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家大院建筑布局影响分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95335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高家大院建筑布局影响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谈高家大院建筑布局影响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谈高家大院建筑布局影响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高家大院建筑布局影响分析.doc

《谈高家大院建筑布局影响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高家大院建筑布局影响分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谈高家大院建筑布局影响分析.doc

谈高家大院建筑布局影响分析

关键字:

高家大院建筑风格历史溯源

摘要

西安北院门144号高家大院始建于明崇祯十四年,距今360多年。

高家大院,位于鼓楼历史街区中的北院门街中段,院落布局沿北院门街向纵深方向展开,呈东西向布局。

院落由南北向并排的三进院落组成,在北院门街和西羊市街上有主次两个入口。

高家大院的门楼砖雕及房屋的木质构件刻花精细,具有典型的地方建筑装饰艺术风格。

该院落从房屋结构及室内家具陈设都完整地保留下来,这样完整的院落如今在西安已很难见到。

每年有大量的建筑专业学生,在专业课教师的带领下来这里实地考察和临摹测绘。

因此,研究高家大院建筑风格历史成因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了解我国西北建筑发展史的具有重要变迁。

1.1历史由来

高家大院位于西安市繁华的商业街——北院门清真小吃街上,北院门144号,属高岳崧故居。

主人高岳崧祖籍江苏镇江,清同治十年参加科举考试被皇帝钦点榜眼。

明崇祯十四年至清同治十年,高家本族七代为官。

该民居属三院四进式砖木结构四合院,其主体是明崇祯年间建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1966年,高家大院被收归国有。

1990年以前,在西安古城墙内,两三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宅院占宅院数的一半以上。

但随着城市开发和低洼棚户区改造,老宅院逐渐消失,目前存留的老宅院尚不足1/200。

2

2001年,民居被列为西安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获得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发的“亚洲太平洋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院内设有陕西合阳的提线木偶戏表演和皮影演艺厅,精品国画展及典雅茶庄,也是全国唯一情景或古装写真摄影拍摄基地。

不同的地缘因素造成了设计者思维上的差异。

而关中民居中的院落空间正是历代设计者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适应渭河平原与渭北台原的物质形态基础。

它在室内外空间过渡时起到了媒介的作用。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选择宅基地时就要对周边的环境进行反复考察和验证,人们认为住宅的优劣与宅主人吉凶祸福有很大关系。

首先要看宅址选择的好坏。

因此在村落选址、建房择地之前的首要步骤就是先看风水、定阴阳,也就是根据风水理论的原则来审仔细考察村址、地形、地势、土壤、水源以及周围的建筑、道路、植物分布等情况。

一般的选址原则是:

坐北朝南,负阴抱阳,前有对景,左右有适于防御的小的丘陵环护;近水,最好位于水流环抱的区域。

(如图2.3)

1.2平面结构

西安北院门144号高家大院位于鼓楼历史街区中的北院门街中段,院落布局沿北院门街向纵深方向展开,呈东西向布局。

院落由南北向并排的三进院落组成,在北院门街和西羊市街上有主次两个入口。

高家大院院落南北宽42米,东西长63米,总建筑面积2517平方米。

高家大院的空间格局是严格按照中国传统院落空间的等级制度理念来布置。

4.3.1院落空间格局院落空间平面布局形式为串并联式,首先沿着院落的东西轴线将多进式院落空间展开,形成层层递进的空间效果,然后沿着南北向的多条轴线将两个院落并联起来,形成空间层次丰富的多轴线建筑群体。

高家大院并列的两组三进式院落,分为南主院和北主院。

南主院的入口即为院落的主入口,进入门厅后,沿东西向轴线贯穿南主院的三进院:

前院、中院、后院。

由前主院前院向北即到私塾院,此处是北院主轴线贯穿的三进院落。

在北主院的后院在二层厢房间架有连廊,院落空间层次丰富富有变化。

高家大院的多进式院落,每个院落空间围合方式和围合材料都不尽相同。

各院落空间之间的尺度、比例及围合院落建筑形制的差异,显示了各个院落之间的等级与主从关系。

前庭院由长方形的院落空间和入口空间组成。

围合院落的厢房均为一层,厢房立面上仅在窗台下沿做砖墙处理。

其他门、窗部分都用木雕装饰。

院落空间界面做大面积的虚处理,使空间开敞、外向。

私塾院是北主院轴线的起始院落,院落的北面围合为带檐廊的围墙而非建筑,南面也是由白墙限定,主要围合建筑是东、西向的私塾和先生房。

空间自由多变。

界面多用木雕门窗,私塾房设有挑檐,划分了空间层次。

中庭院为两过厅之间夹合的狭长空间,起到分隔内外过厅的作用。

空间形态极为窄长,围合空间的界面也全部为虚处理,没有实墙。

后院为宅主办公起居,家眷居住之用,分南北院两跨。

南主院部分围合建筑为两层,空间形态较之前庭院更为封闭。

厢房底层为实墙处理,两层部分为木雕门窗。

正房设置檐廊处理,衬托了正房重要的位置和核心地位。

北院部分的正房为一层且不设檐廊,是家眷起居的房屋,等级与南院相比较低。

1.3民俗风格

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

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

年降水量522.4~719.5毫米,由北向南递增。

年日照时数1646.1~2114.9小时。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选择宅基地时就要对周边的环境进行反复考察和验证,人们认为住宅的优劣与宅主人吉凶祸福有很大关系。

首先要看宅址选择的好坏。

因此在村落选址、建房择地之前的首要步骤就是先看风水、定阴阳,也就是根据风水理论的原则来审仔细考察村址、地形、地势、土壤、水源以及周围的建筑、道路、植物分布等情况。

一般的选址原则是:

坐北朝南,负阴抱阳,前有对景,左右有适于防御的小的丘陵环护;近水,最好位于水流环抱的区域。

陕西八大怪之一的“房子半边盖”就包含了节约土地、节约建材、节能保温和邻里和睦相处的理念。

在陕西并不是所有的房子都是“半边盖”。

陕西人把房子分为“安间”和“厦房”二类。

院子中的“上房(厅房)”和“街房”属于“安间”,院子二侧的房子是“厦房(厢房)”。

只是“厦房”是“半边盖”的。

“上房”和“街房”一般是三开间,在陕西流行的设计是“一明两暗”。

中间的房子是客厅,门开向院子。

二侧是居室,门开在客厅里。

雨水是流向自己院内的,房子的两侧和邻里接壤。

这一点和外地并无大的差异。

“厦房”就会些特殊了,全都是“半边盖”的。

和二边盖比较,还是有点道理的。

首先,雨水流向自己的院子,不会发生邻里纠纷。

两边盖的房子为了避免这一点,会在两个院子中间留一个小巷子、或在房子和院墙间留一个夹道。

相比之下,“半边盖”的房子节约了土地,“半边盖”的房子可以和邻居的房子无缝连接。

其次,“半边盖”的房子,两个院子相邻的“厦房”共用一面墙,是“伙墙”或“借墙”,不仅可以节约建材,也将这个外墙变成了内墙,提高了保温性,居住的舒适性提高了。

在寒冷的北方,是可以节省不少能源的。

参照于这种设计,高家大院坐北朝南,占地九分,南北长50米,东西宽12米,建筑布局为三开间三进院落,街房、厢房、过厅、二门、上房一应俱全。

院内两侧的厢房都是“房子半边盖”的典型陕西民居特色,过厅为硬山明柱出檐式,且前后、东西相向对称,上房为硬山明柱出檐二层楼房。

二道门为三开门,即正门带两个偏门,门楼砖雕精美,除花鸟竹木之外,“平为福”、“苍竹”等字如浮空中,与白纸窗棂相映成趣。

大门为生漆木门,拴马桩立于门侧。

两个门墩上的浮雕是麒麟蝙蝠梅花鹿等吉祥动物。

过厅的房门上刻有牡丹、梅花、宝剑、方鼎;上房的门上则为“梅兰竹菊”四君子。

房上虎头瓦当、院内雕花门窗……二门及其偏门上的砖雕更是精美异常,整个大院古韵四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家大院的门楼砖雕及房屋的木质构件刻花精细,具有典型的地方建筑装饰艺术风格。

1.4总结

通过西安北院门144号传统民居街巷空间和院落空间进行调研考察,并以关中民居院落空间做为着眼点,从院落的功能及形式、院落空间的要素、院落的围合方式以及院落空间的处理手法几个方面出发,较为详细地对我们的民居院落空间进行分析与总结。

院落空间一直都是中国民居建筑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它不仅仅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所,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

只有在充分了解本民居,本地域建筑的特征后才能更好地为这里的人民服务,才能将民族建筑中最为宝贵的空间语言在新的时代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孙笙真关中民居院落空间形态分析及应用[D]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