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1029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docx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

语文必修1单元检测题(极力推荐)

高三

2013-01-2120:

07

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检测题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基础知识(共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荇(xíng)谥号(yì)挟持(xié)怒发冲冠(guān)

B.谤讥(bàng)寥廓(liáo)胆怯(qiè)浪遏飞舟(è)

C.忸怩(nǐ)丰腴(yú)戛然而止(gá)有恃无恐(shì)

D.漫溯(suò)百舸(gě)慰藉(jiè)强人所难(qiǎng)

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伴侣      慷概      主宰      风华正茂

B.岐视      草霉      废墟      激浊扬清

C.奥丧      追朔      斑斓      鱼翔浅底

D.榆阴      摸索      星晨      天纶之乐

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种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揣摩  D.品味 贯注 揣测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张老师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儿园,为祖国培养了无数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儿童。

B.“两会”召开后,全国上下激浊扬清,形成了弘扬正气的政治局面。

C.他虽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D.这位演员穿上唐装后,立即成了追星族们心中的风云人物,人们纷纷效仿起来。

5.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戴望舒原名戴梦鸥,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文学翻译家。

1929年4月,他所作的《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B.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被认为是新月诗派的“盟主”,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沁园春·长沙》是中调。

D.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又因为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整齐划一,所以又称为“长短句”。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B.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C.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D.当年,梁启超为徐志摩和陆小曼证婚时,就直言他俩是“品格有问题的人”,并希望他们以后不要在道德上再出问题。

二、阅读鉴赏(28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共四节,韵律铿锵,具有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

在诗中,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

B.“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

C.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和诗人的心境相似。

D.“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

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9.请从艺术“三美”和语言两个方面简要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4分)

答:

                                                      。

10.自古在赏析诗歌时有“诗无达诂”之说,也就是说,对于同一首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请你结合全文,对这首诗的主题进行个性化解读。

(4分)

答:

                                                      。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1.这两首诗有什么共同之处?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

有何深意?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末,散开

……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3.艾青说过:

“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

”试比较分析《礁石》与《大堰河——我的保姆》在表达观念、抒情方面的“形象”有何不同?

(2分)

答:

                                                     。

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念和情感?

请简要作答。

(2分)

答:

                                                。

15.现代诗歌中,有的诗体很自由,既不讲求格律,也不追求押韵,但有的,如《礁石》则有较强的韵律感,试说明《礁石》的押韵规律。

(3分)

答:

                                                      。

16.试分析“礁石”这一形象。

(3分)

答:

                                                     。

三、语言运用与表达(12分)

17.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恰当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4分)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绪,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答:

                                        。

18.“艺术起源于至微。

”诗意总是体现在一些富有美感的细节上。

请仿照横线上的三句诗,再寻觅三个富有诗意的细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4分)

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1)                                      。

                                 

(2)                                      。

                               

(3)                                      。

                                

19.据说有一天,毛泽东和周恩来同车游览长沙,车行至湘江橘子洲畔,毛泽东吟出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走洲不走”,让周恩来对下联。

很快,车行至天心阁,恰遇一群鸽子从阁中飞出来,于是周恩来立即对出下联:

“                       。

”你知道周恩来的下联吗?

请作答。

(4分)

四、作文。

(40分)

20.阅读下面一首诗,揣摩诗人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以“距离”为话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距离

岸与岸没多少距离,只要有船

或者飞机,活着翅膀……

五洲四海也只是小小寰球

山与山并没有多远,只要有车

或者索道,或者脚步……

地球已是一个村落

人与人也不隔肚皮,只要有心

或者目光,或者肝胆……

都是最应懂得宽容的灵长

 

 

【参考答案】一、1.B(A.“荇”读xìng,“谥”读shìC.“怩”读ní,“戛”读jiá;D.“溯”读sù;。

)2.A(A.概-慨;B.岐-歧,霉-莓;C.奥-懊,朔-溯;D.晨-辰,纶-伦。

)3.A(品位:

名词,指物品的质量或作品达到的水平;品味:

动词,仔细体会玩味。

贯注:

精神集中;灌注:

浇进、注入。

揣摩:

反复思考推敲;揣测:

猜测。

)4.B(A“风华正茂”形容青春焕发,才华横溢,不能形容幼儿园的小孩;C“峥嵘岁月”指不平凡的日子,褒义词;D“风云人物”指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物,在此大词小用。

)5.D(“新诗”虽然不像近体诗那样恪守格律,但也并不是不讲究格律与押韵而完全自由化。

“新诗”也同样要有音韵美,要有节奏感。

)6.C(《沁园春长沙》属于长调。

)7.D(A句式杂糅,“使”不妥;B“十天的报纸”有歧义;C语序不当,“两千多年前”应该放在“文物”前面

(一)8.C(“诗人的心境相似”不妥,写作此诗时,诗人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与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

)9.这首诗共四节,每节五句,而且每节的字数基本相同,给人一种“建筑美”。

这首诗韵律也比较和谐,富于音乐美,如诗人运用反复的手法连用三个“飞扬”就不乏轻快的韵律。

这首诗也富于绘画美,不仅那“清幽的住处”、恬静的“花园”等构建出了一幅幽雅秀丽的画面,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亦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

在用词上,《雪花的快乐》也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性,如最后三节中的“她”可以象征诗人的“心上人”,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追求。

作者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造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显示了他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10.诗人以“雪花”为意象,流露出一种坚定和执着的追求,既是对爱情的追求,也包含着反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个体解放的积极因素,热烈而清新,真挚而自然,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二)11.古人一般都悲秋,刘禹锡、毛泽东两位诗人却颂秋。

12.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

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三)13.《礁石》诗借助物象——礁石的形象,《大堰河——我的保姆》诗借塑造人物形象——大堰河来表达观念,抒发情感。

14.诗人对于礁石这一形象和其具有的精神给予了由衷的赞美和歌颂。

16.第一节,二、四句押韵(来、开);第二节,一、二、四押韵(上、样、洋)。

两节都是传统的押韵法。

14.长年累月在狂风巨浪的拍打下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礁石形象,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象征,而且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三、17.③①⑤②④18.

(1)在银河里,倏然流星过

(2)在池塘里,散来荷花香(3)在沙漠之处,若隐若现的绿洲19.天心阁,阁藏鸽,鸽飞阁不飞

四、略。

 

 

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题

(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共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阙秦(quē)忤视(wǔ)以飨士卒(xiǎng)以药淬之(cuì)

B.卮酒(zhī)失其所与(yù)目眦尽裂(cì) 朝济而夕设版焉(zhāo)

C.玉玦(jué)参乘(shèng)共其乏困(gòng)夜缒而出(zhuì)

D.刀俎(zǔ)戮力攻秦(lù)瞋目(chēn)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ū)

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失其所与,不知    夫晋,何厌之有

B.秦伯说,与郑人盟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

A.同舟共济   B.济世安民 C.赈灾济贫   D.无济于事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行李之往来

B.为之奈何    人不敢与忤视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而伤长者之意

5.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焉用亡郑以陪邻

C.使工以药淬之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6.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是寡人之过也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

7.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C.其意常在沛公也                  D.吾其还也

8.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很快就会被他俘虏了

B.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于是拿起他的匕首给秦王

D.(沛公)脱身独去,已至军矣——沛公已经脱身离开,回到军营

9.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B.大王来何操(谓语后置,即“大王来操何”)

C.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

D.问征夫以前路(介宾后置,即“以前路问征夫”)

10.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

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史记》中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

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称霸一时,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战国策》的作者是西汉的刘向,《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此书。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

《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座,张良则为侍坐。

从座次可看出双方力量的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二、(10分)

五、将下列空白处补充完整。

(每空2分,共6分。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2)大行不顾细谨,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3)又前而为歌曰:

“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

(2)题。

(每小题2分,共4分)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下列对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

B.“包羞忍耻是男儿”,是说项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儿。

C.“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整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D.“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

(2)对两首诗的鉴赏,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否定态度

B.杜牧诗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对项羽的自刎持肯定态度。

C.李清照诗充分肯定项羽的英雄气节,赞扬项羽的高风亮节。

D.李清照诗与杜牧诗,对项羽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态度。

三、(20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翻译题分别为2分、2分、3分,共8分。

子产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

“毁乡校,何如?

”子产曰:

“何为?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

然犹防川:

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

子产曰:

“少,未知可否。

”子皮曰:

“愿,吾爱之,不吾叛也。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曰:

“不可。

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

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

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

其为美锦,不亦多乎?

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

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

“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

夫令名,德之舆也。

德,国家之基也。

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

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洫,庐井有伍。

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

从政一年,舆人诵之曰:

“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

孰杀子产,吾其与之!

”及三年,又诵之曰:

“我有子弟,子产诲之。

我有田畴,子产殖之。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夫人朝夕退而游焉 夫人:

丈夫的妻子

B.郑伯如晋 如:

到……去

C.吾不克救也 克:

能够

D.子产使都鄙有章 鄙:

边远的地方

14.下列有关加点“之”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所善者,吾则行之②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③德,国家之基也④孰杀子产,吾其与之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15.下列八句话分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

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⑥德,国家之基也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⑧夫令名,德之舆也

A.⑧② B.⑥⑤ C.①③ D.⑦④

16.下列各句对原文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

A.子产高度重视听取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

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的危害。

B.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

C.子产认为治国应重德轻财,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从而塑造美好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根基稳固,人民快乐安逸。

D.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手法,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爱之,不吾叛也。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答:

                                                     。

(2)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

答:

                                                     。

(3)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答:

                                                     。

                              

四、(10分)

18.将下列一组句子组织一个语意连贯的单句。

(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左传》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文学作品。

②《左传》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③《左传》善于写细节,善于刻画人物。

④《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善于描写大场面。

答:

                                                     。

19.“闯”在《古代汉语字典》里解释是:

“闯”是会意字。

由“门”和“马”组成,表示马从门中猛然冲出。

“闯”的本义是指一种突然而迅猛的动作,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心态上的无所顾忌的状态。

参照这种解释,请分析古人以城门会意出的系列姊妹字,各表示什么意义?

(1)“问”:

                                              。

(2)“闹”:

             

五、作文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蚂蚁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生物之一。

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几乎都能找到它的足迹。

整个夏天蚂蚁都为遥远的冬天做准备。

刚一入夏,蚂蚁就要开始储备冬天的食物,积极准备、认真对待,这样蚂蚁会在万物凋零的冬季丰衣足食;整个冬天蚂蚁都在憧憬夏天,时刻提醒自己冬天很快就会过去,温暖的日子就会到来。

不论什么时候,如果我们试图挡住一只蚂蚁的去路,它会立刻寻找另一条路,要么翻过去或钻进障碍物,要么绕道而行。

大多数人认为,蚂蚁的这些做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同样需要。

你的看法呢?

请根据话题材料,自主命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1.A(B.“眦”读zì;C.“共”读gōng;D.“夫”读fú。

)2.C(A.“知”通“智”;B.“说”通“悦”;D.“倍”通“背”。

)3.A(渡河。

)4.B(A.非常 古义:

指意外的变故;今义:

副词。

 行李 古义:

出使的人;今义:

外出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

 C.穷困 古义:

走投无路;今义:

贫穷。

 东道主 古义: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

请客的主人。

 D.夫人 古义:

那人;今义:

妻子。

 长者 古义:

敦厚的人;今义:

年龄较大的人。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