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4079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docx

浙江专版届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

语用、古诗文加餐练19

1.下列各句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采访不深入,以讹(é)传讹,导致原始材料缺乏真实性,或是编辑校对疏忽造成新闻失实,而网络论坛的兴起,个人即可在网络上发布转载新闻信息,更加大了出现失实新闻的机率。

B.如果“中国制造”依然停留在贴牌等简单的加工层面,满足于凑和,中国最终将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

只有对症(zhènɡ)下药,“中国制造”才能成为“中国创造”。

C.浙籍药学家屠呦呦获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讫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值得我们载(zǎi)歌载舞。

D.它贮(zhù)积了太多的朝代,于是变得没有朝代;它汇聚了太多的方位,于是也就失去了方位;它走向抽象,走向虚幻,像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盛大到了缥缈。

解析:

选D A项,“机率”应为“几率”;B项,“凑和”应为“凑合”;C项,“载”应读“zài”,“讫今”应为“迄今”。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大众汽车“尾气门”事件,我们仅仅围观是不够的,还应该在这件事情中汲取教训,认识到诚信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

B.以台湾义勇队、台湾少年团为原形,反映台湾志士与祖国人民并肩战斗的长篇小说《我的国籍我的血》,近日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C.某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基金公司高管纷纷离职,除了基金人才不满公募基金保守的投资环境之外,私募基金挖墙脚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D.他就读于日寇统治下的哈尔滨中学,耳濡目染了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的滔天罪行,同时也亲身感受到了广大民众抗击侵略者的不屈精神。

解析:

选C C项,“挖墙脚”比喻拆台,从基础上破坏。

A项,介词“在”应改为“从”。

B项,“原形”应改为“原型”。

“原形”多指本来面目,贬义词。

“原型”指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D项,“耳濡目染”应改为“耳闻目睹”。

前者是指看得多、听得多了无形中受到影响,后者是指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二十年前满是农田的城乡接合部,到如今五方杂处的“宇宙中心”,五道口的发展历程浓缩了当今时代的巨大变迁。

B.与一般智能机器人不同的是,情感机器人会更有目的地获取与情感相关的有效信息,如人的表情和动作,语音的高低、强弱等。

C.清代扬州知府伊秉绶曾用各种食材将扬州炒饭升级,而他发明伊面的故事,也就是现代方便面的前身,更为人熟知。

D.不但影片《美人鱼》表现了人类和人鱼之间一段单纯美好的爱情故事,同时也从“人鱼”这一特别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人类自己。

解析:

选B A项,成分残缺,应在最前面加上“从”。

C项,搭配不当,“故事……是现代方便面的前身”不搭配。

D项,语序不当,把“不但”放到“影片《美人鱼》”后面。

4.在文段横线处填入下列句子,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屋子里没有灯火,________个个从老人的内心出发。

(萧红《看风筝》)

①没有线条,也没有颜色的大轮廓。

②横顺的在黑暗里爬,

③老人的眼泪在他有皱纹的脸上爬,

④黑暗是一个大轮廓,

⑤他的眼泪变成了无数的爬虫子,

A.①④③②⑤        B.④①③②⑤

C.③②⑤④①D.①④②③⑤

解析:

选B 解答本题可以从标点符号入手,所给的句子中①句的最后是句号,且内容与前文关系较为紧密,看似可以形成排比句,所以容易错误地将A、D作为备选项,这其实是本题的一个陷阱。

如果联合④句来看,该句的末尾是逗号,且内容上与①句有联系;①解释说明④,④①连在一起,排除A、D两项。

横线后的“个个”显然指的是⑤句的“爬虫子”,因此,③②⑤应该在后,④①应该在前。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

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苻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徙衽以从阴        

(2)其阴逾去        

答案:

(1)迁移 

(2)离开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译文:

答案:

这个人白天乘凉的办法很巧妙,但晚上用同样的办法乘凉就相当笨拙了。

语段翻译:

有个郑国人怕热,他跑到一棵树荫下去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挪动着自己的卧席随着树荫走。

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

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挪动着卧席随着树影走,因而受到了露水沾湿身子的伤害。

树影越移越远,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

这个人白天乘凉的办法很巧妙,但晚上用同样的办法乘凉就相当笨拙了。

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屈原曰:

“举世皆浊我独清,          ,        。

”(《楚辞·渔父》)

(2)        ,        。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3)        ,        。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9.11》)

(4)元嘉草草,        ,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        。

(李贺《李凭箜篌引》)

答案:

(1)众人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 

(2)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3)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4)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5)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明星畸高片酬谁之过

詹庆生

①近段时间,影视明星高片酬的话题引发了舆论热议。

其实,明星超高片酬对影视行业健康发展的危害早已被广泛论及:

占投资成本过半甚至更高比例的演员片酬,挤占了制作其他环节的成本投入,严重影响了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对明星片酬的无节制哄抬,对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威胁;随之而来的影视演员一夜暴富、拜金炫富等现象所传达的价值观偏差,也给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带来很大冲击。

②在影视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制片、发行、放映的全产业链都进入了急剧扩张期。

仅就制片领域来说,各种热钱汹涌而至。

而在放映播映平台方面,也猛增许多。

这些新出现的影视投资、制片、发行、放映主体为中国影视业创造的“世界奇迹”贡献巨大。

然而,当其他环节都在急剧扩张的时候,有市场号召力的明星却难在短时间内出现数量的快速增长。

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当市场需求急剧扩张而供给相对不足时,作为“稀缺资源”的明星价格上涨似乎就成了必然。

③近两年来,各影视公司不仅给明星开出超高片酬,还纷纷高价收购明星们的公司以期绑定与明星之间的合作关系。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许多刚刚进入影视制片领域的新军,为了在激烈的明星资源争夺战中占得先机,往往打破既有的行业规则,为明星开出难以拒绝的超高片酬。

④事实上,成熟的影视工业体系对于明星的依赖并没有那么强,创意和制作才是最为重要的。

以好莱坞为例,一些风靡全球的影视作品,启用的大多是小演员甚至是名不见经传的新演员。

这些作品的成功并不依赖明星的光环,而是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创意、生动精湛的演技,以及令人瞠目结舌的制作水平。

反倒是这些作品成就和培养了一批演员,让他们走上明星之路。

而在稳定的影视工业体系当中,影视公司、演员、经纪公司之间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谈判议价的行业规则,明星片酬固然会因走红程度而起伏,但并没有出现类似中国这样片酬大面积坐地飙升的反常情况。

所以,当前中国影视业中明星片酬反常飙升、过度依赖明星的畸形现象,恰恰折射出了当前中国影视产业在创意能力、制作水准、工业化水平等方面均未发展成熟的现实。

“唯票房论”使中国影视产业处于前所未有的浮躁时期,那些蜂拥而入的热钱更是以赚快钱为目标,导致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弥漫整个影视业,IP热追IP,“鲜肉”热追“鲜肉”,明星似乎成了赢利的保证,而故事创意、表演艺术、精良制作这些对于影视生产至关重要的环节,反倒成了可以忽略不计的东西。

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疯狂之后,电影市场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包括暑期档的低迷现象,已经给那些故事拙劣、面瘫表演、制作粗糙、批量出炉的影片以冷酷的回应。

虚火上升的市场终将面临现实的惩罚。

⑤可以说,反常的规模化高片酬现象,固然有基于供需关系失衡的市场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处于粗放式增长模式中的中国影视产业结出的病态畸形的恶果,是狂飙突进背景下的产业“热症”,与远不成熟的产业“幼稚病”双症并发的典型症候。

找到病根才能对症下药。

对于反常高片酬、追捧明星的现象,我们应该以倡导行业自律,加强行业规范,对于节目形态和导向进行宏观引导,在产品购播与营销环节加强政策指导和舆论管控来治标,再以加快中国影视产业的整体升级,建立成熟规范的现代影视工业体系来治本。

  (选自《光明日报》)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2、第四段举好莱坞影视作品的例子有何作用?

3、结合全文,请具体说说成熟规范的中国现代影视工业体系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总有一天会空缺

田鑫

①玉米秧子被牛踩了一脚之后,它站过的地方就陷了下去,空出一棵玉米秧的位置。

我盯着那个不大不小的坑,那棵玉米秧子紧贴着地面,没有一点要站起来的意思。

②我总觉得,指甲长了剪短又长上来,韭菜割了过些日子又是一茬,树叶黄了会绿,竟然有些东西空缺了就再也不回来了。

越想越失落,并且有一种顿悟了的感觉,才明白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就像被踩进土里的玉米秧一样,总有一天会突然空缺。

并且这种空缺,谁也都会遇得到,甚至还伴随一生。

③我从童年开始,就在经历各种空缺,并记住它们所带来的滋味和创伤。

④小时候寡言,我整天闷不吭声,这种情况直到遇到堆金才得以缓解。

他和我相反,一上课就想说话,每一任同桌都受不了他,老师觉得我不说话,堆金要是坐我身边想说话也没得说,没想到弄巧成拙,堆金竟然打开了我这把生硬的锁。

⑤他竟然成了我遇到的第一个突然消失了的人。

他将一瓶劣质白酒灌进自己十二岁的身体后,就再也没有醒来。

从此,教室里那张课桌的一边就空出一个十二岁孩子的位置,我坐在旁边,守着一个巨大的空洞。

⑥堆金的离开让我明白了人有一天也是会突然空缺的,但是母亲的离开,却让我理解了空缺带来的痛到骨子里的悲伤。

毫无征兆,我在放学回家的途中被截住了,来接我的人说你母亲出事了,得赶紧去看看。

其实我对出事毫无概念,就跟在他身后。

跑到山坡上的时候,一车土豆翻在路上,母亲躺在父亲怀里,软软的,看见我就流起眼泪。

我别过头,想把泪水憋回去,可是无济于事。

她被送到医院前眼睛还是睁的,送回来就一直闭着眼睛。

那个傍晚,在一一和亲人们告别之后,从此家里的院子里炕上饭桌上就空出母亲的位置。

父亲和他的几个孩子守着母亲留下的空缺,度日如年。

⑦三年前,祖父去世,这个四合院里又一次出现了让人悲伤的空缺。

在过完一生闭上眼落了幕之后,我们把祖父埋到了埋着母亲的那块地里,从此,他作为丈夫作为父亲作为祖父的身份,就永远地空缺了下来。

大家尽量把悲伤收起来,装作没事人一样,吃饭的时候,先给爷爷盛一勺,放在供桌上,估摸着他动筷子了,我们才搛菜。

事实上,我们就当他从来都没有离开。

⑧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父亲被我带进城。

父亲走了,村庄里就空出了他的位置。

我像移走一棵树一样,硬生生把父亲连根拔起,让他带着原土来到这座城市。

这个走路佝偻着腰的小个子男人,一张嘴就露出两排黄牙,不用说话就知道方言一定带着土味。

这个在村庄里无比威严的父亲,没有了在田间地头的神气,没有了喝酒打牌时的狡黠,面带怯色,悄悄地活着。

⑨今年清明节,陪父亲回趟村庄给先人们上坟。

两个空缺者回到村庄,跪倒在坟地里,疯长的野草把每一个坟堆盖得严严实实的,父亲清理完他的父亲身边的草,又清理了我的母亲身边的草,然后在两座坟之间,清出一块空地。

⑩离开的时候,我回了下头才看清楚,原来祖父和母亲的坟地之间,恰好留出一座坟的位置。

父亲不说,我心里明白,这块空地,是他留给自己的,这时候把它空出来,是想着在村庄里早早选下一块空地方,安放这些年的空缺,以及多年后将永远空缺的自己。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四段用简练的笔墨交待堆金对我的影响,为后文堆金意外去世后抒发我的感受作铺垫。

B.祖父去世后,我们“装作没事人一样”“当他从来都没有离开”,是因为我们害怕“空缺”,不敢面对祖父离世的现实。

C.作者描写父亲“佝偻”的身姿,“黄牙”和“土味”,是为了展现他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的状态,因而他才会“悄悄地活着”。

D.本文描述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空缺”现象,语言朴素自然,运用比喻、比拟等手法传达出了作者复杂的生活感受。

2、文中多处写到“空缺”带给我的感受,请列举三处加以简要概括。

3、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及作用。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金塔的胡杨

蒋应红

在沙漠戈壁,芨芨草、红柳、胡杨之类的草木实在算不上什么稀罕物。

只要是稍微有点水的地方,你都会发现它们三步一株,五步一簇,低低矮矮,密密匝匝的身影,没有修长的身姿,也没有耀眼的花叶,在春秋易序、寒暑交替中永远恪守着一岁一枯荣的自然法则。

这些沙漠里的普通植物中,我偏爱胡杨。

这绝对不是一种平凡的树,它们是戈壁的魂。

徜徉在金塔县的胡杨林中,我的心时时被那一株株顽强的生命所震颤。

它们像饱经沧桑的老人,精神矍铄,从容淡定。

你可以想见,多少个日日夜夜,任凭劲风怒吼、黄沙蔽空,它们依然迎风而立,一副岿然不动的神态。

它们的根系在大地的深处漫展,枝杈傲然直指苍穹,哪怕黄沙淹没躯干,也是昂首挺立、临危不惧的英雄气魄。

铮铮铁骨,朗朗硬气,纵然倒下,也是千年不朽。

因此,胡杨也被世人誉为“沙漠中的英雄树”。

居住在大戈壁的人都知道,有胡杨的地方,就有水源,就有生的希望。

广袤的戈壁滩上,你会发现胡杨丛生的地方就有村庄。

胡杨既是村庄的守护神,也是村庄的生命源。

居住在当地的人都知道胡杨是“会流泪的树”,这是因为,它们在环境干旱的时候,体内储存了大量的水分,如果划破树皮,水汁就会像眼泪一样从“伤口”中渗出,这“泪”,结晶成碱,可以食用。

胡杨的木质坚硬,成为人们搭房架梁的首选。

幼苗嫩叶,富含钙和钠盐,是牛羊的理想饲料。

一滴胡杨泪,谁解其中味,“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在景区的腹地,豁牙的烽火台旁,烽烟早已灰飞烟灭于历史的天空,我看见雌雄异株的两棵胡杨,佝偻着身躯,相互搀扶着,蹒跚走向村庄,走向抗沙的前线。

胡杨的存在,给我们解读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

中国古代文人士子的心中都有一个西部梦,因为那里是成就英雄的地方。

在通往西部的路上,即便是平沙漫漫,关山万里,也挡不住络绎不绝的文人才士前赴后继的步伐:

高适、岑参、王之涣、陶翰……西部的魅力在于侵染了风、雪、沙、石的品格——劲似疾风、逸如飞雪、广若莽沙、坚比磐石,融合为荡气回肠的西部精神。

如果不是这种贯通古今的精神气脉,我们在今天怎么依然能看见浩浩荡荡、意气风发的支援西部、开发西部的大军呢?

胡杨凝聚了这种精神:

纵然飞沙呼啸、惊心动魄,依然岿然不动、矢志不移;纵然刀光剑影、杀声震天,依然从容不迫、安步当车;纵然冰丈百仞、雪满天山,依然根生大地、枝指苍天。

我敬畏每一株胡杨,凝视它们,仰望它们,脑海里出现的是眉宇间透着刚强、勇敢、坚定的将军:

卫青、霍去病、高仙芝、哥舒翰、封常清、左宗棠……他们平乱西域、保家卫国的赤胆忠心与胡杨扎根边陲、挡风拒沙的矢志不移一脉相承。

如果说,将士们的挥毫写意绘就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轮廓,那么,胡杨就是炎黄子孙的精神图像。

这图像印刻在华夏民族的骨头上,渗透在华夏民族的血液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就在胡杨林的盛景娇艳了金塔的时候,“神舟十一号”在距此不远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

就在世人为此欢呼庆贺之时,可曾知道这些具有胡杨脾性的航天人那些鞠躬尽瘁的日日夜夜?

他们克服艰难困苦,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演绎了一曲现代版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还有酒钢人,油田人……以及千千万万来到这片土地的志愿者、支边者、建设者,他们远离故乡,携儿带女,把风沙的怒吼当作前进的号角,用“献了青春献子孙”的无私精神,再一次描绘出丝绸之路云蒸霞蔚、星斗灿烂的壮丽景象。

临别的时候,朋友的同学匆匆赶来相送,他是山西人,2011年清华大学毕业后主动参加甘肃选调来金塔工作,而今已经娶妻生子,安家落户了。

在和我们聊天的时候,他话不多,总是憨憨地笑着,但言谈举止中透着沉稳、热情、自信、乐观。

我仿佛又看见了那一株株正在破土而出、拔节生长的胡杨幼苗,相信它们一定会在自己的年轮上谱写华丽的篇章,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演绎生命的奇迹。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5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开篇写胡杨“实在算不上什么稀罕物”,着力渲染胡杨的普通平凡,但紧接着说胡杨“绝对不是一种平凡的树”,欲扬先抑,引出下文对胡杨的描写。

B.文章写到了高适、岑参等历尽艰险去实现西部梦的古代文人士子,还写到了卫青、霍去病这些保家卫国古代将领,是因为他们的追求和精神与胡杨精神密切相关。

C.文章语言质朴平实,生动凝练,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多种修辞;句式长短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对金塔胡杨的热爱和赞美。

D.文章结尾详写了一位清华毕业的大学生,与上文形成点面结合,生动展现了大西北志愿者、建设者的精神风貌,表现了胡杨精神在青年一代的传承延续,意蕴深刻。

2、为什么说金塔的胡杨是“戈壁的魂”?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文章的构思很有特色,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章溢,字三益。

龙泉人。

始生,声如钟。

弱冠,与胡深同师王毂。

溢从之游,同志圣贤学。

天性孝友。

尝游金华,元宪使秃坚不花礼之,。

改官秦中,要与俱行。

至虎林,心动,辞归,归八日而父殁。

蕲、黄寇犯龙泉,溢从子存仁被执,溢挺身告贼日:

“吾兄止一子,宁我代。

”贼素闻其名,欲降之,缚于柱,溢不为屈。

至夜绐守者脱归,集里民为义兵,击破贼。

俄府宫以兵来,欲尽诛诖误者。

溢走说石抹宜孙曰:

“贫民迫冻馁,诛之何为?

”宜孙然其言。

檄止兵.留溢幕下。

   

明兵克处州,避入闽。

太祖聘之,与刘基、叶琛、宋濂同至应天。

太祖劳基等曰:

“我为天下屈四先生,今天下纷纷,何时定乎?

”溢对曰:

“天道无常,惟德是辅,惟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耳。

”太祖伟其言,授佥营田司事。

巡行江东、两淮田,分籍定税,民甚便之。

浙东设提刑按察使,命溢为佥事。

胡深出师温州,令溢守处州,馈饷供亿,民不知劳。

山贼来寇,败走之。

迁湖广按察佥事。

时荆、襄初平.多废地,议分兵屯田。

且以控制北方。

从之。

会浙东按察使宋思颜、孔克仁等以职事被逮,词连溢。

太祖遣太史令刘基请之曰:

“素知溢守法,毋疑也。

”会胡深入闽陷没,处州动摇,命溢为浙东按察副使往镇之。

既至。

宣布诏旨,诛首叛者,余党悉定。

太祖谕群臣曰:

“溢虽儒臣。

父子宣力一方,寇盗尽平。

功不在诸将后。

洪武元年,与刘基并拜御史中丞兼赞善大夫。

时廷臣伺帝意多严苛溢独持大体或以为言溢曰宪台百司仪表当养人廉耻岂恃搏击为能哉!

遭母丧,乞守制。

不许。

再上章乞终制。

诏可。

溢悲戚过度,营葬亲负土石,感疾卒,年五十六。

帝痛悼,亲撰文,即其家祭之。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廷臣伺帝/意多严苛/溢独持大体/或以为言溢曰/宪台百司仪表/当养人廉耻/岂恃搏击为能哉

B.时廷臣伺帝/意多严苛/溢独持大体/或以为言/溢曰/宪台百司仪表/当养人廉耻/岂恃搏击为能哉

C.时廷臣伺帝意/多严苛/溢独持大体/或以为言溢曰/宪台百司仪表/当养人廉耻/岂恃搏击为能哉

D.时廷臣伺帝意/多严苛/溢独持大体/或以为言/溢曰/宪台百司仪表/当养人廉耻/岂恃搏击为能哉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

《礼记·曲礼上)记载:

“男子二十冠而字”。

意思是,男子20岁举行冠礼,并赐以字。

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B.从子:

古人的宗族观念很重,通常会追溯到曾祖父。

同曾祖父不共父的平辈兄弟——从祖兄弟、从父兄弟的孩子,称为从子。

唐宋开始将亲兄弟之子也称作从子。

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从弟”即堂弟。

C.檄:

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

如《三国演义》中“操作檄文以达诸郡”。

“檄文”与“敕令”一样都是长官用于下行的文书。

D.乞守制:

古代礼俗,“自闻丧日起,不计闰,守制二十七月,期满起复”。

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称“丁优”。

服满再行补职。

但是情势需要,不得离职,可以“夺情”,合法地不守礼制。

“夺情”,意思是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章溢天性孝顺,年轻时在去秦中做官的路上,忽然心悸力辞而归,抵家八日后父亲去世;母亲去世.章溢多次上奏章请求回家守孝,最后因为悲伤过度.营葬时又亲自背运土石,得病而逝。

B.章溢受朱元璋聘请,与刘基、叶深、宋镰一同来到应天。

朱元璋与章溢交流非常高兴,觉得章溢的话特别有道理,授予他佥营田司事。

章溢巡行江东、两淮田地,根据户籍确定税额,这对百姓十分有利。

C.章溢虽是儒臣,但是先守住龙泉,后来又平定处州。

胡深出师温州,章溢受命驻守处州.保证粮晌供应。

朱元璋感叹说:

他们父子效力一方.寇贼全被平定.他们的功劳不比诸将小。

D.章溢深得皇帝信任。

浙东按察使宋思颜、孔克仁等人的供词中牵涉到章溢,朱元璋派人去安慰章溢,消除他的顾虑;他去世,皇帝亲自写了悼文.到他家里祭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溢走说石抹宜孙曰:

“贫民迫冻馁,诛之何为?

”宜孙然其言。

 

②天道无常,惟德是辅,惟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耳。

三、诗歌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辛弃疾

老去浑身无着处①,天教只住山林。

百年光景百年心。

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试向浮瓜沈李②处,清风散发披襟。

莫嫌浅后③更频斟。

要他诗句好,须是酒杯深。

(注)①老去句:

语本苏拭《豆粥诗》“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②浮瓜沉李:

语本魏文帝《与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后以“浮瓜沉李”形容夏天消暑行乐生活。

③后:

略似今日口语中之“啊”。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词语言明白如话,笔调轻松,言浅意丰,令人寻味不已,—些语句成为成语。

B.开篇点明自己年老体衰,闲居山林,奠定全篇基调;“无着处”,正话反说。

C.两个“百年”间隔反复,照应上文之“老去”,寓示自己—辈子被荒废。

D.下片开头两句写夏日行乐,表达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归隐生活的向往。

E.结尾化用杜甫诗句“李白斗酒诗百篇”,表达了词人要向李白学习写诗的愿望。

2、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