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0378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简答题练习供参考学习Word文档格式.docx

  3.通过小说《李双双小传》与电影《李双双》的对比,简要说明《李双双小传》的局限。

小说与电影虽然都带有歌颂“大跃进”中新人新事的主观意图,但小说过多地考虑到配合现实的政策图解,通过在大办公共食堂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来歌颂当时的农村政策;

而电影注重挖掘民间的美学精神,从原小说的人物性格冲突中,发现了如何发挥妇女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新主题,成为一部有长久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4.简要说明《保卫延安》的开创性意义。

首先,它它不仅通过不同类型的战斗场面,第一次在较大规模上正面地全景式地表现了整个战争进程;

其次,从英雄主义的审美原则出发,通过战斗的惨烈、环境的残酷、生死的考验,塑造了周大勇、王老虎等性格各异的英雄形象。

  5.以“涟水战役”为例,说明《红日》在战争观念上有什么突破。

  提示:

以涟水撤退起笔,把解放军放在绝境之中,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极为少见,使作品充满了悬念和吸引力。

作家用“职业军人”的眼光来看待战争,敢于正视敌人的强大,敢于描写解放军的失败,通过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与解放军最终的胜利形成强烈的反差,说明胜利的来之不易,在战争胜负的观念上取得了突破。

  6.《林海雪原》与《红日》有什么异同?

都以作家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以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由被动而主动为故事内容,既塑造英雄形象,也塑造具有艺术个性的反面形象。

不同的是,《红日》主要表现正面战场上的大兵团作战,而《林海雪原》则集中描写解放军小分队的剿匪故事。

《红日》以巨构性见长,《林海雪原》以传奇性取胜。

  7.以“奇袭奶头山”和“智取威虎山”为例,说明《林海雪原》在情节故事上的浪漫传奇特点。

“奇袭奶头山”的战斗一开始沉浸在悲痛的气氛之中,虽然杨子荣智捉小炉匠,刘勋苍猛擒刁占一,给小分队带来了希望,可奶头山险恶的山势却使大家一筹莫展,蘑菇老人的指点迷津,栾家超超凡的攀援本领,又使故事情节急转直下。

“智取威虎山”的战斗更是一波三折,从刘勋苍活捉“一撮毛”,到杨子荣闯进威虎山,再到小分队在夹皮沟发动群众,一切都有惊无险,但小炉匠逃走,风云突变,情况万分危急。

杨子荣却处变不惊,巧施离间计,终于化险为夷。

  8.在《百合花》中,小通讯员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作品是如何表现的?

小通讯员的性格特点是既质朴、憨厚、不善言辞,怯于与女性交往,又活泼可爱。

由于作家摆脱了“英雄”概念的束缚,用了较大篇幅描写了他与“我”和新媳妇两位女性的关系。

在小通讯员送“我”去包扎所的路上,是初步展示小通讯员性格的重要阶段,使得小通讯员腼腆淳朴的个性明显地显示出来。

他向新媳妇借被子的失败,是他性格的进一步展示。

作家还通过小通讯员与“我”告别时插在枪筒里的野菊花,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了他活泼可爱的一面。

  9.举例说明《红岩》在人物塑造上的特点。

许云峰作为长期从事地下斗争的领导人,作品突出地表现了他高度的政治敏感和丰富的斗争经验,以及顾全大局、独当危难、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江姐作为女共产党员的代表,作家突出地表现了她丰富的内心感情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在徐鹏飞形象的描写中,主要表现出了他既凶残又无能、既阴险又愚蠢的本性特征。

  10.为什么说《红旗谱》的创作理想与叙事逻辑存在着错位?

作家是把朱老忠当作理想化的“农民英雄”来塑造的。

为了完成这一理想化的命题,特意设置了四场斗争。

一、朱老巩“大闹柳树林”,朱老巩是朱老忠的父亲,朱老忠不是斗争的主角;

二、“脯红鸟事件”,朱老忠仅仅是支持了孩子们的行动,基本游离于冲突之外。

三、“反割头税运动”,斗争的领导者始终是江涛,宰猪的是大贵,朱老忠仍然是一个跑龙套的角色。

四、“保定二师学潮”,作品的视线从农村转向城市,而且中心人物也由朱老忠改成江涛。

  11.梁斌在《红旗谱》中没能实现预想目的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梁斌希望把朱老忠塑造成理想化的“农民英雄”,但《红旗谱》所表现的主要是农民斗争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广大农民还没有真正地觉醒,农民的发动主要还是靠运涛、江涛等革命知识分子。

在作品的第二部《播火记》中,有组织有觉悟的农民阶级才逐步承担起革命的历史重任,才能成为作品的主角。

因此,作品的表现内容,只能是知识分子在革命运动中的成长过程。

  12.简要说明周炳、区桃和陈文婷的形象特点。

周炳是一个打铁出身的知识分子,一个“长得很俊的傻孩子”,具有憨直、软弱、幼稚、温情等性格弱点,和不切实际、富于幻想等思想弱点,既对革命胜利充满浪漫主义幻想,又经受不了革命失败的打击。

在一次次实际的革命斗争中得到锻炼后,逐渐成长和转变;

区桃是工人女儿的理想,一个精致的南国美女,既美丽聪慧、多才多艺,又温柔敦厚、纯洁善良,既甘于贫寒,又勇于革命;

陈文婷是资产阶级女性的典型,幼稚、热情而任性,具有“娇”“骄”二气。

  13.杨沫对《青春之歌》作了哪些修改?

为什么?

增加了林道静到农村“与工农相结合”,接受思想改造,以及领导北大学生运动等章节。

因为作品的后半部不仅结构松散,而且林道静等主要人物也失去了个性的光彩,趋于平面化、概念化。

1959年,《中国青年》杂志和《文艺报》曾就此展开了专门讨论。

茅盾等批评家认为,主要在于人物语言缺乏个性等艺术性问题,也有人认为主要在于林道静的形象描写存在着小资产阶级感情、与工农相结合以及入党后的作用等问题等政治性问题。

作家听从了后者的意见,“力图使入党后的林道静更成熟些,更坚强些,更有作为些”。

  14.林震的精神特征是什么?

林震始终介质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带着这种“除了工作,就是工作”的热情来到区委组织部之后,虽然他的工作困难重重,但他想到的却是“这正是发挥战斗精神的时候!

”林震对生活充满理想,但他的理想中又包含着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敢于向一切不符合理想的官僚作风发起挑战,却不懂得讲究工作的方法和策略;

他把党的工作看作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充满了感情,然而,在他丰富的情感中,却隐藏着既自命清高,又多愁善感的“小资产阶级”情调。

  15.为什么说宗璞的《红豆》并不是一篇“爱情小说”?

作品虽然讲述的是江玫与齐虹的爱情悲剧,但探讨的却是一个在时代巨变面前如何选择自己道路和前途的人生命题。

爱情在作品中只是故事的表现形式,而不是作品的主题。

作家的创作目的,是想表现知识分子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进行“自身”的血肉搏斗的痛苦、进行选择的艰难,以及作出正确选择后的欢乐。

  16.简要说明绿原与曾卓有哪些相似的经历。

一,他们都是湖北人,都生于1922年;

二,他们都是“七月诗派”中的“初来者”;

三,他们都是因胡风的影响而写诗;

四,他们又都因胡风的影响而被捕入狱;

五,在大牢里,他们都没放弃写诗,在经过了20多年的监禁生活后,又差不多同时获得自由;

六,在恢复自由后,都创作出了一些颇有影响的作品;

七,他们采用秘密方式写作的作品,都是在经过了20多年后,才得以公开发表。

  17.简要说明贺敬之的民歌体短诗与政治抒情长诗的异同。

贺敬之的民歌体短诗是借鉴其他新民歌和古典诗词手法创造出来的一种“两行体”新生诗,主要以舒缓优美的笔调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其政治抒情长诗则在形式上全盘接受了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鼓点式的“楼梯式”形式,主要以热烈高亢的情感来阐发时代精神和对现实问题的认识。

其相同之处在于都善于借用当时流行的诗歌形式;

对当时各种重大题材都保持着惊人的敏感和极大的兴趣。

  18.在《天山牧歌》中,诗人是怎样将爱情、劳动与民族风情融合在一起的?

作品最大的特点是既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又充满了强烈的时代特征,而这种异域风情与政治观念的融合,又最集中地表现在闻捷的爱情诗中。

他的爱情诗与其说是在歌爱情,不如说是在颂扬劳动。

在这些诗里,诗人彻底抛弃了传统的爱情观,表现了当时人们所崇尚的新的爱情观,却又将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处理为“奖章加爱情”的简单公式。

  19.五六十年代的历史剧创作主要可分为几种类型,主要作家作品有哪些?

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古为今用”为创作原则,为现实政策服务的作品,如郭沫若的《蔡文姬》、《武则天》,曹禺执笔的《胆剑篇》;

二是借历史题材曲折地表达自己的个人话语,体现知识分子人文关怀的作品,如田汉的《关汉卿》等;

三是自觉继承民间传统,努力反映民间意识和民间情趣的作品,如老舍的《茶馆》等。

  20.在《茶馆》中,王利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主要作了哪些努力?

第一幕时,他才20多岁,继承着父亲为人处贡的信条,“多说话多请安”,勉强支撑着茶馆的生意;

到第二幕时,他则不得不进行“改良”,前面卖茶,后面改成公寓,茶馆里也撒去了财神龛,墙上的“醉八仙”也换成了时装美人和外国香烟广告画;

到了第三幕,在“莫谈国事”的字条旁,又不得不添上了一张“茶钱先付”,甚至用上了女招待。

  21.在《关汉卿》中,“戏中戏”结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一,既避免了因史料不足难以叙述关汉卿一生事迹的困窘,又突出了关汉卿的职业特点;

二,关汉卿的形象与“戏中戏”《窦娥冤》中的窦娥形象遥相呼应,不但使作品情节更加曲折,而且使矛盾斗争更加激烈,人物性格更得到有层次的表现;

三,在“写、演、看”《窦娥冤》的过程中,关汉卿与朱帘秀从相知到相爱,又使用权这两个形象交相辉映,加重了作品的理想化色彩。

  22.简述《正红旗下》的主要特点。

一是在题材上与作家以前的创作不同,主要表现作家自己本民族(满族)的生活;

二是在创作思想上,与作家在50年代后的创作不同,又回到了以前创作审视国民性的角度,对历史和风俗进行反省;

三是在表现手法上,与《茶馆》相类似,主要采用一种把重大的历史事件与思想主题化入日常生活的描绘之中;

四是在创作风格上,与其他景味小说不同,不仅仅是一种怀旧的风俗描写,而是在其中寄托着对民族性的反思和批判。

  23.《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故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作品讲的不是“故事”,而是“事实”。

一,作品中没有空洞的大道理,只是事实说话;

二,作家并不是被动地介绍参观过程,而只是套用“参观记”的叙事结构,精心组织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三,作家用极少的方案,刻画了一个在冷静的外表下隐藏着巨大的内心痛苦的波兰人阿来克斯的形象。

  24.分别说明杨朔、秦牧和刘白羽散文的主要特点和不足。

杨朔以“精巧”为特点的“诗化散文”,努力追求诗的意境,形成了清丽秀美的风格特征,其最大局限在于为了使每篇作品都充满诗情画意,让感情服务于主题,给人以矫揉造作、削足适履之感;

秦牧的“百科全书式”的“小品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较多地继承了传统小品的优点,但常常为了追求知识的丰富性崦造成了精练性和抒情性的不足,海阔天空的议论也多于一针见血的批评,影响了作品的思想力度;

刘白羽的“哲理式”的“战歌散文”形成了雄浑壮美的特点,表现了一种军人式的豪迈气魄,但由于过分强调主观感情的抒发和党课哲理的揭示,给人以华而不实之感。

  25.《傅雷家书》表现了作家什么样的内心苦闷?

这部作品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儿子学习和生活的指导和要求,通过对儿子近乎残酷的要求,可以看到一个严慈的父亲“为儿子呕心沥血所留下的斑斑血痕”,表现了自己未能实现人生理想的苦闷;

二是自己对各种文艺问题以及时局的看法,表现了一个有着嵇康、刘伶式的精神风貌的现代知识分子,“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的真实内心,表现了一个感情极为丰富而无处倾诉的知识分子精神上的痛苦。

  26.简要说明《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幻觉描写的意义。

首先,食指以天生的诗人气质,敏感地抓住“我”心灵中的几个幻觉意象,并把它们自然而集中地组合起来,这在当代文学中是罕见的;

其次,对幻觉的表现,在很长时间内被看作是资产阶级文艺腐朽没落的标志之一,青年一代诗人的大胆使用,表现出他们对政治权力话语的轻蔑与反叛。

  27.“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伤痕文学”代表了年轻一代人的写作,他们大多是“文革”中的下乡知青,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残酷地经历了理想与信仰的失落,内心中对整个时代存有巨大的怀疑,心灵上有着无法弥补的伤痕,他们以直面现实的勇气和批判精神,开拓了揭露社会阴暗面的现实主义道路,在“文革”后文学最初的繁荣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反思文学”的作家主要是从50年代走上文坛,在“反右”运动中又被打成右派的中年作家,平反后政治地位的恢复,加深了他们原有的信念和理想,他们的创作具有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

  28.《死》在艺术上的个人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一,以梦呓般的文字重新进入当时的情境,以目击者的立场再次重现那场悲剧;

二,摒弃了客观叙述,而采用主观描述的方式,有意识地避免情节,没有编织故事,几乎是运动散文的笔法,抒发着情感;

三,不断地交换叙述人称,打破了生者与死者的界限,使生者与死者进行独特的情感交流,通过二者的对话、交谈、辩论乃至搏斗,完成了精神上和交融;

四,将梦幻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交替叙述。

因此,与其说是陈村在叙述傅雷之死,不如说作家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在追问生死意义的过程中,完成了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建构与灵魂拷问。

  29.《随想录》的创作出发点和独特之处是什么?

《随想录》的创作出发点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清算与反省。

《随想录》的独特之处,在于作家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作家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包容了作家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而这一反省并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从第7篇《“遵命文学”》对自己在1956年参与批判柯灵,到最后第150篇《怀念胡风》关于“反胡风”运动的忏悔,是一个漫长的由浅及深的自我发现与清算过程。

  30.《我是一颗早熟的枣子》表现出怎样的人生体验?

作品将自己深沉而复杂的情感,寓于一颗早熟的枣子上,创造出一个别具一格的意象。

通过“我”作为一颗早熟的枣子,在别人还都是一色青青的时候就红得刺眼,而被一条小虫噬咬了心灵,而仓促完成了一生的遭遇,一方面是诗人对自己命运发出的悲叹,另一方面也是诗人对社会的那些噬咬生命的“小虫”提出的控诉。

  31.以《布礼》为例,说明理性主义对王蒙创作的影响。

《布礼》描写了钟亦诚追求革命理想及其人生遭遇的故事。

他少年时代便倾心革命并成为了革命队伍中的一员,即使是被莫明其妙地打成了右派,乃至在“文革”中受尽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仍不改其忠诚和追求。

作品以一种历史理性主义的宽恕态度谅解了革命历史,犹如母亲错怪了儿子,儿子应该无条件地谅解母亲。

  32.简述邢老汉形象的悲剧故事。

邢老汉曾对生活充满希望,随着第一个妻子的病故,他的全部积蓄也被耗尽,“大跃进”又使他第二次娶妻的希望成为了泡影。

70年代的大饥荒,他的身边来了一位邻省的逃荒女,但她出身富农,由于政治的原因,二人无法结成夫妻,最后悄然地离开了他。

邢老汉在人间得不到生命感情的寄托,只好在狗身上寻求安慰。

然而,就是这么一点生活的乐趣,在“打狗运动”中也随着黄狗的被枪杀而被彻底打破了。

终于,邢老汉在孤独与寂寞中郁郁死去。

  33.《芙蓉镇》中王秋赦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王秋赦是一个流氓无产者,与阿Q有着历史的类似,不同的是,他不仅参加了革命,而且还成为了党支书,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王秋赦的可怕,并不在于他是极左政治的得益者,甚至也不是他依仗极左政治对胡玉音等人的整治,而在于他身上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基因。

这个形象的意义主要在于,社会中的这种劣根性不根除,一有机会,王秋赦们就会借尸还魂,东山再起。

  34.《爱,是不能忘记的》的理想主义色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作品描写离婚后带着女儿生活的女作家钟雨,与一个没有爱情但家庭生活却也和谐的老干部相爱的故事,由于是婚外恋,他们陷入了道义与爱情的矛盾痛苦中。

作家在这里看重的不是爱情的结果,而是对于理想爱情的追求过程。

钟雨与老干部的爱情,是理想化的爱情,二人追求的不是肉体的结合,而是精神情感上的相通。

  35.举例说明经济与传统观念在张弦小说中的表现。

经济与传统观念在张弦小说中主要表现为对爱情和婚姻的制约。

《挣不断的红红》中的傅玉洁最初拒绝了“摊派”式的爱情,但20年后却经不住物质条件的诱惑,回到曾被“摊派”的对象齐副师长的怀里。

《污点》中的季桂贞因失身而被人们歧视,她能够承受生活的压力,却无法承受传统观念。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更加突出文化传统和生活因境对于人的情感和尊严的扼杀。

  36.《哦,香雪》是如何看待香雪和山村少女们对现代文明的向往的?

作品对香雪们渴望走出封闭落后的山村的迫切心情的描写,暗示着一种古老陈旧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即将解体;

作品在突破了“文明/愚昧”的话语模式,由衷地赞美少女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的同时,又提出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悖论:

人们在获得现代文明时,会不会丢掉了原来那些纯真?

  37.《方舟》在表现女性意识方面有什么发展变化?

在《爱,是不能忘记的》中,张洁追求的是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理想境界,到了《方舟》,她从理想走向了现实,探寻的是知识女性现实生存状态与精神追求上的痛苦、绝望与奋争。

《方舟》中的三个主要人物曹荆华、柳泉和梁倩都是知识女性,她们曾是中学同学,走进不同的大学,从事了不同的职业后,都有过婚姻,但又都是人到中年时告别了婚姻。

  38.“陈奂生系列”作品是如何描写农民命运变化的?

作家对中国农民的命运采用一种“追踪式”描写方式,并将农民的命运与中国社会历史命运联系在一起。

一方面,中国的社会历史命运制约着中国农民的命运,另一方面,从农民的命运中也反映出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变化。

在《“漏斗户”主》中,主要描写农民的吃饭问题,从《陈奂生上城》到《陈奂生出国》,则反映中国农民在解决了吃住问题后的精神文化追求。

因此,“陈奂生系列”作品也就是一部中国当代农民的命运史。

  39.简要说明陆文婷形象的悲剧意义。

陆文婷是一位具有传统美德的现代知识分子,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眼科专家,她将满腔热情和全部才干奉献给社会,而得到的却是政治上的歧视、工作上的非议,只有在她死去之后,才引起了社会和人们的关注。

其悲剧意义在于通过陆文婷的命运和遭遇,向社会发出了重视知识分子的呼吁。

  40.为什么说《人生》体现了路遥的悲剧意识?

《人生》真实而大胆地描写了社会的悲剧、人生的悲剧、文化精神的悲剧。

在作品中,不仅高加林是一个悲剧人物,而且,作家竭力歌颂的德顺爷爷和巧珍姑娘也都是悲剧人物。

德顺爷爷有过自己的幸福追求,但他只能把幸福深藏在心里,在回忆中去品味。

巧珍姑娘与德顺爷爷一样,有着极其美丽的传统道德,但最终也只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分手,回到祖辈的旧路。

  41.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为例,简要说明顾城诗歌的风格特点。

顾城诗歌经历了一个从社会批判到童话理想的过程,而批判主题又是服从于童话主题的。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是一则失去了童年的诗人为怀念童年纯洁与率真理想而补写的童话。

纯净是顾城诗歌的主要风格特征。

  42.以《山上的小屋》为例,简述残雪小说的特点。

残雪小说的主要特点是,一,在艺术的非理性描写中表达出某种哲理;

二,强调对世界的怀疑与绝望的态度。

《山上的小屋》里描写的环境、人物、情绪、感觉等都是非理性的,作品中的“我”的精神状态,是绝望主题的代表。

其意义在于,残雪小说在中国文学中第一次集中地描写了生存危机中的绝望、痛苦以及人类对于世界的恐惧,在没有具体时间和地点的混沌中暗示出普遍的人类意义,从精神上完整地体现出现代派小说的特征。

  43.《陈毅市长》在结构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陈毅市长》借鉴了布莱希特《第三帝国的恐惧与痛苦》的结构方式,作家自己将这种“一人多事”的散文式结构,称之为“冰糖葫芦式”,即取消中心事件,由主人公一人来穿引所有场次,打破了易卜生式的传统忧伤结构。

  44.《潘金莲》中潘金莲的形象特点是什么?

作家根据《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的潘金莲为原型,一反以前将她视为“淫妇”的传统观念,对其形象进行了重新阐释。

因此,《潘金莲》中的潘金莲是一个美丽纯洁而又正直刚烈的女性,因反抗清河县的张大户而被迫嫁给了武大郎,爱怀和性的要求都因受到压抑而扭曲,在不能得到心仪的武松后,投入了西门庆的怀抱,最终走向了沉沦。

  45.《矮凳桥风情》表现现实与历史的主要有哪些?

一,表现矮凳桥(一个温州小镇)的命运和矮凳桥人的命运,将这里的每个人的经历与社会时代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如袁相舟的命运,李地的经历;

二,在描写人生世相的同时,又努力探索人性,展示矮凳桥人的文化性格,即一种“皮实”的矮凳桥性格;

三,写风情风俗,并侧重表现民间文化对矮凳桥神秘氛围的影响,在不动声色的说古论今中,制造一种历史的沧难能可贵感。

  46.简要说明《棋王》儒道合璧的特点。

作品着重描写了主人公王一生的生存意识和存在方式,即他关于“吃”和“下棋”两件事。

吃为身体之须,棋为精神之须。

对于“吃”,他的要求很低,“顿顿饱就是福”,对于“下棋”,则是自我完善的追求。

安贫乐道、宁静淡泊的道家思想和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在王一生身上得到了辩证统一和集中体现。

  47.《黑骏马》的诗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一是作品采用草原“赞歌”的抒情方式,用“第一人称”直接将心中的激情倾诉出来,明显地注入了作家自己的生命激情与理想色彩;

二是按照诗歌的结构方式来安排故事情节,随着蒙古民歌《黑骏马》的歌词,将主人公白音宝力格重返草原的寻找过程与他对往事的回忆这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古朴悲怆的歌词与人物的命运交相辉映,体现出较强的音乐感和节奏感,也构成了作品的情感基调。

  48.简要说明80年代以后军旅文学中出现的“两代作家”和“三条战线”。

“两代作家”一是指曾活跃在“文革”前的中年作家,如徐怀中、黎汝清等;

二是指出生于50年代以后的青年作家,他们中最为活跃的又为两类,一类是军门子弟,如朱苏进、刘亚洲等,一类是农家子弟,如李存葆、莫言等。

“三条战线”指三种题材的创作,一是当代战争题材,二是和平军营题材,三是历史战争题材。

  49.以《绝望中诞生》为例,简要说明朱苏进军营题材小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