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99050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docx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

戴望舒的断指阅读答案

【篇一:

2008年1月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ss=txt>课程代码:

047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a)

a.满招损,谦得益b.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既肯定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又批评“求学为升官发财”的腐败风气,这种论证方法是(a)

a.演绎法b.例证法c.类比法d.对比法

3.《吃饭》中,从吃饭想到结婚、想到政治,这种联想方式的基础是(c)

a.时间统一性b.地点统一性c.相似性d.对比性

4.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宗教感情”,指的是(a)

a.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着追求b.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

c.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存在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

5.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典型事例,用来刻画许远形象的是(b)

a.背诵《汉书》b.为国让贤c.拔刀断指d.抽矢射塔

6.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作家是(a)

a.韩愈b.柳宗元c.欧阳修d.杜甫

7.《马伶传》:

“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c)

a.语言描写b.细节描写c.行为描写d.肖像描写

8.下列《西湖七月半》语句中使用了排比句式的是(d)

a.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

b.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

c.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

d.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9.《秋夜》所写的形象中,象征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是(b)

a.小青虫b.小粉红花c.蝴蝶d.蜜蜂

10.下列文章中,主要采用今昔对比写作方法的是(b)

a.《哭小弟》b.《香市》c.《纪念傅雷》d.《都江堰》

11.《都江堰》所写到的器物中,象征为民造福的是(b)

a.金杖b.长锸c.铁戟d.钢锤

12.《我与地坛》中,让读者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精神的景物是(d)

a.“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b.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

c.忧郁而镇静的苍黑古柏d.“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

l3.《诗经?

秦风?

蒹葭》是一首(d)

a.山水诗b.送别诗c.悼亡诗d.爱情诗

14.《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b)

a.正面刻画b.侧面烘托c.对比反衬d.类比彰显

15.李白《行路难》中情感流程的特点是(c)

a.逐层递进b.逐层减退c.起伏跌宕d.平缓舒展

16.《秋兴八首》(其一)中对偶极为精当工稳的两联是(d)

17.柳永《八声甘州》抒写的主要情感内容是(b)

a.贫困潦倒之愁b.羁旅行役之苦c.报国无门之悲d.家破人亡之痛

18.李清照《声声慢》中引发词人故乡之思的景物是(d)

a.晚风b.过雁c.黄花d.细雨

19.戴望舒《雨巷》的写作背景是(b)

a.五四运动高潮时b.五四运动低潮时c.大革命高潮时d.大革命失败时

20.《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的象征意义是(d)

a.古老中国负重前行b.祖祖辈辈希望失落

c.新时期中国如日东升d.新时期青年热血沸腾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香市》的语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有(c)

a.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b.这香市就是农村的“狂欢节”

c.灿如繁星的“烛山”d.那不是无名的“江湖班”

e.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22.下列以“居士”为别号的人物,属于唐代的有()

a.青莲居士b.六一居士

c.香山居士d.东坡居士

e.易安居士

23.下列《长恨歌》中的诗句,属于融情入景的有()

a.夜雨闻铃肠断声b.耿耿星河欲曙天

c.秋雨梧桐叶落时d.春风桃李花开日

e.迟迟钟鼓初长夜

24.《我愿是一条急流》中互相对应的比喻意象有()

a.急流与小鱼b.荒林与小鸟

c.废墟与常青藤d.小草棚与炉火

e.云朵与破碎的大旗

25.《哦,香雪》以“哦,香雪!

香雪!

”的反复呼告收结,所表现的复杂情感有()

a.对贫穷落后的怜悯b.对现代文明的召唤

c.对质朴心灵的赞叹d.对这质朴美可能被现代文明吞没的担忧

e.对现代文明改变质朴美的企盼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2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岁:

2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

28.过其友曰:

“孟尝君客我”

过:

29.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败北:

30.引商刻羽,抗坠疾徐

抗坠疾徐:

31.生闻之,不觉解颐

解颐:

32.汉皇重色思倾国

倾国:

33.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

声名狼藉: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34.阅读《论毅力》开头一段文字: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要其何以成,何以败?

曰: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请回答:

a.从这个开头看,《论毅力》的总论点是什么?

b.这个开头有什么特点?

c.这个开头体现出《论毅力》怎样的论证方法?

35.阅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一段文字:

王自往请之,曰:

“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

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

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

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

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

”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

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请回答:

a.这里记叙了赵武灵王坚持推行胡服骑射的哪一个举措?

b.这里塑造人物形象采用了何种描写手法?

c.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很早以来,她就在想这样一条裙子,像家中一切喜庆日子时,老奶奶,少奶奶,姑奶奶们所穿的一样。

她要把金鲤鱼和大红百裥裙,有一天连在一起——就是在她亲生儿子振丰取亲的那天。

谁说她不能穿?

这是民国了,她知道民国的意义是什么——“我也能穿大红百裥裙”,这就是民国。

请回答:

a.金鲤鱼为什么想穿百裥裙?

b.这段文字反映了金鲤鱼怎样的思想观念?

c.举例说明这段文字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37.阅读辛弃疾《摸鱼儿》的下片: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请回答:

a.谁用“千金”买了“相如赋”?

“佳期又误”的寓意是什么?

b.“闲愁最苦”的情感内涵是什么?

c.“斜阳”、“烟柳”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五、作文题(30分)

38.请以《水的联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大学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bdcab6-10acdbb

11-15bddbc16-20bbbdc

二、多选题

21、ce22、ac23、bcde24、abc25、abcd

三、词语解释题

26、归罪于年成不好

27、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28、拜访

29、战败,败走

30、声音高低快慢

31、开怀欢笑

32、绝色女子

33、名声极坏

四、简析题

34、a、从这个开头可以看出,本问的中心论点是:

事业的成败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毅力,即“有毅力者成,

反是者败”。

b、纵横捭阖、大开大合的特点

c、这个开头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有毅力与没有毅力两种态度和成与败两种结果,全文正是围绕着正反两种态度和两种结果展开的,从而形成了统贯全文的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35、a、亲自登门做说服工作,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举措。

b、语言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任务的形象

c、“胡服”不同于中原地区的长袍大褂、宽领肥腰的汉族服饰,比较轻便利索,适宜于骑马作战;“骑射”也不同于兵车布阵,驰骋沙场,灵活机动,利于克敌制胜。

因此,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盛,坚持“胡服骑射”的改革。

36、a、因为百裥裙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金鲤鱼一直想争这个名分。

b、金鲤鱼有梦想和反抗,想取得平等的地位,但她这种思想和行为同样是以封建等级制度为出发点,

这跟压迫她的人们的思想意识是相同的,因而悲剧色彩十分浓厚。

c、这一段主要采取心理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37、a、汉武帝时陈皇后因失宠用千金请司马相如作赋。

“又误佳期”的寓意的忠良之士被重用的机会又失

去了。

b、“闲愁最苦”指被闲置,报国无门的悲愤。

c、“斜阳”指夕阳西下,“烟柳”指暮春景象,两者的象征意义都是指国势衰危。

五、作文。

(略)

【篇二:

《大学语文》补考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再别康桥》诗意含蓄蕴藉的主要原因是(a)

a.情景交融的意象美b.章节整齐的建筑美

c.婉转优雅的语言美d.和谐流畅的音乐美

2、戴望舒《雨巷》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

a、象征b、烘托c、对比d、类比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象征古老中国沉重负载的是(b)

a.雪被下古莲的胚芽b.淤滩上的驳船

c.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d.挂着眼泪的笑涡

4、《我愿是一条急流》中,“急流”、“荒林”、“废墟”、“草棚”、“云朵”的形象显得荒芜、简陋、残缺,这是为了表达“我”的(c)

a.渺小b.贫困c.虔诚d.谦逊

5、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婴宁自然天性的是(a)

a.爱笑b.痴憨c.狡黠d.阴险

6、贾宝玉和林黛玉吵架的根本原因是(b)

a、两个人性格不合b两个人爱得太深,反生争吵c、两个人都在耍小脾气d、两个人都怀疑对方的忠贞

7、《断魂枪》中,沙子龙的个性特点是(b)

a.武艺高强,孤傲内向b.嗜艺如命,豪爽固执

c.庸俗自私,争强好胜d.迷恋国术,好学进取

8、铁凝《哦,香雪》中体现香雪执著性格的最重要情节是(c)

a.每晚七点都要去看火车b.每晚七点都要去看“北京话”

c.为了铅笔盒冲上火车d.为了不误课夜行30里

9、《金鲤鱼的百裥裙》中最能突显主题的情节是金鲤鱼(a)

a.始终未能将百裥裙的带子缝上去b.穿一次百裥裙梦想的破灭

c.生了儿子却被大太太夺去d.做了许老爷的姨太太

10、《苦恼》中写马儿挨了鞭子,姚纳挨了脖儿拐,这种表现方法是(b)

a、对比b、类比c、铺垫d、象征

11、人们以“含泪的微笑”评价《麦琪的礼物》的独特风格,此“含泪的微笑”的意思是(b)

a.悲剧中浸染着喜剧色彩b.喜剧中浸染着悲剧色彩

c.生活艰难,精神乐观d.情感真挚,喜极而泣

12、下列作者中,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是(b)

a.白居易b.柳宗元c.司马光d.辛弃疾

13、《诗经》中收录各地民歌最多的部分是(c)

a.《大雅》b.《小雅》c.《风》d.《颂》

14、先秦诸子中,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b)

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

15、《咬文嚼字》中用月轮的“晕外霞光”来说明文字的联想意义,这种论证方法是(d)

a.演绎法b.例证法c.对比法d.类比法

16、从《我的世界观》一文来看,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指的是(c)

a.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b.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存在

c.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著追求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

17《垓下之围》中,表现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的细节描写是(b)

a.“虞兮虞兮”的慷慨悲歌b.“天之亡我”的三次呼告

c.嗔目叱退汉将赤泉侯d.将宝马赠给乌江亭长

18.《张中丞传后叙》行文最显著的特色是紧密结合了(a)

a.议论与叙事b.议论与抒情c.抒情与描写d.叙事与抒情

19《纪念傅雷》深情地赞颂了傅雷的(d)

a.精于翻译b.工于鉴赏c.教子成功d.性格刚直

20《陌上桑》的情节和语言都体现出(a)

a.喜剧色彩b.悲剧色彩c.正剧色彩d.闹剧色彩

21庄子《秋水》(节选)的主旨是(c)

a、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b、阐述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

c、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思想d、阐明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22《秋水》中,“夏虫不可以语于冰”的喻意是(c)

a.人的认识受先天素质的限制b.人的认识受后天教育的限制

c.人的认识受时间的限制d.人的认识受空间的限制

23下列诗篇中,托物言志,表达忧国忧民心情的咏物之作是(d)

a.《蒹葭》b.《陌上桑》c.《秋兴八首》(其一)d.《早雁》

24用“雕栏玉砌”来指称南唐宫殿,这种修辞手法是(a)

a.借代b.比喻c.比拟d.夸张

25贯穿《论毅力》全文的论证方法是(d)

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

26《吃饭》中说:

“弄饭给我们吃的人,决不是我们真正的主人翁。

”这句话所揭示的社会现象的实质是()

a.名实不副,相互掩饰b.主从错位,本末倒置

c.二元对立,执两用中d.多元相济,和而不同

27《秋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这

些“英雄”指的是(a)

a.枣树b.小粉红花c.小青虫d.蜜蜂

28《哭小弟》:

“他虽然小,在昆明的冬天里,孩子们都怕生冻疮,都怕用冷水洗脸,他却一点不怕。

”这

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c)

a.语言描写b.心理描写c.细节描写d.肖像描写

29《都江堰》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容是(d)

a.写都江堰水流的壮观b.写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

c.写横江索桥与二王庙d.将都江堰与长城作对比

30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

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d.《古诗十九首》

31《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描写心理活动的特点是(a)

a.先写自己,再写对方b.先写对方,再写自己

c.由己及彼,由彼及己d.话分两头,双管齐下

32《金鲤鱼的百裥裙》的整体构思特点是(b)

a.以近知远b.以小见大c.以古知今d.以大见小

33《容忍与自由》所体现的基本社会理念是(b)

a.一分为二b.和而不同c.言论自由d.党同伐异

34《张中丞传后叙》:

“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指以相语”的是(b)

a.于嵩读《汉书》事b.南霁云抽矢射佛塔事

c.张巡慷慨就戮事d.南霁云拔刀断指事

35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所表达的根本思想是(a)

a.“顺民之天”以治国b.反对辍飧饔以劳吏

c.种树要“顺木之天”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36《前赤壁赋》所继承的赋体传统表现手法是(b)

a.句句骈偶b.主客对话c.借景抒情d.通篇押韵

37《先妣事略》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b)

a.肖像描写b.细节描写c.语言描写d.心理描写

38《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露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

这种论证方法是(d)

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

39梁启超在《论毅力》中引用孔子的话说: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这几句话被凝缩成的一

个成语是(b)

a.劳而无功b.功亏一篑c.事倍功半d.半途而废

40《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b)

a.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b.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c.喜同恶异是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d.必以自己的主张为绝对之是是错误态度

41《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罗素认为:

当自己的见解难以验证而又证据不足时,避免偏见的最好办法

是(c)

a.坚持科学认知方法b.多听种种不同见解

c.克服自我中心主义d.打掉狂妄自大情绪

42成语“羞见江东父老”出自(b)

a.《先妣事略》b.《垓下之围》c.《张中丞传后叙》d.《冯谖客孟尝君》

4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强调大学宗旨时所批评的不良风气是(b)

a、不正当娱乐泛滥b、求学为升官发财

c、不尊重师长学友d、不注重购置书籍

44《都江堰》的行文特点是(b)

a.富于幽默情趣b.具有思辨色彩c.叙说委婉曲折d.描写细腻传神

45《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的政治思想是(a)

a以民为本,实行王道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c治国以礼,为政以德d以法治国,奖励耕战46《秋水》中,庄子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来说明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c)

a.例证法和对比法b.演绎法和例证法c.对比法和类比法d.类比法和演绎法

47为了鲜明地体现主旨,《五代史伶官传序》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d)

a托物言志b侧面烘托c象征d对比

48《论毅力》中两次采用层递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

(d)

a阐明有无毅力的重要意义b显示毅力大小不同,结果也不同c比较不同层次人生态度

d强调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

49《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体现蔡元培先生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理念的是(b)

a砥砺德行b抱定宗旨c敬爱师友d做官发财

50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心理根源是(c)

a.年轻气盛b.狂妄自大c.喜同恶异d.愚昧无知

51《咬文嚼字》为了阐述论点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a)

a归纳法b类比法c演绎法d对比法

52、《吃饭》中,从吃饭想到结婚、想到政治,这种联想方式的基础是(b)

a.时间统一性b.相似性c.地点统一性d.对比性

53、从《我的世界观》一文来看,爱因斯坦人生观的核心是(c)

a崇尚俭朴生活b对人对己都要宽容大度c为别人而活着d为占有别人劳动而难受

54、罗素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一文中指出克服愚蠢见识的根本途径是(d)

a.坚持亲自验证和注重证据的认知方法b.善于听取各种不同的乃至相反的意见

c.克服种种自我的或者群体的中心主义d.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

55、《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再三弹铗而歌的主要目的是(d)

a.我行我素,张扬个性b.不平则鸣,不甘人后

c.照顾家庭,赡养母亲d.探求知己,以展怀抱

56、《垓下之围》中显示出项羽不善于用人、众叛亲离困境的描写是(a)

a四面楚歌中慷慨悲歌b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c自刎乌江、宁死不辱d嗔目叱退汉将赤泉侯

57、下列作品中,主要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是(c)

a.《马伶传》b.《种树郭橐驼传》c.《张中丞传后叙》d.《先妣

事略》

58、《种树郭橐驼传》中写“他植者”种树时“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的态度,是为了照应(ba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b长人者好烦其令

c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d做官要爱护老百姓

59、赵武灵王能够推行“胡服骑射”的根本原因是(b)

a大臣的倾力支持b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采用了正确的方法

c赵武灵王说服公子成d“四海一家”政策

60、《前赤壁赋》所继承的赋体传统表现手法是(c)

a铺张扬厉b夸饰渲染c主客问答d骈俪对偶

61、下列《先妣事略》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中,属于侧面描写的是(b)

a.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b.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c.手中纫缀不辍d.遇童奴有恩

62、《马伶传》一文的关键情节是(d)

a马伶与李伶的第一次技艺较量b马伶与李伶的第二次技艺较量

c华林部夜访马伶相与罗拜而去d马伶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

63、下列《西湖七月半》文句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a)

a.巳出酉归,避月如仇b.名妓闲僧,浅斟低唱

c.或逃嚣里湖d.匿影树下者

64、在《秋夜》中喻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的形象是(c)

a、不惜献出生命去扑火的小青虫b、对未来抱着希望之梦的小粉红花

c、饱经沧桑、坚实挺拔的枣树d、奇怪而高的天空

65、下列文章中,主要采用今昔对比写作方法的是(a)

a.《香市》b.《都江堰》c.《纪念傅雷》d.《哭小弟》

66、《爱尔克的灯光》中,大门内亮起的微弱的灯光的象征含义是(b)

a、故居的变迁b、亡姐的不幸遭遇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d“我的心灵的灯”的引导

67、下列词语中,在《纪念傅雷》一文中两次出现,并在场景描写中发挥独特效用的是(d)

a.同归于尽b.干柴烈火c.望子成龙d.鸦雀无声

68、《哭小弟》中下列对小弟形象的刻画,属于侧面描写的是(b)

a.在剧痛中还“想再看看”航空资料b.同事的信中说小弟在病痛中工作到深夜

c.从小坚持在冬天用冷水洗脸d.滴水不进时忽然说想吃对虾

69、《都江堰》的行文特点是(b)

a.富于幽默情趣b.具有思辨色彩c.叙说委婉曲折d.描写细腻传神

70、《我与地坛》中,让读者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精神的景物是(d)

a.“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b.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

c.忧郁而镇静的苍黑古柏d.“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

71、下列《蚂蚁大战》中的语句,采用拟人手法的是(c)

a.发现红蚂蚁的躯体好些已被咬掉,它们比斗犬厮杀更惨烈

b.威武雄壮地高奏国歌,以振奋前仆后继的前线战士

c.那精瘦的红色斗士像老虎钳一样紧紧咬住死敌的额头不放

d.你越深究下去,越觉得它们与人类并无两样

72、被王国维评为“最得风人深致”的诗歌是(b)

a.《湘夫人》b.《蒹葭》c.《秋兴八首》(其一)d.《陌上桑》

73、《湘夫人》中,通过描述举止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诗句是(d)

a.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b.鸟何萃兮蘋中?

罾何为兮木上

c.麋何食兮庭中?

蛟何为兮水裔d.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74、.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最富哲理意味的诗句是(a)

a.心远地自偏b.悠然见南山c.山气日夕佳d.飞鸟相与还

75、《行路难》中,借举止抒情的诗句是(b)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