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3525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三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王泰让枣

教学内容

通过故事明白礼让是一种优秀品质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

2、理解故事意思。

3、明白生活中应该养成礼让他人的好习惯,能指导自己的行为。

诵读

朗读、讨论、交流、课件

朗读、讨论、交流、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一)激趣导入

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课件出示故事内容(学生听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渎故事

2、同桌互读(能流利朗读)

(三)再读故事,明白故事中蕴涵的道理

1、故事中的王泰是怎么做的?

从他的行为中你看出了他的什么品质?

(礼让)

2、你自己在礼让方面是怎样做的呢?

(汇报交流)

3、总结那些地方自己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想想做得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4、互相监督,看以后礼让方面做得最好,一月后评选出礼让之星。

(四)总结

在生活中我们人人都懂得礼让,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在和别人交往时,懂得礼让,我们将会有更多的朋友。

(五)学习古诗《元日》

1、自读古诗

2、提出不懂的地方,加以讲解。

3、背诵(同桌全班比赛)

(六)总结巩固

回顾所学,加强记忆。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反思

1、学生能背诵,并能理解意思。

2、在学习中掌握了学习古诗文的方法。

3、在交流、合作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上课时间

执教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看我怎样做

教学内容

生活.实践在创设的情景中感知礼让的重要性

1、明白社交礼仪

2、学会大方待客之道

3、综合理解文明礼仪

诵读

讨论、交流、课件

讨论、交流、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一)情景一

1、自读情景一,在横线上填上自己的答案。

2、对情景中“我”的行为做出评价。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4、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

(二)情景

(二)

1、自读情景二,在横线上填上自己的答案

2、回忆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3、关于待客与着装礼仪,还有哪些,自己应该怎样做?

(三)情景三

1、自读情景一,在横线上填上自己的答案

2、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是怎样做的?

3、讲文明礼仪的故事

(四)升华主题

对自己的日常明文礼仪做评价

(五)学习古诗《春江晚景》

1、自读古诗

2、提出不懂的地方,加以讲解。

3、背诵(同桌全班比赛)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反思

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背诵。

上课时间

执教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曾子避席

教学内容

听故事,明白故事蕴涵的道理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

2、理解故事意思。

3、明白生活中听讲也是一种礼仪。

诵读

朗读、讨论、交流、

朗读、讨论、交流、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一)激趣导入

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课件出示故事内容(学生听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渎故事

2、同桌互读(能流利朗读)

(三)再读故事,明白故事中蕴涵的道理

1、故事中的曾子是怎么做的?

从他的行为中你看出了他的什么品质?

(恭敬听讲)

2、你自己在礼让方面是怎样做的呢?

(汇报交流)

3、总结那些地方自己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想想做得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4、互相监督,看以后礼让方面做得最好,一月后评选出听讲之星。

(四)总结

恭敬谦虚地听讲是一种礼节,在生活中要认真听别人说话,不插嘴。

(五)学习古诗《泊船瓜洲》

1、自读古诗

2、提出不懂的地方,加以讲解。

3、背诵(同桌全班比赛)

(六)总结巩固

回顾所学,加强记忆。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反思

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背诵。

上课时间

执教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你怎样看

教学内容

生活.实践在创设的情景中明白听讲也是一种礼仪

1、学会大方待客之道

2、对人说话要有礼貌

诵读

讨论、交流、课件

讨论、交流、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二)情景一

1、自读情景一,说说“我”这样做对吗?

2、不对应该怎样改正?

3、面对这样的情况你是怎样做的?

4、模拟表演。

(二)情景二

1、自读情景二,在横线上填上自己的答案

2、回忆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3、自己应该怎样做?

4、模拟表演

(三)升华主题

1、对自己的日常明文礼仪做评价

2、养成听讲的好习惯

3、说说班上哪些同学有较好的听讲习惯

(四)学习古诗《题西林壁》

1、自读古诗

2、提出不懂的地方,加以讲解。

3、背诵(同桌全班比赛)

(五)学习《对韵歌》

1、交读

2、背诵

(六)回顾所学,巩固提高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反思

1、生能背诵,并能理解意思。

2、习中掌握了学习古诗文的方法。

3、在交流、合作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上课时间

执教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孟尝君请学

教学内容

通过故事明白向他人求教要注意礼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

2、理解故事意思。

3、明白生活中明白向他人求教要注意礼节。

诵读

朗读、讨论、交流、课件

朗读、讨论、交流、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一)导入

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课件出示故事内容(学生听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渎故事

2、同桌互读(能流利朗读)

(三)再读故事,明白故事中蕴涵的道理

1、故事中的孟尝君是怎么做的?

从他的行为中你看出了他的什么品质?

(求教要礼貌)

2、你自己在礼让方面是怎样做的呢?

(汇报交流)

3、总结那些地方自己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想想做得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4、互相监督,看以后请教方面做得最好。

(四)总结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请教别人,在请教别人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有礼貌。

(五)学习古诗《春夜喜雨》

1、自读古诗

2、提出不懂的地方,加以讲解。

3、背诵(同桌全班比赛)

(六)五)学习《对韵歌》

1、交读

2、背诵

(七)总结巩固

回顾所学,加强记忆。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反思

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背诵。

上课时间

执教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文明礼仪伴我行

教学内容

生活.实践在创设的情景中感知礼让的重要性

1、明白社交礼仪

2、学会大方待客之道,请教别人有礼貌等

3、综合理解文明礼仪

诵读

讨论、交流、课件

讨论、交流、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一)谈话导入

1、你知道哪些文明礼仪?

2、在日常生活中你做到了哪些文明礼仪?

3、你发现在身边的同学有那些好的礼仪习惯?

(二)听故事讲故事

1、讲“讲文明,重礼仪”的故事

2、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是怎样做的?

3、讲文明礼仪的故事

(四)升华主题

对自己的日常明文礼仪做评价

(五)学习古诗《望天门山》

1、自读古诗

2、提出不懂的地方,加以讲解。

3、背诵(同桌全班比赛)

(六)教读背诵<对韵歌>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反思

1、能背诵,并能理解意思。

2、在学习中掌握了学习古诗文的方法。

3、在交流、合作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上课时间

执教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隔离偷学

教学内容

通过故事明白要勤奋刻苦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

2、理解故事意思。

3、从古人勤学的故事中受到熏陶、教育和鼓励。

诵读

朗读、讨论、交流、课件

朗读、讨论、交流、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一)导入

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课件出示故事内容(学生听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渎故事

2、同桌互读(能流利朗读)

(三)再读故事,明白故事中蕴涵的道理

1、故事中的隔离是怎么做的?

从他的行为中你看出了他的什么品质?

(勤学)

2、你自己在勤学方面是怎样做的呢?

(汇报交流)

3、总结那些地方自己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想想做得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4、互相监督,看以后在勤学方面谁做得最好。

(四)总结

我们要勤学,知道“人不学不知义”的含义

(五)学习古诗《游子吟》

1、自读古诗

2、提出不懂的地方,加以讲解。

3、背诵(同桌全班比赛)

(六)学习《对韵歌》

1、交读

2、背诵

(七)总结巩固

回顾所学,加强记忆。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反思

1、能背诵,并能理解意思。

2、在学习中掌握了学习古诗文的方法。

3、在交流、合作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上课时间

执教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他们应该怎样做

教学内容

生活.实践在创设的情景中知道勤学的重要

1、养成“先学后玩”的良好习惯

2、懂得学习中“习”的重要性

3、综合理解文明礼仪

诵读

讨论、交流、课件

讨论、交流、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一)谈话导入

1、你知道哪些文明礼仪?

2、在日常生活中你做到了哪些文明礼仪?

3、你发现在身边的同学有那些好的礼仪习惯?

(二)听故事讲故事

1、讲“讲文明,重礼仪”的故事

2、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是怎样做的?

3、讲文明礼仪的故事

(四)升华主题

对自己的日常明文礼仪做评价

(五)学习古诗《绝句》

1、自读古诗

2、提出不懂的地方,加以讲解。

3、背诵(同桌全班比赛)

(六)教读背诵<对韵歌>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反思

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背诵。

上课时间

执教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盲童成诗人

教学内容

通过故事明白要勤奋刻苦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

2、理解故事意思。

3、从盲童的故事中受到熏陶、教育和鼓励。

诵读

朗读、讨论、交流、课件

朗读、讨论、交流、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一)导入

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课件出示故事内容(学生听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渎故事

2、同桌互读(能流利朗读)

(三)再读故事,明白故事中蕴涵的道理

1、故事中的盲童是怎么做的?

从他的行为中你看出了他的什么品质?

(勤学)

2、你自己在勤学方面是怎样做的呢?

(汇报交流)

3、总结那些地方自己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想想做得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4、互相监督,看以后在勤学方面谁做得最好。

(四)总结

我们要勤学,知道“人不学不知义”的含义

(五)学习古诗《蜂》

1、自读古诗

2、提出不懂的地方,加以讲解。

3、背诵(同桌全班比赛)

(六)学习《对韵歌》

1、交读

2、背诵

(七)总结巩固

回顾所学,加强记忆。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反思

1、能背诵,并能理解意思。

2、在学习中掌握了学习古诗文的方法。

3、在交流、合作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上课时间

执教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学校文化景点介绍

教学内容

了解学校文化景点,感受学校校园建设

1、参观景点

2、感受学校文化

3、规范行为,行为和校园建设一致

诵读

参观、交流、课件

讨论、交流、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一、简介

我们学校始建于1963年,座宝狮湖畔,依山傍水,景色优美。

2008年9月得益于政府的关怀,学校迁于此,这里占地18余亩;群山环抱,溪流绕行,景色优美。

历经积淀,学校形成了办学理:

“终极、合力、智爱”;校训:

“团结、自信、执著、勤奋”;办学目标“使山区的孩子也能享受高水平教育”。

二、八大文化景点介绍

1、承玄唐玄宗御笔亲书第三十一寺之灵气,继唐诗人唱诵吟哦之遗风。

秉儒家先贤圣语雅言之教诲,感我校数十载文化之积淀。

逢校新迁,拟造第三十一小学文化八景,以彰校园文化。

2、“净容台”以入校门左侧洗手台为依托,配以镜面、饰警语: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扣;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质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要求师生进校门必净手整容,养成卫生习惯。

3、“荣誉栏”倡责任意识。

以收发室墙面为依托,书警语:

一份荣誉,一份责任。

嵌校荣誉牌于其中。

荣誉代表过去,责任就在今天。

4、“敬仰屏”具有唐居风格的屏风一座。

屏壁正面嵌孔子、孟子、荀子、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的画像、简介、名言。

背面设工作要点、通知、寄语等栏。

让师生行拜师之礼,弘

5、“诗廊•书亭”,以书廊为依托,廊楣书“诗廊”二字,配以联“继唐诗三百首遗风,承华夏五千年文明”。

廊柱上隽刻唐诗名篇饰之。

创读书之境,造书香校园。

6、“感恩林”,校园后的一片绿化带为依托,每届毕业学生在这里植感恩之树,塑饰物,倡感母校培育之恩。

“羔羊跪乳”为2002、2003年两届毕业生捐赠留念。

7、“植物园”这里将引溪流入校,建池塘一角,感水水之灵气。

7、“植物园”这里将引溪流入校,建池塘一角,感水水之灵气。

9.松园:

松树乃第三十一小学校之校树。

“松松”取意于松树,为我校校园卡通之名,代表男孩。

松树傲雪,耐寒、刚直、四季常青,为建筑栋梁之材。

寓第三十一小学学子不畏艰难、雄气勃发、坚强、立志成才之志。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反思

1、学生能背诵,并能理解意思。

2、在学习中掌握了学习古诗文的方法。

3、在交流、合作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上课时间

执教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小小招聘会

教学内容

生活.实践在创设的情景中知道招聘的重要

1、养成良好习惯

2、懂得学习中“习”的重要性

3、综合理解文明礼仪

诵读

讨论、交流、课件

讨论、交流、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一)谈话导入

1、你知道招聘哪些文明礼仪?

2、在日常生活中你做到了哪些文明礼仪?

3、你发现在身边的同学有那些好的礼仪习惯?

(二)模拟表演

1、讲“招聘”的故事

2、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是怎样做的?

3、模拟、表演招聘的现场会

(三)升华主题

对学生的模拟进行评价

(五)学习古诗《寻隐者不遇》

1、自读古诗

2、提出不懂的地方,加以讲解。

3、背诵(同桌全班比赛)

(六)教读背诵<对韵歌>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反思

1`、背诵,并能理解意思。

2握了学习古诗文的方法。

3、在交流、合作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上课时间

执教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宋廉苦读

教学内容

通过故事明白要勤奋刻苦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

2、理解故事意思。

3、从古人勤学的故事中受到熏陶、教育和鼓励。

诵读

朗读、讨论、交流、课件

朗读、讨论、交流、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一)导入

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课件出示故事内容(学生听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渎故事

2、同桌互读(能流利朗读)

(三)再读故事,明白故事中蕴涵的道理

1、故事中的宋廉是怎么做的?

从他的行为中你看出了他的什么品质?

(勤学)

2、你自己在勤学方面是怎样做的呢?

(汇报交流)

3、总结那些地方自己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想想做得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4、互相监督,看以后在勤学方面谁做得最好。

(四)总结

我们要勤学,知道“人不学不知义”的含义

(五)学习古诗《小池》

1、自读古诗

2、提出不懂的地方,加以讲解。

3、背诵(同桌全班比赛)

(六)学习《对韵歌》

1、交读

2、背诵

(七)总结巩固

回顾所学,加强记忆。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反思

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背诵。

上课时间

执教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比一比,看谁做得好

教学内容

生活.实践在创设的情景中知道勤学的重要

1、养成“先学后玩”的良好习惯

2、懂得学习中“习”的重要性

3、综合理解文明礼仪

诵读

讨论、交流、课件

讨论、交流、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一)谈话导入

1、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读书的故事?

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读书的?

3、你发现在身边的同学是怎样读书的?

(二)听故事讲故事

1、讲“苦学”的故事

2、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是怎样做的?

(三)升华主题

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做评价

指明汇报

(五)学习古诗《忆江南》

1、自读古诗

2、提出不懂的地方,加以讲解。

3、背诵(同桌全班比赛)

(六)教读背诵《对韵歌》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反思

1、能背诵,并能理解意思。

2、习中掌握了学习古诗文的方法。

3、在交流、合作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上课时间

执教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一日不做一日不食

教学内容

通过故事明白要勤奋刻苦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

2、理解故事意思。

3、从古人勤学的故事中受到熏陶、教育和鼓励。

诵读

朗读、讨论、交流、课件

朗读、讨论、交流、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一)导入

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课件出示故事内容(学生听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渎故事

2、同桌互读(能流利朗读)

(三)再读故事,明白故事中蕴涵的道理

1、故事中的主人是怎么做的?

从他的行为中你看出了他的什么品质?

(勤学)

2、你自己在勤学方面是怎样做的呢?

(汇报交流)

3、总结那些地方自己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想想做得不好的地方应该怎样改正?

4、互相监督,看以后在勤学方面谁做得最好。

(四)总结

我们要勤学,知道“人不学不知义”的含义

(五)学习古诗《咏柳》

1、自读古诗

2、提出不懂的地方,加以讲解。

3、背诵(同桌全班比赛)

(六)学习《对韵歌》

1、交读

2、背诵

(七)总结巩固

回顾所学,加强记忆。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反思

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背诵。

上课时间

执教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父母光荣榜

教学内容

生活.实践在创设的情景中感恩父母

1、夸夸自己的父母

2、评价父母

3、制作光荣榜

诵读

讨论、交流、课件

讨论、交流、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一)谈话导入

1、讲关于父母的故事?

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对父母的?

3、你发现在身边的同学是是怎样对待父母的?

(二)听故事讲故事

1、讲“爱父母”的故事

2、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是怎样对父母的?

(三)升华主题

制作父母光荣榜

指明汇报

(五)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

1、自读古诗

2、提出不懂的地方,加以讲解。

3、背诵(同桌全班比赛)

(六)教读背诵《对韵歌》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反思

1、能背诵,并能理解意思。

2、习中掌握了学习古诗文的方法。

3、在交流、合作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上课时间

执教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制作光荣榜

教学内容

生活.实践在创设的情景中感恩父母制作光荣榜

1、夸夸自己的父母

2、制作光荣榜

诵读

讨论、交流、课件

讨论、交流、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一)谈话导入

1、讲关于父母的故事?

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对父母的?

3、你发现在身边的同学是是怎样对待父母的?

(二)说说自己的制作思路

1、交流自己的制作思路

2、所需材料

(三)升华主题

1、制作父母光荣榜

2、交流光荣榜

指明汇报

(五)学习古诗《山行》

1、自读古诗

2、提出不懂的地方,加以讲解。

3、背诵(同桌全班比赛)

(六)教读背诵《对韵歌》

5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反思

1、能背诵,并能理解意思。

2、习中掌握了学习古诗文的方法。

3、在交流、合作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上课时间

执教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

课题

劳动最光荣

教学内容

知道劳动是光荣的事

1、说说自己日常生活中参加过哪些劳动

2、感知劳动的快乐

3、明白劳动是光荣的事

诵读

讨论、交流、课件

讨论、交流、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一)谈话导入

1、在日常生活中你参加过哪些劳动?

2、劳动中你收获到些什么?

3、你父母是怎样劳动的?

(二)听故事讲故事

1、讲有关劳动的故事?

2、说说在劳动中收获到的快乐?

(三)升华主题

说劳动感快乐

指明汇报

(五)学习古诗《望洞庭》

1、自读古诗

2、提出不懂的地方,加以讲解。

3、背诵(同桌全班比赛)

(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