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6篇读书心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3124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6篇读书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6篇读书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6篇读书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6篇读书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6篇读书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6篇读书心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6篇读书心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6篇读书心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6篇读书心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6篇读书心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6篇读书心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6篇读书心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6篇读书心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6篇读书心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6篇读书心得.docx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6篇读书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6篇读书心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6篇读书心得.docx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6篇读书心得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精选六篇读书心得

(一)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让教育激扬生命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最伟大的祷文;克莱恩说:

“一旦我们开始根据人类的天性做事,过去认为复杂的事也都变得简单”……这一切都强调,人的生命具有无限潜能,儿童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我们相信他们,给出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氛围会激励他,他们就会还给我们一个惊喜。

我们的教育应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而这也正是郭思乐教授所倡导的生本教育——以生命为本,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适合学生的教育。

在教研室郎主任的推荐下,最近一个多月,断断续续地选读了郭思乐教授著作《教育走向生本》的部分章节,虽然没有细读,也没有读完,但受益匪浅,现将自己读这本书的零星心得体会整理下来,以便更深入地领悟“生本教育”的真谛。

一、教师要注重教学的交付,给儿童适合的教育。

郭教授认为,教师要注重教学的交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引导者,而且要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努力引领学生去生产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

只有当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他们的潜能才能得到激发,他们的天性才能得到张扬,他们的获得才会像鲜花一样怒放。

教师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

二、教师要努力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论。

“教育者的意志不等于被教育者的意志,教育设计不能仅仅依据教育者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应当研究被教育者的意志。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的教育必须由师本转变为生本。

我们应该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育教学方法,以服务者、促进者的姿态行事,以学生学的方式决定我们教的方式,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要符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在传授知识时应努力创设一个优良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把探究的权利交给学生,保证学生充沛的学习热情,依靠学生的内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的能量。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幸福。

为此,郭教授在书中提出了这些生本教育的方法论:

“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等。

三、重视学生“先做后学,先会后学”的认知规律。

克来恩认为:

“最佳的学习方法是先做后辨认,或是一边做一边辨认”“只有学习而没有参与其中的和没有实际演练的对象,是无济于事的,也是不合理的”。

儿童是先行后知的认知规律,“教授为刚从乡下来的女儿买了球鞋,女儿没穿过,他就给她一二三四地将要领,听着听着,女儿说。

你还是把鞋给我吧,我穿一穿,不就会了吗?

”这一故事再次告诉我们,学生的“学”应该是在“做”的基础上完成,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量让学生先动起来,使他们的头脑充实起来,始终处于思考的状态。

当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做”时,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获取的知识才会是真实的、长久的、属于主体自己的知识。

四、强调“先学后教,不教而教”的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作为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

正如哈尔莫斯所说: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动手——提问,解决问题。

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问,解决问题,不要只传授知识——要鼓励行动。

”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这个最后过程并不是教师完成的。

就这个意义来说,人的获得最终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

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能学的我们坚决不教,学生自己会说的我们绝不代替他们说,学生能做的一定要让他们亲力亲为,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我们一定要留给他们充分的时间。

教师要学会做一个“懒人”,静观学生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自由发展的机会。

生本教育是适合学生的教育,生命教育是理想的教育,生本教育是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激扬生命的教育。

生本教育任重道远,其理念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去实践、去完善。

生本教育,我正在路上,我将一路前行,且行且思。

 

(二)

“偷懒”的另一片风光

---读《教育走向生本》心得

说实在的,刚刚拿到这本书,我一看封面,头皮发麻,《教育走向生本》,不用看肯定是一本纯理论教育书籍,但是打开书细细一看,原来这本书有大量案例支持,将枯燥无味的教育知识通过多种案例变得生动有趣,也让我这个不爱读纯理论的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序言中所说:

“假如你是一个裁缝,你给儿童做衣裳;假如你是理发师,你给儿童理发;假如你是牙医,你给儿童打理牙齿,这些职业都是改变儿童的外部。

我们教师既不是裁缝,不是理发师,也不是牙医,是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改变的不是儿童的外部,不是装饰儿童,而是改变儿童自身。

我们用语言来影响他,用环境来培养他,用活动来培养他,但就是没有办法像裁缝、理发、做牙那样地对儿童剪裁、修剪、打磨,我们所做的,全都要通过儿童自己去最后完成,这似乎有点无奈。

”看到这段序言我感触很深,是的,不管多大的孩子,他们做的只是自己,我们能做的就是引导,我们只能服务于他们而不能命令他们,我想这也是生本教育中的重要想法,一切从孩子出发。

适当的“偷懒”会带来另一片风光,郭思乐教授在77页提到了教少学多,回归到我们都数学课堂,我感觉在过去的课堂中我们好像保姆一样跟在一群孩子后面,把所需要的知识一点一点传授,对于不听讲的孩子还得苦口婆心再三教育,恨铁不成钢,有些知识点是反复反复再反复,可是还是有人不会,做作业了,讲解格式,难题了,讲解方法,久而久之,就听到我们的教师在抱怨学生越来越懒,什么都不想动,都等着吃枣,其实这些不就是我们教师教的太多。

在这儿我又回顾到前面,郭思乐教授提到的老子“无为而治”的法则,老子强调治理天下要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呢?

适当的时候放放手,“偷偷懒”,这儿的“偷懒”并不是倡议我们做一个无责任心,凡事马虎的教师,并非将勤奋踏实与聪明对立起来。

聪明地“偷懒”是让我们信任学生的自然学习能力与创造力,给学生展示才华的空间与舞台,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参与、投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更牢固的知识技能。

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然而一群人的力量是巨大的。

“懒“能享福,但这懒,要偷得智慧,偷得巧妙,什么懒得,什么懒不得,这中间的的分寸就是智慧。

如何在教学中做一个会“偷懒”的聪明人呢?

在教学中我觉得一切从学情出发,可以先学后教,在这儿先学不仅局限于一般的预习,更多的是通过活动去学习,要善于把学生的学转化为活动,如怎样滚的远?

让学生在课前去做实验,通过大量的实验来互相交流从而知道得来的结论。

在教学中多给孩子讨论的机会,郭思乐教授提出,生本教育的课堂中,几乎天天有讨论,堂堂有讨论,人人进行讨论,只要是学习需要的,没什么不可以讨论的。

孩子的讨论关键在于问题的情境,在这时可以适当的“懒”,把问题的提出也让孩子来做,孩子自己提出的问题有时最符合课堂的需要,例如,角的度量这课时,我出示了量角器,你们想了解量角器的哪些知识呢?

生提出了很多问题:

如:

量角器怎么量角?

量角器为什么有两圈刻度?

量角器为什么是半圆形的?

等等,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他们乐意沉浸在问题的讨论中,在相互思维的碰撞中,获得了所需的知识。

又例如在口算方面,口算25+44,你是怎样算的?

在这儿我们教师又可以“偷个小懒“,在课堂中不要限定学生思维,应给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来表达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生1:

25+40=65,65+4=69答案是69。

生2:

5+4=9,20+40=60.60+9=69。

生3:

25+45=70,70-1=69。

生4:

20+44=64,64+5=69等等多种方法。

在学生方法的探讨中慢慢让学生去感知方法的优化。

这样的方式也符合生本教育理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亮点,鼓励学生的自信心,高涨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思维。

郭思乐教授提出:

越学习,越活动,就越会认识到数学的现实性,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必须依靠他们的活动,通过活动能让他们学习概念,法则。

在探讨三角形内角和180度这节课中,我就放手让学生先讨论再研究,最后验证。

如何验证?

让学生动起来,学生有的量出了不同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后相加,有的把三角形剪下三个角拼一拼,有的折一折,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思维,最后汇集成一个知识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虽然课堂上老师“懒了“。

只做了引导,服务,但学生思维拓展了,他们获得的不仅是三角形内角和180度的知识,更多的获得数学的思维,动手能力,合作意识等。

生本教育,高度尊重孩子,一切从孩子出发。

多给孩子机会,在适合的情况下,我们该适当的“偷个小懒“,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我们会得到另一片所想不到的意外风光!

 

(三)

人之初,性本学

——读《教育走向生本》

“学生是学习的动力资源,儿童有学习的天性,而这种天性的表现,就是学习对他们原本是有兴趣的。

一旦他们体察到了兴趣所在,就会推动我们的教学。

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小朋友,一味的说教,没有5分钟,学生就坐不住了。

数学中的每个概念、公式、法则,学生并不知其中的用处,为什么要去学,犹如天外来物,是老师教所以学,这种被动学习,一点一点地抑制了学生的好奇的天性。

长此以往,教师越教越辛苦,学生越学越无聊。

“生本教育体系的重要思想,就是‘借力’,依托学生资源来进行教育,而获得事半功倍之效。

”忽视学生,只依据于教师、教材、课室设备,这样的课堂是失败的。

一、讨论绽放课堂思辨之美

在教乘法口诀表那一课时,我重点在于让学生背口诀,读了很多遍,横着背、竖着背,可是学生背着背着就出错了。

有一个班上数学成绩还算不错的学生一连三天抽查他,总是在背到四八三十二那句就出错。

他在课堂上不禁感叹道:

“乘法口诀表真难背,四八那句最难了。

”顿时,我觉得在我看来最简单的背口诀表这节课,效果却是如此的失败。

课后,我回顾了上课的情景,虽然我也按照教参上的去做,也让小朋友们去寻找发现横着、竖着排的规律。

但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太短,请的也是在我看来颇为优秀的组长们,生怕学生脱离了上课主题,因此学生的讨论流于形式。

这样的讨论不是学生需要的,也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中,几乎天天有讨论,堂堂有讨论,人人进行讨论,只要是学习需要的,没有什么不可以讨论。

”由于是低年级怕课乱,怕课堂上收不住,所以我给予学生讨论的自由是很有限的。

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这样的讨论中提高也是有限的。

看过《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后我很汗颜,生本教育实验首先是从一二年级开始的,儿童是完全可以讨论起来,关键在于我们给了他什么问题、问题的情境是否适合于儿童。

也可以将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去做。

更要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

想起去年执教校内公开课《认识图形》,我提出几个问题,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玩积木”学生喜欢的活动,小组探索合作讨论解决。

原以为会乱成一团,但是由于让学生比赛哪一组先解决老师提出的这些问题,学生们干劲很高。

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力量是强大的。

2、游戏点燃学生的兴趣

“当数学寓于儿童的游戏的时候,我们的老师过去催促学生的努力,也就由学生自身的活动取代了。

成人对游戏还乐此不疲,何况于一、二年级的儿童。

将枯燥的数学活动,变成有趣的游戏,学生又怎么能不爱上学数学了?

低年级数学教材中,这些小游戏比比皆是。

只是由于怕麻烦,很多时候被省略成普通的练习题。

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依靠于数学活动。

而活动中最好最有趣最有效的是游戏。

3、尊重学生的思维

“数学教育必须把培养人的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目标。

但思维是在个体头脑中发生的,并且思维是这样一种事物,当你把思维结果(如解题方法、解题方案)明白告诉地告诉思维者时,思维就不必要,也就不存在了。

也就是说,教育对象的思维,是教育不能直接作用的。

数学课堂上过多的“注入式”“题海式”教育,更多的是将学生的思维狭隘成解题思维。

并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要“先做后行”“先学后教”,一切的知识应该让学生通过探索去完成,也许想法很幼稚,甚至是偏离答案,错误的。

也应该给他们表达的权利。

曾看过《听吴正宪老师评课》的一个案例《您怎么知道我的知道》。

在《字母表示数》课上,一位男孩回答“n只青蛙,n张嘴,n只眼睛,n条腿。

”执教老师立马反问,如果n表示1,那么成了一只青蛙,1张嘴,1只眼睛,1条腿了?

立即引起全班哄笑。

而那位男孩明显的不服气。

课后,吴老师与学生们交流就问n表示任何数,表示青蛙的只数就用1,表示眼睛就是2,表示腿就是4,行不行?

那个男孩不断地点头,终于有人理解他了。

其他学生立即说不行,这样表示数量关系不清楚。

必须当数量关系表达清楚时,才能让大家都知道。

吴老师一句装糊涂的语言,让孩子袒露了思维的过程。

如何理解学生的“知道”,如何像吴老师那样能透过学生不准确、不全面,甚至是不正确的答案,看到学生“合理”、“闪光”和“创造”,除了要专研教材,理解课程标准之外,要像吴老师那样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流,不断碰撞智慧的火花。

“教育之道,在于启发人的潜能。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学习的天性,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

蹲下身子,“以生为本,教学相长”。

 

 

(四)

以学生为主体构建生本课堂

——读《教育走向生本》有感

近日,读了华南大学教授郭思乐老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感觉受益匪浅。

郭老师在书中提出了“一切为了儿童,高度尊重儿童,全面依靠儿童”的生本观念,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一切都应该是为学生服务。

一、加强理论学习,树立生本理念

郭思乐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列举了儿童教育中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

这些脱离儿童发展规律的做法,大多是因为教育观念的落后而产生的。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困生缺乏应有的信心和耐心,认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是天生愚钝而不可救药,而忘记了教育是慢的艺术。

再如,我们习惯性地给学生贴上后进生的标签,而不顾忌学生也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也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与信任。

并且,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意学生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实际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所有这一切现象,都是我们还没有真正放弃旧的教育观念,观念的陈旧也成为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桎梏。

思想是指导,观念是灵魂,要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转变,使方式方法更加贴近学生,符合教育规律,就必须加强学习,通过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在教学中结合儿童的特点,设置教学程序,才能有效驾驭课堂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改革课堂教学

在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总是照本宣科地进行施教。

往往是教师讲的疲惫,学生学得劳累。

出现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没有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没有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空间。

儿童天生好动,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

而教学的一味灌输使儿童成为知识接受的容器,他们在课堂上毫无主动性可言,一切回答都要符合老师设定的答案。

他们的主动性就很难得以发挥,对知识学习兴味索然。

例如,数学学科是逻辑性比较强的抽象学科,如果只是给学生枯燥的说教,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我们不妨相信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动手,让学生探究,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例如,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数学活动,比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可以开展“小小超市”活动。

让学生扮演超市售货员与顾客,用10元以内的钱币去购物,其中必然产生一些加减法的运算问题。

学生们就可以在这“购物活动”掌握了运算技能。

因此,学生既是我们的教学对象,也是一种教学资源。

在数学活动中,我们不妨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是发现数学规律,掌握巩固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个知识点时,可以让学动手,用纸制三角形摆一摆,看一看,有的学生将纸质三角形的三个角切割以后,摆在一起发现恰好组成了一个平角,通过探究得出结论,比老师生硬的说教要好得多。

因此要放手让学生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发现,在实践中总结。

儿童的形象记忆是比较发达的,而儿童的抽象能力相对较弱,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中就应该改变知识的呈现形式,使知识形象化、直观化。

学生都是一个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表现欲望强烈,教师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内展开数学游戏活动,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走进儿童世界,倾听儿童心声

作为教师,要落实生本理念就必须走进儿童的心理世界,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

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以成人的观点去看待儿童,以成人的观点去设计教学程序与呈现教学内容,甚至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以分数的高低来决定学生学习的优劣。

真正的生本理念,更要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要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加以肯定,要让学生说说这样做的理由,关键是学生间学法的分享。

儿童的心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就应该多以游戏、数学活动实践为主要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合儿童好动、好奇的心理需求。

因为儿童的个体差异,在知识的掌握上,必然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

教师要看到暂时落后学生的潜力,要实施分层教学,对困难生在课堂提问中可以让其回答较为简单的问题,提高其答题的正确率,这样,可以激发其努力学习的信心,促使其由中下游而跃居学习上游。

其次要以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

需要教师的肯定,这是作为一个儿童的心理需求,是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所应该满足的心理需求。

总之,读了郭老师的《教育走向生本》使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思考了许多问题。

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教育教学必须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意义,才能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

让每一块“珍宝”都闪亮

——读《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有感

晚上,女儿京京读书,认识了一个新词:

“珍宝”,她兴冲冲地跑到我面前,扬起小脸问了我一个问题:

“妈妈,我是不是你的珍宝?

”“当然!

你是妈妈的珍宝。

无论你是否最聪明、是否最漂亮,你都是妈妈独一无二的宝贝!

”听了我这样的回答,小家伙竟红了双眼,紧紧地抱着我,在我脸上亲了两下,我亦很动容,你看,孩子虽小,却完全能准确感知到我的话语里对她的深深的爱和尊重。

我既为人母,亦为人师。

上天除了女儿这块至宝,也同时赐予我很多价值不菲的宝石——我的学生。

工作十多年,周而复始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随着工作的熟练度提升,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工作效率似乎也愈来愈高。

无疑,我成了“教学流水线”上的一名“熟练工”,我的“宝石”们也在这条流水线上进行着固定模式的加工。

正当我窃喜于自己的干练与麻利时,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的生本教育理念,却如清夜闻钟给了我警醒和震撼,它让我重新感悟到“师者,传道授业”的真谛,更让我开始思考,我所拥有的这一颗颗”珍宝”,是不是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孩子如璞玉,他们中有的能言善辩,即使是在为了自己的小错误千方百计找理由;有的心灵手巧,能用各种媒材创造出新奇的玩意儿;有的思维敏捷,还有的身手矫健……我们面对着的是一群群鲜活的个体,一个个跳动的思维,一个个有着无限潜能的雕琢空间。

无论今天的他们如何,他们将会居于未来所有事情的核心。

儿童不可限量,作为他们的”雕刻师”,对儿童的尊重和呵护,是理所应当的。

郭思乐教授说:

生本教育的核心,说破了就是“改变”!

把为教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把以教师为意志中心的教育,转变为以学生为意志中心的教育。

理念有了,具体还该怎么“雕琢”他们呢?

从郭教授的书中我学了两招:

1、教学如插秧,多留空间收获丰。

农民年复一年的插秧方式,密密层层,付出的劳动多,但禾苗产量依旧,后来把插秧改为拋秧,却能带来丰收。

初看起来,勤劳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悠闲的却能带来丰收,完全有悖常理。

其实,插秧贯注了我们丰收的意愿,但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自然规律。

模拟到教育上来,老师就好像插秧的农民,主观意愿很想丰收,但没想到当我们强行对秧苗进行密植时已经破坏了自然规律。

学生也一样,他们是我们的秧苗,当我们将知识和行为变成一些细密的目标以后,就会对学生提出细密的要求。

殊不知,学生对这种“保姆式”的教育并不领情。

因为,学生一般不愿意直接接纳外力所规定的条条框框。

因为这不是他们思想的一部分,关键在于这些规范是否合乎儿童经验和如何加诸于学生。

总而言之,尊重人的自然规律,发展学生的天性,发挥学习的潜能,或许能取得以前苦教未果的成绩。

经常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满,也曾一度产生过搞“题海战术”的想法,总觉得多接触各类应用题,多做多练,加大习题的密度,就可以提高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与其与题作战,倒不如留出一些时间来让孩子与生活为伴。

例如,教了“元、角、分”后,可以设计课外实践作业:

“今天我当家——请你在周日单独采购今天你家所需的食物和生活用品”,记录下每件商品的价格,并将所用的钱统计好,制成一张简单的统计表,在小组里展示,并说说购物感受。

又如,在学习“量长度”后,要求学生课后想办法量出自己卧室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米,并记录;在“认识路线图”后,可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

利用星期天,在街道上选择一个测量点,然后利用指南针找出八个方向的景物,并把它记录下来,利用自己在校园里和同伴测量的经验,独立去测量。

宽松和广阔的实践空间,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催化剂”和“检验员”的作用,只有亲身实践过的知识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更熟练地运用,真切地去体验数学学有所用、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自身学习内驱力。

给学生空间,正如为一块宝石赋予其最好的设计理念,这是珍宝成形的重要保证。

2、探索有过程,允许犯错机会多。

人生自古谁无“错”,差错的产生和存在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

生本教育构成了一种全新的格局。

儿童获得的东西,有许多是在他们自己的探索之下获得的。

这种探索需要一个过程,“错”更具有必然性。

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孩子正确的解答,可能只是模仿;而错误的解答,难道不正是孩子的创新吗?

用“阳光心态”来观照学生的差错,用放大镜来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平日里,对学生有价值的差错,不妨引导同学们为其发出三四次感谢的掌声——首先为他不盲从的坚持,其次为他有根有据的说理,再次为他接纳他人观点后的修正,最后为他带给我们思考的贡献。

这样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培养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是其做人、做事的好习惯。

不得不承认,学生之间的确存在学习能力的差异,也常常为了一些孩子的“拨不通”而叹息、焦虑甚至烦躁,可看到这些孩子在其它方面表现出的禀赋时,又不禁释然。

对,相信学生的“大器晚成”!

教师是组织者,是引导者,是合作者,但更应该是欣赏者。

会从数学的角度欣赏学生的正确,会从教育的角度欣赏学生的差错。

“当乌云被阳光亲吻时,它们就变成了天空的花朵。

”如果教师练就了一双“慧眼”,敏于捕捉,善于发现差错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就能成功引领学生从错误中求知,在错误中探究,获得真知。

如果把学生看作天使,我们就生活在天堂。

只有从心底喜爱、尊重学生,呵护好学生的错误,才能让生命在课堂上温暖地绽放。

 读完此书,我对朝夕相伴的群体——学生,又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他们是天生的学习者,是这个宇宙空间里独一无二的创造者,他们是有无限潜能的珍贵原石……如果说给予空间是一种外部修饰,那探索纠错就是对学生内里的一次完善,我相信,这些原石经此从外至内地悉心加工,再辅佐以我的关爱和坚持,一定能成为一件真正璀璨光亮的“珍宝”。

(六)

蹲下来“平视”学生

——读《教育走向生本》随感

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