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90211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3.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

XX新能源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

目录

1.执行总结 5

1.1公司 5

1.2市场 5

1.3投资与财务 6

1.4组织与人力资源 6

2.项目背景 7

2.1行业分析 7

2.1.1国际光伏行业背景 7

2.1.3中国太阳能现状和电力缺口分析 9

2.1.4中国太阳能资源现状 9

2.2产品概述 10

2.2.1产品介绍 10

2.2.2产品优势 10

2.2.3电池结构 11

2.2.4工业化生产问题 11

2.2.6成本核算 11

3.竞争分析 13

3.1光伏发电在传统能源格局中的发展前景 13

3.2各种光伏电池的比较 13

3.2.1硅太阳能电池 14

3.2.2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14

3.2.3非晶硅电池 15

3.2.4碲化镉(CdTe)系薄膜大阳能电池 15

3.2.5硒铟铜(CIS)系薄膜太阳能电池 15

3.2.6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15

3.3市场竞争分析 16

3.3.1中国当前光伏市场组成 16

3.3.2国内光伏企业竞争态势 19

3.3.3国外企业未来对中国市场的威胁 20

3.4国内光伏市场发展新趋势 21

3.5相关目标市场竞争分析及市场容量分析 21

3.5.1光伏路灯照明市场情况 21

3.5.2公共建筑中的公用照明电力供应市场 24

3.6国际光伏市场状况 25

3.6.1国际光伏行业发展状况 25

3.6.2国际光伏市场需求状况 25

4.目标市场公关策略 27

4.1国内光伏路灯照明市场 27

4.1.1公关流程图 27

4.1.2政府公关内容 28

4.1.3公关主要方式 28

4.2国内公共建筑光伏公共照明市场 28

4.2.1公关流程图 29

4.2.2客户公关内容 29

4.2.3公关主要方式 30

5.公司战略 31

5.1远景目标 31

5.2发展战略 31

6.市场营销 33

6.1目标市场 33

6.2服务 33

6.3品牌 33

6.4价格 34

6.5销售渠道 34

6.6推广策略 35

6.6.1促销策略 35

6.6.2广告 35

7.投资分析 37

7.1股本结构与规模 38

7.2投资收益 38

7.2.1投资净现值 39

7.2.2投资回收期 39

7.2.3内含报酬率 39

7.2.4项目敏感度 40

7.3风险分析 40

7.3.1盈亏平衡分析 40

7.3.2投资回报 41

8.财务分析 42

8.1财务报表 42

8.1.1主要财务假设 42

8.1.2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42

8.1.3资产负债表 44

8.2财务报表分析 46

8.2.1比率趋势分析 46

8.2.2预计销售趋势分析 46

8.2.3风险假定与分析 47

9.机遇和挑战 48

9.1机遇 48

9.2挑战 48

9.3应对挑战的措施与方法 49

10.管理团队与所有权 50

10.1管理团队 50

10.2公司结构 51

10.3所有权结构 52

10.4专业机构 52

1.执行总结

1.1公司

XX有限公司是一个计划中筹办的公司,公司依托一系列相关纳米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专利,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清洁、高效的太阳能电力,有效改变现有不合理的能源格局。

太阳能发电又称光伏发电,自上世纪50年代该技术已经在美国出现,鉴于其提供清洁,环保,可持续利用的电力,一直受到广泛重视,但因成本过高(成本高出普通化石燃料发电10倍以上),光照间歇性等问题,一直未有效推广。

新世纪纳米技术、储氢、燃料电池等技术的发展以及普遍对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忧虑为光伏发电提供了新的机遇,本公司依托的纳米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属于新一代技术,原理上有了根本改变,成本大幅降低(1/3—1/10),产品性价比高。

考虑到当前时代背景,本公司将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公司将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力争获得国际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致力于加入REDP。

其他相关认证也将陆续申请通过。

公司前期定位:

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商、光伏照明系统服务商

1.2市场

本公司技术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前期主要市场暂定国内。

鉴于目前光伏照明市场的相对空白以及城市经常出现电力短缺的现状(用电高峰时经常需要拉闸限电),公司前期的重点市场是光伏路灯照明以及公共建筑中公共照明市场。

鉴于此市场的现状以及本公司的产品优势,本公司有信心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公司产品的优势在于成本低于行业主要产品硅太阳能电池,性价比较高。

据初步计算,本产品前期电池成本9元/WP,组件成本15元/WP,大规模产业化后电池生产成本将降至5元/WP以下,前期组件市场价暂定30元/WP,利润率100%。

目前国内主要光伏企业硅电池成本27元/WP左右,组件成本约33元/WP,市场价为40元/WP左右。

按照公司市场计划,未来五年销量分别是:

第一年1MW;第二年15MW;第三年45MW;第四年100MW;第五年180MW。

(1MW对应一百万WP)

1.3投资与财务

公司成立初期共需启动投资资金2650万元,用于购进生产设备、办公化设备、租赁厂房、初期研发和生产流动资金。

公司初期将在北京郊区租赁厂房,09年将在中关村上地商圈建新厂房和研发中心。

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风险投资占40%股份,管理团队占40%股份,专利所有人占18%股份,其他人员2%。

第一年完成生产线的购进配置并投入使用,第二年估计盈利24727万人民币,投资回收期为一年零一个月。

往后三年进入迅速扩张期,年平均增长率保持在80%以上,销售利润率55%左右,资产报酬率为52%,风险资金预计在第3—5年撤出,采用管理层收购方式比较适合本公司。

1.4组织与人力资源

公司性质是有限责任公司,初期组织结构采取直线制。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总经理负责制。

总经理下设公关副总经理、市场副总经理、销售副总经理、财务副总经理、技术副总经理。

2.项目背景

2.1行业分析

2.1.1国际光伏行业背景

化石能源的大量开采与利用,是造成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化石能源储备的有限性以及目前过度开采引起资源匮乏等问题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重视,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已为世界所共识;恐怖主义、地缘政治等负面因素也是发达国家优先发展光伏发电的重要因素。

联合国141个成员国家共同签署《京都协议书》并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将再生能源的开发与规划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世界能源储备状况(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

经简单计算:

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即便能量转化率为5%,每年发电量将是目前世界上能耗的40倍。

太阳能光伏发电完全有可能完成从补充能源到常规能源的角色转换。

2.1.2中国能源格局

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国来看,常规能源都是很有限的,中国的人均常规能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大约只有世界总储量的10%。

中国是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

仅2003年能源消费总量已达到16.8亿吨(近年来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其中:

煤炭占67.1%、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8%、水电等占7.3%。

当年石油进口达到9700万吨,约占中国总石油消耗的40%。

由于能源需求的强劲增长,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有所提高,比上一年提高1个百分点。

上图给出了我国2003年一次能源消费构成。

我国政府重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主要有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我国目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如下:

水能:

我国经济可开发的水能资源量为3.9亿千瓦,年发电量1.7万亿千瓦时,其中5万千瓦及以下的小水电资源量为1.25亿千瓦。

到2005年底,我国已建成水电发电装机容量1.17亿千瓦,其中小水电容量3000万千瓦。

水能利用受地域限制较大,开发潜力不大。

风能:

目前全国已建成并网风力发电装机容量57万千瓦,此外,还有边远地区农牧民使用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约18万台,总容量约3.5万千瓦。

风能利用在我国可预见的未来还不会占据主要地位。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主要有农、林生产及加工废弃物、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垃圾等。

目前,全国农村已有户用沼气池1300多万口,年产沼气约33亿立方米;大中型沼气工程2200多处,年产沼气约12亿立方米;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大于2000MW。

太阳能:

目前太阳能利用方式主要有热利用和光电利用两种,目前我国光伏电池安装容量为65MWp,其潜力远未开发,详见市场分析部分。

其它如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目前所占比例不大,仅占能源消耗的3%。

一个普遍公认的事实:

光伏发电在发展前景与潜力等方面具备其他可再生能源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可预见的未来,可再生能源在中国的能源消费中比例将会越来越高,而其中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考虑其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环保、丰富等特点,具备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能源格局的潜力!

2.1.3中国太阳能现状和电力缺口分析

中国的电力供应在2000年以前并不紧张。

2001年以后,由于经济发展迅猛,电力需求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2003年全国出现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的现象,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和中国的资源情况,2010年和2020年的电力供应单靠传统的煤、水、核是不够的,尚存在一定的缺口,经常出现的电力紧张问题将不能得到有效缓解。

就目前而言,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是摆在国家面前非常现实的选择,而光伏发电将利用此契机,在中国未来的电力供应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1.4中国太阳能资源现状

我国地处北半球,土地辽阔,幅员广大,国土总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

在广阔的土地上,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全国各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为928-2333KWh/m2,中值为1626kWh/m2。

根据各地接受太阳总辐射量的多少,可将全国划分为五类地区。

一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6680-8400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5.1-6.4KWh/m2。

这些地区包括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地。

尤以西藏西部最为丰富,最高达2333KWh/m2(日辐射量6.4KWh/m2),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二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850-6680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4.5-5.1KWh/m2。

这些地区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三类地区为我国太阳能资源中等类型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00-5850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3.8-4.5KWh/m2。

主要包括山东、河南、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苏北、皖北、台湾西南部等地。

四类地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较差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4200-5000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3.2-3.8KWh/m2。

这些地区包括湖南、湖北、广西、江西、浙江、福建北部、广东北部、陕南、苏北、皖南以及黑龙江、台湾东北部等地。

五类地区主要包括四川、贵州两省,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少的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3350-4200MJ/m2,相当于日辐射量只有2.5-3.2KWh/m2

从全国来看,我国是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绝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4kWh/m2.天以上,西藏最高达7kWh/m2.天。

与同纬度的其它国家相比,和美国类似,比欧洲、日本优越得多。

上述一、二、三类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以上,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于5000MJ/m2,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h,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

特别是一、二类地区,正是我国人口稀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偏僻、边远的广大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采用太阳光发电技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2产品概述

2.2.1产品介绍

纳米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10多年前诞生于瑞士,经过10多年的发展,性能不断提高。

北京大学化学院黄春辉院士所在课题组在此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地位,该课题组创造性的利用国内丰富的稀土元素进行合理掺杂,较大幅度改善了电池性能,并申请了多项专利。

本公司相信,通过依托相关专利以及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一定可以有效推动该领域的产业化进程。

2.2.2产品优势

比较化石燃料能源方式,光伏发电具有清洁、可再生等优点,但成本太高等缺点制约了其大规模推广。

本公司产品纳米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光伏产品中的优势是:

成本低(成本可降至硅电池的1/3—1/10)、原料丰富,使用寿命可达15-20年、适合大规模生产、易于制造等;技术方面优势为:

①制成透明的产品,应用范围广②在各种光照条件下使用③光的利用效率高④对光阴影不敏感(不存在硅电池上由于灰尘斑点而导致局部损坏的问题)⑤可在很宽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2.2.3电池结构

染料敏化纳米晶体太阳能电池(DSSCs)(或称Grätzel型光电化学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镀有透明导电膜的玻璃基底,染料,半导体纳米材料(一般是氧化钛)、对电极以及电解质等几部分。

2.2.4工业化生产问题

通过依托相关专利与科研成果,本公司已经掌握了规模生产的关键技术。

据了解,为了提高公众对该类型电池的认知度,中科院等离子所已经建立了一个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电站(但没有进行产业化),公司正常运作后会争取与之建立合作关系。

2.2.5原材料供应情况

对于本产品而言,最重要的原材料是导电玻璃和染料,这也是价格最贵的两部分,占到总成本的90%以上,其他部分如氧化钛,电解质等很容易获得。

所需大部分原料都可以国内生产,对于关键原材料,公司将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相关协议。

2.2.6成本核算

1.N3(染料)大量购买150美圆/克,可敏化5平方米。

2.国产导电玻璃约200元/平方米。

3.按商业转化效率6%左右计算,一平方米电池可以达到50-60WP

取3中间数据55WP,即一平米电池在标准光照下可以产生55瓦的功率。

计算前两项每WP成本为:

(8150/5+200)/55约等于8元/WP,外加电解质、氧化钛膜等低成本材料及劳动力成本,电池成本不会超过9元/WP,而电池组件成本接近15元/WP。

大规模产业化后电池生产成本将降至5元/WP以下。

目前国内主要光伏企业硅电池成本27元/WP左右,组件成本约33元/WP。

3.竞争分析

3.1光伏发电在传统能源格局中的发展前景

目前无论从中国还是国际形势来看,传统能源方式在短期内依然会是电力的供应主体。

就我国而言,从2002年6月至今,在整整4年的时间里,全国的平均电力增长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的快速增长,高于GDP增长速度。

200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4.42亿千瓦,比上年增长5100万千瓦,2005年发电装机突破5亿千瓦。

2005年全国发电量247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

在电力供应方面,今年1-4月份全国发电量8175.3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1.1%,其中水电927亿千瓦时,由于来水较好,同比增长14.6%;火电704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增幅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核电166.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2%。

分省来看,内蒙、贵州、江苏、青海发电增长均高于20%,而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区的发电量出现了负增长。

水电虽然增长较快,但明显潜力有限且受地域影响大,而火电增长乏力,跟不上需求增长,原因在于开采能力,进口能力受限,且导致环境污染,人员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与建设和谐社会宗旨相悖。

目前而言,光伏发电将成为国家电力缺口的重要补充,光伏发电将不再仅是时髦的环保产品,使用光伏发电技术将是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经之路。

3.2各种光伏电池的比较

太阳能电池自上世纪中期发明以来,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在某些领域(如航天、通讯等)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尽管太阳能电池具备清洁、无污染、便捷、资源丰富等特点,但始终没有在电力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成本过高。

3.2.1硅太阳能电池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太阳能电池是硅太阳能电池,其中分单晶、多晶硅等产品,此类产品也是经历时间考验最充分,最成熟的光伏产品。

硅太阳能电池实验室最高效率可达20%以上,商业转化率一般在15%左右。

然而其有两个致命的弱点:

1,目前国际、国内光伏硅材料短缺,供不应求,此局面短期难以缓解,尤其国内几乎没有正规的原材料生产商(由于技术壁垒、成本等原因)。

最终导致众多光伏企业面临无米下炊的境地,发展瓶颈难以克服。

2,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传统硅太阳能电池成本过高,考虑其15—20年寿命,发电成本也要比传统发电方式高接近10倍,而且限于其原理,降低成本的空间已经很低,这也是半个世纪以来未能有效普及的根本原因。

3.2.2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伴随纳米技术等新兴科技的发展,一种崭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瑞士诞生,此类电池与硅电池在原理上有根本不同,其最大特点是大幅度降低了成本,据专家估计,其成本可以降至传统硅电池的1/10。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更加完善,而且科学家已经理解了提高效率的机理,北京大学化学院的相关课题组,凭借在稀土元素方面积累的深厚功力,创造性地开发了稀土元素掺杂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进一步提高,考虑到中国是稀土大国,该技术将具备巨大发展潜力。

本产品在成本方面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是本公司进行市场拓展考虑的首要优势。

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清醒地面对一些弱势:

效率不够高,实验室效率可达8—10%,大面积推广后降至6%左右,且同类产品没有产业化先例,我们需要独自面对产品稳定性的考验。

可喜的是北大化学院已经在很多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并获得了专利。

当然,除了硅电池以及本产品的纳米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实验室甚至业界也出现了一批其他类型电池:

(中国太阳能网)

3.2.3非晶硅电池

优点:

制造成本低,是主流硅产品2/3---3/4(价格优势不及纳米晶太阳能电池);

缺点:

效率低、不稳定。

虽然目前实验室效率已达15%,但生产中电池组件的稳定效率仅为5.5%~7.5%.引起效率低、稳定性差的主要原因是光诱导衰变,即所谓的S-W效应。

该类电池成型后效率随时间逐渐降低。

综上,非晶硅竞争力不及本公司推出的纳米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3.2.4碲化镉(CdTe)系薄膜大阳能电池

优点:

目前实验室效率达到16.5%,中试线效率达到10%,已由实验室研究阶段走向规模化工业生产。

缺点:

成本依然过高,而且Cd是重金属,有剧毒,Cd的化合物与Cd一样,也是有毒的。

其主要影响,一是含有Cd的尘埃通过呼吸道对人类和其他动物造成的危害;二是生产废水废物排放所造成的污染。

很明显,本产品也具备相对于此系列太阳能电池明显的优势。

3.2.5硒铟铜(CIS)系薄膜太阳能电池

优点:

CdS/CuIn|GaSe2电池组件的效率已达11%,CdS/CuIn|GaSe2电池组件的效率已达18%,并已建立起了工业化生产线;生产成本低,仅为晶体硅电池的1/3~1/2。

缺点:

铟属于稀缺元素,全世界的铟资源十分有限。

同时,镉的污染问题也是应加关注的问题。

其缺点应当说是致命的,不可能构成大的威胁。

3.2.6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优点:

此类产品无锡尚德已经开始产业化,目前中线试生产的电池组件效率已达8.5%,电池生产成本约在16元/瓦,也是比较有威胁的一类产品。

缺点:

大面积电池技术尚未研发成功,存在一系列诸如大面积、大晶粒薄膜的生长技术、进一步提高薄膜的生长速率、优质、价廉衬底材料的研发等技术问题。

我们认为无锡尚德开发的多晶硅薄膜电池对本公司产品不会带来根本威胁:

①无锡尚德的主要精力仍然放在硅电池上,且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不够高。

②此类产品的一系列技术问题,短期无法克服。

相信通过本公司的市场创新以及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本公司产品将会作为光伏电池产品的新秀在光伏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比较目前存在的各种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低成本优点是非常明显的,但是效率相对较低也是制约该产品大规模推广的潜在因素,在前期市场推广中,本公司将扬长避短,秉承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3.3市场竞争分析

3.3.1中国当前光伏市场组成

尽管虽然目前中国光伏电池制造能力在迅速提高,但绝大多数产品销往国外,国内市场自02年以来几乎停滞不前,国内光伏发电的市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信和工业应用(大约占到36%):

l微波中继站;

l光缆通信系统;

l无线寻呼台站;

l卫星通信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l农村程控电话系统;

l部队通信系统;

l铁路和公路信号系统;

l灯塔和航标灯电源;

l气象、地震台站;

l水文观测系统;

l水闸阴极保护和石油管道阴极保护。

农村和边远地区应用(大约占51%):

l独立光伏电站(村庄供电系统);

l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l太阳能户用系统;

l太阳能照明灯;

l太阳能水泵;

l农村社团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4%)

l当前处于试验示范阶段,全国总装机容量大约仅为2MWp。

太阳能商品及其它(大约占到9%)

u

l太阳能充电器;

l太阳能手表、计算器;

l太阳能路灯;

l太阳能庭院;

l太阳能电动汽车;

l太阳能玩具等。

分析图表:

02年以来,发展潜力巨大的光伏照明市场份额一直很小,事实上相关项目只是一些政府示范工程,甚至还没有上升到市场化的层次,原因在于:

①我国相关政策一直没有出台,各地方政府以及开发商没有足够动力使用光伏照明设备;②我国光伏电池生产企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原材料等问题上受到国外企业层层“剥削”,成本很难下降,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价格因素是国内市场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由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物价水平较高,政策相对完善,发展国外市场阻力相对小得多,因此国内很多光伏电池生产企业的注意力基本放在国外,国内相关市场极少考虑。

但目前形势已经开始改变,这为本公司提供了巨大机遇。

农村电气化领域占据了半壁江山,说明我国光伏市场开发还处于原始阶段。

我国目前尚有约28000个村庄、700万户、大约3000万农村人口还没有用上电,60%的有电县严重缺电。

政府组织的光伏发电项目对这些地区而言,具备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农村电气化市场会继续向前发展。

但是本公司前期暂不适合介入该市场,原因如下:

①本公司新成立资历尚浅,不适合相关工程的竞标;②在该领域竞标成功的很多是当地企事业单位,其技术实力虽不足,但人脉资源深厚,这也恰恰说明中国光伏市场发展的落后。

下表列出了某年竞标成功的企事业单位(包括风电)。

“送电到乡"工程中标单位和地区一览表

2002招标批次

省区

中标单位

光电kWp

风电kW

合计kW

第一批

甘肃省

1030

200

1230

甘肃汇能公司

内蒙

206

75

281

华德公司

青海

1682

0

1682

青海新能源

陕西

200

0

200

陕西隆地电力自动所

新疆

1130.25

0

1130.25

新疆新能源公司

第二批

西藏昌都

1060

0

1060

云南半导体器件厂

西藏那曲

564

119

683

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