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5708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11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0页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0页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0页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0页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页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页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页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页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页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页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页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页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页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页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章 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docx

第四章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

第四章箱庭疗法中的象征意义

来访者选用玩具在沙箱内制作箱庭的过程,就如同写一篇文章,沙箱好比一张纸,玩具如同构成文章的字符。

用肉眼看这些字符,它们构成了一种客观、静止的物质或事实。

然而,来访者无疑赋予了这些玩具特定的意义,会以象征的形式表达来访者个体或集体的意识内容,而且还会蕴涵无限的个人或集体无意识的内容。

 

每一个箱庭玩具、每一个箱庭场面构成都会通过来访者的个人情感,与个人活生生的生活及个人世界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成为来访者个人生活及内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治疗者需要理解构成箱庭作品的玩具的象征意义,并结合来访者个人对其箱庭的解释,才能领会来访者的箱庭所蕴涵的另一个世界真实而丰富的含义。

 

第一节 箱庭与象征语言

 

箱庭的制作是来访者运用象征语言对自己的无形心态的表达,凭借箱庭作品的象征语言,治疗者可以达到对来访者内心世界一定程度的理解。

因此,学习箱庭疗法必须学习象征理论,了解各种象征意义。

只有理解了各种象征意义,才能更容易理解来访者,有助于共感来访者的心理状态,并为来访者提供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心理援助,使来访者能自由、安全地通过箱庭疗法整合自我,实现个性化,达到自我治愈的目的。

 

一、象征及其特质

 

在人类种系进化以及个体发展过程中,象征性的视觉形象比词语出现要早得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初始是借助于心象语言,然后才出现跨越空间距离的口语交流,最后出现了跨越时间和空间距离起交流作用的文字。

婴儿时期也表现了这一特征。

然而,即使是语言文字出现了之后,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思维及认知方式中并非只剩下逻辑概念。

相反,原始的思维认知方式──象征仍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甚至有时人们会感到用语言文字居然不能很好地表现自己的内界活动,也无法确切地再现自己的情绪情感。

人们发现在人际交往以及与自身之外的外界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语言文字常显得苍白无力。

此时,人们就会转向运用象征这一原始的方式,如一个人无法用语言文字逻辑缜密地表达自己的烦恼时,他可以说自己的头脑中一团麻,或者在纸张上随意地涂画一些没有任何逻辑意义的图画。

这时,仔细揣摩这一团麻或者将其看成是涂鸦之作,我们更能直观形象地感知到其烦乱的心境,比起“我心里乱极了”的语言要更准确得多。

 

对于象征的定义可以有不同层面的解释,弗洛姆(E.Fromm)认为象征是代表他物的某物,并认为象征分为以下三类。

 

(一)习惯性象征

 

这是符号学的定义,象征本身就是一种符号。

如每个国家的国旗、国徽的设计就是如此,它们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代表着这个国家。

文字、交通标志、商标等也是如此,这种符号是人为设计的,是设计者根据自己的想法,将信息形象地予以表现,这种象征是意识层面的象征,象征符号与被象征物之间没有必然的相似之处。

如国旗颜色的代表意义与这个国家在形式上并不存在任何的内在相似性,还有一些机构名称的缩写,这一类的象征物,虽然它们本身毫无意义,但通过广泛使用或由于某种特殊意图,它们便取得公认的含义。

与其说这是一种象征,不如说这是一种符号,弗洛姆称这类象征为习惯性象征。

 

(二)偶发性象征

 

与习惯性象征对立的是偶发性象征。

偶发性象征只与个体的经历有关,如一个人在湖边柳树下与恋人初次幽会,以后看到这种场景,就会想起这次幽会,回忆起当时的浪漫温馨。

湖边柳树本身并没有浪漫温馨,也没有伤心悲凉,但由于个体的经历,使得湖边柳树变为一种情绪、心境的象征。

同样,一件纪念品、某个场所或某种关系的发生都可能因为与自身曾有过的特殊情绪、心境有关而成为自己这类情绪、心境的象征。

弗洛姆认为此类象征与被象征物的经验联系完全是偶发性的,它并没有公认的意义,除了个体之外,对他人是没有任何相同的象征内涵的,别人无法领会它,人们无法用这种象征进行普遍的交流。

 

(三)普遍性象征

 

我们在这里所强调的象征既非符号学意义上的习惯性象征,也非个体层面的偶发性象征,而是普遍性象征。

这种象征和它代表的东西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关系,与被象征物的关系强调的是内在一致性的,而不是外在一致的。

虽然这种外在的相似也常是象征的原因,如弗洛伊德在分析梦的过程中,将梦中出现的任何外形上类似于男性生殖器的心象均看做阴茎的象征,钢笔、胡萝卜、木棍、蛇等在外形上均为如此。

但这种观点遭到荣格的强烈反对,荣格所强调的象征包含着一种整体论的含义,也就是在考察象征时,并非单纯从其外形,更强调的是其内在的联系。

普遍性象征不同于偶发性象征,它能被所有人所领悟,如火给人的常是一种光明、权力、能量的印象。

古往今来,这种印象是人类共通的,而不是个体的感觉。

绿色可能是勃发的青春和生命力的象征。

箱庭中的蓝色,也会使人感觉有一种水、源泉和生命的意义。

普遍性象征也不同于符号学意义的习惯性象征,它更主要的是无意识层面的,甚至是集体无意识层面的“语言”,不局限于个人也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组织。

 

在分析心理学看来,事物的象征并非固定不变、一对一的关系,而是可变的。

一种无意识内容可以有不同象征物的表现,如象征男性性器官的可能是外形类似于阴茎的钢笔、手杖、尖塔等物,也可能是山峰、蛇等。

不同的人,由于个体差异,对同一无意识内容有不同的表征。

我们可以说火象征着光明、活力,也可以说太阳象征着光明、活力。

水是生命的源泉,因而水也就具有这一层象征意义,而茂盛的森林、树木也同样具有这种象征意义。

同样,一种象征物也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象征意义。

钥匙插入锁孔,可以看成是性的象征,但可能也是获得知识、获得新希望的象征。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一事物的象征意义会有不同的理解。

如前面说到火是光明、活力的象征,但如果是森林之火,或火灾之火,则象征的就不是光明和活力了,而是人对自然的无能、恐惧以及自我毁灭本性的象征,因为其源自于人类进化中受到威胁和恐惧的经验。

 

在理解象征意义时,不应僵化、固着于一种解释。

荣格认为,应尽量多学点儿象征意义的知识,但当真正去解释梦时,应当忘记所学的一切。

对同一事物象征意义的考察,要在通观全部、整体的基础上理解、注释其象征内涵。

也正如弗洛姆所言,任何既定情况下象征的特殊意义只可能由象征出现时的全部背景来确定,也就是由运用象征的人的支配性经验所决定。

 

当然,事物的象征虽然不是固定不变的,但其基本内涵是相对稳定的,否则,象征就失去了普遍性的意义,对象征的探究也就不太可能。

表面看起来这似乎是矛盾的,其实不然,因为象征具有原型。

出自同一原型的象征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可能有丰富的具体内涵,但究其根源,其本质是一致的。

如各种宗教中都有天国的象征,虽然不同宗教对天国的描绘可能差异悬殊,但不论是一神教还是多神教,都设想有一个可以使人永远躲避人生灾难的天堂或者极乐世界。

即使是无神论者在设想一个公平、和平的社会理想时,也可以追溯到这种“天国”原型的根源。

而原型本身是运动的而非静止不变的。

原型有基本的范式,但由于原型是人类种系精神的积淀之物,每一成员的精神都有可能为这一范式增添新的内容,作出新的发展,因而原型本身就是发展变化的,除了普遍意义之外,又有个体自身的特点,源于原型的象征当然也就是发展变化的,也具有个体的差异,这或许可以称为理解象征意义的“辩证法”。

 

二、象征与原型

 

象征与原型一样是荣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两者紧密相连。

象征是原型的外在表现,原型只有通过象征才能有形地表现出来。

原型深植于人类的无意识中,是未知的和不可知的,但又始终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和意识。

人类只有通过象征才能或多或少地触及原型,认识原型,进而理解个体、集体的无意识内容。

 

在荣格看来,象征不仅仅是一种表征符号,更重要的是,象征还是推动、促进个体心理甚至集体心理发展的力量。

荣格将之称做象征的超验功能。

在他看来,象征不仅是人认识自我的钥匙,更是人自我实现的灯塔。

象征的超验功能表达和再现了受到挫折后渴望得到满足的愿望,这与弗洛伊德的“象征是欲望的伪装”的观点是一致的。

但荣格认为象征不仅仅是一种伪装,它同时是原始本能驱力的转化。

象征或者象征性活动的作用不仅是把本能能量从其本来的对象中移置于替换性对象之上,它还代表着某种超越性的东西。

 

荣格认为,象征不是一种用来把人人皆知的东西加以遮蔽的符号,这不是象征的真正含义。

相反,它借助于某种东西的相似,力图阐明和揭示某种完全属于未知领域的东西,或者某种尚在形成过程中的东西。

通过象征,无意识和意识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象征为人类搭建起一座通往无意识的桥梁,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进行着调节、整合,同隐藏着的个体、集体无意识进行交流。

从而对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可能存在的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进行疏导,并将其整合起来,促进自性的实现或个性化的发展。

 

原型在箱庭作品中的表现非常复杂,详细内容将单列一节阐述。

 

三、箱庭中的象征意义

 

前面提起过,箱庭的制作过程如同写文章,沙箱如同一张纸,玩具是构成文章的字符。

要理解箱庭这篇文章,就必须理解构成文章的字符,理解这些字符后面所蕴涵的意义。

 

箱庭治疗中这些字符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而且包括无意识层面可能的意义。

环视箱庭治疗室的玩具架,人物、动物、植物、交通工具、建筑、家具、生活用品等等,从意识层面看,这只是一种明确的模型,一种意义,狮子就是狮子,战士就是战士。

然而,在来访者看来,将狮子放在一片丛林中,其意义就不仅仅是一只动物,而赋予了更为深远的意义,是王者风范?

是自己的气度?

还是自己心目中一种性格气质的向往?

这些都远远超过了意识中狮子这一动物的意义,而具有了人类种系对狮子这一特定对象的集体无意识内涵。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是,箱庭所使用的语言不仅是意识的语言,更是无意识层面的象征语言。

 

治疗者理解箱庭作品中所表现的象征意义,可以使自己深入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箱庭的象征作用使得箱庭疗法不仅是一种临床方法,有时也可能成为一种诊断手段。

来访者通过象征将自己的无意识内容在箱庭中充分表达出来,自己内心的无奈、困惑、困难、种种不适应状态都以象征的形式倾泄于箱庭之中。

根据荣格的观点,人有自我治愈的能力,来访者在制作箱庭时,各种玩具以及对沙箱的利用象征着其内心的各个方面,而其对玩具以及空间的取舍就是其自我整合的过程,一次次的箱庭制作也就投射出来访者心理成长、自我治愈的过程。

 

象征是来访者表现自己内心世界的方法,理解箱庭的象征意义是治疗者与来访者内心世界进行交互作用的途径和手段。

箱庭疗法不同于精神分析,精神分析中对象征的研究是为了深入挖掘各种象征意义的本源、内涵,而箱庭疗法不是去挖掘和探究象征意义的活动,象征在箱庭作品中只是手段、途径,而不是目的。

 

正如前面我们对象征的论述中所提到的,象征是相对稳定和绝对变化的统一体。

因此,我们多处提醒治疗者需要注意在理解箱庭象征意义上的灵活性。

后文所提供的有关箱庭中的各种象征也只能是一种普遍意义的象征,只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具体箱庭的象征必须在具体的箱庭作品中进行理解,包括其所处空间位置、方向性等。

此外,还必须与来访者本身各个方面的情况相结合来理解,这可以说是理解箱庭、分析箱庭象征意义的整体观。

 

第二节 原型在箱庭中的表现

 

原型(archetype)是分析心理学的术语。

由于箱庭疗法与分析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箱庭也是来访者自身的个体、集体意识与个体、集体无意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作品,要理解来访者的作品,必须对原型及其在箱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大致的理解。

 

一、原型与原型心象

 

在拉丁文中,“arche”是开始或初始原因的意思,“type”是痕迹、印象的意思。

在荣格的理论中,原型与柏拉图哲学观中的“形式”同义,具体指集体无意识中“无数确定形式的普遍存在”。

 

在分析心理学的概念中,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的概念最容易引起混乱,也是最难理解的。

一般认为,无意识中存在着情结,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着原型,但笔者认为实际上并非如此。

集体无意识和原型是不同范畴的概念,是不该混同的。

集体无意识是在考虑心理的“构造”时所需考虑的概念,而原型是在考虑精神的“性质、机能”时所需考虑的概念。

 

荣格将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大部分,又将无意识分为基于个人经验、生活的个人无意识领域和超越个人领域的集体无意识领域,在此基础上试图达到对精神的理解。

集体无意识是说明心理构造的概念,属于心理之中的一个领域。

 

按照荣格的观点,原型是“一种典型的、始终如一的、一种有规则呈现的理解方式”,是人的一种独特的知觉方式。

荣格认为,一个人的个人无意识的内容主要由带感情色彩的情结所组成,它们构成了心理生活中个人的一面。

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是原型。

他认为,在无意识中发现了那些不是个人后天获得而是经由遗传具有的性质……发现了一些先天固有的直觉形式,也就是知觉和顿悟的原型。

它们是一切心理活动必不可少的先天因素。

正如一个人的本能迫使他进入一种特定的存在模式一样,原型也迫使知觉和顿悟进入一种特定的人类范式。

这些经由遗传而具有的原型是人类某些基本经验,在历经千万年的发生、重复,并与人类的情结、情感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一种精神残余,并且深深地根植于人类集体无意识之中,从而成为个体心理的“先天要素”。

原型和经验是一种反馈关系,原型根据已有的模型认识影响个体的经验,同时,个体的经验又促发、重复原型,丰富、增强这种人类集体的经验。

 

原型心象是原型的象征性表现和图像式表达。

原型是无形象、空洞的,纯属于形式,是集体无意识中一种不可知的因素。

通过原型心象和内容可以了解原型的意义,从而了解人的多种深层心理活动。

原型是普遍的感觉,是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一种独特的“表现的可能性”,是心象的一种先天倾向或最初模式。

原型没有固有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正如荣格所说,人的一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种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被深深地铭刻于我们的心理结构之中。

这种铭刻,并非充满内容的心象形式,而是最初作为有内容的形式,它所代表的不过是某种类型的知觉和行为的可能性而已。

 

原型是普遍存在的,一些基本的原型心象在所有人身上均存在,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它们的具体内容却不尽相同,并受社会文化的影响。

它能够因个体表达的不同而无限地变化着。

它不等同于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多种往事的记忆表象,因此不能被看成是个体心中已经定型的清晰图像,而是经过后天经验检验的底片。

如母亲原型并非一个人心中所保留的自己母亲的影像,也不一定是某个其他任何具体的女性的影像,有时是大地,有时可能是一个象征母亲子宫的洞穴,也可能是一位老妇人,但不论其外在形象如何,其共同之处在于包容、慈善、关怀,给人以安宁之感。

一个出生后就失去双亲的孤儿,在他心中也会有母亲的或父亲的心象,甚至可能会比在安定的家庭养育长大的人具有更鲜明强烈的心象,而且去追求这一切,这正是由于婴儿心中有母亲或父亲的原型。

 

荣格认为,在内容方面,只有当原始心象成为被意识到的,并且充满了意识经验的时候,才可以说它是确定了的。

杰克彼(Jaccobi,1959)认为,只有当这些原型与意识产生联系,也就是当意识的光线照射到它们的时候……且(它们)充满个人的内容……只有如此才能被意识捕捉、理解、具体化。

 

分析心理学已经发展出一些将集体无意识内容提升到意识层面并对其含义进行解释的途径。

广为人知的有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此外,积极想象也是荣格学派广泛运用的另一种技法。

荣格认为,幻觉和梦基本上是无意识的自主活动,都是某种被动想象。

积极想象则不同,意识参与其中,自我起着主动作用。

意识虽然不能随心所欲,却可以与无意识进行大量的交流和争辩。

如果想象得以自由释放,一个人就可以对一场戏、一种舞蹈、一种幻想,或者其他表达方式如雕塑艺术、箱庭作品等进行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对话、交流。

 

来访者在箱庭中表达的内容可能千差万别,但都表现了一些人类心灵的一种遗传倾向的原型,它能构成主题的多个方面,这些方面虽然变化很大,但不会失去其基本的模式。

因而,箱庭中的原型心象在个体理解中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如英雄原型,可能是一位足球运动员,也可能是一位战士,或者一位骑士,不存在任何固定的形象,但都具有勇敢、力量、坦荡、自信、有魄力的特征。

箱庭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原型心象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现代的,飞机与宙斯的鹰、大鹏鸟可以是一样的,森林之王选拔赛中的裁判大象可能是上帝原型的化身,球赛的教练也可能就是智慧老人。

二、箱庭作品中常见的原型

 

荣格为了说明并明确无意识的构造,假定其中心存在着原型,他时而将其说成是“由脑的构造而传达的精神内容”,时而又将其喻为“由黑暗的原始时代积累下来的所有人类经验的沉淀物”。

他的理论给人一种无意识似乎是由遗传而来,或者似乎有一种传达它的特殊脑组织的印象,由于这一切无法得到证实,因而否定荣格理论的人甚多。

 

荣格列举了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智慧老人、阴影等作为原型的主要内容,以便于人们基于日常经验来接受这样的一些提法。

箱庭作品反映了来访者的无意识内容,有许多是以原型形式表现出来的,我们可以通过箱庭中表现的原型来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一)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指一个人表现在外部的那种得到社会认可,并且能和一个人应在公众面前表现出来的观念相一致的人格。

在拉丁语中,persona原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因此,人格面具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而是根据他人的喜好决定的,要求其对外部世界能作出恰当的反应。

人格面具主要由积极的行为所组成,它掩盖了阴影的那些消极品质。

 

人格面具是多种多样的,谁也不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境下都戴着相同的面具。

每一个人格面具都是对特定环境和一系列条件的恰当反应,每个独立的人格面具与人的身份地位相一致。

人格面具是自我需要同环境要求相妥协的产物,对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意义。

正如荣格所说,人格面具是个体和社会关于一个人应以什么面目出现的折中产物。

例如,一个人,他有一个名字,赢得了一个头衔,代表着一个部门。

在某种意义上说,所有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但是相对于这个人的基本个性化而言,它只不过是一个次要的现实,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在形成这种人格面具时,其他人常常享有比他更大的份额。

 

人格面具也有消极的方面。

如角色认同要求一个人更多地采取适合其角色要求的行为,而不是个性化所要求的行为。

这样,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只能以某种角色生存的时候,都会存在一个角色适应问题。

适应、认同自己的角色,佩戴这种面具则会比较满意,反之,则会产生严重的不舒服感,甚至抵抗。

 

箱庭中自我形象或称自我像的确认可以反映来访者对自己人格面具的认识和评价。

以人物类玩具代表自己的形象为例,治疗者可以通过该玩具表征的职业、角色、行为以及所处情境来判断来访者的人格面具蕴涵的意义。

来访者如果以动物玩具代表自己的形象,是征服者还是被征服者,强悍的还是懦弱的,则通过该动物的象征意义、所处情境予以判断。

在箱庭中没有自我像出现,也可能是来访者自我认识不清晰,同时,也可看出来访者对在具体环境中该如何佩戴人格面具感到迷茫和被动。

 

(二)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是男性和女性心理生活内部所具有的异性特征,是无意识中异性的补偿因素。

不论任何人,其无意识中都具有某些异性倾向性特征。

阿尼玛是男性无意识中的女性性,阿尼姆斯则是女性无意识中的男性性。

男人或女人在不断相互接触中获得自身对异性的体验,同时,男人或女人本身也具有某种异性的潜在本源,这便是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主要来源。

 

荣格认为,一个女人主要具有女性的意识和男性的无意识,而男性恰恰相反,这就造成外表上男性具有阳刚之气,而女性则有阴柔之美,在内心深处却又各具异性特征。

阿尼玛身上具有男性认为女性所有的好的特点,如温柔、善良、纯真、美丽等等;而阿尼姆斯身上一般具有英勇无畏、智力发达、有艺术气质、拥有权力的特征。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既有个体无意识成分,也有集体无意识的成分。

 

箱庭作品的阿尼玛或阿尼姆斯的出现,有时会和自我像一起出现,有时也可能单独出现。

如一个交流对话场面中有一个是自我像,另一个解释为异性朋友,可能就是来访者的阿尼玛或阿尼姆斯,通过来访者对箱庭作品中这些心象的解释、描述可以看出其无意识中异性倾向的特征。

每个人心灵内部的异性倾向多寡强弱不一,表现形式也不同,在箱庭作品中的表现自然也就各异,甚至不出现,或以动物化的方式出现,如一来访者对其作品中一只小梅花鹿特别喜欢,赋予其美丽、善良、温顺、聪明等赞美之辞,这只小梅花鹿可能就是来访者异性倾向的象征。

 

(三)智慧老人

 

智慧老人原型是原始智慧和直觉智慧的形象化。

在自我整合、自性实现过程中,智慧老人使我们获得解决所遇到问题和困惑所需的知识和判断力。

智慧老人一方面代表着人类已有的智慧,一方面展示我们所期望的更为深刻的知识。

智慧老人留给人们的典型印象是强大无比、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智慧老人可能以魔术师、隐士、渔樵、哲人或教师的形象出现,也可能是各民族传说中的智者,如汉族人民想象中长髯飘飘、仙风道骨的老者、维吾尔族的阿凡提、藏族人心目中的格萨尔王等,有时这一原始心象也可能是以智慧老妪的形象出现。

 

箱庭作品中智慧老人原型可能是球队的教练、老师、渡船的摆渡者、汽车司机,或坐在大树下悠闲地下棋、谈天说地的老者,老者看上去就是充满睿智的。

箱庭作品中出现智慧老人原型,可能反映了来访者面临着一种难于决定的窘境,或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或应对着一个危机,渴望智慧老人授予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四)上帝原型

 

人们普遍认为上帝是万能的,会令人感到非常慈爱、无比安全。

然而人的无意识中上帝原型并非一直如此,上帝能主宰一切,有无穷无尽的威力,是至高无上的。

因而在面对这个至高无上的权威时,个体会感到恐惧,但不是对阴险、邪恶的恐惧,而是被上帝原型的强大力量所折服。

他以极无情的方式惩恶,而给予善良者以使命,正所谓“天降大任”,这是上帝原型无情的背后所蕴藏的对人的关切。

上帝原型可以是人形,可以是宗教偶像,如如来佛祖、耶稣、真主安拉。

有时却可能只是一种感受,一种对存在着的权威主体的感受,这个实体有时会对困扰我们的问题作出决断,而有时却可能是发出一种警告。

 

箱庭作品中上帝原型可以直接表现为如来、耶稣、真主安拉或其他宗教意义上代表至高无上的神祇,也有可能是一场球赛的裁判员,或一个校长等权威的代表。

龙在东方具有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因而箱庭作品出现龙这一意象也可能是上帝原型的表现。

闪电也是上帝意志的一种象征。

 

(五)英雄

 

英雄原型是男女性共有的已觉醒的自我。

英雄原型有着许多共同的优点和性格特征,如强壮、勇敢、美丽、善良、忠诚或智慧,而且还常常具有一种特殊的优点或技能,在其冒险历程中起帮助作用,如懂得另一种语言,而且往往是各种各样动物的语言。

《格林童话》中那篇《三种语言》中所讲述的年轻人就是这样。

无意识中英雄原型往往是一个积极的原型体现。

 

箱庭作品中英雄原型的表现可以是技艺高超的篮球队员或足球队员,可以是叱咤风云的江湖侠客,或者是动物世界中强大的却不伤及弱小的狮子、大象,或者是历史、现实人物的塑像,如射日的后羿、孙悟空、关羽、岳飞或者现当代历史中杰出人物等。

在青少年箱庭作品中,英雄原型的表现往往较之其他年龄的人会更为频繁些。

 

(六)阴影

 

阴影是由个体所不愿显露出来的一些心理内容组成的。

这些内容可能非常脆弱,有些甚至是邪恶的,不能被社会接受,因而这些内容是个体自认为不可显示出来的。

一个人可能对自己的阴影比较熟悉,或者能够部分地意识到自己的阴影,因而阴影是部分受自我控制的。

然而,人们又常常完全抛弃或压抑自己的阴影,从而意识不到由阴影导致的行为,更无须谈控制了,阴影也就是自主的,并可能通过莫名其妙的情绪或身体方面的症状显露出来。

阴影通常是消极的,但也可能是有益的。

荣格认为,阴影不仅对整体是必要的,而且能创造宝贵的财富。

阴影展现了许多好的品质,如正常的本能、适当的反应、现实的洞察力、创造性、冲动等。

 

阴影原型是不驯服、危险、不受一般道德束缚,具有极强大的力量、激情和创造力,其体现的方式往往是一种野性的激情和冲动。

人在接纳其阴影时,会感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