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陵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3036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高陵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高陵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高陵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高陵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高陵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关于高陵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关于高陵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关于高陵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高陵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docx

《关于高陵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高陵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高陵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docx

关于高陵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

关于高陵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考

社会管理是政府及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其基本任务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管理创新,则是依据本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尤其是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要求,对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进行完善更新,构建新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近年来,高陵县不断深化和推进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工业化为核心、城镇化为承载的经济社会发展“三大战略”,实现了“十一五”规划基本目标翻一番。

2010年,全县GDP达到150亿元左右,人均GDP达到6973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66元,农民人均纯收达到7106元。

经济发展带动了民生不断改善,新合疗、新社保、新金融产品等强农惠农政策超常落实;党委政府服务能力不断强化,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初步完善;慈善协会、农业专业合作社、义工组织等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能力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凸显,村委会的自治能力进一步强化,社区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平安高陵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社会更加安定和谐,连续保持全省“无进京非正常访、无来省集体访、无信访积案”的三无区县,人民生活更加安居乐业。

“十一五”时期,成为高陵经济发展快,群众得实惠多的时期,与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劳资关系、医患纠纷、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发新的社会矛盾日益突显,同时群众对社会和谐、社区平安、民生改善的期待越来越高,现有的社会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快速而深刻的社会变化。

这些新的形势,迫切要求县委县政府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线,大力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为总要求,以“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幸福高陵”为主题,以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平安高陵创建、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承载,不断提升社会管理法制化、科学化水平,为高陵实现“十二五”高歌猛进,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

一、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的主体是党和政府、社会组织及公众等,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既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所在,也是建设幸福高陵,实现“民富”到“民福”的必然要求。

强化法治观念。

政府要加强依法行政,强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削减和规范审批程序,切实把属于社会组织的权利和职能还给社会组织,推进政府职能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

同时要强化监督问责,高度重视群众的合理诉求,确保政令畅通,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效能,进一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实现从全能型、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创新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诚心诚意为群众服务是党和政府行事的基本价值。

要创新服务理念,努力构建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品质的创新型服务政府。

要进一步尝试推行开放式决策,以“凡是涉及群众的事,群众都有权知道”为核心理念,最大程度上保障人民群众在重大决策上的知情权。

要树立群众在评价党和政府施政优劣中的主体地位,党委和政府机关的服务宗旨才能进一步强化;通过对“群众满意”内涵进行深化和拓展,在优化行政质量,提高行政效率,实现政府管理绩效最大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公众亲切的态度,使群众权益受到保障时,心情更加舒畅。

创新服务制度。

建立健全舆情反馈制度。

在领导班子评议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督查机制,充分发挥现有的领导公开信箱、政府信息网络、信访服务大厅、建言献策、公众监督、反馈意见等平台作用,对民众的想法进行正确的引导。

针对有苗头性、倾向性和群体性的特殊社会问题,可以开辟“直通车”,直接报送县、乡两级党政领导,实行特事特办。

创设社会各界参评党委、政府工作制度。

尝试由村、社区、企业等社会各个层面代表为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填写“评价表”,让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等担当“评委”,对“评价表”进行公开评议,重点对服务态度和工作效率、办事公正和廉洁自律、工作实效和社会影响等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全县综合目标考核,并在政府网站及重要场地进行公示,督促党委政府提高服务质量。

创新服务实践。

不断健全以“便民、高效、廉洁、务实”为宗旨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建成县党政服务中心横向辐射多个分中心,纵向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党政服务网络体系。

同时通过党政服务电子监察系统设置办件检查、提醒监察、服务监察等功能,实现全方位监督,确保群众100%满意率。

进一步强化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职能。

要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硬件建设,为民政、工商、涉农服务、司法、信访等人员进驻创造条件。

要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式,强化软件建设:

针对开发区乡镇和农业乡镇工作重心的不同,有侧重点的设置综合窗口,确保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为民、为企办好事、服好务;将党和政府的各项便民惠民政策及各部门的服务性文件集中摆放在服务中心,随时接受群众咨询和查询;开展预约服务、电话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特色服务。

进一步强化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

要将村级服务站的全覆盖与为民服务代理制相结合,创新突破,实现“民事村办”。

延伸服务时间,确保在周末、晚上等“空闲时间”也能够办理各项业务;创新服务方式,制作“便民服务明白册”,将办理事项、政策、程序等内容印制成册,分发到户;创新服务程序,对于阶段性服务项目,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形式通知村民,提醒办理各项业务。

创设企业代办员制度。

在党政部门挑选业务素质强的年轻人,直接为企业代办服务。

一方面培养干部的服务意识、训练干部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代办项目实践,寻找党政部门服务死角,从而提升党政部门的服务质量。

二、加强民生工程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核心就是改善民生,赢得民心。

党委政府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为省、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人民满意高陵、幸福和谐高陵。

构建城乡一体的充分就业体系。

高陵县把实现城乡充分就业作为优先目标,依托县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业扶持政策和就业服务体系,引导离地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

针对回乡大学生,政府用最优惠的政策,加强资金、技术等支持力度,扶持他们在农业发展方面创业,不仅增加创业机会,还为高陵县十万亩设施农业发展提供人力、技术支持。

加大对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公益性岗位人员等培养力度,积极推荐他们到园区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

构建城乡一体的养老、医疗体系。

要进一步深化“三合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农民、城镇居民与失地农民统筹一体的社会养老保险,以不低于基础养老金20%的速度,逐年提高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

探索异地居民到高陵定居,养老保险转移新政策,使公共服务进一步向农村延伸,使农村老人有了和城市老人一样的尊严。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救助“3+1”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在县财政许可范围内,提高城乡医保的报销比例,扩大慢性病救助范围,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县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确保县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三级医疗机构的软、硬件设施得到巩固提升,不断优化医疗环境,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

要进一步强化资源配置,探索建立专门机构,将就业、失业、低保、医疗、养老、计生等社会保障管理工作进行整合,设置社会保障专项账户,实行“一卡通”,方便群众办理和受益。

构建城乡一体的均衡教育体系。

不断统筹发展城乡教育事业,加大“户均一个大学生”实施力度,提升高中教学软硬件环境;加快县内城乡教师交流步伐,缩小城乡师资差距,切实改变乡村学生向县城集中转移的状况,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学龄前教育机构,特别是农村学龄前教育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构建城乡一体的幼儿教育机制;制定人才激励机制,稳定教师队伍,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开创高陵教师到西工大附中等重点学校“外出充电”交流学习机制,注重激励教师提升自我价值,实现义务教育达“双高”、高中教育创优质、职业教育铸品牌的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提升广大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构建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体系。

大力推进高陵县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和户籍一元化改革工作,要在加快推进泾渭镇试点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研,明确可进城落户的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努力推动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规范、总结经验,为全县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工作快速实施提供借鉴。

同时要在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及实施户籍一元化管理过程中,做好城乡社会保障政策的对接工作,做好农民转为居民后选择社会保障政策的指导和帮助工作,确保居民最大程度的享受社会保障。

构建城乡一体的环境体系。

农村环境卫生建设是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县委县政府在各村基本上实现绿化、美化、亮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的探索。

要再总结、再调研、再改进,将“城乡一体、统一管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及投资小、见效快、无动力、免维护的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处理模式逐步在88个行政村推广、应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使全县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增强幸福感。

构建城乡一体的生产要素流通体系。

高陵率先启动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进行确权、颁证。

要尽快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通机制,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要继续强化宣传,形成人人知产改、懂产改、支持产改、参与产改的良好氛围;要部门联动,把产改过程中的新矛盾、新问题,预防和解决在一线,提高工作效率;要建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基金,规避金融机构担心的贷款损失,鼓励、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产改工作;要进一步探索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解决深入推进产改后续过程中的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引发的社会矛盾,为建设富裕、和谐、幸福的新农村提供保障。

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激活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组织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只有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协同管理作用,整合社会资源,才能形成公共服务合力,更好的为群众、为人民服务。

提高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积极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完善分类管理、行业指导、综合监管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保障;同时还要强化对社会组织的监管,运用法律、经济、行政、舆论等多种手段加强对社会组织必要的约束,充分发挥社会对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保证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创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引导广大妇女群众、青年干部、企业职工等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

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县委县政府要借鉴高陵阳光村镇银行、三阳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等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经验,在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培养和培育社会组织,进一步形成社会组织与政府互联、互动、互补的管理格局。

拥有独立人格、主权意识、公益精神和公共责任的公民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和影响,是一个社会组织得以扩展的基石,是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备力量。

要保障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更多的知情权、选择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畅通民众反映意愿和诉求渠道,形成社会公共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机制。

可创设重大决策群众代表参与制度,对于关乎民生的重大决策,通过网络征集意见、群众代表参加政府常务会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

强化社会组织自身建设。

社会组织自身建设直接影响其社会管理职能的发挥。

社会组织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等方面优势,增强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树立良好社会公信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帮助社会组织通过合法的渠道参政议政。

在社会组织自身健康成长的基础上,政府要主动探索“花钱买服务”等方式,与社会组织对接、合作,合力推动,提高服务效力。

县上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建立国办养老机构为示范、民办养老机构为补充,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家庭和谐、推动社会和谐。

四、强化平安高陵建设,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稳定安全,是经济发展的保证,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县上以“平安高陵”创建为抓手,扎实推进综治维稳工作深入开展,为加快科学发展推进城乡统筹、提升以人为本建设幸福高陵保驾护航。

创新机制保长效。

完善民情报告单制度。

通过县、乡、村三级信访维稳网络,把日常工作中掌握的情况及时反馈处置,使农村最基层、最潜在的矛盾纠纷查得出、防得住、处置得及时。

加大部门配合力度。

落实综治、信访、维稳、司法行政等部门集中办公制度,加强民情诉讼和处理力度,提高办事效率。

强化高科技防御技术。

实行人防、物防与技防并重,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创新实践解难题。

深化“知民情、解民难、暖民心”活动。

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户,收集各类意见建议,帮助解决群众新困难和新问题,及时调处矛盾纠纷,保持社会长期和谐稳定。

探索领导开放日活动。

要按照“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原则,逐步探索开展村民开放日活动。

开放日活动每年到各村至少开放六次,尽量选择赶集日或节假日,由县级领导带队,把涉及群众利益的法律法规、重大政策公示给群众,同时广泛征集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良计良策及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党委政府就地解决群众疑惑,接受群众监督,争取群众支持,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完善对流动人口和特殊人口的管理和服务。

进一步强化居民身份证制度和居民登记制度,加强对流动人口、闲散青少年、精神病患者、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等重点社会群体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积极提供就业、居住、医疗、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坚持在服务中强化管理。

五、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

只有把基层基础工作做扎实,才能为实现社会长期和谐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执政的根基。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来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把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管理、服务优势。

要继续以创先争优活动为统揽,以“泾渭处处党旗红”活动为抓手,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十百千”活动为承载,深入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五百”爱民等活动,不断构建并完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要进一步延伸触角,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等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全覆盖,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激发广大党员参与管理的热情。

依托社区建立的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退休老干部的余热,与驻区企业、单位联建、联管、联创,丰富社区党员组织生活,切实发挥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

充分展露社区的基础平台作用。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依托,是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综合平台。

县上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经营农村,将田家村、东樊村、何村、曹家村、米家崖村等村庄变为农村新社区。

农村新社区建设不仅使公共服务和城市文明辐射到农村,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缩小了城乡差别。

结合城区社区工作,要重点加强社区组织的软实力建设,提升社区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

要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项目和办理程序公开制度等社区管理和服务制度,引导社区充分发挥服务作用;要加强社区管理人员培养,注重从创业有成、经商人员、专业大户和大学生村官中为社区管理培养人才;要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驻社区单位和物业管理机构密切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管理体系。

管理好社区党员,丰富好社区文化娱乐活动,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生活共同体。

全力构建“四位一体”的村级管理格局。

县上按照“硬件先行、软件配套、适度超前、城乡联动”的农村社区建设思路,在原村委会的基础上,现已建成“九室一栏一广场”硬件配套完备的农村社区58个,为农村社区发挥服务职能创造了条件。

这些村委会、社区并存的村,要处理好村委会和社区的分工合作关系,各行政村要继续依托《村委会组织法》,强化村委会的自治作用,做好村委会的换届工作。

社区要体现“服务”特性,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民政、计生、文化等各方面便捷、优质的服务。

完善和发挥村监会、村民议事会、评议会等监督协调作用,通过财务、政务公开、投诉意见箱等方式保证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形成基层党组织决策、村委会执行、社区服务、村监会监督的“四位一体”运行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