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0618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6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docx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

建筑工程现场急救资料及文明施工资料汇编

(一)止血

1、出血的种类

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二种:

外出血——体表可见到。

血管破裂后,血液经皮肤损伤处流出体外。

内出血——体表见不到。

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或体腔内。

根据出血的血管种类,还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及毛细血管出血三种:

①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与脉搏节律相同。

危险性大。

②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慢,呈持续状,不断流出.危险性较动脉出血小。

③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口创面渗出,一般不易找到出血点,常可自动凝固而止血。

危险性小。

2、失血的表现

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在500毫升时,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

当失血量在800毫升以上时,伤者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

当出血量达1500毫升以上时,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者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迷症状。

3、外出血的止血方法

①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

它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通过用手指压迫血管,使血管闭合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其他的止血方法。

指压止血法适用于头、颈部和四肢的动脉出血。

②加压包扎止血法。

是急救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之一。

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

方法:

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毛巾、衣物等敷于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加压包扎。

压力以能止住血而又不影响伤肢的血液循环为合适。

若伤处有骨折时,须另加夹板固定。

关节脱位及伤口内有碎骨存在时不用此法。

③加垫屈肢止血法。

适用于上肢和小腿出血。

在没有骨折和关节伤时可采用。

④止血带止血法。

当遇到四肢大动脉出血,使用上述方法止血无效时采用。

常用的止血带有橡皮带、布条止血带等。

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采用止血带止血。

4、注意事项:

①上止血带时,皮肤与止血带之间不能直接接触,应加垫敷料、布垫或将止血带上在衣裤外面,以免损伤皮肤。

②上止血带要松紧适宜,以能止住血为度。

扎松了不能止血,扎得过紧容易损伤皮肤、神经、组织,引起肢体坏死。

③上止血带时间过长,容易引起肢体坏死。

因此,止血带上好后,要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3分钟。

为防止止血带放松后大量出血,放松期间应在伤口处加压止血。

⑷运送伤者时,上止血带处要有明显标志,不要用衣物等遮盖伤口,以妨碍观察,并用标签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

(二)包扎

常用的包扎材料有绷带、三角巾、四头带及其它临时代用品(如干净的毛帕、毛巾、衣物、腰带、领带等)。

绷带包扎一般用于支持受伤的肢体和关节,固定敷料或夹板和加压止血等。

三角巾包扎主要用于包扎、悬吊受伤肢体,固定敷料,固定骨折等。

常用的包扎法如下:

1、环形绷带包扎法。

此法是绷带包扎法中最基本的方法,多用于手腕、肢体、胸、腹等部位的包扎。

方法:

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绕,最后用扣针将带尾固定,或将带尾剪成两头打结固定。

注意事项:

①缠绕绷带的方向应是从内向外,由下至上,从远端至近端。

开始和结束时均要重复缠绕一圈以固定。

打结、扣针固定应在伤口的上部,肢体的外侧。

②包扎时应注意松紧度。

不可过紧或过松,以不妨碍血液循环为宜。

③包扎肢体时不得遮盖手指或脚趾尖,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⑷检查远端脉搏跳动,触摸手脚有否发凉等。

2、三角巾包扎法。

①三角巾全巾:

三角巾全幅打开,可用于包扎或悬吊上肢;

②三角巾宽带:

将三角巾顶角折向底边,然后再对折一次。

可用于下肢骨折固定或加固上肢悬吊等;

③三角巾窄带:

将三角巾宽带再对折一次。

可用于足、踝部的“8”字固定等。

(三)骨折固定

1、骨折的种类:

①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完整,骨折断端与外界不相通。

②开放性骨折:

外伤伤口深及骨折处或骨折断端刺破皮肤露出体表外。

③复合性骨折:

骨折断端损伤血管、神经或其它脏器,或伴有关节脱节等。

④不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未完全中断。

⑤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完全中断。

2、骨折的症状:

疼痛、肿胀、畸形、骨擦音、功能障碍、大出血。

3、骨折的固定材料:

夹板

4、急救原则和注意事项:

①要注意伤口和全身状况,如伤口出血,应先止血,包扎固定。

如有休克或呼吸、心跳骤停者应立即进行抢救。

②在处理开放性骨折时,局部要作清洁消毒处理,用纱布将伤口包好,严禁把暴露在伤口外的骨折端断送回伤口内,以免造成伤口污染和再度刺伤血管和神经。

③对于大腿、小腿、脊椎骨折的伤者,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不要盲目复位,以免加重损伤程度。

④固定骨折所用的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称,其长度一般应超过骨折上下两个关节为宜。

⑤固定用的夹板不应直接接触皮肤。

在固定时可用纱布、三角巾垫、毛巾、衣物等软材料垫在夹板和肢体之间,特别是夹板两端、关节骨头突起部位和间隙部位,可适当加厚垫,以免引起皮肤磨损或局部组织压迫坏死。

⑥固定、捆绑的松紧度要适宜,过松达不到固定的目的,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坏死。

固定四肢时,要将指(趾)端露出,以便随时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

如发现指(趾)苍白、发冷、麻木、疼痛、肿胀、甲床青紫时,说明固定、捆绑过紧,血液循环不畅,应立即松开,重新包扎固定。

⑦对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捆绑骨折断处的上端,后捆绑骨折端处的下端。

如捆绑次序颠倒,则会导致再度错位。

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屈着绑(屈肘状);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绑。

(四)搬运

1、搬运的方法:

常用的搬运有徒手搬运和担架搬运两种。

可根据伤者的伤势轻重和运送的距离远近而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

徒手搬运法适用于伤势较轻且运送距离较近的伤者,担架搬运适用于伤势较重,不宜徒手搬运,且需转运距离较远的伤者。

2、注意事项:

①移动伤者时,首先应检查伤者的头、颈、胸、腹和四肢是否有损伤,如果有损伤,应先作急救处理,再根据不同的伤势选择不同的搬运方法。

②病(伤)情严重、路途遥远的伤病者,要做好途中护理,密切注意伤者的神志、呼吸、脉搏以及病(伤)势的变化。

③上止血带的伤者,要记录上止血带和放松止血带的时间。

④搬运脊椎骨折的伤者,要保持伤者身体的固定。

颈椎骨折的伤者除了身体固定外,还要有专人牵引固定头部,避免移动。

⑤用担架搬运伤者时,一般头略高于脚,休克的伤者则脚略高于头。

行进时伤者的脚在前,头在后,以便观察伤者情况。

卫生防病宣传教育材料

一、职业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噪声是一种人们所不希望要的声音。

它经常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健康,干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正常生活。

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又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必将导致永久性的无可挽回的听力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

国内外现都已把职业性耳聋列为重要的职业病之一。

强噪声除了可导致耳聋外,还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机能等,产生不良的影响。

特别强烈的噪声还可导致神经失常、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由于噪声易造成心理恐惧以及对报警信号的遮蔽,它常又是造成工伤死亡事故的重要配合因素。

患有职业性耳聋的工人在工作中很难很好地与别人交换意见,以致影响工作效率;在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中,无法很好地同自己的亲人或朋友交流思想感情,更无法欣赏美妙的音乐、戏曲。

特别是到了晚年,这种情况更为严重,这在心情上将造成非常大的痛苦。

一般来说,采用工程控制措施或个人防护措施,将人们实际接受的噪声控制在85dB(A)以下(按接噪时间每工作日8小时计),噪声对听力所产生的影响就很小了。

与此同时,噪声对健康的其他方面的影响也将大大减弱。

因此,职业噪声危害的控制往往总是与听力保护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

有关噪声标准法规,自70年代以来,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已趋于完善并得到严格执行。

当前有些国家规定职业噪声暴露标准为8小时等效连续A声级90dB,但多数国家规定为85dB(A),总的趋势是要过渡到85dB(A)。

但不管是规定90dB(A)或85dB(A)对嗓声超过85dB的生产场所都要求对工人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发给工人护耳器,告诉工人所在工作场所的噪声级和工人听力检查结果,对工人定期进行教育培训等,以予防职业噪声造成的危害。

由于在噪声方面有法规标准要求,对职业性耳聋的赔偿也有明确的规定。

在控制职业噪声危害方面,护耳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用面很广。

即使在业余活动的场合,只要有强噪声存在。

护耳器也可大派用场。

使用护耳器是一种既简便又经济的办法。

国外有关噪声的法规标准一般都明文规定:

在噪声达到或超过90dB(A)的场合,工人必须使用护耳器;任何人(包括工厂的上司、来厂参观的贵宾)只要进入该场所,也都必须佩带上护耳器;对那些对噪声较敏感的工人,即使在85dB(A)至90dB(A)的环境下工作,也必须使用护耳器。

护耳器主要包括耳塞与耳罩。

目前在国外较为流行使用的是一种慢回弹泡沫塑料耳塞。

这种耳塞具有隔声值高、佩带舒适简便等优点。

护耳器的使用在我国远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许许多多的地方早就应当使用护耳器,但至今仍没有采用。

因此,应当提高对使用护耳器意义的认识。

二、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电焊作业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工业领域,电焊工的数量急剧上升,电焊中的职业危害也日趋突出。

特种作业的电焊,其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有毒气体、高温、电弧光、高频电磁场等。

一、电焊作业中的主要危害:

1、金属烟尘的危害,电焊烟尘的成分因使用焊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焊条由焊芯和药皮组成。

焊芯除含有大量的铁外,还有碳、锰、硅、铬、镍、硫和磷等;药皮内材料主要由大理石、荧石、金红石、纯咸、水玻璃、锰铁等组成。

焊接时,电弧放电产生4000℃一6000℃高温,在熔化焊条和焊件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烟尘,其成分主要为氧化铁、氧化锰、二氧化硅、硅酸盐等,烟尘粒弥漫于作业环境中,极易被吸入肺内。

长期吸入则会造成肺组织纤维性病变,即称为电焊工尘肺,而且常伴随锰中毒、氟中毒和金属烟雾热等并发病。

2、有毒气体的危害,在焊接电弧所产生的高温和强紫外线作用下,弧区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3、电弧光辐射的危害,焊接产生的电弧光主要包括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

其中紫外线主要通过光化学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它损伤眼睛及裸露的皮肤,引起角膜结膜炎(电光性眼炎)和皮肤胆红斑症。

二、电焊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

为了降低电焊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通过提高焊接技术,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

由于电焊产生的危害大多与焊条药皮成份有关,所以通过改进焊条材料,选择无毒或低毒的电焊条,也是降低焊接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因而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内,封闭的容器内进行焊接时,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可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

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容器内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

4、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对电焊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

同时,还应加强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电焊工的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科学饮食减少职业危害

在一些劳动强度大、接触有毒化学物质或金属的工种中,职业危害性较大。

但是,职工在做好劳动保护的同时,如能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可有效地预防、减轻职业病的危害。

首先需要提醒的是,接触有害物质的人员,应该要保证有足够水的摄入量,用以稀释毒物在机体组织和体液内的浓度,促进毒物及其代谢产物随尿液排出人体外,以减轻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1、接触铅物质人员的饮食

接触铅物质的一般是采铅、冶炼、印刷铸字、搪瓷、油漆人员等。

他们最好每天喝上2~3杯牛奶,并且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例如鱼类、蛋类、豆类及其制品,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

2、接触苯物质人员的饮食

接触苯物质的有香料制造、药物、橡胶、染料、油漆及鞋类制造等行业的工作人员。

这些人适应高蛋白、高糖、低脂肪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鸡、鱼、乳类、动物肝脏、兔肉、糖类、豆制品、西红柿、橘子等。

3、接触汞物质人员的饮食

从事矿业中的汞矿开采以及油量计、气压表、荧光灯、整流器、温度计、石英灯等产品的生产人员,因为他们经常接触汞物质,应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C的食物,如胡萝卜、动物肝脏、瘦肉、蛋类等。

4、接触锰物质人员的饮食

对于从事陶瓷、电焊条、干电池等作业的有关人员,由于他们经常接触锰、应该多吃些含铁元素丰富的食品,例如瘦肉、动物肝脏、红薯、芹菜、黄豆及豆类制品等。

5、其他作业的饮食

粉尘作业人员常吃些猪血,接触砷等有毒物质者,可在平时的膳食中多安排些砂糖;接触磷物质的人员应该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瓜果、蔬菜,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含较多钙质的食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应该多吃些蛋类、豆类及其制品、奶类等含蛋白质高的食品。

四、清洁生产是预防职业危害的重要对策

随着“科技兴国”方针的制订,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多种企业形式、陈旧落后的生产工艺,职业危害的新旧交替等职业危害问题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热点。

清洁生产是在清洁工艺、无废、少废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指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管理、技术为手段,实施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污染,使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最小化的一种综合性措施。

目的是提高职业危害污染防治效果,降低污染防治费用,消除或减少工业生产过程对职工和环境的影响。

清洁生产包括的主要内容:

(1)选择无污染的替代产品和生产工艺;

(2)选择无毒、低毒、少污染的替代原材料和能源;(3)强化工艺、设备、原材料储运和生产组织过程的管理,减少或消除跑、冒、滴、漏事故;(4)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将原材料循环套用和回收利用;(5)结合技术改造,更新落后的、原材料浪费大、污染严重的工艺、设备;(6)必须排放的污染物实行“三废”综合利用;(7)对必排的少量污染物进行高效率、低费用的处理。

推行清洁生产,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是预防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建设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措施。

其意义在于:

(1)清洁生产包括生产过程,是涉及企业各部门的系统工程,既有技术问题,又有管理问题,因而要求企业整体素质提高;

(2)节能、降耗、减污,降低了产品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3)全过程控制使必须排放的污染物大大减少,改变职工在有毒有害原材料、有污染的生产环境中工作和操作,从而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威胁;(4)消除末端处理产生“三废”所造成的能源、原料消耗。

有关部门应将清洁生产纳入经济和发展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将职工健康放在首位,坚定为保护职工健康服务的信心。

五、室内装修材料的卫生问题

近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修的工艺材料要求越高,而新型的装修材料却极易造成室内污染而危害身体健康,其主要原因是甲醛、苯、氨和放射性物质

甲醛:

装修材料中人造板材、合成地板、胶粘剂、墙壁纸等均含有甲醛。

甲醛是世界公认的潜在致癌物;

苯:

装修材料中胶粘剂、油漆、涂料及黏合剂是苯的主要来源,人吸收苯后,易引起急性苯中毒,轻者头痛、恶心;重者引起造血功能障碍或出现昏迷以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长期接触苯,易引起职业性肿瘤,是一种慢性致癌物;

氨:

主要来源是由于冬季施工,混凝土中含有尿素成分的防冻剂,是一种易引起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

氡:

是一种放射性物质,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砖体、花岗岩、大理石、瓷砖等。

氡是无色无味气体,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放射性物质,也是一种致癌物。

目前,国家卫生部针对室内装修现状的卫生问题特制定了《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木质板材中甲醛的卫生规范》、《室内用涂料卫生规范》等相应的卫生规范,以提高装饰材料的卫生质量,提高住宅的卫生安全质量,确保人群的身体健康。

六、苯及其化合物职业危害和预防

苯及其化合物包括:

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合物。

常见的作业环境有:

1.在生产中,苯存在于生产苯酚、硝基苯、苯胺、橡胶、塑料、农药等行业中。

2.在销售使用过程中,喷漆、刷漆、涂漆、刷胶、粘胶、印刷、制革、制鞋、玩具、家俱制造等作业都能接触。

接触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合物能引起以下职业危害:

短时间接触高浓度苯及其化合物易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头痛、头晕、疲劳乏力、睡眠不好、记忆力减退等。

长期接触超过一定浓度的苯及其化合物可引起慢性中毒,出现造血系统损害,如白细胞减少、贫血等,严重导致白血病。

皮肤长期接触可使皮肤干燥、皲裂,敏感者容易出现皮疹、湿疹、毛囊炎及脱脂性皮炎。

3、预防苯及其化合物中毒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1.使用新材料、改进新工艺。

2.采用自动化和密闭化作业。

3.加强通风排气。

4.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口罩等。

5.加强作业场所环境浓度监测。

6.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宿舍管理制度

第1条、在建工程不得用来住宿工人,应另建些临时性宿舍让工人住宿。

第2条、当条件允许时临时宿舍应当尽可能建在离建筑物二十米以外的地方。

临时宿舍的使用期限较长或在使用期间正值雨季的,不得修建在低洼潮湿的地带和其他可能被水淹没的地带。

第3条、厨房、变电室与临时宿舍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十到十五米。

第4条、临时宿舍区通向工地要修建简易道路。

第5条、宿舍天棚的高度,不应当低于二点五米。

第6条、每间宿舍的面积不得小于20平方米,居住人数不超过10人,并且要有一个窗户和出入的门,门宽不得小于一米,门扇必须向外开,室内应通风采光良好。

第7条、宿舍的四周和道路两侧,应当修建排水明沟。

第8条、照明电线应当有良好的绝缘采用拉线开关,夏季应在每间宿舍装上防暑降温的风扇或空调,并且有专人负责管理。

第9条、为了确保安全,宿舍应设置一些消防设施和工具,如消火栓、砂袋、水桶、手动水泵、灭火器等,并且建立防火制度,进行定期检查和消防演习。

第10条、修建临时宿舍要有规划和简要设计,并且应经公司安全科的审核批准,才能施工。

第11条、临时宿舍使用期间,应当经常发动职工开展防火和卫生运动。

第12条、每个床铺均应统一配备防止蚊虫叮咬的蚊帐,以及电动驱蚊器或蚊香盘。

第13条、床铺应用统一的材料制成,宿舍内应设置专门放置生活用品的桌子或架子,统一放置整齐有序;床单和被子每日起床后均要折叠整齐并统一方位放置。

第14条、每间宿舍应选出1名室长对本宿舍进行全面的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做好宿舍防火工作、人员卫生防病工作和建立轮流打扫卫生的值日制度。

第15条、每间宿舍的墙壁上均要张贴“三表”,即:

卫生值日表、作息时间表和安全防火检查记录表。

卫生责任制

为了保证施工现场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持工地区域内卫生的干净整洁,消灭卫生死角,便于落实检查卫生情况的好坏,所以对管理人员所负责的区域实行责任制管理,防止只顾抓质量、安全,而忽略保持环境卫生和室内卫生的错误思想。

结合本工地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细则:

第1条、门卫值班室人员应定时做好室内的卫生清洁(每日进行二次)。

做到玻璃明亮,桌椅表面无灰尘,地面无丢弃的废物,对垃圾桶每日及时清理刷洗干净。

第2条、宿舍值日人员应负责好所管辖区域宿舍内的每日卫生情况。

被褥要码放整齐,每日对宿舍内卫生环境至少清理一次。

第3条、办公室内的环境卫生,关系到项目部对外的形象问题,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卫生是每个管理人员都应养成的好习惯。

做到室内地面干净,桌面纸张与书籍码放整齐,不使用的资料按要求摆放进橱内,各种文具不允许随处乱放。

第4条、对卫生状况差的棚、室,分管卫生的部门领导应负责检查并提醒责任人注意,限期整理干净;对屡次检查都不合格,对保持棚、室卫生环境认识态度始终无动于衷的人员按《工地卫生奖惩条例》予以处罚。

第5条、工地定期进行全员卫生大扫除,全体人员要积极参与,配合项目部卫生分管领导共同搞好本工地的环境卫生。

提倡大家随时向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互相督促,互相监督。

对环境卫生搞得好的棚、室或个人,按《工地卫生奖惩条例》予以予以奖励。

第6条、对有吸烟习惯的人员,应注意防火安全,要求在指定区域内(吸烟室)吸烟,不允许随地乱扔烟头。

对由于吸烟造成火灾,酿成经济损失的按规章制度予以处罚。

第7条、食堂炊事员应每餐对炊事用具进行消毒。

炊事消毒首选物理消毒方法。

煮沸消毒15-30分钟;亦可选用化学消毒方法。

消毒后清水冲洗、空干保存备用。

第8条、宿舍值日员应每天对宿舍进行一次消毒。

对宿舍密闭后用2%过氧乙酸溶液,按每立方米8毫升的量进行溶胶喷雾消毒,1小时后即可开门窗通风。

第9条、厕所管理员应每日对施工现场厕所进行冲刷一次,并进行消毒,消毒应按先上后下原则,依次进行。

第10条、工地食堂要办理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办理健康证。

食堂应设置通风、排气和污水排放设施;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并设有标记。

第11条、严格实行宿舍卫生管理制度,门窗的玻璃、纱门、纱窗齐全,应实行单人单铺,严禁职工睡通铺。

第12条、保持宿舍卫生、通风,个人衣物、被褥等要保持洁净,餐饮、洗刷等用品要设专用厨柜存放,确保职工不共用毛巾。

认真做好防鼠、防蚊蝇工作。

第13条、设专人供应开水,加强饮用水保温桶管理,做到加盖加锁,不准喝生水,严禁共用一个器皿饮水。

不准人员在食堂里住宿。

第14条、要加强职工的劳动防护管理,重视对施工生产中粉尘和有毒危害的防治工作,按要求配备防尘、防毒用具,确保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

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合理安排职工的作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增强职工的身体抵抗力。

施工防尘、防噪音及不扰民措施

第1条、加强对工地扬尘和噪音管理工作的领导,设专人负责工地扬尘和噪音的管理工作。

第2条、采用洒水、遮盖物或喷洒覆盖剂等有效措施压尘、降尘,保证施工现场不扬尘。

施工现场周边必须设置围挡,道路地面要硬化,灰堆、煤堆、料堆及临时存土,必须采取相应的防尘措施,保证不扬尘。

 

第3条、要切实加强对出场车辆的管理,对出场车辆进行清洗,禁止车轮带泥车辆上路行驶。

第4条、工地采取封闭式施工方式,严禁敞开式作业。

第5条、工地要加大洒水压尘力度,渣土要在拆除施工完成后3日内清运完毕。

第6条、对渣土、砂石运输车辆防尘和防遗撒措施每日进行一次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车辆令其限期整改。

 

第7条、加强派驻或确定工地监督员的管理工作。

工地监督员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发现工地扬尘和遗撒情况,要及时制止并向项目经理报告。

 

第8条、要加大对渣土、砂石运输车辆的检查力度,对遗撒车辆从重处罚。

 

第9条、夜间工棚宿舍禁止一切人为的喧哗、吵闹、高歌和猜拳等高噪音活动。

第10条、施工现场搅拌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作业区应进行封闭作业。

因堆放、装卸、运输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应当采取遮盖、封闭、洒水等措施。

第11条、风速四级以上天气应停止易产生扬尘的作业,严禁从建筑物内向外抛扬垃圾。

第12条、施工现场大门处应设置车辆冲刷设施,保持出场车辆清洁,避免行驶途中污染道路。

第13条、建筑垃圾应集中、分类堆放,及时清运;生活垃圾采用封闭式容器,日产日清。

第14条、垃圾清运应委托有资格的运输单位,不得乱卸乱倒垃圾。

不得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焚烧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质。

第15条、施工现场应设置良好的排水系统,保持排水畅通,无积水;合理设置沉淀池,严禁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城市管网。

    

第16条、对使用易产生噪音的机具应采取封闭作业,装卸材料应轻卸轻放。

第17条、每天中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