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2818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79.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docx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

 

测井技术总结报告

 

一、地球物理测井

1.1地球物理测井的概念及原理

地球物理测井技术是以地质学、物理学和数学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为手段,设计出专门的仪器沿着井身进行测量,进而获得地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地层结构、构造和井身的几何特征等信息,可对地下的石油、天然气和其它重要的矿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判别,为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提供资料。

1.2地球物理测井的发展阶段

自1927年以来,测井技术经历了四个时期:

模拟测井(1962年以前)、数字测井(1962-1976年)、数控测井(1976-1990年)、成像测井(1990年以后)。

1.3地球物理测井的分类

测井方法众多,电、声、放射性是三种基本方法。

特殊方法有:

电缆地层测试、井间电磁、核磁共振、元素俘获测井等(表一)。

表一测井方法分类表

1.4大庆油田的测井技术发展状况

大庆油田的测井技术主要经历了以下的发展过程:

(1)老横向测井系列

根据一组电极距不同的电极系所测的视电阻率曲线求岩层的真电阻率,这种方法称为横向测井。

0.25m、0.45m、2.5m、4.0m、8.0m底部梯度,0.5m电位,1.0m电位,微电极,自然电位,井内流体。

(2)简化横向测井系列

0.25m、0.45m、2.5m、4.0m底部梯度,0.5m电位,微电极,自然电位,井内流体。

图2简化横向测井系列单井图

(3)JD-581测井系列(8900)

0.25m、0.45m、2.5m底部梯度,微电极,自然电位,深、浅三侧向,声波时差,自然伽玛,井内流体,井径。

(4)DLS-1型测井系列

0.25m、0.45m、2.5m底部梯度,微电极,自然电位,深、浅三侧向(高分辨率深、浅三侧向),声波时差(高分辨率声波时差),自然伽玛,井内流体,井径。

图3DLS-1型测井系列单井图

(5)DLS-2型测井系列

双侧向,微球型聚焦,2.5m底部梯度,微电极,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双感应,声波时差(高分辨率声波时差),补偿中子,补偿密度,井径。

(6)3600测井系列、3700测井系列(阿特拉斯公司)

双侧向,微球型聚焦,双感应,八侧向,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声波时差,补偿中子,补偿密度,井径。

双侧向,微球型聚焦,双感应,球型聚焦,微电极,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声波时差,补偿中子,岩性密度,井径。

 

图4DLS-2型测井系列单井图

(7)CSU测井系列(斯伦贝谢公司)

自然伽玛能谱,地层倾角,长源距声波。

图5CSU测井系列单井图

(8)EXCELL2000测井系列(哈里伯顿公司)

自然伽玛能谱,地层倾角,电阻率成像,核磁共振(MRIL),阵列感应(AIT),声成像(多极阵列声波XMAC)。

(9)ECLIPS5700测井系列(阿特拉斯公司)

自然伽玛能谱,地层倾角,电阻率成像,核磁共振(MRIL),阵列感应(AIT),声成像(多极阵列声波XMAC)。

一般情况下测井系列至少应该包括:

深、中、浅探测深度电阻率、孔隙度测井系列、自然伽马、自然电位等。

二、取芯井有效厚度物性标准研究及划分

2.1有效厚度物性标准研究

有效厚度物性标准是指根据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确定的有效厚度标准,统称为有效厚度物性标准。

研究有效厚度物性标准目的是用于划分取心井取心层段的有效厚度。

确定储层物性下限方法有试油法、含油产状法、经验统计法等,其中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是试油法。

在实际应用中,确定物性下限经常需要采用各种方法综合确定。

2.1.1试油法

试油法是把研究区某一储层段的试油和岩心分析资料进行统计,计算层段内岩心分析的平均有效孔隙度、平均空气渗透率及采油强度(单位厚度采油量),分别建立采油强度与孔隙度(图6)、渗透率关系图(图7)。

当采油强度等于零时,关系曲线与空气渗透率或有效孔隙度坐标轴的交点,即为空气渗透率和有效孔隙度下限。

图6采油强度与有效孔隙度关系图

图7采油强度与空气渗透率关系图

2.1.2含油产状法

油层的含油性和物性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这是应用含油产状法确定储层物性下限的基础。

含油产状法是根据经试油证实的储层产油的最低含油产状,确定储层产油的物性界限的方法(图8)。

图8含油产状确定产油物性界限方法示意图

2.1.3经验统计法

经验统计法是以岩心分析的有效孔隙度和空气渗透率资料为基础,以低孔渗样品累积频率占总累积的10.0%左右,累积储集能力丢失占总累积的5.0%为界限的一种累积频率统计法,该方法对于非均质性强、无典型下限层的储层较为实用。

图8经验统计法确定产油物性界限方法示意图

2.2岩心划分有效厚度操作规程

岩心有效厚度的划分方法为:

选择岩性、含油性、有效孔隙度、空气渗透率均达到有效厚度物性下限标准的层段,划分岩心有效厚度。

在一个储层内,不足有效厚度物性标准的层段要扣除夹层。

2.2.1物性标准

表10喇萨杏油田有效厚度物性下限标准图

表11长垣南部油田葡萄花油层有效厚度物性下限标准图

表12长垣南部油田葡萄花油层有效厚度物性下限标准图

本标准适用于大庆喇、萨、杏油田的萨、葡、高,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岩心划分有效厚度。

2.2.2标准使用原则

有渗透率分析资料时,不考虑有效孔隙标准;没有渗透率分析资料时,才采用有效孔隙度标准。

2.2.3样品处理原则

2.2.3.1含油性特征

含油性特征包括:

主体含油性产状(油砂、含油、粉砂油浸)。

过渡含油性产状(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油田:

泥粉油浸;葡萄花、太平屯、高台子、敖包塔油田:

泥粉油浸、油斑;长坦外围油田:

泥粉油浸、油斑)。

夹层含油性产状(喇、萨、杏油田:

油斑、不含油的泥质岩;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

油迹、不含油的泥质岩)。

2.2.3.2取样密度要求

油砂为每米取10块;含油取样密度为每米取7块;油浸为每米取5块;油斑的取样密度要求为每米取3块。

2.2.3.3取样密度够要求时,物性连续够标准

对于主体岩性均划为有效厚度;对于过渡岩性则视电性显示好坏决定取舍。

凡是电性显示好的则划,不好的则不划,喇、萨、杏油田油斑一律不划。

2.2.3.4取样密度够要求时,物性在标准上下呈间互出现,平均值又够标准

油砂一律划有效厚度;其它各类含油产状视电性显示好坏决定取舍,电性显示好的划,电性显示不好的则不划(喇、萨、杏油田泥粉油浸一律不划;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泥粉油斑一律不划)。

2.2.3.5取样密度够标准时,物性标准连续不够者

油砂视电性显示好坏决定取舍,电性显示好则划,不好则不划;其他各类产状一律不划(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油砂和含油一律划有效厚度,粉砂油浸视电性显示好坏决定取舍)。

2.2.3.6取样密度不够要求或无样品

则按含油产状级别和电性显示好坏决定取舍。

即油砂一律划,泥粉油浸一律不划,其它各类含油产状视电性好坏决定取舍,电性显示好则划,不好则不划(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泥粉油斑一律不划)。

2.2.3.7顶底界面一块样品不够标准时

油砂扩至界面处;其它各类含油产状则视电性显示厚度决定取舍,即电性显示较厚扩至界面处,电性显示较薄时扣除界面样品(喇、萨、杏油田泥粉油浸一律扣除其厚度,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油斑一律扣除其厚度)。

2.2.4扣夹层及分合层原则

岩性夹层(喇、萨、杏油田泥粉油浸、油斑及不含油部分;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不含油的泥质岩)0.1m起扣。

物性夹层(喇、萨、杏油田主体岩性中物性不够标准的部分,长垣南部以及外围油田主体岩性和过渡岩性中物性不够标准的部分)原则上0.2m起扣。

但夹层在0.1m~0.2m之间时,可视电性显示好坏决定取舍,电性夹层显示明显的则扣除,不明显的就不扣除。

当夹层厚度≥0.4m时一律分层;当夹层<0.4m时,附体层厚度大于或等于夹层厚度合层,反之则分层。

但是当电性显示不能分层时仍合层。

2.2.5厚度划分原则

层内累加厚度为0.1m;夹层起扣厚度为0.1m;有效厚度起划厚度0.2m。

图13取芯井利用物性标准划分有效厚度实例

 

三、生产井有效厚度电性标准研究

3.1测井资料前期处理

为了使测井资料能客观地反映储层的“四性”关系,保证解释结果的可靠性,首先要对测井数据进行必要的质量检查及预处理。

预处理的内容包括深度校正、标准化、环境校正、系统校正等。

3.2有效厚度电性标准研制

有效厚度电性标准是指利用测井参数确定有效厚度的标准。

对于未取心井或取心井的未取心层段,无法用有效厚度物性标准确定有效厚度,此时需要应用有效厚度电性标准确定有效厚度。

有效厚度电性标准通常包括有效厚度取舍层标准和有效厚度扣除夹层标准。

3.2.1有效厚度取舍层标准

研制有效厚度物性标准以上与有效厚度物性标准以下储层厚度的电性界限。

一般采用反映岩性、物性和含油性较好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电性参数研制。

3.2.2有效厚度扣夹层标准

夹层是指夹杂在有效厚度之间的物性差、含油不饱满或不含油的岩层。

夹层又常分为低阻夹层和高阻夹层。

低阻夹层一般由含油级别低(油斑、油迹)或不含油的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岩构成,特点是层薄、物性差、含油不饱满、电阻率低,其测井响应特征为:

微球聚焦、微电位、微梯度等曲线上出现明显的回返,物性越差、含油越不饱满,回返就越大,反之亦然。

高阻夹层通常是指钙质层和含钙层。

3.2.3电性参数的选取与校正

合理优选研制电性标准的电性参数是研制出高解释符合率电性标准的关键,经过分析与对比,选择了相关性较好的微球、高分辨声波时差、密度、微梯度回返程度、微电位回返程度等五项参数,作为研制电性标准的基本电性参数。

微球视电阻率校正:

微球形聚焦测井主要受泥饼和原状地层电阻率的影响较小,由于微球电阻率是非线性,采用标准层比值法校正。

高分辨声波时差:

主要受井径的影响,由于高分辨声波时差是线性的,采用标准层差值法校正。

3.3各类厚度电性标准技术规范

电性标准是以物性标准为基础确定的。

图14喇、萨、杏油田有效厚度物性下限标准表

 

图15喇、萨、杏油田有效厚度电性下限标准表

在解释各类厚度时,要充分利用其它曲线(井径、密度、自然伽马等曲线进行综合判断。

3.4电性标准参数确定

3.4.1标准层选取及下限值确定

喇嘛甸、萨尔图油田选取本井萨零组与萨一组之间夹层的第二个突起(即萨零二)为标准层,杏树岗油田选用“U”字型第一个尖峰为标准层。

当本井标准层萨零二上部泥岩(或“U”字型)断失时,选用和本井泥浆电阻率相近的邻井的标准层代替。

没有和本井泥浆电阻率相近的邻井,取两口以上邻井标准层的微球聚焦视电阻率平均值代替。

微球聚焦视电阻率选取本井萨零二(或“U”字型)平均值作为标准层,按0.1Ω.m进位读值。

④选择萨零二底部高分辨率声波时差出现的台阶值为标准层,当台阶值不明显时,则取中值为标准层,按1μs/m进位读值。

萨零二

图16萨零二标志层

3.1.1.2下限值确定

微球聚焦视电阻率下限值确定

微球聚焦视电阻率下限值=标准层的微球聚焦视电阻率值(萨零二或“U”字型)×目的层微球聚焦视电阻率比值。

高分辨率声波时差下限值确定

高分辨率声波时差下限值=目的层高分辨率声波时差值±标准层的高分辨率声波时差校正值。

四、地质储量相关知识

4.1储量计算的意义

油田地质储量是勘探、开发成果的综合反映,是开发油田的物质基础。

它为正确的划分开发层系,部署井网,确定开发原则,合理开发油田提供重要依据,能否算准储量,关系到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最终影响到合理开发油田的效果。

算准储量的必须条件是:

取得准确的第一性地质资料和大量的分析化验资料(是地震、钻井、测井、测试、分析化验及地质认识的集合)。

4.2地质储量计算方法

储量计算,应包括计算地质储量、技术可采储量和经济可采储量。

对已发现储量的分类,立足于以油气藏为基本评价单元。

地质储量计算主要采用容积法,根据油气藏情况或资料情况也可采用动态法;可采用确定性方法,也可采用概率法。

容积法计算储量的公式为:

N=100AohφSoi/Boi,容积法计算石油地质储量的参数总共有六个:

含油面积、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原始含油饱和度、原油体积系数、原油密度。

其中含油面积和有效厚度储量精度影响最大。

图17储量参数名称、符号

4.3油(气)田(藏)储量规模和品位等分类

 

表18储量规模分类表19储量丰度分类

 

 

表20埋深分类表表21产能分类

表22储层孔隙度分类表表23储层渗透率分类

表24储层孔隙度分类表表25储层渗透率分

4.3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4.3.1含油面积的确定

充分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和测试(含试油,下同)等资料,综合研究油、气、水分布规律和油(气)藏类型。

确定流体界面(即气油界面、油水界面、气水界面)以及油气遮挡(如断层、岩性、地层)边界。

编制反映油气层(储集体)顶(底)面形态的海拔高度等值线图,圈定含油(气)面积。

因此含有面积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产油层的圈闭类型、储集层物性变化、油水分布规律。

4.3.2有效厚度的确定

有效厚度必须具备2个条件:

油层内具有可动油;在现有工艺条件下可提供开发。

研制有效厚度物性标准:

采用试油法、含油产状法、经验统计法等。

有效厚度的测井标准:

确定测井系列,研制有效厚度的电性标准。

取心井有效厚度解释:

采用物性标准进行单井单层解释。

生产井有效厚度解释:

采用电性标准进行单井单层解释。

有效厚度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算术平均法:

算术平均法是根据含油气面积内,单井厚度计算;适用于井多而厚度变化不大的油气田。

面积加权平均法:

是根据井点厚度所控制的面积来计算,适用于井点较少和厚度变化较大的油气田;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油气层情况,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种计算方法。

4.3.3有效孔隙度的确定

单层:

取心井采用油气层有效厚度范围内样品分析数据计算,生产井用测井解释模型;

单井:

采用厚度权衡法求得;

储量计算单元:

算数平均或面积权衡法(按照储量级别)求得。

④压实校正:

考虑埋藏深度进行校正。

4.3.4含油饱和度的确定

单层:

密闭取心井采用油气层有效厚度范围内样品分析数据计算,生产井用测井解释模型;

单井:

采用孔隙体积法求得;

计算单元:

算数平均或面积权衡法(按照储量级别)求得。

4.3.5地面原油密度的确定

试油取得的原油分析资料求得

4.3.6原始原油体积系数的确定

高压物性分析资料求得

五、心得

测井资料是在勘探开发初期我们所能获得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它对于我们认识地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掌握牢固测井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致力于将所学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才更能贴近生产。

通过这两个多礼拜吕晶老师的教学,对于运用测井曲线划分油气层段有效厚度、运用取芯井岩心资料划分有效厚度、储量计算等方面的与实际生产关系密切的专业技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更深刻的认识的油田开发是一项极其庞大与复杂的事项,少不了任何一个环节,钻井、试井、测井、测试、地震等等,因此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更加珍惜这个综合性特别强学习平台,努力将各个环节所学到的知识全部消化,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