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7103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docx

高考语文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一)中心论点的提炼与表述

一、教师引路:

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确立论点是写好议论散文的基础。

论点的提炼除了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外,更重要的是审准作文的题意。

从话题作文的话题结构特点看,可分为词语型话题、句子型话题、关系型话题。

近年关系型话题所占比例较大。

词语型话题作文,中心论点可用其造句进行提炼。

(注意,造句要以该词语为中心,否则,可能偏题)

句子型话题本身就是中心论点。

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

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

这种关系即为中心论点。

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立统一关系:

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

如“自由与纪律”这个话题,辨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

当然,根据这种关系可变通理解为:

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

再如“平凡与伟大”,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话题可理解为:

没有“平凡”也就不会有“伟大”。

还可理解为:

平凡蕴育伟大;伟大源自平凡;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

2.是非取舍关系:

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

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

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

而对“自信·自满·自负”,我们应理解为“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自负”;对“向前看与向钱看”则要理解为“我们要一切向前看,决不能一切向钱看”。

3.辩证关系:

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

如“痛苦与成功”这个话题,我们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

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

再如“名师与高徒”,可理解为“名师出高徒”,也可理解为“名师未必出高徒”或“高徒未必出自名师”。

4.并列共存关系:

即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

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

如“谦虚与表现”,对此就可诠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对“成人与成才”也要理解为“要成人,更要成才”或“先要成人,后要成才”。

再如“和而不同”,则须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5.条件结果关系:

即话题两个要素之间为一是其中另一个的条件。

也可称这为有此就有彼式。

关系型话题作文,辨清关系至关重要。

关系辨明了,思维就有了方向,审题立意的任务也就基本上完成了,构思成文的速度也就大大地加快了。

当然,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如上四种关系是常见的,但远不是关系的全部。

审题时须根据具体题目作具体分析,从而做到既快捷,又准确。

有些话题的构成要素,从什么层面来解读较为简单,一目了然。

如“文凭与水平”谈的是学历与能力;“名师与高徒”谈的是条件与结果;“痛苦与成功”谈的是过程和结果;“平凡与伟大”往往指具体的言行与抽象的精神品质。

而有的话题则比较复杂,即使是同一个话题,若从不同层面去解读,那么其关系类型也就会随之变化。

如“冷与热”,若从待人态度冷漠与热情的角度,其关系就是典型的“是非取舍关系”;若从处事的冷静与待人待事的热情上看,其关系就成了“相容并存关系”;若从一般意义的天气温度或对人爱憎感情的角度理解,其关系则又成了“对立统一关系”。

另外,针对这个话题要素的本义和比喻义,其关系又可衍生出身体的冷(热)与心理的热(冷)、过程忍辱负重甘受清贫的冷与结果成就斐然声名鹊起的热……

因此,我们在面对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发散思维,审慎解读,以确立论点。

二、学生练习:

选择若干例子,进行专门的论点提炼与表述的训练

三、师生讨论,总结方法

(二)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述

一、教师引路:

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它具体深入地从多方面或多层次阐释和证明中心论点。

分论点的提炼方法主要有:

1.分解法

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

如“理想”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奋斗是理想的阶梯”,分论点对“奋斗”一语进行具体分解:

①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

②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

③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一些抽象的文题,如《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一切》等常用此类结构布局谋篇来进行论证。

2.阐述法

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

比如华东六省中学生作文大赛中的一篇夺魁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作者在辩证地引出学习、工作应有这种精神后,便用了一组分论点来阐述它的含义: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

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此类形式最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阐释类的议论散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很适宜采用此类结构。

3.分类法

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多角度分析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就应该分门别类地提炼出几个论点来。

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

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

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4.利弊法

议论文常要论述某种主张做法,而要证明应不应这样做,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谈作用说危害了。

比如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有一篇精短议论文《勤有三益》,作者为了说明“为人当勤”这一观点,就采用了如下的平行结构:

①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

②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

③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

(修身)

又如一高考优秀作文《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作者在论证时,也用了此种结构:

正确态度:

宽于待人,严于律己。

①宽于待人,才会有知人之智;

②严于律己,则会有自知之明。

5.因果法

在议论说理的过程中,用事情的原因来证明其结果,或以结果作为论据来证明其原因的构思称为“因果分析式”。

因,就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分论点);果,就是要证明的中心论点。

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

以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例,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确定:

①只有全面地、辩证地思考分析,才能摒弃不正确的答案,找到正确的答案;

②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益求精,才能找到某一时期、某一情境的最佳答案;

③追求最佳的答案,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和创造,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如以“风度”为话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

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

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结果,抓住本质,揭示事物间的真实可靠的因果关系,构思时运用因果分析式,往往能使论证不停留在浮浅的表面,而深入到本质的内核。

分论点的表述最好警句化。

二、学生练习:

选择若干例子,进行专门的论点提炼与表述的训练

三、师生讨论,总结方法

(三)议论性散文的结构框架

一、教师引路:

模式一:

(启东中学提供)

第一节:

以比喻、拟人、排比、引用、设问等手法起势。

第二节: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

第三节:

提出分论点一并论证。

(选用一种论证方法,如面例式)

第四节:

提出分论点二并论证。

(选用另一种论证方法,如点例式)

第五节:

提出分论点三并论证。

(再选用一种论证方法,如引用式)

第六节:

以华丽的语言收束并给人以启迪

模式二:

(夏新翼老师提供)

(审清题意,看清要求,找出一种语言模式,具体操作请参照参考例文,)

(一)用这种语言模式开头。

(二)用比喻重复这种语言模式。

(围绕中心,用审题模式阐释说理)

(三)用名言重复这种语言模式。

(围绕中心,用审题模式阐释说理)

(四)用事例重复这种语言模式。

(围绕中心,用审题模式阐释说理)

(五)扣住话题对事例进行小结。

(六)用比喻或深刻的话回应题目。

二、学生练习:

选择若干例子,进行专门的列提纲训练

三、师生讨论,总结方法

(四)议论性散文的开头

作文开头方法很多,但一篇优秀的应试作文,最好是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开门见山,先声夺人。

因此,议论散文的开头,语言要富有文采,明示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须放在开头文段的末句。

话题材料可引也可不引用,字数在100字左右。

一、精彩开头的技巧

1.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

”(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天平和七弦琴》)

解说:

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入题,就形象地点出了情感与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2.由生动贴切的拟人入题,激发想像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

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

”(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学会历史的旁观》)

解说:

文章开头赋予蝶、蜂、花以人的性情,连物都会带着情感的眼光来评价、认知事物,更何况是情感丰富的人?

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将话题的内在含义巧妙点出,不仅唤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相关联想,更体现了作者的睿智。

3.由精彩深刻的设问入题,启人深思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

解说:

一起笔就紧扣情感与认知,以一种假设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本质问题的思索,文章的立意显得十分深刻。

这样的入题方式,将设问的修辞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简洁,却分量十足。

4.由优美的排比句式入题,先声夺人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

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的美吗?

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

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

——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

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

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

”(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心中的天平》)

解说:

优雅的语言、和谐的音节、丰富的形象还不足以触动你的情感吗?

还不足以让你在美的品味中恍然大悟“原来对美的感知,对人对事的看法,都是要受到心中那架天平的影响”吗?

5.由抒情议论入题,入情入理

“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诅咒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正视社会上的毒瘤……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

”(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放下感情的叶片》)

解说:

这样的语言是不是很容易唤起你的共鸣?

这样的开头,既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

如此入情入理的文字,引导我们触摸到了这样的本质——“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

6.由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语所说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便不自觉地附着了浓浓的个人情感。

于是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缠绵,‘感时花溅泪’的悲戚。

”(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怎一个“情”字了得》)

解说:

文章开头即紧扣住一个“情”字,在三句话中嵌入了三句有关情感的名句,显示出了考生较为扎实的写作功底和文学底蕴。

7.由对比手法入题,表明立场

“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融在爱人的酒杯中,苦涩里也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情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

”(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解说:

感情既是能化苦涩为甘润的“善变的药”,又是可以带来累累伤痕的“双刃剑”。

精致的比喻将情感的两重性揭示出来,构成巧妙的对比,非常形象地点出了文章的中心:

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8.由假设情景入题,埋下伏笔

“如果你正赶时间,可是走到路口却被人告诉前面过不去。

如果这个人是你认识的人,你会怎么办?

如果这个人是陌生人,你又会怎么办?

”(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解说:

是啊,假如遇到这种情景,我们该怎么办?

是从感情亲疏的角度出发,对所认识的人相信多一点,对所不认识的人相信少一点,还是反过来?

假如其他类似的情景,又该怎么办?

很自然地,我们便顺着作者的思路追寻下去,去看看作者预设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9.由品评时事入题,追踪本质

“APEC让全世界刮起了‘唐装热’。

看着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着一身相同的唐装时,我不禁呐喊,我爱唐装!

曾经,这样的传统服装让国人排斥,单调乏味,不及洋装轻便舒适,人们抱怨过,人们责难过,穿着这样的衣服甚至让他们羞愧,我不禁要问:

一件衣服,有那么多过错吗?

我看是感情在作祟吧!

”(2003年高考优秀作文《我爱唐装》)

解说:

直接以APEC会议引起的“唐装热”入题,联系对唐装前后情感态度的不同,引出了对本质的追问——衣服自然不会有对错,错的是人们的情感和认知。

假如能在入题时用时事材料来紧扣话题,通过品评时事来追踪本质,你的作文的开头就也能带着几分新鲜,闪烁着几缕智性的光芒。

十、由现实人生入题,发人深省

“人生活在世上,是在无数的感情里度过。

有人说一个人的生命是从笑声中开始又在哭声中结束,这一笑一哭,莫不饱含着浓浓的人情,浸透了感情的一生,使生命有了支柱、目标、希望,使生命真正饱满、充实,使人性有了耀眼的光华。

人们重感情,人类也许永远也无法理解在一头饥饿的雄狮面前,它的孩子与猎物没有区别的那种无情兽性。

然而深深浅浅的感情织成的云却又常常成为一种遮蔽,让人们原本智慧的眼眸无法看到青天。

”(湖北考生《莫把情云遮慧眼》)

解说:

由现实人生入题的文章大多能发人深省。

像这样的开头,紧扣住人生在世“一哭一笑总关情”的角度来立意,自然引出了对情感与认知之间关系的辨证思考,入题不可谓不快,立意不可谓不高。

十一、由追问历史入题,心怀人文

“曾几何时,想起周总理原谅日本而痛心。

又多少次,看见中美领导人会晤而不快。

我不理解,不理解我们为什么对那些曾经毁坏我们的家园,害得我们背井离乡的敌人那么友善,我迫不及待地需要知道为什么。

于是,我如饥似渴地迈进历史的长河。

”(广东考生《让心作主》)

解说:

是因为不理解还是因为内心的这种深沉丰富的人文情感,才会让作者的笔调显得如此凝重?

如果不是缘于对历史的反思与认知,“痛心”、“不快”之类的情感,也许就会显得十分的平淡,难以让文章的立意体现出一定的高度。

十二、由材料直接入题,简洁明了

“儿子与邻居说了相同的话,富人却持截然相反的态度。

寓言中的”富人“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影子。

是非的天平,需要理智的手去摆布,莫让感情的砝码左右了你的判断。

(河北考生《莫让感情迷了是非眼》)

解说:

尽管是以材料直接入题,但却具有这样的优点:

语言简练,比喻传神,观点明确。

这样的开头,既紧扣材料,又紧扣话题,突出中心,可谓“一举三得”,起到了开宗明义的效果。

实际上,一篇作文要脱颖而出,仅仅讲究写好开头的技巧是不够的。

从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些精巧的开头并非只是简单套用某种入题的技巧才显示出新意来,而是结合了几种或多种技巧,并且,从优秀考场作文的开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这些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才是他们获高分的根本原因。

所以,希望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既要有意识地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也要厚实自己的知识积淀。

附:

精彩开头的语言样式

1.模板一:

记忆究竟是什么?

“记忆嘛,是灰烬。

”有人曾这样说,“它燃烧过,可终归要熄灭的。

“记忆是流水。

”有人也曾这样说,“它奔涌而来,可也总要消逝到地平线之外去。

“记忆是落花。

”有人还曾这样说,“它喷吐过芳香,焕发过光彩,却总不免无可奈何地随风飘落,同春天永别。

其实呢,即便是灰烬,不也尽可以化入泥土,去催发新芽吗;即便是流水,到了天尽头,不还能解一解远行人的干渴吗;即便是落花,纷纷飘散之间,不恰好透露果实下在孕育的信息吗……(《记忆》)

样式:

□□究竟是□□?

“□□是AA。

”有人曾这样说,“它□□过,可终归要□□的。

“□□是BB。

”有人也曾这样说,“它□□而来,可也总要□□到□□□□去。

“□□是CC。

”有人还曾这样说,“它□□过□□,□□过□□,却总不免无可奈何地□□□□,□□□□□。

其实呢,即便是CC,不也尽可以□□□□,去□□□□吗;即便是BB,到了□□□,不还能□□□□□□□□吗;即便是AA,□□之间,不□□□□□□吗……

解说:

这一语段共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首句是设问句,出语提纲挈领;第二三四句是有人的回答,用词贴切多变,而每一句后半句都表示一种消极的宿命的色彩。

第二层三个分句分别对上面的观点进行反向思维论述,表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

这种句式适宜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

2.模板二:

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旁。

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思,那就是幸福。

样式:

□□,时时刻刻围绕在你□□。

如果你从□□□□□,心存□□□□□,那就是□□;如果你在□□□□□,品味□□□,那就是□□;如果你□□□□□,□□□□□,□□□□□,那就是□□。

解说:

对所论述的话题作形象的描述,诠释话题内涵。

3.模板三:

曾在翻译诗里爱过希腊废墟的蔓草荒烟,曾在风景明信片上爱过夏威夷的明媚的海滩,曾在线装书里迷上“黄河之水天上来”,曾在江南的歌谣里想自己架一叶迷途于十里荷香的小舟……而半生碌碌,灯下惊坐,忽然发现魂牵梦萦的仍是中央山脉上那只我未曾一睹其面的鹰鸟。

(张晓风《情怀》)

样式:

曾在□□□□爱过□□□□的□□□□;曾在□□□□上爱过□□□□的□□□□;曾在□□□□迷上“□□□□□□□”;曾在□□□□里迷上“□□□□□□□□”……而□□□□,忽然发现魂牵梦萦的仍是□□□□□□□□□□。

解说:

本语段也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由四个并列分句构成,这些内容应该体现作者先肯定后否定的意识,第二层是由此得出的肯定的内容。

4.模板四:

沟通是一座架设在人民心灵上的桥梁,使彼此隔膜的人加深了解,增进友谊。

样式:

□□是一□□□□□□的□□,使□□□□的人□□□□,□□□□。

解说:

利用这个格式可以写“真热”“热爱”“宽容”“摩擦”等话题的作文。

5.模板五:

热爱是什么?

热爱是风,热爱是雨。

因为热爱,我们甘于淡泊宁静的日子;也因为热爱,我们敢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

样式:

□□是什么?

□□是□□,□□是□□。

因为□□,我们□□□□□□□□;也因为□□,我们□□□□□□□□。

解说:

这个文段先是设问,然后是两个运用比喻的回答。

接着是两个并列句子表明观点。

此样式适合写“热爱”“宽容”“谦虚”“兴趣”“诚信”“选择”等话题。

6.模板六:

如果有人问:

“春天是怎么样的?

”有人会说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白居易说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苏轼说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李白说是“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杜牧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样式:

如果有人问:

“□□是怎么样的?

”□□□说是“□□□□□□□,□□□□□□□”;□□□说是“□□□□□□□,□□□□□□□”;□□□说是“□□□□□□□,□□□□□□□”;□□□说是“□□□□□□□,□□□□□□□”

然而我说□□□□□□□。

解说:

此句式最大特点是引用大量诗词,增添文采。

此种样式适合任何一种以名词作话题的文章开头。

7.模板七:

选择,是深邃的天空刹时滑过的一颗流星。

选择,是青春的面庞上掠过的一丝神秘的微笑。

选择,是平静的碧波上荡起的一层美丽的涟漪。

选择是如此的诱人——似隔着轻纱的美女,似含茹着生命的花蕾,似幽静的山谷中飘出的一缕花香。

(2002年高考《在选择中起航》)

样式:

□□,是□□□□□□□□□□□□□□。

□□,是□□□□□□□□□□□□□□。

□□,是□□□□□□□□□□□□□□。

□□,是如此的□□□□□□□□□□□。

解说:

一连串比喻的色彩斑斓,委实迷人之极,顷刻间就可能使评卷者沉浸在一种美的愉悦中,而不得不钦佩这位考生的才华。

8.模板八:

雄鹰,也许会感激它的矫健的双翅,让它得以自由地翱翔,却忘了苍穹给予它的那一份宽广。

梅花也许会感激它清幽的芬芳,让它得以欢乐地绽放,却忘了感激风霜给予它的那一份砺炼。

而我们也许只会感激身边亲人的帮助,却忘了为我们打开另一扇心门的萍水相逢。

(2003年高考《打开另一扇心门》)

样式:

□□,也许会感激它□□□□□□,让它得以□□□□□□□□,却忘了□□□□给

予它的那一份□□□□。

□□,也许会感激它□□□□□□,让它得以□□□□□□□□,却忘了□□□□给予它的那一份□□□□。

而我们,也许会感激□□□□□□,却忘了□□□□□□□□。

解说:

三个排比句,不仅给读者新颖清爽之感,而且巧妙地扣住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句新且内蕴丰厚。

(提醒:

不管什么样式,最关键的并不是形式,而是内容。

要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基础上,围绕中心阐述,我们提倡直指中心,反对兜圈子)

(五)议论性散文的本论

在本论中提出三个分论点,这三个分论点就按其逻辑顺序依次放在三个自然段的开头。

这样就使文章在论证过程中,分论点的位置十分鲜明,也就为整篇文章立论的醒目增光添色了。

在分论点的阐释中,分别突出三个亮点:

语言优美,引用诗句,精当事例。

因此本论分为三段:

一段用优美的语言阐述分论点;一段引用诗文名句阐述分论点,一段用精当的实例论证分论点。

一、优美语言成段

1.巧用比喻排比句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连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比喻语句连接起来用。

它可由词组构成,也可由句子构成,在议论散文的各部分中,均可以使用。

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对比句皆可排比。

运用排比句,可有效的增强语势。

例一:

“选择善良是一块路标,在你迷失方向之时,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选择善良是一口清泉,在你干渴之时,给你生命的滋润;选择善良是一双有力的手,在你无助之时,给你巨大的帮助。

因此心灵的选择,一定要择善而从。

”(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择善而从》)

解说:

用比喻排比句,扣住了本文的话题“选择善良”,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例二:

健康会随着时间损毁,美貌会随着光阴耗尽,荣誉会随着历史尘封,而诚信却如一杯醇酒,越是品得长久,就越是显得芬芳怡人。

(《把“诚信”留在心里》)

解说:

这一组对比排比句,不仅使主题鲜明突出,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语言气势。

例三:

诚信是一座桥,它能拉近你我的距离;诚信是一种信念,它能激发你的斗志;诚信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