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8955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2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docx

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

浙江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浙江农民收入无论在绝对量上还是在增长量上,一直居于全国前列,特别是1997年以后,在全国农民收入增速普遍下降的情况下,浙江农村经济仍然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浙江农村的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典范,总结浙江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成功经验,对其它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根据浙江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15648.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31684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倍,居全国各省、自治区首位。

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5.9:

53.9:

40.2,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567.5亿元和1298.2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265元,列全国第3位。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35元,列全国第3位。

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514.6亿元,农业增加值达923亿元。

种植结构继续向高效益经济作物调整,粮经面积比2006年为55:

45。

2000年以来,浙江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合理,呈现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较快。

2006年,浙江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1%,在全国各省市中居第10位,2006年,浙江第三产业增加值绝对量为6308亿元,在各省市中居第4位。

2006年,浙江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4.1%,在各省市中居第6位,具体数据见图1、2、3。

图12006年各省(地区)第一产业占GDP比重

图22006年各省(地区)第二产业占GDP比重

图32006年各省(地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以上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浙江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使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在最近几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深入分析浙江农民收入与非农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促进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注:

文章中所用数据如无特殊说明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年度数据)。

二、浙江农民收入总体特征分析

(一)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特征

1、从绝对量来看,浙江农民收入水平持续增加。

1992-2006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59元持续稳步增长到7335元,年均增长398.4元,而同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784元增长到了3587元,年均仅增长186.87元。

15年间,浙江农民收入年均绝对增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3倍。

2000年,浙江农民收入已经达到了4254元,比2006年全国平均值3587元还要高出667元,可见,浙江农民收入绝对水平已超过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很多。

2、从相对量来看,浙江农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之比呈现波浪式上升态势。

总体约是全国农民收入水平的两倍。

浙江农民纯收入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之比,最低的1997年为1.72,最高的2003年达到了2.06,是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的两倍。

1997年之后,浙江农民收入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之比呈现出波浪式起伏上升态势,2006年浙江农民纯收入的年平均值是全国农民平均收入水平的2.04倍。

3、从增长速度来看,浙江农民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一个百分点。

1992-2006年,浙江农民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为6.91%,而全国的平均增长速度为5.87%,浙江农民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

尤其是1997-2000年,浙江农民纯收入增长速度表现出持续加速增长的趋势,由4.2%上升到了8.57%,而同期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处于波动状态并呈现出下降趋势,由5.87%下降到了4.25%。

(二)浙江农民收入差距的地区特征

浙江农民收入的地区差别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1、从收入的绝对量来看,浙江不同地区农民收入两极分化现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1991年,浙江不同地区农民收入的极差是915元,1995年扩大到了1714元,2000年为2532元,2004年这一差距已经扩大到3700元。

14年间,不同地区农民收入的极差扩大了4.04倍,极差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1%。

2004年浙江农民人均收入最低的丽水市为3321元,仅相当于1995年农民收入最高的嘉兴市的水平,甚至比嘉兴市还低了271元。

这表明,浙江发达地区的农民收入比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要超前10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不同地区农民收入的两极分化现象呈不断扩大趋势,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

2、从极值差率来看,浙江不同地区农民收入的相对差距基本保持稳定并呈小幅波动态势。

1991年,农民收入最高的嘉兴市为1640元,最低的丽水市为725元,极值差率为2.26倍;1995年不同地区农民收入的极值差率为1.91;2000年为2.14;2004年农民收入最高的嘉兴市达到了7021元,而最低的丽水市仅为3321元,极值差率为2.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不同地区农民收入的相对差距基本保持在2.0左右,并呈小幅波动态势。

3、从变异系数来看,1991-1997年浙江不同地区农民纯收入的相对差距呈缩小趋势,1997-2004年总体上呈波状扩大趋势。

1991-2004年浙江不同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异系数一直保持在0.17以上,除1994年突然大幅回升外,变异系数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

1997-2004,不同地区农民收入的变异系数从0.1749上升到了0.2842,总体上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从变异系数可以看出,1991-1997年,不同地区农民收入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1997年后又呈现扩大趋势。

(三)浙江农民近年来收入来源的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目前,统计调查口径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由四部分构成:

(1)家庭经营收入。

主要是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业收入;

(2)工资性劳务收入。

主要是第二产业即工业、建筑业收入和第三产业,即交通运输、商贸、和社会服务业收入,包括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收入、本乡镇劳动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劳务收入);(3)财产性收入。

主要是通过提供金融资产或房屋出租和财产租赁等得到的收入;(4)转移性收入,主要是二次分配中得到的收入,包括家庭非常住人口寄回或带回、城市亲友赠送、离退休金、养老金、救济金、各项农业补贴(如退耕还林草补贴)、退税、无偿扶贫款和赔款等.下面,主要从农民收入的构成角度,分析浙江农民收入来源的变化情况。

本文中所指的农民收入,若不作特别说明,一般均指农民人均纯收入。

另外,在分析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因素时,区别农业收入与非农产业收入分别测算其影响因素的贡献大小。

因此,有必要对农业收入与非农产业收入进行界定:

农业收入,即第一产业收入,是指户口在农村的劳动者,一定时间内,在农业领域从事生产活动所得到的收入,包含农、林、牧、渔业。

也就是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中的第一产业收入。

非农产业收入,指的是户口在农村的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离开本地农业生产领域的劳动,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或外地非农产业劳动而得到的收入,它等于工资性收入和非农家庭经营收入之和,不包括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

图42000-2006年浙江省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及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变化图

数据来源: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年度数据。

从图4,可以看出,2000-2006年间,相对于农业收入而言,非农产业收入在浙江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要大得多,而且非农产业收入呈较明显的增长态势,其增长速度也大于农业收入的增长速度。

为了进一步分析浙江农业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相对贡献,特别制作表1。

从构成上看,目前农业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二者相加在农民纯收入中的比重2000年为91.74%,到2006年仍然高达91.03%,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

 

表12000-2006年浙江省农民纯收入中农业收入和非农产业收入构成变化表

年份

农业收入

非农产业收入

原值(元)

比重(%)

原值(元)

比重(%)

2000年

953

22.40

2965

69.70

2001年

990

21.61

3234

70.58

2002年

992

20.08

3520

71.26

2003年

1030

18.97

3958

72.88

2004年

1124

18.44

4416

72.44

2005年

1248

18.74

4817

72.33

2006年

1377

18.77

5300

72.26

数据来源: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年度数据。

从人均纯收入构成上看,2000-2006年间,农业收入与非农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非农产业收入在纯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由2000年的69.7%上升到2006年的72.26%;与此相反,农业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由2000年的22.4%下降到2006年的18.77%。

依据上面图表和数据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浙江农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来源是非农产业收入,而且其在农民纯收入中的比重呈逐渐上升趋势。

2、农业收入也是构成浙江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对非农产业收入而言,比重较小,且呈逐渐下降趋势。

3、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虽然不能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构成部分,但也是农民收入的重要补充。

三、影响浙江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由上面的分析以及图5可知,现如今浙江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非农产业收入,而它等于工资性收入和非农家庭经营收入,即第二、三产业收入之和。

下面,主要从工资性收入和第二、三产业收入两个方面来分析浙江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

图51996-2006年农民农业收入与非农产业收入相对变化图

(一)工资性收入的分析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改变,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从全国农民和浙江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看,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值都逐年上升。

2006年,浙江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达到3575.14元,接近全年纯收入的一半左右。

浙江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为浙江农民收入增长做出巨大的贡献,寻求其深层次的原因,虽然与农民外出打工有一定联系,但主要还是得益于浙江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推进。

图62000-2006年浙江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趋势图

乡镇企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本土经济群体,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

近年来,全国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有所放慢,效益也有所下滑,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减弱,已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浙江乡镇企业发展仍然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对促进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继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至2006年年底,全省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303.08万人,比上年增加4.75%。

乡镇企业增加值是反映乡镇企业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其增减变化对农民工资性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

用1997-2006年的数据,我们得到浙江乡镇企业增加值与农民工资性收入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998,置信度为0.01,故表明两者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相关。

这说明浙江乡镇企业增加值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影响很大。

此外,浙江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在其他方面促进了浙江农民收入的增长。

浙江省农办原副主任顾益康指出:

民营为主的所有制结构,中小型居多的规模特色,使得浙江的乡镇企业大大增强了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与此同时,更多的农民改变了身份,从单一的打工变成了打工兼经营和投资,这批农民不仅能获得工资收入,还能获得资产收益、资本增值等多种收入。

今后,随着浙江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其带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将更加明显。

(二)第二、三产业收入的分析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2003年12月24日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

“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不适应农民多渠道扩大就业和增加收入的需要,是造成中国农民增收困难的一个矛盾。

”由数据表明,全国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构成中,农民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不论是在绝对量上还是在相对量上,都远远落后于浙江农民。

在绝对数上,浙江农民来自于二、三产业收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在相对数上,浙江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的人均收入占家庭经营人均收入比重逐年稳步上升,从1997年的38.33%增加到2006年的54.55%,超过了一半比重。

近年来,浙江农民以家庭经营为主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支撑浙江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动力之一。

浙江积极发展家庭二、三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现代流通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已成为浙江工业不可忽视的重要产业。

浙江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加速了社会化专业分工与合作,拓宽了农民的就业与增收渠道,改变了农民增收自然依赖自然资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自然状态;减少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拉长了农业产业链,对提升农业产业层次,提高和稳定农产品价格,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对增加财政收入、社会收入和农民的原始积累,为政府、工商业资本、社会资本和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积累资金,也为农民更好地在农业领域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4年全省经济普查,首次收集了涵盖第二、三产业全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所有经济活动基本数据,包括单位数量、从业人员、财务收支、资产负债,企业主要生产经营活动、生产能力、主要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科技开发投入等,全面展示了二三产业经济揭底和经济实力。

根据经济普查结果,我省第二、三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征主要是:

1、综合实力凸显,经济总量较大

经济普查资料显示,浙江的综合经济实力依然稳居全国前列。

2004年,全省共完成GDP达11648.70亿元,占全国7.3%,继续列广东、山东、江苏之后居全国第四。

其中第二、三产业共完成增加值10834.60亿元,占全省比重的93%。

全省人均GDP列上海、北京、天津之后也居全国第四,在全国省区中居首位。

2、非农产业发达,二产比重占优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省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小,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其中第二产业比重占绝对优势,呈明显的“二、三、一”结构。

2004年,全省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814.1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7.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1个百分点,第一产比重已具备发达国家特征;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250.3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3.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584.2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9.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个百分点。

3、以制造业为主体,工业经济繁荣

从GDP的行业构成可以看出,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仍是我省经济的重要支撑。

2004年,工业完成增加值5491.33亿元,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87.9%,占全省GDP的47.1%;建筑业完成增加值759.05亿元,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12.1%,占全省GDP的6.5%。

在工业经济中,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045.19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91.9%,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80.7%,占全省GDP的43.3%。

除制造业外,占GDP比重最高的是流通领域的批发与零售业。

4、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杭甬温最富活力

浙江省11个市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较明显。

从GDP总量看,杭州名列全省榜首,宁波第二,温州第三,其余依次为绍兴、台州、嘉兴、金华、湖州、丽水、衢州;从人均GDP看,宁波名列全省榜首,杭州第二,嘉兴第三,其余依次是绍兴、湖州、舟山、金华、台州、温州、衢州、丽水。

从三次产业的构成看,二三产业占GDP比重高于90%的有6个市,依次分别为温州、杭州、宁波、金华、绍兴和嘉兴。

杭、甬、温三市共拥有个体工商户116.77万,占全省的42.3%,其中温州个体工商户数最多,其次是杭州和宁波;共吸纳就业人员1111.58万人,占全省的48.3%,其中杭州和宁波吸纳就业最多,其次是温州。

四、从非农产业发展分析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

浙江非农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源泉。

可以说农民要致富,关键在“非农”。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7》

图72006年农民农业收入、非农产业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图

浙江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从非农产业这个重要的方面,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众创业机制的形成

到2006年底统计,全省有私营企业40.6万家,投资者人数92.6万人,比上年底分别增长13.2%、12.9%;个体工商户年末总户数达179.8万户,从业人员364.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12%、14%。

根据《全球创业观察2005年中国报告》,浙江属于创业活动高活跃区域。

经过近30年来的发展,浙江已形成民众自主创业的机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形成了人人追求创业,人人渴望当老板的价值取向。

2006年,全省新开业的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分别为8.05万家和38.7万户,平均每天有224家私营企业开业,比上年增44家,总量突破40万家,创历史新高;个体工商户逐步走出高位徘徊的局势,增长速度提高了1.6个百分点,全年平均每天新登记1076户,比上年增加21户。

2004年国家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每万人口的法人单位是40个,浙江是78个,全国每万人口的产业活动单位是43.1个,浙江是93.5个,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一倍。

自主创业,实现自我价值已成为社会各个群体的共同意识和选择行为。

二是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走上了创业富民的发展之路。

图81996-2008年浙江省个私企业数量变动

(二)企业生长机制的形成

我省农村农民增收主要从两个方面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的企业成长机制:

一方面,随着农村中小企业的不断成长,规模不断扩张,员工总数不断上升,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成长伴随着效益的增长,规模的增长也伴随着员工工资的增长,形成了企业成长与工资增长相伴相生的机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工业企业已经形成了一种健康向上的成长机制。

2005年开始,全省每年有5000多家从规模以下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企业,每年有约500家左右从小企业成长为中型企业,每年有约20家左右从中型企业成长为大型企业。

2006年全省比上年新增规模以上小型企业4902家,中型企业496家,大型企业13家,呈现出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态势。

根据2007年统计数据,我省规模以上小型企业的平均职工人数为93人,而中型企业的平均职工人数为654人,大型企业的平均职工人数为4064人。

由此可见,农村中小企业的自我成长为广大农民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一条可靠的途径。

表22000-2007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变动情况

年份

全部规上工业企业数(家)

其中: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比上年新增规上企业数

比上年新增中型企业数

比上年新增大型企业数

2000

14575

318

932

13325

2003

25526

122

2227

23177

2004

41357

84

2959

38314

2005

40275

154

3203

36918

2006

45686

166

3700

41820

5411

509

12

2007

51604

192

4150

47262

5918

476

26

注:

2003年国家出台新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2004年经历了经济普查,此后的数据经过调整,因此,2004年之后与2004年之前不可比。

随着我省农村中小企业的不断成长壮大,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均不断提高,从而为农村农民就业者增加收入提供了保障。

除了传统的工资收入之外,近年来,中小企业为职工增加了各类保险和福利。

其中社会保险包括:

2007年以前扩面的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2008年新扩面的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男女都要保)等;其他福利还包括建立员工宿舍并配置物业人员,建设员工地方口味食堂,举办企业文娱活动等。

根据余姚市发改局的调查数据,2003-2007年企业职工工资和福利水平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下图为一组对比图(百分比为约数):

图92003-2007年企业职工工资及福利构成变化

从上述图表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和2007年的职工福利比2003年新增加了社会保险,且总福利所占职工收入比重逐渐加大,月工资所占比重逐步下降,同时工资和福利的绝对值均有较大比例的升幅。

2007与2003年相比,职工月平均工资从1000元左右涨到1500元左右,涨幅达到50%,年平均增幅达12.5%;工资加福利的总收入从1010元左右涨到1810元左右,增幅达到79.2%,年平均增幅达19.8%。

下图为职工工资福利总收入变化趋势:

图102003年以来职工工资福利总收入变化趋势图

(三)产业演进机制的形成

在改革开放前浙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1978年一产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38.95%,而二产仅占43.25%;20世纪80年代,浙江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形成了轻纺工业为主的产业格局;20世纪90年代,浙江产业结构主要沿着从传统工业向现代轻工业、从一般加工业到高加工度工业的轨迹演进;2000年以来,全省各地加快了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到2008年,一产比重仅占5.1%,而二产比重达到53.9%,成为全国工业经济大省。

同时,浙江的工业逐渐从轻工业时代进入重工业时代,轻工业占全部工业比重从1978年的60.19%上升到1990年的65.2%,之后比重逐渐下降,2007年规上轻工业下降到45.2%。

相应的重工业比重则由1978年的37.63%上升到2007年54.8%,30年间上升了近20个百分点。

从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已基本形成了产业的演进机制。

从三次产业看,我省已经由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演进;从工业内部结构看,已经由轻工业向重工业演进。

(四)技术进步机制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农民创业创新,逐步形成了知识的学习机制和技术的创新机制。

1、知识的学习与累积。

农民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不断学习和累积,许多知识从陌生到熟悉,从知之不多到知之更多,从浅入深,从简到繁,从易到难。

许多农民在二三产业中学到了市场经济的知识,锻炼了办厂经商的本领,从而实现了个人的转型。

他们逐步从农业中脱离出来,从农民转变为了工人、商人和创业者。

农村中小企业的成长就像一个人接受教育那样,要先后经历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的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为企业成长、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2、技能的掌握与增长。

从人力资本理论来看,个人掌握技能有一个逐步了解、适应、熟悉的过程,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基本的技能,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新的技能。

许多农民从原来的普通民工转变为了熟练工人,又转变为高级技工;从原来的小商小贩成长为创业者,甚至成长为原生态的企业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许多地方政府通过组织农民技能培训,推行技能的普及和扫盲运动,从而使得农民敢于也能够离开农业,进入二三产业就业,提高了收入水平。

3、技术的扩散与创新。

从内生经济学来看,区域经济的增长动力来自于内部,技术的扩散与创新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撑。

农民从事二三产业,不但使自身的技能和知识得到不断累积和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