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生产经营-探索实践式、体验式组织生活长效机制.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97056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融入生产经营-探索实践式、体验式组织生活长效机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融入生产经营-探索实践式、体验式组织生活长效机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融入生产经营-探索实践式、体验式组织生活长效机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融入生产经营-探索实践式、体验式组织生活长效机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融入生产经营-探索实践式、体验式组织生活长效机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融入生产经营-探索实践式、体验式组织生活长效机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融入生产经营-探索实践式、体验式组织生活长效机制.doc

《融入生产经营-探索实践式、体验式组织生活长效机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融入生产经营-探索实践式、体验式组织生活长效机制.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融入生产经营-探索实践式、体验式组织生活长效机制.doc

融入生产经营,探索实践式、体验式组织生活长效机制

  摘要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生命线”,在“从严管理”“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下,其面临诸多困难。

如何发挥党建思想政治优势,引导党员从会场走向现场,投身生产实践,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的新格局,凸显“1+1>2”的功效。

  关键词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生产经营组织生活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生命线”,在“从严管理”“管理创新”大背景下,其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何发挥党建思想政治优势,引导党员从会场走向现场,投身生产实践,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同频共振的新格局,凸显“1+1>2”的功效,是本论文的切入点。

  一、当前党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认识上存在偏差,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对党组织生活在企业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党建工作是虚的,生产工作是实的,只要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安全上不出事就行,党组织生活开不开无大碍。

党组织生活与生产工作在时间上矛盾较突出,组织有难度,造成少数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不力,走形式、摆样子,简化应付。

  

(二)内容上空泛枯燥,缺乏针对性

  部分基层党支部习惯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传达会议,学习方式过于生硬,学习内容过于空泛。

没有从生产实际工作出发,偏重灌输说教,忽视集思广益,导致组织生活同党员的思想和实际工作脱节,难以使党员达到“思想上解惑,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能力上解弱”的需求,形成了党组织生活与实际生产“两张皮”的现象。

  (三)形式上陈旧单调,缺乏应有的吸引力

  部分党支部在开展党组织生活时,开展形式大多数是集中召开会议,多为“书记台上讲,党员台下听”的传统老套式,形式呆板,缺少必要的民主性空间和互动性载体。

在时间安排、内容设置等方面党员都处于被动地位,内容显得理论化和教条化,创新意识不强,使组织生活始终处于被动甚至应付状态,造成党员厌烦,失去参与的兴趣。

  (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队伍凝聚力不够

  基层党支部党员素质参差不齐,组织生活质量良莠不齐,开展创造性的特色活动少。

部分支部对党员目标管理考核不重视、选树典型不及时、“比学赶帮超”氛围不浓厚,导致党员积极性不高,模范作用得不到发挥。

同时,在党员队伍管控上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约束和统一管理,使党员队伍整体凝聚力不够。

  二、具体措施

  

(一)突出“三个转变”,规范实践式组织生活基础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转变思想观念。

广泛开展“讲形?

荨⒚魅挝瘛⑶吭鹑巍⑹餍判摹弊ㄌ饣ザ?

教育活动,组织举办“红旗面前我们怎么办?

”“我为企业添光彩”等群众性大讨论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他们参与实践式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打破组织壁垒,扩宽活动范围。

实施党建区域一体化管理,变封闭式组织为开放式运作,跨车间(部门)、跨组织、跨区域联合开展活动,使参加对象不受组织关系和身份限制,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三是强化工作职责,转变工作方式。

通过“六步走”(深入调研、立项建档、组织实施、督查考核、成果评估、表彰奖励)、“三定位”(定位主题接地气、定位职责拓服务、定位目标振士气)的方式,推行“菜单式”双向攻关互动,促使实践式组织生活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党建工作目标、解决实际问题三条主线发挥党的“推进器”作用。

  

(二)营造“三种氛围”,突出组织生活的主体地位

  一是营造创先争优氛围。

积极开展“我为生产经营献良策”“检修现场党旗红”“低头捡黄金”等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技术干部和一线职工的智能优势,大力营造“当先锋、打头阵”“扛红旗、争第一”的氛围。

二是营造民主管理氛围。

广泛汲取蕴藏在职工中的智慧,全员化征集主题,结合中心工作开展需求调查。

主题确定后,公开方案策划,把职工赞成与不赞成、可实施性强与不强作为评判标准,交给支部党员评估票决,最后向职工公示。

三是营造和谐稳定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认真做好冬送温暖、夏送清凉、节送慰问、困送帮扶等工作。

实施“温暖职工心灵”行动,持续做好特色工作,深化文明家庭,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以“凝聚正能量传递好声音”为主题的家政服务、心理帮扶、爱心家教等系列活动,积极维护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

  (三)创新“三种模式”,提高组织生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变“单元式”为“多元式”。

按照“两个转变”(灌输式向互动式转变,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的思路,开展开门纳谏式的座谈、服务群众的党员志愿行动、知识竞赛、“金点子”故事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一支部一特色、一人一专长”,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使支部生活富有生气与活力。

二是变“受动式”为“主动式”。

进一步完善党内民主制度,转变“一言堂”的组织生活形式,确保党员的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真正体现“主动式”。

建立党员承诺制,推行党员目标管理,签订党员目标责任书,增强党的创新活力。

三是变“布置式”为“立项式”。

将党员组织生活“布置式”的规定动作改变为主题“立项式”的个性化自选动作。

在“主题型”组织生活中,引入“项目管理”理念,实施“立项式”管理。

广泛开展组织生活主题征集活动,由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和热点,提出专题组织生活会项目方案,进行主题“立项”,调动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三、取得成效

  

(一)党群关系有了新气象

  通过开门纳谏、结对帮扶、参加主题实践活动、设岗定责活动、义务奉献活动等形式活动的开展,使党员与职工群众联系更加紧密,2016年共开展实践式组织生活16场次,党员、职工群众覆盖率达100%。

  

(二)党员素质有了新提升

  通过实践式组织生活,促使党员对先锋模范作用、技术攻关能力、帮带能力进行深刻反思,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赶超意识,党员形象明显提升、先进性明显增强。

在“危难险急”任务中,党员纷纷亮身份、践行动、争先进,用写实的工作业绩,践行了“为党旗添彩”的郑重承诺。

  (三)基层组织有了新活力

  通过实践式、体验式组织生活,打破了组织与组织之间、活动时间与地点之间的壁垒,实现“基本型”规定动作和“主题型”个性化活动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基层党组织之间的横向交流沟通,使基层党组织更加融入党员群众的现实需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得到进一步提升和锤炼,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作者单位为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