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5599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9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docx

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

资料1

1、强化责任(包括加强领导、成立机构、落实分工、强化责任等内容)

2、完善制度(包括建立健全法制、改进工作机制、完善管理制度等问题)

3、加强管理(包括正反两方面:

正,加强常规巡查、强化日常管理、规范引导发展、优化服务措施等;反,加强执法打击、落实整改措施、严格追究责任等)

4、加大投入(包括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硬件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加大技术投入,促进规范发展;加大人才投入,提高发展质量等)

5、强化宣传(宣传法律法规、树立典型、打击落后等)

6、加强督查(通过定期不定期检查,加强信息跟踪,强化动态管理,促进均衡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措施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

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三)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2008年是自然灾害频发的一年,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开始显现的一年

§冰灾,地震,水灾各种自然灾害频繁来袭,在灾难面前人民群众、政府、军队都展现英勇无畏团结一致的精神,灾难使中国人民更紧密的团结在了一起。

2008年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开始显现的一年,物价飞涨、股市楼市、翁安事件、食品安全、安全生产事故等,以网络上此起彼伏的抱怨声,全国各地的社会矛盾不断显现,虽然这都是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但是这个公民民主意识激争的年代里,政府应该有强有力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

§什么是通货膨胀?

简单来说,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的连续上涨,普遍应用的监测指标就是CPI。

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无不在追求这样一个境界——高经济增长率、高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曾经出现过这种罕见的情形,我国经济自2003年以来的4年多时间里也接近了这个境界。

由此可见,低水平的通货膨胀并不是经济的敌人,大家甚至认为3%以下的通货膨胀率能够为经济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严格来讲,我们每天都生活在通货膨胀之中,比如今天的十块钱比起二十年前的十块钱在购买力上已经相去甚远,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物价上涨幅度很小以至于我们几乎察觉不到。

但是,当通货膨胀转向过快的甚至急剧的增长速度时,它就会变成全社会的公敌。

在高通货膨胀率的条件下,市场的价格机制将被严重扭曲,同时广大居民的收入和财富将面临迅速的再分配,居民储蓄往往会因为货币购买力的大幅缩水而遭受重大损失。

§哪些因素会诱发严重的通货膨胀呢?

一是需求拉动,即包括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在内的总需求超出了生产能力从而将物价拉起来;二是成本推动说,即工资和原材料价格等生产成本的增加会推动物价普遍上涨。

此外,通货膨胀还有一种通过预期来自我实现的特性,例如,如今CPI每个月都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惊喜”,那么大家难免会认为物价还要继续往上涨,一旦这种预期在社会中广泛形成,就会促使企业、家庭和个人提前进行投资和消费,物价水平将在总需求的拉动下进一步走高,通胀预期就演变成为真正的通货膨胀了。

明白了通胀预期,我们就不难理解有关部门为何如此执着地使用“结构性上涨”这一说法了,目的就是稳定通胀预期。

导火索:

猪肉涨价

§猪肉价格大幅走高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养猪成本的提高。

2006年底全世界粮食储备量降到了20年来的最低点,受此影响,粮价出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上涨,导致猪饲料价格随之水涨船高。

其次是2006年4月以来我国长江流域爆发的猪蓝耳病导致生猪存栏量下滑,同时,疫病对该地区养猪农户的信心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从而抑制了生猪存栏量的恢复势头。

第三是近几年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增加之后必然要改善食品质量,扩大肉类和禽蛋的消费支出,这就刺激了市场对猪肉等商品的需求。

供给减少和需求上升的共同作用,促使猪肉价格开始大幅走高。

§对于国人来说,猪肉在饮食结构中占据着比较高的比重,世界上超过一半的猪肉由我国生产出来并消费掉,猪肉价格一旦疯涨起来,我们的日常生活必然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其中生活成本上升是最为重要的一条。

根据经济学理论的“替代效应”,猪肉价格上涨将导致同类商品的需求扩大

煤价上涨

§煤炭是国家的重要能源资源,价格的稳定至关重要。

煤炭价格上涨,不仅对工农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而且对居民生活带来了一系列影响。

§对企业生产来说,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使以煤为动力的发电、供热等企业成本大增,效益下降;煤炭价格上涨,煤炭供应紧张,使得部分电厂发电机组被迫限运或停运,发电量减少,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用电;

§煤炭价格上涨带动相关产品价格上涨,尤其是化工、钢铁、冶金、煤气等消耗煤炭较大的行业最为明显。

§对居民生活来说,煤炭价格上涨,带动了电价、液化气、取暖价格的上涨,给居民带来的生活压力增大,特别加重了低收入居民生活的负担,同时加剧了社会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国际油价上涨

§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

直接影响表现为外汇支出增加、净出口减少,进而降低GDP增长率,并拉动物价上涨。

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产品出口面临着下降的潜在危险:

一是以石油为主要燃料、原料的产品,因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从而使出口面临下降的潜在危险。

二是出口对象国因油价上涨使国际收支出现困难,进而降低其进口能力。

房价上涨

§一是土地价格的上升成为推动房价上涨的第一因素。

§二是建材涨价、建筑工人工资水平增加、拆迁成本提高等带来的成本加大。

§三是缘于供给减少特别是供需矛盾预期的推动。

需求拉动价格走高

§四是房地产供给结构变动推动。

目前房地产市场供求总量的阶段性失衡直接影响房地产价格变动,即中低价位商品住房供应量下降,高档商品房供应增加,使得商品房平均价格上扬,这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矛盾是吻合的。

§五是个别发展商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大肆进行市场炒作,炒入世、炒申奥,各种炒作概念层出不穷,误导消费者进行不合理的住房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也拉动了房价的上涨。

§六是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是由于资产价格连续上涨,吸引投资者在认为还会上涨的预期促使下,不断有新的投资者跟进,因此价格越来越高。

世界粮食危机的原因

§一、富国农业补贴削弱了穷国的农业生产力。

从2002年美国通过的为期五年的农业法案来看,美国每年对农业的补贴高达数百亿美元。

欧盟也不例外。

富国的高额农业补贴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形成巨大冲击,使这些国家的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导致贫穷的农业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二、生物燃料的消耗使粮食资源大量缩减。

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使生物燃料越来越供不应求。

欧盟、美国等纷纷鼓励使用生物能源,玉米、大豆等都可为生物燃料的原材料。

§三、市场投机使粮食危机更加恶化。

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正在从“实物经济”向运用投机资本致富的“金融经济”转型。

在房地产泡沫之后,过剩的全球化资本把目标转向资源和粮食为主的商品投机。

§四、自然灾害等因素降低了全球粮食总产量。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而引起的一些粮食主要出口国遭遇了严重的干旱和洪涝灾害。

自然灾难严重降低了粮食主要出口国的产量,从而使这些国家粮食出口大幅下降。

§五、全球经济复苏、世界人口增加导致需求量增加,肉蛋奶鱼等动物蛋白食品消费量快速增长,从而导致消耗更多的饲料粮,粮食储备量下降;

§六、“轻农伤农残农”造成农业发展不受重视而长期停滞不前;

控制物价上涨措施:

一个根本途径、三个关键环节

§一个根本途径就是要一手抓增加有效供给,采取综合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农产品、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一手抓抑制不合理的需求,主要是投资过快增长、货币投放过多,继续实行从紧货币政策以及抑制一些不合理的“两高一资”产品出口,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这是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的根本途径。

§三个关键环节,首先,一头要抓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

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生猪生产、奶业生产、禽类生产的政策。

只要是市场上不脱销、有东西,大局就能稳定。

另一头要抓对低收入群体的适当补贴,使低收入群体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生活水平。

这头稳定了,大局也能稳定。

§第三,中间这一环节,就是抓市场监管。

要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散布涨价谣言、蛊惑人心等违法行为,保持市场的正常秩序。

§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就资源配置而言,市场机制下极具活力的自由竞争,加快了优化资源配置的步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使市场经济焕发着其他资源配置方式所不可比拟的光彩与生命力。

然而,也正是由于优胜劣汰的残酷和趋利避害的“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使市场机制具有本身无法克服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经济运行难免出现大的波动,客观上要求政府必须在一定限度内掌握必要的经济资源和参与必要的经济活动来克服市场失灵,并通过宏观经济政策保证经济平稳运行

§宏观调控是维护市场竞争的有力保障,强调市场竞争也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宏观调控,放任自流只能造成市场秩序混乱、投机过度、经济大起大落等一系列市场失灵,最终牺牲市场竞争。

历史发展与理论演变都已充分证明了二者缺一不可的事实。

宏观调控的有否并非划分资源配置方式的标准,关键在于是否确立了市场的基础性地位。

政府宏观调控不等于计划经济,市场竞争也不等于放任自流。

§在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时,应当以市场竞争为主,宏观调控只能在市场竞争不能起作用的领域发挥作用,维护市场的基础性地位,保证市场正常竞争的进行,而不是采取种种措施,过多干扰市场运行,甚至去参与市场竞争,妨碍市场机制运作,其侧重点应在于以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更好地保证市场竞争作用的发挥,维护市场秩序,在不破坏竞争法则和不损害效率的前提下,对社会分配环节进行必要的调节,使收入分配取向公平,保证社会稳定、经济平稳运行。

§宏观调控的经验告诉我们,宏观调控必须以市场化手段作为调控的基本方式,熨平经济波动,保证经济均衡稳定增长,为市场竞争创造一个宽松的经济环境。

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又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包括进行科学的市场预测,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完善产业政策、地区布局政策和技术政策,运用灵活的调控方式等,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加大法规建设和执法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宏观调控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打通市场环节和市场渠道,实现区域市场与全国市场相衔接,真正建立竞争有序、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保证市场竞争的自由与有效,维护市场秩序的合理与公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宏观调控手段

§经济手段:

这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利率等。

§法律手段:

这是指政府依*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

通过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公有财产、个人财产,维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各个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个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各种经济组织之间横向和纵向的关系,保证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

§法律手段的内容包括经济司法和经济立法两个方面。

经济立法主要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各种经济法规,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经济司法主要是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制度、程序,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的活动,维护市场秩序,惩罚和制裁经济犯罪。

宏观调控手段

§行政手段:

这是依*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

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还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

因为计划手段、经济手段的调节功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计划手段有相对稳定性,不能灵活地调节经济活动;经济手段具有短期性、滞后性和调节后果的不确定性。

当计划、经济手段的调节都无效时,就只能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

尤其当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或社会经济某一领域失控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将能更迅速地扭转失控,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

当然,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规的手段,不可滥用,必须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以运用。

§经济手段中的政策:

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产品购销政策、价格政策、扶贫政策、产业政策等。

如:

国家恢复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法律手段如: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行政手段如:

政府下令关闭污染严重的小煤窑、小油田等

美国金融危机的九个警示

§警示之一,要当心金融创新过度带来的风险

如果金融创新不能评估和可控,如果金融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逐利,那么,这种创新活动带来的一定是金融市场的泡沫、危机和灾难。

借鉴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我们有必要对金融创新进行重新审视,既要看到其对金融发展推进器的作用,又要对其令人防不胜防的放大风险一面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把金融创新的风险置于可控范围内。

§警示之二,要当心投资者心中无数和过度投机带来的风险

投机是市场的润滑剂,但若是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就会严重损害市场稳定的基础,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美国五大投资银行的教训告诉我们,要想实现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抑制过度投机,严防投机泛滥,尤其是投资者对风险要有一个底线,设置一个容忍度,绝不能依靠过高的杠杆率进行盲目投资。

投资者只有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孙子兵法中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用这句话观察和审视市场投资,就是说,投资者必须既了解自己的财务及风险状况,同时又要了解交易对手和所投资的金融产品的风险状况,绝不能无视交易对手和金融产品的风险,运用过高的杠杆率盲目投资,否则“殆”是必然的结果,这个“殆”就是市场投资行为的失败甚至破产。

美国金融危机的九个警示

§警示之三,要当心市场无序和放松监管带来的风险

一个有序市场的基础是法制和监管。

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

市场主体一旦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

金融运行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止金融风险的积累及其向金融危机的转化,必须加强对金融活动的日常监管和调控,及时发现金融运行中的不稳定因素,扭转金融市场的无序状态。

§警示之四,要当心本末倒置,忽视存款业务带来的风险

这次金融危机清晰地表明,无论是对于商业银行还是投资银行来说,稳定的资金来源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如果抛弃存款立行的基本原则,过多地依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融资,一旦市场信心出现问题,流动性危机就有可能马上显现。

§对于投资银行来说,主要是通过从货币市场上短期融资或者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本金和没有储蓄存款的支持,其流动性就凸显重要,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很有可能出现支付危机。

§“存款立行”对于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及银行控股公司来说,要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个观念,重点抓好存款这项主业,不要过度寄希望于资本市场筹资,商业银行一定要做到“存款立行、风控保行、服务兴行、科技强行”。

美国金融危机的九个警示

§警示之五,要当心高回报掩盖下的金融风险

  近年来,在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上涨的形势下,金融机构纷纷降低贷款标准,贷款质量大幅下降。

商业银行将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处理后卖给房贷融资机构,然后,房贷融资机构将买来的资产又进行证券化成为次级债,再卖给投资银行等机构。

在房价上涨和低利率时代,没有人怀疑次级抵押贷款的质量,过长的信用链条问题被掩盖,投资银行的资产出售也相对容易,其信用支撑其在货币市场融资,流动性也不成问题,投行的暴利神话不断延续。

但是,一旦情况有变,经济泡沫破裂,基础资产的风险就会很快传染到信用链条的各个层次。

投资者为了自保,缓解流动性不足,纷纷收缩信用,出售资产,从而导致资产价格急跌、暴跌和金融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表明,当资产价格在上升过程中,风险被弱化和掩盖了,人们看到的只是经济的繁荣、投资金融衍生产品所带来的丰厚利润,而资产价格下跌时,绷紧的信用链条最终在房地产领域断裂,迅速向上游并通过各种渠道的债权债务关系向全球蔓延。

因此,银行业金融机构始终不能忽视经济繁荣时期丰厚回报掩盖下的各种风险。

美国金融危机的九个警示

§警示之六,要当心投资集中度过高带来的风险

§现在,多数国家都将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元,一些大型国际金融机构在投资时也是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为主。

这次金融危机给投资者的一个深刻教训就是,投资者要更加注重投资结构的多元化,实现风险分散,防止资产过于集中于一个区域、一种货币而可能引发的风险。

§警示之七,要当心在投资决策中过于依赖抽象的数学模型而导致的风险(建立科学评估机制)

数学模型依赖一些脱离现实市场条件的抽象假设和历史数据,因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最终依据。

数学模型是静止的,而资本市场是生动活泼、瞬息万变的。

如果一味地依赖数学模型指导投资决策,就会无异于“刻舟求剑”。

“舟”就好比是我们的金融资产,“水”就好比是我们的资本市场,金融资产这条“舟”每时每刻都在资本市场这个“水”中进退,它的价格和风险状况一直是处于变动状态之中的。

过分依赖模型进行投资决策是不科学的,在实践中也是要碰壁的、吃亏的,我们必须对模型的计算结果给予科学的判断,这是一个科学的风险管理不能或缺的。

§警示之八,要当心高激励离开合理边界带来的风险

有关机构的研究数据表明,2007年美国大企业高管薪水的水平是普通员工的275倍。

这一比例,在大约30年前仅为35比1。

金融机构对高管的激励措施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收益挂钩,在诱人的高薪驱动下,华尔街的“精英”们为了追求巨额短期回报,纷纷试水“有毒证券”,借鉴金融创新从事金融冒险。

美国房贷机构、经纪公司将贷款发放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借款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则将房贷资产打包卖给投资者,重奖之下放弃授信标准。

离开合理边界的高薪激励,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之一。

目前来看,之所以救市措施没有见到预期成效,原因之一也在于没有能做到“花钱买机制”。

在美国,许多民众认为,目前政府救市是由纳税人埋单,而没有涉及高薪激励和风险控制机制的改革。

为此,美国政府救助大型金融机构时,对高管的激励性薪酬及税收抵扣等也提出了限制条件,以增强市场信心,恢复稳定市场秩序。

任何行业的收入都要有一个合理的边界,不能离开相应的行业标准和适当兼顾社会公平原则。

§警示之九,要当心虚拟经济带来的风险

美国金融危机之所以会发展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虚拟经济高度膨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把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了拉美和东南亚,而把美国本土打造成贸易、航运和金融等服务业中心,利用专利、标准和品牌等手段,控制着产业的高端,而后信息技术的推广使美国的虚拟经济达到巅峰。

在本世纪初,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金融业加快发展,金融创新的衍生产品大量涌现。

这些衍生金融产品不是出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之需要,而是发自金融机构甚至单个机构、部门、个人逐利之动机。

这种金融活动搞得越多,危害越大。

教训告诉我们,金融是第三产业,金融的发展应立足于市场分工,履行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职能,任何脱离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金融活动都是没有希望的。

以上九个“警示”昭示我们: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既要适度进行金融创新,更要注重风险管控,追求稳健的可持续发展。

一句话,违背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忽视风险就要付出冒险的代价!

§青少年及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

案例

§“马加爵”这个名字几乎家喻户晓,这个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成为残忍杀害自己同学的疑犯。

近年来,高校中频频出现大学生自杀、犯罪等问题,向人们敲响警钟,除了学业、就业,应该给予大学生更多心理上的关注。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被戮学生刀下,成为最近一宗校园惨案。

此时,山西(2008年10月4日晚,朔州市二中郝旭东老师在教室中巡视,向班长询问班费的收缴情况,当被告知有两名同学还没有缴,其中包括李某时,他抬起目光望向李某,然后走过去,拿走李某手中的烟蒂。

随后,李某突然从书包中抽出弹簧刀,朝郝旭东腹部猛刺一刀。

郝旭东忍痛跑到教室门口,李追上又连刺两刀……)和浙江(10月21日中午,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盘溪中学31岁女教师潘伟仙因为学生丁某逃学上网,又联系不到孩子的家长,就决定带着丁某一起做家访。

下午的时候,丁某一个人回来了。

第二天,警方在一个山上找到了潘老师的尸体。

据丁某交代,他借口父母不在家,而爷爷奶奶在山上干活,将潘老师骗到山上后掐死。

)两起“弑师案”的血迹仍未干透

§08年4月22日下午,北大中文系一名女生跳楼自杀。

§2002年至2003年,西安某高校就有8名学生自杀。

大学生自杀的心理分析

§

(一)人格障碍与大学生的自杀行为。

心理卫生学认为,情绪失调和人格障碍是相互作用的,情绪失调往往导致人格障碍,而人格障碍又体现出情绪失调。

情绪失调与人格障碍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如自卑、抑郁、孤僻、悲观、鲁莽、急躁、害羞、多疑、狭隘、焦虑等等,但并非每一种表现都易于诱发自杀行为。

§

(二)挫折与大学生的自杀行为。

所谓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的无法克服的障碍。

对挫折的消极反应,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就会对受挫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构成危险,成为自杀行为的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