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8873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docx

五上第七单元集体备课霍爱英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是有关数学广角的“植物问题”,主要探讨的是关于在一条线段植树的问题,只栽一端、只栽中间、两端都栽等。

教材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植树活动为线索,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究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经历猜想、试验、推理等探索过程,并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再利用规律回归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册安排“植树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人手的思想。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学习的热情也会比较高涨,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线段的相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思考能力与计算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并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组织学生开展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能力。

这部分内容放在这个学段,说明这个内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数学思维和很强的探究空间,既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及交流活动,探索并认识不封闭线路上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之中。

数学思考: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问题解决:

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情感态度: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会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并应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难点:

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总长÷间距=间隔数+1=植树棵数),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1.植树问题………………………………3

第一课时

课题: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两端都栽)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6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能解决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能根据这个模型将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进行分类,并试着应用模型中间隔与棵数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能解决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

那谁能说说植树造林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好处?

(自由回答)当我们看到这一排排小树的时候,如果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的话,这里面就会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

植树问题

(1))

【新知探究】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106页例1主题情境图:

同学们在全长100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①教师设疑:

植树可是有要求的,谁能说一说都有哪些要求呀!

能解释一下“两端要种”的含义吗?

“每隔5m”是什么意思?

②学生自由回答:

全长100m,每隔5m栽一棵,两端都栽;两棵树之间的距离。

③教师小结解释:

说得很好,两棵树之间的这一段,我们也可以看作一个间隔。

(2)发现规律。

①猜测: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②验证:

小组分工合作用画线段图或摆小棒的方法验证栽树的情况。

(学生独立画、摆,师巡视。

③汇报:

生1:

我们组画的是20m的小路,可以栽5棵树,有4个间隔。

生2:

我们组画的是25m的小路,可以栽6棵树,有5个间隔。

生3:

……

师:

说得真好,请看大屏幕,你们是这样画的吗?

(课件出示)

④总结规律:

两端都栽时,间隔数+1=棵数。

(3)解决问题。

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发现,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00÷5=20,20+1=21(棵)

(4)知识拓展。

①师:

在一条路的一边植树,我们可以先算出间隔数,然后再加1就是栽的棵数。

那如果在一条路的两边都植树呢?

我们又该怎么解决呢?

学生讨论归纳:

把一边植树的棵数乘2就可以了。

②如果把例1中的问题变成条件,要求植树路段部分的长度,你会做吗?

a.课件出示改编的题目:

同学们要在一条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m栽一棵(两端要栽),共栽了21棵树,这条小路有多长?

b.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并解答。

c.点名汇报,集体讲解订正,教师板书:

(21-1)×5=100(m)

2.对应练习。

完成教材第107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做题,点名汇报,集体订正。

【巩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109页第1、2题。

(第1题明确有多少个间隔就要栽多少棵银杏树;第2题明确要包含起点站和终点站。

2.完成教材第109页第5题。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思考,明确敲钟用时问题与植树问题之间的联系:

钟敲响5下,实际中间共有4个间隔,属于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植的情况。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109页的3、4题。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1)

线路一侧 两端都栽

间隔数=线路长÷间隔长

棵数=间隔数+1

例1:

间隔数:

100÷2=20

两端栽的棵数:

20+1=21

答:

一共要栽21棵树。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两端都不栽)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7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能解决两端都不种的植树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能根据这个模型将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进行分类,并试着应用模型中间隔与棵数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两端都不植树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

【开门引题】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

植树问题

(2))

【新知探究】

1.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

(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m。

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m,一共需栽多少棵树?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设疑:

①“两馆间的小路”指的是哪一段?

②“小路两旁”指的是要栽几边?

(2)学生互相合作,用小棒摆一摆。

思考:

一共摆了几根小棒?

每一边的小棒根数和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棒根数比间隔数少1)

画线段图帮助理解:

(3)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小结:

这种情况属于两端都不种的植树问题,栽的棵数比间隔数少1,即植树棵数=间隔个数-1。

“两旁栽树”的意思是什么?

(一边的树的棵数再乘2)

板书:

间隔数:

60÷3=20

一边棵数:

20-1=19

两边棵数:

19×2=38

答:

一共要栽38棵树。

2.对应练习。

完成教材107页“做一做”第2题。

(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理解“一端栽一端不栽”的含义,再独立完成,点名汇报,集体订正。

【巩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110页第7题。

(属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情况,此时栽树棵树=间隔数,即服务点数=间隔数))

2.完成教材第110页第9题。

(引导学生理解“两端的旗子不动”是指两端都栽,要求间隔数应先求出跑道全长,再除以间隔数)

3.完成第11题。

(引导学生读题,分析找出规律,得出第n张桌子可以坐(4n+2)人。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第109页第6题和第110页第8、10题。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2)

两端都不种:

植树棵数=间隔数-1

一端种一端不种:

植树棵数=间隔数

例2:

间隔数:

60÷3=20

一边棵数:

20-1=19

两边棵数:

19×2=38

答:

一共要栽38棵树。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两端都不栽)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8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发现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够初步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能根据这个模型将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进行分类,并试着应用模型中间隔与棵数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发现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谈话引入】

师:

同学们,前面两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直线路段中的植树问题,今天我们再来探究第三种“植树问题”,看谁能最快发现其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

植树问题(3))

【新知探究】

1.教学例3。

课件出示教材第108页例3主题情境图。

(张伯伯准备在圆形池塘周围栽树。

池塘的周长是120m,如果每隔10m栽1棵,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1)学生读题,并结合主题图理解题意。

(2)小组合作,用小棒在圆片上摆一摆。

师提示:

假设池塘的周长是40m,其他条件不变,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

思考:

一共摆了几根小棒?

(4根)小棒根数与间隔数之间是什么关系?

(相等)

(3)全班交流,汇报实践结果。

(4)老师课件动画演示,把圆拉成直线,帮助学生发现规律:

在圆形路段栽树,间隔数与栽树棵数一一对应,相当于直线路段中一端栽一端不栽的情形。

(5)学生独立解决例3,点名汇报,集体订正,教师板书:

120÷10=12(棵)

答:

一共要栽12棵树。

2.对应练习。

完成教材第10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请两名学生板演,集体讲解订正。

【巩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111页第14题。

(课件出示围棋棋盘,并将最外层分别放3枚,4枚,5枚……帮助学生理解并填表。

每边放的棋子数

每边间隔数

最外层总数

3

4

5

  2.完成教材第111页第15题。

(要求学生自己读题,第一问独立解答,第二问对于学困生老师可提示:

方阵就是正方形,求共有多少名学生,就相当于求正方形的面积。

课堂练习

1.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四第3题。

(1)出示第3题。

指名一名学生朗读题目,理解题意。

(2)提问:

从题目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这种架设电线杆的问题应该怎么计算?

(3)学生讨论后交流。

(4)组织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相互订正。

2.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四第13题。

(1)出示题目。

(2)提问:

从题目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这跟前一个练习题有什么不同,你又要如何计算?

(3)学生讨论后交流,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3.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四第6题。

组织学生读题并归纳有效信息,讨论这道题属于植树问题的哪种情况,并列式算出答案。

4.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四第14*、15*题。

(1)出示题目。

引导观察,理解题意。

(2)学生先独立解题,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3)教师组织汇报交流。

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作业:

教材练习二十四剩余题。

(课内时间不够,可在课外完成)【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3)

例3:

120÷10=12(棵)

答:

一共要栽12棵。

教学反思:

 

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练习

授课时间:

一、求棵数:

1、有一条长800米的公路,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20米栽一棵杨树,需多少棵杨树苗?

 

2、在一条长2500米的公路一侧架设电线杆,每隔50米架设一根,若公路两端都不架设,共需电线多少根?

 

3、在一条长50米的跑道两旁,从头到尾每隔5米插一面彩旗,一共插多少面彩旗?

 

4、两座楼房之间相距56米,每隔4米栽雪松一棵,一行能栽多少棵?

5.在两个教学楼之间有一条140米的小路。

在小路一侧每隔10米种一棵树,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二、求间距:

1、红领巾公园内一条林荫大道全长800米,在它的一侧从头到尾等距离地放着41个垃圾桶,每两个垃圾桶之间相距多少米?

2、在一条绿荫大道的一侧从头到尾坚电线杆,共用电线杆86根,这条绿荫大道全长1700米。

每两根电线杆相隔多少米?

三、求全长:

1、在一段公路的一边栽95棵树,两头都栽,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2、有320盆菊花,排成8行,每行中相邻两盆菊花之间相距1米,每行菊花长多少米?

 

3.五年级2班的25名同学在操场上围成一个圆圈玩游戏,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都是2米,这个圆圈的周长是多少米?

答:

这个圆圈的周长是()米。

四、封闭图形:

1、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300米,每隔5米栽种一棵柳树,需要树苗多少株?

2、学校图书馆前摆了一个方阵花坛,这个花坛的最外层每边各摆放12盆花,最外层共摆了多少盆花?

这个花坛一共要多少盆花?

五、锯木头:

1、有一根木料,打算把每根锯成3段,每锯开一处,需要5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

2、一个木工锯一根长19米的木条。

他先把一头损坏部分锯下1米,然后锯了8次,锯成许多一样长的短木条。

求每根短木条长多少米?

六、爬楼梯和敲钟:

你有这样的体会吗?

1、从一楼爬到二楼爬了几层?

从一楼爬到四楼爬了几层?

从一楼爬到六楼爬了几层?

2、业务员小李要到六楼联系工作,他从1楼到4楼走了54级台阶,照这样计算,小李走到6楼要走多少台阶?

3、挂钟6点钟敲6下,10秒敲完,那么9点钟敲9下,几秒敲完?

4.老师从一楼办公室去某教室上课,走一层楼有10个台阶,走了30个台阶,老师要去的这个教室在第几层?

答:

老师要去的这个教室在第()层。

5.

答:

一共要种()棵树。

教学反思:

 

《植树问题》单元测试题

授课时间:

一、填一填。

(每空3分,共15分)

1.一根小头长15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需锯()下.

2.刘老师走楼梯从一楼到二楼用了8秒。

照这样的速度走到七楼,共用()秒。

3.大钟6时敲响6下,10秒钟敲完.11时敲响11下,需要()秒钟。

4.一个正方形的每条边放有4枚棋子(每个角上各有1枚),四条边上共有()枚。

5.有一块三角形地.三边分别长120米、150米、80米,每10米种一棵树,那么三条边上共种树()棵。

二、公正小法官。

(8分)

1.植树问题中的间隔数就是间距。

()

2.一个木匠锯一根长6米的木头,一共锯了3下,他一共锯出了4段木头。

()

3.在方阵图上的植树问题巾,最外层的棵数=(每条边上的棵数-1)×4。

()

4.每5厘米放一颗扣子,到20厘米是正好放4颗.()

三、对号入座。

(16分)

l.在一段公路的两边按树距8米栽树1402棵。

如果两端都栽,这条公路长()米。

A.5600B.5616C.5608

2.-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6米,每隔4米摆一盆花,一共需要()盆花。

A.8B.9C.10D.11

3.小红家在12楼,她从1楼走到5楼,用了200秒。

如果用同样的速度,小红走到臼己家所在楼层还要().

A280秒B350秒C.240秒.

4.将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要2分钟.锯完一共用()分钟。

A.10B。

8C.12D.

5四、解决问题。

(54分)

1.同学们在一条长100米的跑道一侧插彩旗,每隔2米插一面(两端要插).一共要插多少面旗?

 

2.园林工人沿一段长210米的公路一侧植树,一共种了36棵(两端要种).每两探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在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四周每隔3米放一个花盆,四个顶点都要放,每边放了8盆,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4.体育课上,四

(1)班36个同学围成一个圆圈做游戏.每相邻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都是2米,这个圆圈的周长是多少米?

 

5.小东叔叔的办公室在写字楼的第12层,他走到4层用了60秒。

照这样计算,他如果步行还要走多少秒才能走到12层?

 

6.圆形滑冰场的一周全长是40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5米安装一盏灯,一共需要安装几盏灯?

 

7.有一块边长是20米的正方形菜地,为了防止牲畜进去吃菜,要沿四周做一道篱笆栅栏,需从头尾等距离插40根竿,每两根竿之间相距多少米?

 

8.一张桌子坐8人,两张桌子并起来坐12人,三张桌子并起来坐16人……照这样计算,六张桌子并成一排可以坐多少人?

如果一共有40人,需要多少张桌子并成一排才能坐下?

 

9.沿一个周长为56米的圆形水池边挂彩灯,每隔7米挂一盏,可以挂多少盏?

 

五、智慧岛。

(7分)

星期一升旗时,小明所在班级刚好排成两个纵队,小明前面站有12人,后面站有lI人,如果每相邻两个人闻隔4分米,小明所在班级排成的纵队长度是多少米?

 

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