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5814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docx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我们身边的物质

专题复习

(一) 我们身边的物质

01  专题概述

本部分知识关注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保存等。

呈现以下特点:

(1)突出知识间的联系,体现综合性;

(2)聚焦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性;(3)取材于实际生活,体现应用性。

试题多数起点较低,因此具备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清晰的化学知识结构是正确分析问题的基础,所以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应扎扎实实落实到位。

一、金属和金属材料

主要有如下考点:

(1)合金及合金的特点;

(2)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3)金属的化学性质与金属活动性顺序;(4)铁的冶炼;(5)金属的锈蚀原理与防锈措施;(6)金属资源的保护。

此部分知识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内容,将会加强与生产生活实际、新科技、社会热点等的密切联系。

1.合金及合金的特点

主要考查的方面:

辨别一种材料是否属于合金,根据合金的用途判断利用了合金的什么性质。

预计会以近年研发的新材料为背景命题,也可能将合金与纯净物、混合物等概念进行综合考查。

2.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该考点主要考查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硬度、熔点等物理性质以及与这些物理性质相对应的用途。

常以生产生活实际、高科技为背景来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进行考查。

3.金属的化学性质与金属活动性顺序

中考中一般将金属的化学性质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综合在一起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是金属与金属材料这部分知识的考查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

4.铁的冶炼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

冶炼铁的设备、原理;工艺流程;铁矿石的选择;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预计对这一知识点的考查形式仍以填空题为主,也有可能以选择题或实验题的形式考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也可能以综合计算题的形式对高炉炼铁的原理进行考查。

5.金属的锈蚀原理与防锈措施

主要考查的知识点:

影响钢铁锈蚀的因素;钢铁锈蚀的防护措施;金属铝不易锈蚀的原因。

预计对这一知识点将用探究实验的形式考查铁、铜的锈蚀条件,或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防锈措施,或者将两者综合起来进行考查。

6.金属资源的保护

该部分知识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一般与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护、空气的污染与防护、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燃气泄漏的处理方法联系在一起进行考查。

【例1】 (武威中考)兰州市中山桥南侧的“将军柱”(铸造材料主要是铁),距今已有630年的历史,它与中山桥一起组成了“兰州铁桥”一景。

近日“将军柱”商标获得国家批准。

(1)“将军柱”表面已出现较多锈迹,其主要原因是铁与________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活中常用稀硫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请你再写出一条保护和节约金属资源的有效方法或途径: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金属铁生锈是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稀硫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保护和节约金属资源的方法或途径有很多,比如防止金属锈蚀及减少金属冶炼时的浪费等都是保护和节约金属资源的有效方法或途径。

【答案】 

(1)氧气、水 Fe2O3+3H2SO4===Fe2(SO4)3+3H2O 

(2)防止金属锈蚀(减少金属冶炼时的浪费等)

二、水和溶液

试题中涉及本部分的主要知识点如下:

(1)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纯净水与矿泉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的常用方法,水资源的现状,水污染及防治;

(2)溶液:

溶液的概念及特征,乳化作用,溶液的组成,溶液中的热效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分辨及相互转化,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曲线上点、线、面的含义和应用,溶液的配制、稀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本部分知识考查方式灵活多样,试题将通过给出信息、图表、模拟实验、一题多解等新颖的形式考查同学们的阅读和提炼信息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灵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上述内容相关的考题,在中考中有多种题型。

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水和人类的关系,与水有关的环保知识,水的净化过程,以水为载体将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贯穿其中,有关溶液的组成及相关概念的辨析,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实验题考查水的净化,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及稀释过程,特别是过滤操作技能;计算题通常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考查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例2】 (菏泽中考)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溶液。

(2)图2中P点表示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填“M”或“N”)。

【解析】 

(1)从图1中可以知道甲没有完全溶解,则说明甲中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2)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以知道图2中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从图1中可以知道乙完全溶解,甲有剩余,说明2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结合图2,20℃时,N的溶解度大于M,故图2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N。

【答案】 

(1)甲 

(2)在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N

【例3】 向20℃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甲溶液)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

C.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液质量比甲溶液小

D.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甲溶液的相等

【解析】 CaO加入饱和Ca(OH)2溶液中,CaO与H2O反应生成Ca(OH)2,Ca(OH)2不溶解(溶液已饱和),由于水减少,导致溶液中有Ca(OH)2析出,剩余溶液仍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 B

三、酸、碱、盐

酸、碱、盐是三类重要的无机化合物,是整个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题量在中考中占的比例较大,主要有以下几个考点:

1.常见酸、碱、盐的特性

该部分知识在中考中主要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主要有以下方式:

(1)依据浓盐酸的挥发性、浓硫酸的吸水性并结合溶液知识,考查久置的浓盐酸或浓硫酸溶质、溶剂或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2)稀释浓硫酸;(3)氢氧化钠的变质;(4)依据常见溶液及颜色推断物质。

2.酸、碱、盐及其与单质、氧化物等的关系

本部分所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包括酸的通性,碱的通性,盐的化学性质,Cl-、SO

、CO

的检验方法等。

3.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

本部分知识主要以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只要记住常见指示剂遇到酸溶液或碱溶液的变色情况及pH与溶液酸碱度的关系,即可解决。

4.中和反应

本部分知识的考查重点是中和反应的实质及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某些反应的条件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以上知识点一般不单独考查,往往在做推断题、探究题、计算题时用到这些知识点。

酸、碱、盐的有关知识主要渗透了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化学思想,同学们要有意识地对所复习的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横向(相似、相近的知识点)和纵向(前后章节中相互关联的知识点)的比较与归纳,有针对性地加以记忆和整理,并进行一定量有针对性的题型训练,提高复习效果。

【例4】 (福州中考)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下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解析】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铜的活动性在氢的后面,所以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只有铁能与稀盐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分析各图象,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气的质量不断增大,当铁完全反应后,氢气的质量不变,A正确,由于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为零,B不正确,C正确。

【答案】 Fe+2HCl===FeCl2+H2↑ AC

【例5】 科学兴趣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有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呈黄色。

为测定该废水中所含的物质,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1)用pH试纸测试,测得pH为2。

(2)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Ba(NO3)2溶液,无现象。

(3)另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

(4)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B。

由此可知:

该废水溶液呈________性;所得的红褐色沉淀B为________;废水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盐是________。

【解析】 测得pH<7,溶液显酸性;向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无现象,说明溶液中无SO

;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A为AgCl,说明溶液中含有Cl-,该溶液呈黄色,说明溶液中有Fe3+,即该废水中一定含有FeCl3,加入NaOH溶液,OH-与Fe3+相遇产生红褐色沉淀Fe(OH)3。

【答案】 酸 Fe(OH)3 FeCl3

四、专题考点

1.铁的锈蚀与防护方法

(1)铁的锈蚀条件:

纯净的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是稳定的,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根据铁的锈蚀条件不难推断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使铁制品隔绝空气或隔绝水。

(3)金属资源的保护

①防止金属的锈蚀。

A.保持金属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

B.

C.组成合金以改变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如不锈钢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严禁乱采滥挖。

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2.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成为离子,不同金属原子在溶液中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不同。

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实际应用中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根据金属在该顺序中的位置,可判断它的化学活动性。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

根据金属的位置判断其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根据金属单质和盐中金属离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判断金属单质能否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注意】

4.固体溶解度

(1)概念的四个要素:

①在一定温度下(条件);②在100g溶剂里(标准);③达到饱和状态(状态);④以克为单位(单位)。

(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内因:

溶质与溶剂的性质;②外因:

温度和压强。

固体溶解度受压强影响不大。

5.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

(1)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

(2)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3)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4)比较同温时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6.酸的通性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酸的通性

一般规律

(1)

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

跟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酸+金属―→盐+氢气

2HCl+Fe===FeCl2+H2↑

(3)

跟碱性氧化物反应

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3H2SO4+Fe2O3===Fe2(SO4)3+3H2O

(4)

跟某些盐反应

酸+盐―→新酸+新盐

H2SO4+BaCl2===2HCl+BaSO4↓

(5)

跟碱发生中和反应

酸+碱―→盐+水

2HCl+Cu(OH)2===CuCl2+2H2O

  7.碱的通性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碱的通性

一般规律

(1)

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2)

跟酸性氧化物反应

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2NaOH+CO2===Na2CO3+H2O

(3)

跟酸反应

碱+酸―→盐+水

Ba(OH)2+2HCl===BaCl2+2H2O

(4)

跟某些盐反应

碱+盐―→新碱+新盐

Ca(OH)2+Na2CO3===CaCO3↓+

2NaOH

  【注意】 不同的碱由于所含金属离子的不同,又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

如Ca(OH)2溶液能与可溶性碳酸盐(如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而NaOH溶液不与Na2CO3溶液反应,可溶性碱(如NaOH、KOH)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色,而难溶于水的碱[如Cu(OH)2、Fe(OH)3]在水中难电离,则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8.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可分成两方面记忆掌握:

一方面是对反应物的要求,酸盐、酸碱一般行,盐盐、盐碱都需溶;另一方面是对生成物的要求,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

这两方面必须兼顾,才能正确地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9.盐的化学性质

(1)盐的化学性质可用下图表示:

(2)常见盐的鉴别方法:

①碳酸盐(CO

):

一般是先加稀盐酸,产生气体后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

②硫酸盐(SO

):

一般先加稀盐酸,再加Ba(NO3)2或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SO

③盐酸盐(Cl-):

先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加稀硝酸,若沉淀不溶解,说明含Cl-。

                

 

02  习题精练

一、选择题

1.钢的质地坚硬,机械性能好,有弹性和延展性,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材料。

但由于易锈蚀,每年损失的钢铁约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下列属于钢的化学性质的是()

A.有弹性B.质地坚硬

C.易锈蚀D.有延展性

2.(济宁中考)对下面几种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CH4 ②P2O5 ③MgO ④BaCl2 ⑤HNO3 ⑥NH4HCO3

A.②③⑤属于氧化物B.⑤⑥属于酸

C.④⑥属于盐D.①⑥属于有机物

3.(杭州中考)一杯7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后有晶体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若不考虑溶剂的蒸发,则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

A.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质质量不变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的浓度减小

4.(宿迁中考)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

B.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甲属于易溶物质

D.t2℃时,30g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

5.(宜宾中考)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A.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B.银的导电性强于铜

C.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D.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

6.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0.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A.1.5mL B.2mL C.3mL D.4mL

7.(南京中考)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X既能与Y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X

Y

Z

CO2

Ca(OH)2溶液

H2O

H2

Cl2

CuO

Ba(NO3)2溶液

稀硫酸

Na2CO3溶液

Fe2O3

CO

稀盐酸

A.①②B.①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武威中考)下列各组物质,其化学性质不相似的是()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B.锌、铁

C.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D.稀盐酸、稀硫酸

9.(凉山中考)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种试剂,氯化钡(BaCl2)、纯碱(Na2CO3)、氯化铁(FeCl3)、石蕊,用下列物质中的哪一种就能将上述试剂区分开来()

A.氢氧化钠——NaOHB.硫酸——H2SO4

C.盐酸——HClD.水——H2O

10.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石灰水,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 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加入水 ⑤蒸发水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③⑤D.①②⑤

11.(聊城中考)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

B.Na2CO3溶液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则可作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2.(泰安中考)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选用

试剂

操作

方法

A

Fe2O3(Fe)

盐酸

浸泡、过滤、

洗涤、烘干

B

CO(CO2)

NaOH溶液、

浓硫酸

洗气、干燥

C

CaO(CaCO3)

过滤、烘干

D

NaCl(Na2CO3)

Ca(NO3)2

溶液

溶解、过滤、

蒸发、结晶

二、填空题

13.(广州中考)向滴有几滴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1)上述过程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

(填离子符号)

氨水(NH3·H2O)也能使酚酞变色,原因是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离子,该离子是________。

(填离子符号)

14.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食盐、纯碱或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了研究白色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部分粉末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充分搅拌后,得澄清溶液,溶液温度升高,滴加酚酞试液后的溶液变红,得出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

(2)向

(1)中的澄清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硝酸,然后再滴加AgNO3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黄冈中考)A~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B、C组成元素相同,C、D、E、F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E的化学式:

________;C的化学式:

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达州中考)如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X中含有少量Y,应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X。

(2)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3)t3℃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X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

(4)t3℃时,等质量X、Y、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溶液质量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_。

17.(呼和浩特中考)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各个领域中用途广泛。

(1)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合金,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填序号)。

A.金属的硬度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耐腐蚀性

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2)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

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4)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生成氢气质量(m)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A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②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③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④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⑤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18.(武汉中考)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1所示;

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C到D液体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

(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原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再向滤液中加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

19.(广州中考)配制并稀释一定质量分数的Na2SO4溶液。

(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2SO4溶液。

①计算:

需要Na2SO43.0g,水47.0g。

②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量3.0g的Na2SO4。

天平调零后,分别在天平左右托盘放上质量相同的纸片,先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至托盘天平恰好平衡。

③量取:

用量筒量取47.0mL水,请在如图中画出47.0mL水的液面位置。

④溶解。

(2)稀释溶液。

(由于整个配制过程中溶液很稀,其密度可近似看作1g/mL)

①取1mL6%的Na2SO4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得到溶液a;

②若用3.0gNa2SO4配制与溶液a浓度相同的溶液,其体积是________mL。

20.(江西中考)兴趣小组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