将付卿。

’陛下亲承德音,言犹在耳。

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

臣今不敢曲从,上违先帝之命,特愿再三思审。

愚臣上忤圣颜,罪合万死,但愿不负先朝厚恩,何顾性命?

”遂良致笏于殿陛,曰:

“还陛下此笏。

”乃解巾叩头流血。

帝大怒,令引出。

长孙无忌曰:

“遂良受先朝顾命,有罪不加刑。

”翌日,帝谓李曰:

“册立武昭仪之事,遂良固执不从。

遂良既是受顾命大臣,事若不可,当且止也。

”对曰:

“此乃陛下家事,不合问外人。

”帝乃立昭仪为皇后,左迁遂良潭州都督。

显庆二年,转桂州都督。

未几,又贬为爱州刺史。

明年,卒官,年六十三。

(节选自《旧唐书》)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隶书工:

擅长

B.所以诤臣必谏其渐渐:

渐渐

C.皇后自此未闻有愆:

愆:

过失

D.不合问外人合:

应该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食器之间,苦谏何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召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及遂良以筹其事

敛赀财以送其行

D.帝乃立昭仪为皇后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褚遂良“尽职尽责”的一组是()

(1)迁谏议大夫,兼知起居事

(2)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

(3)所以诤臣必谏其渐

(4)遂良前后谏奏及陈便宜书数十上

(5)我好儿好妇,今将付卿

(6)皇后自此未闻有愆,恐不可废

A.

(2)(4)(6)

B.

(2)(3)(5)

C.

(1)(3)(4)

D.(3)(5)(6)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褚遂良担任谏议大夫,兼管皇帝起居事务。

太宗想看他记载的内容,他说无此先例,并告诉太宗,他一定会坚守职分,秉笔直书。

B.太宗问褚遂良,为什么当年有那么多人苦谏舜帝制造漆器和禹帝雕饰俎器,褚遂良认为那是他们过分地讲究,开奢侈浪费之风,是危险的开始。

诤臣必须在刚开始露出奢侈的苗头时进谏,一旦奢侈成风,再进谏就难了。

C.高宗以皇后王氏无子,昭仪武氏有子为由,想废除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

褚遂良则认为,皇后王氏出自名门,又没有违背妇德,况且先帝临终托付,因此他坚决反对废后,并把上朝用的手板还给皇帝。

D褚遂良博览群书,擅长隶书,并被父辈的朋友看重,很快升迁为谏议大夫,他前后进谏数十次,多被采纳。

晚年,因得罪太宗而一贬再贬。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08分)

四.(l8分)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l)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请结合诗中词语简析诗人情感的变化。

(2)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4分)

(l)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

(2)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4)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五.(l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写给秋天

罗兰

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

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隐约仍有北方那金风乍起、白露初零的神韵。

一向,我欣仰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

自读小学的童年始,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

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地拥有了万物。

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天,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安详地找到了归宿。

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

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地飘落,芦花飞白,枫林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潇潇秋雨,那就连疏野草间都是秋声了!

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

那两年,我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了解慰问我深藏在内心的悲凉。

你让我领略到寂寥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于是那许多唐人诗句,都在你澄明的智慧引导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的心扉。

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

你一定也还记得,我们为你唱“红叶为他遮烦恼,白云为他掩悲哀”的那两年怆凉的日子。

情感上的折磨使我们觉察到人生中有多少幻灭、多少残忍,有多少不忍卒说的悲哀!

但是,红叶白云终于为我们冲淡了那胶着沉重的烦恼和忧郁。

如今时已过,境早迁,记忆中倒真的只残留着当时和我共患难的那个女孩落寂的素脸。

是“白云如粉黛,红叶如胭脂”,还是“粉黛如白云,胭脂如红叶”!

那感伤落寂的心情如今早已消散无存!

原来一切的悲哀,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将都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

你是曾如此有力启迪了我们,而在我逐渐沉稳的中年,始终领悟到你真正的豁达与超然!

你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收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接收了生命们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忿和哀伤,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

你告诉我:

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

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色彩喧哗终会消隐。

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

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溶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棕土。

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坠的落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生命不是虚空,它是加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

因此,它应在执着的时候执着,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

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然读到你智慧的低语。

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中的欢乐,也同样以爱和礼赞的心情去纪念那几年——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中的刻骨的悲酸与伤痛!

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平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

18.第2段中秋天“安闲明澈”的特点的体现在哪两方面?

(2分)

19.作者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对秋有着不同的感悟,分别加以说明。

(6分)

20.作者说:

“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然读到你智慧的低语。

”请综观全文说说“智慧的低语”的具体内容。

(6分)

2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写作者从亚热带的蓝天白云读到了秋天的消息,表现作者对秋天的一往情深。

B.文章写秋天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张狂,夏的繁荣和任性,表现了秋天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

C.文章的语言明丽流畅,文采斐然,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自己对秋天的诚挚而深厚的感情。

D.文章由现在想到过去,由过去写到现在,再由现在写到将来,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E.文章着力描写秋景,同时用大量笔墨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种种感悟,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六.(12分)

22.仿照下面示例,以“歌”为喻体,写两个本体不同的比喻句。

(句式可以与示例不完全相同)。

(4分)

示例:

(l)友情如酒,时间愈长久,香味愈醇厚。

(2)春雨如酒,怀着心事的人只要看一眼,心就醉了。

23.下面是有关太阳能热水器的介绍,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给太阳能热水器下一个定义。

(35个字以内)(4分)

各种各样的太阳能热水器正是靠太阳光转化来获取热量的家居用品。

在一次性投资之后,太阳能热水器使源源不断地以零成本为家人提供热水了,只需3年时间就可以收回热水器投资。

这种家居新宠,与电加热相比,可以大量节约能源;与天然气等燃气相比,可以杜绝环境污染。

因此,用太阳能这样的清洁能源解决家用热水,不仅省钱,而且意义重大。

市场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大多数是以全玻璃真空镀镆管为集热元件,集热管像一个拉长了的暧水瓶胆,由两根同心圆玻璃管组成,内外管之间抽成真空,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沉积在内管的外表面构成吸热体,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24.根据下面的图表完成填空。

(4分)

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力人口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它反映一个国家的就业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一个同学,放学后本想赶快回家去做自己心爱的航模,可朋友们非拉他去看电影,他不好意思推辞;一位国家公务员,心底的良知告诉他受贿有罪,可当厚厚的几打美元放在了茶几上,他去无力拒绝。

对潮流说“不”,是为了追求个性的张扬;对强权说“不”,是为了捍卫平等的权利……请以“学会说‘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18分,每小题3分)

2.C(A毕其功于一役B执迷不悟D焦躁察言观色)

3.D(①“同一”在句中的意思是融合为一个共同的整体。

“统一”的意思是部分联成整体,或分歧归于一致。

②“一体”的意思是全体。

“一概”的意思是没有例外,表示适用于全体,是一个副词。

“考究”的意思是查考、研究。

“考查”的意思是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

③“虚弱”的意思是软弱。

“脆弱”的意思是禁不起挫折,不坚强)

4.B

5.D(A.“欢乐”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B.第一个问号改为句号;C.第二个句号移至引号外)

6.A(B“出色工作”与“采用”搭配不当;C谓语残缺,在“易学”前加“具有”;D.语序不当。

“不但”应该放到“纳税人”与“不知道”之间,因为前后分句的主语相同)

二.7.D(并非阐述“国家生态安全”)

8.B(这只是我国境内荒漠化的一个例子)

9.A(不是全部原因,还有“竭泽而渔,寅吃卯粮,蚕食绿色”等)

10.B(过于绝对化)

三.11.B(渐:

事物发展的开端。

比较成语“防微杜渐”。

12.C(C.都表目的,表示“来”“用来”的意思,A.疑问语气;肯定语气。

B.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D.表承接:

就,于是;表转折:

却)

13.A(

(1)叙述任职情况;(5)叙述先帝临终托付)

14.D(“多被采纳”的对象还包括“陈便宜书”。

“太宗”改为“高宗”。

参考译文:

褚遂良博览文史书籍,特别擅长隶书,他父亲的朋友欧阳询很看重他。

升迁为谏议大夫,并负责记载皇帝起居的事务。

太宗曾经问他说:

“你负责记载皇帝起居事务,记录了一些什么事情,大概我作为皇帝能看吗?

”褚遂良回答说:

“现在负责记载皇帝起居事务的官员,相当于古代的左史右史官员,专门记载皇帝的言行举止,并且要把不太光彩的记录下来,以此作为借鉴,希望皇帝不做不合礼节的事情。

我没有听说过皇帝亲自阅读起居录的事情。

”太宗说;“我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你一定会记下来吗?

”褚遂良说:

“坚守原则不如坚守职分,我的职责是秉笔直书,陛下的一举一动我都会记下来。

”黄门侍郎刘洎说:

“即使褚遂良不记,天下百姓也会记下来的。

”太宗认为这话说得对。

十七年,太宗问褚遂良说:

“舜帝制造了漆器,禹帝雕饰俎器,当时谏诤舜、禹的有十多人。

食器之类的事情,为什么要如此苦谏呢?

”褚遂良回答说:

“雕琢妨害了农事,过分的彩绣耽误了女工。

带头奢侈浪费,是危险灭亡的开始。

喜好漆器不断,发展下去一定会用金子来做器具;喜好金器不断,发展下去一定会用玉来做器具。

因此诤臣必须在刚开始露出奢侈的苗头时进谏,一旦奢侈成风,再进谏就难了。

”太宗认为这话说得对。

褚遂良先后进谏的以及陈述对国家有好处的奏章数十次上奏,多被采纳。

六年,高宗想要废除皇后王氏,立昭仪武氏为皇后,召来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李、尚书左仆射于志宁和褚遂良等人来筹划这件事情。

将入见皇帝的时候,褚遂良对无忌等人说:

“皇帝想废除皇后王氏,今天一定会商议此事,我想进谏,各位的心意如何?

”无忌说:

“明公必须尽情地说,我会紧跟其后。

”等到入见皇帝,高宗难于开口,多次看着无忌说;“天大的罪,没有后人是最厉害的。

皇后王氏没子,昭仪武氏有子,现在我想立昭仪为皇后,你们认为何如?

”遂良说;“皇后王氏出自名家,先朝皇帝所娶,侍奉先帝,没有违背妇德。

先帝临终时,握着陛下您的手对我说:

‘我的好儿子好儿后,现在就托付给你了。

’陛下亲闻先帝的临终遗言,其言好像还在耳边。

皇后此后没有听到什么过错,恐怕不能废除。

我现在不能曲从,(如果这样的话),对上违背先帝之命。

只希望陛下再三思考。

愚臣违抗圣旨,罪该万死,只想不负先朝厚恩,哪里顾得上性命?

”遂良把上朝用的手板丢在殿前,说:

“我把这个手板还给您。

”于是解开头巾叩头流血。

皇帝大怒,下令把他拉出去。

长孙无忌说:

“褚遂良受到先帝临终重托,虽然有罪但不能施刑。

”第二天,皇帝对李说:

“册立武昭仪的事情,褚遂良固执不从。

褚遂良是受到先帝临终重托的大臣,这个事情如果不行,应当暂且停下来。

”李回答说:

“这是陛下的家事,不应当问外人。

”帝于是册立昭仪为皇后,把褚遂良降职为潭州都督。

显庆二年,转为桂州都督。

不久,又贬为爱州刺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