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05874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docx

第三单元表内乘法

第三单元:

表内乘法

(一)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基础上教学1~6的乘法口诀。

这些口诀分三段教学。

本单元教材有以下编排特点:

1、教给学生编乘法口诀的方法。

教科书不是把编好的乘法口诀教给学生,也不是想学生展示口诀是怎样编的,而是让学生参加编口诀的活动,体会编口诀的方法,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

教给学生编乘法口诀的方法是有计划地进行的。

2、把记忆乘法口诀和应用乘法口诀紧密结合。

本单元教材改变了过去数学教科书中“记忆口诀→用口诀算乘法→用乘法解答应用题”的编写模式,在编出乘法口诀后,就把记口诀和用口诀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用”中“记”,在“记”中“用”。

在用口诀时,又把用口诀算乘法和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避免了大量机械重复训练,使学生能充满情趣地练习乘法口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1~6的乘法口诀,提高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应用1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熟记这些乘法口诀。

3、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景中初步认识乘加、乘减算式,知道在乘加、乘减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并能利用乘加、乘减计算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4、使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

5、在整理1~6的乘法口诀以及其他一些练习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

  2、教学难点:

(1)理解乘法的含义。

(2)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四、单元课时安排:

本单元安排13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认识乘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0—2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直观认识,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

认识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2)提问:

图中几处有小白兔?

每处有几只?

一共有几个2只?

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

板书:

2+2+2=6(只)

图中几处有小鸡?

每处有几只?

一共有几个3只?

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

板书:

3+3+3+3+=12(只)

(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

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

是几个几相加?

是多少?

(4)小结:

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就是求3个2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连加来算。

求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就是4个3只一共是多少,可以用4个3连加来算。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图。

提问:

横着一排一排地看,每排几根?

有这样的几排?

求一共有多少根?

怎样算?

求一共的根数,就是求几个几相加?

(2)学生填书,完成“试一试”,集中交流。

3、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2)你能求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吗?

(板书:

2+2+2+2=8)

2+2+2+2=8,表示几个几相加,得几?

(3)老师说明:

4个2相加得8,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写成2×4=8,像2×4=8这样的算式,是乘法算式,这个符号(“指×”)叫乘号(板书:

乘号),可以这样写(示范写“×”)。

(4)4个2相加得8,不仅可以写成2×4=8,还可以写成4×2=8,谁会读这个算式?

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谁先来说说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答老师板书:

2+2+2+2=8

(加数)(加数)(加数)(加数)(和)

老师说明:

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板书:

4×2=8

(乘数)(乘数)(积)

同桌同学互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谁能说说2×4=8这一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老师小结:

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就是4个2相加是多少,不仅可以用加法计算,而且可以用乘法计算,可以写成“2×4=8”或“4×2=8”,读作:

“2乘4”,“4乘2”,等号前面的叫乘数,等号后面的叫积。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例图,自己先说说图意。

(2)提问:

图中有几组小鸡?

每组有几只鸡?

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几个几相加?

(3)学生填书,并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4)讨论;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第1小题图,学生根据图意填空独立完成。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3个,摆4堆,指名回答,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2)用圆片摆一摆,每堆摆4个,摆3堆,指名回答:

摆了几个几?

学生独立写出加法和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3)比较一下这两种摆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

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练习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的练习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算式。

一共有()个3。

加法算式:

()+()+()+()=()

乘法算式:

()×()=()或()×()=()

2、读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

5×4=206×2=123×8=24

3、导入新课:

上面的内容,是上节课所学习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认识乘法。

二、课堂练习

1、练习四第1题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适当引导,展示学生摆法,集体讨论交流。

2、练习四第2题

出示第2题图,学生根据图意独立填空,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两道乘法算式,老师巡视,了解学生解题情况,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交流订正。

3、练习四第3题

出示第3题的图,学生观察后问:

横着看,每行有几个花片,有几行,是几个几相加;竖着看,每列有几个花片,有几列,是几个几相加?

然后由学生独立填空,完成后交流:

两次填出的结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4、练习四第4题

(1)出示第4题的两幅图。

提问:

这两幅图分别是求几个几相加?

(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

三、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练习四

(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练习四第5-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巩固对乘法的认识。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3()×()=()

2+2+2+2+2+2()×()=()

2、看图先填空,再写乘法算式。

()个()相加

()×()=()或()()=()

3、谈话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认识,今天我们再上一节练习课。

看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2、练习

1、练习四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独立完成练习四第6题,指名板演。

3、练习四第7题。

(1)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

每堆有几根胡萝卜?

有几堆?

一共有多少根?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出:

这道题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

法计算?

(2)独立完成第2小题,集体交流时提问:

求一共多少个草莓就是几个几的和?

为什么用乘法算?

4、练习四第8题

(1)出示第8题图,提问:

图中画了些什么?

(2)你能列出多少个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交流,汇报结果,每一道乘法算式都要求学生说出是求几个几的和。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2、3、4的乘法口诀,教材第25—27页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使学生知道2、3、4乘法口诀的来源,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学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

教学重点:

熟记2、3、4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

教学难点:

理解每句乘法口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园玩一玩,(课件显示)

1.情景一、玩翘翘板

1个翘翘板上坐了2人。

问:

有几个2?

(1个2)1个2能不能写成乘法算式?

(可以)怎么写?

(板书2×1)说明1个2就是2所以2×1=2可以编成一句乘法口诀是一二得二。

(板书:

一二得二)

2个翘翘板上坐几个人?

(4个)现在有几个2?

乘法算式怎么写?

(2×2=4)联系乘法算式2×2引出乘法口诀:

二二得四。

想想:

2×1=  你用哪一句口诀?

2.情景二、玩荡秋千

1只秋千上坐3人。

两只秋千坐6人,1个3是3,2个3是6,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谁能编2句乘法口诀?

板书(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3个3是多少?

乘法算式怎么写?

你能编成一句乘法口诀吗?

(小组互相说一说)板书:

三三得九

想一想:

3×1=    3×2=     你用哪一句口诀?

小结:

上面编的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都叫3的乘法口诀,3的乘法口诀表示求几个3相加得多少。

3.情景三:

小朋友坐火车

一节车厢坐4人,2节车厢坐几个?

3节呢?

4节呢?

小组合作,算一算把表格填完整

车厢的个数

1

2

3

4

人  数

4

1个4  2个4相加  3个4相加  4个4相加乘法算式怎么列?

板书:

1×4=4,2×4=8,3×4=12,4×4=16

交流:

你可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吗?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想一想:

4×1=      4×2=    4×3=  

口算说说你想的是哪一句口诀?

4.教学试一试

1×1=    1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

你会编吗?

板书:

一一得一。

二、形成应用

1.读读2、3、4的乘法口诀。

2.课本第27页“想想做做”。

第1题,让学生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独立完成。

第2题,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

它们用是是哪一句口诀?

让学生领会到依据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

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辅导差生。

3.游戏:

找朋友。

小朋友手中拿有1-4的乘法算式,老师拿出一张口诀卡,拿着相关算式的同学站起来,就是它的好朋友

三、小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玩得高兴吗?

那么在游乐园里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说说你对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

教学内容:

2、3、4的乘法口诀的练习(练习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让学生感受到乘法口诀在实际运算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熟记1—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运用1—4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一背:

采取游戏形式,背2、3、4的乘法口诀。

小组背男、女生背独立背

背完后,交流你是怎样记住的?

2、说一说:

这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

二三得六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3、算一算:

(出示口算卡片)

3×1=2×3=4×1=2×2=

1×4=4×3=2×4=3×3=

二、拓展。

1.课本第28页第3题,学生独立填写。

2.第4题,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答案不止一种,鼓励学生想出不同填法。

3.出示第5题图片。

(1)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小朋友在游乐场玩)

(2)玩碰碰车的一共有多少人?

你会列乘法算式吗?

(2×3=6)

(3)小组交流你还能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列出乘法算式吗?

引导学生提出3架飞机共坐几个小朋友?

2架吊桥共有多少人等问题。

并列出算式3×3=9和4×2=8。

(4)根据所提问题,学生在书上写答案。

三、自我评价

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还有什么疑问需要大家帮助解决?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5的乘法口诀,教材第29、3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比较熟练地应用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

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课件显示:

小朋友划船

每只船上坐5人,一共有多少人?

小组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

船的只数

1

2

3

4

5

人数

5

二、合作探究

以前大家知道了1-4的乘法口诀,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学编5的乘法

口诀。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编出口诀的?

2、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个5是55×1=5一五得五

2个5想加5×2=10二五得十

3个5想加3×5=15三五十五

4个5想加4×5=20四五二十

5个5想加5×5=25五五二十五

3、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

点拨:

同学们真聪明自己发现规律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知道了5的乘法算式中,随着乘数一个比一个大,积就一个比一个大5。

三、形成应用

1、将5的乘法口诀读一读。

2、同桌互背5的乘法口诀。

3、师生对口令

4、游戏:

翻一个数马上说出它与5的积,比一比谁最快。

5、讨论:

“想一想”中的算式各用哪一句口诀?

秘密:

积的个位是0,乘数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5,乘数应填单数。

四、想想做做

1、第1题,学生同桌互相对口诀,以游戏形式完成。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交流。

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订正。

4、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5、第5题,老师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五、总结评价

今天同学们自己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会用5的乘法口诀算乘法,你

们学的真不错。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乘加、乘减

教学内容:

乘加乘减,教材第31、3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应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教学重点:

计算乘加、乘减,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今天生物小组的同学把他们养的金鱼带到教室里来了(课件显示:

四个鱼缸,有3个鱼缸里有4条金鱼,一个鱼缸里只有1条)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

问题:

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

二、探究

讨论:

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

你是怎么知道的?

交流:

(1)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1)

(2)先把3个4条相加再加1条。

(4×3+1)板书4+4+4+1=13条4×3+1=13条

三、拓展

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

(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4-3

问:

4×4表示什么?

为什么要减3

四、归纳

像4×3+1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3有乘又有减,我们叫它乘减算式,你能看着这两个算式说说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吗?

师:

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五、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1、3、4、5题

六、课堂作业

教材32页第2题。

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

练习六

教学内容:

练习六,教材第33、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2.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1)背一背5的乘法口诀

(2)你能背出1~5的乘法口诀吗?

(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

2、口算卡片

1×32×43×45×2

2×55×35×13×3

4×41×54×55×5

3、游戏

老师说一句口诀,大家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

小组之间玩游戏。

二、练习

1、第2题

出示练习二第2题图

教师引导学生看懂题意,同桌之间交流完成。

2、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3、第4题

学生以比赛形式完成,交流错误较多的在哪里?

集体订正。

4、第6题

出示第6题主题图,找一找:

图中都有些什么?

根据图上给的信息你能提出那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四人小组讨论。

5、第7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6、第8题

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

如何理解?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7、第9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8、第10题

出示题图,观察图中讲了什么?

如何理解?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9、指导学生完成思考题。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作业:

练习六第5题

课后反思:

第九课时:

6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35—36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编制6的乘法口诀,并理解口诀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6的口诀进行计算。

3.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概括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6的乘法口诀,用口诀正确求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并指名说说你用了哪句口诀?

2、列式计算:

1个53个4相加5的2倍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将学习6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

6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

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1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多少人?

3、4、5、6次呢?

出示表格,让学生自己填写。

坐的次数

1

2

3

4

5

6

人数

6

12

 

(3)一次可以坐6人,是几个6?

怎样列出乘法算式?

你能说一句口诀吗?

根据提问依次板书:

1个61×6=6一六得六

提问:

“一六得六”表示什么意思?

(1和6乘,积是6)

(4)2次可以坐12人,是几个6?

用乘法算怎样列式?

请你们编出一句口诀。

根据提问依次板书:

2个62×6=12二六十二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乘法算式:

2个6比1个6多几?

所以第二句口诀的得数比第一句多几?

(5)3个6、4个6、5个6、6个6相加,各是怎样列乘法算式?

可以编怎样的口诀呢?

请学生按次序写一道算式,编一句口诀,把35页上的乘法算式和口诀填完整。

(6)让学生说出每道算式和相应的每句口诀,老师依次板书算式和口诀。

并指名说出每句口诀表示的意思。

(7)引导学生比较。

6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

这些口诀从上到下按顺序排列后,每句口诀的积都比它上面的一句多几?

为什么会多6?

(8)请学生把口诀齐读一编。

再请大家边轻声读边试着背背看。

(9)试背口诀。

A、师生对口令,开火车说口诀。

B、请学生齐背口诀,再指名背口诀。

2、教学“想一想”。

(1)出示“想一想”6×2=()6×5=()

(2)口算出结果,并说说各用哪一句口诀?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应用6的乘法口诀,能很快地算出6和几乘积是多少,我们根据一句口诀可以算出两道算式。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2)比较每组两个算式有何特点?

讨论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2。

(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6的乘法口诀还有几句?

可以用哪些乘法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3。

4、完成“想想做做”5。

出示第5题,学生讨论交流,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完成“想想做做”6。

独立列式、口算、集体订正,指名说说你为什么用乘法算?

四、作业:

想想做做第4题。

课后反思:

第十课时:

练习七

(1)

教学内容:

教材第37-38页练习七第1~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上一堂6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

二、计算练习。

1、口诀练习。

(1)背6的乘法口诀。

(集体齐背,指名背,对口令。

(2)提问:

“五六三十”是什么意思?

用来算哪两个乘法算式?

“三六十八”呢?

2、出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卡片,指明学生口算。

反复练习后,让学生集体口算一遍。

3、练习七第2题。

(1)出示第2题图,看清图意先是4分别乘2、3、4、6,再依次指题目,读算式说得数,每说一道算式得数,集体齐答口诀。

(2)再让学生分别用2、3、4、6分别乘5、6,读算式说得数,齐答口诀。

4、练习七第3题。

(1)老师说明题意,要求学生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时提问:

6×4和4×6为什么相等?

(都用口诀四六二十四)

4×3和6×2为什么相等?

(口诀不同,得数相同)

在已学过的口诀里找一找,还有哪两句口诀的得数是相同的?

5、练习七第4题。

(1)要求学生比每组两题中得数的大小,并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2)刚才我们通过计算比较出了大小,谁能不计算得数,就能比较出它们谁大?

(如第一组中6×3是3个6相加,6×2是2个6相加,3个6大于2个6,所以6×3比6×2大)

还有其它方法吗?

(比乘数,如5×6和6×6,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的乘数6,另一个乘数6大于5,所以6×6大于5×6)。

6、练习七第5题。

要求学生在2~3分钟内完成,集体订正时了解学生计算的正确情况,统计哪几题错得较多并分析原因,帮助学生矫正,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

三、作业:

练习七第6、7题

课后反思:

 

第十一课时:

练习七

(2)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页练习七第8~11题。

教学目标:

1、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