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3458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docx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专题十一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案

专题十一 植物的激素调节

考点

考情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近五年中,全国卷对本专题的考查多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生长素的发现实验拓展。

(2)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命题时常借助实验图示考查生长素的运输特点及作用特性等,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

备考时,对于生长素的发现,要注重科学家设计实验的原理、实验现象和结论间的内在联系。

利用坐标曲线分析生长素的两重性,列表识记五大类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H

 

(1)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

(2)顶端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到抑制。

(√)

(3)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

(4)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

(√)

(5)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

(×)

(6)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

(√)

(7)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其中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

(8)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延缓叶片变黄。

(√)

(9)赤霉菌分泌的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可促进植物生长。

(×)

考向一 生长素的发现、运输、作用及特性

Z

 

 (2016·四川理综卷)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有两重性

B.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

C.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D.据图推测,用30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

[解析] 由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在不同浓度时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曲线可以看出:

一定浓度范围内,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均对根生长起促进作用,而浓度较高(如大于50ppm)时对根生长都有抑制作用,所以体现了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性,即均具有两重性,A项正确;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B项正确;乙的浓度大于20ppm后,根长相对值小于100%,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C项正确;根比芽对生长素更敏感,因此据图推测,用30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促进其生长,D项错误。

H

 

1.理解生长素的三类运输方式

(1)极性运输

(2)非极性运输:

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的__筛管__进行非极性运输。

(3)横向运输:

在某些刺激(如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影响下,生长素在__能感受刺激__的部位(如胚芽鞘的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不接受刺激的部位不能发生横向运输)。

2.牢记生长素发现实验过程中3个部位、2个原因、1个作用

幼苗是研究生长素及其分布与作用原理的最佳实验材料,针对燕麦胚芽鞘的系列实验应明确下列结论:

(1)3个部位

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__胚芽鞘尖端__

②发挥作用部位——__尖端下面一段__

③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2)1个作用

生长素作用——一定浓度范围内__促进生长__

(3)2个原因

①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②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单侧光照、地心引力等

3.从三个角度理解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填空)

(1)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曲线

曲线中各段(点)解读

结论(应用)

OA段:

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增强

A:

最适浓度

AB段:

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但其生长仍快于对照组

BC段:

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

a.生长素作用具有__两重性__,即__低浓度__促进生长,__高浓度__抑制生长

b.图中虚线与实线交叉点得出: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可具有相同的生理效应

(2)与同一植物不同器官的关系:

曲线

曲线中各段(点)解读

结论(应用)

A′、B′、C′之前对应的浓度依次促进根、芽、茎生长,高于A′、B′、C′的浓变,依次抑制根、芽、茎生长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__根>芽>茎__;生长素对三种器官均显示“两重性”

(3)与植物种类的关系:

曲线

曲线解读

结论(应用)

不同植物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__双子叶植物__比__单子叶植物__敏感

可以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清除单子叶农作物中的__双子叶__杂草

T

 

题型1 生长素的发现及相关实验拓展

1.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C )

A.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解析] 由实验甲可知,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含生长素,胚芽鞘直立生长,而实验乙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不含生长素,胚芽鞘不生长,可推知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2.下图所示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和芽生长的生理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图中①代表的是芽,②代表的是根

B.图中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C.c~d段表示生长素对②的促进作用在增强

D.图中c点对应的浓度是①生长的最适浓度

[解析] 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依次下降,图中曲线①代表的是根,②代表的是芽,A项错误。

图中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即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项正确。

c~d段表示生长素对②的促进作用在减弱,C项错误。

图中c点对应的浓度是②生长的最适浓度,D项错误。

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方法

题型2 考查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及作用

3.(2017·江苏卷)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

B.不同浓度的NAA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

C.生产上应优选320mg/LNAA处理插条

D.400mg/L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

[解析] 自变量是NAA浓度,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和生根率,A项错误;图中显示有些浓度的NAA能抑制插条生根率,如NAA浓度为400mg/L时插条生根率小于对照组,B项错误;NAA浓度为200mg/L左右时,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都较高,适合生产上应用,C项错误;400mg/LNAA能够增加生根数,D项正确。

4.(2016·全国卷Ⅲ)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

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解析] 对照组a中不含IAA,则d中不含IAA,b侧和c侧生长素的含量相同;实验组a′中含有IAA,放在左侧,IAA向下运输,则b′侧生长素含量大于b侧,A项、B项错误;b′侧和c′侧细胞都能运输IAA,C项错误;IAA在运输过程中有部分IAA发挥作用后被灭活,故运输到d′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D项正确。

归纳总结

植物根、茎生长情况的判断

依据尖端下面一段的生长素多少来判断植物的生长、弯曲情况:

对于茎,生长素多的一侧,生长快;生长素少的一侧,生长慢,结果弯向生长慢的一侧;对于根,由于根对生长素的作用较敏感,较多(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就会抑制根的生长,故生长素多(较高浓度)的一侧,生长慢;生长素浓度较低的一侧,生长快,结果弯向生长慢的一侧。

(1)确认生长素的有无:

“一看”有没有产生部位,如天然“芽、幼叶、幼根”等,“二看”有没有人为施加。

(2)确认能否促进生长:

“一看”有无生长素,“二看”生长素能否运往作用部位(如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

考向二 其他植物激素及相关实验探究

Z

 

1.(2018·江苏卷)右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min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A

B.四组实验中,300mg/L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

C.100与300mg/L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相近

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IAA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

[解析] A错: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不同之处是外源IAA的浓度不同,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用清水浸泡(即外源IAA的浓度为0)。

B对:

用300mg/LIAA处理的枝条平均生根数最多,故这四组实验中,该浓度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

C错:

平均生根数与平均根长的乘积可以反映出根生物量的大小,分析柱状图可知,100与300mg/L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差异较大。

D错:

通过柱状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题中所示浓度的IAA均使根生物量增大,体现了IAA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

2.(2017·全国卷Ⅰ)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叶片衰老的检测指标,由题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分裂素(CTK)处理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较高,说明CTK可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A正确;CTK+ABA处理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低于CTK处理组但高于对照组,说明ABA削弱了CTK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衰老的作用,B正确;ABA处理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低于CTK处理组,可推测其光反应速率应小于CTK处理组,NADPH的合成速率也应小于CTK组,C错误;ABA处理组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低于对照组,说明ABA可能促进叶绿素的分解,故推测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片由绿变黄的过程,D正确。

3.(2017·全国卷Ⅲ)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

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__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__。

(2)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__降低__,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3)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_根冠、萎蔫叶片__(答出两点即可)。

(4)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

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__水是根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水参与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__(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由题干信息可知,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因此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增加,植物体内脱落酸的合成量增加,与突变体(缺失ABA)相比,野生型幼苗茎叶长度的增加值减小,而根长度的增加值却增大,因此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抑制茎叶的生长,促进根的生长。

(2)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ABA可抑制植物茎叶的生长,从而降低蒸腾速率,减少水分散失。

由于突变体幼苗不能合成ABA,其蒸腾速率较高,在施加适量的ABA后,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降低,从而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3)ABA主要在植物的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

(4)根细胞内水分的主要作用有:

是根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根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可以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维持根细胞形态等。

H

 

1.理清除生长素外其他四种植物激素的产生与生理作用(填图)

2.把握植物激素间的两大作用

3.生长素与乙烯的相互作用机理

4.生长素与赤霉素的相互作用机理

T

 

题型1 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应用

1.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

[解析] 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故A对。

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中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故B对。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故C对。

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而生长素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生长,故D错。

2.如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

图中GA1、GA8、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

若图中酶1或酶2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IAA,该植株茎内GA1的合成可恢复正常

B.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

C.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

D.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

[解析] 题干及示意图的关键信息是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GA1的合成有促进作用,对GA29、GA8的合成有抑制作用,②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③图中酶1或酶2的基因突变会导致相应生化反应受阻。

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的IAA,能促进茎内赤霉素GA1合成,A选项正确;B选项中抑制剂影响IAA向豌豆茎内运输,进而影响GA1合成,GA1和IAA在豌豆茎内含量少,茎的伸长生长慢而使植株矮小,B选项正确;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不会促进GA1合成,该植株不会恢复正常植株高度,C选项错误;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使GA29、GA8的合成受抑制,GA1合成增强、分解减弱,积累增多,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长得高,D选项正确。

归纳总结

植物激素与种子、果实、器官的关系

(1)种子萌发

(2)果实的影响

(3)器官脱落

题型2 植物激素的实验分析

3.(2018·北京市平谷一模)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体内合成的甾醇类激素,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其含量调节机制,做了如下实验:

A组

B组

处理方法

5μmol/L油菜素唑(Brz)处理,分解内源BL

5μmol/L油菜素唑(Brz)处理,分解内源BL,再用0.1μmol/LBL处理

检测指标

两天后检测BL合成基因CPD和BL分解基因BASI的mRNA水平

检测结果如图。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 )

A.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含量丰富的植物激素

B.Brz处理促进基因BASI的表达,抑制基因CPD的表达

C.BL是CPD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

D.植物体内BL含量相对稳定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解析] A.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很少,作用很大,A错误;B.根据A组分析可知,Brz处理促进基因CPD的表达,产生mRNA量比对照组多,但抑制基因BASI的表达,产生相应的mRNA比对照组少,B错误;C.CPD是BL合成基因,但本实验不能得出BL是CPD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C错误;D.根据B组可知,5μmol/L油菜素唑(Brz)处理,分解内源BL,再用0.1μmol/LBL处理,CPD的表达产生mRNA量先减少后相对稳定;BASI的表达产生mRNA量先增加后相对稳定,说明植物体内BL含量相对稳定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D正确。

故选:

D。

4.(2016·浙江理综卷)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

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

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

D.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

[解析] 由图可知赤霉素可以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而脱落酸可以使马铃薯块茎延迟发芽,即可以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A项、B项错误;由图可知,施用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达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比对照组更长,C项错误;对照组第5周时马铃薯块茎开始发芽,赤霉素的含量增加,所以此时赤霉素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大于实验开始时,D项正确。

技巧方法

实验中变量梯度的设置

(1)在适宜的范围内取值:

生物体或细胞生活在特定环境中,研究某因素对生物或细胞的影响时,自变量应在因素能发挥作用的范围内取值。

例如,确定生长素类似物扦插条生根的适宜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应在10-12~10-6mol/L范围内,变量梯度应相差一个数量级。

(2)梯度大小设置要适宜:

梯度过小,变化不明显,实验组增多,增加了实验操作的难度;梯度过大,实验结果不准确。

例如,研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预测其数值应在7.0左右,pH梯度可设为0.4,共做5组实验,其缓冲溶液的pH分别为6.2、6.6、7.0、7.4、7.8。

一、选择题

1.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B.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乙烯的作用相同

C.脱落酸既能促进叶片衰老,也能促进细胞分裂

D.赤霉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种子萌发

[解析] 植物激素只传递调节代谢的信息,并不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生长素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乙烯主要促进果实的成熟;脱落酸能促进叶片衰老与脱落,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赤霉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种子萌发。

2.(2018·河北省衡水生物二模)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依靠五大类激素完成,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生长素可由色氨酸转化生成,该过程受基因控制

B.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可能是因为其诱导了乙烯的合成

C.植物激素可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但在运输方向上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D.同一部位的细胞可能含多种不同的植物激素,共同配合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解析] 生长素是吲哚乙酸,可以由色氨酸转化生成,该过程受基因控制,A正确;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的生长,B正确;植物激素可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运输方向上不一定非极性运输,如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C错误;同一部位的细胞可能含多种不同的植物激素,共同配合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如根尖细胞可以合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促进根尖的生长,D正确。

故选:

C。

3.(2018·江西省赣州市生物一模)下列关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机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通过电信号的形式进行双向传导的

B.体液调节是指通过体液传送激素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C.免疫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都是通过它的防卫与监控功能来实现的

D.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解析] 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双向传导,但是机体内兴奋传导具有单向性,A错误;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传送化学物质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除激素外,还有二氧化碳等物质,B错误;免疫系统通过它的防卫功能、监控功能和清除功能来实现其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C错误;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D正确。

故选:

D。

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把一个胚芽鞘尖端放在一块琼脂块上,琼脂块的中央被云母片隔开,同时被一个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如图1所示)。

经过以下三种方法处理一段时间:

仅纸盒转动、仅胚芽鞘和琼脂块转动、整个装置同时转动,然后分别把甲、乙所示琼脂块放在三个切去尖端胚芽鞘的切口上(如图2)。

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分别是( D )

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

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

[解析] 仅纸盒转动时,胚芽鞘始终只有右侧受到单侧光照射,所以甲所含的生长素浓度高于乙,图2中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仅胚芽鞘和琼脂块转动时,相当于胚芽鞘的每一侧都均匀受光,所以甲所含的生长素浓度等于乙,图2中胚芽鞘直立生长;整个装置同时转动时,始终是靠开口的一侧受到光照,所以甲所含的生长素浓度高于乙,图2中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5.(2018·贵阳检测)生长素在胚芽鞘内的运输与自身的载体分布有关,也受光照、重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在如图所示的胚芽鞘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不会发生的是( C )

A.a→bB.b→d

C.c→aD.a→c

[解析] 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在尖端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即a→b,A项正确;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反过来运输,即a→c,b→d,B、D项正确,C项错误。

6.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

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D )

A.喷施赤霉素和2,4-D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

B.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与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C.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

D.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

[解析] 图中喷施清水的一组是对照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喷施赤霉素、2,4-D、赤霉素和2,4-D混合物均可以有效减少落果率,且喷施赤霉素和2,4-D混合物的效果要优于单独喷施赤霉素或2,4-D,说明二者之间有协同作用,A、B项分析正确;由题图可知,喷施赤霉素和2,4-D的一组在留树天数为100天时脱落酸含量与开始时的接近,说明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C项正确;由图可知,脱落酸的含量高,落果率也高,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起拮抗作用,D项错误。

7.将某植物的幼苗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下图为该幼苗尖端以下一段的纵切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幼苗尖端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单侧光来自b侧,导致该处生长素浓度高

C.a侧细胞的伸长速度小于b侧

D.其向光侧相当于将茎横放的远地侧

[解析] 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在尖端产生的,由色氨酸转变而来,因此幼苗尖端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A项正确;由图可知b侧细胞较长,则b侧细胞的伸长速度大于a侧,b侧为背光侧,B项错误,C项正确;单侧光可使生长素从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受重力影响,远地侧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因此胚芽鞘向光侧相当于将茎横放的远地侧,D项正确。

8.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D )

A.②⑤⑦  B.①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⑥⑦  D.②⑤⑧

[解析] ①中由于匀速旋转,生长素分布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