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90521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7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层框架结构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栾川县第一高级中学新校区二标段建设工程位于新校区内,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958m2,层数五次,建筑高度约17m左右。

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基本柱网9.0m*8.25m.。

主要有实验室、标本室和教室等组成。

纵向长度57.6米;

横向长度19.80米。

本工程护围墙±

0.000标高以下采用MU10非粘土实心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

0.000标高以上外墙体及其他内隔墙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均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

成墙后墙重不大于2.2KN/M2。

屋面工程采用单层4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屋面保温层选用8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上人屋面防水层为双层3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保温层选用8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2.2、本工程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主本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级,抗震设防烈度:

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q,第一组。

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工程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构造措施等级为三级。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为±

0.000以下和上部露天构件二b类,卫生间、冼间迎水面为二a,±

0.000以上室内为一类。

2.4、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2.5、建筑防火设计等级

建筑防火设计等级为丙级,耐火等级为二级。

2.5、屋面防水设计等级

本工程屋面防水设计等级为Ⅱ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

3、主要施工方法

3.1、工程目标

3.1.1、工程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

合格工程、争取市优。

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主控项目符合相应质量检验工程标准的规定,分部分项工程检测点合格率在95%以上。

为此,施工过程中应采用DBJ41/T057-2004标准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和资料整理。

保证资料真实、准确、配套、齐全、工整、完好。

3.1.2、工程工期目标

总工期265日历天。

3.1.3、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杜绝重大伤亡事故,一般轻伤事故率控制在千分之二以下;

严格按国家、地方、企业的各项规定执行,确保达到市级文明工地标准,争创“中州平安杯”。

3.1.4、工程环境保护卫生目标

3.1.4.1、噪声、粉尘、污水排放达标,减少和控制固废的产生;

3.1.4.2、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干扰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无噪声投诉;

积极除灭“四害”,尽力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

3.1.4.3、降低原材料消耗,工程原材料用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三材平均节约率达1.5%以上。

3.1.5、工程科技进步目标

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通过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质量。

3.1.6、工程服务及保修目标

信守合同,认真协调与各有关方面的关系,接受业主、监理和质监中心等有关部门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计划协调、现场管理监督。

按照建设部令《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对竣工验收后在合同约定的保修期内出现的质量缺陷,予以修复。

3.1.7、工程合同履约目标

认真执行合同各项条款,坚持诚信的原则处理各种问题,同业主精诚合作,共同保证合同的圆满履行。

3.2、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项目经理部组织形式采用矩阵职能制组织形式,设项目经理一人,项目副经理二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一人,管理人员岗位设置:

专职质检员,专职安全员二人,施工员,试验员、预算员、资料员、材料员及设备管理员。

项目经理部组织形式采用矩阵职能制示意图详见附图表一。

项目经理的职责和权限

项目经理在工程施工中处于中心地位,在授权范围内,对工程项目的生产经营负有全面管理的责任,并承担行政、经济和法律责任,项目经理具有以下职责:

3.2.1、遵守国家政策法规,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履行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维护企业和职工利益,确保指标和任务的完成。

3.2.2、组织编制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质量、降低成本、安全生产、现场文明施工等管理措施。

3.2.3、协调各分包单位之间的关系,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3.2.4、组织编制工程项目的年、季、月、旬计划及劳务、材料(包括周转材料)、构件(半成品)、机械设备、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使用计划并组织实施。

3.2.5、组织贯彻实施质量体系认证标准,制定项目经理部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和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

3.2.6、组织编制预算,办理工程决算,收取工程款,实施财务管理、杨本核算和劳务清算,严格财务制度,正确处理国家、企业、集体和职工利益关系,如实反映经营成果。

3.2.7、负责工程项目的统计工作,组织收集、整理各种经济技术资料。

3.2.8、接受企业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督,及时向企业领导报告工作。

3.2.9、主动与建设、设计和质监等单位协调好关系。

3.2.10、在授权范围内,项目经理享有以下权限:

3.2.10.1、人事权。

在遵守有关劳动人事管理的制度和规定的前提下,享有对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的聘用权和解聘权,对项目管理人员的考核、奖惩、指挥权,对劳务层的选择权和辞退权。

3.2.10.2、生产指挥权。

在确保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有权按施工承包合同的规定,对工程项目的人、财、物进行指挥调度,在确保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有权对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

3.2.10.3、资金支配权,在遵守财务管理的有关制度和规定的前提下,有权安排承包费用的开支和工程资金的使用,有权决定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标准,有权行使项目财务一支笔审批的权利。

3.2.10.4、技术决策权。

在遵照企业总工程师指导的前提下有审查重大技术措施、技术方案和质量计划,有权召集技术方案论证或外请专家咨询。

3.2.10.5、材料设备采购控制权。

在执行有关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有权组织采购工程所需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一般工具用具、小型机具、安全防护用品和劳保用品,有权决定大型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型号、数量及进出场时间并组织检查验收。

3.2.10.6、奖惩权。

在有关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有权决定对工作成绩突出的项目人员进行奖励,有权对工作失职或违反纪律的项目人员进行罚款和建议行政处分。

3.2.10.7、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与权限由项目经理分解、授权。

3.2.1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业务衔接与信息反馈。

3.2.11.1、业务部门工作关系

3.2.11.2、项目经理直接领导项目管理各职能部门。

3.2.11.3、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既受业务部门领导,又受项目经理领导。

项目经理团结和调动、协调职能人员的工作,职能人员对项目经理负责,更对职能部门负责。

3.2.11.4、各施工队接受项目经理的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专业指导,完成作业任务。

3.2.11.5、项目经理部在授权范围内直接对外联系,且由项目经理总负责。

严格履行合同,遵守有关规定、依法办事、重信誉、讲社会公德。

3.2.11.6、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在业主向监理单位授权的范围内,在监理法规限定的条件下,与监理单位处理好例行性关系,接受验收检查,按章签证,提供信息,接受建议,服从协调,尊重其确认权和否决权。

3.2.12、项目经理部系统管理

项目经理部的内部工作关系分为生产系统、技术系统、经济系统。

生产系统主要控制目标是工期和施工现场;

技术系统主要控制目标是质量和安全;

经济系统主要控制目标是造价、成本和节约。

三个系统相互关联,存在着信息关系、制约关系,共同完成项目管理任务。

3.2.13、项目经理部信息管理

3.2.13.1、引入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手段,设信息管理员,进行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沟通各种工作关系。

3.2.13.2、处理好项目经理部纵向信息关系和横向信息关系,并加强与外部环境信息联系。

施工现场主要管理人员组成见一览表

管理机构设置及主要管理人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从事专业

何时从事

该专业工作

职称

证书号

3.3、施工准备

3.3.1、施工技术准备

3.3.1.1、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

3.3.1.2、施工图纸是否完整和齐全,施工图纸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设计和施工方针及政策。

3.3.1.3、施工图纸与其说明书在内容上是否一致,施工图纸及取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

3.3.1.4、建筑图和与其相关的结构图,在尺寸、坐标、标高和说明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明确。

3.3.1.5、基础设计或地基处理方案同建造地点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是否一致,弄清建筑物与地下构筑物、管线之间的相互关系。

3.3.1.6、掌握拟建工程的建筑及结构的形式和特点,需要采取哪些新技术。

复核主要承重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对于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和技术要求高的分部、分项工程,要审查现有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能否满足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建筑设备及加工定货有何特殊要求等。

3.3.1.7、图纸的熟悉和自身工作完成后,由建设单位主持图纸会审,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参加,形成图纸会审纪要。

3.3.1.8、复核甲方给定的建筑规划定位基点和高程点。

3.3.1.9、编制、深化和审定施工组织设计。

3.3.1.10、编制施工预算。

3.3.1.11、各种加工半成品技术资料的准备和计划申请。

3.3.1.12、做好新技术、新工艺、性材料项目的试验、试制工作。

3.3.2、施工现场准备

3.3.2.1、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进行再设计,使有限的现场平面发挥出最佳效能。

3.3.2.2、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和施工需要量计划,清除地上、地下障碍物,搭设临建、修建临时道路、安装施工机械、设置料具堆放场地等等,为正式开工做好准备。

3.3.2.3、根据业主提供的供水水源、供电电源,按照施工现场用水、用电布置图布设临时用水、用电管线。

要确保现场的废水、污水的排放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排污标准,现场临时用电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3.3.2.4、确保现场水通、电通、路通、通讯畅通和场地平整,按消防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灭火设施、设备。

3.3.2.5、根据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按施工平面图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工具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放,并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

3.3.2.6、根据物资材料、构配件和制品的需要量计划,组织其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储存或存放。

3.3.2.7、物资材料进厂后,应进行各项材料和试验、检验。

对于新技术、新材料项目应拟定相应试制和试验计划,并均应在开工前实施。

3.3.2.8、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认真落实冬施、雨施项目的施工设施和技术组织措施。

3.3.3、施工物资准备

3.3.3.1、物资准备工作内容

3.3.3.1.1、建筑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和施工图预算的材料分析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为施工备料、确定仓库和堆场面积以及组织运输提供依据,需要业主提供的材料提前15天将材料分批需用量计划报送业主,使业主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市场调查和采购。

施工现场给据实际情况提前储备两层的材料用量。

我方自行采购的材料,材料部门应根据材料品种建立采购主渠道,然后根据材料供应计划分批组织进场。

3.3.3.1.2、物资准备工作程序

3.3.3.1.3、编制各种物资需要量计划。

3.3.3.2、签订物资采购合同。

3.3.3.3、确定物资运输方案和进场计划。

3.3.3.4、组织物资按计划进场和保管。

3.3.4、施工机具准备

3.3.4.1、按照本工程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施工机械计划和料具需用计划并进行组织和准备工作,同时根据现场需要及时组织进场。

3.3.4.2、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要求,将施工机具就位、安装并调试运转良好,符合安全要求。

3.3.4.3、做好施工机具的现场标识工作,机具的操作规程要张贴或者悬挂明示。

3.3.5、劳动组织准备

3.3.5.1、建立工地领导机构:

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确定工地领导机构的人选和名额。

遵循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因事设置与因职选人的原则,建立有施工经验、有开拓精神和工作效率高的工地领导机构。

3.3.5.2、建立精干的施工队组:

按照工程实施的目标并根据施工实际需要组织精干的施工队伍,确定各个施工作业队的编制和劳动力配备。

3.3.5.3、集结施工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

按照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计划,组织工人仅场,安排好职工生活,并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教育。

3.3.5.4、提前做好农忙、节假日的劳动力组织工作:

选用节假日、农忙期间不离场的施工作业队伍,确保节假日、农忙期间的正常施工。

3.3.5.5、做好职工入场教育工作:

按管理系统逐级进行交底,落实施工计划和质量安全责任制,交底包括下列内容: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和月旬作业计划;

各项安全、文明、技术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和降低成本措施;

质量计划、施工操作工艺标准和验收规范等。

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

3.3.6、施工场外协调

3.3.6.1、材料加工和订货:

根据各项材料需要量计划,同建材加工和设备制造部门取得联系,签订供货合同,保证按时供应。

3.3.6.2、施工机具租赁或订购:

对于本单位缺少且需要的施工机具,应根据需要量计划,同有关单位签订租赁合同或订购合同。

3.3.6.3、做好分包或劳务安排,签订分包或劳务合同:

对于经过效益分析,对于分包或委托劳务的本单位难以承担的专业性工程,如大型土石方、结构安装和设备安装等工程,应及早做好分包或劳务安排,同相应的单位签订分包或劳务合同,保证实施。

3.4、施工程序

确定施工程序要依据本工程的特点,深入考虑各构件工程、各施工阶段的先后顺序及其制约关系,以解决时间搭接上的问题。

做好业内准备工作和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遵守“先地下,后地上;

先主体,后装修;

安装工程穿插于土建工程之中”的原则。

并做好土建与安装施工的程序安排,安排好竣工扫尾工作。

3.5、部署安排

3.5.1、施工起点和施工流向:

根据工程实际生产需要、缩短工程工期、保证工程质量等各工程目标的要求,确定本工程在平面或空间上开始施工的部位及流动方向。

3.5.2、划分施工任务:

根据施工蓝图设计施工内容及有关答疑、图纸会审、变更等对施工内容和技术的要求,按照建筑物的集中程度和施工方便的因素划分,再按照结构划分为二个施工段(1-1至1-4轴为一个施工段、1-4至1-7轴为一个施工段),项目经理对施工段工程施工全权指挥和协调,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工程技术负责并负责施工方案的制定及施工技术措施的制定,项目副经理具体负责各个部分和各施工段的施工任务。

3.5.3、确定管理模式

按照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认证的管理模式进行本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按照项目法施工的要求建立现场施工管理机构——项目部,对整个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各个工序、关键部位实行预控和严格的过程控制,在整个工程施工中,做到统一计划协调、统一现场管理、统一组织指挥、统一物资供应、统一对外联络等,确保各项工程目标顺利实现。

由于本工程工期紧、任务重、质量要求高,因此,要求各个施工程序的衔接以及各施工工序的配合工作必须做好、做到位。

从材料购进、材料验收、施工操作工序、成品保护等的整个施工阶段随土建、安装工程同步进行,确保各工程目标的顺利实现。

3.6、确定各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

3.6.1、施工时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先地下,后地上;

安装工程穿插于土建工程之中”。

3.6.2、施工段的划分:

1-1轴线与1-4轴线间为一个施工段、1-4轴线与1-7轴线为一个施工段。

3.7、分部、分项尤其是主要施工过程的施工方法

3.7.1工程测量

3.7.1.1、测量控制:

该工程定位放线采用J2B激光经纬仪进行、准确可靠,可确保结构轴线位置和垂直度,水平控制采用水准仪对标高进行水平控制,确保施工质量施工测量严格按照现行《工程测量规范》要求进行,确保测量精度。

3.7.1.2、测量的组织与准备:

所有的测量仪器经过校验后方可投入使用。

3.7.1.3、轴线网控制:

现场设置轴线控制网,对建筑物进行定位放线,并设置引桩对建筑物位置进行控制,并绘制测量成果单提交业主及监理复测。

3.7.1.4、标高控制:

本工程采用水准仪和100m钢尺控制标高,根据业主提供的高程点引至施工现场,并加以保护,以此点作为就建筑物的高程控制点,每次观测从设在场内的基准点开始做好记录,测完所有测量再回基准点进行闭合验算,基准点设立时应注意离开建筑物沉降影响半径以外,以免基准点受到建筑物沉降的影响,按照规范规定进行沉降观测。

3.7.1.5、垂直高控制:

为减少垂直度误差,施工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提高外墙外边线放线的精确度,钢尺测量时应采用固定拉力的方式进行测量。

施工时,除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和验收外,还应提高验收标准,采用经纬仪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度。

各楼层的轴线传递方法,在底层现浇板施工时,应把四周的轴线投放到建筑物内的现浇板上,作好钢板预埋,划好轴线位置。

待二层以上楼层垂直投点使用。

3.7.1.6、测量资料的整理:

测量工作是一项重要、谨慎的工作,测量人员应严格按规程操作,常进行仪器观测点的检查、校验工作,在每次测量放线后,应立即进行复核,发现不对立即纠正,同时应做好记录工作。

3.7.1.7、测量工作必须与施工同步记时整理留底存搞,以便指导施工需要经过甲方、监理方和测控部门验收签字的测量资料在验收后马上办理签证,测量资料一个月总结检查一次。

3.7.2、土方工程

3.7.2.1、土方开挖:

开挖程序一般是:

测量放线——按线分层开挖——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层土。

基坑开挖应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

机械开挖基坑,基底标高应预留一层人工清理。

弃土及时运至堆放区,基坑挖完后应进行验槽,作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应与有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

3.7.2.1、土方回填

3.7.2.1.1、艺流程:

基坑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理找平验收

3.7.2.1.2、填土前应交基坑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

地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3.7.2.1.3、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

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

如遇回填土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7.2.1..4、回填土应分层铺摊。

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

一般蛙式打夯机生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

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

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3.7.2.1..5、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

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

3.7.2.1.6、修整找平:

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

凡低于设计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3.7.3、钢筋的加工、安装施工

3.7.3.1、钢筋的进厂与验收

3.7.3.1.1、本工程钢筋直径为Ф6~Ф25,所有运至现场的钢筋必须有合格证和检验报告,钢筋进厂后必须有技术、生产、材料三方进行验收,并由试验人员按批量取样进行复试。

3.7.3.1.2、钢筋进场时,应检查标牌上钢筋规格与实际是否相符,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缝、结疤和折皱。

3.7.3.1.3、钢筋进场或分批进行复试,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和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小于或等于10t一组计算,在每组钢筋任选两根钢筋上各取一组拉力、冷弯试验,复试合格后方可进行钢筋的下料加工,钢筋取样时必须由监理见证取样。

3.7.3.1.4、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等不正常现象,应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和钢筋力学性能的复试。

3.7.3.2、钢筋加工

3.7.3.2.1、本工程所有钢筋加工均在现场统一加工,堆放钢筋时下面用砖砌300mm高墙墩或用方木垫起,防止锈蚀和污染。

3.7.3.2.2、钢筋半成品要标明使用部位名称、按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应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型号、尺寸直径、根数。

3.7.3.2.3、钢筋专人配筋,钢筋翻样必须依据施工图及规范、图集等要求要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方可允许加工。

3.7.3.2.4、钢筋加工成型严格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进行,现场建立严格的钢筋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并制定节约措施、减低材料消耗。

3.7.3.2.5、钢筋的加工包括:

除锈、下料、弯曲等,钢筋除锈主要钢丝刷,带颗粒状或片状生锈、出锈后有严重的麻坑、蚀孔的钢筋均不得使用。

3.7.3.2.6、钢筋下料采用钢筋切断机,钢筋下料前要熟悉图纸,依据图纸审核料单,下料过程中注意设计的各种要求及规范说明,钢筋的弯折长度、弯折角度、搭接倍数、平直长度及高度都需注意,防止下料中出现偏差。

3.7.3.2.7、钢筋加工的一般要求,Ⅰ级钢的末端做180°

弯构,其圆弧弯曲半径为3d,Ⅱ级钢末端做90°

弯构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直径的4倍,平直段长度按图纸设计要求,Ⅰ级钢筋平直平分≥2.5d,环筋平直部分≥10d。

3.7.3.3、钢筋安装质量要求

3.7.3.3.1、钢筋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钢筋规格、形式、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3.7.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