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教案《认识区域》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9533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教案《认识区域》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地理教案《认识区域》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地理教案《认识区域》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地理教案《认识区域》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地理教案《认识区域》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高三地理教案《认识区域》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高三地理教案《认识区域》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教案《认识区域》教学设计.docx

《高三地理教案《认识区域》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教案《认识区域》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地理教案《认识区域》教学设计.docx

高三地理教案《认识区域》教学设计

高三地理教案:

《认识区域》教学设计

  【考试内容与要求】

  考点:

区域的含义、中国省级行政区划

  【重点与难点】

  ◆区域的含义

  ◆中国省级行政区轮廓、位置的记忆

  【考点梳理与拓展】

  1、区域的含义:

  

(1)概念:

                                                              。

  

(2)区域特征:

区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界线,具有明确的

  __________,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2、区域划分:

划分指标有______指标或______指标;自然要素特征指标或______要素指标。

区域划分目的:

了解各区域之间的______,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3、区域特征及其实践意义:

特征

含义

实践意义

整体性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________、

________,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资源利用要综合考虑,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差异性

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区

域内部也有差异

必须遵循________的原则,扬长避短,促进区域发展。

开放性

区域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地

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必须加强区域______,实现________,协调发展。

  【经典例题1】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由于目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

图1中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A.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经典例题2】

  读图2,回答1—2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经典例题3】

  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的流动。

图3表示甲、乙两个不同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若甲、乙分别对应我国目前的农村、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

  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A.初级矿产品       B.粮食       C.工业制成品       D.廉价劳动力

  4、中国省级行政区划:

我国共有____个省级行政区,其中直辖市有____个,特别行政区有____个。

  【经典例题4】

  图4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图2中省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省位于第二级阶梯,属于北方地区

  B.丙、丁两省位于同一温度带,同一气候区

  C.甲、乙两省以山地为界

  D.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

  2.对图中省份的交通和物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省陆路交通居首位       B.丙、丁两省水路交通居首位

  C.甲、乙两省煤、木材丰富         D.丙、丁两省有色金属、粮食丰富

  【课后巩固】

  一、选择题

  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常常不同。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都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          B.区域划分的基础是地理环境整体性

  C.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客观上并不存在    D.指标不同,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不同

  2.下列关于区域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之间都有明显的界线            B.区域内部表现出完全的一致性

  C.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一个区域发生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区域

  图5为“某区域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按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划分,图5中属于半湿润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关于图5所示区域降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致由东向西降水量逐渐递减

  B.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降水量逐渐递减

  C.降水的区域差异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D.降水的区域差异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图6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丁区域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有实有虚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差异大

  6.有关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

  读图7,回答7—8题。

  7.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

  B.自然带景观为温带荒漠,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8.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9.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的纬度相当,但气候相差很大,其根本原因是

  A.海陆位置      B.水汽来源不同       C.人类活动不同      D.海拔不同

  10.关于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植业是西藏的特色产业         B.对外联系是拓展外向型经济的保证

  C.优质青稞、细毛羊等是特色产品   D.为加快资源开发,可以大量接受移民

  二、综合题

  11.图8中的四个不同的区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读图回答问题。

  

(1)简要分析四地农业生产共同的自然条件。

  

(2)简要分析四地在农业生产中各自的优势。

  ①A地在土地资源上的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地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地在灌溉条件上的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D地所建的著名水利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

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2)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

  (3)分析该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4)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

  参考答案

  【经典例题1】A

  【经典例题2】1.B 2.C

  【经典例题3】1.B 2.A

  【经典例题4】1.AB 2.AD

  【课后巩固】

  1.D 2.D 3.C 4.A 5.D 6.D 7.B 8.D 9.D 10.B

  11.

(1)四地均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灌溉便利。

 

(2)①肥沃的黑土,土地后备资源充足 ②实行基塘生产,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发展生态农业 ③河湖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④都江堰

  12.

(1)(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北高南低,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

 

(2)特点:

(除北部高山地区外,)年降水量丰富(降水量多),集中于夏(雨)季。

成因:

夏(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的丰沛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3)(山高谷深,)河流多,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经济落后,)经济投入不足,技术力量缺乏。

 (4)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

人为原因:

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经济落后,)传统农牧业发展;生活能源需求,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