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208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0181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师1208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师1208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师1208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师1208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师1208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福师1208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福师1208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福师1208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福师1208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福师1208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福师1208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福师1208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福师1208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师1208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福师1208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师1208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师1208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福师1208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福师1203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福师1203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自然实验法的特点是(B)。

A、所有实验条件是严格控制的

B、实验的整体情境是自然的,但某些条件是受控制的

C、在儿童的正常生活条件中观察其行为

D、根据一定的实验项目和量表,查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别

2.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标志是(D)。

A、神经活动参与B、口腔与手的协调

C、手与脚的协调D、眼手协调

3.儿童的再认要比再现(A)。

A、发展早并好于再现B、发展晚,但好于再现

C、发展晚,但比再现差D、发展早,但比再现差

4.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C)。

A、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

B、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

C、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D、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

5.学前儿童想象萌芽的表现形式是(A)。

A、动作和语言B、记忆和动作

C、记忆和语言D、语言和情景

6、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B)

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D、语词记忆

7、儿童从5岁开始特别喜欢提问,对回答结果十分关心,并由此相应产生愉快、满足或失望、不满等情绪,这表明此时期幼儿已明显出现了(C)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自我效能感

8、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描写的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形象是属于(D)

A、无意想象B、幻想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

9.(A)又称强直性颈部反射。

A.击剑反射‍B.抓握反射‍C.惊跳反射‍D.游泳反射‍

‍‍10.注意的(A)是指在某一时刻人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离开了另外一些对象。

‍A.指向性‍B.集中性‍C.特质性‍D.顺序性‍

‍11.(B)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异的能力,亦称为辨色力。

‍A.视敏度‍B.颜色视觉‍C.空间视觉‍D.形状视觉‍

‍‍12.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全都是(C)性质的记忆。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再现)‍

13.幼儿园教师常常把刚入园的哭着找妈妈的孩子与班其他孩子暂时隔离开来,这主要是因为(C)。

‍A、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B、该幼儿不适合上幼儿园‍C、幼儿的情绪容易受感染‍D、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

‍‍‍14.幼儿看到故事书当中的“坏人”,常常会把它抠掉,即用动作把“坏人”去掉,造成这种行为的主要原因是(D)

A.幼儿的情绪是完全表露于外的

B.幼儿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C.幼儿的情绪已趋稳定

D.幼儿的情绪具有冲动性

‍‍15.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大约出现在(B)。

‍A.1岁之前B.2岁左右C.3岁左右D.3~6岁‍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关键期

考核知识点:

容易形成某种特征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具体形象思维

考核知识点:

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

3.自我意识

考核知识点:

自我意思是人类祖先向现代人演变过程中,为了适应群众协作方式而产生的。

4.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考核知识点:

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5.依恋

考核知识点: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练习的一种倾向。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考核知识点:

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为:

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

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总是沿着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的顺序发展的。

由近及远儿童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如上肢动作的发展顺序是:

肩头和上臂一肘、腕、手一手指。

由粗到细即由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发展到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如儿童手的动作发展由无目的地乱“抓”,发展到有目的地“抓”,进一步又发展到由拇指、食指合作的“拿”。

这是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一下完成不了那么多的神经协调,虽然细节上有差别,但是总是上就是这个情况,一般越早的能够玩成上面的那些步骤的孩子生长发育是比较快得,智力也一般比较高。

简述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趋势。

考核知识点:

一、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二、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开始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

  三、从对事物的比较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的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

  四、从理解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五、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

3.引起学前儿童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考核知识点: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一.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部状态,同时这两方面的

4.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

考核知识点:

1、生物因素对学前儿童性别行为有一定影响。

2、父母的行为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和行为起着引导、被模仿和强化的作用。

5.简要回答学前儿童能力发展的特点?

考核知识点:

1、多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

2、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

3、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

4、智力发展迅速。

四、论述题(共15分)

1、举例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考核知识点:

1.从简单到复杂

(1)从不齐全到齐全。

(2)从笼统到分化。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4.从零乱到成体系

福师1203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兴趣”、“能力”、“性格”是人的(D)心理特征。

A.认知‍B.情绪‍C.意志‍D.个性‍

2.( A)的研究对象是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漫长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

‍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学前教育学‍D.儿童解剖生理学

‍3.(B)研究正常的、成熟了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学前教育学‍D.儿童解剖生理学‍

‍4.儿童心理发展某种特征的形成,在某一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

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A)。

‍A.关键期‍B.原始期‍C.最近发展区‍D.最佳期‍

5.注意的(B),不仅指在同一时间各种有关心理活动聚集在其所选择的对象上,而且也指这些心理活动“深入于”该对象的程度。

‍A.指向性‍B.集中性‍C.特质性‍D.顺序性‍

6.婴儿能找到不论在什么情况下藏起来的客体。

这属于皮亚杰所说的儿童注意发展的(D)。

‍A、第一阶段(出生到2个月)

‍B、第二阶段(1-4月)

‍C、第五阶段(12-13月)

‍D、第六阶段(15-18月)

7.幼儿指着天空中的某一片云彩高兴地说:

“妈妈,你看,那是小孩骑大马。

”这是属于(A)。

‍A、想象‍B、判断‍C、直觉‍D、下定义

8.幼儿再造想像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

‍A、幼儿的想像常常依赖于自己的语言描述‍

B、常常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C、泥是比较容易捏成各种形象的,也可以使幼儿头脑中获得各种表象

‍D、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像的必要条件‍

9.下面不属于皮亚杰提出的7岁前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阶段的是( B)。

‍A.前运算阶段‍B.运算阶段‍C.感知阶段‍D.反射练习阶段‍

10.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不表现在以下方面(C)。

‍A.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B.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C.自我调节化

‍D.情绪表达的社会化

11.注意的( A)指注意在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

A.稳定性‍B.选择性‍C.集中性‍D.指向性

‍12.吃过甜食以后再吃苹果,会感到苹果量酸,这是(B)。

‍A.同时对比‍B.先后对比‍C.先后适应‍D.同时适应‍

13.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根据对医院婴儿室500多名韧生哭儿的观察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不包括( D)

‍A、怕‍B.怒‍C.爱‍D.哭‍

14.( D)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它掌握别人的经验。

‍A.游戏‍B.活动‍C.劳动‍D.模仿

‍15.中班主要依靠( D)进行思维。

‍A.逻辑‍B.动作‍C.行动‍D.表象‍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情绪记忆

‍考核知识点:

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

2、观察法

‍考核知识点:

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

3、记忆‍

考核知识点: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容的记忆

4、儿童的社会化

‍考核知识点:

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

‍‍5、有意想象‍

考核知识点:

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试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考核知识点:

(一)情绪情感逐渐社会化

(二)情绪情感逐渐深刻化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四)情绪情感逐渐丰富化

2.简析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考核知识点:

想象是在头脑中对过去感知产生的旧表象重新加以组合,形成没有感知过的新形象的过程。

它主要处理图形的信息,是以直观形式呈现在人们头脑中的表征,而不是词或符号。

3.简述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

考核知识点:

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

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总是沿着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的顺序发展的。

 由近及远儿童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

如上肢动作的发展顺序是:

肩头和上臂一肘、腕、手一手指。

由粗到细即由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发展到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如儿童手的动作发展由无目的地乱“抓”,发展到有目的地“抓”,进一步又发展到由拇指、食指合作的“拿”。

这是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一下完成不了那么多的神经协调,虽然细节上有差别,但是总是上就是这个情况,一般越早的能够玩成上面的那些步骤的孩子生长发育是比较快得,智力也一般比较高。

4.学前儿童言语发生的趋势是什么?

‍考核知识点:

1、语言直觉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展在后

2、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

5.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考核知识点:

1、 婚姻关系研究表明,和谐的婚姻关系和配偶支持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相关。

经常争吵、挑剔(不和)对父母和孩子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父母之间的高度冲突与他们对孩子的消极情感相关联。

离异家庭父母教育子女的适当性比完整家庭差,父母往往采取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的方式。

2、 家庭结构我国现有的家庭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核心家庭”即父母和孩子两代人组成的家庭;另一种是“三代人家庭”即孩子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

对于家庭结构对亲子关系的影响问题,应做具体分析。

比如,祖辈往往要避免对孩子采取娇惯的态度,对孩子一切包办代替,无原则满足要求。

父辈则应注意教育子女尊重老人,切忌在幼儿面前表现出育儿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

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还有家庭规模(家庭人口数)与出生顺序(排行)。

四、论述题(共15分)

1.试举例说明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重要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学习社交技能和策略,促进其社会行为向友好、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同伴交往是学前儿童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三)促进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四)同伴交往有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福师1203考试批次《学前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研究学前心理学最基本的方法是(B)‍ 

A、问卷法   B、观察法   C、教育心理实验法   D、测验法

2、对世界的最初认识突出地表现在(A)

A、感知觉的发生和视听的集中上‍ 

B、记忆和思维的发生‍ 

C、与成人的交往‍ 

D、语言的出现

3、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这种理论是( D)‍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相互作用论

4、婴儿能够区分妈妈的脸和陌生人的脸,这主要是的结果。

(B)

A感觉B、知觉C、本能D、无条件反射

5、将“2705”记为“两栖动物”可记得更牢,这说明(C)‍ 

A、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是相互独立的‍ 

B、机械记忆可以渗透到意义记忆中‍ 

C、意义记忆可渗透到机械记忆中‍ 

D、机械记忆的效果好于意义记忆的效果

6、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C)。

A.以思维的成熟为标志

B.以心理成熟为标志

C.以年龄为标志

D.以言语的出现为标志

7、儿童从5岁开始特别喜欢提问,对回答结果十分关心,并由此相应产生愉快、满足或失望、不满等情绪,这表明此时期幼儿已明显出现了(C)‍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自我效能感

8、参与性观察最大的优点是(D)

A、使儿童意识到自己在被观察,所以会最大程度的表现自己

B、可以得出详细、精确的资料

C、能严格地控制条件

D、能使儿童表现自然

9、一个5岁三个月的幼儿说:

“我想画小猫咪、小花,还想画人”她基本上按所说的去画了。

说明她的想象是(B)‍‍ 

A、仍以无意想象为主  B、有计划的,但容零碎,缺乏组织‍ 

C、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D、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10、儿童离开了玩具就不会游戏,说明其思维的方式是(A)‍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不存在

11、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C)‍ 

A、皮亚杰认为智慧起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其本质就是适应‍ 

B、同化是主体将客体纳入已有的图式中,使之丰富和加强以适应环境‍ 

C、皮亚杰认为真正对思维发展起作用的是数理逻辑经验,其来源物体本身‍ 

D、皮亚杰认为平衡是决定儿童智慧发展的部动力

12、具体形象思维所用的工具主要是(C)‍ 

A、感知    B、动作    C、表象   D、语词

13、儿童最初的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是(D)‍ 

A、诱发性微笑的出现‍ 

B、出声的笑‍ 

C、不出声的笑‍ 

D、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

14、儿童的气质类型对父母亲有较大影响的是( C)‍ 

A、父母的生活方式   B、父母的活动方式  

‍C、父母对其的教养方式 D、父母的思想态度

15、关于“个性”的理解,下面不正确的观点是 (C)

A、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的个性千差万别‍ 

B、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C、人的所有的行为表现都是个性的表现‍ 

D、同一年龄的人身上存在明显的共同特征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气质

‍考核知识点:

气质是指一个人所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及灵活性、指向性方面。

2、言语

‍考核知识点:

言语是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交流工具

3、注意‍

考核知识点:

注意是大家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

4、思维

‍考核知识点:

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

‍‍5、性格‍

考核知识点: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析观察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三者之间的异同。

考核知识点:

学前心理学研究方法,参见P10-17

2.简述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考核知识点:

迁就的关系,儿童的个性是:

执拗的,主观的,自我中心的,积极的等;

保护的关系,儿童的个性是:

依赖的,胆怯的,神经质的,温和的等;

忽视的关系,儿童的个性是:

冷漠的,勇敢的,创造性的,率性的等;

专制的关系,儿童的个性是:

顺从的,逆反的,被动的,消极的等;

的关系,儿童的个性是:

开朗的,自主的,积极的,独立的等。

3.简析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特点。

考核知识点:

(一)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

    

(二)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3~6,7岁)

  进入幼儿期后,儿童之间的性别角色差异日益稳定、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游戏活动兴趣方面的差异  2.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

  3.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

4.简述学前儿童掌握实物概念。

考核知识点:

1、以低层次概念为主

2、以具体特征为主

5.简述学前儿童的兴趣及其特点。

考核知识点:

1、指向性2、情绪性3、动力性

四、论述题(共15分)

1.试举例说明学前儿童理解发展的特点。

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参见P2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