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3782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docx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1《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3《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l8—2012

1.7《工程测量规程》GB50026-2007

1.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2、编制原则

按照“精干机构、精兵强将、精良装备”和“安全、优质、快速、高效”的原则,以满足工期要求为核心,以“安全高于一切,质量重于泰山”为宗旨,缜密考虑和制定环境保护、文明施工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行先进、科学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施工管理手段,科学组织,精益求精,确保优质工程。

3、编制范围

高速第五标段K93+000-K97+500段反循环钻孔灌注桩工程。

二、工程概况

本段落共有72根桩,详见桩基统计表。

结合本工程的地质情况和以往的施工经验,本工程钻孔灌注桩采用2台HG2000型反循环钻机钻进,泥浆护壁,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

三、资源配置

1、材料供应

桩基所需的砼采用C30砼、钢筋采用已入围钢材,其它零星材料就近购买。

2、临时便道

在征地红线大桩号方向右侧修建5米宽便道,作为材料运输,机械进场的通道,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施工工期

拟定于2020年5月1日开工,2020年6月30日完成施工。

4、人员设备配置

人员、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如下:

人员配置表

序号

名称

人数

分工

1

工班长

1

负责本工班全面工作

2

技术人员

1

负责现场技术工作

3

安全员

1

负责现场安全工作

4

质检员

1

负责质量检查工作

5

测量员

2

放线及过程控制

6

试验员

1

负责试验工作

7

钻机操作人员

5

钻进成孔

8

钢筋工

6

加工、安装钢筋

9

电焊工

3

钢筋焊接

10

吊车司机

1

起重

合计

23

 

钻孔桩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额定功率(kw)

或容量(m3)

或吨位(t)

厂牌及

出厂时间

数量(台)

新旧

程度

(%)

备注

反循环钻机

HG2000

22KW

2

泥浆泵

22kW

1

发电机

YC6112

200kW

1

GPS

华测

1

四、反循环钻孔桩施工工艺

反循环钻孔桩施工顺序为:

测量定位→制作、埋设护筒→制备泥浆→钻机就位→钻进→换浆法清孔→检测→吊装钢筋笼→吊装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开挖基坑、处理桩头→桩基检测→墩、台柱施工。

1、施工准备

认真学习和理解图纸、施工规范,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及交底,同时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教育。

2.场地准备

2.1钻孔前按文明施工的要求对钻孔桩施工场地进行清除杂物,平整压实,钻机底座找平并垫以方木。

桩位处修筑便道,做到三通一平。

3.施工放样

3.1用极坐标法测定各桩的中心位置,然后在纵横方向引护桩,护筒埋设后,用四个正交方向的护桩来确定护筒中心位置,然后把纵横线恢复到护筒上,以此来调整钻机中心位置。

桩位的测量定位工作由GPS完成,桩顶及桩底标高通过护筒顶标高来控制。

4.护筒制作及埋设

4.1护筒采用10mm厚钢板制作,要求平面圆顺,纵向平直,直径比桩径大40cm,为有利于拆模,护筒制成两个半圆,用螺栓连接。

为加强钢度防止变位,在护筒上下端和中部外侧各焊一道加劲筋。

在护筒顶部开设20㎝×20㎝的溢浆口。

4.2护筒采用钢护筒,护筒节间焊接要严密,谨防漏水。

埋设护筒时采用重压辅以筒内除土法,并检查埋设是否偏位。

护筒顶端高出地面30cm以上,埋设深度为2米。

4.3护筒坑直径比护筒大80cm,深度比护筒底端埋置深度大50cm。

护筒底部和周围用粘土换填并夯填密实。

以防成孔时护筒下部塌孔。

4.4护筒顶标高高出桩顶500mm以上。

护筒埋好后,再次检查护筒埋设平面位置及垂直度。

护筒中心应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误差要求在50mm内,竖直倾斜不大于1%。

4.5相临桩间距不足4倍桩径时要跳桩施工或间隔36小时后方可施工。

5.泥浆循环系统

5.1钻孔泥浆由水、粘土组成,必要时加入添加剂,如需膨润土,膨润土要先浸水再搅拌。

5.2为保证泥浆的供应质量,施工时设置制浆池、贮浆池及沉淀池。

泥浆传送采用泥浆槽和泥浆泵。

5.3用于护壁的粘土,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在钻孔作业中,经常对泥浆质量进行试验测定,及时调整泥浆性能指标,确保护壁良好不坍孔,钻进顺利。

5.4钻孔时时刻注意保持护筒内泥浆水位稳定。

5.5泥浆稠度将视地层变化或操作要求,机动掌握。

原则是护壁效果好,钻进速度合适。

5.6调制的钻孔泥浆及经过循环净化的泥浆,根据地层情况,采用相对密度为1.06-1.10,粘度为18-28,酸碱度为8-10,胶体率>95%的泥浆,含砂率≤4%的泥浆。

根据位处地质勘探资料,仅钻孔上部为粘土和亚粘土,而风化岩层较多,孔壁稳定性较差。

在施工中需按现场技术、试验人员的要求,制造优质泥浆,使泥浆起到一定的护壁作用,保持一定的水头高度,严防坍孔事故发生。

(1)泥浆指标

钻孔方法

地层情况

泥浆比重

粘度(Pa.s)

含砂率(%)

胶体率(%)

反循环钻

粘土、亚粘土

1.02~1.06

16~20

≤4

≥95

易坍地层

1.06~1.10

18~28

≤4

≥95

卵石土

1.10~1.15

20~35

≤4

≥95

(2)泥浆制备

选定用粘土作为造浆原料,在调制泥浆前后初步估计造浆需用粘土量,再进行造浆,其数量按下式计算:

其中:

q:

需要的粘土量(Kg/m3)

粘土的密度(Kg/m3)

要求的泥浆密度(Kg/m3)

水的密度(Kg/m3)

(3)施工要求

A)废浆处理

对于废浆,放置与指定位置,严禁随意堆放,污染施工场地。

B)为保证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满足施工要求,施工中对泥浆的各项指标,特别是泥浆比重、粘度按如下时间进行检测:

每工作班开始时检测泥浆出口处密度、粘度,以后钻进过程中每隔2小时测定一次进浆口及排浆口的泥浆比重、粘度等指标。

C)在钻进过程中,若发现地质条件有变化时,根据实际地质条件及时测定、调整泥浆。

D)在清孔过程中,每半小时测定一次泥浆比重,保证清孔过程中泥浆比重有效降低,达到清孔效果。

6.钻孔桩钻孔工艺

6.1为了保证成孔质量和施工进度,施工中选用HG2000型反循环钻机。

钻孔深度可达200m,钻孔直径0.4-2.5m,功率22kw。

6.2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就位,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应平稳,保证在钻进过程中不产生位移或沉陷。

钻机应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电气部分无安全隐患,电机外壳应接地。

6.3钻机就位:

在埋设好护筒和备足护壁泥浆后,利用一台25T吊车配合人工将钻机就位,立好钻架,拉好缆风绳,并调整好起吊系统后,将钻头徐徐放进护筒内,然后安装转盘、钻杆、水龙头等。

6.4钻机就位后,调平机座,认真量测检查钻头中心与护筒中心是否在一条铅垂线上,与孔位中心的偏差是否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确认无误后,最后再次检查钻杆的垂直度是否满足要求及钻杆、钻头等部位连接是否牢固、运转是否良好、钻头直径和设计桩径是否相同,校核钻具的长度,同时检测泥浆的各项指标,一切就绪后就可开始施钻。

6.5开钻:

将钻头提高距离孔底20~30cm,真空泵加足清水(不得使用脏水),关闭控制阀使管路封闭,打开真空管路使气水畅通,然后启动真空泵产生负压,待泥浆泵充满水时关闭真空泵,立即启动泥浆泵。

当泥浆泵出口真空压力达到0.2Mpa以上时,打开出水控制阀,把管路中的泥水混合物排到沉淀室,形成反循环,启动钻机慢速开始钻进。

6.6开钻时先在孔内灌注泥浆,不进尺,只空载转动,使泥浆充分进入孔壁。

泥浆比重等指标根据地质情况而定,一般控制在1.2~1.4左右。

6.7开孔时钻机轻压慢转,随着深度增加而适当增加压力和速度,在土质松散层时采用比较浓的泥浆护壁,且放慢钻进速度和转速,轻钻慢进以控制塌孔。

待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加速钻进。

6.8采用减压钻进,即钻机的主吊钩始终要承受钻具的重力,而孔底承受的钻压应不超过钻具之和(考虑浮力)的80%。

6.9施工中注意事项

6.9.1开始钻进时保持低档慢速钻进,刚开钻时泥浆比重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每隔30分钟检测泥浆指标并及时调整;根据钻杆进尺,当钻头接近护筒底部时,要特别注意将钻进速度放至最慢档位且调整泥浆比重,使护筒底部有足够的泥浆护壁,防止护筒底部薄弱环节出现坍孔。

在钻进过程中要控制进尺,轻压、低档慢速进行,施工中将钻头适当提起,防止出现钻头及钻杆的质量全部靠孔底承受形成扩孔。

6.9.2当平衡架移动至钻架滑道下端时,停止钻盘转动,待泥浆循环2-3分钟后,并使反循环系统延续工作至孔底沉渣基本排净,然后关闭泥浆泵,将钻头提离孔底,再接长钻杆。

此时需要仔细检查钻杆接头的磨损及密封情况,以防止漏气、漏水。

6.9.3钻进中不得随意提动钻具,孔壁不稳定地层提升作业时一定要采取回灌措施,保持水头高度以防坍孔。

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钻机的水平情况,并随时用两台经纬仪检查钻杆位置及垂直度,以此保证钻杆的垂直度,确保成孔质量。

6.9.4钻进过程中钻渣应放置于承台桩位以外位置,严禁污染未施工桩的作业面,另外循环槽的位置以不影响下一根桩灌注砼时砼罐车靠近为原则。

6.9.5保持孔内水位并经常检查泥浆比重。

在钻进过程中,始终保持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或孔外水位1.0m~1.5m。

并控制钻进,及时排渣、排浆,现场采用泥浆泵排浆,多余泥浆采用泥浆泵抽至泥浆池中循环利用,防止污染河水。

6.9.6接换钻杆或因其它原因短时停钻再次开钻时,应按开孔时处理。

若因特殊原因长时间停钻时,应提出钻头。

6.9.7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并详细填写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注意事项。

6.9.8经常对钻孔泥浆进行检测和试验,不合要求时应随时改正。

要经常注意地层情况,在地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断后记入记录表中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

6.10钻孔的安全要求

接换钻杆或提升钻头应平稳,防止冲撞护筒和护壁,进出孔口时,严禁孔口附近站人,防止发生钻锥撞击人发生人身事故。

因故停钻时,孔口应加盖保护,并严禁钻锥在孔内以防埋钻。

7、清孔及成孔检查

7.1成孔检查

7.1.1在达到设计桩底标高后,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并用检孔器(检孔器直径D=115、145和175cm,长度为8米,用Φ20钢筋焊制,中间按要求加设加劲箍筋)对孔倾斜度、孔径、孔深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才可拆除钻头停止钻进,然后准备清孔。

7.1.2停止钻进时要边提钻,边向孔中灌注一定量的泥浆,保持孔内水头高度不变。

7.1.3停钻后立即清孔,不得停歇过久,使泥浆钻渣沉淀增多,造成清孔困难甚至塌孔。

7.1.4如经检查发现钻孔有缺陷,例如中心线不符,超出垂直线,直径减小,椭圆截面,孔内有漂石等,应及时报告,并且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处理。

检测结果应符合规范要求。

如下表

钻孔桩成孔质量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

孔的中心位置

单排桩10mm

孔径(mm)

不小于设计900mm

倾斜度

小于1/200

孔深

不小于设计规定

沉淀厚度

≤100mm

清孔后泥浆指标

相对密度:

1.03~1.10;粘度:

17~20Pa.s

含砂率:

<2%;胶体率:

>98%

注:

清孔后的泥浆指标,应从钻机排浆口取样。

7.2清孔

7.2.1经对孔深、孔径、竖直度检查合格后即为终孔,终孔后立即进行清孔,防止沉淀过多,造成清孔困难。

7.2.2清孔采用二次换浆法清孔,第一次指终孔后采用钻杆的清孔,第二次指安装完钢筋笼后灌注砼前利用导管的清孔。

7.2.3第一次清孔:

停止进尺后,将钻锥提起20~30cm,并保持泥浆的正常循环,将相对密度1.03~1.1的泥浆压入孔内,将钻孔内悬浮较多的泥浆换掉,清孔时间根据泥浆比重及清孔过程中测量沉淀厚度来定。

清孔过程中必须设有专人捞取钻渣,加快清孔的速度。

7.2.4清孔时应将附着于护筒壁的泥浆清洗干净,并将孔底钻渣及泥砂等沉淀物清除。

清孔时间以换完孔内原浆为准,并随时作泥浆指标检测,取样宜从排浆口进行,泥浆指标同原浆。

清孔时护筒中泥浆水位应注意保持稳定,以防止钻孔的任何塌陷。

清孔时孔内水位要高出地下水位或河流水位至少1.5~2.0米。

8、钢筋笼加工及安装

8.1钢筋笼加工

8.1.1清孔完毕,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即吊装钢筋笼。

吊装前对钢筋笼的分节长度、直径、主筋和箍筋的型号、根数、位置以及焊接等情况全面检查。

8.1.2钢筋笼制作时,根据钢筋笼总长度分节制作。

钢筋笼长度小于20m的按一节制作、20m-30m的分两节制作、30m-50m的分三节制作。

分节制作的钢筋笼接头采用单面焊接连接,焊缝长度大于10D,为保证焊接时的搭接长度和质量,在加工钢筋笼时对钢筋笼节间搭接的钢筋长度作调整,保证相邻两接头间距1.0m以上,确保搭接长度不小于35D,相邻焊接接头错开至少50cm。

8.1.3钢筋笼在制作时注意保证焊接接头在同一平面内不超过50%,两根钢筋焊接时,要根据现场监理及技术人员的要求抽取焊接点做拉伸试验,焊工必须是经考核准许的人员挂牌上岗,统一操作。

钢筋笼的组装要求在硬化的砼平台上进行。

严格按图纸和规范要求控制钢筋的规格、间距和数量,保证钢筋笼平整直顺。

8.1.4将制作好的钢筋笼存放与指定位置,存放时骨架底部垫上方木,以免粘上泥土或锈蚀。

每节骨架按次序排好,便于使用时按次序装车运至桩位处,在骨架的每个节段上都挂上标志牌,标明墩号、桩号、节号等。

8.1.5钢筋骨架应有强劲的内支撑,钢筋笼加工时,先制作相应的加劲筋,每隔1.5m设一道加劲筋。

然后按设计要求每隔2m沿周围等间距焊接4根定位筋以布置主筋。

主筋按定位筋间距焊牢在加劲筋上,再依设计要求的间距把主筋与螺旋筋焊牢,以防止钢筋骨架在运输和就位时变形。

8.1.6为保证钢筋笼保护层的厚度,定位钢筋每隔2m设一组,每组4根均匀设于桩基加强筋四周,使钢筋笼与孔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8.1.7为保证钢筋笼具有足够的刚度,主筋与外环筋交叉点处全部焊牢。

8.1.8在加工钢筋笼时按图纸要求每隔2m预留一道检测管加强箍。

8.1.9焊条采用E5003型号;

8.1.10钻孔桩声测管在吊放钢筋笼的同时进行安装,分多节制作,下端用封头封死,不得漏水,接头焊接或套管套接后焊接连接,按设计位置用铁丝绑扎固定在钢筋笼上。

8.1.11为保证桩基保护层厚度,将图纸设计中的N8钢筋改为砼预制垫块,沿箍筋的周围每隔2m呈梅花形布置砼预制垫块,在钢筋笼顶部适当加密。

垫块预制为直径10cm圆柱形状,中心预留1.2cm圆孔,以备Φ10钢筋穿过,Φ10钢筋横向焊在相邻主筋上。

8.1.12钢筋骨架上应事先安设控制钢筋骨架与孔壁净距的混凝土垫块,垫块内铁丝用22#铁丝,这些垫块应可靠的以等距离绑在钢筋骨架周径上,其沿桩长的间距不超过2m,横向圆周不得小于4处,或着采取其它有效方法以保证图纸要求的保护层得到满足。

8.2钢筋笼安装

8.2.1钢筋笼安装采用25T、16T吊车配合起吊,按编号装于钢筋笼运输车上运至桩位处。

钢筋笼安装时为保证不变形,采用两点起吊,即16T吊车在距底部5m位置处,25T吊车吊起钢筋笼的起吊端,16T吊车先起吊,使钢筋笼离开原地面1m左右,而后25T吊车缓缓起吊,直至钢筋骨架同地面垂直。

此时解除16T吊车的起吊点,检查钢筋骨架是否顺直,如有弯曲应进行处理。

钢筋笼顶部及底部起吊时必须辅以方木或型钢,以免单根钢筋受力而变形。

8.2.2骨架入口后,设专人在远处观察钢筋笼的竖直度,指挥将其扶正徐徐下放,下放过程中应有专人扶住钢筋笼并适当调整方向,严禁碰撞孔壁。

骨架下降到最后一道加强箍筋时,用2根型钢穿过加强箍筋的下方,使骨架位于同一竖直线上,进行焊接。

8.2.3桩的钢筋骨架,应在混凝土灌注前分段吊入孔内,吊入时应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顺下沉,避免碰撞孔壁,要设置方向标志,以保证预埋钢筋和钢套管的位置正确。

本工程桩钢筋笼计划一次性吊入,中间的连接采用焊接,接头应交错布置,段与段间的中心线应顺直。

焊缝采用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小于10d(钢筋直径),如果混凝土不能紧接在钢筋骨架放入之后灌注,则钢筋骨架应从孔内移去。

在钢筋骨架重新放入前,应对钻孔的完整性,包括孔底沉淀物,重新进行检查。

8.2.4下放过程不顺利时,可将钢筋笼正反旋转、慢起、反复数次逐步下放。

8.2.5钢筋笼采用分节吊放,先吊放下节钢筋笼并在孔口临时固定,再吊放上节钢筋笼,

8.2.6焊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焊接质量及焊缝长度,要求焊缝不得小于25厘米,外观饱满密实,焊接过程中严禁灼烧相邻的钢筋和检测管。

焊接结束后稍提起钢筋骨架,抽取临时支托,将骨架徐徐下放,直到设计标高位置。

8.2.7另外为防止钢筋笼在施工过程中坠落,其焊接时固定钢筋笼的箍筋一定要焊接牢固,吊车的钢丝绳及吊环施工前一定要认真检查。

8.2.8钢筋顶部定位方法:

根据现场测量的护筒顶标高计算钢筋笼顶的设计标高。

钢筋笼最后一节就位后焊接定位钢筋,其具体形状为倒弯钩形,上端弯钩按设计计算标高焊接与护筒顶部,下部焊接在主筋上,灌注完砼后切除定位钢筋。

8.2.9安放钢筋笼时同时安放检测管,上下两节检测管接好后,用铁丝每隔2m将定位管绑扎在箍筋上,不可点焊,同时由于检测管较薄,施焊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烧伤检测管,造成局部损坏,若发现局部损坏的必须更换新的检测管。

8.2.10在安放骨架前合理组织好劳动力、相应的焊接工具,焊机不少于2台,并保证其性能良好,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完成。

8.2.11保证焊缝的长度及质量,单面焊接长度大于25cm,焊缝表面无砂眼、焊渣,钢筋表面及根部无灼烧现象;

8.2.12灌注前钢筋骨架顶面应采取有效方法固定,可用钢筋将钢筋笼固定在钢护筒上,防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骨架上升。

支撑系统应对准中心线防止钢筋骨架倾斜和位移。

8.2.13钢筋笼吊装完成后,最上一节口上要焊上吊筋,用以调节钢筋笼的上下位置。

将吊筋固定在钻机架或特设固定架上,防止砼灌注时,钢筋笼浮起或下沉。

8.2.14钢筋笼固定:

钢筋笼就位后要固定好,以防止在浇注砼过程中上浮、倾斜,应确保钢筋笼位置正确和钢筋保护层厚度。

8.2.15钢筋笼固定方法:

钢筋笼吊装就位以后,在井口横担两根6号槽钢,然后用4根φ25钢筋焊在槽钢上,将其同标高调整正确的钢筋笼焊接在一起,为防止钢筋笼在浇注砼时上浮,在槽钢4个端头各打一根地锚。

8.2.16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为:

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骨架外径±1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以护筒壁控制)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

9、导管的安装

导管在使用前将丝扣清理好并涂抹黄油,保证施工中节与节能正常拆卸;使用后应及时将每节冲洗干净。

9.1导管规格要求

9.1.1根据孔深计算好导管配置节数,并配备总数20%的预备节数,一般导管为2m正常管节,0.5m、1m、1.5m的管节应各配备一节,以便施工中调整漏斗高度。

9.1.2导管使用前应在现场技术员旁站的情况下做拼装、水密、承压试验,试验方法是把拼装好的导管先灌入70%的水,一端焊输风管接头,输入计算的风压力,导管滚动数次,经过15分钟不漏水即为合格。

对检验合格的导管按拼装顺序进行编号,实际施工中严格按编号进行拼装。

保证施工中拆卸导管时每个丝扣的灵活性及导管的密封性,对于有明显缺陷的导管严禁使用,对于导管内壁附有泥浆时应处理干净。

9.1.3导管口安装时,仔细检查管壁及接头丝扣完好情况,必须加密封胶圈并涂黄油密封,确保连接牢固,不漏浆,下导管时保持居中,轻放,防止挂钢筋笼和碰撞孔壁。

9.1.4导管单节按顺序摆放整齐,严禁两节在一起。

使用搬运过程中不得拖地、碰撞,避免损坏。

9.2安放导管

8.2.1砼浇注下料采用内径为250~400mm的导管,导管使用前需经水密承压和标准抗拉试验,确保无渗水时方可使用。

8.2.2导管就位一定要居中,轴线顺直,稳步下放,防止卡挂钢筋。

8.2.3水下浇筑砼时必须搭设操作平台,料斗底口高于桩顶4~6m,操作平台根据各桩的实际情况确定搭设高度,同时应保证强度及刚度能够满足施工需要。

8.2.4操作平台搭设方法:

操作平台搭设采用φ4.8钢管架子行距1.5m,步距1.5m,同时四周各加剪刀撑,高度较大时,四角扯缆风绳,操作平台搭设时应考虑料斗尺寸,保证平台上有足够的空间让工人在上面进行拆卸导管作业。

8.2.5隔水塞在使用前应做通过试验,保证在浇灌首批砼时不会卡在导管中间。

10.灌注水下砼

10.1水泥等级采用42.5级,初凝时间≥2.5h,坍落度16~22mm。

开始时,导管底部至孔底预留40cm的空间。

10.2在浇注砼前,先拌制0.5m3水灰比为0.5~0.6的1∶2水泥砂浆,灌注在隔水塞上面,以防止粗骨料卡住隔水塞,随后即可灌注首批砼。

10.3首批灌注砼量必须保证导管初次埋入砼深度大于等于1m,填充导管底部空间和平衡导管外压力所需砼量。

初灌砼量:

V≥πD2(H1+H2)/4+πd2h1/4=πd2h1/4+πD2H2/4

经计算:

砼量≥2.6m3

V:

灌注首批砼所需数量(m3)

D:

桩孔直径(cm)(考虑桩孔下部未浇注护壁,孔径取1.4m)

H1:

桩孔底至导管端间距(取0.4m)

H2:

导管初凝埋置深度≥1m

h1:

h1=HwVw/Yc,导管内砼拉平衡导管外水压力所需高度。

(导管外水高取20m)

10.4首批砼灌注方法:

料斗采用双料斗,即下部设一锥形料斗,上设一加长料斗,加长料斗可拆除,两料斗容积≥2.6m3。

首批砼进入料斗后,即可剪料隔水塞上拉线,首批砼浇注后,即可拆除上部料斗,用拔杆吊到一边。

10.5首批砼下落后,应立即检查导管是否符合要求,导管内是否有水涌上来,钢筋笼是否倾斜,情况有异常时应立即上报,采取措施处理,情况正常时方可继续浇注砼。

10.6砼一旦开始浇注就应连续不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止,以防发生断桩事故。

在浇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导管内砼下降和孔内水位上升情况,并经常探测孔内砼面高度,以便准确计算导管埋置深度和应提升高度及拆除长度。

10.7导管埋在砼中长度应在2~4m,最大不宜超过6m。

测砼面时对称测2点,若砼面上升不平衡,断面高相差0.5m时,应停止浇注砼,提落导管振动砼,使其砼面大致平衡,探测砼面应以砼浇注数量来核对,防止探测错误。

10.8每次拔导管后,都应检查导管内是否有水,情况正常后方可正常浇注。

10.9为保证桩顶砼质量,灌注的砼标高应超出设计标高0.5~1.0m。

10.10砼浇注完毕4小时后,方可拆除钢筋笼吊挂。

10.11试块每根桩制作砼试块3组,标准养护。

10.12每根桩浇注砼的整个过程,如灌注时间、砼量、探测砼面情况、导管埋深、拆除等都要有详细的现场记录。

10.13桩身砼达到设计7d龄期强度后,及时对桩进行无破损检测。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