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2245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docx

生梨润肺化痰好苹果止泻营养高

生梨润肺化痰好,苹果止泻营养高。

黄瓜减肥有成效,抑制癌症猕猴桃。

番茄补血助容颜,莲藕除烦解酒妙。

橘子理气好化痰,韭菜补肾暖膝腰。

萝卜消食除胀气,芹菜能治血压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肿有利尿,绿豆解毒疗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山药益肾浮肿消。

海带含碘散淤结,蘑菇抑制癌细胞。

胡椒驱寒兼除湿,葱辣姜汤治感冒。

鱼虾猪蹄补乳汁,猪肝羊肝明目好。

益肾强腰吃核桃,健肾补脾吃红枣。

中国历代家训集锦

一、养子须教子

1、须知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

(《增广贤文》)

2、养不教,父之过。

(《三字经》)

3、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增广贤文》)

4、富若不教子,钱谷必消亡;贵若不教子,衣冠受不长。

(《增广贤文》)

5、居家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增广贤文》)

6、能师孟母三迁教,定卜燕山五桂芳。

(《增广贤文》)

7、训子须从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学初。

(《增广贤文》)

8、人品须从小作起,权宜苟且诡随之意多,则一生人品坏矣。

(家诫要言)

9、立身作家读书,俱要有绳墨规矩,循之则终生无悔无尤。

(家诫要言)

10、儿小任情骄惯,大来负了亲心。

(《小儿语》)

11、凡好何须父业,儿若不肖空积。

(续小儿语)

12、要求子顺,先孝爷娘。

(续小儿语)

13、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增广贤文》)

14、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

(《增广贤文》)

15、事亲须当养志,爱子勿令偷安。

(《增广贤文》)

16、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牛马。

(《增广贤文》)

17、凡人皆有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

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曾国藩家书》)

18、京师子弟之坏,无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

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

(《曾国藩家书》)

19、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

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

(《曾国藩家中》)

二、仁爱

1、百善孝为先。

(《赠广贤文》)

2、孝当竭力,非徒养生。

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增广贤文》)

3、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治文贤文)

4、毋令长者疑,毋使父母怒。

(家诫要言)

5、当少壮时,须体念衰老的酸辛。

(《增广贤文》)

6、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

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

(《增广贤文》)

7、早把甘旨当奉养,夕阳光景不多时。

(《增广贤文》)

8、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增广贤文》)

9、尊师而重道,爱众而亲仁。

(《增广贤文》)

10、孤寡极可念者,须勉力周恤。

(家诫要言)

11、处富贵地,要矜怜贫贱的痛痒。

(《增广贤文》)

12、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增广贤文》)

13、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

(《增广贤文》)

14、责己之心责人,爱己之心爱人。

(《增广贤文》)

15、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冶家格言)

16、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增广贤文》)

17、割不断的亲,离不开的邻。

(《增广贤文》)

18、远山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增广贤文》)

19、泯躯而济国。

(颜氏家训)

20、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示儿女》诗)

三、正直清廉

1、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莫甚。

(治家格言)

2、官长之前,止可将敬,不可逐膻。

(家诫要言)

3、随时莫起趋时念,脱俗休存矫俗心。

(《增广贤文》)

4、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

(《增广贤文》)

5、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不灭;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如斯。

(《增广贤文》)

6、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福而姿杀生禽。

(治家格言)

7、千里不欺孤,独木不成林。

(《增广贤文》)

8、毋为财货迷。

(家诫耍言)

9、立身无愧,何愁鼠辈。

(家诫要言)

10、匆贪意外之财,匆饮过量之酒。

(家诫要言)

11、俭以养廉。

(家诫要言)

12、钱财如粪土,仁义值于金。

(《增广贤文》)

13、丈失一生,廉耻为重。

(续小儿语)

14、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

(《增广贤文》)

四、诚实可信

1、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增广贤文》)

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增广贤文》)

3、心口如一,童臾无欺。

(《增广贤文》)

4、人而无信,百事皆虚。

(《增广贤文》)

五、俭扑

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为维艰。

(治家格言)

2、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匆流连。

(治家格言)

3、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治家格言)

4、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治家格言)

5、治家舍节俭,别无可经营。

(家诫要言)

6、志从肥甘丧,心以淡泊明。

(《增广贤文》)

7、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

(《增广贤文》)

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增广贤文》)

六、立志

1、不要空言无事事,不要近视无远谋。

(陈毅《示儿女》诗)

2、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

(陈毅《示儿女》诗)

七、勤学

1、多读书达观古今,可以免忧。

(家诫要言)

2、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

(陈毅《示儿女》诗)

3、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增广贤文》)

4、良田百亩,不如薄技随身。

(《增广贤文》)

5、读少则身暇,身暇则邪间,邪间则过恶作焉,忧患及之。

(家诫要言)

6、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

(治家格言)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增广贤文》)

八、惜时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增广贤文》)

2、莺花忧怕风光老,岂可教人在度春。

(《增广贤文》)

3、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增广贤文》)

4、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再来。

(《增广贤文》)

5、一头白发催将去,万两黄金买不回。

(《增广贤文》)

6、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增广贤文》)

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增广贤文》)

九、勤劳进取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治家格言)

2、真心实作,无不可图之功。

(家诫要言)

3、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治家格言)

4、江中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增广贤文》)

十、修养

1、乖僻自是,悔误必多。

(治家格言)

2、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

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思。

(治家格言)

3、施恩无念,受恩莫忘。

(治家格言)

4、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治家铬言)

5、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欣幸心。

(治家格言)

6、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治家格言)

7、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治家铬言)

8、知有己不知有人,闻人过不闻己过,此锅本也。

故自私之念,萌则铲之,谗谀之徒至则却之。

(家诫要言)

9、才能知耻,即是上进。

(家诫要言)

10、器量须大,心境须宽。

(家诫要言)

11、待人要宽和,世事要练达。

(家诫要言)

12、恶不在大,心术一坏,即入祸门。

(家诫要言)

13、一念不慎,坏败身家有余。

(家诫要言)

14、每事宽一分即积一分之福。

(家诫要言)

15、人悔不要埋怨,人羞不要数说。

人极不要跟寻,人愁不可喜悦。

(续小儿语)

16、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

(《增文贤文》)

17、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固己拙而忌人之能。

(《增文贤文》)

18、仗势凌人,势败人凌我;穷巷追狗,巷穷狗咬人。

(《增文贤文》)

19、不自恃而露才,不轻试而幸功。

(《增文贤文》)

20、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增文贤文》)

21、得意盎然,失意泰然。

(《增文贤文》)

22、驭横切莫逞气,遇谤还要自修。

(《增文贤文》)

23、以直报怨,以义解仇。

(《增文贤文》)

24、贪爱沉溺是苦海,利欲炽燃是火坑。

(《增文贤文》)

25、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增文贤文》)

26、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增文贤文》)

27、不因群疑而阻独见,勿任己意而废人言。

(《增文贤文》)

28、幸名无德非佳兆.乱世多财是祸根。

(《增文贤文》)

古代诗文名句·登高望远篇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岳阳楼联

俯视大江东去,开拓万里心胸。

——捉月台联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晋·陶渊明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晋·左思

开高轩以临山,列绮窗而瞰江。

——晋·左思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唐·李白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唐·李白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李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

不为寻山试筋力,岂能寒上背云楼。

——唐·杜牧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

——唐·钱起

试登山岳高,方见草木微。

——唐·孟郊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唐·贾岛

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

——五代(后周)·王溥

少贪梦里还家乐,早起前山路正长。

——宋·欧阳修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宋·苏轼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宋·黄庭坚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宋·梅尧臣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宋·岳飞

名山如高人,岂可久不见?

——宋·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宋·陆游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辛弃疾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宋·杨万里

枫林叶坠红,荷沼波翻绿。

回首归路遥,云山万重曲。

——明·袁彤芳

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

——清·袁枚

古代诗文名句·励志奋斗篇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恃人不如自恃。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战国·屈原

生命几何时?

慷慨各努力。

——三国·魏·阮籍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晋·刘琨

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隋·王通

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唐·李白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

——唐·李白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唐·岑参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唐(五代)·李煜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

——宋·欧阳修

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宋·苏轼

成败极知无定势,是非元自要徐观。

——宋·陆游

凌冬不改青坚节,冒雪何妨色更苍。

——宋·朱淑真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宋·朱淑真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宋·释道原

前程万里,全要各人自去努力。

——元·石君宝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明·王骥德

迎风桃李颜难驻,耐雪松篁味转长。

——明·瞿式耜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

——佚名

古代诗文名句·自强不息篇

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旅獒》

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庄子·庚桑楚》

太(泰)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

——《晏子春秋·内篇》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战国策·秦策五》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烛火虽微,卒能燎原。

——《后汉书·周纺传》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

——《晋书·虞溥传》

无绵绵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大戴礼记·劝学》

任重则道远者,不择地而息。

——汉·韩婴

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三国(蜀)·诸葛亮

盈手万钧,必起于锱铢;竦秀凌霄,必始于分毫。

——晋·葛洪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唐·魏征

男儿立身须自强。

——唐·李颀

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

——唐·史俊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

——唐·白居易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唐·刘禹锡

君看构大厦,何曾一日成。

——唐·聂夷中

君子之道,始于自强不息。

——宋·王安石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宋·佚名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经

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处著脚。

——明·洪自诚

天下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

——清·曾国藩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清·金缨

凡人贵自立。

——清·史襄哉

古代诗文名句·诚信取义篇

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论语》

言顾行,行顾言。

——《礼记》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礼记》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

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礼记》

善则称人,过则称己。

——《礼记》

言必行,行必果。

——《墨子》

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荀子·不苟》

失信不立。

——《左传》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左传》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乐府诗集》

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

——唐·白居易

与君子游,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芬,则与之化矣。

——《大戴礼记》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资治通鉴》

不能感人,皆诚之未至。

——宋·朱熹

凡作人贵直,而作文贵曲。

——明·袁枚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明·冯梦龙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明·冯梦龙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

有难则以身先之,有功则以身后之。

——三国(蜀)·诸葛亮

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

——《全唐诗补逸》

人心贵乎光明洁净。

——宋·程颐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汉·刘安

古代诗文名句·正直宽怀篇

以正治国。

——《老子》

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不苟》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礼记·孔子闲居》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行天道,出公理,则远者自亲;废天道,行私为,则子母相怨。

——《管子·形势解》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孟子·离娄上》

非淡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

——《淮南子》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公。

——《邓析子·转辞》

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

——汉·韩婴

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

——唐·杜甫

常慕正直人,生死不相离。

——唐·王建

平而后清,清而后明。

——宋·司马光

惟宽可以怀远人,惟廉可以服殊俗。

——宋·苏辙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宋·释惟白

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

——明·吕坤

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清·康有为

心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尚书·君陈》

盖之如天,容之如地。

——《左传》

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三国·曹植

忧伤能伤人,绿鬓变霜鬓。

——唐·李白

夜愁添白发,青泪损朱颜。

——唐·许浑

遇事知剪裁,操心识卷舒。

——唐·杜牧

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唐·玄览

操与霜雪明,量与江海宽。

——唐·常建

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

——唐·元稹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唐(五代)·王淇

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

——宋·苏轼

忍字常须作座铭。

——宋·陆游

醉觉乾坤大,闲知日月长。

——宋·陆游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和尚

不念旧恶,此清者之量。

——宋·朱熹

人若有气魄,方做得事成。

——宋·朱熹

世间万事忌孤高。

——明·吴承恩

有五湖四海之襟怀,经天纬地之才略。

——明·杨柔胜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明·吕坤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明·佚名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明·朱衮

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明·徐得胜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明·洪自诚

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云。

——清·金缨

与人无患,与世无争。

——清·文康

古代诗文名句·善于处事篇

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战国策·秦策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一》

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战国策·魏策四》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鉴往可以昭来。

——唐·张九龄

驾轻车,就熟路。

——唐·韩愈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唐·杜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唐·杜荀鹤

方其中,圆其外。

——唐·柳宗元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唐·李泌

自古天下事,及时难必成。

——宋·欧阳修

临大事而不乱。

——宋·苏轼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宋·苏轼

水到渠成,不须预虑。

——宋·苏轼

陶者能圆而能方,矢者能直而不能曲。

——宋·苏轼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为殃。

——元·纪君祥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明·朱柏庐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明·冯梦龙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明·冯梦龙

忙者不会,会者不忙。

——明·冯梦龙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明·冯梦龙

经一失,长一智。

——明·冯梦龙

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明·林翰

骑马莫轻平地上,收帆好在顺风时。

——清·袁枚

闭门不管庭前月,分付梅花自主张。

——清·钱大昕

破镜不重照,落花难上枝。

——《景德传灯录》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三国演义》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国演义》

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

——《水浒传》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水浒传》

事遇机关须退步,人逢得意早回头。

——《金瓶梅词话》

清官难断家务事。

——《儒林外史》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红楼梦》

忍得一时忿,终身无恼闷。

——《红楼梦》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红楼梦》

贵人多忘事。

——《红楼梦》

病急乱投医。

——《红楼梦》

人怕出名猪怕壮。

——《红楼梦》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红楼梦》

古代诗文名句·自醒自励篇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尚书·大禹谟》

自知不自见(现),自爱不自贵。

——《老子》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聃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

无多言,多言必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孔子家语·观周》

忠言逆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六行》

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孟子·离娄下》

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

——汉·刘向

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

——汉·刘向

患至而后呼天,不亦晚乎?

——汉·韩婴

慎于言者不哗,慎于行者不伐。

——汉·韩婴

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

——汉·荀悦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不知,莫若勿为。

——《汉书·枚乘传》

杜渐防微,慎之在始。

——《晋书·王敦传》

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三国志·吴书》

得之不喜,失之安悲?

——晋·葛洪

登峻者戒在于穷高,济深者祸生于舟重。

——晋·葛洪

病从口入,患自口出。

——《意林》

高而不危,满而不溢。

——《孝经》

以明防前,以智虑后。

——南朝(宋)·刘义庆

居家之方,唯俭与约;立身之道,唯谦与学。

——南朝(梁)·萧绎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资治通鉴》

劲操比松寒不挠,忠言如药苦非甘。

——宋·王安石

临行而思,临言而择。

——宋·王安石

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

——宋·胡宏

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

——明·方孝孺

天不言而自高,地不言而自卑。

——《金瓶梅词话》

真美人才子,大抵心多虚,木虚为琴瑟,竹虚为笙竽。

——清·袁枚

古代诗文名句·廉洁公正篇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子》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尚书》

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诗经》

临财莫如廉。

——汉·刘向

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汉·班固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晋·陆机

有公心,必有公道。

——晋·杨泉

君子可招而不可诱,可弃而不可慢。

——隋·王通

心如铁石,气若风云。

——唐·杨炯

朗如日月,清如水镜。

——唐·杨炯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犹欢。

——唐·王勃

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唐·王勃

事在是非,公无远近。

——唐·张九龄

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唐·崔颢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唐·孟郊

守正为心,疾恶不惧。

——唐·柳宗元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唐·杜牧

在上不骄,在下不谄。

——宋·王安石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宋·林逋

新月无私照,落日有余辉。

——宋·潘阆

廉能清正,奉公守法。

——元·曾瑞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明·于谦

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而隅。

——明·薛

见势不趋,见威不惕。

——明·冯梦龙

吏肃惟遵法,官清不爱钱。

——明·冯梦龙

公生明,廉生威。

——清·李惺

古代诗文名句·仁爱美德篇

仁者,爱人。

——《论语·颜渊》

仁者义之本也。

——《礼记·礼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战国策·燕策》

善人者,人亦善之。

——《管子·霸形》

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

——《国语·晋语》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

——唐·韩愈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宋·苏洵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薛文清集》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容,不可以驭下。

——佚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

——《韩非子》

从善如流。

——《左传》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左传》

圣人为善若恐不及,备祸若恐不免。

——《淮南子》

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

——《意林》

无传不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晋·羊祜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唐·韩愈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小善不足以掩众恶,小疵不足以妨大美。

——唐·吴兢

攻人之恶,毋太严;教人之善,毋过高。

——《史曲》

恶言不出口,恶声不入耳。

——《邓析子》

为善勿怠,去恶勿疑。

——《薛文清集》

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

——《申鉴》

多忿害物,多欲害己,多逸害性,多忧害志。

——宋·崔敦礼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一不善而足。

——宋·杨万里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