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选修3专题4生态工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7858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选修3专题4生态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选修3专题4生态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选修3专题4生态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选修3专题4生态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选修3专题4生态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选修3专题4生态工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选修3专题4生态工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选修3专题4生态工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选修3专题4生态工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选修3专题4生态工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选修3专题4生态工程.docx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选修3专题4生态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选修3专题4生态工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选修3专题4生态工程.docx

名师一号届高考生物人教版通用总复习体验双基考题选修3专题4生态工程

体验·双基考题(时间:

10分钟)

建体系 练能力 速效提升

1.以前某地农村农作物秸秆都是作为燃料燃烧,而农户和家畜的粪便等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

后来逐步开始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下图是现在当地生态工程示意图。

(1)试分析以前生产形式的主要不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个)等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较,具有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3)当地人希望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专家经过考察后,建议他们增加一个奶牛养殖项目。

村民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并对原有的生产项目做了一些调整。

他们需要调整的项目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代生物技术可应用于生态建设,例如________工程中抗虫、抗病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________工程中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可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又如________工程中胚胎移植可以用于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5)该生态工程中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从物质、能量和环境等方面理解生态农业的优点,分析生态农业依据的生态学原理,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答案 

(1)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造成环境污染,农业成本高等

(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3)种植的农作物的种类和数量(或原养殖家畜的数量等)

(4)基因 细胞 胚胎

(5)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废弃物资源化)

2.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

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

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

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填“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

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_______营养级。

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所固定的______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________和________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解析 厌氧沉淀池中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兼氧池中微生物进行无氧和有氧呼吸。

植物池中各种生物组成群落,植物处于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

植物池中生物获得的能量来源于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 

(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

(2)群落 一 生产者 太阳

(3)物质循环再生 物种多样性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1.同学们在“设计某地人工生态林”时提出以下观点:

①选择适合本地生长的树木种类;②尽量增加树木种类;③选择树种时注意不同品种生长的高度。

上述观点的提出遵循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

A.协调与平衡原理   B.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D.整体性原理

解析 协调与平衡原理的主要含义是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的主要含义是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物种多样性原理的主要含义是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整体性原理的主要含义是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

答案 C

2.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  )

A.努力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

B.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C.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D.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

解析 生态农业建设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而不能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答案 D

3.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

这种做法体现了(  )

A.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

B.低消耗,多效益原则

C.遵循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

D.建立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

解析 遵循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都是生态工程建设应当遵循的原理。

进行牧区草场建设时,既要考虑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又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平衡,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 C

4.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学原理是其主要理论基础

B.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多级利用

C.实现废物资源化,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D.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 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并不能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答案 B

5.(2014·江苏百校联考)“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如图①是“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模式图,图②是该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 “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模式

1.厕所 2.猪禽舍 3.沼气池进料口

4.溢流渠 5.沼气池 6.通风口

7.简易日光温室

②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物质循环示意图

(1)结合生态工程的原理,请补充图②中的连线并注解,从而完成该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2)该生态模式中建立了日光温室,日光温室和裸地栽培相比,植物需水量和需肥量为什么相对要多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沼气池里的残渣为什么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理,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它的稳定性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

(4)举例说明“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有哪些生态效益。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典型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相关知识。

“四位”指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及日光温室四部分,是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

它的运行原理为:

日光温室的增温效应可使蔬菜等作物在冬天也能正常生长,日光温室比裸地栽培温度相对要高,植物生长快,需水、需肥多,同时也使猪免受严寒而快速生长;温室内的植物为动物提供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人、猪的粪尿及蔬菜废弃物等物质投入沼气池产沼气,同时沼液和沼渣又是蔬菜的良好肥料,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能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四位一体”农业生态工程充分应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和物种多样性等原理,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

答案 

(1)如图所示

(2)日光温室比裸地栽培温度相对要高,植物生长快,所以需水、需肥多 沼气池里的残渣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物质循环再生和物种多样性 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4)①使用清洁、高效的沼气,减少对薪柴的砍伐量,有利于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②人、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③沼渣、沼液的合理利用,提高了土壤肥力,从而减少化肥用量(任选两点,或其他合理答案)

方法技巧 本题中最易出错的是第

(1)小题和第(3)小题。

解第

(1)小题时要考虑到人和猪之间的捕食关系,还要考虑动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CO2供蔬菜利用,同时猪粪、人的生活垃圾、蔬菜的茎叶均可用来生产沼气,沼渣、沼液中的无机物可供植物利用。

第(3)小题的稳定性要从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两方面考虑,要注意答案的全面性。

6.下面图甲、图乙分别表示稻—鱼—蛙共生农业生态系统和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转化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分析说明鱼和蛙在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中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2)分析说明稻—鱼—蛙共生生态系统的生态优势。

(3)上述两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所需的有机物都依赖于________,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________。

(4)甲和乙相比,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建立甲生态系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使稻获得高产,稻田乙需要经常使用农药,而甲则不需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较低,废弃农田上会发生群落演替,该演替的类型是________。

解析 

(1)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并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了环境污染。

(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各种生物所需的有机物都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光能。

(4)由于甲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故甲和乙两个生态系统相比较,甲的抵抗力稳定性更强。

(5)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设置生态农业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6)由于甲生态系统引入害虫天敌——蛙,有效控制了害虫数量,因而不需要经常使用农药。

(7)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废弃农田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

答案 

(1)鱼、蛙是消费者,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在原有食物链中引入新的环节(将人们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机物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农副产品),有利于实现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并减轻了环境污染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太阳光能

(4)甲 生物种类较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强

(5)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6)甲中引入害虫天敌——蛙,有效控制了害虫数量

(7)抵抗力 次生演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